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3.4 《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加法和减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这些经验。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课堂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红果模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引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自主探究:教师给出红果的图片,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比较红果的多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不同情境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2(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2(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2(第一课时)《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一、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通过比较红果的个数,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数、数的组成的基础,但是他们对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谁的红果多”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 探究比较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让学生汇报比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2.会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比,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能用图形叙述自己的思路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和掌握比较两个量的方法。

2.理解和应用百分数概念。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能用图形叙述思路和结果。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合作讨论。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教材、教具。

3.学生的红果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讲授法:教师通过简单介绍比例的概念和百分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比较和百分数表示百分比。

(二)探究学习2.情境教学法:教师出示两个学生的红果统计表,让学生分小组来分析对比哪个学生的果子多,并结合图示说明自己的思路和分析结果。

3.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分析哪个学生的果子数多,并简单说明比例关系。

(三)拓展4.运用百分数概念:学生用百分数表示两个学生的红果比例,通过图示表示。

5.教师讲授法:教师简单介绍如何用百分数算出一年级的学生红果平均数,并分析计算过程。

(四)巩固6.教师出示多组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并进行分析。

7.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数据,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应用和分析。

(五)评价8.教师通过出题测验、小组合作讨论以及学生展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引入,本节课教学有效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但今后教学中,还需更多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价值作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案北师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案北师大

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法讲授法学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一起摘了一些红果子,可是它们现在争吵起来了,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红果,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

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小熊说它的红果多,小猴说它的红果多。

到底谁的多呢?2.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3.学生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交流?学生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方法1:用数的顺序比较。

(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

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方法2:实物模型比较。

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方法3:借助中间数比较。

(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即21>18)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

(先把21和18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方法5:用数的组成比较。

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我的说课的题目是《谁的红果多》,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四课“谁的红果多”。

(二)教材分析本课先通过小猴和小熊拿着红果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进行抽象数的比较。

在进行红果数量比较时,教材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数的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还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小熊和小猴在果园里采摘一些红果,他们想了个好办法把红果带了回来,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和小猴用什么办法呢?他们摘了多少红果呢?这样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体验领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通过学生发现并进行汇报说出多少。

(板书课题:谁的红果多)用课件出示,先让学生利用实物小方块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然后在用计数器演示来比较,接着在写一写,比一比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生活中的数3.4谁的红果多表格式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生活中的数3.4谁的红果多表格式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
数就大。

2.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写一写,比一比”的两幅图。

提问:你能看图完成填空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后,交流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师重点讲解第二幅图:99里面有9个十,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大于9个十,所以100>99。

再问:100是几位数?99是几位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3.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看一看,填一填”的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数线,右边的数都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比较大小还可以根据数线图中数的顺序来比较。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2分钟)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借助计数器、数线等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比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
8是一位数60是两位数,8小于60,和红色的蘑菇房连起来。
29十位上是2,60的十位上是6,2小于6,所以29和红色的蘑菇房连起来。
73十位上是7,60的十位上是6,7大于6,所以73和蓝色的蘑菇房连起来。
62十位上是6,60的十位上也是6,十位相同比个位,2大于0,所以62和蓝色的蘑菇房连起来。
59十位上是5,60的十位上是6,5小于6,所以59和红色的蘑菇房连起来。
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看小熊和小猴子蹦蹦跳跳唱着歌向我们走过来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子有18个红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谁的红果多吗?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来比一比。
北师一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4课时 谁的红果多
课题
谁的红果多
课型
新授课
教材析
《谁的红果多》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时,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学习2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大小的比较的经验,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三、达标检测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比较数的大小,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吧!
1.比大小
师:(1)两个数都是两位数,数位相同比较十位上的数,4小于5,所以45小于54.
(2)让我们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字,第一个计数器十位上是7个珠子,表示7个十,十位上写7,个位上是9个珠子,个位上写9,这个数是79.再看第二个计数器十位上是8个珠子,表示8个十,十位上写8,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个位上写0,这个数是80.两个两位数相比,我们比较十位上的数,7小于8,所以79小于80.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比较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物体数量的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独立完成比较物体数量的任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新课导入:介绍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4.总结提升:对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比较物体数量方法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1.观察物体数量2.比较多少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回答问题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4 谁的红果多1-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4 谁的红果多1-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4 谁的红果多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熟练掌握数码之间的加法交换律运算。

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算术问题,如加法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敬爱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码之间的加法交换律运算。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正确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会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加法的概念和性质。

2.新课讲解•通过“苹果”和“梨子”实物模拟,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

•通过板书,让学生理解数码之间的加法交换律运算。

3.练习教师可以给小组分配不同的算术题,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培养相互帮助的敬爱精神。

4.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回答上次课留下的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5.课堂小结教师会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思考和反思题目。

四、教学要点1.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智能•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能力。

2.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实物模拟和板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性质。

此外,在巩固环节,我采用让学生再次回答上次课留下的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最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范文

最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范文

最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范文最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谁的红果多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谁的红果多说课稿1一、说教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100以内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数的比较方法涵盖了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数数经验,通过找一个标准,方块模型来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计数器和数轴来强化对数的理解,最终达到抽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尤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内容按“情境+问题串”的方式展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分享与提升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有时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思维也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

从学生整体来看,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三、说教法分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遵循新课标和顺应孩子求知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体现认知规律“借助经验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的比较”步步递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说学法分析小学阶段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拓,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

新课标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比较物体多少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来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多少。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谁的红果多。

2.新课导入:介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如一一对应、数数等。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比较方法判断红果的多少。

4.交流分享:学生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分享比较方法的应用。

5.巩固练习:出示不同情境,让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较方法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课题《谁的红果多》、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一一对应、数数等)、实践活动及总结。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问题解答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兔子和小松鼠比赛摘红果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数量的比较和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红果道具、数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小兔子和小松鼠比赛摘红果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小兔子和小松鼠摘红果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数量的变化,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3.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红果的数量变化,尝试用加减法表示。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红果道具的操作,实际操作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数学卡片练习,加强对加减法的掌握。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课堂小结: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兔子 3 + 5 = 8小松鼠 4 + 4 = 8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进行理解和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红果的多少,让学生掌握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比较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比较的结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红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果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数量多的红果。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并用语言描述出比较的结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谁的红果多》生活中的数研讨复习说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谁的红果多》生活中的数研讨复习说课教学课件
重点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谁的红果多?
谁的红果多?
21
工具箱
> 18
写一写,比一比。
32 < 34
100
> 99
看一看,填一填。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900 95 100

45 < ( )
90>( )
数学一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谁的红果多
课件
一、游戏导入: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 诉老师?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 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你从动物乐园里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 它们的数目吗?
比较大小
1.比大小。
<
79 < 80
100 > 89
2.填一填。
16
90
29
79
17
91
28
78
18
92
27
77
19
93
26
76








3.连一连。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 法?
2.同学们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交流? 同学们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

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材第28~29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难点:发现比较的规律,并能分析应用.课件、计数器、小方块.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师:森林里的果子成熟了.瞧,小熊和小猴各采了一些红果串起来.看了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看图思考,交流汇报.信息: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问题:小熊和小猴一共有多少个红果?谁的红果多?多几个?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你觉得谁的红果多呢?你是怎么想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比较数的大小.1.谁的红果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师:你认为谁的红果多呢?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选代表汇报.预设以下说法:生1:我们数数是这样数的:18、19、20、21……21在18的后面,所以21比18大,也就是小熊的红果多.生2:我是从它们手里拿的红果看出来的,小熊手里的红果有2串(每串有10个)多1个,小猴手里的红果只有1串多8个,所以小熊的红果多.生3:我知道21个比20个多,而18还不到20,所以21个红果比18个红果多,也就是小熊的红果多.……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比较.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是怎么比较的.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相应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种比较方法:一是利用数数的经验,顺着数数时,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二是找一个“标准”,即借助中间数比较,把要比较的两个数都去和这个“标准”比较,看够不够.2.做一做,填一填.(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师:请同桌两个人合作,先分别用小方块摆出21和18,比比看谁摆的多;再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21和18,用“>”把这两个数连接起来.学生同桌合作操作比较,教师巡视指导,再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种比较方法:一是利用实物模型比较,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比18大;二是借助计数器比较,21的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记作21>18.3.写一写,比一比.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相应的两幅图.师:你能看图完成填空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点名让学生说想法,教师帮助补充完善.第一幅图中32<34.32是3个十和2个一,34是3个十和4个一,3个十和3个十同样多,那么看个位,2个一小于4个一,所以32<34.第二幅图中100>99.数数时100在99的后面,所以100>99.100最高位百位上有1,99的最高位是十位,百位上没有数,所以100>99.4.看一看,填一填.课件出示第28页数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数的顺序上比较、填写,45小于它右边的数,90大于它左边的数,只要求学生填出任意一个数就可以了.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对照计数器先写数,再直观比大小.第2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谈想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对照数线进行思考,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给出一个即可.第3题采取游戏的形式比较数的大小,要让学生说想法.第4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可让学生先说出每堆石子表示多少再判断,也可引导学生根据圆形石子的数量进行判断,也就是从十位上的数来判断.第5题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了吗?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首先通过比较小熊和小猴谁的红果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比较的欲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再通过操作、交流,为比较数的大小建立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虽然很多学生都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但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发言完毕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小结和评价,让学生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谁的红果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的红果多》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思考等活动,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本单元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思考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3.操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对加减法的理解。

4.游戏活动: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6.总结与反思: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古丈县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北师大版

古丈县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三生活中的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说课稿谁的红果多说课稿;大柳塔第二小学:高焕;我的说课的题目是《谁的红果多》,我从教材、教学流;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的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二)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情感目标:进一步积累比较数谁的红果多说课稿大柳塔第二小学:高焕我的说课的题目是《谁的红果多》,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的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四课“谁的红果多”。

(二)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2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流程(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猜数游戏为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兴趣。

(二)教授新知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课件主题图)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通过学生发现并进行汇报说出多少。

(板书课题:谁的红果多)用课件出示,先让学生利用实物小棒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 〔教学设计〕-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 〔教学设计〕-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用“多”、“少”比较两组物品的多少。

2.能正确读写数词“十”,“二十”,“三十”,“四十”。

3.能用多、少的概念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教材:《谁的红果多》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多”、“少”的概念。

2.学习比较大小,判断多少的原则。

2.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数词“十”,“二十”,“三十”,“四十”的读写。

四、教学过程1. 绪意老师和学生们互相问候,进入主题,通过谈论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水果以及他们家里有多少水果,为本节课引入话题。

2. 导入1.通过呈现一些有趣的图片等图形,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图形中谁的物品多?谁的物品少?2.推导出一个比较大小的规律,即通过比较谁的物品多谁的物品少来判断大小。

3. 主体1.阅读课文《谁的红果多》。

2.第一遍朗读和理解: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先听懂课文意思,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第二遍阅读和理解:老师带读课文,重点让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和数字,为做练习打下基础。

4.探究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问学生谁的红果多,谁的青果多,谁的水果多等,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比较大小。

5.产生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提出,学会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苹果、桔子、玻璃球、小球、饼干等,进行数量上的比较。

6.练习与运用:老师可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组图形进行比较,或是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

4. 归纳1.回忆课上所学知识点。

2.小结知识点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全面、正确掌握。

2.进行课堂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程难度适中,学生们参与积极,表现良好。

2.随堂评价方面,应随时进行,不要全部集中在课程结束。

3.本课程依仗学生的思考和发散思路,由局面转变为自我积极学习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的红果多》说课稿
一、说教材
《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100以内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数的比较方法涵盖了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数数经验,通过找一个标准,方块模型来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计数器和数轴来强化对数的理解,最终达到抽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尤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内容按“情境+问题串”的方式展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分享与提升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有时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思维也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

从学生整体来看,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三、教法分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遵循新课标和顺应孩子求知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体现认知规律“借助经验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的比较”步步递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学法分析
小学阶段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拓,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

新课标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交流汇报、分享中提升自己。

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过程分析
教学应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顺应孩子天性,所以本节课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猜数游戏,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提升”,努力打造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课堂。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利用猜数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请把你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让学生提示一下老师,猜的大了还是小了。

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猜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让学生感悟到我们身边就有数学,就是在童话世界里也有数学。

针对一年级学生天真、好幻想的心理,我创设了如下情景:老师带你们去参加森林举行的采红果比赛,愿意吗?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小猴和小熊却大吵了起来,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原来,他们都说自己的红果多,到底谁的红果多呢?(课件出示)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下面就请同学们当裁判,小猴和小熊谁的红果多呢?这就是我们静学习的主要内容——比较数的大小。

这样设计既明确学习任务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接下来请小裁判们利用教具、学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交流,用哪些方法能比较21和18的大小呢?把想到的方法先在组内交流。

在小徐合作学习中学会了倾听同学发言,找到不足,从而提升自己。

然后汇报,学生找到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1:数数的方法比较。

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利用数数的基础和活动经验,顺着数,后数到的数必先数到的数大,可利用刻度尺比较和验证。

方法2:找一个“标准数”比较。

学生会以20为“标准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1比20答,10还不到20,所以21>18)方法3:小棒或方块模型比较: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借助直观表象,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充分鼓励学生用原有的经验去思考、去逐步探索、并在操作中展示自己的思维。

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

先把21和18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右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一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

方法5:数位比较。

21的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18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一个十大,所以21 比18大,即21 >18.
后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十位上数的大小来判断两个数谁大谁小,体现了“位值”思想。

当小组汇报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并用学具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教师既是鼓励、赞扬。

示范高水平的思维,做到知识共享。

既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又能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考,与同伴们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数学学习不再是吃他人咀嚼过的,而是自己品味数学,有滋有味吸收养分的数学文化佳肴。

课间操(手指游戏)观察计数器表示的数,用手指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

三、神话训练、拓展延伸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练习题的设计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分三个梯度:基础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联系难度不不加深,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自信。

我在此环节设立闯三关的游戏,通过闯关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1.闯第一关(课件出示)(写一写,比一比)观察计数器表示的数,先在书上独立写一写,然后借助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本题设计让学生体会数位的重要性,微比较数的大小建立直观表象。

总结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闯第二关(猜数游戏)。

3.闯第三关(找朋友)。

这是一道开放题。

先让学生把要求看完整,然后找到合适的数,汇报时让学生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比较的方法,教师再适时补充。

最后共同探讨,怎样比较几个两位数的大小?小组合作学习既体现了团队精神,也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质疑反思、总结提升
将找朋友中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组排列。

汇报自己的想法。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学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可以数数比较,可以找一个“标准”比较,用方块模型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还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

通过总结既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进行有序的梳理,掌握学习方法,又可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21>18 32<34 100>99
1.数数的方法
2.找一个“标准”
3.方块模型
4.借助计数器
5.数位比较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直观系统,板书对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进行归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们会拥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