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1.1.1能层、能级、构造原理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1.1 原子结构第1课时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课标要求:1、掌握能层、能级的概念以及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熟练掌握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学习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掌握能层、能级的概念以及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2、原子与离子有什么关系?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简单离子呢? 教材助读阅读课本P4—7中有关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1、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________。
2、大爆炸后约2小时诞生⎩⎪⎨⎪⎧⎭⎪⎬⎪⎫大量的 少量的 极少量的 ――→经过原子核的 反应其他元素 3、____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________,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________种。
二、能层与能级1、能层(1)概念: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________是不同的,按电子的________差异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2)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符号 最多电子数(3)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 )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___。
2、能级 (1)概念: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________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2)能级的表示方法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能层K L M N O能级……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3)每个能层的能级数与____________相等。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随着原子________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将遵循以下顺序填充到各能级中:1s、2s、2p、3s、3p、4s、____、4p、5s、____、5p、6s、____、____、6p、7s……这个排列顺序被称为构造原理。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的概念。
2、自学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合作探究其排列方式,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大胆假设的科学精神。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对旧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找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关系并熟记。
能自己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数量关系质子原子核中子(1)原子核外电子(2)数量关系:核电荷数══。
2、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材助读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及其编制1869年,俄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的元素放在一个,通过分类、归纳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给元素编号。
原子序数═══。
(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①定义: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横行叫做周期。
周期数═。
②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几个周期?它们是怎样分类的?(2)族①定义: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周期中相同而又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族。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是怎样分类的?主族的族序数与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什么关系?4、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为第ⅡA族元素吗?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的元素有哪些?预习自测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A、NaB、HC、OD、K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②元素周期表中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③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也就是18个族A、仅①B、②③C、①③D、仅③3、第三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2.1(第1课时)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分类的思维及应用.化合物的分类学习难点:分类依据的选择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分类方法及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知识准备1、什么是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见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教材助读阅读课本中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一: 1、分类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_______________。
3、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_________,还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
4、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物质的分类⑴交叉分类法.请同学们连线下列物质,并指明分类依据。
例一:交叉分类法Na2SO4含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1:_________________K2SO4无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2:_________________NaCl 钠盐 Na2SO4分类依据3:_________________BaSO4硫酸盐⑵树状分类法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 _______物质单质非金属单质:P ________纯净物化合物一元酸 HCl ________酸 二元酸 H 2SO 4 _____________ 三元酸 H 3PO 4______________难溶碱 Fe(OH)3 ______________ 碱化合物 易溶碱 NaOH ______________ 正盐 NaCl ______________ 盐 酸式盐 NaHCO 3 _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 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物质填进上表的横线上,O 2 , Cu ,H 2CO 3 , Ba(OH)2 ,KNO 3 , CO 2 , 空气,含镁60%的MgO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1.2摩尔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试验中应用第 1课时摩尔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意义,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提出摩尔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和必需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掌握演绎推理、概括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要点: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方法。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照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仔细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并填写到后边“课后反省“处。
利用 15 分钟高效达成。
知识准备教材助读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和碳 12 原子质量1的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
1 m碳12 ×12(2)H 2和 O2生成水的反响中,H2、O2和 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1 个 O2分子中含有个氧原子, 1 个 Na+中含有 ____个质子,个电子。
物质的量的观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1)观点: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2)表示:符号为 N A,往常用 6.02×1023_mol-1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
N A预习自测1.将以下符号与文字连线。
①1 mol H A. 1 摩尔氢离子②1 mol H +B. 1 摩尔氢气分子③1 mol H 2 C . 1 摩尔氢原子2.判断正误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1 mol氢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2)1 mol CaCl 2 含有1 mol Cl-()(3)1 mol电子约含有 6.02 ×10 23个电子 ()(4)1 mol H2O含有1 mol H 2 和1 mol O()(5)32 g O 2 中含有6.02×10 23个氧原子 ()(6)98 g H SO 中共含有7 mol 原子 ()24课后反省课内研究学始于疑1、物质的量研究对象及意义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有关计算关系怀疑研究研究一物质的量等基本观点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观点应用注意事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 不可以打开, 也不可以添字, 如不可以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目”等摩尔只用来描绘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也可以是特定组合,如 1 mol NaCl阿伏加德罗常(1) A12N 的基准是 0.012 kgC 中的碳原子个数数(2) N A 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 6.02 ×10 23 作计算(1) 合用于任何一种微观粒子摩尔质量(2) 纯净物和混淆物都有摩尔质量,混淆物的摩尔质量一般称为均匀摩尔质量剖析说明物质的量在研究对象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研究二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有关计算关系问题 1:怎样经过物质的量将微观微粒和宏观物质联合起来?问题 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有关计算是什么概括总结知识 导图1、物质的量等基本观点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有关计算 当堂检测1、2.5molHNO 3 含有个分子, 质量是,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电子数目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
离子键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含义,掌握离子键的本质及形成原因,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2、培养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归纳和比较能力。
3、激情投入,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重、难点:离子键的含义、本质及其形成原因。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完成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读教材第2124页。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思考它们成为稳定结构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材助读1、离子键(1)形成过程①实验②理论分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结合在一起。
(2)定义: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3)成键微粒:。
(4)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
包括和。
(5)成键条件:活泼元素的原子和活泼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
2、离子化合物(1)概念:由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强碱(如等),绝大多数盐(如等)以及金属氧化物(如等)。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
预习自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苛性钠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课后反思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吗?2、什么是电子式?电子式的书写有什么具体要求?质疑探究探究一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问题1:离子键的本质及形成原因是什么?问题2: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哪些元素?归纳总结探究二电子式及其书写问题1: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叉号)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1.2(第3课时)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试验中应用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相关计算。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方法和误差分析。
3、初步掌握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机相关溶液配制方法。
难点: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知识准备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方法3、误差分析教材助读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c B,常用单位为mol/L(或mol·L-1)。
3.计算公式c B=n B V。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2)用1 L水溶解40 g NaOH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3)从1 L 0.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5 mL,NaCl溶液的浓度仍为0.1 mol/L()(4)1 mol/L的H2SO4溶液中H+的浓度也是1 mol/L()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积、④压强、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A.②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3.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0.1 mol/L,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3 mol/L,则混和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为()A.0.15 mol/L B.0.3 mol/LC.0.45 mol/L D.0.2 mol/L课后反思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物质的量浓度配制2、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质疑探究探究一将1 mol NaCl分别溶于1 L水中,溶于一定量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到的溶液浓度相同吗?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探究三:溶液配制过程中哪些会导致实验误差?归纳总结知识导图1、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时的误差分析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当堂检测1.将4 g NaOH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2 mol/L B.1 mol/LC.0.1 mol/L D.0.05 mol/L2.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4.4 mol/L,密度为1.24 g/mL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35% B.70%C.17.5% D.0.035%3.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 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5 . 下图为配制25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2.2离子反应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离子反应(1)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从电离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
学习重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难点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2、电解质强弱与其导电性强弱、溶解性强弱关系课前预习知识准备根据初中所学知识,下列物质:①盐酸、②NaOH溶液、③蔗糖溶液、④石墨、⑤Cu、⑥酒精、⑦NaCl溶液、⑧NaCl晶体、⑨熔融的KNO3晶体,其中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以上可以导电的物质中,导电的微粒是什么?教材助读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在条件能导电的,称作电解质;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称作非电解质。
2在能,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在能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二、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3.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给出原因⑴、NaCl溶液是电解质。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复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准确判断化学键,提高应用分析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应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推断的思路。
3、体验信息的归纳与整合方法。
培养综合,辨证,创新的精神。
重、难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的本质与存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独立完成“知识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
如有不会的可在教材中查找;填写知识导图时要认真领会知识点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2、通过完成知识梳理,可以帮助你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3、建议完成时间15分钟。
知识导图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原子()中,质子有个,中子有个,核外电子有个。
(1)质量数═。
(2)原子中:质子数═。
(3)离子中:质子数═。
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 核素、同位素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 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结构离子键 共价键2、写出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符号,并根据半径大小进行排序。
总结: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1、一般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同一元素粒子: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即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按自左到右的顺序写出族序数:。
(2)写出ⅠA 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注明质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 (H 除外)。
三、元素周期律周期 (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族(个纵行第1周期:种元素 第2周期:种元素 第3周期:种元素 第4周期:种元素 第5周期:种元素 第6周期:种元素 第7周期:26种元素(未填满) 主族:7个主族副族:7个副族 第Ⅷ族:包括三个纵行,位于ⅦB ⅠB 族之间0族四、化学键1、化学键的定义2、共价键的形成在形成氯化氢分子的过程中,氯原子与氢原子各提供组成,使两者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从而形成氯化氢分子。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1.2.1元素周期律(无答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学习重难点】:元素周期律【课前预习区】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导学自探,双基必备】1、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
表1: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思考]原子核外电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元素在哪些方面也呈现出相应的周期性变化?2、分析1—18号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变化[知识回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的整体变化情况。
表2 :[反馈练习1] 某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3、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的规律?(1)、分析比较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半径的关系。
为什么?(2)、分析比较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原子半径的关系。
为什么?(3)、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何变化规律?[规律总结]提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并未列出,这是由于其原子半径的测定与相邻非金属元素的依据不同,数字不具有可比性,故不列出。
1.原子序数==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3.元素的性质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4.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反馈练习2]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A. Na、Mg、AlB. O、N、FC. P、Si、AlD. C、Si、P[反馈练习3]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原子序数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变小的是( )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半径D.元素最高化合价【知识延伸】微粒半径大小比较(1)N3-、O2-、F-、Na+、Mg2+五种微粒半径大小顺序为。
小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1.2.2元素周期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1、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
2、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掌握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认识元素的“对角线”规则,能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学习要点:元素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学习难点:1、元素的电离能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2、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照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仔细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并填写到后边“课后反省“处。
3、利用 15 分钟高效达成。
知识准备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律主要表此刻哪些方面?教材助读阅读课本 P16—20 中相关的内容,达成以下问题:一、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____________的递加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二、原子半径1.影响要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的半径________;电子层数同样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查对电子的引力也就 ________,原子的半径____ ____。
2.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渐渐________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渐渐________。
三、电离能1.观点________________ 原子失掉一个电子转变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_ ___________ 叫做第一电离能。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意义微量元素的原子失掉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
第一电离能数值________,原子越简单失掉一个电子。
3.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1)同周期元素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表现________的趋向。
(2)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渐渐________。
四、电负性1.键合电子与电负性元素互相化合时,原子顶用于形成__________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3.2.2原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时原子晶体课标要求: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3、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习重点: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习难点: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学会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1、什么是分子晶体?2、分子晶体通常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教材助读阅读课本P68—70中有关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晶体概念:晶体。
②构成晶体的微粒是③晶体内微粒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是:熔、沸点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溶剂;_____导电。
2、常见的原子晶体①某些单质,如硼(B)、硅(Si)、锗(Ge)和灰锡(Sn)等②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硅(SiC俗称金刚沙)、氮化硼(BN)等金刚石晶体C-C键长C-C键能键角熔点硬度预习自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中的分子间可能含有共价键C、分子晶体中一定有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分子一定紧密堆积2.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 氖 B.食盐 C.干冰 D.金刚石3.下列晶体属于原子晶体,且晶体内只含极性键的是()A、I2B、Si3N4C、CO2D、Si5. 氮化铝(AlN)常用做砂轮及高温炉衬材料,熔化状态下不导电,可知它属于()。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无法判断课后反思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金刚石的空间构型如何?2、原子晶体怎样比较熔沸点的高低?不同晶体又怎样比较熔沸点的高低?质疑探究探究一金刚石的空间构型问题1: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多少个C成键?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最小碳环由多少个C原子构成?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问题2: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多少?1mol金刚石有多少C—C键?探究二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问题1: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点(P69 表3-3)从高到低如何排列?为什么?从中得出什么规律?问题3:对比干冰和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思考含共价键的都为原子晶体吗?原子晶体中均含共价键吗?两种物质的组成微粒和微粒间作用力有什么区别?问题3: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什么规律?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H4C.MgO>H2O>O2>N2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2.2.1分子空间结构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 1 课时分子空间构造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学习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 VSEPR模型展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造4.剖析出P4、 P4O6、 P4O10、 S8的共价键数量学习要点、难点:1.分子中常有的几种立体构型(直线形、V 形、三角锥形、正四周体形);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展望分子的立体构造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照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让学生初步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仔细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并填写到后边“课后反省“处,利用 15 分钟高效达成。
知识准备1.直线形、 V 形、三角锥形、正四周体形等四个空间模型的认知2.常有的CO2、H2O、 NH3、CH4的立体构型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作用教材助读( P37-40内容)1.分子立体构造的观点分子立体构造是指:由原子组成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 关系问题。
2.分子中常有的几种构型(1)双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________(2)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
(3)四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4)五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 :_________________ 。
(5 ) CO2、H2 O、 NH3、 CH4的立体构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孤对电子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2.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分类的思维及应用.化合物的分类学习难点:分类依据的选择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分类方法及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知识准备1、什么是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见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教材助读阅读课本中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一: 1、分类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_______________。
3、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_________,还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
4、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物质的分类⑴交叉分类法.请同学们连线下列物质,并指明分类依据。
例一:交叉分类法Na2SO4含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1:_________________K2SO4无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2:_________________NaCl 钠盐 Na2SO4分类依据3:_________________BaSO4硫酸盐⑵树状分类法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金属单质:Fe _______物质单质非金属单质:P ________纯净物化合物一元酸 HCl ________酸二元酸 H2SO4 _____________三元酸 H 3PO 4 ______________难溶碱 Fe(OH)3 ______________ 碱化合物 易溶碱 NaOH ______________ 正盐 NaCl ______________ 盐酸式盐 NaHCO 3 _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 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 将下列物质填进上表的横线上,O 2 , Cu ,H 2CO 3 , Ba(OH)2 ,KNO 3 , CO 2 , 空气,含镁60%的MgO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2.1分散系及其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 2 课时分别系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有的分别系,认识丁达尔效应。
2、认识胶体和分别系的观点,认识胶体和其余分别系的差别。
学习重点分别系的观点,划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学习难点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课前预习知识准备分别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属于被分别的物质,叫 ___________ ;后者起容纳分别质的作用,叫 _____________。
问题一:分别指出CuSO溶液和碘酒中的分别质和分别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 1节按分别质或分别剂的齐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来分,有9 种组合方式。
分别质分别剂实例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烟尘埃气液泡沫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固液油漆气固泡沫塑料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固有色玻璃、合金3、依据分别质___________不一样,可将分别系分为_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三大类。
分别系粒子大小溶液胶体浊液4、胶体的制备及性质(1). Fe(OH)3胶体的制备(2).胶体的性质分别系溶液胶体浊液实例CuSO4溶液Fe(OH)3胶体泥水稳固性均一性激光笔照耀透过滤纸的状况半透膜预习自测1、对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A. 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 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C. 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开水中2、用特别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 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微粒,而后制得纳米资料。
以下分别系中的分别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类粒子拥有同样数目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3、以下分别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 CH3CH2OH水溶液B.雾 C .含有尘埃的空气D.饱和食盐水4.对于胶体和溶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积淀,而溶液不可以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别系,而溶液是一种特别稳固的分别系D.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可以5.胶体差别于其余分别系的特点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 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可以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可以发生布朗运动6.可以将溶液和胶体划分开的方法是()A. 过滤B.察看颜色、状态C.利用丁达尔效应D.闻气味课后反省课内研究学始于疑:1、为何胶体能透过滤纸却不可以透过半透膜?2、为何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不一样的现象?怀疑研究研究一:胶体的实质特点问题 1、为何胶体能透过滤纸却不可以透过半透膜?问题 2、为何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不一样的现象?研究二: Fe(OH)3胶系统备怎样制备Fe(OH)3胶体?其制备原理、重点是什么?实验:将必定量的FeCl3饱和溶液加入NaOH溶液,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标要求:
1、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2、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学习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
位置间的关系和规律。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
2、怎样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有什么关系?
教材助读
阅读课本P13—16中有关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_______________
____
2.元素周期系
随着元素原子的_______递增,每到出现_______,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_______,随
后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后达到___个电子,出现_______;然后又开始由_______
到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周期系。
3.元素周期表
(1) 周期
①每周期所含元素种数:从第一到第七周期种类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周期开头及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开头元素______________,结尾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
①纵列与族
②价电子层元素的___________ ________简称“价电子层”,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
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
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______ ___。
预习自测
1.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3s23p3 B.4s24p1 C.4s2 D.3s23p5
2.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Z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4.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已知钛有48Ti、49Ti、50Ti 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钛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
课后反思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
2、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有什么关系?
质疑探究
探究一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问题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写出每个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和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的通式。
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问题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纵列?周期表上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
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问题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课本图1-16所示。
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H除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探究二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有的关系
问题1: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问题2: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
问题3: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
为什么?
归纳总结
知识网络
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周期序数=能层数
2、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大多数族次=(n-1)d+ns 的电子数=价电子数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5个区:s 区、d 区、ds 区、p 区、f 区。
当堂检测
1.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 22p 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最小
B .原子序数为7
C .第一电离能最大
D .电负性最大
2.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 .超导材K 3C 60
3.超重元素的假说预言自然界中可存在原子序数为114号的稳定同位素X 298114
,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正确的是
A .X 298114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 族
B .X 是非金属元素
C .XO 2是酸性氧化物
D .X 元素的化合价有+2和+4
4.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 .原子核外N 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B .原子核外M 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
C .原子核外M 层电子数为小于或等于7的奇数的元素
D .原子核外N 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5.下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
A .只有s 区
B .只有d 区
C .s 区、d 区和ds 区
D .d 区和ds 区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教材P22第1、2、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