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投资关系)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2.1 复习笔记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1)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要领域①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能源而言的,主要是指核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不易枯竭和可再生的能源。
其中,在新能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子能或核能的发现和发展。
②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主要研究如何在固有的自然材料之外发现或发明新材料,以供人类使用。
新材料以合成材料为主,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各方面性能都可以人工控制,而且可以无限量生产,满足生产的各种特殊需要。
③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以微电子学、激光、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等为基础,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之大成的一门学科。
它的快速发展使生产自动化、金融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服务自动化和军事指挥自动化等得以实现,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思想观念都在经历一场空前深刻的变化。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其特点主要有: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是个别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在科学领先的情况下,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科技革命过程。
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日益广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③科技革命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做到了“用机器操纵机器”,即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机器不但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能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也有偶然的触发,除了科技状况本身以外,经济、社会等条件也有重大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科学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卡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9.1 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2.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以贸易全球化作为主要特征的早期的经济全球化过程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大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生产力这种不断放大的正反馈效应,是经济全球化过程获得持久动力的最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获得利润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不断开辟新的市场,凡是可以获得较高利润的领域都成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的对象;二是降低经营成本,保证在市场价格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仍旧有利可图。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当代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如火如荼,其原因主要有: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卡经济自由化道路的选择,引起世界各国经济体制趋同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升级、扩散;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资本高度流动引起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创新活动;③跨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的双向套利活动,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微观经济基础;④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革命,进一步缩短了全球的时间与空间距离障碍。
信息技术加速了资本流动、生产国际化,并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规模产生影响。
3.经济全球化特征(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在整个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先行地位。
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成了有关经济全球化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和经营策略,在世界各地配置生产要素,不断扩大和密切与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一章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1.1 复习笔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指具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熟的宏观调控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
当前主要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1.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比较成熟。
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环节。
这一体系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等市场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2.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干预经济从其宏观调控的目标看,追求“公平和效率”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发点。
其具体目标则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平等、国际收支平衡等几方面。
从其宏观调控的手段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时,一般都慎用直接性的行政干预,而是在尊重企业自主权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因势利导”地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常用的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利用计划指导和调节,以及利用经济立法进行调控。
3.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历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科学技术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发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生产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生产力发展迅速。
4.产业结构先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20世纪50~60年代有所扩大,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趋于平稳或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不断扩大。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1.现代市场经济的四种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四种模式是: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指导性计划模式。
(1)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4.1 复习笔记一、世界经济增长的极限1.世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思想渊源(1)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不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最后将会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而告停止。
当一个国家的土壤、天时和地理位置的潜力充分利用以后,经济就会处在一个均衡状态,工资和利润都可能很低。
(2)李嘉图认为,由于耕地数量有限,土地报酬递减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使得土地的租金上涨,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
当地租继续上涨到边际土地的产量只够支付所雇工人的生存工资(刚够维持生活的工资)时,利润等于零,资本家毫无所获,整个经济情况变为一种静止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资本积累完全停止,劳动需求也就不会增加,工资处于刚够维持生活的自然水平上,技术不再进展,整个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3)古典经济学家们对经济长期发展的结局都抱极度悲观的态度,都认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只能是维持人们刚够生存的水平,很难有改善的希望。
2.经济增长有限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经济增长的黄金阶段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良后果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同时大量的资源消耗造成了物资短缺,经济增长遇到限制。
(1)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
他们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
他们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
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
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做出一定的假设,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在公元21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2版)章节专项练习及详解-第四篇 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四篇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第11章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名词解释1.宏观需求管理模式答: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指美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即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这些目标是: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避免因为对供给的干预而导致政府过多地卷入市场过程,干预的重心放在需求方面。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
2.政府主导型模式答: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指日本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
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对企业决策实行诱导。
日本采取了以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政府干预,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以及有特色的企业制度。
这样,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统一,做到既发挥竞争原理和私人企业的活力,又实行各种行政限制;既进行宏观导向,又进行严格的微观监控;既有重点地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又逐步开放国内资本与商品市场,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迅速发展国产技术;既鼓励私人企业展开竞争,又组织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
3.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答: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德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引起垄断,引起分配不公和社会不稳定。
解决的办法是,在国家和法律的制约下,限制垄断,实现竞争,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
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就是依此设想设计的,包括有效的竞争秩序、政府的有限干预和社会公平。
4.指导性计划模式答:指导性计划模式是指法国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国政府非常重视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性计划,计划内容只规定某些总量经济指标和优先发展的部门或项目,不涉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6章)【圣才出品】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4.1复习笔记一、世界经济增长的极限1.世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思想渊源(1)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不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最后将会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而告停止。
当一个国家的土壤、天时和地理位置的潜力充分利用以后,经济就会处在一个均衡状态,工资和利润都可能很低。
(2)李嘉图认为,由于耕地数量有限,土地报酬递减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使得土地的租金上涨,资本家的利润率水平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
当地租继续上涨到边际土地的产量只够支付所雇工人的生存工资(刚够维持生活的工资)时,利润等于零,资本家毫无所获,整个经济情况变为一种静止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资本积累完全停止,劳动需求也就不会增加,工资处于刚够维持生活的自然水平上,技术不再进展,整个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3)古典经济学家们对经济长期发展的结局都抱极度悲观的态度,都认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只能是维持人们刚够生存的水平,很难有改善的希望。
2.经济增长有限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经济增长的黄金阶段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良后果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同时大量的资源消耗造成了物资短缺,经济增长遇到限制。
(1)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
他们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
他们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
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
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做出一定的假设,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在公元2100年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10.1 复习笔记一、债务危机1.债务危机的定义及衡量(1)债务危机的含义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导致其债信严重下降,以致影响到全球贸易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衡量一国外债承受能力和外债偿付能力的指标体系①负债率和债务出口比率可用于衡量一国外债承受能力。
其中,负债率是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正常值应低于10%;债务出口比率是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正常值应介于100%~150%。
②还本付息比率和外债清偿率可用于衡量一国的外债偿付能力。
其中,还本付息比率是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通常不应超过5%;外债清偿率,又称偿债率,是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之比,通常不应超过20%。
外债清偿率指标被认为是衡量一国债信和偿付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2.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1)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原因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导致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①石油价格上涨是最直接的原因;②国际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盲目贷款对债务危机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发达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国家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迅速上升,同时贸易条件恶化。
(2)国内经济政策原因从国内经济政策来看,导致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①债务危机中拉美国家扩张性的经济政策;②封闭的贸易体制,导致外债并非用来增加出口;③汇率政策失误,高估本国货币,从而阻碍出口。
3.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债务危机不仅危及债务国本身,而且牵涉到整个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1)就债务国而言,拉美大部分国家经济崩溃,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被摧毁;国内投资萎缩,失业率攀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2)就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而言,不仅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导致国际银行业陷入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一、概念题1.中间性经济危机答:中间性经济危机是指某些带有地方性或特殊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其中,带有“地方性”的危机,是指局部地区和少数部门发生的,而不是普遍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特殊性的危机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在一个再生产周期中间发生的危机它是“特殊的”,因而不是每一个再生产周期都必然发生的现象。
恩格斯认为,中间性经济危机是“前次危机中生产过剩的余波”。
从性质上讲,中间性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
中间性经济危机具有以下特点:(1)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
(2)它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
(3)中间性经济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
(4)危机期间一国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的生产状况不具有同期性。
2.周期性经济危机答:从性质上讲,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
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危机的强烈性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
(2)危机的普遍性它涉及多数部门,特别是主要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
(3)危机的周期性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4)危机的同期性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
3.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长波论答:康德拉季耶夫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他认为,长周期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
技术的改变、战争和革命、新的国家被纳入世界经济、黄金生产的波动等都不是一种偶然的、外部的,从而引起长期波动的因素,相反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长期波动节奏的一部分,是长周期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课后习题详解国际金融关系【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一、概念题1.国际货币体系答: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用协定形式确定各国间货币比价关系,对汇率波动界限和调整幅度作出具体规定。
(2)对各国货币是否具有兑换性以及对国际支付采取何种限制作出规定。
(3)对国际储备资产作出规定。
(4)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作出规定,以明确顺差国和逆差国各自的责任。
(5)就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作出安排。
2.法定平价答: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他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他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这种兑换率称为法定平价。
由于外汇供求关系,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超过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
也就是说,汇率波动的最高限度是法定平价加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点。
若汇率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外汇需求者则会购买黄金输出国外,进行国际支付或套利。
同样,汇率下跌的最低限度是法定平价减去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入点。
如果低于这个点,黄金就会被输入。
3.金本位制答:金本位制是指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法定价格标准,规定流通中的货币或价值符号按其面额与所代表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
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三种金本位制:①金币本位制,即典型的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三十至四十多年中曾在西方国家广泛实行;②金块本位制。
这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20世纪20年代曾在一些国家实行;③虚金本位制,又称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虽具有维持国内物价和国际汇率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由于垄断在竞争中起支配作用,物价呈现刚性;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国际不等价交换使一些国家沦为债务国;黄金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国家,动摇了金本位制运行的基础,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许多农业国黄金大量外流,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美、英、法、德、意、荷和瑞士等也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2版)章节专项练习及详解(第二篇 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圣才出品
第二篇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第5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一、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2.社会分工答: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
社会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并存在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之中。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后商业开始出现。
这三次社会大分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
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有限水平,便分工局限于国内经济循环中,商品交换表现为国内贸易。
3.世界市场答: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它是商品的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适应,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商品交换关系,间接地反映世界各国的生产和分配关系。
世界市场由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组成,是联系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纽带。
二、简答题1.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
答: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世界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这些都使国际分工发生了许多变化。
当今世界不仅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还存在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还有一个突出的发展趋势,就是部门间的分工逐步向部门内部、工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发展。
当然这些国际分工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1)垂直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的分工,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在这种分工形式中,上游国家主要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下游国家则是出口原料和进口制成品。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
第十五章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15.1 复习笔记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1.改革模式的选择及其特征(1)中国的改革模式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同,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在避免社会较大震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推进改革,进而使改革所要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均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取得了各种阶段性成果后又进一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因此,这种转轨模式兼顾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平稳的经济转轨。
(2)中国改革模式的特点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②由沿海向内地推进;③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④从发展非国有经济入手,逐步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④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致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
2.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1)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它限制了地方经济管理的权限,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活力。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宏观管理体制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①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②财税体制改革从对地方和企业的放权让利入手,大大激发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③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④计划投资体制改革转变了计划职能,改进了计划管理方式。
(2)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改革①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特点1978年以来的所有制改革,其基本趋势是不断放松对非公有经济的限制,个体、私营经济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逐渐发展壮大。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
第一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1.1 复习笔记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萌芽的准备阶段1.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贸易市场扩大,贸易量日益增多,商业完全脱离手工业,成为独立的行业。
在商业利润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断发展。
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商品数量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地区之间贸易交往的增加促使国内市场逐渐形成。
同时,各国的商人开始跨越国界进行大规模对外贸易,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大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
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待萌芽。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萌芽1.科技革命的涵义(1)科技革命的涵义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
其中,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基于此,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简介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三次伟大的科技革命。
其中,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60年代达到了高潮,主要以原子能、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2.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从传统的纺织部门开始。
在需求的推动下,为了追求利润,纺织业的机械化水平飞速发展,在这过程中,为了解决动力问题,出现了一个跨时代的发明即蒸汽机的发明。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一、概念题1.世界经济答: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
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这一概念时,应当明确以下三点:①世界经济不是世界上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或机械合成,而是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或结为一体;②世界经济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③不能将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等同,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其内涵有很大区别。
2.科学革命答: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
科学革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质的飞跃,必然会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巨大影响。
科学革命对社会发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并发明了新的工艺,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另一方面,科学革命所孕育的科学新思想、新科学思维方式和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巨大的文化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进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科学革命常常是社会革命的先驱。
3.技术革命答: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通过这种变革,人类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生产面貌的日新月异。
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科技革命答: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就它们的相互关系来看,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技术进步;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三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3.1 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马克思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常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的性质包含着生产经常力图要跨越生产界限从而发生危机、生产过剩等。
但通过危机自身的强制作用,资本主义经济机制有可能重新恢复并取得暂时平衡,使生产重又发展。
但是,危机不能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经过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矛盾又会激化,于是再爆发一次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就是这样从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由若干阶段组成马克思没有确切地说过再生产周期一定要分成几个阶段,但后人归纳提出了经济周期可分成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循着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这些阶段逐步前进。
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危机持续一段时期以后,就进入萧条阶段。
经过一段时期的萧条以后,市场情况开始好转,社会生产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逐渐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
当整个社会生产超出危机前的最高点时,经济周期从复苏进入高涨时期。
3.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在萧条阶段,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资本家开始更新固定资本,即采用新技术,用较新式的机器设备更换原有的机器设备。
这个固定资本的更新,为后面的复苏和高涨阶段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为新的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
因为,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巨大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又会重新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课后习题详解参与国际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参与国际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一、概念题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它是由外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同一个或几个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
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属于股权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它在法律上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有限责任和独立自主。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依据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所规定的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如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风险责任、经营方式等)的合作经济组织。
由于这种合作经营方式不涉及股权问题,属于契约式的合伙方式,因而合作经营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在这里,中外各方并非按一定比例进行共同投资,而是按合同规定各自提供一定的投资条件进行合作经营。
合作合同是双方处理各项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
3.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答: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它是由外方单独在中国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能完整地行使法人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实体,1986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和1990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表明: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
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点。
4.国际证券投资答:国际证券投资,是以购买国际有价证券的形式而进行的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它不以获得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控制权为目的。
从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证券融资正日益成为资本运动的主流。
5.资产证券化答:资产证券化作为投资银行金融创新的得意之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交易额迅速上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其中离岸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新途径,它是指利用国外的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SPV),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或抵押支撑证券(MBS)以筹集资金。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金融关系)
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7.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为了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
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2)汇率制度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
此外,一国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各国政府是否共同规定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干预汇率波动的措施等。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
在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
二、国际金本位制1.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1)国际金本位制的含义国际金本位制是指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仅指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币为本位币。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
(2)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一般认为,国际金本位制大致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因为欧美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经济和金融活动的中心,英镑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1)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它们的货币定值,币值比较稳定,给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以准确的核算依据,这就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信用的扩大,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它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它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国际投资关系
8.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投资关系概述
1.国际投资的概念
(1)国际投资的含义
国际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狭义的国际投资一般是指某国的企业、个人或政府机构以资本增值或其他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广义的国际投资,泛指各种形态的资源的跨国界的流动,包括资本、物质、设备、智力、技术和信息等形式。
(2)国际投资的分类
按时间长短,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其中,长期投资一般是指投资期在一年以上的投资;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在一年以下的投资。
2.国际投资方式
目前通行的国际投资方式,国际投资一般可以分作以下三大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②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③以利润进行再投资,即投资者把通过直接投资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类型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国际信贷等。
(3)国际灵活投资
国际灵活投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贸易信贷、国际租赁、信托投资、项目贷款、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与合作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等。
3.国际投资的发展
国际投资是随着金融资本的逐渐形成而出现的。
国际投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1)国际投资出现、形成阶段
国际投资出现、形成阶段即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该阶段的国际投资主要是资本输出,资本流向主要是从先进工业国向殖民地经济落后国家扩张。
由于该阶段国际投资的形式为借贷资本和证券投资等占主导地位,因此又称作间接投资阶段。
(2)国际投资大发展阶段
国际投资大发展阶段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该阶段的国际投资以各种形态在生产、流通、金融和技术等各个领域扩张,但却以生产领域为主导,即直接投资形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该阶段也称作直接投资阶段。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趋向
(1)国际投资总额不断增长,国际资本输出的增长很不平衡。
(2)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居重要的地位。
(3)国际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4)国际投资流向和投向改变,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
(5)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脱离商品劳务运动的趋势,国际投资市场呈全球一体化趋势。
二、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涉及生产要素诸如资本货品、管理技术的直接卷入,投资者对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拥有直接控制的权力。
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国际直接投资的兴起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趋势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
1.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1)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独资开办新工厂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和同东道国联合创办合资式合营企业,主要包括独资企业、股份制合资企业和合同制合资企业。
(2)控制外国企业的股权。
控制外国企业的股权是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拥有对该企业控制的权利。
(3)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以利润进行再投资是指投资者把通过直接投资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2.影响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大方面。
(1)宏观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因素主要是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和特性、外资政策以及汇率稳定与否。
①生产要素成本是指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其中,劳动力价格因素是促使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广泛投资于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动力;资金要素价格则决定于国际金融市场、东道国的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
②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和特性,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规模大,消费层次高,投资项目容易有良好的销售和增长前景,对直接投资有较大吸引力。
③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政府的外资政策影响和制约国际投资行为。
资本输出国的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和反垄断法,影响资本的流出和投资者的投资战略。
资本输入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税收、信贷、外汇管理和所有权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法令,以及政府政策的稳定性,是影响外国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④汇率也是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汇率变动直接影响着对外投资价值的确定、股权及收益的确定。
这类风险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东道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对外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价值的变化,生产经营变化,以及产品价格变化,需求变化等的影响程度。
(2)微观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因素主要是指东道国的行业利润率、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率以及投资者本身的特点。
①东道国的行业利润率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②资本增值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因此,投资者最终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微观的项目本身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上,即每投资一单位资本所能产出的效益以及其中的风险。
③投资者本身的特点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的经营实力、对风险的偏好程度等都影响着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决策。
3.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
(1)马克思、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论断
马克思指出,资本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而过剩资本是资本
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资本输出则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的出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列宁认为,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发展,加速了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也加速了过剩资本的形成。
新的资本形式——金融资本,使资本输出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生产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西方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①海默—金德尔伯格:垄断优势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指出,一国企业之所以要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使自己成为跨国公司,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用本企业的特定优势在国际经营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文中所说的“企业特定优势”实际上就是垄断优势,因而海默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是最早从微观角度专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成因的独立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要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并从中获得利润,就必须具备一种或多种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性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
这些垄断优势可以是:a.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b.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c.规模经济优势;d.对销售渠道的控制;e.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
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该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不能通过出口或转让技术许可证来代
替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利益,也无法说明一些并不比发达国家有更强的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为什么也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等。
②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利用产业组织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形成的内在原因。
该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提出,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加以发展。
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指知识、信息、技术、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市场是不完全的。
这种不完全是由某些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质所致,如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容易扩散。
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性导致买方或交易及价格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
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当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
因此,企业内部化的因素就成为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也就是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给企业经营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巴克莱和卡森认为,以下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实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内部化。
它们是:
a.行业特定因素。
行业特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等。
b.国别特定因素。
国别特定因素是指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
c.地区特定因素。
地区特定因素是指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
d.企业特定因素。
企业特定因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同时,他们还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技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二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
其中,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