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 LCD使用心得
TFT液晶屏范文
TFT液晶屏范文TFT液晶屏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显示屏技术。
TFT指的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是一种通过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光的传输和阻断的技术。
TFT液晶屏相对于传统的LCD液晶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更高的刷新率和响应速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TFT液晶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晶分子根据电场的作用来控制光的传播。
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液晶分子构成。
当电流通过晶体管时,液晶分子排列成一种特定的方式,光线可以通过并显示出颜色。
当电流停止流动时,液晶分子重新排列,导致光线被阻断。
TFT液晶屏相对于传统的LCD液晶屏有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TFT 液晶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由于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像素的显示与隐藏,从而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细腻的图像。
其次,TFT液晶屏具有更高的刷新率和响应速度。
薄膜晶体管可以更快地响应电流的开关,从而实现更快的图像刷新和响应速度。
这在观看电影、玩游戏等需要快速图像变化的场景中非常重要。
最后,TFT液晶屏具有更广的可视角度。
传统的LCD液晶屏在不同角度观看时会产生颜色变化和亮度降低的问题,而TFT液晶屏则能够在更广的角度范围内保持高质量的图像显示。
TFT液晶屏在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中,TFT液晶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屏和LCD液晶屏,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
TFT液晶屏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和低功耗的特点,能够提供更清晰、更流畅的图像显示效果。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中,TFT液晶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高分辨率和高亮度的特点使得手机和平板电脑能够呈现更细腻、更真实的图像和视频。
此外,TFT液晶屏还被应用于汽车导航、医疗设备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展示和操作体验。
然而,TFT液晶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TFT液晶屏在对比度和黑色显示上没有OLED屏幕好。
正文TFT-LCD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代表着人类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
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家庭与个个人电子信息系统的逐步推广,人们对信息的显示需求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广泛,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电视机与电脑显示器采用的CRT(阴极射线管)均有体积大、重量重、荧屏尺寸大小受限等缺点,替代CRT开发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变得尤其必要与先觉性。
其中,平板显示(FPD)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由于平板显示具有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省电、轻薄、便于携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上述信息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FPD是市场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凭着其低压、低功耗、显示信息量大、易于彩色化、寿命长、无辐射等优异特性占据整个平板显示技术的主导地位。
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中,横跨1英寸到100英寸的市场,液晶显示器的市场规模巨大,已占平板显示市场的90%,因此,我国显示器产业将重点发展TFT-LCD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TFT-LCD显示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其的结构特点来整体认识TFT-LCD。
然后详细介绍了TFT-LCD制造的工艺过程,包括前段制程Array玻璃基板的制作、中段制程Cell玻璃基板的对盒及液晶的灌注、后段制程模块组装三大步骤并对其原理进行了阐述。
最后通过对市场的需求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应用做了研究。
关键词 TFT-LCD的发展概况;结构特点;工艺过程;原理;市场应用第1章绪论什么是TFT-LCD?TFT-LCD即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的缩写,意即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
简单地说,TFT-LCD面板可视为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的玻璃基板是与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而下层的玻璃则有电晶体镶嵌于上。
当电流通过电晶体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借以改变光线的偏极性,再利用偏光片决定画素(Pixel)的明暗状态。
有关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探索
有关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探索作者:王艳卿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9期【关键词】TFT-LCD 液晶光线利用效率1 液晶背光模组部分的光效率液晶器件属于被动发光的方式,液晶本身实际上是不发光的,是利用背光模组发出光源,而且分布比较均匀、亮度足够、颜色准确。
一般来说,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反射板、扩散板等器件组成。
其中,光源的作用是发出光线,依次从反射板、导光板、扩散板等经过后,从背光模组出射,最后进入到液晶面板中。
本文结合CCFL测光式背光模组,对背光模组区域光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光线从冷阴极荧光管出射,首先是经灯罩的反射,之后大约是80%光线进入到导光板中,然后光线的行进方向有所调整,其中约60%的光线会从导光板反射,然后光线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行进,依次是下扩散板、下棱镜片、上棱镜片以及上扩散板,其中扩散板的作用是促进光线均匀性的提升,光线透过率最高可达91%,棱镜片的作用在于提升正面辉度,关键在于集光,光线透过率大约是88%,从以上光学组件出来后,大约是38%的光线,最后进入下面的液晶器件组件。
2 液晶面板部分的光效率2.1 部件穿透率的影响如果光线从背光模组发射至液晶面板,其顺序为:先是穿过下偏光片,然后依次是TFT 玻璃基板、液晶层以及取向层,最后经过彩色滤光膜玻璃基板、上偏光片等区域。
液晶面板每一层的穿透率有所区别,比如说下偏光板对非偏振光进行转化,得到的是偏振光,其中一半光线会被吸收,上下偏光板会由于材质吸光的问题而造成透光比例为95%左右;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膜基板玻璃、液晶透光比例的透光比例比较高,大约是95%;一般来说,彩色滤光膜层表层会涂抹其他色彩,有可能是红、绿、蓝三种基色中的任何一种色彩,仅仅允许涂抹色彩的光波穿透彩色滤光膜层,根据红、绿、蓝三种基色而言,仅允许其中一种通过,因此仅有1/3的光线能够穿透,彩色滤光膜层由于其自身材质问题,对光线进行吸收,其中单色光的穿透率仅约85%,所以彩色滤光膜层光线穿透比例低于30%。
tft屏幕和lcd屏哪个好
tft屏幕和lcd屏哪个好TFT屏幕和LCD屏幕: 哪个更好?在现代科技中,电子设备的发展的速度惊人。
我们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主流液晶显示屏技术:TFT屏幕与LCD屏幕。
这两种显示屏技术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但是,对很多消费者来说,TFT屏幕和LCD屏幕之间的区别与优劣并不是很明显。
那么,在TFT屏和LCD屏之间,哪一个更好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TFT屏幕和LCD屏幕各自的特点,并比较两者在不同方面的优劣。
首先,我们来讨论TFT屏幕的特点。
TFT,全称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是一种依靠薄膜晶体管技术制作的液晶显示屏。
TFT屏幕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特点,这使得它能够显示鲜艳、清晰的图像。
TFT屏幕还有较高的刷新率和较快的响应时间,这使得在观看视频和玩游戏时可以享受流畅的画面效果。
此外,TFT屏幕还具有广视角的特点,可以在不同角度下保持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因此,TFT屏幕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电脑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中。
而LCD,全称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来显示图像的技术。
LCD屏幕相对于TFT屏幕来说更为常见,并且因为其低成本和低功耗而广泛应用。
与TFT屏幕相比,LCD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较低,观看角度也较窄。
响应时间较慢,会在快速运动的图像上产生拖影。
然而,LCD屏幕的颜色准确性和色彩表现力更佳,适合于进行图像编辑和处理。
从以上的区别可以看出,TFT屏幕在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和观看角度等方面具有优势,适合于观看视频和玩游戏。
而LCD屏幕在颜色准确性和色彩表现力方面更胜一筹,适合于图像编辑和处理。
因此,选择TFT屏幕还是LCD屏幕取决于您使用电子设备的用途和个人需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TFT屏幕虽然在图像显示效果上有所优势,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TFT-LCD显示技术
详细描述
TFT-LCD显示屏的响应速度取决于液晶分子 的运动速度。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采用 新型液晶材料、优化驱动电路等方式。此外, 采用动态背光调节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响应速度问题。
色彩表现力不足
总结词
相对于OLED等其他显示技术,TFT-LCD显 示技术在色彩表现力方面存在不足。
详细描述
视角限制
总结词
TFT-LCD显示技术的视角限制是其固有 缺点之一。
VS
详细描述
由于TFT-LCD显示屏的视角限制,从不同 角度观看时,色彩和亮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影响观看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 以采用广视角膜或者广视角技术,如IPS 、VA等,以扩大可视角度。
响应速度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TFT-LCD显示技术的响应速度慢可能会影响 动态图像的显示效果。
厚度薄、体积小
厚度薄、体积小
轻便易携带
TFT-LCD显示器采用了薄型化和集成化的设 计,使得显示器在厚度和体积上都相对较小。 这种设计使得TFT-LCD显示器在空间受限的 环境中具有优势,如移动设备、便携式电脑 等。
由于TFT-LCD显示器体积小、重量轻,用户 可以轻松地将它携带到不同的地方。这种便 携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在移动办公、远程 会议等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功耗低
功耗低
TFT-LCD显示器采用了高效的背光调节技术 ,能够在不同亮度下保持较低的功耗。此外 ,TFT-LCD显示器还具有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背光亮度,进 一步降低功耗。
节能环保
低功耗的特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在节能环 保方面具有优势。用户在使用这种显示器时 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这种环 保特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受到了许多用户
TFT_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详解
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一)我们针对TFT LCD的整体系统面来做介绍, 也就是对其驱动原理来做介绍, 而其驱动原理仍然因为一些架构上差异的关系, 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由于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的架构一般最常见的储存电容架构有两种, 分别是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这两种. 这两种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 它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储存电容是利用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来完成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曾提到, 储存电容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之用. 所以我们就必须像在CMOS的制程之中, 利用不同层的走线, 来形成平行板电容. 而在TFT LCD的制程之中, 则是利用显示电极与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图1就是这两种储存电容架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 Cs on gate由于不必像Cs on common一样, 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 所以它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比较大. 而开口率的大小, 是影响面板的亮度与设计的重要因素. 所以现今面板的设计大多使用Cs on gate的方式. 但是由于Cs on gate的方式, 它的储存电容是由下一条的gate走线与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请见图2的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的等效电路) 而gate走线, 顾名思义就是接到每一个TFT的gate端的走线, 主要就是作为gate driver送出信号, 来打开TFT, 好让TFT对显示电极作充放电的动作.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 送出电压要打开下一个TFT时 ,便会影响到储存电容上储存电压的大小. 不过由于下一条gate走线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很短,(以1024*768分辨率, 60Hz更新频率的面板来说. 一条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约为20us, 而显示画面更新的时间约为16ms, 所以相对而言, 影响有限.)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关闭, 回复到原先的电压, 则Cs储存电容的电压, 也会随之恢复到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储存电容设计都是采用Cs on gate 的方式的原因.至于common走线, 我们在这边也需要顺便介绍一下. 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管您采用怎样的储存电容架构, Clc的两端都是分别接到显示电极与common. 既然液晶是充满在上下两片玻璃之间, 而显示电极与TFT都是位在同一片玻璃上, 则common电极很明显的就是位在另一片玻璃之上. 如此一来, 由液晶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Clc, 便是由上下两片玻璃的显示电极与common电极所形成. 而位于Cs储存电容上的common电极, 则是另外利用位于与显示电极同一片玻璃上的走线, 这跟Clc上的common电极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它们最后都是接到相同的电压就是了.整块面板的电路架构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整片面板的等效电路, 其中每一个TFT与Clc跟Cs所并联的电容, 代表一个显示的点. 而一个基本的显示单元pixel,则需要三个这样显示的点,分别来代表RGB三原色. 以一个1024*768分辨率的TFT LCD来说, 共需要1024*768*3个这样的点组合而成. 整片面板的大致结构就是这样, 然后再藉由如图3中 gate driver所送出的波形, 依序将每一行的TFT打开, 好让整排的source driver同时将一整行的显示点, 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 显示不同的灰阶. 当这一行充好电时, gate driver便将电压关闭, 然后下一行的gate driver便将电压打开, 再由相同的一排source driver对下一行的显示点进行充放电. 如此依序下去, 当充好了最后一行的显示点, 便又回过来从头从第一行再开始充电. 以一个1024*768 SVGA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来说, 总共会有768行的g ate走线, 而source走线则共需要1024*3=3072条. 以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多为60Hz的更新频率来说, 每一个画面的显示时间约为1/6 0=16.67ms. 由于画面的组成为768行的gate走线, 所以分配给每一条gate走线的开关时间约为16.67ms/768=21.7us. 所以在图3 g ate driver送出的波形中, 我们就可以看到, 这些波形为一个接着一个宽度为21.7us的脉波, 依序打开每一行的TFT. 而sourcedriver则在这21.7us的时间内, 经由source走线, 将显示电极充放电到所需的电压, 好显示出相对应的灰阶.面板的各种极性变换方式由于液晶分子还有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够一直固定在某一个电压不变, 不然时间久了, 你即使将电压取消掉, 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 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 以形成不同的灰阶.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 就必须将电压恢复原状, 以避免液晶分子的特性遭到破坏. 但是如果画面一直不动, 也就是说画面一直显示同一个灰阶的时候怎么办? 所以液晶显示器内的显示电压就分成了两种极性, 一个是正极性, 而另一个是负极性. 当显示电极的电压高于common电极电压时, 就称之为正极性. 而当显示电极的电压低于c ommon电极的电压时, 就称之为负极性. 不管是正极性或是负极性, 都会有一组相同亮度的灰阶. 所以当上下两层玻璃的压差绝对值是固定时, 不管是显示电极的电压高, 或是common电极的电压高, 所表现出来的灰阶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这两种情况下, 液晶分子的转向却是完全相反, 也就可以避免掉上述当液晶分子转向一直固定在一个方向时, 所造成的特性破坏. 也就是说, 当显示画面一直不动时, 我们仍然可以藉由正负极性不停的交替, 达到显示画面不动, 同时液晶分子不被破坏掉特性的结果. 所以当您所看到的液晶显示器画面虽然静止不动, 其实里面的电压正在不停的作更换, 而其中的液晶分子正不停的一次往这边转, 另一次往反方向转呢!图4就是面板各种不同极性的变换方式, 虽然有这么多种的转换方式, 它们有一个共通点, 都是在下一次更换画面数据的时候来改变极性. 以60Hz的更新频率来说, 也就是每16ms, 更改一次画面的极性. 也就是说, 对于同一点而言, 它的极性是不停的变换的. 而相邻的点是否拥有相同的极性, 那可就依照不同的极性转换方式来决定了. 首先是frame inversion, 它整个画面所有相邻的点, 都是拥有相同的极性. 而row inversion与column inversion则各自在相邻的行与列上拥有相同的极性. 另外在dot inversion上, 则是每个点与自己相邻的上下左右四个点, 是不一样的极性. 最后是delta inversion, 由于它的排列比较不一样, 所以它是以RGB 三个点所形成的pixel作为一个基本单位, 当以pixel为单位时, 它就与dot inversion很相似了, 也就是每个pixel与自己上下左右相邻的pixel,是使用不同的极性来显示的.Common电极的驱动方式图5及图6为两种不同的Common电极的电压驱动方式, 图5中Common电极的电压是一直固定不动的, 而显示电极的电压却是依照其灰阶的不同, 不停的上下变动. 图5中是256灰阶的显示电极波形变化, 以V0这个灰阶而言, 如果您要在面板上一直显示V0这个灰阶的话, 则显示电极的电压就必须一次很高, 但是另一次却很低的这种方式来变化.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 就如同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原因一样, 就是为了让液晶分子不会一直保持在同一个转向, 而导致物理特性的永久破坏. 因此在不同的frame中, 以V0这个灰阶来说, 它的显示电极与common电极的压差绝对值是固定的, 所以它的灰阶也一直不曾更动. 只不过位在Clc两端的电压, 一次是正的, 称之为正极性, 而另一次是负的, 称之为负极性. 而为了达到极性不停变换这个目的, 我们也可以让common电压不停的变动, 同样也可以达到让Clc两端的压差绝对值固定不变, 而灰阶也不会变化的效果, 而这种方法, 就是图6所显示的波形变化. 这个方法只是将common电压 一次很大, 一次很小的变化. 当然啦, 它一定要比灰阶中最大的电压还大, 而电压小的时候则要比灰阶中最小的电压还要小才行. 而各灰阶的电压与图5中的一样, 仍然要一次大一次小的变化.这两种不同的Common驱动方式影响最大的就是source driver的使用. 以图7中的不同Common电压驱动方式的穿透率来说, 我们可以看到, 当common电极的电压是固定不变的时候, 显示电极的最高电压, 需要到达common电极电压的两倍以上. 而显示电极电压的提供, 则是来自于source driver. 以图七中common电极电压若是固定于5伏特的话, 则source driver所能提供的工作电压范围就要到10伏特以上. 但是如果common电极的电压是变动的话, 假使common电极电压最大为5伏特, 则source driver的最大工作电压也只要为5伏特就可以了. 就source driver的设计制造来说, 需要越高电压的工作范围, 制程与电路的复杂度相对会提高, 成本也会因此而加高.面板极性变换与common电极驱动方式的选用并不是所有的面板极性转换方式都可以搭配上述两种common电极的驱动方式. 当common电极电压固定不变时, 可以使用所有的面板极性转换. 但是如果common电压是变动的话, 则面板极性转换就只能选用frame inversion与row inversion.(请见表1) 也就是说, 如果你想使用column inversion或是dot inversion的话, 你就只能选用 common电极电压固定不动的驱动方式. 为什么呢? 之前我们曾经提到 common电极是位于跟显示电极不同的玻璃上, 在实际的制作上时, 其实这一整片玻璃都是common电极. 也就是说, 在面板上所有的显示点, 它们的common电压是全部接在一起的. 其次由于gate driver的操作方式是将同一行的所有TFT打开,好让source driver去充电, 而这一行的所有显示点, 它的common电极都是接在一起的, 所以如果你是选用common电极电压是可变动的方式的话, 是无法在一行TFT上, 来同时做到显示正极性与负极性的. 而column inversion与dot inversion的极性变换方式, 在一行的显示点上, 是要求每个相邻的点拥有不同的正负极性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 common电极电压变动的方式仅能适用于frame inv ersion与row inversion的缘故. 而common电极电压固定的方式, 就没有这些限制. 因为其common电压一直固定, 只要source dri ver能将电压充到比common大就可以得到正极性, 比common电压小就可以得到负极性, 所以common电极电压固定的方式, 可以适用于各种面板极性的变换方式.表1面板极性变换方式 可使用的common电极驱动方式Frame inversion固定与变动Row inversion固定与变动Column inversion只能使用固定的common电极电压Dot inversion只能使用固定的common电极电压各种面板极性变换的比较现在常见使用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液晶显示器, 所使用的面板极性变换方式, 大部分都是dot inversion. 为什么呢? 原因无它, 只因为dot inversion的显示品质相对于其它的面板极性变换方式, 要来的好太多了. 表2是各种面板极性变换方式的比较表. 所谓F licker的现象, 就是当你看液晶显示器的画面上时, 你会感觉到画面会有闪烁的感觉. 它并不是故意让显示画面一亮一灭来做出闪烁的视觉效果, 而是因为显示的画面灰阶在每次更新画面时, 会有些微的变动, 让人眼感受到画面在闪烁. 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使用frame inversion的极性变换方式, 因为frame inversion整个画面都是同一极性, 当这次画面是正极性时, 下次整个画面就都变成了是负极性. 假若你是使用common电压固定的方式来驱动, 而common电压又有了一点误差(请见图8),这时候正负极性的同一灰阶电压便会有差别, 当然灰阶的感觉也就不一样. 在不停切换画面的情况下, 由于正负极性画面交替出现,你就会感觉到Flicker的存在. 而其它面板的极性变换方式, 虽然也会有此flicker的现象, 但由于它不像frame inversion 是同时整个画面一齐变换极性, 只有一行或是一列, 甚至于是一个点变化极性而已. 以人眼的感觉来说, 就会比较不明显. 至于crosstalk 的现象, 它指的就是相邻的点之间, 要显示的资料会影响到对方, 以致于显示的画面会有不正确的状况. 虽然crosstalk的现象成因有很多种, 只要相邻点的极性不一样, 便可以减低此一现象的发生. 综合这些特性, 我们就可以知道, 为何大多数人都使用dot inve rsion了. 表2面板极性变换方式 Flicker的现象 Crosstalk的现象Frame inversion明显 垂直与水平方向都易发生Row inversion不明显 水平方向容易发生Column inversion不明显 垂直方向容易发生Dot inversion几乎没有 不易发生面板极性变换方式, 对于耗电也有不同的影响. 不过它在耗电上需要考量其搭配的common电极驱动方式. 一般来说 common电极电压若是固定, 其驱动common电极的耗电会比较小. 但是由于搭配common电压固定方式的source driver其所需的电压比较高, 反而在source driver的耗电会比较大. 但是如果使用相同的common电极驱动方式, 在source driver的耗电来说,就要考量其输出电压的变动频率与变动电压大小. 一般来说, 在此种情形下, source driver的耗电,会有 dot inversion > row inversion > column inversion > frame inversion的状况. 不过现今由于dot inversion的source driver多是使用PN型的OP, 而不是像row inversi on是使用rail to rail OP, 在source driver中OP的耗电就会比较小. 也就是说由于source driver在结构及电路上的改进, 虽然先天上它的输出电压变动频率最高也最大(变动电压最大接近10伏特,而row inversion面板由于多是使用common电极电压变动的方式,其source driver的变动电压最大只有5伏特,耗电上会比较小), 但dot inversion面板的整体耗电已经减低很多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液晶显示器都是使用dot inversion的方式.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二)上次跟大家介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中有关储存电容架构,面板极性变换方式,以及common电压的驱动方式.这次我们延续上次的内容,继续针对feed through电压,以及二阶驱动的原理来做介绍.简单来说Feed through电压主要是由于面板上的寄生电容而产生的,而所谓三阶驱动的原理就是为了解决此一问题而发展出来的解决方式,不过我们这次只介绍二阶驱动,至于三阶驱动甚至是四阶驱动则留到下一次再介绍.在介绍feed through电压之前,我们先解释驱动系统中gate driver 所送出波形的timing图.SVGA分辨率的二阶驱动波形我们常见的1024*768分辨率的屏幕,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SVGA分辨率的屏幕.它的组成顾名思义就是以1024*768=7864 32个pixel来组成一个画面的数据.以液晶显示器来说,共需要1024*768*3个点(乘3是因为一个pixel需要蓝色,绿色,红色三个点来组成.)来显示一个画面.通常在面板的规划,把一个平面分成X-Y轴来说,在X轴上会有1024*3=3072列.这3072列就由8颗384输出channel的source driver来负责推动.而在Y轴上,会有768行.这768行,就由3颗256输出channel 的gate driver来负责驱动.图1就是SVGA分辨率的gate driver输出波形的timing图.图中gate 1 ~ 768分别代表着76 8个gate driver的输出.以SVGA的分辨率,60Hz的画面更新频率来计算,一个frame的周期约为16.67 ms.对gate 1来说,它的启动时间周期一样为16.67ms.而在这16.67 ms之间,分别需要让gate 1 ~ 768共768条输出线,依序打开再关闭.所以分配到每条线打开的时间仅有16.67ms/768=21.7us而已.所以每一条gate driver打开的时间相对于整个frame是很短的,而在这短短的打开时间之内,source driver再将相对应的显示电极充电到所需的电压.而所谓的二阶驱动就是指gate driver的输出电压仅有两种数值,一为打开电压,一为关闭电压.而对于common电压不变的驱动方式,不管何时何地,电压都是固定不动的.但是对于common电压变动的驱动方式,在每一个frame开始的第一条gate 1打开之前,就必须把电压改变一次.为什么要将这些输出电压的timing介绍过一次呢?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feed thr ough电压,它的成因主要是因为面板上其它电压的变化,经由寄生电容或是储存电容,影响到显示电极电压的正确性.在LCD 面板上主要的电压变化来源有3个,分别是gate driver电压变化,source driver电压变化,以及common电压变化.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gate driver电压变化(经由Cgd或是Cs),以及common电压变化(经由Clc或是Cs+Clc).Cs on common架构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feed through电压我们刚才提到,造成有feed through电压的主因有两个.而在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架构下,造成feed through电压的主因就只有gate driver的电压变化了.在图2中,就是显示电极电压因为feed through电压影响,而造成电压变化的波形图.在图中,请注意到gate driver打开的时间,相对于每个frame的时间比例是不正确的.在此我们是为了能仔细解释每个f rame的动作,所以将gate driver打开的时间画的比较大.请记住,正确的gate driver打开时间是如同图1所示,需要在一个frame的时间内,依序将768个gate driver走线打开的.所以每个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相对于一个frame的时间,是很短的.当gate走线打开或关闭的那一瞬间,电压的变化是最激烈的,大约会有30~40伏特,再经由Cgd的寄生电容,影响到显示电极的电压.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Cgd寄生电容的存在位置.其实Cgd的发生,跟一般的CMOS电路一样,是位于MOS的gate 与drain端的寄生电容.但是由于在TFT LCD面板上gate端是接到gate driver输出的走线,因此一但在gate driver输出走在线的电压有了激烈变化,便会影响到显示电极上的电压.在图2之中,当Frame N的gate走线打开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feed through电压到显示电极之上.不过此时由于gate走线打开的缘故,source driver会对显示电极开始充电,因此即便一开始的电压不对(因为feed through电压的影响),source driver仍会将显示电极充电到正确的电压,影响便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当gate走线关闭的时候,由于source driver已经不再对显示电极充电,所以gate driver关闭时的电压压降(30~40伏特),便会经由Cgd寄生电容feed through到显示电极之上,造成显示电极电压有一个feed through的电压压降,而影响到灰阶显示的正确性.而且这个feed through电压不像gate走线打开时的feed through电压一样,只影响一下子,由于此时source driver已经不再对显示电极充放电,feed through电压压降会一值影响显示电极的电压,直到下一次gate driver走在线的电压再打开的时后.所以这个feed through电压对于显示画面的灰阶的影响,人眼是可以明确的感觉到它的存在的.而在Frame N+1的时候,刚开始当gate driver走线打开的那一瞬间,也会对显示电极产生一个向上的feed through电压,不过这时候由于gate已经打开的缘故,source driver会开始对显示电极充电,因此这个向上的feed through电压影响的时间便不会太长.但是当gate走线再度关闭的时候,向下的feed through电压便会让处在负极性的显示电极电压再往下降,而且受到影响的负极性显示电压会一直维持到下一次gate走线再打开的时候.所以整体来说,显示电极上的有效电压,会比source driver的输出电压要低.而减少的电压大小刚好为gate走线电压变化经由Cgd的feed through电压.这个电压有多大呢?在图4中,我们以电荷不灭定律,可以推导出feed through电压为 (Vg2 – Vg1) * Cgd / (Cgd + Clc + Cs) .假设Cg d=0.05pF,而Clc=0.1pF, Cs=0.5pF且gate走线从打开到关闭的电压为 –35伏特的话. 则feed through电压为 –35*0.0 5 / (0.05+0.1+0.5) = 2.69伏特. 一般一个灰阶与另一个灰阶的电压差约仅有30到50 mV而已(这是以6 bit的分辨率而言,若是8 bit分辨率则仅有3到5 mV而已).因此feed through电压影响灰阶是很严重的.以normal white的偏光板配置来说,会造成正极性的灰阶会比原先预期的来得更亮,而负极型的灰阶会比原先预期的来得更暗.不过恰好feed through电压的方向有一致性,所以我们只要将common电压向下调整即可.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修正后的common电压与原先的comm on电压的压差恰好等于feed through电压.Cs on common架构且common电压变动的feed through电压图5为Cs on common且common电压变动的电压波形,由于其common电压是随着每一个frame而变动的,因此跟common 电压固定的波形比较起来.其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来源会再多增加一个,那就是common电压的变化.这个common电压的变化,经由Clc+Cs的电容,便会影响到显示电极的电压.且由于整个LCD面板上所有显示点的Clc与Cs都是接到common电压,所以一但common电压有了变化,受影响的就是整个面板的所有点.跟前面gate电压变化不一样的是,gate电压变化影响到的只是一整行的显示点而已.不过Common电压变化虽然对显示电极的电压有影响,但是对于灰阶的影响却没有像gate电压变化来的大.怎么说呢?如果我们使用跟前面一样的电容参数值,再套用图6所推导出来的公式,再假设Common电压由0伏特变到5伏特,则common电压变化所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为(5 -0)*(0.1pF+ 0.5pF) / (0.05pF + 0.1pF +0.5pF) = 5 * 0.6 /0.65=4.62伏特.虽然显示电极增加这么多电压,但是common电极也增加了5伏特.因此在Clc两端,也就是液晶的两端,所看到的压差变化,就只有4.62-5=0.38伏特而已.跟之前gate走线电压变化所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2.69伏特比较起来要小的多了,所以对灰阶的影响也小多了.且由于它所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有对称性,不像Gate走线所产生的feedthrough电压是一律往下,所以就同一个显示点来说,在视觉对灰阶的表现影响会比较小.当然啦,虽然比较小,但是由于对整个LCD面板的横向的768行来说, common电压变化所发生的时间点,跟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间隔并不一致,所以对整个画面的灰阶影响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就很难做调整以便改进画面品质,这也是为什么common电压变动的驱动方式,越来越少人使用的缘故.Cs on gate架构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feed through电压图7是Cs on gate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电压波形图.它并没有common电压变化所造成的feed through电压,它只有由于gate电压变化所造成的feed through电压.不过它跟Cs on common不一样的是,由gate电压变化所造成的feed th rough电压来源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己这一条gate走线打开经由Cgd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另一个则是上一条gate 走线打开时,经由Cs所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经由Cgd的feed through电压跟前面所讨论过的状况是一样的,在这边就不再提了.但是经由Cs的feed through电压,是因为Cs on gate的关系,如图3所示.Cs on gate的架构,它的储存电容另一端并不是接到common电压,而是接到前一条gate走线,因此在我们这一条gate走线打开之前,也就是前一条gate走线打开时,在前一条gate走线的电压变化,便会经由Cs对我们的显示电极造成feed through电压.依照图8的公式,同时套用前面的电容参数与gate电压变化值,我们可得到此一feed through电压约为 35*0.5pF/(0.5pF+0.1pF+0.05pF)=26.92伏特.这样的feed through电压是很大的,不过当前一条gate走线关闭时,这个feed through电压也会随之消失.而且前一条gat e走线从打开到关闭,以SVGA分辨率的屏幕来说,约只有21.7us的时间而已.相对于一个frame的时间16.67ms是很短的.再者当前一条gate走线的feed through电压影响显示电极后,我们这一条的gate走线也随之打开,source driver立刻将显示电极的电压充放电到所要的目标值.从这种种的结果看来,前一条gate走线的电压变化,对于我们的显示电极所表现的灰阶,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因此对于Cs on gate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驱动方式来说,影响最大的仍然是gate走在线电压变化经由Cgd产生的feed through电压,而其解决方式跟前面几个一样,只需将common电压往下调整即可.Cs on gate架构且common电压变动的feed through电压图9是Cs on gate架构且common电压变动的feed through电压波形图.这样子的架构,刚好有了前面3种架构的所有缺点,那就是 gate走线经由Cgd的feed through电压,和前一条gate走线经由Cs的feed through电压,以及Common电压变化经由Clc的feed through电压.可想而知,在实际的面板设计上几乎是没有人使用这种架构的.而这4种架构中最常用的就是 Cs on gate架构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架构.因为它只需要考虑经由Cgd的feed through电压,而Cs on gate的架构可得到较大的开口率的缘故.。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TFT型LCD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理解:1.结构特点TFT型LCD主要由LCD控制模块和LCD面板两部分组成。
由于采用TFT(薄膜晶体管),因此又称为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TFT的作用是用来主动控制每一个像素的器件,这样就相当于在每一个像素点上设计了一个场效应开关管。
多个TFT构成一个TFT液晶板,如下图所示。
因此,TFT型LCD容易实现真彩色和高分辨率。
TFT型LCD是由两层玻璃基板夹住液晶组成的,形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嵌入在下玻璃板上的TFT对这个电容器和内置的存储电容充电,来维持每幅图像所需要的电压直到下一幅图像更新。
由于LCD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因此还必须增设背光灯作为光源,并加上一个背光板来分布光线,从而提高屏幕亮度。
2.电路原理在TFT型LCD中使用的TFT是一个三端器件,其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在TFT型LCD的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导体层,在两端有与之相连接的源极和漏极,并通过栅极绝缘膜与半导体相对应,利用施加于栅极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从结构上可以看作为像素电极和公用电极之间夹有一层液晶,从电学的角度可以把它看作电容.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要对 j行i列的像素点户(i、j)充电,就要把开关K(i,j)导通,对信号线D(i)施加目标电压,使数据线G(j)的数据信号加到像素P点.当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后,即使开关断开,电容中的电荷也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分子继续有电场作用。
数据线的作用是对信号线施加目标电压,而行驱动器的作用是起开关的导通和断开作用。
由于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可以存储,因此液晶层能稳定的工作。
3.彩色形成原理TFT型LCD中的红、绿、蓝三原色是由彩色滤光片产生的。
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板上,每个像素(点)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
如下图所示为彩色滤光片排列图,每个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为不透光的TFT。
TFT-LCD的特点有哪些
TFT-LCD的特点有哪些?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其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是目前最好的LCD彩色显示设备之一,其效果接近CRT显示器,是现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
TFT-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
和TN技术不同的是,TFT的显示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从上至下,而是从下向上。
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
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到80ms左右。
因其具有比TN-LCD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故TFT俗称“真彩”。
TFT屏幕也是目前中高端彩屏手机中普遍采用的屏幕,分65536色及26万色、1600万色三种,其显示效果非常出色。
TFT-LCD的主要特点随着九十年代初TFT技术的成熟,彩色液晶平板显示器迅速发展,不到10年的时间,TFT-LCD迅速成长为主流显示器,这与它具有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主要特点是:(1)使用特性好:低压应用,低驱动电压,固体化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平板化,又轻薄,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和使用空间;低功耗,它的功耗约为CRT显示器的十分之一,反射式TFT-LCD甚至只有CRT的百分之一左右,节省了大量的能源;TFT-LCD产品还有规格型号、尺寸系列化,品种多样,使用方便灵活、维修、更新、升级容易,使用寿命长等许多特点。
显示范围覆盖了从1英寸至40英寸范围内的所有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以及投影大平面,是全尺寸显示终端;显示质量从最简单的单色字符图形到高分辨率,高彩色保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的各种规格型号的视频显示器;显示方式有直视型,投影型,透视式,也有反射式。
液晶显示驱动原理心得体会(共5篇)
液晶显示驱动原理心得体会(共5篇)第一篇:液晶显示驱动原理心得体会SZRD 了解液晶顯示驅動原理1.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
(1).Cs on gate:儲存電容利用gate走線來完成。
優點:1)不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開口率(Aperture ratio)較大。
2)不影響儲存電容上儲存電壓的大小(響應時間影響有限)。
(2).Cs on common:儲存電容利用common走線來完成。
2.整块面板的电路架构。
(1).以一个1024*768分辨率的TFT LCD来说,共需要1024*768*3个点(每一个TFT与Clc跟Cs所并联的电容, 代表一个显示的点;三个RGB三原色代表一个基本的显示单元pixel)组合而成.(2).由gate driver所送出的波形,依序将每一行的TFT打开, 好让整排的source driver同时将一整行的显示点, 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 显示不同的灰阶.如此依序下去。
3.面板的各种极性变换方式。
(1).由于液晶分子有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够一直固定在某一个电压不变, 不然时间久了, 你即使将电压取消掉, 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 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 以形成不同的灰阶.避免当液晶分子转向一直固定在一个方向时, 所造成的特性破坏.也就是说, 当显示画面一直不动时, 我们仍然可以由正负极性不停的交替, 达到显示画面不动, 同时液晶分子不被破坏掉特性的结果.(2).面板各種極性變換方式:1)frame inversion2)row inversion与column inversion3)dot inversion4)delta inversionmon電極的驅動方式:(1).common電壓固定不變的驅動方式。
(2).common電壓不停變動的驅動方式。
1.面板极性变换与common电极驱动方式的选用:2.各种面板极性变换的比较:5.SVGA分辨率的二阶驱动: 指gate driver的输出电压仅有两种数值,一为打开电压,一为关闭电压.1.feed through电压:成因主要是因为面板上其它电压的变化,经由寄生电容或是储存电容,影响到显示电极电压的正确性.(1)CS on common時Common電壓不變之feed through。
tftlcd使用原理
tftlcd使用原理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定向控制和薄膜晶体管的电子控制。
以下是其具体使用原理:
1.电学控制: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改变液晶分子的排
列方式,从而实现对像素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2.光学调制:通过液晶分子与颜色滤光片的组合作用,控制光的传
播方向和偏振状态,实现像素的显示。
TFT-LCD由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填充着液晶材料。
每个像素点都由三个互补色彩的亚像素点(红、绿、蓝)组成。
在玻璃基板上有一层透明导电层,称为ITO(铟锡氧化物)。
当电信号被施加到ITO层时,薄膜晶体管会通电并改变其开关状态,从而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扭曲或倾斜,导致液晶层的光学特性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会影响穿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偏振方向,进而影响颜色滤光片对光的过滤效果。
通过调整薄膜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或倾斜程度,从而实现对像素亮度和颜色的精确控制。
在TFT-LCD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点的颜色组合决定。
这三个亚像素点分别对应着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通过调整每个亚像素点的亮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组合和灰度级别的显示。
总之,TFT-LCD通过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图像的
显示。
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还降低了能源消耗,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之一。
TFT优缺点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指南第一部份--平面显 示器
找
括 剧
相关链接
TFT-LCD是以有源矩阵晶体管的驱动方式,因此可提供较佳 的聚焦特性。另一个比CRT好的优点是没有画面几何图形的
已创建: 六月 24, 1999
八 D
失真及收敛性的误差,这项优点是TFT-LCD本身的特性。为 何么TFT-LCD不会有闪烁现象发生?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它 不像CRT的扫描方式是由左至右,逐行扫描。当电子枪从右
画面闪烁
(+) 无
(~) 在85Hz以上的闪烁
响应时间
(-) 20 至 30 msec
(+) 人眼无感觉
新
感
功率消耗
(+) 25 t至40 瓦
(-) 60 至150 瓦
H 戴
试
空间需求/重量
(+) 平面设计,轻
(-) 需要大空间,极重
整
队
够
表1 TFT-LCD 与CRT的比较
您
指
标记: (+) 好 (~) 平均之上,可接受 (-) 差
file://D:\技術資料\前沿顯示技術\TFT.htm
2002/9/6
(~) 令人满意 (~) 在两侧较亮 (~) 佳
file://D:\技術資料\前沿顯示技術\TFT.htm
(+) 达相片品质 (~) 在中心较亮 (+) 高
出 最 时 何 又 高 表 这
2002/9/6
Tom's 硬件指南: 显示指南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指南第一部份--平面显示器
第 2 頁,共 2 頁
g
理想的液晶显示器: 购买时的考虑要素
目录
TFT-LCD学习总结
一、TFT-LCD产业现状及全球布局情况。
TFT-LCD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中国大陆等。
其中,韩国有SAMSUNG, LG.Philips LCD(LPL);台湾有AUO,CMO,CPT,QDI,HANNSTAR;日本有Sharp;中国大陆有SVA-NEC,BOE,CSOT;等等。
行业内,韩国的SAMSUNG和LPL是最大的巨头,一直占据生产能力的前两位,现在都已经投产了7代和7.5代厂,这两位无论在notebook,monitor还是TV的应用领域都一直保持市场份额的前三位。
台湾的AUO最近合并了QDI,合并后成为了行业内第三大巨头,市场份额直追前两位。
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三巨头并驾齐驱的局面,并且很有可能在notebook,TV应用方面占据第一。
台湾的AUO,CMO等现在都已经投产了5代线,正在规划6代或者7代线的生产。
日本的Sharp生产量不大,它主要生产TV用屏,并且产品主要为自己Sharp品牌而用。
中国大陆的SVA-NEC现在已经投产了5代线,主要生产15"用屏。
BOE也在投产5代线,但是产能没有SVA-NEC大。
全球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被5家企业掌控,分别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奇美电子,日本的夏普以及韩国的三星、lg-飞利浦。
这些企业供应着全球主要液晶电视品牌厂家的面板需求。
已开通的大屏幕液晶生产线有夏普1条8代线;lpl1条7.5代线;三星2条7代线。
6条6代线,分别为夏普、LPL、友达、广辉、华映以及东芝、松下、日立合资的IPS alpha所拥有;奇美1条5.5代线。
夏普已决定兴建第二条8代线,友达的第一条7.5代线已开始测试,很快会投产,奇美的7.5代线也在建设中。
2007年将投入的有:三星电子的8代线,与奇美电子的7.5及6代生产线。
目前,夏普建有全球唯一一条第八代TFT-LCD生产线。
具体情况分布如下:可见,TFT-LCD产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链聚集型产业。
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分析
• 99•ELECTRONICS WORLD ・探索与观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电子行业得到飞速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电子器件越来越微型、高效。
液晶显示器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历程,具有功耗低、携带方便以及寿命长等特点,复杂电磁环境下对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的提出了更严格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引言: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们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对液晶显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液晶显示器是电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尤其是多路信号同时输出的情况下,使系统对有用信号的侦收能力降低,对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动态范围提出了挑战。
所以文章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TFT-LCD液晶背光模组部分的光效率分析液晶显示器经历了较大的发展过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TFT-LCD液晶显示光线利用效率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平板显示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等各种电器当中。
从物理角度来分析,液晶显示器属于被动发光器件,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发光,而是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包括颜色、亮度与分布广度等。
背光模组的结构十分复杂,并且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主体结构是由平面涡卷弹簧并联组合而成的,根据器件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利用中间的轴承和恒张力弹簧补偿器两侧的渐开线轮进行连接,然后在液晶面板的基础之上,再经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将这些技术转变成适合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技术,最终为液晶器件提供光源(许百华,傅亚强,液晶显示器上字符亮度和色度对视觉辨认效果的影响: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点LCM的心得
TFT LCD使用心得王国强2006-8-6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一直在使用TFT LCD,主要是3.5寸LCD,以SAMSUNG的LTV350QV 及其一些台湾的兼容产品为主。
工作的内容就是把这些屏在我们的产品上应用起来,经过这一段时间后,发觉对TFT LCD的内部结构还是不怎么清楚,所以最近几天花了一些时间了解TFT LCD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整理下来加深自己的理解以及提供大家参考,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
首先,我们了解一些TFT LCD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偏振片、虑色器基板、液晶、TFT基板、片振片、背光源组成。
在虑色器基板和TFT基板封入扭曲向列型液晶(TN),构成液晶盒,虑色器基板上制作有透明的公共电极,TFT基板上制作了矩阵式薄模晶体管,用来开光象素电极的电压信号,为了使液晶层保持一定的厚度,在两块玻璃基板中间放有透明隔垫(聚酯模片或玻璃小球)。
TFT LCD电信号部件组成:主要由背光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背光电路: 3.5寸TFT LCD背光,大都采用白光LED作为背光源,一般由6个串连的白光LED组成(如下图),驱动电压大概20V左右,20mA电流左右,是一个耗电量很大的部件。
对于电池供电系统,大都采用升压型DC/DC进行驱动,很多厂家都有推出专门针对串连白光LED的驱动器。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一般由Timing Controller、Source Driver、Gate Driver组成。
有的IC把Timing Controller和Source Driver集成在一起了,也有的IC把三个部分都集成了。
这三部分电路一般都集成在TFT LCD模组里面了,也有的TFT LCD把Timing Controller IC放到外面了(如SHARP的一些LCD)。
SAMSUNG LTV350QV LCD框图分析(如下图):LTV350QV的DRIVER IC是S6F2002,S6F2002集成了Timing Controller、Source Driver、Gate Driver部分和电源管理部分,164RGB X 240驱动能力,所以对于320 X 240 QVGA的分辨率,需要两片S6F2002。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TFT型LCD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理解:1.结构特点TFT型LCD主要由LCD控制模块和LCD面板两部分组成。
由于采用TFT(薄膜晶体管),因此又称为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TFT的作用是用来主动控制每一个像素的器件,这样就相当于在每一个像素点上设计了一个场效应开关管。
多个TFT构成一个TFT液晶板,如下图所示。
因此,TFT型LCD容易实现真彩色和高分辨率。
TFT型LCD是由两层玻璃基板夹住液晶组成的,形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嵌入在下玻璃板上的TFT对这个电容器和内置的存储电容充电,来维持每幅图像所需要的电压直到下一幅图像更新。
由于LCD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因此还必须增设背光灯作为光源,并加上一个背光板来分布光线,从而提高屏幕亮度。
2.电路原理在TFT型LCD中使用的TFT是一个三端器件,其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
在TFT型LCD的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导体层,在两端有与之相连接的源极和漏极,并通过栅极绝缘膜与半导体相对应,利用施加于栅极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
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从结构上可以看作为像素电极和公用电极之间夹有一层液晶,从电学的角度可以把它看作电容。
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要对 j行i列的像素点户(i、j)充电,就要把开关K(i,j)导通,对信号线D(i)施加目标电压,使数据线G(j)的数据信号加到像素P点。
当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后,即使开关断开,电容中的电荷也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分子继续有电场作用。
数据线的作用是对信号线施加目标电压,而行驱动器的作用是起开关的导通和断开作用。
由于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可以存储,因此液晶层能稳定的工作。
3.彩色形成原理TFT型LCD中的红、绿、蓝三原色是由彩色滤光片产生的。
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板上,每个像素(点)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
如下图所示为彩色滤光片排列图,每个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为不透光的TFT。
TFTLCD基础知识介绍
详细描述
柔性TFT-LCD显示器可以弯曲、折叠,甚至 可以穿戴在身上。这种新型显示技术为移动 设备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如可折叠手 机、智能手表等。同时,柔性显示还可以应 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为人们 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低功耗技术
总结词
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节省能源 ,低功耗技术已成为TFT-LCD的重要 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背光源设计和优化电路控制 ,TFT-LCD能够实现更低的功耗。这 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还有 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柔性显示
总结词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柔性显 示已成为TFT-LCD的重要应用领域。
轻薄便携
总结词
TFT-LCD具有轻薄便携的特点,便于携带和使用,尤其适合移动设备应用。
详细描述
由于TFT-LCD采用了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因此其结构相对简单、轻薄。这一特点使得TFT-LCD 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为用户提供了轻便、便携的显示体验 。
03
TFT-LCD生产工艺流程
源极驱动器的性能直接影响 TFT-LCD的显示效果,包括亮 度、对比度、响应速度等。
栅极驱动器
栅极驱动器负责控制像素点的开 关,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决定
像素点是否通电。
栅极驱动器的设计对TFT-LCD的 显示效果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如
响应速度、视角等。
栅极驱动器的稳定性对TFT-LCD 的寿命和可靠性也有很大影响。
阵列制程
01
02
03
04
玻璃基板清洗
去除玻璃基板表面的污垢和杂 质,确保其洁净度。
TFT LCD的改进及性能提高
9.3 扩大视角技术(广视角技术)
LCD的宽视角技术通常有以下几种: 1)TN+ WV Film ( TFT-Twisted Nematic +Film,普通TN+视角 扩大膜) 2)IPS (In-Plane-Switching ,板内切换) 3)VA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 4)FFS( Fringe-Field Switching ,边缘场切换 ),属IPS系。 AFFS+( Advanced FFS +),HFFS(High aperture FFS)。 5)CPA ( 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 就是常被称为ASV的技术),属VA系。
1994 50% 8um
自整合型 TFT 独立型Cs
1996 65%~70% 7um
1998 75% 6um
2000 80% 5um
自整合型 TFT BM on array 完全自整合型 Cs on array Cs on array TFT Cs on array 布线微细化 布线微细化
(三)采用自整合型(自对准)TFT,以降低栅、源电极 间的重叠电容 自整合型TFT:以栅极作为掩膜进行曝光 完全自整合型TFT: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制备n+a:Si
IP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FS TA
TA Glass
TA
Glass
E
d + Glass +
+
Glass z
+
w
l
l’
x
y
S-IPS
H-IPS
目前视角方面上下左右基本可以做到180°。一般 市面上宣传的某LCD视角可达180°,一般都是 用的此类IPS技术(FFS)。 因为IPS技术视角优秀,色彩较好,被众多厂商使 用,目前广视角的LCD,IPS占有率是最高的。 IP4和IPAD均使用这一技术。 优点:视角优秀,透过率高,色彩丰富。 缺点:响应速度稍逊于VA。
深度解读TFT-LCD液晶显示技术
深度解读TFT-LCD液晶显示技术1888年,奥地利植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发现了液晶,它是一个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
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莱曼使用他亲自设计,在当时作为最新式的附有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对这些脂类化合物进行了观察。
他发现,这类白而浑浊的液体外观上虽然属于液体,但却显示出各向异性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
于是莱曼将其命名为“液态晶体”,这就是“液晶”名称的由来。
莱尼泽和雷曼后来被誉为液晶之父。
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自1968年第一块液晶显示器诞生后,LCD的技术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1968—1972)1968年美国RCA公司研制了动态散射形液晶显示器,1972年执制造出动态散射形液晶手表,LCD技术从此走向实用化阶段。
第二阶段(1971-1984)1971年瑞士发明人扭曲向列型(TN)液晶显示器,日本厂家使其产业化,由于TN-LCD制造成本低,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液晶产品的主流。
第三阶段(1985-1990)1985年后,由于超扭曲(STN)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及非晶体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的发明,使LCD技术发展进入了人大容量显示的阶段。
第四阶段(1990-1995)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飞速发展的基础上,LCD技术开始进入高画质液晶显示阶段。
第五阶段(1996年后)LCD已在笔记本电脑中普及应用。
从1998年开始,TFT—LCD产品打入监视器市场,长期困扰液晶的三大难题视角、色饱和度和亮度问题已你基本解决。
液晶及其分类在机械上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光学上具有晶体性质的物质形态被命名为流动晶体——液晶。
液晶分为两大类:溶致液晶和热致液晶;作为显示技术应用的液晶都是热致液晶。
TFT-LCD 液晶显示技术
TFT-LCD 液晶显示技术与应用肖鹏飞 10102004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TFT-LCD 液晶显示技术取得了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快速成长的时期.探索 TFT-LCD 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主要优点,并介绍了该技术在笔记本手机等电子和工业设备上的应用.关键词:TFT-LCD;液晶;显示技术19 世纪末布劳恩发明了 CRT 技术,到了 20 世纪,随着科技、广播电视媒体以及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显示器件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其实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基于 LCD 的显示就已经出现了,到了 20世纪的 70 年代,相继开发出现了扭曲相列型的 TN-LCD 和 STN-LCD 产品.目前,显示技术正不断扩宽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但是 TN 模式与 STN 模式的显示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已经不能够满足显示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例如显示的容量不够大、普遍存在交叉效应以及响应速度也不够快等,之后出现了 TFT 液晶显示技术,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易驱动、无辐射以及工作寿命长,它的出现对显示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笔记本手机等电子还有工业设备上都有很广泛的应用[1].一、TFT-LCD 显示原理液晶为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源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都会为LCD 提供新的背光源。
随着光源科技的进步,会有更新的更好的光源出现并为LCD 所应用。
余下的就是对光源的控制,把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和工艺移植过来,研制成功了薄膜晶体管(TFT )生产工艺,实现了对液晶光阀的矩阵寻址控制,解决了液晶显示器的光阀和控制器的配合,从而使液晶显示的优势得以实现。
在 TN-LCD 显示技术与 STN-LCD 显示技术之后发展起来 TFT-LCD 显示技术克服了这两种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其像素技术图,如图 1 所示.从图 1 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它的结构,薄膜晶体管能够及时有效的将显示像素与扫描电极相分离,在某一行接受到了固定的扫描的信号以后,将此行的 TFT 单元全部打开,同时传递数据线与液晶像素间的信息, 可以使得显示像素中有相关电荷被存储,同时关闭其它行的 TFT ,使其连接数据线;在取消扫描信号的同时,TFT 关闭而该行的整个像素上存储的电荷被保留, 当接受到下一个信号的时候,像素上存储的电荷才会被释放.当处于显示状态,会选中某一指定行,而其它行仍然处于非选定状态, 正是这种作用可以将交叉效应减弱甚至消失;此外,TFT 具有泄漏电量小的特点, 使得写入的显示电荷量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以此来实现占空比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显示效果[2]. 二、TFT-LCD 显示技术TFT-LCD 液晶显示从结构来分可以分为反射式LCD 和背光型的 LCD ,反射式的 LCD 具有低功耗的特征.背光型的 LCD 结构如图 2 所示.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LCD 添加了液晶介质和一定形状的极化层在 2 个玻璃片的中间, 还在装有场效应较强的薄膜晶体管在每个像素背后,对薄膜晶体管施压后,液晶介质会表现出来光开关的作用,进而使得液晶分子可以被更好的定向排列,背射光从而透过 LCD 来显示.及双频驱动法,在这三种驱动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动态驱动法,TFT 的 LCD 显示具有典型的矩阵式结果的电极制作与排列,也就是说把水平的一组背电极连在一起称为列电极, 显示器上每个像素都由它所在的行列唯一确定, 如图 2所示.想要做好某一行的像素显示功能除了使用电极或者响应的选择, 还可以用一种驱动脉冲即为非选择性的,进而完成某行全部像素的显示功能.这样的工作是按行进行的,具有循环周期短的特点,确保液晶屏上能够呈现出十分稳定的图像.LCD 显示器中的背光型的背光源多数需要提供亮度均一的面光源,亮度要求可以人工调节,体体积小而且轻薄,色准,功率小,成本低.普通用的背光源分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LED),冷阴极荧光灯( CCF)和电致发光( EL).一般比较小型号的设备一般使用 LED 和 EL,而中型号的设备一般使用EL,彩色液晶显示和面积液晶显示一般使用 CCF.要根据背光源来选择驱动条件,电流型器件 LED 是一种低压电流很大的驱动,因此应该和串接限流电阻一起使用.EL 为交流高压驱动,因此必须要用逆变器 CFF 作为高压交流驱动,而且必须要用电容或是电阻进行限流.针对 TFT-LCD 显示,一般多用 CFF 背光源.三、TFT-LCD 液晶显示的特点到了 90 年代初期,随着 TFT 技术逐渐成熟,显示器以彩色液晶平板发展最为迅猛,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TFT-LCD 很快发展成为了主流,TFT 技术之所以这么流行是因为它有着一些很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可靠的性能.使用 TFT 技术的显示设备电压和驱动都比较低,TFT-LCD 技术的应用非常的安全、可靠;与以前的技术相比 TFT 技术的显示器比较薄,而且可以节约不少的原材料,占用的空间也较小;TFT 的能耗仅占 CRT 型号显示器的 10%,可以很好的节约资源、能源;经过型号规格、尺寸的标准化以后TFT-LCD 产品的优势更为明显,它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种类丰富,在升级、维修和更新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便利,产品的坚实耐用延长仪器使用的寿命.TFT 显示器可以应用到很宽的范围,小到 2.54 cm(1 英寸),大到 101.6 cm(40 英寸),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显示器都可以使用 TFT 来做;随着技术的发展,TFT-LCD 产品的分辨率、对比度、亮度以及色彩的保真度、响应速度都达到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环保.由于 TFT 的显示器辐射小、不闪烁,所以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随着 TFT-LCD 类型电子书的出现,办公纸张和印刷物会逐步的减少,树木的砍伐造纸就随之减少,由此造成的污染也能得到缓解.(3)较宽的使用范围.TFT 技术使用的温度范围广,在-50℃~50℃的温度范围都可以正常使用,尤其是经过加固处理的显示器,甚至可以在-80℃的环境下工作.TFT 显示器既可以作为手机和电脑等设备的显示终端,又用在大屏幕的投影电视上,是具有优良性能的全尺寸显示终端.(4 )TFT 技术应用广、发展快.TFT 是光源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很大的潜力.现在,TFT-LCD 的材料可以使存单晶硅、非晶以及多晶硅,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材料,例如塑料、玻璃基板.四、TFT-LCD的特性指标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的快慢是衡量TFT-LCD好坏的重要指标,响应时间指的是TFT-LCD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者是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
TFT LCD显示
各位大虾:我第一次接触TFT液晶屏,老板仍给我一块夏普的LQ035Q1DG01 3.5 英寸的液晶屏,而且也没有驱动板,让我用最快的速度把他点亮。
哭啊。
我在看资料时被他的时序图搞的晕头转向的,向请教一下各位驱动液晶的时序HSYNC和VSYNC到底是什么作用的阿还有通过spi 传入的data 信号到底是什么值?是要显示图片的图片编码吗?(也就是RGB的值吗但是接口有RGB并行数据接口阿)。
初次介入,问得问题可能很幼稚,恳求哪位知道的多多给与解释,最好能详细解释一下驱动TFT液晶的流程。
再次感谢。
HSYNC是行同步信号,VSYNC是侦同步信号。
TFT-LCD每刷一行数据(按照点时钟算)和刷完一侦数据(按行算)都需要一定的消隐期,才能正常显示。
网上有很多资料的。
这款LCD我没用过也不了解,不过spi是串行口肯定不会用来传送TFT-LCD的图像数据的,一般是用来做控制吧,建议你自己看手册谢谢kickgame,我仔细看了手册,有所收获了,spi 传输的是控制信号以及寄存器的配置。
我还有个疑问就是关于DOTCLK,资料上说是要5MHZ的频率信号,这个信号与场信号和行信号必须要人为控制同步吗?那样的话这信号必须要受控了,而CPU IO输出5MHZ 的频率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不需要收控仅仅提供震源而已的话那我直接在外面加个5M的独立震源在DOTCLK 口行吗?5M的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点时钟吧,也就是每秒钟刷新的点的个数,如果你的屏是240*320或者320*240的话应该就是点时钟了,这个可以用晶阵产生也可以由CPU产生,不一定是IO啊,应该用定时器好一些。
然后你的HSYNC和VSYNC最后设置成DOTCLK作为时钟源,如果不能选择时钟源的话问题应该也不大。
HSYNC和VSYNC是RGB接口的两个信号,分别是行信号和帧同步信号。
还有DCLK是点时点时钟。
RGB分行和串行,一般都用并行,串行用的比较少。
区别和一般的串并行区别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FT LCD使用心得
王国强
2006-8-6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一直在使用TFT LCD,主要是3.5寸LCD,以SAMSUNG的LTV350QV 及其一些台湾的兼容产品为主。
工作的内容就是把这些屏在我们的产品上应用起来,经过这一段时间后,发觉对TFT LCD的内部结构还是不怎么清楚,所以最近几天花了一些时间了解TFT LCD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整理下来加深自己的理解以及提供大家参考,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
首先,我们了解一些TFT LCD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偏振片、虑色器基板、液晶、TFT基板、片振片、背光源组成。
在虑色器基板和TFT基板封入扭曲向列型液晶(TN),构成液晶盒,虑色器基板上制作有透明的公共电极,TFT基板上制作了矩阵式薄模晶体管,用来开光象素电极的电压信号,为了使液晶层保持一定的厚度,在两块玻璃基板中间放有透明隔垫(聚酯模片或玻璃小球)。
TFT LCD电信号部件组成:主要由背光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背光电路: 3.5寸TFT LCD背光,大都采用白光LED作为背光源,一般由6个串连的白光LED组成(如下图),驱动电压大概20V左右,20mA电流左右,是一个耗电量很大的部件。
对于电池供电系统,大都采用升压型DC/DC进行驱动,很多厂家都有推出专门针对串连白光LED的驱动器。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一般由Timing Controller、Source Driver、Gate Driver组成。
有的IC把Timing Controller和Source Driver集成在一起了,也有的IC把三个部分都集成了。
这三部分电路一般都集成在TFT LCD模组里面了,也有的TFT LCD把Timing Controller IC放到外面了(如SHARP的一些LCD)。
SAMSUNG LTV350QV LCD框图分析(如下图):LTV350QV的DRIVER IC是S6F2002,
S6F2002集成了Timing Controller、Source Driver、Gate Driver部分和电源管理部分,164RGB X 240驱动能力,所以对于320 X 240 QVGA的分辨率,需要两片S6F2002。
两片S6F2002,一片作为主控制器,一片作为从控制器,正是由于LVT350QV是有两片DRIVER IC驱动的缘故,如果上电时序配合不好,很容易出现显示异常(一半显示不正常,一半显示正常)。
一个台湾TFT LCD框图分析(如下图):它的驱动IC主要有两片,一片集成了Timing Controller和Source Driver,另外一片是Gate Driver。
TFT LCD常用信号解释:
LED_Cathode/LED_Anode:LCD背光电源供电
M/POL:液晶驱动极性转换型号,用于产生VCOM信号
RESET:全局复位信号
CS/SCL/SDI:LCD TCON IC的配置端口
DATA[0:23]:LCD RGB24BIT数据信号,一般我们使用16BIT,因为在人的肉眼观察下16BIT 的色彩和24BIT的色彩没有太大区别,而16BIT所需处理的数据量比24BIT小很多,一般情况我们把剩余的地位数据线连接到高位。
HSYNC:水平同步时钟信号
VSYNC:垂直同步时钟信号
DOTCLK:象素时钟信号
VDD:数字电源,一般是3.3V
AVDD:模拟电源,一般是5V
VGL:GATE OFF控制电压
VGH:GATE ON控制电压
VCOM:LCD公共驱动电极
ENABLE:data enable信号
TFT电路驱动原理:由CPU通过LCD接口送来的视频信号及时钟经过TCON的时序转换,RGB 数据经过D/A转换送到SOURCE端,同时TCON产生移位时钟信号驱动GATE端,选通一行,打开这一行的所有晶体管, SOURCE向液晶电容充电,液晶产生灰度并保持,通过GATE的移位,继续向下面行写入液晶图像,当整个行写完,又重新从第一行开始。
如果一直显示静止的图像,液晶电极上的电压就会一直不变,当撤销电压时,液晶很难回复原状,容易造成液晶损坏。
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就是改变液晶的控制电压的极性,也就是说即使是静止的图像,液晶电极上的电压也一直在翻转。
一般的LCD都采用行翻转的形式,通过改变公共端的电压极性VCOM而达到翻转的目的。
TCON IC一般会送出一个M或者POL的信号,我们用这个信号产生VCOM,一般的转换电路使用非们或者运方电路。
通过调节VCOM的DC 端,我们可以改变LCD的色彩,调节AC端,可以改变LCD的对比度。
也许是由于行翻转的缘故,有的LCD会产生水平的条纹(Flicker现象),LTV350QV不怎么明显,一般的台湾LCD比较明显。
点屏心得:
常用点屏步骤:
1、 确保数据、时钟、电源等连接正常。
2、 确保LCD的几组工作电源VDD/AVDD/VGL/VGH正常。
3、 LCD配置:有的LCD的TCON IC需要使用SPI接口进行配置。
a) 配置的内容主要是时钟信号的极性、扫描方向等,还有一些TCON IC支持
CCIR601/656/OSD功能等,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b) GAMMA校正:一般根据LCD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校正,以前调LTV350QV就是因为
厂家给的GAMMA参数不正确,造成色彩显示不正常。
c) SPI时序:一般不同的LCD屏的SPI时序和寄存器都会有一些差别,我一般是根
据时序图进行操作寄存器(如下图),通过写寄存器,只要LCD有反应了,表
明SPI通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4、 时钟设置:
a) 一般的LCD SPEC中都会给出关于时序的参数以及时序图,我们按照图中进行设
置就可以了。
如下图:我们就可以知道时钟频率、脉冲宽度、前扫、回扫等。
通过如下图的画面我们就可以知道HSYNC和VSYNC时钟极性为负。
通过下图我们就可以知道是上升沿锁存数据,下降沿改变数据了
通过以上步骤LCD上面应该会出现美丽动人的画面了,有可能图像位置还会有一些偏差,不过没关系,看着屏幕的图像调节前扫、回扫进行左右上下移动就OK了。
图像异常处理:
图像颜色不正常:有可能时钟型号极性反,还有可能VCOM调节不正常。
出现水波纹:确保电源VDD/AVDD/VGL/VGH纹波足够小,确保VCOM波形正确,VCOM电路端的电源稳定。
上电出现白屏:一般TFT LCD对上电要求都比较严格,需要按照LCD SPEC中时序上电,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