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赛事旅游构建研究—以甘肃为例

合集下载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 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 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者:赵雁婷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3期甘肃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构成部分,地处丝绸之路沿线的甘肃,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文旅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丝绸之路就已成为我国向国际社会推出的四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受到来自全球各地游客的推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再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腹地,东西绵延16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无论是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在自然风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应紧紧抓住这一机会,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旅游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而前往文化景观处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是对艺术、古迹、遗产资源、宗教等事物的瞬间消费。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模式,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了文化生产、传播等内容,是一种综合的交叉性行业,有着辐射深、幅度广的特点。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中,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更加优化,区域贸易投资逐渐便利化,人文交流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

在国家总体部署下,各相关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致力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地区和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区,甘肃同样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培育适宜的地方特色文旅产业,是甘肃文化旅游发展中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甘肃来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地区,促进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逐渐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部分。

这使得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产业模式,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首先,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需要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目标,通过深入挖掘和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富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利用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设计出更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性的文化旅游线路,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之旅”、“甘南草原自驾之旅”等。

通过将各个旅游资源进行巧妙组合,可以有效提升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品质和吸引力,从而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其次,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将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技术与旅游开发融合起来,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可以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优化旅游线路规划和导游解说,提升旅游体验。

同时,可以借助移动支付、电子票务等先进的电子商务工具,实现旅游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最后,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需要积极发挥社区和居民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建设社区旅游、分时租赁等项目,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让更多的居民和社区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而稳定的旅游生态系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服务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甘肃文化旅游业的品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发展模式,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甘肃文化旅游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2024年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愈发紧密。

然而,城市扩张与野生动物生境的丧失、破碎化等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共生城市理论提出,城市与野生动物应和谐共生,互利共赢。

基于此理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的策略设计,旨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有效保障。

二、北京市野生动物生境现状及问题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野生动物的生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城市扩张、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日益减少,生境破碎化严重。

此外,城市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威胁着野生动物的生存。

三、共生城市理论下的生境恢复策略设计1. 构建生态廊道根据北京市的地理特点和野生动物的迁徙规律,合理规划生态廊道,将破碎的生境连接起来,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觅食、繁殖的通道。

生态廊道的建设应考虑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自然地貌的特征,尽可能保持原始生态环境。

2. 增加绿地和湿地建设绿地和湿地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的建设,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有助于恢复和扩大野生动物的生境。

同时,绿地和湿地的建设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制定政策支持生态修复和生境恢复项目,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 社区参与和合作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生境恢复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社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局面。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的合作,共同推进野生动物生境恢复工作。

四、实施措施及预期效果1. 实施步骤首先,对北京市的野生动物生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生境的现状和问题。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杨昌宏(河西学院历史系旅游管理甘肃张掖734000)摘要: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全国总体相比,还显得相对落后。

对我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思路,将使旅游业成为甘肃大开发中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甘肃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甘肃开发旅游业“瓶颈”对策甘肃省旅游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尽管甘肃地区近年来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差距还很大。

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区的地位不相称,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

这与甘肃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与东部地区相比,由于历史和生态的原因,导致甘肃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恶劣,并造成了地广人稀、内部市场需求规模小,制约了投资和生产性投入及投资市场的形成,并进一步造成了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足,社会进步发育程度不高,相对封闭,科技文化水平明显低下,人才外流;市场经济不发达;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可以说,甘肃优势明显,劣势也明显,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和劣势还会相互转化。

因此,必须坚持辩证法,全面地辨证地评价甘肃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实事求是地指导甘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一)观念不到位,资源本底不清是根本的制约因子甘肃旅游业总体尚处于后进状态,其根本原因还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甘肃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长期制约了甘肃旅游业的大发展。

甘肃各级领导干部对旅游业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不少部门和地区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和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一项经济产业去培养,而是热衷于办工厂、开矿山。

因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作为一项经济产业的形象不鲜明,资金投入不足,各相关产业、行业和部门与旅游业发展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乏力。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摘要】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区域旅游竞合的关系。

在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在解释了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区域旅游竞合的内涵,以及如何利用共生理论解析区域旅游竞合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典型案例,分析了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区域旅游竞合的特点与挑战,共生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区域旅游竞合以及促进地区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生理论、区域旅游竞合、竞争与合作、案例研究、影响因素、特点、挑战、应用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将共生理论与区域旅游竞合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运用共生理论来剖析区域旅游竞合的内涵与机制,探讨不同地区之间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而揭示区域旅游竞合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典型的区域旅游竞合案例,结合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旨在为区域旅游竞合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2 研究意义区域旅游竞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从而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区域旅游竞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可以帮助各个区域更好地了解自身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更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研究区域旅游竞合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深入了解区域旅游竞合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参考,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区域旅游竞合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理由,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区域旅游竞合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水平以及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共生理论在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中的适用性和价值,探讨其在解释区域间旅游竞合关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西北黄土高原地带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西北黄土高原地带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Vol.57,No.08. 2023·142·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3.08.46西北黄土高原地带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杨国利王宝庆王玉香倪子杰(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文章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通过对其乡村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凝练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识别出产品创新不足、市场营销薄弱、服务体系滞后等关键性障碍,提出了旅游产品创新升级、营销策略升级、服务水平升级等发展路径,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带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SWOT分析;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白银中图分类号:F327;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8-142-03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对农村地区资源和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模式,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不断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不断更迭的过程,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3]。

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上,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有学者深入地剖析了影响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政府支持等[4]。

然而,由于研究角度、地理特征、市场环境、区域经济等存在差异,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样[5]。

西北黄土高原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气候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依然严重滞后。

因此,如何促进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学者关注和探讨。

《2024年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范文

《基于共生城市理论下的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策略设计——以北京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日益密切。

然而,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问题。

共生城市理论强调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理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的策略设计,旨在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共生城市理论与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共生城市理论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城市野生动物生境恢复是共生城市理论的重要实践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和恢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北京市野生动物生境现状分析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市野生动物生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减少、湿地萎缩、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四、基于共生城市理论的生境恢复策略设计1. 增加绿地面积与森林覆盖率在北京市规划中,应增加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同时,要合理安排绿地布局,使绿地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2.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应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修复受损湿地等方式,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 构建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是连接各生境斑块的重要通道,对于维持野生动物种群连通性和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应构建生态廊道网络,将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4. 推广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推广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生境保护工作。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16.09.29•【文号】民函〔2016〕268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民函〔2016〕2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各直属单位:为推进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我部于2015年10月发布了《民政部2016年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民办函〔2015〕376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成果。

本次成果征集活动社会反响大、实际效果好,民政系统、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共提交各类应征论文、研究报告2000多篇,经评审,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4篇、二等奖论文62篇、三等奖论文79篇、优秀奖论文105篇(见附件)。

根据各地、各单位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组织工作情况,授予江苏省民政厅等10个单位“2016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实际,加强对民政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民政工作科学决策服务,为加快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及组织奖名单民政部2016年9月29日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文及组织奖名单一等奖(24篇)1.乡级行政区划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段林毅邓磊艾天福易经章等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大学2.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模式研究张铮段志远吉林大学3.现代民政视角下的老年社会救助研究侯学元陈友华沙荣胜李大伟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大学4.我国支持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靳东升朱迎春崔玮杨光焰等国家税务总局科学研究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全面深化北京市民政事业改革研究李万钧杨宝山任国锋王伟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密云区民政局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侯非曹俐莉曾毅程永红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7.地名文化建设创新研究尚清罗卫红吴宗杰余刚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大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8.国内及境外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研究高传胜林闽钢周沛江静等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9.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研究韩元利潘志武周俊杰黄欢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10.小区开放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研究朱光喜朱燕庞基展陈景森桂林理工大学11.社会质量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策略研究卓志强张东霞谢颖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大学12.墓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叶修文陈虎张凯程温州大学13.街道办事处法定职责与组织架构研究朱勤皓李政史雅民章淑萍等上海市民政局14.家庭治理与家庭社会政策研究——湖北省修复型、救助型和发展型家庭实证调查赵曼顾永红朱丽君周芳丽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的民政现代化转型研究陈先运宋全成金刚芹刘祥富等山东省民政厅山东大学16.新疆社会组织培育与监管研究李宁平顾广海黄华胡艳丽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17.城市基层治理中“三社联动”模式选择与完善策略研究郎晓波柯红波钱小萍周伟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18.以信息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彭军湖北省民政厅19.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有机社区建设研究樊红敏刘晓凤张玉娇李岚春等郑州大学20.“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福建模式研究邱玮吴宏洛施小菊张赛玉等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师范大学21.赋权转能与政社互动:城市街道职能转变与服务管理创新研究陈荣卓刘中兴唐鸣马建平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政厅22.三圈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活力研究赵晓芳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3.深化改革背景下基层群众民主选举实践创新研究孙邦平王进芬徐理响王中华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大学安徽省长丰县民政局中共长丰县委党校24. 青少年社区服务需求及社工介入研究钱雪飞高鹏程臧其胜南通大学二等奖(62篇)1.长期基本养老照护保险制度研究曹勇窦泽秀张善斌韩龙贵等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2.“互联网+”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张艳国刘小钧朱士涛江西师范大学3.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赵政才张思锋郭春华张泽滈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4.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许甫林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5.新时期广西社区防灾减灾模式研究韦力行朱永周文栋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6.日本老年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研究及其启示屠其雷东海林张雷刘锡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北京东海林和式养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师范学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7.重庆市“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刘涛张明李弢弢重庆市民政局8.云南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政策研究段丽元张良玉杨卫东吴建忠等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扶贫办公室云南大学9.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刘俊敏孟令君何振锋王秀江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10.散居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研究刘华洪虹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儿童福利院11.加快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调研与思考李红兵杨宝山俞金铭任国锋等北京市民政局12.“二胎政策”后的中国养老模式变迁分析及互联网+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研究蒋国清艾医卫李静王芬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13.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调查与研究刘同林姚子照于艳山东省民政厅14.医养融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胡宏伟王恩见孟亚男栾文敬等河北省民政厅华北电力大学15.“三社联动”机制研究兰恩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16.社区居家老年照护准入和分级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陈毅华许长林冯辉朱宽海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大学17.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机制研究韦江邓文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18.低保评定不应与计划生育相挂钩研究——基于超生不得享受低保的法与情分析苗延红雷敏海南省民政厅19.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研究唐白玉陈本文王剑中叶建之等湖南省民政厅20.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法治保障研究陈超英许静静徐济益安徽省民政厅21.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优化的机制创新研究赵秀玲黄闯陶海东慈教进等南阳师范学院22.社区服务中心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赵森周玉赵萌北京市民政局23.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研究甄炳亮崔炜任娜陈曦等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4.天津智慧社区建设与实践曲孝丽天津市民政局25.城乡基层社会的“微治理”研究戚锡生仲锦陈菲菲章荣君等江苏省民政厅南京理工大学中共淮安市委党校26.织密乡村法治德治围栏研究李太平张丽霞山西省民政厅27.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郭惠敏温海红杨潇钟万春等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大学28.创新社会治理下的特色化社区建设研究黄瓴李希越曹泽沛陈红等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29.广西儿童福利问题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徐新发石大建王晓静赵燕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市民政局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院30.民政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优抚医院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成彦于朝运任曦昱杨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优抚安置局31.重庆民政法治建设研究周万利石伟伟重庆市民政局32.商业保险在民政领域中的运用研究杨宝山高小龙万婷婷梁朔北京市民政局33.养老机构入住率研究倪健周仕通孙颖翟彩霞等江苏省徐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江苏省徐州市老龄办34.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精英行动研究王自亮陈卫锋杨思琪苏智勤等浙江工商大学35.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名历史与现状研究王胜三刘连安高钰纪元等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6.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领域功能和路径研究虞烈东袁慧江西省民政厅37.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与政策支持创新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课题组38.山西省社工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吴建强吴国华山西省民政厅39.基于康复辅具服务视角的广西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问题研究黄波禹唐艳军关勇军方新等广西康复辅具中心广西科技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40.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董颍生常伟李志刚河南省民政厅41.低保财产限额标准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2.基础普惠:我国老年护理补贴制度研究朱火云彭迪云张新生丁煜等南昌大学厦门大学43.“加强分类指导全面提高居民区工作水平”研究报告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课题组44.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以慈善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陈敬根许春明袁真富彭跃等上海大学45.无锡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严健媛尹利华江苏省无锡市民政局46.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理论诠释与政策改进杜正彬方仲权李艳军郭朝东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宁夏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方民族大学宁夏扶贫环境与改造中心宁夏大学47.社会救助相关主体权责关系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课题组48.殡葬管理法治与德治问题研究袁德刘杨任苹马金生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4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模式研究: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例何振锋张英阵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台湾国际大学50.生命文化视角下我国殡葬家庭功能建设研究孙树仁徐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1.政府与市场在殡葬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研究陈慈英钟启顺何波李燕喜湖南省民政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2.新疆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张贞德孙东李荫新吕永红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53.重庆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维仑漆治建肖泽敏蒋兰英等重庆市民政局54.失独老人救助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李明桂王自兴孙艳红周楷等中原工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金水区玖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55.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王长胜广东省民政厅56.常州市低收入群体再就业问题研究高震平江苏省常州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57.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研究李国正刘晓莉车若语侯立娟等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58.新疆殡葬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托乎提·亚克夫依沙克·依不拉音叶萍吴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大学59.基层优抚服务社会化探究——以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为例王伟李晓文梁咏梅张洪英等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山东大学60.新时期云南省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改革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卢振义秦志民刘惠萍云南省民政厅61.网络社会组织监管研究罗宁杨亚军许鹿许文益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大学62.救灾捐赠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连达军董开权朱进徐曙光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民政局三等奖(79篇)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朱峰赵伟李金铸丛永健等天津市民政局2.浙江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现状、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研究余红剑赵鑫朱素军陈丹璐等杭州师范大学3.浙江省城市宜老社区“差异化”建设对策研究于文波杨育人朱炜贺文敏等浙江工业大学4.民政部门社会捐助机构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捐助活动研究尹也刚赵春生牛江峰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社会捐助事务管理中心5.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互联网+”模式研究王刚梁誉陶建平张芳等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南京大学6.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机制构建邵培樟王先益陈建胜王俊等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7.渔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耿相魁付兰霞耿冰左红娟等浙江海洋学院中共舟山市委组织部浙江省舟山市渔农办8.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任建忠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牧区社会养老对策研究梁勇赵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10.云南省“十三五”防灾减灾思路与对策研究李国材白涌高绍堂刘洪江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减灾中心云南省财经大学11.北京市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及运营效果绩效评价研究李绍纯北京市民政局12.基于儿童权利和需求视角的困境儿童福利服务研究郭萌李娟李文英曹立霞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13.上海市养老机构行业监管研究报告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14.彩票伦理学论纲冯百鸣林建成陈海平马妍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彩票》杂志编辑部河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15.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调研报告西安市民政局课题组16.省级政府推动社区专项服务购买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民政厅购买“爱邻联盟”项目为例周大群赵守飞雷松林张兵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17.我国养老机构准入制度构建研究李伟峰梁丽霞李宗华许淑华曲壹方济南大学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18.“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张彬韩满生何路韦衍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民政局19.民政部门如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疏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王福德甘肃省民政厅20.推行新型村规民约的实践与探索——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马建新王立文蒙吉琦付再学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综治办新疆大学21.移民社区贫困风险的调查研究——基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吕雪枫薛新东程翔宇朱湛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2.新时期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23.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的问题研究卢爱国黄海波曾凡丽广西师范大学24.社会工作项目(社区)治理下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刘毓东张朝林刘怡赵凯等吉林省民政厅长春工业大学25.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探索梁丽玲白光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玉林环宇决策管理咨询研究中心26.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研究莫俊洪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27.城中村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管理问题研究高晓路王开泳马妍季珏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8.居委会的话语权供给:国家对社区治理的柔性介入单鑫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29.贵州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张惠明杨济铭田清波李宇均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减灾中心30.浙江省“十三五”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林卡张敏杰方巍董红亚等浙江大学31.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研究吴秋鸿邓明国肖丹谢开天等重庆市民政局32.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保核查的工作机制研究黄英为甘丹妮李春明滕海舅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局广西同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3.加强和创新我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调研报告郑燕翔郭泓洋赵治国闫鸿意等天津市民政局34.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背景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创新研究王宝文王春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35.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机制研究张洪海董娟续文念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36.未婚妈妈关爱中心设立研究陈玉生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37.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研究庞森权田硕刘静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8.城市混合社区:居民融合与社区治理研究谷玉良华中师范大学39.嵌入与创新: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沙君俊刘建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民族大学40.北京市民政系统救助工作人员主观幸福感初探李同归赫艳丽北京大学审计署41.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研究苏顺生徐皓蓬山西省民政厅政策研究中心42.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魏峰李雪袁绍志赵国军等黑龙江省民政厅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43.地名文化保护路径与方式研究张清华吴坚高宁民政部地名研究所44.希望理论视角下的失独父母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研究滕秋玲黎志华王显金夏宇等宁波大红鹰学院45.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6.“一带一路”与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韩玉洁史鸿文刘术永范钦栋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7.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研究——民政部门的地位与职责苗泳曹海清赵勇闫爽中央司法警官学院48. 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动员研究王振祥周菲邓富友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49.信访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战略研究樊静邓志红耿雅慧蔡凯强烟台大学50.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栖霞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例周立婷韦国生仇敏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51.民政社会救助中之精神救助研究张清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2.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张江龙韩实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53.我国行政区划法治建设研究吴志刚李玉洁熊樟林屠振宇等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民政厅54.南京市鼓楼区临时救助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吴更新许银虎郑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55.新常态下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张良玉周红星李海梅杨菁云南省民政厅56.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段泽孝中南大学57.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合意性研究骆勤周慧文鲁玮骏梁佩琪浙江财经大学58.辽宁省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情况研究林洋单军衣国友吴镝等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59.中国省域城镇空间布局及规模结构研究曾鹏李洪涛杨莎莎程皓等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大学60.常州依托“精准救助”模式打造“智慧救助”研究杭永宝潘奕周伟刘旭刚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61.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顾举超贾俊国张金伟钱新荣等河南省救助安置管理局河南省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河南省洛阳市救助管理站62.泰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调研报告陈红刘银林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63.生态安葬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肖成龙周传航马金生曾寒柳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64.婚姻家庭维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晓玫章林成彦张清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65.我国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梁翠王智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66.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布局及扩张模式的影响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王晓晓许浩施瑞婷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67.无锡市事实收养关系中儿童生存状况研究陈国梅陈媛戴安琪江苏省无锡市福利中心68.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府工具研究张远凤涂才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69.城市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研究刘耀东余晓芳杨爱葵孙浩等湖北工业大学湖北警官学院武汉科技大学70.上海市生态安葬需求及政策研究胡道沭胡健纪春艳上海市宝山区民政局复旦大学71.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黄志江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72.协同创新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老年服务研究郭丛枢广东省中山市民政局73.优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陈亚东陈立洲重庆科技学院74.社会力量参与临时救助研究——以珠三角诸市经验为例骆招群张东霞钟晓明靳皓晨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心75.广西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机制研究陈佳克邵倩波韦少东罗鸿源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广西大学76.优抚医院发展的困境及思路的探索性研究张柳清韩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洛阳市民政优抚医院77.试论红色旅游发展背景下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管理的研究新视角叶如强赵华周龙艳安徽省民政厅78.生态移民新区社会治理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栾殿飞。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1)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1)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共生是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互惠关系的一种现象。

在旅游产业中,共生理论可以被用来研究区域旅游的竞合关系。

本文将基于共生理论,探讨区域旅游竞合的概念、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共生竞合。

一、概念解析1.1 区域旅游竞合的概念区域旅游竞合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不同旅游企业、旅游景点、旅游服务提供商、旅游政府部门和其他旅游相关机构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关系。

在这个竞合过程中,每个旅游相关机构都在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以此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2 共生的概念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互惠关系的一种生物学现象。

在共生关系中,每个物种都能够从其他物种中获得一些优势,以此提高自身的存活和繁衍能力。

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利共生和强制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物种之间通过互相提供资源和服务来获益,而强制共生则是指一种物种强制另一种物种为其提供资源或服务,以此提高自身的存活和繁衍能力。

二、竞合原因2.1 竞合原因区域旅游竞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不同、旅游市场的需求差异等因素所致。

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旅游相关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

2.2 原因分析旅游资源的稀缺性是区域旅游竞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各个旅游相关机构必须争夺有限的旅游资源,以此提高自身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不同旅游相关机构之间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也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竞合关系。

一些旅游相关机构可能有更好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从而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这使得其他旅游机构必须采取更加激烈的竞合策略。

三、实现共生竞争3.1 实现共生竞争的意义实现共生竞争可以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通过实现共生竞争,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利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

3.2 共生竞争的策略促进旅游资源的共享利用。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以湘黔渝川边缘地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为例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以湘黔渝川边缘地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为例

域, 类似研究可谓汗牛充栋u J 。这种对竞争行为 的单一关 注直到近年来才有所改观。其 中, 吴泓 和顾朝林等学者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旅游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2 0
在于 , 由于该地区分别处于不同行政区划 , 该地区
内的各 区县 “ 划地 为牢 ” 的行 为 极 为严 重 , 同类 同
受包括 自 然条件、 历史因素等诸多不利 因素
的影 响 , 湘 黔 渝 川 边 缘 地 的旅 游 行 业 发 展 处 于 “ 弱、 差、 小、 散、 难、 短” 状态【 3 J 。更 为 严重 的 问题
现。这种单一的关注在学界亦然存在 , 一直以来 ,
旅游 竞 争研 究都 是旅 游 学 和经 济学 的重 点 关注 领
6 1
质 资源 的近距 离重 复 开发极 大 的 限制 了该 地 区的 旅 游发展 。如何通 过对 共生 理论 的运用 对这 一地 区的旅 游共 生机 制 及 旅 游竞 合 的模 式 进 行 探 索 ,
对 促进该 地 区 的 区域 旅 游 协调 发 展 , 提 高 区 域旅
业 发 展管 理 中突 出共 同利益 , 减 少 恶性 冲 突 的 一
开展旅游竞合研究不但有利于明确各地区相对优 势, 更 为 关 键 的是 , 基 于理 论研 究 和 现状 考 察 , 我 们可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区域 内的不 同旅游 地 区进行科学定位 , 通过互补策略的推进 防止 区
域 内的不 同旅游 区在旅游发展过程 中的恶性竞 争, 从而达到“ 双赢” 甚至是多赢 的局面。
旅游“ 竞合 ” 的理想组织模式 , “ 对称互惠共生 ” 是
区域旅 游 “ 竞合 ” 的理想 行 为模 式 的基 本 观 点 J 。 这 一观 点得 到 了社 会各 界 的广泛关 注 。在 理 论 和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摘要】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不同旅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互依存、合作和共享资源等内容。

在旅游业中,各种旅游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如景点与旅行社、酒店与餐饮业等。

这些共生关系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管理共生关系,旅游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等。

未来,共生关系在旅游领域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展示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业,共生关系,管理策略,发展趋势,相互依存,产业发展1. 引言1.1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共生是指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互相支持和共同生存。

在旅游领域中,共生关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共生关系的基本概念、在旅游业中的实际应用、对旅游业的影响、共生关系的管理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涉及到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旅游业中,共生关系通常指旅游企业与当地社区、自然环境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体验,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共生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管理共生关系,旅游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等。

未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旅游的重视和共生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旅游领域中的共生关系将更加重要。

通过共生研究的展示,我们也能看到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共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关系模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正文2.1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共生理论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甘肃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宋健兴来源:《发展》2024年第01期甘肃省历史悠久,特色文化资源丰饶,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是中华医药发祥地、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并且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地热丰富,具有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先天优势。

文章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角度出发,概述了我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趋势,对甘肃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明晰产业空间发展布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优化产品供给,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引才引培力度,强化旅游宣传与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甘肃省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我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现状文旅康养是以文化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

将文旅与康养融合,一方面能让文旅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康养产业也可以丰富文旅产业内涵,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田园、养老、文化、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进化。

近年来,我国对文旅康养产业的培育和扶持不断推进,出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开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和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通过创建示范基地或实践点,对产业发展进行规范引导。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我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自然环境依托型、特色文化驱动型、医疗保健植入型、旅居养老带动型和体育运动助推型。

(一)地方实践经验201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率先提出建设“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初步形成以田园乡村、养老度假、医疗康复、运动健身等为核心的康养旅游产业布局,建成一批国家级体育竞训基地,创办国内第一所康养学院,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全国十大避寒名城,入选“中国西部十大旅游康养目的地”。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综合型研学旅行课程初探——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综合型研学旅行课程初探——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

研学任务
新课标内容要求
探究主题(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兰新高铁
①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
①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
①认知河西走廊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与意义。
道,其自然原因有哪些?
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②记录兰新高铁经过的站点坐标,绘制高铁运行线
②高速铁路成为新丝绸经济带主要交通
②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
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综合型 研学旅行课程初探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
李明涛 李开明 (兰州城市学院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研学旅行是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河西走廊研学旅行”为例,聚焦核心素养的培 育,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跨学科综合型研学旅行方案 设计,尝试将研学旅行课程化。
兰新高铁
路示意图。
方式的原因有哪些?
通布局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③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铁路沿线不同路段的地形、植被、农作物、
③根据你的观察,试分析高铁建成后对
③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
聚落形态、建筑特色等。
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探究主题(二):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①我国的石窟艺术中,石雕像艺术主要
图1 河西走廊地区研学资源分布与整合
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
48
研学旅行
2020 年 第 4 期
指向,根据现行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要 求,明确具体目标和要求,如表1所示。
2. 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案 课程内容是基于上述研学目标和要求,以地理学 科为中心,融合自然类、历史类和人文类等跨学科的课 程内容[6]。课程实施设计采取“探究主题+研学任务+情

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

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

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为例1.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以厦门国际马拉松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体育赛事旅游的产业化路径。

厦门国际马拉松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水平的赛事组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参赛者和游客。

本研究将从赛事组织、营销、行业合作、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厦门国际马拉松如何从单一体育赛事向综合旅游产业转型,探讨其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旨在为其他城市和体育赛事提供借鉴经验,促进体育赛事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体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的融合日益紧密。

体育赛事旅游已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马拉松赛事领域,其独特的开放性、参与性和区域文化展示功能,使其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文献研究表明,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源于对传统观光旅游和体验式旅游升级需求的回应(Smith-Fox,2014)。

活动旅游不仅可以吸引大量参与者和观众,还可以推动住宿、餐饮和交通等当地服务的增长(Higham,Hinch-Ingram,2012)。

作为我国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厦门国际马拉松自2003年成立以来,不仅在赛事规模和组织水平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而且在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升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王章,2018)。

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化的研究揭示了多个关键维度。

一方面,提高竞争本身的质量、品牌建设以及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至关重要(Chalip et al.,2003)。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通过精心规划的赛道路线,充分展示了厦门的城市风光和文化特色,有效促进了赛事与城市旅游品牌的共生共赢(李国,2020)。

另一方面,比赛对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效应,包括赛前准备阶段旅游产品的开发、比赛期间服务质量的提高、赛后效应的持续发酵,已被证明对体育旅游的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Gibson et al.,2017)。

大型体育馆功能设计--以甘肃省体育馆为例

大型体育馆功能设计--以甘肃省体育馆为例

大型体育馆功能设计--以甘肃省体育馆为例发布时间:2022-11-09T08:55:04.43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3期41卷作者:马晓燕[导读] 与专业的竞技体育馆不同,近年来,大型省、马晓燕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摘要】与专业的竞技体育馆不同,近年来,大型省、市级体育馆为相应国家号召,促进体育事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未雨绸缪。

在室外运动场地配置、室内功能配置、比赛场地的可变性设计等各个方面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呈现出多样性、功能复合化的特点。

大型体育馆周边往往作为城市的主或者副中心区存在,亦或随着体育场馆建设而规划了城市的文化、商业中心,这就要求在其中作为最大体量的体育设施还能为周边提供文化和娱乐功能,不仅仅要举办大型比赛,非赛事时间也要将可利用的各种场地及设施面向给社区开放、面向市民开放。

【主题词】国家政策决定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方向城市中心区大型省、市区场馆应该面向社区开放实现自运营如何成就复合型体育馆--以甘肃省体育馆设计为例国家政策决定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方向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2015年1月15日)的通知中提出:“为规范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发挥体育场馆自身的体育服务功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以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具有体育场馆整体经营权的体育场馆运营机构,应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体育场馆应当在坚持自身公益属性的体育服务功能如:运动员训练、体育赛事举办、全民健身等体育事业各项任务的前提下,遵循市场化、规范化运营原则,充分开发各种形式的场馆资源及多样化的经营、服务,发展体育及其相关产业,提高整体利用水平,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城市中心区大型省、市区场馆应该面向社区开放实现自运营大型体育馆周边往往作为城市的主或者副中心区存在,亦或随着体育场馆建设而规划了城市的文化、商业中心,这就要求在其中作为最大体量的体育设施还能为周边提供文化和娱乐功能,不仅仅要举办大型比赛,非赛事时间也要将可利用的各种场地及设施面向给社区开放、面向市民开放,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运营。

再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

再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

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美国学者MarkDyreson 也曾说过体育是一个镜头,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细察到政治、社会科学、民主专制、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政治凝聚力与社会冲突、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这些主题.从此意义上说,体育赛事确成为这个镜头的缩影.体育赛事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特定历史时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价值和时代需求.从实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出,社会功能的优缺与体育赛事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功能愈完善,体育赛事的规模和水平就愈高.同时,体育赛事以自身的魅力和社会价值被人们所认同、追求.故此,进入新时期,在体育赛事的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梳理和研究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在当下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1体育赛事的起源简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体育赛事的文章研究颇丰.体育赛事的起源大家认为有:(1)早期的体育赛事源于统治阶级宗教祭祀的活动,选择祭祀活动通常确定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事宜安排等,基于这种活动的承袭、延续、衍生出如今的体育赛事.(2)体育赛事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进行简单地协作狩猎,获取食物之后,大家聚集一起分享,这种原始的集群活动,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文化形态.(3)体育赛事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争斗,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冲突,具备分胜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具备了体育赛事的相关特征.综上三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从体育赛事的竞争和胜负确定的主题上来看,笔者更倾向于体育赛事始于部落之间的争斗观点.而关于现代体育赛事的起源,一些学者认为其发源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由于技术的革新,工业化生产使人们生活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开始追求休闲和娱乐,初期体育赛事也就伴随产生了.例如于永慧博士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同时,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体育赛事正真起源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为自此届奥运会后,举办奥运会开始盈利,无论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具备了体育赛事所需的许多特征.对于这两种观点,各自从不同视角探析了现代体育赛事渊源,皆存在合理性,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希望后继研究加以实证.2体育赛事的概念解读从体育赛事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运动竞赛和体育赛事不可分割,多数人认为体育赛事出自于运动竞赛.而无论2000年版和2006年版《运动训练学》均将运动竞赛定义为“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鉴于此,最初的体育赛事必然以竞技胜负为主旨,是具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和组织形式Vol.31No.10Oct.2015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1卷第10期(上)2015年10月再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王田祖,胡彦龙(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进入新时期,再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回顾了体育赛事的起源及其概念的界定,梳理了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研究得出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为社会自我修复性、社会参与性、社会组织性、社会宣传性、社会效益性、社会娱乐性等方面.关键词:体育赛事;社会价值;梳理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5)10-0183-03基金项目:甘肃城市发展研究院资质项目(2014-GSCFY-KJ13)的阶段性成果183--. All Rights Reserved.的体育活动.例如黄海燕博士认为体育赛事是以体育竞技为主题,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且具有一定期限的活动[2].王子朴,杨铁黎则认为体育赛事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文化等背景特征,受运动项目、竞赛规则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能够提供体育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以满足体育消费者多种需求的特殊活动[3].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赛事自诞生之后,学者们给予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体育赛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与时俱进的.在特定时期界定体育赛事有其合理性,否则都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体育赛事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具备社会活动所需的条件和特征;其次,体育赛事是以体育竞赛为主题,围绕体育竞赛进行活动;再次,体育赛事是发展的,且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功能和文化属性.3体育赛事的社会价值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赛事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彰显其特殊的社会价值.下面我们就对它的社会价值进行梳理:3.1体育赛事的社会自我修复性个体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个体的发展将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追求新的成绩,新的突破,可以说竞技比赛每一次记录的刷新是人类对极限超越的一种实践,而这种记录的超越,是在体育赛事专门组织下进行的,赛事为人类突破极限提供了载体和润土,同时也满足了个体自我修复的需要.这种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的精神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潜在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远古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充满着竞争和合作,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竞争与合作在社会事务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竞争就是矛盾的相互对立,合作是矛盾的相互统一,这种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一方面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事物的自我修复.就体育赛事而言,体育赛事中的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传媒界、企业界,社会团体等之间就是有效的辩证统一.体育赛事对于给参与者和欣赏者来说培养了竞争与合作精神,此外体育赛事的公开、公平、公正、严肃、认真等规则,有效的修复了社会道德教育水平.3.2体育赛事的社会参与性社会参与与社会排斥是相对立的,欧盟基金会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斥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4].任何人都可以在体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它具有其它任何文化形态不具备的社会参与性[5].在体育赛事中,竞技运动员展现出的力与美,勇与智,品质与精神,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体育.体育赛事在城市的举办,都会涌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一方面,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体育赛事中的竞技体育反哺于群众体育,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持续发展,满足了社会成员社会参与的需要.这种社会参与不但是身体上的行为活动,而且是意识上能动性参与.3.3体育赛事的社会组织性通常,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标而组建的社会群体.在体育赛事中将社会的这种组织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赛事运行中专门性组织有组委会组织、宣传组、接待组、安保组织、运动员教练员组织、裁判员组织、志愿者组织、赞助商组织;社会性组织有家庭、氏族、学校、社会团体、企业、政府等,环顾一种赛事的举办,既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的展现,又是集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于一体的协同.体育赛事需要组织支撑,而体育赛事的举办产生多种不同的组织,它们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组成细胞,而且是社会的基础.各种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组织,在体育赛事特定的环境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辩证统一.这种体育赛事衍生出的组织,不但贯穿于体育赛事的整个过程,而且在后体育赛事时代对社会也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荷兰文化学者赫伊津哈曾说:“游戏共同体常倾向于成为永久性的,即使在游戏结束之后”[6].3.4体育赛事的社会宣传性社会宣传是社会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成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对外包装和宣传的窗口.同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或团体综合实力的显示.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与本地区的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等多因素息息相关.而体育赛事在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传媒领域传播,不但提升该地区的城市形象,而且推动了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184--. All Rights Reserved.例如基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美国的亚特兰大等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城市.有如澳大利亚的一级方程式汽车锦标赛,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人们熟悉阿德莱德城市,提升了城市形象.3.5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性体育赛事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尤其体育赛事在城市化的今天,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获得较好地经济回报,而且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张洪谭教授在《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清谈》一文中认为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基本建设和市容改造方面,还广泛而深刻地拓印在市民的基本素质和精神风貌方面[7].另外,体育赛事的这种社会效益,还表现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例如Elm e r S terken认为体育赛事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在西方许多城市利用体育赛事调整城市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尤其那些工业化的城市将体育赛事视为产业调整的催化剂[8].体育是人们有目的、直接参与活动的身体实践.它对人身体有直接的改造作用,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类特定活动的结果,体育赛事在特定环境中将两者联系的更加紧密,彰显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性.3.6体育赛事的社会娱乐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成为一种闲余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这种参与和观赏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切身体验娱乐性的宣传、娱乐性的互动、娱乐性的庆祝等,这种方式令赛事整个氛围积极、欢快、浓烈.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不但有助于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排除心绪,完善品格,而且满足了人们的自娱、娱人、娱身、娱神以及表达感情的需求和人体动作审美展现.总之,体育赛事的娱乐性不仅仅表现在参与或观看比赛中感受自身生命力量的存在,而且是对人性与快乐的肯定和召唤.从这个视角看,体育赛事这个载体是人类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超越,人类通过这种有组织性的集体活动方式(体育赛事)展现力与美、品质与精神、梦想的实现、极限的超越、享受快乐和自由,从而达到人的身体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4结语从体育竞争的主旨上来看,体育赛事发源于古代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争斗.从历史唯物主义观来看,体育赛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自身价值和社会意义.所以,体育赛事是发展的,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题,围绕体育竞赛产生一系列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属性的特殊的社会活动.其社会价值表现为社会自我修复性、社会参与性、社会组织性、社会宣传性、社会效益性、社会娱乐性等方面.———————————————————参考文献:〔1〕于永慧.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学刊, 2011,18(5):20.〔2〕黄海燕.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科研,2010, 31(1):15.〔3〕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25.〔4〕黄匡时.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6):86-87.〔5〕任海.体育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J].体育与科学,2013(1):24.〔6〕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参与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153.〔7〕张洪谭.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清谈[J],体育与科学,2013,201(1):29.〔8〕Elmer Sterken.Growth impact of major sport鄄ing events[J].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06,6(4):376-382.18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城市马拉松赛电视直播文本分析———以CCTVC-52016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为例

中国城市马拉松赛电视直播文本分析———以CCTVC-52016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为例

中国城市马拉松赛电视直播文本分析———以CCTVC-52016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为例作者:霍兴彦林元华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霍兴彦1,2,林元华3HUO Xing-yan1, 2, LIN Yuan-hua3摘要:以叙事学、符号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话语分析等方法,对2016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央视直播进行文本分析,以期探寻马拉松赛事直播规律,促进赛事文化传播。

研究认为,跑步项目是跑者与自己的对话,没有足够强大的故事线,也缺乏激烈的身体对抗和突发性看点,因此在电视直播中叙事主体的讲解和评论、叙事话语的丰富和延展,以及叙事策略的谋划和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

马拉松赛事直播要善于做加法,而不只是单一信息的编码和叙事,这样才可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马拉松;电视直播;文本分析;叙事学;符号学中图分类号:G8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041-04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live broadcast text of 2016 Lan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Match on CCTV-5 in 2016 with the narrative and symbolic theory and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and discourse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rathon broadcast law,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running program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runner and himself, without a strong enough story line or intense physical confrontation and sudden surpris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explanation and comments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The marathon TV live broadcast should adopt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instead of single encoding and narrative information, 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good communication effect.Key words:marathon; live TV; text analysis; narrative; semiotics如何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视直播节目里,通过综合调度电视叙事的影像、语言等符号系统,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海量跑者分层次、多角度呈现,同时实现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城市景观与跑步文化的有机融合,使路跑赛事成功吸引观众,这些都极大地考验着马拉松赛事直播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共生理论视域下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的共生发展研究

共生理论视域下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的共生发展研究

共生理论视域下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的共生发展研究近几年来马拉松赛事火热,聚焦了社会的大量关注,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由于马拉松赛事在各城市之间的广泛开展,带动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参与,对于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当下由于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赛事组织管理混乱、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阻碍了马拉松赛事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甚至会给城市带来负面影响。

在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通过马拉松赛事实现城市品牌的营销,实现二者的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以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为研究手段,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从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的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入手,探讨了二者共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并探究讨论共生发展的目标状态。

通过分析它们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借鉴厦门马拉松的优点,通过构建共生机制和保障措施的运用,力求实现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互惠共生发展的目标,以期助力马拉松赛事永葆长久的发展活力,并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马拉松赛事作为地域性的赛事,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承载者;城市品牌营销效果的积极作用,将为城市带来经济、文化等的丰富和发展,反作用于马拉松赛事,为赛事创造更好地赛事保障,促进提升马拉松赛事的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人群的参与。

二者相互关联并发挥作用,满足共生关系的相关条件。

(2)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分析马拉松赛事和城市品牌营销作为共生单元,其发展的活力,能够在共生关系中互相传递能量,产生相互作用的关联性。

能够影响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共生关系的环境因素,根据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的性质,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因素。

(3)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共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共生单元自身不足的问题:共生单元的马拉松赛事存在赛事自身组织不力,给赛事参与者的带来了消极感受,影响赛事的对外宣传;民众赛事参与不充分,增加了赛事隐患,阻碍了城市品牌的宣传与发展;商业化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赛事市场缺乏活力和标准;城市品牌化个性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最 高,达到 0 . 2 1 ,与服务业 的关联度指数达 过程 中由于有多种多样 的媒体宣传 以及大量的媒 到了0 . 1 3 ,排 在 第 2位 0 。体 育 赛 事 与 旅游 业 的 体 报 道 ,树 立和 提 高 了举办 地 的 旅游 形象 。 而举 共生关 系及其共生环境的培育对于体育赛事旅游 办地 知名 度 的提 高会 显 著 提高举 办地 作 为人 们旅 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产业与旅 游 目的地 的机率 ,在 赛 事举 办 期 间及 赛后 给 举办 游 业互 相 作 用 、互 相影 响 的效 果 明显 。 以生 态学 地 带 来 大量 客 源 ,促 使 举 办地 大力 建设 旅 游 支持 视 角探究体育 赛事发展有 一定 的合 理性与科学
第2 9卷
第3 期
齐 鲁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ma l o f Q i l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Vo 1 . 2 9 No . 3
2 0 1 4年 6月
J u n . 2 0 1 4
基 于共生理论 的体 育赛事旅 游构建研究
业效应和经济效应乘数 的凸显 ,越来越多的地 区
已将 体 育 和旅 游 结合 起 来 ,逐 步 或 正在 成 为 地方 经 济 发展 和提 升 区域 性 影 响力 的重 要支 柱 产 业 。 本 文 以甘 肃 兰州 国际 马拉 松赛 事 旅 游 为实 证 分析
间或空间联系;②在给定 的时空条件下 ,它们之
存 在着 资源竞 争 。美 国经济 学 家推 算 出 与体 育产 业 紧 密联 系 的 6大行 业 之 中 ,与旅 游业 的关联 度 2 . 举 办 大型体 育赛 事对举 办地旅 游 的影 响 体育 赛 事赛 前 的系 列推 广 活动 和媒 体 的报 道
都会提升赛事举办地 的知名度 ,体育赛事举办的
随着 体 育 文化 事 业 的不 断 发 展 ,各 种 国 际和 地 方性 体 育 赛 事 E t 益 频 繁 ,吸 引 着众 多 的 爱好 者
家德贝里 1 8 7 9 年首先提出。2 O 世纪 5 0 、6 0 年代 以后 ,共生 的概念 以及相 关 理论 己逐 步 应用 于 社
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一个协调的共生系统 ,共生 参与和观看 。赛事旅游具备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 单元 之 间 的共 生条 件 、共 生 界 面 、组织 模 式和 行 市场空间 ,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 民众的喜爱。作 为模式需要通过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协作。共 为2 1 世纪 阳光产业 的体 育产业和旅游业 的发展


赛事 旅游 的概念 与本 研 究 的意义
旅 游 的可 持续 发展 。
二 、体 育赛 事与 旅游 的共 生关 系分 析 “ 共 生 ”是 一 个 生 物学 概念 , 由德 国真菌 学
赛事旅游 ,顾 明思义是一种有组织或 自发 的 由参与或观看 比赛而引发的旅游活动。赛事旅游
是一种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新兴旅游方式 。
间应 存 在 某种 确定 的共 生界 面 ;③ 共生 单 元之 间
案例 ,探讨体育赛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旨在促 使体育赛事开发与区域旅游品牌塑造有机结合 , 互相促进 ,共 同发展 ,提升体育赛事及旅游品牌
按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 的交流,通常 由共 生 单元 内在联 系 的亲近 度 、同质度 或关 联 度 来决定。共生稳定与否取决于共生的 内部结构 , 即对称性分配和稳定匹配。前者指对称最优激励
2 0 1 4 年第3 期
兼容 状 态 ,后 者指 亲 近度 最 高 的 同类 单 元 或关 联
来 的压 力 ,增 强体 质 ;旅 游 活动 是 健体 强 身 的有
度最大 的异类单元之 间共生最稳定 ;④共生关系
定发 展具 有重 要 意义 … 。共 生单 元之 间进 行物 质 、
效途径 , 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本身就是一种体育 的选 择 和 共生 环 境 的培 育对 于共 生 关 系 的持续 稳 锻 炼 。 以休 闲旅游 景 点 为基 地建 造赛 事 训 练地 基
面 临 着前 所 未 有 的发 展 机 遇 和挑 战 ,随着 关联 产 生关 系 的形成 必 须存 在 共生 界 面 和共 生机 制 ,表 现 为共 生单 元 之 间物 质 、信 息或 能 量 的联 系 以及 共生 度 逐渐 提 高 的过 程 。构 成共 生关 系 的一般 条 件包 括 :① 必 须具 有 内在 性 质 的兼 容 以及 某种 时
— —Biblioteka 以甘 肃 为例 王 世 哲
( 兰州商学院 体育教 学部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0)
摘 要 :借鉴 生态共 生理论 ,统筹开发体育赛事 与旅 游业 , 使 两大产业互相配合和补充 ,最 大限度地发挥 资源优 势和产业优势 ,形成 一个新的经济增 长点。以兰州 国际马拉松赛 事为案例 ,分析体育赛事与旅游业相
形象 ,从 而构建体育赛事旅游 品牌 ,以实现赛事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1 — 1 0
基金项 目:甘肃省社科 规划办项 目 ( 编号:2 0 1 2 1 0 5 T Y)。 作者简介 :王世哲 ( 1 9 7 3 一) , 男, 甘肃靖远人 , 副教授。
王世哲: 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赛事旅 游构建研究
地 ,能满 足旅 游 者参 与 体验 赛事 的需要 ,激发 部 分 旅游 爱 好 者参 与 的动 力 。旅游 景 点举 办 体育 赛
源。
信 息 和能 量 的交 流 ,取长 补 短 ,形 成一 个 高质 高
效的利益共同体。体育赛事运行时必然要与 自身 事 ,可 以满 足旅 客 的多 种需 要 ,能 扩充 彼 此 的客 生存 的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发生物质 的、 能量的 、 信息的交换活动 ,体育赛事 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均
互作 用的机 制 ,构建体 育赛事与旅游协调发展 的模 式 ,建立互 惠稳 定的共生 系统 ,为发展 体育赛事旅游提供
思路 。
关键 词 :体育赛事 ;旅 游;发展模 式 ;全民健 身
中图分类号 :F 5 9 0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4 7 3 5( 2 0 1 4) 0 3—0 1 0 1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