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服装用纤维

合集下载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形态结构特征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形态结构特征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形态结构特征(一)形态结构的定义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指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纤维的断面形状、纵向特征结构。

由于不同纤维的纵横形态各不相同,常可用来鉴别各类纤维。

(二)常用纤维的形态特征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棉纤维是棉花成熟后去籽而得到的。

一般有长绒棉、细绒棉、粗绒棉和草棉四种。

将棉纤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纵向形态:呈扁平带状,表面有扭绞的天然转曲;横截面形态:呈腰圆形,中间有中腔。

中腔的大小表示棉纤维品质的好坏,中腔小,说明棉纤维较成熟,品质较好,可制高档服装面料。

2. 麻纤维的形态结构麻纤维属草本植物,是从麻茎的韧皮中取得的纤维。

麻纤维的种类很多,用于服装面料的麻纤维只有两种:苎麻和亚麻。

这两种麻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它们的形态结构有所不同。

⑴苎麻纤维纵向形态:表面有横节和竖纹;横截面形状:呈腰圆形,有中腔。

截面上呈现大小不等的裂缝纹。

⑵亚麻纤维纵向形态:同苎麻;横截面形状:呈多角形,有较小的中腔。

2.毛纤维的形态结构毛纤维是从动物身上获取的纤维。

毛纤维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许多品种,如羊毛、羊绒、兔毛、牦牛毛等,其中以绵羊毛最为常用。

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能得到下述结果。

毛纤维纵向形态:沿羊毛表面覆盖有鳞片层,头端指向羊毛的梢部。

鳞片覆盖形态随毛纤维种类而不同,分为环状覆盖,瓦状覆盖和龟裂状覆盖三种。

毛纤维横截面形状: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有些有断续的毛髓层(一般在粗毛中)。

毛髓层可减弱羊毛的强力。

3.蚕丝的形态结构蚕丝是由蚕结茧吐丝而成的腺分泌物。

与前述几种纤维不同,蚕丝为长纤维,每根纤维长度500~1000m不等,纤维较细。

蚕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容易与其它纤维进行区别。

纵向形态:两根单丝并合而成,如树干状,粗细不匀,且有许多异状的节(即各种疵点);横截面形状:呈半椭圆形或成三角形,且总是成对出现。

4.化学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可由人工加以控制,因而其长短、粗细可按照需要进行选定。

第一章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天然纤维

第一章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天然纤维

弹性,表面光洁,光泽也好。但这种羊毛的产量
不能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因此精纺毛料织物的
原料中澳毛占相当比重。
改良细毛主要以美利奴羊(父系)+土种羊(母系)。
改良半细毛是以新疆公羊与藏系或蒙系母羊杂交所 产的母羊,再与茨盖公羊杂交所产的茨、新、藏 二代杂交育成。
2. 分子结构
各种氨基酸
3. 化学组成
整理后————真丝般光泽、使粗糙的 手感变得柔软和光滑。
2. 麻纤维的特点
(4)织物的光泽与整理过程有关,增光整 理后————真丝般光泽、使粗糙的手 感变得柔软和光滑。
(5)纤维弹性差,易起皱,而且不易消 失————缺点,与涤纶混纺或者经过 防皱整理可以改善。
2. 麻纤维的特点
(6)麻纤维吸湿性好、放湿快,不易产生 静电。热传导率大,能迅速摄取皮肤热 量,向外部散发,所以穿着凉爽,出汗 后不贴身。夏季服装
(7)麻纤维的强力约为羊毛的4倍,棉纤 维的2倍,含湿后纤维强力大于干态强 力————耐水洗
2. 麻纤维的特点
(8)延伸性差,较硬脆,折叠处容易折断—— 保存时不宜重压,褶裥处不宜反复熨烫
(9)耐热性好,熨烫温度可达200℃,加湿熨烫。
(10)耐碱,但不耐酸,不受漂白剂损伤。
(11)织物易发霉————保存在通风干燥处。
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
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 天然纤维 (一) 棉纤维(Cotton) 产地:中国、美国、前苏联、埃及、巴
基斯坦、印度、西欧等 由于品种和产地的气候和土壤等种
植条件不同,棉花品质差异很大。
1. 棉纤维的种类:
按照棉花的品种分:
名称
产地
长度
特点
长绒棉=海岛棉 尼罗河流域,埃 最 长 达 60—70 长、细

3.服装材料学考试重点(简答题)

3.服装材料学考试重点(简答题)

1服装材料学考试重点 序言 二、名词解释 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类。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片或毛毡状制品。

三、简答 1.近几年,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几个特点? 答:A 对牢度特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对美学特性的要求提高B 强调舒适性C 强调易护理性D 突出轻薄化E 强调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F 突出功能性G 要求面辅料配套化。

第一章 服装材料用纤维 二、名词解释 1.纤维:自然界中细长的物体很多,通常把长度比直径(直径在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2.纺织用纤维:通常又细又长,而且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可纺性,在机械性能、细度和长度、弹性和可塑性、隔热性、吸湿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

4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如木材、棉短绒牛奶花生大豆等)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成5、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人工合成得到高聚物,再经纺丝制成。

6、结晶区:服用纤维中大分子的排列,在某些部位排列较为整齐,形成结晶结构(晶区)另一些排列不整齐的部位称为非晶区(无定形区)。

7、结晶结构部分的体积占纤维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8、纤维中大分子按纤维轴向排列的一致程度称为取向度。

9、纤维的体积质量是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它决定于或纤维本身的结构,如纤维长链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晶度等特征。

10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在拉伸、弯曲、扭转、压缩、剪切等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变形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

11、拉伸变形:在服装加工和使用中,纤维主要受到沿着轴向(即长度方向)的外力(称拉伸力)作用,在拉伸外力作用下,纤维的伸长称为拉伸变形。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一、纤维的分类1.1 植物纤维植物纤维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主要包括棉、麻、竹、木质纤维等。

其中,棉纤维是最常见的植物纤维,具有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

麻纤维具有耐磨损、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

竹纤维具有抗菌、防臭、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内衣等服装。

木质纤维具有光滑、柔软、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贴身服装。

1.2 动物纤维动物纤维是指从动物身上提取的纤维,主要包括羊毛、丝绸、羊绒等。

其中,羊毛具有保暖性好、弹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服装。

丝绸具有光滑、柔软、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高档礼服等服装。

羊绒具有保暖性好、柔软、舒适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外套等服装。

1.3 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主要包括涤纶、锦纶、腈纶等。

其中,涤纶具有耐磨损、易清洗、抗皱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运动服、工作服等服装。

锦纶具有弹性好、耐磨损、不易变形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内衣、泳衣等紧身服装。

腈纶具有保暖性好、弹性好、耐磨损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外套等服装。

1.4 矿物纤维矿物纤维是由矿物质加工而成的纤维,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等。

其中,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防护服等特种服装。

石棉纤维具有耐高温、耐磨损、防火性能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特种防护服等服装。

二、纤维的性能2.1 强度纤维的强度是指纤维在拉伸时承受的力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强度越高,其耐磨损性和耐拉伸性就越好,适合用于制作耐磨损、耐拉伸的服装。

2.2 弹性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在拉伸后能否恢复原状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弹性越好,其服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给人穿着舒适的感觉。

2.3 吸湿性纤维的吸湿性是指纤维吸取水分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吸湿性越好,其服装在夏季穿着时不易粘身,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染织材料学 第一章 服装纤维的分类与特点

染织材料学 第一章 服装纤维的分类与特点

绪论
• 三、服装材料的流行趋势
1、化纤面料不再具有耻辱感。
2、天然纤维衣料,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交织的衣 料,以及弹性材料,高细度、细腻、轻薄的材 料很受欢迎。
3、回归自然,崇尚休闲并重视环保。
4、服装材料的科技化、功能化和智能化。
5、非织造布实现了纤维直接成布的重大突破。
6、为适应消费者对易管理服装的需求,具有洗可 穿、抗皱免烫、机可洗、防蛀、防霉、防污等 性能的衣料,不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为服 装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自然界现有物种的提取物
1. 植物纤维 2.动物纤维
(vegetable fiber) (animal fiber)
(1) 种子纤维 (1)毛
(2) 韧皮纤维 (2)丝
(3) 叶纤维
3.矿物纤维
(4) 果实纤维 (mineral fiber(石棉)
第一节 服装纤维的分类
天然纤维具有吸湿性好,透气 性强,手感柔软,染色性好, 穿着舒适,不易贮藏,在潮湿 的环境下易发霉、虫蛀。

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耐碱不耐酸,可丝光处理
棉纤维取自棉花的果实部分
• 棉纤维耐热性好,熨烫温 度可达190℃
• 耐日晒较好,但不如亚麻 和羊毛,缩水率大。
• 易霉变、弹性差、易褶皱
1、 棉纤维是由胚珠(即将 来的棉籽)表皮壁上的细胞 伸长加厚而成。较好的吸湿 性和染色性
– D.P或P.P是免烫标志
人 类亦开始对织物进行染色。此后,在历史的长河中 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成为服装的主要原料。
绪论
• 产业革命后,工业生产及其产品有了长 足的进步,纺织品从手工生产到机械生 产,化学品染料也开始取代天然染料并 不断的更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 天然纤维合成化,合成纤维天然化”的 口号,也可以从60年代起世界各国对化 学纤维的改进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有不少高 性能的新纤维出现,如碳纤维、陶瓷纤 维、水溶性纤维及可降解纤维等。

服装材料学复习资料

服装材料学复习资料

服装材料学复习资料1、服装材料用纤维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化学纤维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3、棉麻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蚕丝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4、纤维断面形态包括转曲或横节结构,鳞片状结构,沟槽结构,平滑结构,表面多孔结构。

5、棉纤维分类:长绒棉、细绒棉和粗绒棉。

(1)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纤维细、强力好,纤维长度60-70mm(2)细绒棉又称陆地棉,纤维较细,长度25-31mm(3)粗绒棉又称亚洲棉和非洲棉,纤维短粗,手感硬,产量低。

6、毛纤维表面有鳞片,是缩绒性的原因。

7、各纤维性能之最:(1)最耐磨—锦纶(2)最耐日光—腈纶(3)最轻—丙纶(4)弹性最好—氨纶(5)吸湿性最好—羊毛(6)电阻最大—氯纶(7)最易染—棉、粘胶、羊毛、蚕丝、锦纶(8)最难染—丙纶、氯纶、涤纶(9)天然纤维中强度最大—麻8、常见化纤特性:(1)粘胶—吸湿易染(2)涤纶—挺括不皱(3)锦纶—结实耐磨(4)腈纶—蓬松耐晒(5)维纶—廉价耐用(6)丙纶—质轻保暖(7)氨纶—弹性纤维9、导热性是纤维传导热量的水平。

(锦纶导热性较好)10、吸湿性式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水平。

11、回潮率(W)是指纤维材料水分重量占纤维材料干重的百分比。

W=(G-GO)/G0*100% G—纤维湿重 G0—纤维干重12、公定回潮率(W):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W=(P1W2+P2W2+…+PnWn)/100*100%P1,P2,P3….Pn第一种、第二种…,第n种纤维的干燥重量百分比W1,W2,W2….Wn第一种,第二种…,第n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天然纤维羊毛的公定回潮率较高(吸湿性最好)化纤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较高13、体积质量(密度):g/cm3或mg/mm3 丙纶0.91 最轻14、涤纶耐热性最好15、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空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

第一章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化学纤维)

第一章第二节 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化学纤维)

(2)性质
c、耐磨性 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强度,弹性和 延展性,相比之下弹性和延伸性起主 要作用。耐磨性好
(2)性质
d、吸湿性 没有亲水基,结晶度又高, 所以 w =0.4%。回潮率很小,吸湿 性很差,穿着不舒适,易产生静电、 吸尘。
(2)性质
e、耐热性 耐磨性与热稳定性均好Tg=67-91℃。 软化温度:230℃ 熔点:250-265℃ 燃烧温度:560℃ 涤纶在150℃的空气中加热168小时,强度 损失只有15-30%,加热1000小时,强度损失 50%。 熨烫温度:140-150℃
3.铜氨纤维cupra 铜氨纤维cupra
把纤维素溶解在浓铜氨溶液中,制 成纺丝液后,加工而成的纤维。 截面为圆形,无皮芯结构,纵向光 滑。聚合度为450-550,延伸性稍低于粘 胶,强度稍高于粘胶。 具有真丝般柔和的光泽,手感柔软, 湿强度和耐磨性能比粘胶纤维好。
4.醋脂纤维(polyacetate) 醋脂纤维(polyacetate)
(4)性质
b、吸湿性:w=4.5%,比涤纶大。 、吸湿性 c、耐热性 、耐热性:锦纶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不 及涤纶,在150摄氏度下作用1小时后, 强度仅为原来的69%。 锦纶6的熔点较低为215-220℃。 锦纶66的熔点为260℃,熨烫温度控制 在140℃以下。
(4)性质
d、耐光性 、 不耐日晒,长期光照,颜色发黄,强度下 降,因此不易用作户外用服装。 e、耐酸碱性:耐碱不耐酸 、耐酸碱性 耐碱不耐酸 在95℃温度下,用10% 氢氧化钠处理16小 时,强度损失可忽略不计。但可溶于各种浓酸 中,16% 的盐酸即能溶解锦纶6,20% 的盐酸 能溶解锦纶66。热的甲酸(蚁酸)乙酸(醋酸)也能 溶解锦纶。
醋脂纤维性质
(4)吸湿性 )吸湿性:亲水性小,疏水性大,缩水 小。 (5)燃烧性 )燃烧性:燃烧迅速,边燃烧边溶解, 放出异味,留下黑色硬快。 主要用于裙装、女衬衫、内衣、领 带和里料等。

服装材料用纤维及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服装材料用纤维及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二、纤维的力学性能
纤维的力学性能主要讲: 纤维拉伸、纤维弹性和纤维的疲劳。
(一)拉伸指标
1、纤维强度 ①绝对强度(拉伸强度) 绝对强度:纤维受拉伸而断裂所需的 力。 单位:牛顿(N)或厘牛顿(cN)。
②相对强度(断裂强度) 相对强度:指每特克斯纤维能承受的最 大拉力。 法定单位:牛/特(N/tex) 特克斯是纱线粗细的指标。 相对强度是规定粗细时的强度。
100
95 90-95 70-90 96-100 80-90 100
3
3 3 3 3 3 3 95-99 50 100 100 4 2
结论:弹性回复能力最好的是氨纶,其次是羊毛、锦纶、 涤纶等,差的是麻、粘胶等。
思考:因棉比毛强度高,所以棉比毛耐穿(结实)。此话
对吗? 答:不一定对,因耐穿性受强度和弹性的影响,虽然棉 比毛强度高,但棉比毛的弹性低,实际是毛比棉耐穿。
21-29 35-50 -
羊毛
蚕丝 苎麻
0.9-1.5
3.0-3.5 4.9-5.7
0.7-1.4
1.9-2.5 5.1-6.8
25-35
15-25 1.2-2.3
25-50
27-33 2.0-2.4
①强度 ★天然纤维强度(干态)由大到小: 麻>蚕丝>棉>羊毛。 ★在化学纤维中强度最低的是氨纶。 ②断裂伸长率 ★在所有纤维中断裂伸长率最高的是氨 纶,最低的是麻。 ★天然纤维断裂伸长率(干态)由大到 小: 羊毛>蚕丝>棉>麻。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
第二节 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一、体积质量
1、体积质量 体积质量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 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2、体积质量与服用的关系 体积质量小的纤维有较大的覆盖性;覆盖 面积相同的服装,体积质量小的纤维,制 成的服装轻便。

服装材料学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原料

服装材料学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原料
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原料

纺织纤维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对服用 性能的影响 常用纺织纤维的性能特点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纺织纤维的形貌:
纤维的分类可以按来源分,也可以按长度分。 A 按来源分,即按照纤维的形成、成分等固有特征分类 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三、纤维的比重(ѵ) 指纤维的单位体积重量( g/cm3),它与纤 维的结构有关。 影响: (1)织物与服装的重量随ѵ的增加而增加。 (2)覆盖性、蓬松性:对于相同重量的织物, ѵ越大,覆盖性、蓬松性越差。(P21)

四、纤维的表面特征
伸展,光滑,卷(皱、转)曲,粗糙,裂纹, 沟槽,粗细节等 影响: (1)饱和力:大,好。 (2)蓬松性(覆盖性):大,好。 (3)起毛、球:光滑,易拉出。——低强,断 裂;高强,起毛、球。



六、纤维的力学性质





指纤维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形变特征。 外力包括,拉伸、压缩、摩擦、剪切、扭转、弯 曲等,着重研究拉伸性能。 拉伸:一次性拉伸;小负荷持续、反复作用。 1、拉伸性能指标 1)拉伸强度 绝对强度:纤维受拉伸至断裂时所需外力大小。 相对强度:单位细度纤维的绝对强度。 断裂长度:纤维重量等于其拉伸断裂强度时所具 有的长度。
B 按长度分,按照纤维的外在形态进行划分
短纤维和长丝
化学纤维:以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通 过化学和机械方法人工制造而成的纺织纤维。
再生纤维:指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制成的、化 学成分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主要 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天然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 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包括 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纤维等多种品种。 半合成纤维:醋酯纤维[纤维素+醋酸/冰醋酸]

服装产品知识认知PPT课件

服装产品知识认知PPT课件

蚕丝
分类:桑蚕丝(江浙)、榨蚕丝(辽吉—— 丹东)、天蚕丝(雪域高原)
优点——手感滑爽、光泽优异、吸湿好、悬 垂性好、轻薄软滑。
缺点——耐光性差、不耐盐水侵蚀 燃烧特征——燃时四溅,头发味、黑灰
几种蚕丝的区别
桑蚕丝:自养家蚕、以桑树为食,色泽白里略带黄色,手 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 。
静电 燃烧特征——仿毛性,近焰即燃、辛辣,燃
烧时有急促的呼呼声,不规则硬而脆的块状
腈纶织物洗涤方式
腈纶织物 基本与涤纶织物洗涤相似。先在温水中浸泡15
分钟,然后用低碱洗涤剂洗涤,要轻揉、轻搓。 厚织物用软毛刷洗刷,最后脱水或轻轻拧去水 份。纯睛纶织物可晾晒,但混纺织物应放在阴 凉处晾干 其混纺织品多与羊毛、粘胶混纺,所以应按羊 毛、粘胶特性进行洗涤。
服饰常用的化学纤维
涤纶
合成 纤维
锦纶
氨纶 腈纶
1、涤纶的性质
化学名称:聚脂纤维,又名的确良 优点——弹性好、强度高、挺括不易起皱、耐
磨、保暖 缺点——吸湿差、不透气、染色难、易起静电 燃烧特征——近焰即熔缩,芳香味、黑褐色不
定型硬块,黑色灰烬
涤纶织物洗涤方式
涤纶织物 先用冷水浸泡15分钟,然后用一般合成洗涤剂
2、麻的性质
分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等 优点——吸湿、透气、凉爽、挺括、不贴身、易
洗涤 缺点——易折皱、手感硬挺、不耐磨 洗涤方式—— 冷水洗涤,严禁浸泡,
严禁暴晒,禁止手拧, 悬挂凉干,禁止氯洗。

几种麻的区别:
剑麻属叶纤维; 苎麻、亚麻、黄麻属茎
纤维,苎麻最耐磨,亚麻仅次于苎麻,不过比
榨蚕丝:由人工放养在野外柞林之中,以柞叶为食。颜色 深,纤维较粗,其本色为黑灰色 。 桑蚕丝制品的手感、纤维长短与使用效果都优于柞蚕丝, 但柞蚕丝制品在弹性方面好于桑蚕丝,比如柞蚕丝被相比 较会更加的蓬松 。

纤维讲解课件

纤维讲解课件

服装材料与服装功能
1、遮羞功能 2、实用功能:气候调节、保护身
体、适应活动。 3、装饰、标识功能
服装选购考虑因素
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 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 3、服装的易管理性 4、服装的耐用性和经济性 5、服装的流行性
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天然 智能
化纤
天然
混纺
纤维
纱线
织物
第四节 纤维的分类
2024/8/4
服装材料学
38
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 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 料,广义上讲包括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纤维,还包 括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
纳米纤维主要包括两个概念:一是严格意义上的纳米 纤维,是指纤维直径小于100nm的超细纤维。另一概念是 将纳米粒子填充到纤维中,对纤维进行改性。
绪论
2024/8/4
服装材料学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
纤维 Fiber
纱线 Yarn
织物 Fabric
2024/8/4
衣片 Cut parts
服装材料学
服装 Garment
2
一、组成服装的材料
(一)纤维 纤维定义
直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与细度之比在千倍以上,并且具有 一定韧性和强度的纤维物质,包括纳米纤维。
服装材料学
45
涤纶的用途:
1.制衣业:长丝——常作为低弹丝,制作各种纺织品;短纤——棉、毛、 麻等均可混纺,涤纶纱线或织物经过定形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或 褶裥等,在使用中经多次洗涤,仍能经久不变。
2.工业上:轮胎帘子线,渔网、绳索,滤 布,缘绝材料等。是目前化纤中用量最大 的 。涤纶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

服装材料学习题及答案

服装材料学习题及答案

服装材料学习题1、名词解释①服装材料:指构成服装所用的所有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

②面料:指服装表面的主体材料或指服装最外层的材料。

③辅料:除面料之外的其他所有的服装材料。

④机织物:在织机上由经纬纱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⑤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⑥服装里料:服装最里层,用来部分或全部覆盖服装反面的,是服装的反面光滑、美观,穿脱方便,增加保暖性的材料。

⑦衬料:是指用于面料和里料之间、附着或粘合在衣料上的材料。

⑧絮填料:是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隔热作用的服装材料。

2、简述服装材料的重要性(1).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的基础。

(2).服装材料对服装的服用性能、制作工艺、设计风格、外观形态、保养和价格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服装材料将向哪些方面发展?1、强调保健性、安全性和环保性2、突出功能性3、突出高档轻薄化4、强调易护理性5、强调舒适性6、对坚牢度特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对美学特性的要求提高。

7、要求面辅料配套化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基本特征1、名词解释①纤维:长度比直径大干倍以上,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

②天然纤维:自然界的天然物质.③化学纤维: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④再生纤维又称人造纤维:以天然高聚物为原科,经化学处理与纺织加工制成的纤维。

⑤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等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人工合成得到高聚物,再经纺丝制成纤维。

⑥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单基的数目。

⑦结晶区(晶区):在同一根纤维内大分子的排列,在某些部位排列较为整齐的区域,形成结晶结构(称晶区)。

⑧非晶区或无定形区:在同一根纤维内大分子的捧列,在某些部位排列不整齐的区域称非晶区(无定形区)。

⑩取向度(定向度):纤维中大分子按纤维轴向排列的一致程度。

2、填空①聚合度越大,纤维的强度越高。

②纤维表面形态:棉有转曲,麻有横节。

服装材料学

服装材料学

(6)常见纤维的纵横向形态(见课本7页表1-3)
常见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
纤维
棉 苎麻 亚麻 羊毛 兔毛 桑蚕丝 柞蚕丝 粘胶纤维
纵向形态特征
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有横节、竖纹 有横节、竖纹 表面有鳞片 表面有鳞片 表面如树干状,粗细不匀
品质支数越 高,羊毛越 细,质量越 好,价格越 高。
3、纤维的断面形态 (1)转曲或横节结构 ①转曲或横节结构:表面粗细不匀,有转曲,或横 节,或有各类细小突起。 ②棉纵向有转曲,麻纵向有横节。

亚麻
③转曲或横节结构可使纤维互相啮 合,利于纺纱加工。织物不易起毛。
(2)鳞片状结构
鳞片状结构出现在大部分动物的毛纤维中。
由设计与工艺定 由设计与工艺定
棉较麻、毛细。Hale Waihona Puke 绒直径在14.5-16 μm比羊毛细
③羊毛品质支数 Ⅰ、品质支数:表示平均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 毛细度指标。 Ⅱ、羊毛品质支数与平均直径的关系
Ⅲ、 羊毛 平均直径 平均直径 品质支数 (μm) 品质支数 (μm) 70 18.1-20.5 48 31.1-34.0 66 64 60 58 56 50 20.6-21.5 21.6-23.0 23.1-25.0 25.1-27.0 27.1-29.0 29.1-31.0 46 44 40 36 32 34.1-37.0 37.1-40.0 40.1-43.0 43.1-55.0 55.1-67.0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 1、纤维的长度 (1)纤维长度主要用毫米(mm)和米 (m)来表示。
天然纤维除蚕丝是长丝外,一般纤维(棉、麻、 毛)都是短纤维,长度大都以毫米为单位。 化学纤维可根据需要制成长丝或短纤维。如涤 纶长丝、粘胶长丝等。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1一、填空、选择1、服装材料用纤维按来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天然纤维根据来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3、化学纤维根据高聚物的来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4、按纤维长度常把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

长度超过几十米或上百米的纤维称为长丝,分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两种。

5、服用纤维多由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高聚物成分及排列形成了不同纤维,即纤维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它是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6、影响纤维服用性能的形态构造特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细度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横断面和纵向形状、外观以及纤维内部存在的各种缝隙和孔洞等。

7、羊毛纤维的粗细常以品质支数来表示,品质支数的上下代表纤维的粗细。

8、纤维断面形态包括转曲或横节构造,鳞片状构造,沟槽构造,平滑构造,外表多孔构造。

9、影响织物和服装等纤维制品外观审美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细度、长度和形态构造等;10、影响生理舒适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吸湿性能、热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等;11、影响穿用耐久性能和保养照料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力学性能、耐气候性、耐化学品性能以及纤维的保养性能等。

12、合成纤维比其他纤维的体积质量小,比重最小的是丙纶,比水还轻。

13、在纤维受到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去除外力,纤维产生的部分伸长变形(称为急弹性变形)会立即回复,随着去除外力后时间的延续,又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缓弹性变形)继续回复,但最终仍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塑性变形)不能回复。

14、弹性回复率可以衡量纤维的变形回复程度,衡量纤维的弹性好坏。

弹性回复率数值越大,纤维的弹性越好,变形回复才能强;反之那么差。

15、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最小,是理想的热绝缘体,因此纺织材料尽可能富含静止空气,例如纺制中空合成纤维,是进步保暖性能的有效措施。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解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解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纤维概述1. 定义:纤维是一种可以成为纺纱并制成纱线和纺织品的自然或合成的细长物质。

2. 分类:(1)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棉、亚麻、大麻)、动物纤维(羊毛、丝)、矿物纤维(石棉)。

(2)人造纤维:包括再生纤维(粘胶纤维、人造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涤纶、腈纶、腈纶等)。

二、天然纤维1. 棉纤维(1)来源:棉花的果胶中提取。

(2)性质:柔软透气、吸湿透气、易染易染。

(3)用途:适合春夏季服装、床上用品等。

2. 亚麻纤维(1)来源:亚麻植物中的茎部。

(2)性质:光泽度高、强度高、吸湿性好。

(3)用途:适合夏季服装、围巾等。

3. 羊毛纤维(1)来源:羊的毛发。

(2)性质:柔软保暖、弹性好、吸湿性好。

(3)用途:适合冬季服装、被褥等。

三、人造纤维1. 粘胶纤维(1)生产原料:纤维素。

(2)特点:柔软光泽、吸湿性好。

(3)用途:适合制作内衣、睡衣等。

2. 涤纶纤维(1)生产原料: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反应。

(2)特点:抗皱、易干、耐脏。

(3)用途:适合运动服、户外服装等。

3. 人造纤维素纤维(1)生产原料:纤维素。

(2)特点:软光滑、柔软透气。

(3)用途:适合制作衬衫、裙子等。

四、合成纤维1. 腈纶纤维(1)生产原料:丙烯腈。

(2)特点:强度高、耐磨、耐褪色。

(3)用途:适合制作运动服、工装服等。

2. 聚酯纤维(1)生产原料: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

(2)特点:柔软、光泽度高、耐褪色。

(3)用途:适合制作连衣裙、家居服等。

3. 聚酰胺纤维(1)生产原料:尼龙。

(2)特点:耐磨、耐褪色、弹性好。

(3)用途:适合制作泳衣、袜子等。

五、纤维的性能指标1. 强度:纤维的拉伸强度,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2. 弹性:纤维的回弹性,直接影响服装的舒适度和服帖感。

3. 吸湿性:纤维吸收水分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服装的透气性和舒适度。

4. 耐磨性:纤维的抗磨损能力,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分类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分类

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分类1、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得的纤维。

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种。

1.植物纤维植物纤维又称天然纤维素纤维,是由植物上种籽、果实、茎、叶等处获得的纤维。

它包括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等。

⑴种子纤维:如棉、木棉等;⑵韧皮纤维:如苎麻、亚麻、黄麻、槿麻、罗布麻等;⑶叶纤维:如剑麻、蕉麻等。

2.动物纤维动物纤维又称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动物的毛发或昆虫的腺分泌物中取得的纤维。

它包括毛发类和腺分泌物类。

⑴毛发类:指羊毛、山羊绒、驼毛、兔毛、牦牛绒等;⑵腺分泌物类:指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

3.矿物纤维矿物纤维又称天然无机纤维,是由矿物中提取的纤维。

主要包括各类石棉。

2、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指由人工加工制造成的纤维状物体,化学纤维又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1.人造纤维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是由天然聚合物或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制成的纤维。

包括人造纤维素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人造无机纤维和人造有机纤维。

⑴人造纤维素纤维:指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等。

⑵人造蛋白质纤维:指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

⑶人造无机纤维:指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⑷人造有机纤维:指甲壳素(蟹壳)纤维,海藻胶纤维等。

2.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占化学纤维的绝大部分,是由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经人工合成有机聚合物后而制得的纤维。

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多种品种。

⑴聚酯纤维:指涤纶纤维,也称作达可纶、特丽纶、帝特纶等⑵聚酰胺纤维:指锦纶纤维,也称为尼龙、耐纶、卡普隆等⑶聚丙烯腈纤维:指腈纶纤维,也称为奥纶,开司米纶、爱克斯纶等⑷聚乙烯醇纤维:指维纶纤维,也称作维尼纶、妙纶等⑸聚氯乙烯纤维:指氯纶纤维,也称作天美纶、滇纶等⑹聚丙烯纤维:指丙纶纤维,也称其为帕纶⑺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指氨纶纤维,也称弹性纤维、司潘德克斯纤维等⑻其它纤维:包括芳纶1414、氟纶、碳纤维等。

服装原材料知识

服装原材料知识

服装面料知识第一章服装的组成一、服装的组成服装由服装面料、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料组成。

其中:服装面料包括:棉、麻、丝、毛、化纤织品组成。

服装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填料、线、织唛、钮扣〔拉链〕、挂牌等。

服装包装材料包括:胶袋、包装纸/卡/胶片、胶纸胶夹、包装带等。

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出纤维---纱线---白坯---服装面料。

二、纤维1〕纤维:人们常把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的纤维物质统称为纤维。

纤维的粗细、长短是决定面料手感的重要因素。

粗的纤维给予布料硬、挺、粗的手感,且具有抗压缩的特性。

纤维愈短,面料愈粗糙,愈容易起毛球,但具有粗暴之风格。

细的纤维给予布料柔软、薄的手感。

纤维愈长,纱线愈光洁平整,愈少起毛球。

2〕纤维的分类纤维素纤维:棉、麻等天然纤维蛋白质纤维:毛〔羊毛、兔毛等〕、蚕丝等矿物纤维:石棉纺织纤维再生纤维:粘胶、醋纤、天丝、铜氨纤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氨纶、氯纶等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石墨纤维等三、纱1〕纱:就是由纤维织成具有一定强度细度,并且可以加工成任意长短的材料,它是组成面料的根本单位。

2〕纱的细度表示法〔英制〕:指一磅〔454克〕重的棉纱在规定回潮率时,有几个码〔1码=0.941米〕长,即为几英支纱,可简单读作“几支纱〞,单位用“S〞表示。

S的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纱越细,所织成的面料就越轻、越薄、越柔软。

数字越小就表示纱越粗,所织成的面料就越重、越厚、越粗糙。

四、面料当纤维纺成纱后,便可以织成面料了。

因为织布所使用的机器原理有不同,所织出织物部构造出就不同。

通常可分为梭织和针织两大类:1〕梭织物:出两组或多组的纱线相互以直角交织而成,纱线呈现纵向者称为经,纱线横向来回者称为纬纱。

由于梭织物纱线以垂直的方式互相交织,因此具有坚实、稳固、缩水率相对较低的特性。

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梭织面料介绍〔布种、特点、优点、缺点、用于款式〕弹性平布:外表和底面的布纹样,织布过程中参加拉架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吸湿性好,回潮率达11%,强度高于羊毛。
(2)耐酸性小于羊毛,能溶于浓硫酸和浓盐酸中,耐碱性比 羊毛略强。耐弱酸碱作用,丝织物经醋酸处理后会更加柔软, 光泽更好。
(5)毛纤维导热系数小,纤维有卷曲而存在静止空间所以保 暖性好尤其是经过缩绒处理的粗纺毛织物是冬季理想面料。
(6)毛纤维织造的织物、绒线和各种针织物。适合西装、衬 衣、毛衣、围巾、手套等。
国际羊毛局羊毛制 品的品质保证标识
(四)其它毛纤维
1 山羊绒 紧贴山羊皮生长的浓密细软的绒毛,平均直径14~16 μm是 柔软、轻盈保暖性好的优良品种。一只山羊年产100~200g,因 此有软黄金之称,我国年产占世界产量的40%左右。 山羊绒适合做羊绒衫,大衣呢等高级材料。 可纯纺也可与细羊毛混纺。
(1)弹性回复性好、毛料不易起球,保形性好(干时),手 感好,有柔和的光泽。 (2)吸湿性好,细羊毛的吸湿能力可达40%,保湿性强,但 吸湿后,可塑性变大,弹性变差,保形性降低。
(3)耐酸不耐碱,即使浓硫酸也不会立即溶解,但对碱敏感 对氧化剂尤其是含氯氧化剂,因此洗涤时避免碱性和含漂白 粉洗涤剂。 (4)毛纤维强度不如棉纤维,耐热性不如棉,熨烫温度 160~180℃,并垫湿布。
常与羊毛或其他纤维混纺羊毛衫。 4 骆驼毛
骆驼毛有粗毛和细毛组成,柔软、保暖性好具有驼色光泽 绒毛质地轻盈,适宜高档粗纺毛衣。
5 牦牛毛 牦牛毛的绒毛光泽柔和,弹性好,保暖性好,与羊毛等纤
维混纺织成大衣呢、毛衣等。
Sheep
Mohair
Angora goat
Cashmere Goat 山羊
Alpaca
Four basic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eling of silk (filature 缫丝)
Treadle type reeling machine
Multi-ends type reeling machine
1 桑蚕丝
桑蚕丝多为淡黄色,光滑柔软,富有光泽,纵向平直、光滑、 粗细不均匀,横断面近似三角形。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 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 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氯纶、氨纶 等。
无机纤维:以天然无机物或含碳高聚物纤维为原料,经人 工抽丝或直接碳化制成的纤维。
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
三、纤维的结构特征
常用纤维的纤度和长度
纤度(dtex)
1.6~2 .0 2.2~3.4 2.7~6.8 47~75.4 3.4~7.6 1.1~9.8 9.3~25.9
任意
直径(μm) 长度(mm)
11.5~13 13.5~17 15~25 20~45 18~27 10~30 30~50 任意
28~36 16~30 25~30 120~250 55~75 160~240 200~250
(二)麻纤维 麻 亚麻 产地:俄罗斯、法国、比利时,我国东北
苎麻 产地:菲律宾、巴西,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四川
麻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与棉的性质相似。 外观: 颜色为象牙色,棕色和灰色,显微镜下,麻纤维粗细
不匀,截面有中腔和裂纹,纵向有横节和竖纹。 吸湿性: 麻纤维吸湿性强,放湿快,热传导快,能迅速摄取
耐酸碱性 耐碱不耐酸。 即使很稀的酸也会分解纤维素,
汗液中 的高级脂肪酸也会使织物强度下降。
利用耐碱性,对棉纤维进行丝光处理—增加光 泽强度。
方法:≤ 常温,在18~25%NaOH溶液中,施加 外力限制纤维径向膨胀、长度缩短。
可产生强烈光泽,纤维变细,强度增加。
耐热性 熨烫温度可达190℃
棉纤维可纯纺,混纺,适合做四季服装及床上用品。
Llama
Yak
(五) 蚕丝
蚕丝为蛋白质纤维,最早产于我国,目前产量仍为世界第一。
蚕丝 桑蚕丝(家蚕) 江苏、浙江、广东、四川 柞蚕丝(野蚕)山东、辽宁
蚕丝柔软舒适,冬暖夏凉,被称为纤维皇后。可染成各种 颜色,加工各种厚度和风格织物,可以薄如蝉翼,厚如毛呢, 可挺爽可柔软或丰厚但织物易起皱,洗后需熨烫。
形态结构 决定 化学结构
纤维的品质
影响 纤维的使用 性能
(一)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长度、粗细、截面、外观就及内部缝隙和空洞。
1、 长度: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及纱线质量。
2 、粗细:越细,手感越柔软。 精细轻薄的织物用细纤维,粗犷的织物用粗纤维。
衡量纤维粗细的质量指标有纤度和支数 。 纤度( tex )用“特数”表示。
服装材料的原料
王瑛
第一节 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一、纺织纤维的定义
1.纤维 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 的柔软细长体。(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长物质,长度可以 从几厘米到上千米,直径只有几微米。)
2.纺织纤维 具有一定的使用性能和纺织加工性能的纤维,是服装材料的 最基本原料。
棉 纤维素属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C6 H10O5 ) n 纤维素分子中官 能团是羟基(-OH),羟基的反应是纤维素分子的主要化学反应。
棉纤维的基本性能还与纤维素大分子排列有关,纤维素大 分子中存在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二者交错排列,成熟好的棉花, 结晶区较大,纤维的强度提高。
麻及粘胶纤维 同属纤维素纤维,但因麻和粘胶纤维的聚合度较高,分子
量较大,化学性能更趋于稳定,强度也高于棉纤维。
羊毛
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多种 –氨基酸缩聚组成, 它不仅有酸性基团(羧基-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 (胺基-NH2 ),因此对酸碱都不稳定, 由于羊毛分 子排列稀疏,结晶度较小,取向度低,导致强度较 低,但其延伸性较好,分子中胱胺酸的二硫键(-S-S-) 赋予羊毛优良的弹性。
3.纺织纤维所要具备的条件
A\具有可纺性:可纺性是指纤维在进行纺纱加工时,能纺制 成具备一定性能的纱的性能。纤维需要一定长度和细度、柔 软度、卷曲度,使纤维间相互抱和,并依赖纤维之间的摩擦 力纺制成纱。 B\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所谓物理机械性能是指纺织纤 维能够承受一定的拉伸、扭曲、摩擦及冲击等机械外力的作 用。
皮肤热量,向外散发,穿者凉爽,不贴身。
缩水性:与棉纤维相同。
耐酸碱性 耐碱不耐酸,可溶于70%以上浓硫酸。
强度 麻纤维的强度是羊毛的4倍,棉纤维的2倍。 湿强大于干强。
延伸性 差,较硬,吸水后更硬。 弹性 差,穿着易起皱。且不易恢复。
穿着吸湿、透气、挺括,适合做夏装。
麻纤维可纯纺、混纺。
(三)羊毛纤维
有毛发纤维(如绵羊毛、山羊绒、骆驼毛、兔毛、马 海毛)和丝纤维(桑蚕丝、柞蚕丝)
矿物纤维:从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岩石取得的纤维。主要由 硅酸盐组成,属于天然无机纤维。
石棉(asbestos)
种子纤维
从一些植物种子表皮细胞 生长成的单细胞纤维。 如: 棉、木棉
木 棉 纤 维 果 实
韧皮纤维:
腰圆形,有中腔及裂纹 接近圆形 有毛髓 哑铃形
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锯齿形,有皮芯结构 不规则带状 腰果形 接近圆形
3 纤维断面形状
纤 维
侧面

截面
纤维 醋脂
侧面
截面

维纶


锦纶

羊 毛
涤纶
蚕 丝
腈纶
粘 胶
聚丙 烯系 列
(二)纤维化学组成和结构
纤维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所有纺织纤维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
2 马海毛 (安哥拉山羊毛) 原产安哥拉,宁夏也有少量生产,马海毛纤维粗长,卷曲 少,长度200~250mm,光泽强、弹性好、强度大,不易毡缩易 于洗涤。与羊毛混纺用于高档衣料、毛衣、帽子、围巾等。
3 兔毛 兔毛由绒毛和粗毛组成,具有轻软和保暖性好的特点,强
度低,表面鳞片少,抱合力差,平均直径12~14 μm,粗毛 48μm左右,安哥拉兔毛最佳。
F/具有一定的耐气候性 :纤维制品在室外使用时,受到阳光 长时间照射,大气中各种物质的作用,而影响纤维制品的 颜色和光泽和使纤维制品老化,因此,纤维必须具备抵抗 这些破坏的性能,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耐气候性。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
纺织纤维
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








纶涤 、纶 维、 纶锦 、纶 氨、 纶腈
是优良高级的品种。用于纺制精梳棉纱,制高级棉织物。 产地:埃及,新疆有种植。
棉 细绒棉—陆地棉,纤维较细,长度在25~31mm,棉花的
主要品种。占我国棉花产量的98%。
粗绒棉—纤维短粗,手感硬。主产非洲、亚洲。
外观:
短。
色泽通常白色或乳白色、淡黄色,光泽差,纤维细而
棉花纵向和断面
强度 棉强度不高,不耐磨。 棉织物不耐穿、易皱。
弹性 差,容易起皱。 经过处理的棉可“永久免烫” 或“永久记忆” 。
吸湿性、透气性 由于棉有亲水基团,且表层有空洞,使
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能大量吸收人体的汗水,并且很快 散发到织物表面,穿着者感到舒服。
缩水性 由于分子内部有大量的亲水基团(-OH),所以可
吸收其本身重量25%的水分,因此使纤维变粗、变短,凉干后 不能完全恢复,裁剪前应预缩水4%~10%。
任意
常见纤维纵向和横向断面形态
纤维
纵向形态特征
断面形态特征
棉 亚麻
苎麻 羊毛 兔毛 桑蚕丝 柞蚕丝
粘胶 醋酯 维纶 合纤
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有横节,竖纹 。
有横节,竖纹 。 表面有鳞片 表面有鳞片
树干状,粗细不均 树干状,粗细不均 纵向有细沟槽 有沟槽 有沟槽 平滑,有沟槽
腰圆形,有中腔
多角形,中腔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