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教科版:全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性质。
- 掌握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和仪器。
-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对其功能和用途的影响。
- 学习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特征。
- 进行观察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探究物体的硬度、柔软度、重量等性质。
-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物体的性质。
- 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第三单元:科学工具和仪器- 了解常用的科学工具和仪器,如显微镜、天平等。
- 学习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仪器的方法。
- 进行实践操作,探索物体的微观世界。
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和生物- 认识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生物,如植物和动物。
- 学习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
-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探究物体和生物的特征。
- 亲身体验法: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加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实验记录和课堂参与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材》-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科学实验器材和工具以上教案为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的大致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和聆听,能够体会音乐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演唱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并在学完歌曲后跟随老师根据声音准确唱出点名。
3、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并积极参与。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能够表达歌曲内容、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第二句、自制乐器、编排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一些废旧物品:饮料盒、沙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播放校园歌曲《去秋游》,生边听边律动进教室。
2、师操作多媒体,看有关郊游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听!他们哼起了歌。
”师放《郊游》音乐,生结合图欣赏。
4、揭题: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
以类似的、熟悉的歌曲,以视觉、听觉的感触,初感大自然和郊游的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二、演唱活动。
(一)准备:组织排好队伍。
1.第一次听完整首歌:在教室周围排队的时候听音乐。
(二)出发:2、再听一遍整首歌:学生用手指指着旋律,教师用多媒体连接。
3、第三遍:学生原地行走或伴有手的摆动或简单节奏。
4.试着唱第一句和第二句,纠正音高和节奏。
5、“看!路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锈”。
师边说边操作多媒体出示图片。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师放第二句音乐,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声情并茂地歌唱带动学生的情感。
6、唱全曲:师问:“为什么来郊游?”“心情怎样?”生先跟伴钢琴唱,再与磁带伴奏唱。
7.通过声音看老师准确唱出点名。
(三)、到达:“到达目的的,你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想做的第一件事又是什么?”以“郊游“的过程为线索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熟悉歌曲。
唱好第一、二句的音准和节奏。
通过有感情地引导、演唱,从而解决“小难点”激发情绪,非常有感情的唱整首歌。
情境渲染,承上启下。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2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奇妙的指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案,让学生了解每个人指纹的唯一性,学习一些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
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观察、研究、实验中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重视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四、教学过程(一)看画猜疑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
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
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3.曝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指纹。
(板书:奇妙的指纹)(二)搜集指纹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
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片手印,一起讨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课件展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压,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手要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
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可以解决哪个问题?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3、小组讨论,汇报4.全班复习修改后的方案(复习组要倾听和思考,自己的研究方案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建议?)5、小组确定方案6、小组活动。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三篇】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使用各种观察器官实行观察;●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综合使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观察;●知道观察的作用;●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观察是持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工具能够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实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活动一:理解眼睛的观察作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能够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特点,选用观察图片来替代教材中观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生与同学比较观察同一物体时存有的差异。
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环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在持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准确方法。
同时,对观察活动中没有进入角色的同学,即时给予提醒鼓励,有利于全体同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 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 养社会责任感。
教材结构与特点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科 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采用主题式编排,每个主题下涵 盖多个相关知识点,便于学生理
解和记忆。
注重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让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知
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主动
组织科技竞赛
定期举办科技竞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技能,同时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科技制作和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 导,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植物生长与观察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变化与实验 • 天气变化与观测 • 科技制作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科学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对 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测量风和风 速
将风向标和风速仪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定时 读取风向和风速数据。
观察并记录云的类型和数量
根据云的形状、高度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 和记录。
分析天气变化原因和影响
天气变化原因
天气变化是由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 如,冷暖气团的交汇会导致降水,地形的高低差异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
确的使用方法。
实验安全知识
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如 穿戴实验服、不随意品尝和触摸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固体物体,如木块、金属片、气球等。
2.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和示范:讲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2. 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1.2 《比较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2. 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和示范: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并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工具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水的奇妙》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和特点,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以及相关实验。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并示范相关实验。
小学二年级科学课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课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4.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教学方法信息搜集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索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四、归纳总结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简单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 第二章:我们的身体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第三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活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科学》2. 教具:实物、图片、实验器材等。
3.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科学知识,为教学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4. 第四章: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动植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二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来探究科学现象。
-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学生能够学会合作、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科学态度。
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解释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时:物体的影子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解释影子形成的原因。
3.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步骤1: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不同状态。
步骤2: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冰块的融化、水的沸腾等。
-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3: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步骤4:总结- 教师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第二课时:物体的影子步骤1:导入- 教师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
步骤2: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影子变化。
-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3: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影子形成的原因。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步骤4:总结- 教师总结影子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实验记录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物体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同时,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5.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水、冰块、容器、光线 source- 科学仪器:放大镜、温度计、计时器6.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科学思维。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目标本教案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案指南,教师可以了解每个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教学单元一:生活中的水教学目标-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探索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中的水,如水杯、水壶、水龙头等。
2. 比较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进行水的蒸发实验,观察水蒸发后的变化。
4. 进行节约用水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评估方法-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提出的建议。
教学单元二:天气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 探索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制作天气变化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进行气温变化的实验,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评估方法- 学生的天气记录表和描述。
- 学生对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单元三: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植物。
- 探索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
2. 进行植物的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习正确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 学生对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单元四: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
- 探索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和特征。
2. 进行动物的分类实验,根据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3. 学习动物的饮食习性和生活环境。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二年级科学《磁铁》教案3篇
【导语】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其原⼦的内部结构⽐较特殊,本⾝就具有磁矩。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年级科学《磁铁》教案:认识磁极 教学⽬标: 1.认知⽬标:指导学⽣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铁有两极;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有指⽰南北⽅向的性质。
2.技能⽬标:引导学⽣根据提出的问题,⾃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3.情感⽬标: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帮助学⽣了解磁铁在⽣活中的重要作⽤;并引导学⽣进⼀步关注磁铁的⼴泛应⽤,逐步发现磁与电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电与磁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提出的问题,⾃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为什么两极磁性强。
器材准备: 1.演⽰实验⽤:条形磁铁⼆条。
2.分组实验⽤: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块、玩具⼩车、环形磁铁⼆个等。
教学过程: (⼀)引⼊ 出⽰各类磁铁。
师:观察教学⽤的条形磁铁,表⾯涂了什么颜⾊?上⾯标了什么字母?明⽩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学⽣观察。
(⼆)指导学⽣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师: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磁铁每⼀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它与⽅向有什么关系?(磁头⼀端总是指南) 2.学⽣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道理。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等) ⼩结:原来磁铁⼜指南北的性质:⽤“S”和“N”表⽰。
(三)指导学⽣认识系统两极的相互作⽤。
1.出⽰另⼀块磁铁,分辨磁铁的南北极。
师: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悬挂的磁铁,会怎么样? 学⽣介绍⽣活中的经验。
2.探索:⼆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3.学术讨论实验的⽅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具。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认识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有赤道和两极。
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赤道、北极、南极、五大洲、四大洋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地图,认识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二章:我们的身体2.1 学习目标:了解人体的重要器官和功能。
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
2.2 教学内容:人体的重要器官:大脑、心脏、肺、肝脏等。
人体的各个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2.3 教学活动:观察人体器官的图片,了解其功能。
通过游戏,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
完成相关的人体器官和系统的练习题。
第三章:动植物的世界3.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认识动植物的生态关系。
3.2 教学内容: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植物的特点和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动植物的生态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动植物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分类。
通过实验,了解动植物的生态关系。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四章:天气和季节4.1 学习目标: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天气的基本概念:晴、雨、雪、风等。
季节的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五章:我们的日常生活5.1 学习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
5.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水的循环、食物的消化、能源的利用等。
日常生活技能:穿衣、饮食、卫生、安全等。
5.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实践操作。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六章:声音的世界6.1 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在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中,有很多精选的优秀教案,这些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教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其中,以下几个教案是我认为非常优秀的:一、警惕采摘野生动物这个教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珍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观察野生动物的照片和视频,介绍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采摘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自然资源的继续利用,引导学生爱护野生动物。
二、手工制作太阳能风车这个教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太阳能风车来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原理。
教师可先讲解太阳能的运用,给学生准备好制作太阳能风车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们要根据老师的指导逐步完成风车的制作,最终实现让风车转起来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制作东西的成就感。
三、食物与身体的关系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食物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教师可通过课件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包括养分消耗、营养失衡等,并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四、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变化。
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的样子和特点,安排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热水,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进一步了解水的特性和变化。
以上四个教案是我在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看到的优秀教案的代表之一。
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会看到更多优秀的教案,让教育更加全面发展。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题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归类。
主题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2. 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三:动植物的世界1.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能够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有趣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2. 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
第2课《比较和分类》1.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颜色等分类。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
2. 学习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第4课《天气与季节》1. 认识天气现象,如晴、雨、风、雪等。
2.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第三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动物》1. 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繁殖等。
第6课《植物的秘密》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3. 《空气和水》: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5. 《地球和宇宙》: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宇宙中的星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空气、水等。
2.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程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关键概念和公式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收集关于空气和水的资料,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作用。
2. 答案:(1)动植物观察记录表。
(2)空气和水资料报告。
(3)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组织科学讲座,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一天中热的时间:中午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玩玻璃纸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过程:一、图片激疑,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板书课题:12玩玻璃纸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秘密。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活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科技活动的定义和意义;2. 学生观察、实验和创造的能力培养;3. 团队合作训练;4. 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的提高。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第一节:科技活动的定义和意义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科技活动的概念:你们知道科技活动是什么吗?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讨论科技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3. 教师总结:教师对科技活动的定义和意义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节:观察、实验和创造能力培养1. 观察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事物或图案,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能力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创造能力培养: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情境,并让学生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节:团队合作训练1. 分组训练: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 总结分享: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第四节: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的提高1. 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科技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对科技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关注与科技相关的新闻和信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记录能力。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闽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春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词汇,描述春天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春天的特征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第二课时:春天的植物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植物。
-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植物的认识和观察。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植物的特征。
-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春天植物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学生对春天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 小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建议-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周星期五2012.09.07 学校开张丽莉事迹报告会视频会第二周星期2012.09.14模型发展的介绍(一)教学目标:1.介绍模型运动2.重新认识模型这项运动教学过程:一、介绍模型发展的历史二、小学生模型活动和小制作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立志为我国的航空、航海、车辆及科技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我们的祖先在航空、航海、车辆等方面的发明和创造,对人类世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2.有利于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智力三、小学生模型活动和小制作的特点1. 多样性、2. 趣味性3. 实践性4. 探索性5. 竞争性第三周星期五2012.09.21模型发展的介绍(二)教学目标:1.了解模型的种类2.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1)小学生航空模型活动的内容小学生航空模型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有关的航空知识和航模的基本知识;制作风筝、热气球等简易飞行器;制作简易纸木结构的弹射机、滑翔机;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制作;初级牵引滑翔机的制作;飞机模型的调试;航空模型竞赛活动的组织;简易航空模型的设计等。
(2)小学生航海模型活动的内容小学生航海模型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有关的航海知识和舰船模型的基本知识;观赏舰船模型制作;橡筋动力舰船模型制作;简易自航帆船制作;电动动力舰船模型制作;舰船模型的试航和调试;舰船模型的竞赛等。
(3)小学生车辆模型活动的内容小学生车辆模型活动的内容主要有:纸合车辆模型、风力车辆模型制作;橡筋动力车辆模型制作;电动动力车辆模型制作;车辆模型竞赛活动。
第四周星期五2012.09.28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一)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
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1、在于它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探索飞行奥秘的工具人类自古以来就幻想着飞行。
昆虫、岛禽、风吹起树叶和上升的炊烟,都曾引起过人类飞行的遐想。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载着后羿的妻子嫦娥偷食了长生药而飞上月宫的美妙故事。
这反映了古人对飞行的追求和向往。
2、在载人的航空器出现之前,人类就创造了许多能飞的航空摸型。
不断地探索着飞行的奥秘。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能飞的木鸟模型。
《韩非子》记载着:“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宋朝李昉等人编的《太平御宽》中也有“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翩,腹中施机,能飞数里”的记载。
另外,还制作出种类繁多的孔明灯、风筝和竹蜻艇等。
3、唐代以后,我国的风筝传到国外,在世界上流传开来。
西方有人用风筝敢飞行试验,探索制造飞机的可能。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作者,他们的飞机在1908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
他们就是先用大风筝进行种种试,然后制造出滑翔机,解决了升降,平衡,转弯等问题,最后才把飞机制造成功的。
在飞机发明之前,航空模型具有强烈的探索性质,在飞机发明之后,航空模型仍然是研究航空科学的必要工具。
每一种新飞机的试制,都要先在风洞里用模型进行试验,甚至连航天飞机这样先进的航天器,也要经过模型试验阶段,取得必要的数据,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周星期五2012.10.12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二)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航空模型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器具1、我国汉代就有用风筝测量距离和传递信息的。
随着航空模型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日臻完善,航空模型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例如:可以利用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作为部队和民兵对空射击训练的靶机,在训练的时候,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航模靶机完成直线飞行、转弯、上升、俯冲等飞行动作,甚至在靶机上完成空投降落伞、发射模型火箭、投放炸弹、施放拖靶等特技动作。
在实弹射击的时候,可以在航道靶机尾部几十米远处拖曳一个彩色靶袋,以靶袋作为目标,避免击毁靶机。
2、又如,在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上装上摄影机,就可以对地面进行航空摄影,拍摄一些人们不容易接近的野生动物、植物,甚至可以拍摄一些危险性很大的惊险镜头或战斗场面等。
3、另外,可以利用航模飞机携带农药灭虫。
利用航模飞机拖一根尼龙线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然后换成钢索,进行高山架线。
述可以利用航模飞机飞入云层,放催化剂,进行人工降雨,等等。
第六周星期五2012.10.19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三)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航空模型是普及航空知识的玩具1、航空模型活动在普及航空知识,培养航空科技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许多著名的航空学家,小时候都非常喜爱航空模型。
美国的莱特兄弟小时候就爱玩飞螺旋(竹婧蜒),从而产生对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
美国登月飞船阿波罗ll号船长阿姆斯特朗,小时候也酷爱航空模型,他在家里的地下室安装了—个风洞,用来试验自己制作的模型飞机,这无疑对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火箭设计师,飞行员等,小时候就是航模爱好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从小参加航模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他们一生所走的道路。
2、另外.航空模型还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娱乐玩具。
春光明媚,千姿百态的风筝随风飘荡,夏日朗朗,五颤六色的飞盘划出一道道弧线,秋高气爽。
各式各样的模型飞机在蓝天中翱翔,冬天恬静,彩色缤纷的热气球冉冉升起。
所有这些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丰富多采。
第七周星期五2012.10.26模型飞机常用术语(一)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常用术语:翼展——机翼(或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的部分也应计算在内)。
机身全长——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重心——模型各部分重力的合力点称为重心。
尾力臂——由重心到尾翼前缘1/4弦长处的距离。
翼型——机翼(或尾翼)的剖面形状。
第八周星期五2012.11.02模型飞机常用术语(二)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常用术语:前缘一翼型的最前端。
后缘一翼型的最后端。
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展弦比一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第九周星期五2012.11.09模型飞机常用术语(三)一、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及一些常用术语;2、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航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难点:常用术语在航模制作中的作用三、讲授常用术语: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机翼迎角——嚣弦与机翼迎面流来的气流之闻的夹角翼载荷——单位升力面积所承受的飞行重量。
总升力面积——是模型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时,机翼的总面积以及水平和倾斜安放的尾翼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第十周星期五2012.11.16手工制作——航模飞机(一)教学目的1.锻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通过航模飞机的制作,让学生了解航模知识。
3.投入益智活动,开拓知识领域。
4.掌握航模飞机的制作方法、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飞机制作过程比赛试飞教学准备航模材料:新课:1、找学生回答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航模飞机。
讲授新课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请同学们看电视,了解所用工具和材料。
教师边讲解边制作一、讲解所用工具与材料:(1)材料。
机翼:①前缘5×6×700mm桐木1根。
②前缘加强条3×10×700mm桐木1根。
③翼梁3×5×700mm桐木2根。
④后缘2.5×25×700mm桐木1根。
⑤蒙板(包括翼尖)1×55×700mm桐木3 片。
⑥翼肋1×30×170mm桐木12片。
水平尾翼:①前后缘条5×5×350mm桐木5 条。
②肋条2×5×150mm桐木 5 条。
③摇臂1×10×20mm硬铝1片。
机身:①机身板5×55×500mm桐木1片。
②机身加强片3×55×180mm层板2 片。
③垂直尾翼1×55×80mm桐木1片。
④翼台板2×55×20mm桐木1片。
起落架:①起落架板1×16×130mm硬铝2 片。
②机轮Ф20mm 塑胶轮2 个。
操纵系统:①三角摇臂1×20×45mm硬铝1片。
二、讲解制作方法:线操纵特技机的基本操纵方法与教练机相同,但动作更熟练复杂,主要靠大量的飞行练习来掌握。
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的主要要求如下:发动机工作容积在2.5 厘米3 以下。
②操纵线长度为10~20 米,拉力应大于模型重量的15倍(指线的破坏拉力)。
第十一周星期五2012.11.23 在实验小学参加教学设备管理平台培训会第十二周星期五2012.11.30手工制作——航模飞机(二)内容:a.申请起飞后,应在3 分钟内起动发动机。
b.起飞:模型出手后在地面滑跑2~3 米平稳起飞,并柔和地进入1.2~1.8米高度平飞。
c.平飞:模型在离地1.5米高度平飞2 圈。
d.垂直上升:模型由平飞垂直上升至操纵线角达到45°时改为高飞。
e.俯冲:模型从45°高飞进入俯冲,在正常平飞高度改为平飞。
f.过顶:模型由平飞垂直上升,飞越操纵者头顶后俯冲,在离地1.5米处改为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