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地名

合集下载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区划手册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区划手册
明苑社区(洞桥居委会)
鄞江镇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63.9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12个行政村,1个城镇居委会。镇政府驻地光溪西路55号。邮编:315151。
大桥、沿山、建岙、金陆、蓉峰、清源(卢王、禅岩)、悬慈(悬慈、鲍家墈)、它山堰(它山堰、鄞东)、鄞江(鄞溪、晴江)、光溪(光溪、定山桥)、东兴(下吕家、芝山)、梅园(梅溪、梅锡)
(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3.13万。辖15个行政村,1个城镇居委会。镇政府驻地桑园路四区27号。邮编:315131
吴徐、金山、上任、横溪(上街、中街、禄广桥、钱岙)、梅福(邬姚、上三坑)、梅溪(下山坑、涨家地、陈婆岙)、梅山(俞山、梅隆)、梅岭(芝山、梅峰)、大岙(大岙、芦花桥)、金溪(河头、孔家潭)、周夹(周夹、梅胜)、栎斜(上畈、栎斜)、金峨(朱家峰、田陇、金峨)、道成岙(南村、北村)、杨山(清塘、夏凉)
横街、凤岙居委会
洞桥镇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2.17万。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地章远路150号。邮编:315157
石臼庙、王家桥、上水碶、上凌、孙王、程家、洞桥、蕙江、罗家漕、潘家土耷、三李(三村、李家土耷)、张家垫、前王、周公宅、沙港(沙港、塘堰)、李家(李家、新河)、百梁桥(百梁、梁桥)、宣裴(宣家、裴岙)、鱼山头(鱼山、双桂)、树桥(树桥、宝丰)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22.2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16个行政村,1个城镇居委会,10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下应北路1号。邮编:315104
曹隘、妙胜、小花园、殷家坑、王家弄、史家码、河西、河东、土桥、湾底、江六、胜利、姜村、东升、黎明、潘火桥

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地名趣议

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地名趣议

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地名趣议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地名趣议作者:姚定达来源:横溪镇人民政府鄞州行政区划横溪镇地名是一个最能反映地方乡土特点的东西,它犹如一个人的名片,能及时迅速地向人们展示该地方的某些本质性的地方特色,从而有效地帮助世人对当地进行认识。

横溪镇的地名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它们有的根据居住者的姓氏命名,有的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命名,也有的根据该地方的某个事物、某个特产或某个传说故事等等不同依据命名,但无论它们怎样命名,这些多彩的地名多少都能透射出横溪相关地方的一些历史、人文、地形等信息,能帮助我们对它们进行大概的了解。

如拿横溪镇的镇名讲,它取之于镇内的一条河流——横溪(鄞南重要水系前塘河的上游段,明清以前习惯上称溪,后也称为横溪河),镇因溪而得名。

而横溪又因其呈由西向东走向,与鄞南一般水系南北走向不同而得名(习惯上人们把南北走向的称为纵向,东西走向称为横向)。

从“横溪镇”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大致猜想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与溪流有关。

除了镇名,横溪镇其他小地方的名称同样富有特色,下面分类给予阐述:与其他地方相近,用居住者的姓氏来命名地方,在横溪镇是最为常见的。

大的村名如位于横溪梅岭山区的有邬姚村、吴徐村。

可以推测邬姚村村民的主要姓氏就是邬氏、姚氏,吴徐村村民主要姓氏无疑就是吴氏和徐氏。

稍小的地名,如邬姚村的邬家、姚家,吴徐村的吴家、徐家,下山坑村的曾家,金峨村的凌家、潘家,横溪镇内上街村的王家,周夹村的石家、徐家,钱岙村的陈家等等。

这一类的地名在横溪是大量的,一见这种名称,我们就可以马上推知村庄内的居民姓什么,对于年长者甚至还可以推测到他们的祖先是从那里迁移来的,他们与什么地方的人是同宗等情况。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所以它也往往成为人们命名地方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横溪镇根据这种方法命名的地点为最多。

以一个地方地貌特征命名的如位于道陈岙与清塘村之间的九曲岭,那里山道蜿蜒曲折,路的形状如九曲黄河,拥有九曲,命名为九曲岭真是形象。

宁波市鄞州区地名的演进与发展

宁波市鄞州区地名的演进与发展


宁 波 市 鄞 州 区 地 名 的 演 进 与 发 展
陈 雪 娜
( 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 , 宁 浙江 宁 波 35 0 ) 12 0
摘 要 :地 名 是 地 域 文化 的 载 体 之 一 , 特 殊 的 文 化 符 是 号 . 蕴舍 了 当地 人 民对 于 家的 浓 烈 情 感 。 名 随 着 时 间的 推 它 地 进 在 不 断 演 变 . 一 过 程 受 多种 因素 的 影 响 。 文 从 语 言 文 字 这 本 的 角 度 对 鄞 州 地 名 的 演 进 与 发 展 进 行 分 析 ,从 而展 现 鄞 州 区
鄞县 不仅 历 史 悠 久 , 且 在 历 史 上 有着 重要 地 位 。 去 政 而 除 治 上 的独 特地 位 外 , 是 我 国最 早 对 外 开 埠 的 通 商 口岸 之 一 , 也 更 是 我 国 佛教 文化 的 重 要 传 播 地 。 鄞 州 山水 秀 丽 , 才 辈 出 , 人 素有“ 书之乡” 诗 的美 誉 。 知 章 、 安 石 等 在 这 片 土 地 上 留 下 贺 王 了 深 深 的足 迹 , 代 大 儒 王 应 麟 , 代 史 学 家 全 祖 望 , 名 生 宋 清 著 物学 家童 第 周 . 法 大 家 沙 孟 海 , 虫 学 家 周 尧 等 都 是 鄞 州 人 书 昆 的骄 傲 。 内 有 誉 为 “ 子 风 韵 、 湖气 魄 ” 浙 江 第 一 大淡 水 区 西 太 的 湖 东 钱 湖 , 全 国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它 山堰 、 童 禅 寺 、 育 有 天 阿 王寺 、 省 与 庙 沟 后 石 牌 坊 和 东 钱 湖 石 刻群 , 国家 级 非 物 质 横 有 文 化 遗 产 梁 祝 传 说 发 源地 象 征 的 梁 山 伯 庙 ,也 有 诞 生 7 名 进 6 士的“ 中国 进 士 第 一 村 ” 马 塘 村 和 我 国 第 一 所 中外 合 作 高 等 走 学 校 宁波 诺 丁 汉 大 学 。 因鄞 州 区在 历 史 上 以及 现 当 代 的 重 要 地 位 .对 于 鄞 州 区 的地 名 的研 究 就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社 会 意 义 和 文 化 意 义 。本 文 从 语 言文 字 的 角度 对 鄞 州 地 名 的演 进 与 发 展 进 行 分 析 。 二 、 言 文 字对 地名 的影 响 语 . 地 名 是 地 域 文 化 的载 体 之一 , 特 殊 的文 化 符 号 , 蕴 含 是 它 了 当地 人 民对 于 家 的浓 烈 情 感 。 地 名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进 在 不 断 演 变 , 一 过程 受 多种 因 素 的影 响 。 中语 言 文字 的发 展 对 地 这 其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村划分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村划分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区划手册
宁波市鄞州区民政局
二○一○年二月
说明
截止2010年1月底,全区行政区划概况:
1、镇(乡、街道): 22(不包括东钱湖镇和梅墟街道)其中
街道 5
镇 16
乡 1
2、基层自治组织 462其中
村民委员会 393
居民委员会 69(社区50,城镇居委会19)
塘西、石碶、雅渡、建庄、冯家、后仓、栎社、黄隘、联丰、星光、汪家、西杨、上王、车何渡(车何、北渡)、东杨(东杨、镜水)、横涨(横涨、朱韩、谢家)
王夹岙、云龙、荻江、姚家浦、前后陈、双桥、园、前徐、冠英、顿岙、上李家、徐东埭、荷花桥、石桥、甲村(甲村、三星)、陈黄(陈岐、田黄)、任新(任家横、多谷)。

鄞州公园资料

鄞州公园资料

鄞州公园资料鄞州公园是宁波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庄桥街道鄞州大道以西,占地面积约1000亩。

该公园建于1978年,原名为兴贤工人文化宫,1989年更名为鄞州公园。

作为宁波市的大型综合性公园,鄞州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

一、自然风景鄞州公园坐拥自然风景,拥有大片的绿地、湖泊、山岗和各种植被。

公园内有多个景点,如花坛广场、湖泊、鸟岛等。

其中,湖泊是公园的最大特色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葱翠的树木和各种花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湖面上有小船往来,游客可以租船漫游湖泊,欣赏湖光山色,领略大自然的美妙。

二、文化内涵鄞州公园不仅拥有自然风光,还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公园内有多座具有特色的文化建筑,如文化宫、山寨风情区等。

其中,文化宫是公园的核心建筑之一,它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化宫内展示了许多艺术作品和历史照片,是了解宁波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山寨风情区则是通过模拟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展示了宁波乡村的独特魅力,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休闲娱乐设施鄞州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

公园内有亲水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

亲水休闲广场是夏季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可以在水中放松身心,消暑解热。

儿童游乐区则是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有趣的游玩空间,让他们能尽情享受快乐时光。

健身设施区域则是为喜爱运动的人们提供了锻炼的好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跑步、健身等各种运动。

四、举办活动鄞州公园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机会。

公园内设有露天剧场和活动广场,经常有音乐会、歌舞表演、电影放映等文艺演出。

此外,公园还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赏月、端午龙舟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总之,鄞州公园是宁波市一处独具魅力的公园景点。

自然风光、丰富文化内涵、休闲娱乐设施和举办活动的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融合了自然与文化的休闲场所。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区划手册

宁波市鄞州区行政区划手册
东方(北路二村居委会)、石碶(石碶居委会、雅渡居委会)、丽洲、新区(新区居委会)社区
瞻岐镇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2.54万。辖一、东一、东二、南一、南二、岐西、唐家、姚家、岐化、方桥、东城、周一、嵩一、岐下洋(岐洋、下洋)、张东周(张家山、东坑、周家来)、西城(西城、大嵩岙)
咸祥居委会
塘溪镇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94.6平方公里,人口2.69万。辖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人民路51号。邮编:315143
上城、管江、前溪头、鹳山、大碧浦、沙村、上周、童村(童村、象峰、新勇)、童夏家(雁村、夏家)、东山(东山、蒋潭)、华山(华山、钱家)、北岙(里岙、外岙)、育碶(黄岭、坊前、涨池)、东西岙(东岙、西岙、天打岩)、邹溪(邹溪、前岸、华塘)、塘头(塘头、溪心王)、施村(施村、洪岙、大岭)
中河街道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3.4万。辖3个行政村,1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地宁横路1688号沧海大厦内。邮编:315105
潘一、孙马、宋诏桥
东裕(里段、六村、外段、林家、顾家、大河沿、蔡家漕村)、东城、飞虹、宋诏桥、彩虹、凤凰、桑菊、东湖、剑桥、汪董(四明居委会、汪董村)、兴裕(黄泥桥村)、金馨、城兴、春城、天城社区
首南街道
概况
所辖村委会名称(括号内为合并前旧村名)
所辖居委会名称
面积26.87平方公里,人口4.05万。辖12个行政村,6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地天童南路1118号。邮编:315194
干墩、萧皋碶、桃江、傅家、陈婆渡、石路头、高塘桥、石家、三里、李花桥、茶亭庵、前周

鄞州地名的文化探析

鄞州地名的文化探析

Cultu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Yinzhou
Geographical Names
作者: 徐雪英
作者机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鄞州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出版物刊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125-12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地名 鄞州 文化蕴涵
摘要: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

它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

鄞州地名承载着鄞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鄞州地貌特征,也反映着古鄞州人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历史。

本文欲从文化意义角度来阐释鄞州区地名,从中领略鄞州特有地貌特征和文化底蕴。

宁波各地乡镇

宁波各地乡镇

1.鄞州区:面积1406平方千米,人口77.66万人。

辖6个街道、17个镇、1个乡:①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石碶街道、首南街道、下应街道、梅墟街道;②咸祥镇、邱隘镇、五乡镇、云龙镇、横溪镇、姜山镇、古林镇、横街镇、鄞江镇、章水镇、瞻岐镇、东吴镇、高桥镇、塘溪镇、洞桥镇、东钱湖镇、集士港镇;③龙观乡。

2.北仑:辖7个街道、2个镇、1个乡①新碶街道、小港街道、大碶街道、柴桥街道、霞浦街道、戚家山街道、大榭街道②白峰镇春晓镇③梅山乡3.镇海:4个街道,2个镇①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②蟹浦镇、九龙湖镇4.余姚: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①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低塘街道、朗霞街道、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四明山镇、临山镇③鹿亭乡5.慈溪:辖5个街道、15个镇①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②龙山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

6. 宁海:辖4个街道、11个镇、3个乡:①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②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前童镇、桑洲镇、黄坛镇、强蛟镇、西店镇、深甽镇、岔路镇、大佳何镇;④胡陈乡、茶院乡、越溪乡。

7. 象山:辖2个街道、12个镇、5个乡:①丹东街道、丹西街道、②贤庠镇、石浦镇、爵溪街道、鹤浦镇、西周镇、墙头镇、新桥镇、定塘镇、泗洲头镇、涂茨镇、大徐镇③东陈乡、黄避岙乡、茅洋乡,高塘岛乡、晓塘乡8. 奉化:辖5个街道、6个镇:①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坞街道、萧王庙街道;②溪口镇、尚田镇、莼湖镇、裘村镇、大堰镇、松岙镇。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景点、历史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景点、历史

鄞州区右图:生态钱湖鄞州区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

1973年冬在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发现的原始公社遗址,已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

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

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

赤堇山或称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

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

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贸阝、句章三县。

汉袭秦制,仍置三县。

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

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

唐时改为贸阝县。

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

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 6 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

宁波市区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

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

鄞县历二千多年的漫长时代仍保持着始置时的原名。

2002年4月撤县设区。

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有“五山四地一分水”之称。

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版图轮廓呈蝴蝶状,紧依宁波东、南、西三面。

现有16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399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

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587人/平方公里。

区政府设在宁波市鄞州新城区惠风东路568号。

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

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表演艺术家王丹凤、金采风都是鄞县人的骄傲。

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

鄞州区瞻岐镇简介_宁波指南

鄞州区瞻岐镇简介_宁波指南

鄞州区瞻岐镇简介_宁波指南
〖摘要〗瞻岐镇,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辖镇,位于鄞州东部,地处鄞州区与北仑区的交界,距宁波约35公里。

与北仑区接壤,濒临象山港,背靠福泉山,面临象山港,东邻北仑区,西毗东钱湖。

镇政府驻南一村。

鄞州区瞻岐镇地图全图高清版(点击可查看大图)
鄞州区瞻岐镇简介:
瞻岐镇位于鄞州东部,地处鄞州区与北仑区的交界,距宁波约35公里。

瞻岐背靠福泉山,面临象山港,东邻北仑区,西毗东钱湖,镇域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

拥有耕地2.2万亩,山林4.5万亩,海涂5800亩。

位于镇城西的大嵩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700余年;源自梅溪的20多公里长的大嵩江由西向东流经辖区,长达1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横贯全境,境内环境秀美,物产丰富,
素有“小吴江”之称。

镇内交通发达,穿咸公路、沿海中线横贯全境,宝瞻公路直通宁波,处于宁波半小时交通圈内。

.
瞻岐镇辖东一、东二、南一、南二、张东周(张家山,东坑,周家来)、合岙(一)、卢一、大嵩(大嵩东城,大嵩西城)、岐西、岐化、岐下洋(岐洋,下洋)、唐家,姚家,等行政村。

镇政府驻南一村。

最容易读错的42个两字地名

最容易读错的42个两字地名

最容易读错的42个两字地名中国地大物博,文字历史源远流长,多音字、形体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于中国地名,误读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习惯成自然,往往错了也不知道。

但有时候、有些场合却很难堪,甚至容易成为一种笑柄。

弋阳----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属于江西上饶市,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

江西弋阳的弋,读音为yì。

常被误读为戈(ge)阳。

单县----单(Shàn四声)县是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单县因舜帝之师单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汉朝女政治家吕后的故里。

单县是武术之乡、楹联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

2013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单县的单(Shàn)与姓氏单同音,不能念dān。

甪直----甪直(lùzhí)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一座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

甪,读音为lù,这个字很容易误读为用(yong)。

浙江有个甪堰,甪读音为lù。

莘县----莘(Shēn)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聊城市。

其发音与“莘莘学子”中的莘读音一致,如果这个成语你读对了,也就不会误读了。

正确的读音是ShēnShēn学子,而不是xin xin 学子。

错了也没关系,北大校长就把这个给读错了,照样当北大校长。

荥阳----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读荥(xíng)阳县。

一些朋友第一次看到荥阳的荥字,不知道荥怎么读这很正常。

容易读成“荣阳”、“萦阳”甚至“水阳”等。

荥的读音有两个,分别是xíng、yíng。

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

”荥读xíng时是指地名或穴位名,荥读yíng时指县名;荥也指古代湖泽名。

荥经(Yíngjīng)是县名,在四川。

亳州----亳(bó)州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

探村鄞州|走马塘村,宁波首屈一指古村落,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探村鄞州|走马塘村,宁波首屈一指古村落,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探村鄞州|走马塘村,宁波首屈一指古村落,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一直以来被称为“宁波第一村”,走马塘村古韵之美,备受称誉。

村落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姜山镇,有“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之美誉,历朝历代,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据历史记载,它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间(公元988年),当年陈氏从江苏长洲迁此歇脚居住,至今已逾千年。

当时长洲进士陈矜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茅山,其子为父守陵,带家眷定居走马塘,遂成为今走马塘人的祖先,至今已传38代。

当穿过村口标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牌坊,步入走马塘村里,你会被眼前的古建筑群所惊讶,而且还会感觉到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风情扑面而来。

走马塘是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除了村口的牌坊等设施是近年来新建外,其余民居、祠堂、老街、古树等都是祖宗遗留下来的,有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且保护得还不错。

五座相同风格的古建筑一字排开,高耸的马头墙与四周的灰墙黛瓦交相映辉。

在屋前的池塘里,尽管目前还没有长出怒放争艳的荷花,但是碧叶亭亭、玉洁冰清,微风吹来轻摇曼舞。

只有0.1平方公里的面积的走马塘村,河道环绕,名人辈出。

据记载,宋明清时代,村里贡献出了76位进士,153个官吏。

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进士村”。

据说在光绪年间,村落里百米长的老街有元顺、森茂、恒昌、公和、同和等二十多家店铺,专卖绸布、零货、百货等,相当热闹。

虽然现在的老街显得有点冷清了,但依昔可见当年繁华。

村名的来由,据说是“古时候,任何一位官吏来这里,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一律徒步进村,所以马匹都是从池塘的石板路走进来的,不是被人骑进来的,那是对这个村落的敬重”。

古村记编辑整理自网络,欢迎关注古村记头条号(微信号交流:gucunj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又如“埕窑”。宁波是我国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在鄞州东南部和西部依山傍水的地 方也曾分布过大量窑厂,有些地方就以窑厂命名流传。“埕窑”曾是鄞州东南部横溪 镇有名的烧窑基地,那里的18个大窑皆烧埕,所以该地命名“埕窑”。鄞州东部东吴 镇有个村庄专门烧制瓶器,人们就把那个地方称作“瓶窑”,后谐化为“平窑”。鄞 州以窑命名的还有很多,如姜山镇的“窑头”村,鄞州西部横街镇的“上兆”、“下 兆”(宁波话中“兆”“窑”同音),鄞江镇的“瓦窑桥”等,反映了古代鄞州地区 陶瓷业的发达。
• 横溪镇钱岙,贝币
• 比如“咸祥”。咸祥位于鄞州东海之滨, 南宋时形成村落,村民多煮盐为业,是古 宁波重要制盐之所,当地很多地名反映盐 业之盛。镇名“咸祥”即从“盐场”谐音 转化而来。镇内村落唤作咸一、咸二、咸 三、咸四、咸五、咸六等,河流名为咸球, 道路命为咸开等。就连刮泥淋卤后的海泥 长年累月堆积成为土墩后,都成为附近村 落命名的标志,因此咸祥有很多带“墩” 字的村落地名,如蔡家墩。
东钱湖
广德湖
•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一千年前的江苏诗人王观在《卜算子·送
鲍浩然之浙东》
• 湖中有白鹤、望春两山 • 张峋 • 楼异
• 皎口水库 • 溪下水库 • “儿子要亲生,买田买东乡”也成了老黄
• 【龙观乡】由龙谷乡和鹳岭乡合并,从两 乡名中各取一字,名龙鹳乡。因“鹳”较 为复杂,故谐化为“观”字,便于读写。 类似的,属龙观乡的观丁村,村名因鹳顶 寺而得,故原名鹳顶,为书写方便,用 “观丁”替代。
• 另外还有许多故事传说也折射在地名上, 如“东吴”。东吴镇的镇名与三国东吴有 关,据传:公元280年,吴国被晋灭亡后, 有一俞姓将领避逃至此,见此地五凤朝阳 (大涵山、东村东山等五座形如凤凰的 山),认为是风水宝地,遂隐居下来,俞 将军因怀念故国,于是把此地称之为“东 吴”。
• 宁波城市工商业发达,乡村贸易也繁荣,鄞州一些地名可以佐证之。“梅墟”就是。 “梅墟”传说是东汉著名隐士梅福定居地,梅福先生东汉初年从江西九江寿春县迁来 此处,后代人口鼎盛,常在此集中交易物资,形成鄞东有名集市(墟),时人遂以 “梅”姓和“墟”命名该地流传于世。“横街”亦是。“横街”镇名就因镇中老街得 名。该街南北走向,呈横形,是当地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镇以街名。与此相呼应的 还有“直街”,“直街”是古林镇布政村村委驻地,该地有条直形街道通商贸易,故 名“直街”。
• 【集士港】因中塘河在该镇有十字交叉之 港,故原名“十字港”,后人雅化为“集 士港”,寄寓了招贤纳士的美好意愿。
• 鄞州区境内有东后塘河、东中塘河、前塘 河、南塘河、西中塘河、西后塘河六条主 干流
• 再如“陈婆渡”。传说宋代以前陈婆渡这儿有一 条九曲江,与江、海直通,潮激卤浸,满目荒凉。 后来一对姓陈的渔民夫妇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在三江口边搭了一个茅草棚,以捕鱼为生,成为 这里的第一户人家。老汉夫妇在前江北岸搭起埠 头,人称陈埠头。有时见行人对河犯愁,陈婆就 用自家小渔船为人免费摆渡。老汉去世后,陈婆 就不再捕鱼,正式设渡方便行人。陈婆生前最大 愿望就是造一座桥,可惜一直未成。死后当地人 为纪念她,募款建桥,并把此地命名为“陈婆 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如今,古地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雨中,
• 但以“ 鄮”命名的山、谷、村都还留存。 如宝幢附近有山称“鄮山”,有谷称”鄮 谷”,姜山有村称“后鄮”
东钱湖 梅墟镇 6个街道、17个镇、1个乡
• 【古林镇】镇域内有黄公林庙,相传是为纪念夏 黄公而建。夏黄公即黄石公,史传为鄞地之人。 黄石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指点张良兵法, 为考验张良品行,让张良在圯桥上替他三次拾履, 最后才授以《太公兵法》,成就张良一番伟业。 这段逸事被司马迁记载在他的《史记》里。黄石 老人作为当时著名的“商山四皓”之一,晚年隐 居故里,在鄞西一带行医,传说最终逝世于黄古 林,享年九十余岁。故称其地为黄公林,后谐化 为黄古林,简称古林。
历。
• 鄞州许多地名还体现古代鄞州各种农业经济活动。如姜山镇的“田畈沿”和“新田畈 沿”两个地名反映出当时人们开垦新农田过程;洞桥镇的“车沟”村反映当时村人用 水车引水灌田过程。横街镇“职田王”自然村村民主姓王,宋时就以耕种职田(官田) 为生,故名。五乡镇“羊角田”村村民主姓张,据传张氏祖族多以养羊为生,故名。 “梅墟”街道“油车”村民主姓王,多以车载机器榨油,故名。邱隘镇“捕蟾漕”村 村民主姓邱,过去那里漕嘴蟾虫较多,当地人捕捉为药,故名。邱隘镇另有“打网 岙”,该地临河位岙,村民以打网捕鱼为生,故名。洞桥镇也有打网捕鱼的村庄,唤 作“鱼山”村。该村有条产鱼的河,又有山,故唤“鱼山”。
• “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 鄞。”这里指的是位于五乡镇境内的“赤 堇山”,曾名福泉岗。《宝庆志》云“山 有草,日赤堇”。赤堇草,即紫花堇菜, 俗名紫花地丁,
• 宁波,唐朝时称明州,南宋理宗时,把明 州改为庆元府,元代又称为庆元路。朱元 璋平定方国珍后,因“庆元”有庆贺元朝 之意,又改为明州府。到洪府十四年(公 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与明朝 则波宁”,即宁波之名由来。
• 6、 《句章甬史逸话》认为:《黄帝内 经》、《黄帝阴符经》著作都在浙东一带 完成。大禹治水就在现今的余姚、鄞州、 宁波江北区的姚江流域。夏朝初期是在现 今的九龙山脉、四明山脉、天台山脉、太 白山脉一带的山麓、坡地、平原、沼泽。 现今我国四十多个以上地名、山名、江河 的名都可以在余姚市大隐镇附近的石纽、 姜岱四周25公里的四周找到。
• 还如“钟公庙”。据明嘉清《鄞县志》和清光绪 《鄞县志》等史籍记载:南宋庆元六年至嘉泰四 年,当时鄞县的县令叫钟廉,他在任职期间致力 水利事业,从周宿渡至陈婆渡肖家,率领民众兴 筑“鹊巢碶”。为了感谢钟廉,当地百姓在鹊巢 碶建了一个钟廉庙祭祀。明代鹊巢碶被废除,庙 被迁到了庙跟,并且改庙额为“忠廉”。清代道 光二十四年,乡绅周道遵呈请官府设庙额为“钟 公”,以避名讳,从那以后,“钟公庙”的名字 就沿用至今。
• 江六 • 邱隘
• 鄞州百姓中向来流传“东乡十八隘、南乡 十八埭,西乡十八(土耷)(音dā)”的
顺口溜。这句顺口溜反映了鄞州东南西三 个平原的地名特点。
• 《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一书上云:“十八”是虚数,是宁波人表示 有较多数量的词。该书还对“隘”、“埭”、“(土耷)”三种地形 做了解释。认为“隘”指“狭窄、险要的地方”。鄞州东部平原河网 密布,村庄多依河而建,有的还沿河设街,形成狭窄之势。村与村看 似相近,却河流环绕阻隔,非桥不过,犹如关隘。这样的狭促之地在 鄞州东部平原甚为常见。鄞东人多以“隘”命名之,如邱隘、黄隘、 殷隘、曹隘、柳隘、张隘、余隘、高隘、滕隘、郑隘、外河沿隘、林 夹隘、平隘、李隘、章隘等等。“埭”为堵水的土堤,是鄞州农民用 以拦水提高蓄水量的水利工程。鄞南平原地势较低,先人们需要用土 筑埭蓄水以利灌溉航运。住在这种水利工程附近的村庄多以此命名。 现在,“埭”这种原始水利工程已经淘汰消失,而带“埭”的村庄名 字多还保留着,如徐东埭、钱埭、荻埭、郏家埭、应家埭、周家埭等, 提示人们这里曾有过这样一段农田水利历史。“(土耷)”一般理解 为高低不平的地方。鄞西平原,河流湖泊交错相连,古时有广德湖、 马湖、小江湖、雁湖、槎湖与市内日湖、月湖相通,在湖边塌区高地, 人们不断垦荒生息、聚族繁衍,形成村落,以姓加“(土耷)”而名。 如詹家(土耷)、车何(土耷)、屠家(土耷)、潘家(土耷)、包 家(土耷)、徐家(土耷)、茶(土耷)、朱都(土耷)、前虞(土 耷)等。
鄞州地名
鄞县大道 鄞州大道
通讯地址的改变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镇大河沿村桥头 边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东裕小区1期 2幢304室
鄞堇
邑 (阝)
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 县。其后历经时代演变,直至2002年2月1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鄞 州区于同年4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