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4)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第四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作答时,第Ⅰ卷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Ag-108 Br-80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B.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D.强电解质能够电离,弱电解质不能电离2.在含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色B.变深C.变浅D.不变3、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固体的是()A.AlCl3B.NaHCO3C.(NH4)2CO3D.MgSO4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5.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相似时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6.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H4(g)+2O2(g)==CO2(g)+2H2O(l) △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0C.2H2(g)+O2(g)==2H2O(l) △H<0D.2FeCl3(aq)+Fe(s)==3FeCl2(aq) △H<07.25℃,0.01mol·L-1的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A.0.01mol·L-1 B.0.02mol·L-1C.1.0×10-12mol·L-1 D.5.0×10-13mol·L-18. 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是:①NaHSO4②NaHSO3③CH3COOH④CH3COONa⑤NaHCO3⑥NaClO⑦NH4HCO3()A.②④⑤⑥B.④⑤⑥⑦C.①②③D.②④⑤⑥⑦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六种溶液:① NaHCO3② CH3COONa ③ NaOH④ Ba(OH)2⑤ NaHSO4⑥ H3PO4按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⑥⑤②①④③B ⑥⑤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⑤⑥D ④③①②⑥⑤10.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SO32-B、HCO3-C、NH4+D、NO3-11、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12、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存在的电离平衡为:HCO-3+H2O H2CO3+OH-B.c(Na+)+c(H+)=c(HCO-3)+c(CO2-3)+c(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c(Na+)=c(HCO-3)+c(CO2-3)+c(H2CO3)13.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聊城市第四中学2015-2016年高二化学上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题
知识改变命运2015-2016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计4大题,25个小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当△H <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C(s)+0.5O 2(g)= 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 —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l molNaOH 分别和l molCH 3COOH 、1mol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CH 3COOH <HNO 3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 2>13.2 ℃<2H ,ΔH >0,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 降到0.06mol/L 需20s ,那么由0.06mol/L 降到0.024mol/L ,需反应的时间为 ( )A .等于18sB .等于12sC .大于18sD .小于18s4.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 2 + O2 2SO 3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B.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5.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①CH4 ( g ) + 4NO2 ( g ) = 4NO ( g ) + CO2 ( g ) + 2H2O ( g ) ;△H=一574kJ·mol-1②CH4 ( g ) + 4NO ( g ) = 2N2 ( g ) + CO2 ( g ) + 2H2O ( g ) ;△H=一1160kJ·mol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 ( g ) + 4NO2 ( g ) = 4NO ( g ) + CO2 ( g ) + 2H2O ( l )△H>一574 kJ·mol-1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 请将第I 卷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到答题卡,将第II 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规定位置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Na-23 Al-27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8个题,每题3分,共54分)1.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④D .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B .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C .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D .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没有储存在电池内部3.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B . 电子的转移C .氧化还原反应D .电能的储存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2COB. NaOH 溶液C. O H NH 23D. HCl5.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vB. 3KNO 的溶解度SC. 化学平衡常数KD. 水的离子积常数W K6. 下列式子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 2O+H 2O H 3O ++OH ― B .CO 32―+H 2O HCO 3―+OH ― C .NH 3+H 2O NH 3·H 2O D .HCO 3—+ OH ― H 2O+CO 32―7.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 (C)=0.04mol·(L·s)-1B .v (B)=0.06mol·(L·s)-1C .v (A)=0.03mol·(L·s)-1D .v (D)=0.01mol·(L·s)-1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C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D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9.在下列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7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C.在100℃时,纯水的PH>7D.在100℃时,纯水中c(H+)<10-7mol/L10.在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COOH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 -1 HCl 溶液,溶液中c(H +)减小 D.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1.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12.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 )A .可逆反应B .化合反应C .离子反应D .气体反应13.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为H 2和O 2的是( )A .稀NaOH 溶液B .HCl 溶液C .CuSO 4溶液D .AgNO 3溶液14.对于:2C 4H 10(g) + 13O 2(g) == 8CO 2(g) + 10H 2O(l);△H =-5800kJ/mol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 ,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2015.5说明:本试题共分三卷,第Ⅰ卷为必修内容的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必修内容的非选择题,共28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为全体考生必做题。
第Ⅲ卷为选修内容的非选择题,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4分,考生只能任选一个模块作答,多选作者,按照模块呈现的顺序首先作答的计分。
考生所作答题目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16小题。
1.在初中时我们就知道,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但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
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蔗糖溶于水B.金刚石变成石墨C.氯化钠熔化D.水的汽化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3.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2H2+O22H2O B.H2→2H C.CaO+H2O=Ca(OH)2D.2Cl→Cl2 4.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依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A.淀粉类物质B.水C.脂肪类物质D.蛋白质5.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人体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甲醛和苯、甲苯等有机物蒸气6.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点燃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 .136B .50C .86D .2227.据报道,科学家己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一—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8)
高二化学周末测试题(八) 2015.10一、选择题1、把6molA 和5molB 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 (g )+B (g )2C (g )+xD (g );正反应方向为放热,5min 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 ,测得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B .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 和D 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D .B 的转化率为25%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mol A 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3)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 ,同时生成3amol B ;(7)A 、B 、C 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2)(4)(5)B .(2)(7)C .(1)(3)(4)D .(5)(6)(7) 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B .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 熔融氢氧化钠B .石墨棒C .盐酸溶液D .固态氯化钾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A gB gC g ()()() 32D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H 3CH 2COOH B. SO 2 C. NH 4HCO 3 D. Cl 27、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 .用2HNO 溶液做导电试验,灯光较暗B .2HNO 是共价化合物C .常温下0.1mol/L 亚硝酸溶液的氢离子约为0.01mol/LD .亚硝酸不与氯化钠反应 8、当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测其H +离子浓度,其结果是 ( ) A .缺少限制条件,无法测定 B .H +离子浓度相同 C .温度低时,H +离子浓度大 D .温度高时,H +离子浓度大 9、将0.l mol·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pH 增大 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10、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则( )A .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B .溶液的pH 减小C .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D .醋酸的浓度减小 11、在0.01mol/L 的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 ) A . 酸性增强,pH 减小 B . 醋酸分子的浓度减小 C . 氢离子浓度变小 D . 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 12、pH 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 +的物质的量相同 B 、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 、H +的物质的量不同D 、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13、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 .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 .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 .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14、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 最小的是 ( ) A .0.01mol ·L -1醋酸溶液B .0.02mol ·L -1醋酸与0.02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C .过量CO 2通入到0.01mol ·L -1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 D .pH = 2的盐酸与pH =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15、把0.05molNaOH 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 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A .自来水 B .0.5mol•L -1的盐酸 C .0.5mol•L -1的醋酸 D .0.5mol•L -1的氨水 16、在平衡体系中,H 2SH ++HS -,HS-H ++S 2-中,增大溶液的pH ,则c(S 2-) ( )A . 增大B . 不变C .减小D .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17、pH 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n的关系是()A. m=n B .m>n C .m<n D.无法判断18、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 .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9、某温度下,反应2SO2+O 2 2SO3的平衡常数K =532.4.下面三个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试判断各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或所处的状态。
山东省聊城四中2015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三(下)月考化学试卷(2)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1.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的1万倍;N5可以做烈性炸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B. N5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C.14C的质子数为14D. 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小2.二战期间丹麦科学家玻尔被迫离开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明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把自己获得的金质诺贝尔奖章放在盛有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的玻璃瓶中留了下来:Au+HNO3+3HCl=AuCl3+NO↑+2H2O;战后玻尔从溶液中提取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取金的是()A.用铁置换 B.电解其水溶液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 D.过滤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4.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剂在反应中失电子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升降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6.某溶液含有CO32﹣、HCO3﹣、S2﹣、CH3COO﹣、PO43﹣五种阴离子.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上述阴离子数目会减少的是()A. CO32﹣和HCO3﹣ B. CO32﹣,HCO3﹣和S2﹣C. CO32﹣,HCO3﹣,S2﹣,CH3COO﹣ D.全部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Ag+,K+,NO3﹣,Cl﹣ B. Cu2+,Cl﹣,NO3﹣,OH﹣C. Ca2+,Cl﹣,CO32﹣,NO3﹣ D. Mg2+,Cl﹣,SO42﹣,Na+8.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 NaCl晶体溶于水C.干冰升华 D. HCl溶于水9.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在炭粉中加入KCl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 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10.区别棉花和羊毛最简便的方法是()A.加稀硫酸水解 B.浸入水中C.加入碘水 D.火上灼烧闻气味11.已知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ⅠA族.试判断下列对于铯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B.它与水剧烈反应C. 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 CsHCO3受热不易分解12.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 1:1 B. 2:3 C. 3:2 D. 1:213.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 CH4、C2H4 B. CH4、C2H5OH C. C2H6、C3H8 D. CH3COOH、C3H8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水分子的结构式:15.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皮肤溅上浓H2SO4,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16.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①Cl2+H2O、②NO2+H2O、③Na+H2O、④Na2O2+H2O()A.① B.② C.③ D.④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化学1化学2(必修模块)17.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分子组成可以表示为O x F y,10 毫升的A气体可以分解为15毫升的氧气和10毫升的氟气(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测定):A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18.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其有效成分一般都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1)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2)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19.(11分)(2012•陕西校级学业考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1)在实验室中利用上述原理从反应所得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该装置使用的玻璃仪器有.(2)实验所得碳酸氢钠晶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l﹣和NH4+,实验室鉴定Cl﹣所选用的试剂是、,鉴定另一种杂质离子的方法是.(3)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后所得固体中是否仍然含有碳酸氢钠:.20.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请写出上述实验中③的化学式:.(4)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在其中加入.(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6)写出向②⑤的混合液中通入⑥的离子方程式.三、第Ⅲ卷(非选择题共24分)注意:第Ⅲ卷为选做题,考生只能任选一个模块作答,多选者,按照试题中模块呈现的顺序,对首先作答的计分.(一)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共24分)21.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1又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2.57kJ•mol﹣﹣1,试比较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3)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产生的热量大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22.25℃、1.01×105Pa时,氢硫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写出氢硫酸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若此时溶液的pH=4,向该溶液中滴入甲基橙试液,溶液显色.将变色后的溶液分成A、B、C、D四份,分别进行下列实验:(1)向A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水,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假设溶液的体积增大一倍,此时溶液的pH约为;(2)向B溶液中通入足量氧气,使H2S完全反应,静置后的溶液呈色,其pH 约为;(3)向C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晶体,振荡后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如图装置闭合电键时,电流计A的指针将发生偏转.试回答下列问题.(1)A池是;Zn的电极名称是,B池是;Pt的电极名称是(2)如果要用B池给铁片上镀上一层Cu,可以将B池的Pt电极换作;C电极换作.四、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共24分)24.(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1953年日本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工业污染造成了重金属物质汞(甲基汞)在鱼体内积累,人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后中毒而致的.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中,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丢弃后,这些重金属会污染环境…按每人每月使用一只干电池的保守计算,杭州市区每年就产生2000万只废电池,合计质量约300吨,其中约含1800千克的汞和汞化合物.请回答:(1)干电池丢弃污染环境后,重金属会迁移富集,进入人体.请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对应的字母(见图)土壤地下水植物畜禽(2)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对生活垃圾进行投放;由专门部门回收后,再从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进行废物利用.25.(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常用的凝聚剂可以是(任填一种凝聚剂的名称)(2)加入熟石灰的目的是,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Na2S的作用是.26.(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入放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编号操作方法实验目的A 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B 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并用植物油液封C 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封时的生锈情况(2)一周后,编号为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证明铁生锈的条件的条件是.(3)用相同材料制作,经过相同时间防锈处理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比安装在北方更易生锈,其原因是.四、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共24分)27.(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的研究,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果将CO2与H2以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获得重要的能源物质和水.(1)标准状况下,将14L CO2和56L H2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使碱石灰增重22.5克.则上述反应中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是(2)调整CO2与H2混合时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的烃类.若将CO2和H2以1:3的比例混合,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原料可能是A、烷烃B、烯烃C、炔烃D、芳香烃(3)用CO2和H2可人工合成C n H2n+2的烷烃,写出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8.(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乙醇分子中化学键如图:(1)与金属钠反应时,键断裂;(2)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时,键断裂;(3)催化氧化为醛时,键断裂;(4)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键断裂.29.(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据测定,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则:(1)酚酞的分子式为:.(2)从结构上看,酚酞可以看作是:A.烯烃 B.芳香族化合物 C.醇类物质 D.酚类物质 E.酯类物质(3)酚酞可分别在1mol/L的盐酸和1mol/L的NaOH溶液中溶解,其中在的溶解度较大,其原因是.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三(下)月考化学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1.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的1万倍;N5可以做烈性炸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B. N5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C.14C的质子数为14D. 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小考点:同素异形体;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 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B.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D.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解答:解: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金刚石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N5和N2是氮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N5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碳的原子序数是6,所以14C的质子数为6,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2.二战期间丹麦科学家玻尔被迫离开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明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把自己获得的金质诺贝尔奖章放在盛有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的玻璃瓶中留了下来:Au+HNO3+3HCl=AuCl3+NO↑+2H2O;战后玻尔从溶液中提取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取金的是()A.用铁置换 B.电解其水溶液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 D.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硝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浓盐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的溶液叫王水,它能溶解绝大多数金属,包括金、铂等极不活泼的金属.由题意,黄金溶于王水,实质上是发生了化学反应,Au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因此肯定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提取金,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铁比金活泼,可置换出金,故A错误;B.电解溶有黄金的王水,可在阴极上析出金,故B正确;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可分解生成金,故C正确;D.Au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以及金属的冶炼,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难度不大.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考点: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专题:热点问题.分析:根据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来分析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解答:解: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对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是第二位的.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废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原因,我们要回收废旧电池,防止污染环境.4.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为0;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C、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且保持不变;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答:解: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为0,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所以反应速率不为零,故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且保持不变,故C正确;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最后保持恒定,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剂在反应中失电子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升降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解答:解:A.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所以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的区别,为易错点.6.某溶液含有CO32﹣、HCO3﹣、S2﹣、CH3COO﹣、PO43﹣五种阴离子.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上述阴离子数目会减少的是()A. CO32﹣和HCO3﹣ B. CO32﹣,HCO3﹣和S2﹣C. CO32﹣,HCO3﹣,S2﹣,CH3COO﹣ D.全部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 CO32﹣、HCO3﹣、S2﹣、CH3COO﹣、PO43﹣五种阴离子都能够与盐酸反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5种离子的数目都会减少.解答:解:该溶液中的CO32﹣、HCO3﹣、S2﹣、CH3COO﹣、PO43﹣五种阴离子都能够与盐酸反应,导致离子的数目减少,所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全部的离子都会减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Ag+,K+,NO3﹣,Cl﹣ B. Cu2+,Cl﹣,NO3﹣,OH﹣C. Ca2+,Cl﹣,CO32﹣,NO3﹣ D. Mg2+,Cl﹣,SO42﹣,Na+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Ag+、Cl﹣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注意常见的难溶物,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 NaCl晶体溶于水C.干冰升华 D. HCl溶于水考点:化学键.分析: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说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或没有电解质发生电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有化学键断裂和生成,故A不选;B.氯化钠溶于水,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发生化学键断裂,故B不选;C.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没有断裂或生成,故C选;D.HCl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或电解质电离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但电解质电离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为易错点.9.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在炭粉中加入KCl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 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作用.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从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溶液导电性等方面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解:解:A.在炭粉中加入KCl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是因为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符合;B.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是因为MnO2为催化剂,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故B符合;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是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是因为硫酸是强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能力,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常见的催化反应有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氯化铁作催化剂)、氯酸钾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淀粉水解(酸或淀粉酶作催化剂)酯化反应(酸作催化剂)等.10.区别棉花和羊毛最简便的方法是()A.加稀硫酸水解 B.浸入水中C.加入碘水 D.火上灼烧闻气味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分析: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将它们分别在火中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纤维素没有.而其它方法不能鉴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11.已知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ⅠA族.试判断下列对于铯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B.它与水剧烈反应C. 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 CsHCO3受热不易分解考点:碱金属的性质.分析: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ⅠA族,和钠、钾同一主族,与钠、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活泼性强于钠、钾,氧化物有多种,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强于钠、钾,碳酸氢盐不稳定,据此解答.解答:解: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ⅠA族,和钠、钾同一主族,与钠、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活泼性强于钠、钾,A.钾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活泼性强于钠、钾,氧化物有多种,故A错误;B.铯性质强于钠、钾,与水反应比钠、钾剧烈,故B正确;C.铯失去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形成的铯离子氧化性较弱,故C错误;D.碱金属对应碳酸氢盐,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元素周期律,明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是解本题关键,熟记碱金属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12.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 1:1 B. 2:3 C. 3:2 D. 1:2考点: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因酸、碱均足量,则Al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由Al来决定,并利用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来解答.解答:解:铝片和盐酸或烧碱反应中,酸、碱均足量,由2Al~3H2↑,则铝片质量相同,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和物质的量均相同,则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2,即两份铝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其质量之比为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l的化学性质,明确Al与酸、碱的反应及酸、碱足量得出Al与氢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 CH4、C2H4 B. CH4、C2H5OH C. C2H6、C3H8 D. CH3COOH、C3H8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同系物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子组成上相差整数倍个﹣CH2﹣,并具有相同的通式的同一类有机物之间的互称.解答:解:A、二者不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整数倍个﹣CH2﹣,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二者不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整数倍个﹣CH2﹣,不能互称为同系物,故B错误;C、二者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并是具有相同的通式的同一类烷烃有机物,能互称为同系物,故C正确;D、二者不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整数倍个﹣CH2﹣,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同系物概念的考查,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较简单.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 D.水分子的结构式: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分析: A、氮气分子的电子式没写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溴化钠是离子化合物.D、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氧共价键.解答:解:A、N2为非金属单质,N原子之间有3各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A 错误;。
山东省聊城市化学高二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聊城市化学高二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淀粉C、葡萄糖D、蛋白质答案:C解析:聚乙烯、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由许多小分子单元(单体)通过化学反应连接而成。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属于低分子化合物,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1-丙烷和2-丙烷B. 乙醇和甲醚C. 乙苯和苯乙烯D. 丙烯和环丙烷答案:A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A选项中,1-丙烷和2-丙烷的分子式都是C3H8,但它们的结构不同,因此是同分异构体。
B选项中,乙醇(C2H5OH)和甲醚(CH3OCH3)的分子式都是C2H6O,结构不同,也是同分异构体。
C选项中,乙苯(C6H5CH3)和苯乙烯(C6H5CH=CH2)的分子式都是C8H8,结构不同,也是同分异构体。
D选项中,丙烯(C3H6)和环丙烷(C3H6)虽然分子式相同,但丙烯是一个不饱和烃,而环丙烷是一个饱和烃,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因此不是同分异构体。
所以正确答案是A。
3、下列关于化学键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B、共价键是由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C、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D、氢键是分子间由于原子电负性差异产生的化学键。
答案:B解析: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选项A描述的是离子键,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选项C描述的是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选项D描述的是氢键,氢键是分子间由于原子电负性差异产生的化学键,但并不是化学键的类型之一。
因此,正确答案是B。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葡萄糖(C6H12O6)D、乙醇(C2H5OH)答案:B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如CO2)、碳酸盐(如CaCO3)、碳酸(H2CO3)及其盐类(如NaHCO3)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因此被归类为无机物。
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四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C(s)+0.5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1mol NaOH分别和1mol CH3COOH、1mol 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4.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5.用CH4催化还原 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 (l)△H>﹣574 kJ•mol ﹣1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 NO2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6.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 B.②③⑥C.③④⑤⑥ D.②④⑤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少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10.(2分)(2015春•肥西县校级期末)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在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H=﹣82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B.CH4的燃烧热是820kJC.11.2LC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10kJD.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甲烷在正极被氧化12.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B.分别用A、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4:3:2:1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逐渐减小的13.由如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14.X,Y,Z三种气体,把a molX和b 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B.C.D.15.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kJ•molˉ1C2H5OH(g)=C2H5OH(l);△H2=Q2kJ•molˉ1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ˉ1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Q2+Q3B.0.5(Q1+Q2+Q3)C.0.5Q1﹣1.5Q2+0.5Q3D.﹣1.5Q1+0.5Q2﹣0.5Q316.已知A(g)+B(g)═C(g)△H1,D(g)+B(g)═E(g)△H2,且△H1<△H2,若A和D的混合气体1mol完全与B反应,反应热为△H3,则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D.1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H2O(g)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1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1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4(g)+2O2(g)═CO2(g)+2H2O(l)△H=﹣889.5kJ/mol(2)2C2H6(g)+7O2(g )═4CO2(g)+6H2O(l)△H=﹣3116.7kJ/mol(3)C2H4(g)+3O2(g)═2CO2(g)+2H2O(l)△H=﹣1409.6kJ/mol(4)2C2H2(g)+5O2(g)═4CO2(g)+2H2O(l)△H=﹣2596.7kJ/mol(5)C3H8(g)+5O2(g)═3CO2(g)+4H2O(l)△H=﹣2217.8kJ/mol现有由上述五种烃中的两种组合成的混合气体2mol,经充分燃烧后放出3037.6kJ热量,则下列哪些组合是不可能的()A.CH4和C2H2B.C2H4和C3H8C.C2H6和C3H8D.C2H6和CH4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三、填空题(共4题,共计41分)21.(9分)(1)298K时合成氨,每生成1摩氨气,同时放出46.2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其原因是.(2)将两种浓度都是1mol/L 的气体X2、Y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生成Z,平衡时测得各物质的浓度是:[X2]=0.58mol/L,[Y2]=0.16mol/L,[Z]=0.84mol/L,则Z的分子式为.22.(14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O2(g)═H2O(l)△H=﹣285.8kJ/mol②H2(g)+O2(g)═H2O(g)△H=﹣241.8kJ/mol③C(s)+O2(g)═CO (g)△H=﹣110.5kJ/mol④C(s)+O2(g)═CO2(g)△H=﹣393.5kJ/mol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2)H2的燃烧热为△H=,C的燃烧热为△H=(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3.(12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1)此时A的浓度c(A)= 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 (A)=n(B)= mol;(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 mol/(L•min);(3)x的值为.24.(6分)已知:(a)2H2(g)+O2=2H2O(g)△H=﹣Q1 kJ/mol(b)2H2(g)+O2=2H2O(1)△H=﹣Q2 kJ/mol(c)2CO(g)+O2(g)=2CO2(g)△H=﹣Q3 kJ/mol(1)Q1(填>、=、<)Q2,因为.(2)CO和H2分别燃烧生成CO2和H2O(g),欲得到相同的热量,所需CO和H2的体积比是:.四.计算题(共1小题,9分)25.在常压和500℃时把O2和SO2按 1:2 体积比混合,如果混合前O2有 10mol,平衡时SO3占总体积的91%,求:(1)平衡时参加反应O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平衡混合气中SO2的体积分数.(3)SO2的转化率.山东省聊城四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考点】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解答】解:升高温度,将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夯实双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度不大.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C(s)+0.5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1mol NaOH分别和1mol CH3COOH、1mol 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的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H<0,说明反应物能量高反应是放热反应;B、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不是稳定氧化物;C、反应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决定;D、醋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解答】解:A、△H=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H<0,说明反应物能量高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所以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反应的焓变=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物质的焓即物质的内能,所以和物质能量有关,故C错误;D、1mol NaOH分别和1mol CH3COOH、1mol HNO3反应,醋酸存在电离平衡时吸热过程,所以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焓变意义,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注意弱电解质存在的电离平衡是吸热过程,题目难度中等.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先根据v=计算出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再利用此反应速率计算出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36mol/L的浓度变化消耗的反应时间,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反应消耗的时间越大.【解答】解:前20s反应H2⇌2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002mol/(L•s),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24mol/L,浓度变化为0.06mol/L﹣0.024mol/L=0.036mol/L,按照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反应消耗的时间为=18s,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所以反应需要的时间大于18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难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反应速率逐渐降低这一客观事实,然后列式计算即可.4.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的发生就是反应物和生物共存的体系,故A错误;B、两者浓度相等,而不是不变的状态,故B错误;C、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2:1:2,也可能不是2:1:2,与各物质的初始量及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说明物质的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5.用CH4催化还原 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 (l)△H>﹣574 kJ•mol ﹣1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 NO2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A.气态水变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导致其焓变小于0;B.反应①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8;反应②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8;C.标况下n(CH4)==0.2mol,将方程式①+②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kJ•mol﹣1,根据甲烷和反应热之间关系式计算;D.标况下n(CH4)==0.2mol,将方程式①+②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kJ•mol﹣1,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6,根据甲烷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计算.【解答】解:A.气态水变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导致其焓变小于0,所以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 (l)△H<﹣574 kJ•mol﹣1,故A错误;B.反应①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8;反应②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8,所以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标况下n(CH4)==0.2mol,将方程式①+②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kJ•mol﹣1,根据甲烷和反应热之间关系式得放出热量==173.4kJ,故C正确;D.标况下n(CH4)==0.2mol,将方程式①+②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kJ•mol﹣1,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6,根据甲烷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60mol,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易错选项是A,注意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题目难度不大.6.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B、依据焓变概念分析判断,△H=H(生成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C、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时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解答】解答:解: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因为△H<0未放热反应,所以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故A正确;B、作为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函数,焓变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H(焓变)表示的是系统发生一个过程的焓的增量,确定了一个化学方程式,就确定了一个焓变,焓变并不随反应物的增加而增加,焓变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故B错误;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溶液中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焓变的含义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关系,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判断,题目较简单.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③来判断反应的焓变大小;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根据反应的焓变来确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D、根据反应③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Sn的转化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1,则②﹣①=③,所以△H2﹣△H1=△H3>0,所以△H1<△H2,故A错误;B、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1,则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故B错误;C、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1,焓变大于0,所以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1,当温度低于13.2℃的环境时,会自行毁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物质的能量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 B.②③⑥C.③④⑤⑥ D.②④⑤【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必须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有效碰撞的条件:①活化分子,②有合适的取向,②普通分子间的不能发生有效碰撞,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的能量普通分子高;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段裂和新键的形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即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解答】解:①活化分子间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故①错误;②普通分子间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②错误;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故③正确;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段裂和新键的形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故④正确;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故⑤正确;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即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故⑥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效碰撞、化学反应的本质等,难度中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少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A.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状态;B.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均体现正反应速率关系;C.增加容器体积,压强减小;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A.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状态,则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故A正确;B.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均体现正反应速率关系,不能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增加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NH3)=2υ正(H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涉及平衡状态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2NH4ClO4 N2↑+4H2O+Cl2↑+2O2↑+Q中,反应物高氯酸铵为化合物,产物中N2为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Q表示放热.【解答】解:A.由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物高氯酸铵为一种物质,产物为N2、H2O、Cl2、O2↑四种物质,符合定义,故A正确;B.2NH4ClO4N2↑+4H2O+Cl2↑+2O2↑+Q,+Q表示放热,故B正确;C.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燃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故C正确;D.2NH4ClO4N2↑+4H2O+Cl2↑+2O2↑+Q,2molNH4ClO4参加反应,2mol+7价Cl变成0价的1mol Cl2转移14 mol电子,NH4ClO4中氮、氧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掌握分解反应的特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标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在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H=﹣82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B.CH4的燃烧热是820kJC.11.2LC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10kJD.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甲烷在正极被氧化【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11.2L甲烷气体,温度压强不是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不是0.5mol;D、设计原电池,燃料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图象表示能量变化符合反应特征,故A正确;B、CH4(g)+2O2(g)=CO2(g)+2H2O(g);△H=﹣820kJ/mol,反应中生成的是气态水,不是我的氧化物,燃烧热大于820kJ/mol,故B错误;C、11.2L甲烷气体,温度压强不是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D、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甲烷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特征分析,燃烧热概念理解,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B.分别用A、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4:3:2:1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逐渐减小的【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A.A为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为固体,不能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C.根据v=计算的v(B)表示2min内的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D.随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B的反应速率减慢,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逐渐减少,用C 表示的速率也降低.【解答】解:A.A为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C):v(D)=3:2:1,A为固体,不能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C.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2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速率v(B)==0.3mol/(L•min),不是2min末的即时速率,故C错误;D.随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逐渐减少,故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故增加或减少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一般也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13.由如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图象分析:A→B+C能量升高,是吸热反应;B+C→A能量降低,是放热反应,同一反应的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反应热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解答】解:A.A→B+C与B+C→A属于同一反应的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符号相反,故A错误;B.A→B+C是能量升高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H>0,故B错误;C.A→B+C是能量升高的反应,所以A具有的能量低于B和C具有的能量和,故C错误;D.A→B+C是吸热反应,B+C→A必然是放热反应,B+C→A是A→B+C的逆过程,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吸热与放热反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理解分析图表的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14.X,Y,Z三种气体,把a molX和b 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令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n表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X)+n(Y)=n(Z)列方程计算n的值,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解答】解:令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X+2Y⇌2Z开始(mol):a b 0变化(mol):0.5n n n平衡(mol):a﹣0.5n b﹣n n故a﹣0.5n+b﹣n=n。
山东省聊城四中2014_201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复习试卷(二)(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复习试卷(二)一、第I卷(选择题)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涪于1.00L水中B.0.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的体积比等16:11D.1.0L 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 A2.(3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CO32﹣B.17gNH3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C.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3.(3分)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2O的电子式:B.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 CC.CO2的比例模型:D.Cl﹣的结构示意图:4.(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H4H的电子式:B.硬脂酸的分子式为:C17H35COOHC.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D.Cr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B.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可制取乙烯D.丙氨酸()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为6.(3分)“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先是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粒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R为烃基)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该高分子化合物难溶于水,没有固定的熔沸点7.(3分)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8.(3分)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C2H5)﹣C≡CH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量最多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A.4、3、5 B.4、3、6 C.2、5、4 D.4、6、49.(3分)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关于金刚烷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中有4个结构B.分子中有4个由六个碳原子构成的碳环C.金刚烷分子式是C10H16D.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4种10.(3分)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O C.CH4O D.C3H7Cl二、第II卷(非选择题)11.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和后加热至50℃~60℃发生反应:.(2)苯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另一个反应产物为.(3)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实验按照如图进行:①碎瓷片的作用是.A.作反应物 B.积蓄热量 C.有催化功能 D.防止暴沸②将石蜡油分解所得生成物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12.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0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CaCl2(A)和碱石灰(B)的干燥管,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1.8g,B管质量增加了4.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1)燃烧此有机物3.0g需消耗O2(标准状况)L;(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13.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8O2)是一种食品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D分子中含有支链;F分子中含有苯环但无甲基,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E与2molH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F.请回答:(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E的结构简式为(2)C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符合下列条件: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山东省聊城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复习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选择题)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涪于1.00L水中B.0.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的体积比等16:11D.1.0L 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 A考点: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计算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 A.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1.00L;B.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转移电子数;C.计算出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D.考虑溶剂水中含氧原子.解答:解:A.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1.00L,故得不到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故A错误;B.2Na2O2+2H2O═4NaOH+O2↑,从方程式看出,每有1mol氧气生成,有2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2mol 电子,故0.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故B错误;C.质量相同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故相同条件下,二者体积比也为:11:16,故C错误;D.1.0L 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溶质含有的氧原子数等于2N A,溶剂水还含氧原子,故D 正确;故选D.点评:配制溶液时,一定要注意,溶剂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本题易错选B,要清楚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中易忽落溶剂水中含氧而不选D.2.(3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CO32﹣B.17gNH3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C.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根据题中没有告诉碳酸钠溶液的体积进行分析;B、根据氨气的质量计算出氨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C、根据是否是标准状况下进行判断;D、根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否是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A、0.1mol•L﹣1Na2CO3溶液,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含有的碳酸根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B、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氢原子,即含有3N A个氢原子,故B正确;C、常温下,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无法计算5.6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由于阿伏伽德罗常数考查知识面覆盖广,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是历年2015届高考倍受青睐的试题,问题解决重在审题,并且善于总结常见易错点,本题难度不大.3.(3分)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2O的电子式:B.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 CC.CO2的比例模型:D.Cl﹣的结构示意图: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水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B、原子符号A z X,左下角z代表质子数,左上角A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据此书写;C、比例模型主要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以及原子间的连接书写、空间结构,不能表示原子间的成键情况;D、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质子数不变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解答:解:A、水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以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A错误;B、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原子符号为614C,故B正确;C、二氧化碳分子式为CO2,由模型中原子的相对大小可知模型中原子较大的为O原子,较小的为C原子,实际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故C错误;D、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质子数不变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难度不大,注意C选项容易忽略原子的相对大小.4.(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H4H的电子式:B.硬脂酸的分子式为:C17H35COOHC.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D.Cr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NH4H为离子化合物,漏掉了氢离子最外层含有的2个电子;B.分子式中不需要标出官能团,C17H35COOH为硬脂酸的结构简式;C.3s轨道的电子的自旋方向应该相反;D.根据构造原理及铬元素的核电荷数形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解答:解:A.NH4H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A错误;B.硬脂酸分子中含有18个C,为饱和一元羧酸,硬脂酸的分子式为:C18H36O2,故B错误;C.镁为12号元素,3s轨道的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错误,基态Mg原子正确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C错误;D.Cr元素为2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则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子式等表示方法及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的概念及正确的表示方法,明确核外电子排布式的表示方法.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B.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可制取乙烯D.丙氨酸()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为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植物油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D.丙氨酸相邻两个分子的羧基和氨基能脱去一分子的水.解答:解: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A错误;B.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只能证明有葡萄糖,不能证明完全水解,故B错误;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可制取乙烯,故C错误;D.丙氨酸相邻两个分子的羧基和氨基能脱去一分子的水得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3分)“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先是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粒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R为烃基)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该高分子化合物难溶于水,没有固定的熔沸点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聚丙烯酸酯,为加聚产物,不含碳碳双键,其合成单体为CH2=CH﹣COOR,结合酯、烯烃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聚丙烯酸酯,为加聚产物,其合成单体为CH2=CH﹣COOR,故A正确;B.聚丙烯酸酯中不含碳碳双键,则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聚丙烯酸酯中含﹣COO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D.该高分子化合物含酯基,属于酯类难溶于水,聚合度n不确定,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酯、烯烃性质的考查,注意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及单体判断,题目难度不大.7.(3分)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有机反应.分析: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羧酸跟醇的反应过程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即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解答:解: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提供羟基,醇提供羟基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所以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乙醇仍存在,故18O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若CH3CH218OH与丙酸反应生成CH3CH2CO18OCH2CH3,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难度不大,理解酯化反应原理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8.(3分)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C2H5)﹣C≡CH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量最多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A.4、3、5 B.4、3、6 C.2、5、4 D.4、6、4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根据乙烯的共面结构以及乙炔的共线结构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解答:解:有机物中,含有乙烯的共面基本结构部分,含有乙炔的共线基本结构,线可以在面上,所以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6个,即c=6,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即为符合乙炔的结构的碳原子,最多为3个,即b=3,甲基碳和乙基碳原子是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共4个,故a=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共线和共面知识,可以根据基本物质的结构来分析,难度中等.9.(3分)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关于金刚烷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中有4个结构B.分子中有4个由六个碳原子构成的碳环C.金刚烷分子式是C10H16D.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4种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金刚烷中每个C原子与其它C原子形成单键,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10H16,分子中含有4个六元环,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以此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4个C原子与其它3个C原子成键,则分子中有4个结构,故A正确;B.由金刚烷的键线式,可知分子内由C原子构成的最小的环上有6个C原子,这种环有4个,故B正确;C.由结构可知,含4个CH,6个CH2,则分子式为C10H16,故C正确;D.含4个CH,6个CH2,含2种位置的H,则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考查,注意碳形成4个化学键及空间对称性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3分)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O C.CH4O D.C3H7Cl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A、C5H10可能为戊烯,也可能为环戊烷;B、C7H8O可能为酚、也可能为醇;C、CH4O为甲醇;D、C3H7Cl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解答:解:A、C5H10可能为戊烯,也可能为环戊烷,可能为混合物,故A错误;B、C7H8O可能为酚、也可能为醇,可能为混合物,故B错误;C、CH4O为甲醇,没有同分异构体,为纯净物,故C正确;D、C3H8只有一种结构:CH3CH2CH3,分子中只有2种氢原子,所以C3H7Cl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一元取代同分异构体利用等效氢进行的判断是关键.二、第II卷(非选择题)11.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CH2=CH2+Br2→CH2BrCH2Br;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和后加热至50℃~60℃发生反应:.(2)苯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另一个反应产物为H2O.(3)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实验按照如图进行:①碎瓷片的作用是BC.A.作反应物 B.积蓄热量 C.有催化功能 D.防止暴沸②将石蜡油分解所得生成物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专题:有机反应.分析:(1)①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和后加热至50℃~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2)苯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同时生成水;(3)①碎瓷片可防止暴沸、同时可加快分解速率;②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解答:解:(1)①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该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②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和后加热至50℃~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该反应为,故答案为:;(2)苯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发生取代反应,苯中被取代的H与硫酸中﹣OH结合,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H2O,故答案为:H2O;(3)①碎瓷片可防止暴沸、同时可加快分解速率,其作用为B、C,故答案为:BC;②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苯的性质的考查,注意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乙烯,题目难度不大.12.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0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CaCl2(A)和碱石灰(B)的干燥管,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1.8g,B管质量增加了4.4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1)燃烧此有机物3.0g需消耗O2(标准状况)2.24L;(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C2H4O2.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进而计算消耗氧气的体积;(2)A管质量增加1.8g为生成水的质量,B管质量增加4.4g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n=计算有机物、水、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有机物分子中N(C)、N(H),再根据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中N(O),确定有机物分子式.解答:解:(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消耗O2的质量为:1.8g+4.4g﹣3g=3.2g,其物质的量==0.1mol,故氧气体积=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2.24;(2)CaCl2中吸水质量增加1.8g,水的物质的量==0.1mol,n(H)=0.2mol,碱石灰吸CO2增加4.4g,二氧化碳物质的量==0.1mol,n(C)=0.1mol该有机物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有机物分子中N(C)==2,N(H)==4,N(O)==2,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故答案为:C2H4O2.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掌握燃烧法利用守恒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8O2)是一种食品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通过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D分子中含有支链;F分子中含有苯环但无甲基,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E与2molH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F.请回答:(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E的结构简式为(2)C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酯化反应(4)符合下列条件: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说明A含有两类氢原子,且其原子个数比是1:3,设A的分子式为CxHy,且x和y 都是正整数,只有x=4、y=8时符合条件,则A是烯烃,A中有两类氢原子且个数比是1:3,所以A为异丁烯或二丁烯;结合已知信息得,A反应生成醇B,B被氧气氧化生成醛C,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生成酸D,D分子中含有支链,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B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OH,A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2;D是羧酸,D和F反应生成有机物C13H18O2,D中含有4个碳原子,所以F中含有9个碳原子,且D和C13H18O2中氧原子数相同,所以D和F发生酯化反应,则F是醇,F的分子式为:C9H12O,F分子中含有苯环但无甲基,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E与2molH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F,所以F的结构简式为:,则E的结构简式为.解答:解: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说明A含有两类氢原子,且其原子个数比是1:3,设A的分子式为CxHy,且x 和y都是正整数,只有x=4、y=8时符合条件,则A是烯烃,A中有两类氢原子且个数比是1:3,所以A为异丁烯或二丁烯;结合已知信息得,A反应生成醇B,B被氧气氧化生成醛C,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生成酸D,D分子中含有支链,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O,B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OH,A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2;D是羧酸,D和F反应生成有机物C13H18O2,D中含有4个碳原子,所以F中含有9个碳原子,且D和C13H18O2中氧原子数相同,所以D和F发生酯化反应,则F是醇,F的分子式为:C9H12O,F分子中含有苯环但无甲基,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E与2molH2可以发生反应生成F,所以F的结构简式为:,则E的结构简式为.(1)通过以上分析知,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羟基,;(2)C与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异丁酸根离子、氧化亚铜和水,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D与F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酯化反应;(4)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说明苯环上含有两个支链,所以F的同分异构体有:苯环上连接正丙基和酚羟基,正丙基和酚羟基处于苯环上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异丙基和酚羟基处于苯环上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所以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明确有机物的断键和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解题时注意结合题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7)
周末测试(七) 2015.10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反应中:A 2(g)+B 2(g) 2AB(g),△H<0 ,当其达到平衡时,在右图的曲线中, 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曲线是 ( )A. ①②B. ③④C. ①D. ①⑤2、在恒温时,一固定体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 2(g) N 2O 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一定量的N 2O 4(g),重达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 2的体积分数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g N g M 2E (g )。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 (g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 和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 的转化率A .20%B .40%C .60%D .80%4、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 和B 中,保持温度为150℃,同时向A 容器中加入a mol HI ,向B 容器中加入b mol HI (a >b),当反应2 HI (g) H 2 (g) + I 2 (g)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A >tB B .HI 的平衡分解率a A =a BC .平衡时I 2 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 >BD .平衡时 C(I 2)A = C(I 2) B5、今有X (g )+Y(g) 2Z(g);正反应放热。
从反应开始经过t 1后达到平衡状态,t 2 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 3时又达到平衡,据右图回答:从t 2→t 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A .增大X 或Y 的浓度B .增大压强C .增大Z 的浓度D .升高温度6、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入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 2O 4 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7、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 熔融状态时不导电B. 是共价化合物C. 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 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8、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A .CO 2气体通入NaOH 溶液中B .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D.NH3通入盐酸中9、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溶液中的c(H+)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的c(OH-)减小10、在同一温度下,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是() A.a>b>c B.a=b=c C.c>a>b D.b>c>a11、某酸溶液中c(H+)=0.1mol·L-1,则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A.一定等于0.1mol·L-1B.一定大于0.1mol·L-1C.一定小于0.1mol·L-1D.无法确定12、PH不同的两种溶液,前者c(H+)为后者c(H+)10倍的是()A.PH=3和PH=4 B.PH=4和PH=6 C.PH=10和PH=9 D.PH=11和PH=12 13、在25℃条件下将pH=1的醋酸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A.2 B.3 C.1~3之间D.>3二.填空题14、可逆反应3A(g)3B(?)+C(?) △H>0达到化学平衡后,(1)升高温度,用“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填空。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4)
高二化学周末测试题(四) 2015.1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应对石油危机,2006年1月1日,江苏省“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2、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逆(NH3) C.2v正(H2)=3 v正(NH3) D.v正(N2)=3 v 逆(H2)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C(石墨);ΔH=-1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4、已知可逆反应:mA+nB==xC (A,B,C均为气体)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为:v(A)= a mol/(L·s),v(B)= b mol/(L·s),v(C)= c mol/(L·s)。
则x的值为()A.bc/n B.nc/b C.ma/c D.ac/m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6、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7、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升高体系的温度C.增加体系的压强D.减少C的物质的量浓度8、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 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0.6mol B.1mol C.大于0.6mol D.大于1mol9、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0、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 =–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 =–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 =–Q3 kJ/mol ,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1>Q2>Q3B. Q1>Q3>Q2C. Q3>Q2>Q1D. Q2>Q1>Q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B.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12、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1)
高二化学周末测试题(一) 2015.9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CH3COOH+KOH=CH3COOK+H2OC.A+B=C+D;ΔH <0D.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ΔH= +725.8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 -1452 kJ/molC.CH3OH(l)+(3/2)O2(g)=CO2(g)+2H2O(l)ΔH= -725.8 kJ/mol lD.2CH3OH(l)+3O2(g)=2CO2(g)+4H2O(g)ΔH= -1452 kJ/mol5.已知H+ (aq) + OH-(aq) = H2O(l) ;△H= -57.3 kJ/mol 现有下列反应(1)H2SO4 (aq) + 2NaOH (aq) = Na2SO4 (aq) + 2H2O(l) ;(2)H2SO4 (aq) + Ba(OH)2 (aq) = BaSO4(s)+ 2H2O(l) ;(3)HCl (aq) + NH3·H2O (aq) = NH4Cl (aq) + H2O(l) ;(4)CH3COOH (aq) + NaOH (aq) = CH3COONa (aq) + H2O(l) ;其中反应热符合△H= -57.3 kJ/mol的是()A.(1)(2) B.(2)(3) C.(3)(4) D.都不符合6.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以△H1和△H2表示:2H2(g )+ O2 (g ) == 2H2O(g ) △H1 ; 2H2 (g ) + O2 (g ) == 2H2O ( l ) △H2则△H1和△H2的关系为()A.△H2 >△H1 B.△H1 >△H2 C.△H1=△H2 D.无法确定7.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聊城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检测数 学 试 题(理科)(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ABC 中,若sin A a =cos B b,则角B 的值为( )A .30°B .45°C .60°D .90°2.已知129,,,1a a --成等差数列,1239,,,,1b b b --成等比数列,则b 2(a 2-a 1)= ( ) A.8 B.-8 C.±8 D.983.在数列}{n a 中, 21=a ,1221+=+n n a a ,那么101a =( )A .49B .50C .51D .524.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2、6、310,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A .90° B .120° C .135° D .150° 5.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 =1, BC =2,则AC =( )A .5 B. 5 C .2 D .1. 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设2193a a P q +=≠Q =75a a , 则P 与Q 的大小关系是 ( )A .P>QB .P<QC .P=QD .无法确定7.若a 、b 为实数, 且a +b=2, 则3a+3b的最小值为 ( )A .18B . 23C .6D .2438.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2,前4项的和是1,则前8项的和为 ( ) A .15 B .17 C .19 D .219.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x y y x x y ,则目标函数y x z +=2的最小值为( )A .2B . 9C .4D .310.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 )A .120B .105C .90D .7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x ·3n -1-16,则x =________. 12.已知0<x <2,求函数(83)y x x =-的最大值 .1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2n ,则218a a +=.14.设x ,y 为正实数,且x +y =2,则2x +1y的最小值为________.15.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8400,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z =abx +y (a >0,b >0)的最大值为8,则a +b 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60分)16.(本题满分12分)设函数12)(2++=mx mx x f . (1)当1=m 时,求不等式2)(-->x x f 的解集.(2)若0)(>x f 对任意R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7, a 5+a 7=26,{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1)求a n 及S n ; (2)令b n =1a n 2-1(n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18.(本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 且有bcos C +ccos B =2acos B. (1)求B 的大小;(2)若△ABC 的面积是334,且a +c =5,求b.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725,13S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21n n n T T b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2)若n n n c a b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Q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40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 (g) + 1/2 O2(g) == H2O (l) H=285.8 kJ·mol1C3H8(g)+5O2(g) == 3 CO2(g) +4H2O (l) H=2220.0 kJ·mol1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B、3:1C、1:4D、5:134. 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 ==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秒钟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 )A. 2.8molB. 1.6molC. 3.2molD. 3.6mol5.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 CuSO4(s)+5H2O(l) △H=+Q2 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 )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确定6.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3mL烧碱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13.15g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C.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4.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大的反应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水力(水能)按不同的分类可看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D.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1.8 kJ/mol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B.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25℃,将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87.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出c(H+)=1.0×10﹣13mol/L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K+、SO42﹣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D.MnO4﹣、K+、Na+、SO42﹣9.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体积 B.加大X的投入量C.减压 D.升高温度10.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60% C.80% D.90%11.可逆反应aA(s)+bB(g)⇌cC(g)+dD(g)△H=Q,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T1>T2,Q>0 B.T l<T2,Q>0C.P1>P2,a+b=c+d D.P l<P2,b=c+d1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 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1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15.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如下,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B.t2~t3C.t3~t4D.t5~t616.将固体A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A(s)⇌B(g)+C(g);②2C(g)⇌D(g)+E(g).达到平衡时,c(D)=0.5mol•L﹣1,c(C)=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25 B.20 C.16 D.917.下列措施能加快Fe与0.1mol/L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的是( )A.向溶液中再滴加1mol/L的HNO3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D.降低温度18.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右图所示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①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②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③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④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5℃时将水不断滴入0.1mol/L的氨水中,下列变化的图象合理的是( ) A.B.C.D.20.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反应速度:乙>甲 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C.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21.可逆反应2NO2(g)⇌N2O4(g),△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通过改变条件,达到新平衡后使气体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容器体积 B.温度压强不变,充入N2O4(g)C.温度压强不变,充入NO2(g)D.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22.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的醋酸溶液至0.01mol•L﹣1,随着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比值中始终增大的是( )A.B.C.D.C23.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24.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Y=Z D.X=Y<Z25.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2>△H3B.△H1<△H3C.△H1+△H3=△H2D.△H1+△H2>△H3二.填空题(共5道大题,50分)26.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 (l),放出622kJ热量:__________;(2)10g C2H6(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a kJ热量,写出表示C2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7.(16分)恒温时,将2molA和2molB气体投入固定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D(s),10s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7mol,C的反应速率为0.0225mol•L ﹣1•s﹣1;40s时反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B的转化率为20%.请填写下列空白:(1)x=__________(2)从反应开始到40s达平衡状态,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3)平衡时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数值是__________(5)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__________A.消耗A的物质的量与生成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n(A):n(B)=2:1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压强不再变化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6)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A)=5mol•L﹣1,c(B)=6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浓度为3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__(填“是”与“否”),此时v(正)__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_.(2)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__,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__________.(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29.(14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H1②CO2(g)+3H2(g)⇌CH3OH(g)+H2O(g)△H2③CO2(g)+H2(g)⇌CO(g)+H2O(g)△H3回答下列问题:化学键H﹣H C﹣OH﹣O C﹣HC≡OE/(kJ.mol﹣1)436 343 1076 465 413(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____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_______kJ.mol﹣1(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溶解度的大小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D.导电性的强弱【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根据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A.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故A错误;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醋酸也是共价化合物,但它是弱电解质;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而氢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是弱电解质,所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无关,故B错误;C.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建立电离平衡,所以C正确;D.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抓住弱电解质的特征“部分电离”,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3mL烧碱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13.15g【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试纸的使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精确到0.1;B.pH计精确到0.01;C.滴定管精确到0.01;D.托盘天平精确到0.1.【解答】解:A.量筒精确到0.1,无法量取7.13mL稀盐酸,故A错误;B.pH计精确到0.01,可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故B正确;C.滴定管精确到0.01,可量取20.3mL烧碱溶液,故C正确;D.托盘天平精确到0.1,无法称量13.15g,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C.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知: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A.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乙炔燃烧热可燃物的系数要求必须是1mol,故A错误;B.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H=+2b kJ/mol表示吸收热量,故B错误;C.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故C正确;D.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4.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大的反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可知该反应吸热,且熵值增大,根据△G=△H﹣T•△S判断,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才可.【解答】解:2N2O5(g)=4NO2(g)+O2(g);△H=+56.7kJ/mol,是一个吸热反应,△H>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必须满足△G=△H﹣T•△S<0,所以△S>0,且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关系,明确△H﹣T•△S<0是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水力(水能)按不同的分类可看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D.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H=﹣241.8 kJ/mol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水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可以从自然界补充;D、氢气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为液体水.【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稳定,故B错误;C、水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可以从自然界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氢气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为液体水,所以H2(g)+O2(g)═H2O(g)△H=﹣241.8 kJ/mol 不能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能源的分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B.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25℃,将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8【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pH相差2,氢离子浓度相差100倍,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B、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加水稀释时醋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据此分析;C、盐酸和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均按1:1反应;D、酸溶液无限稀释,只能是pH接近7.【解答】解:A、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故A正确;B、将等pH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醋酸溶液的PH变化小,所以稀释后pH:盐酸>醋酸,故B错误;C、盐酸和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均按1:1反应,HCl与CH3COO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C错误;D、酸溶液无限稀释,只能是pH接近7,不能超过7,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H的比较与计算、溶液的稀释,难度不大.7.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出c(H+)=1.0×10﹣13mol/L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K+、SO42﹣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D.MnO4﹣、K+、Na+、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1,为酸或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1,为酸或碱溶液,A.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NH4+,酸性溶液中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不选;B.HCO3﹣与酸、碱溶液均反应,不可大量共存,故B选;C.碱性溶液中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AlO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审题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9.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体积 B.加大X的投入量C.减压 D.升高温度【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可知曲线a变为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应改变条件增大反应速率,同时X的转化率不变,即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移动,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曲线a变为曲线b,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应改变条件增大反应速率,同时X的转化率不变,即条件改变不影响平衡移动,A、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反应加快,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 正确;B、加大Y的投入量,反应加快,平衡向正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C、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等,难度不大,根据图象判断条件改变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是解题的关键.10.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60% C.80% D.9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混合气体,与开始时只充入2molE(g),极限转化后起始量相同,则平衡为等同的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量相同,则2E(g)⇌2M(g)+N(g),开始 2 0 0转化 x x 0.5x平衡2﹣x x 0.5x,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则=,解得x=0.4mol,所以2M(g)+N(g)⇌2E(g),开始2 1 0平衡0.4 0.2 1.6以此计算转化率.【解答】解:若开始只充入2molM和1molN混合气体,与开始时只充入2molE(g),极限转化后起始量相同,则平衡为等同的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量相同,则2E(g)⇌2M(g)+N(g),开始 2 0 0转化 x x 0.5x平衡2﹣x x 0.5x,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则=,解得x=0.4mol,所以2M(g)+N(g)⇌2E(g),开始2 1 0平衡0.4 0.2 1.6则M的转化率为×100%=8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明确化学平衡三段法计算格式及转化率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注意分析两种情况下为等同的平衡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1.可逆反应aA(s)+bB(g)⇌cC(g)+dD(g)△H=Q,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T1>T2,Q>0 B.T l<T2,Q>0C.P1>P2,a+b=c+d D.P l<P2,b=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T2>T1;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根据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左图中,由“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2>T1,升高温度,生成物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0;右图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增大压强,反应物B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变,即b═c+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象,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确定温度、压强的相对大小,再结合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1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 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加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增大浓度或增大压强等,注意C为固体的特点,以此解答.【解答】解: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②由于碳为固体,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压强增大,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反应速率减小.则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①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大.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纯水中c(H+)=c(OH﹣),溶液呈中性;B.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C.根据c(H+)=,PH=﹣lg计算;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o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解答】解: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但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故B错误;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0.1mol/L,pH=1,故C正确;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o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pH<7,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计算与判断以及弱电解质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易错点为A,注意纯水中c(H+)=c(OH﹣).1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考点】中和滴定.【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c(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解答】解: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可知c(待测)偏大,故A错误;B、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故B错误;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可知c(标准)偏小,故C正确;。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聊城四中-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复习试卷
山东省聊城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复习试卷(三)一、第I卷(选择题)1.将转变为的方法为()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将转变为,﹣COONa没有变化,﹣COO﹣水解可生成﹣OH,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将转变为,﹣COONa没有变化,﹣COO﹣水解可生成﹣OH,则先发生在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生成,再通入CO2,生成即可,注意强酸(HCl)与﹣COONa反应,NaOH、Na2CO3、均能与苯酚反应,所以B、C、D不能实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明确官能团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强酸(HCl)与﹣COONa反应,NaOH、Na2CO3、均能与苯酚反应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乙烯水化制乙醇;溴乙烷水解制乙醇B.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乙醇脱水制乙烯;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乙烯D.苯的硝化;苯与氢气(镍作催化剂)制取环己烷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分析:A、乙烯与水反应为加成反应;溴乙烷水解为取代反应;B、甲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丙炔含有不饱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脱水为消去反应,溴乙烷生成乙烯为消去反应;D、苯的硝化为取代反应,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为加成反应.解答:解:A、乙烯水化制乙醇为加成反应,溴乙烷水解制乙醇为取代反应,二者不同,故A错误;B、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为加成反应,二者不同,故B错误;C、乙醇脱水制乙烯属于消去反应,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乙烯为消去反应,故二者相同,故C正确;D、苯的硝化反应中苯环上的H被硝基取代,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分别为取代、加成反应,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分子式为C10H20O2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有机物A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说明A为酯,根据分子组成可知应为饱和一元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且碳链相同,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是饱和酯,且两边链相同,分析C4H9COOH或C4H9CH2OH中都含有C4H9﹣烃基,有四种结构:C﹣C﹣C﹣C﹣,,,则A有四种结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的关键是根据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说明C和D的碳原子数相同,且碳链相同.4.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5OH B.C.C H3CH2CH2COOH D.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由图可知,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故有机物分子中有3种H原子,H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对应峰的面积之比,结合等效氢判断;等效氢判断: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同一对称位置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解答:解: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故有机物分子中有3种H原子,A、C2H5OH即CH3CH2OH中,羟基上1种H原子、甲基上有1种H原子,亚甲基上有1种H原子,故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故A正确;B、中2个甲基上的H原子与碳碳双键中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相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B错误;C、CH3CH2CH2COOH中甲基中的H原子与羧基基中的H原子、2个亚甲基上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有4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C错误;D、为对称结构,甲基与苯环上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有2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H核磁共振谱图的运用,较简单,注意核磁共振氢谱中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氢,则就有几组峰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B.3﹣甲基﹣2﹣乙基戊烷C.1,1﹣二氯乙烯D.2,3﹣二甲基戊烯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解答:解:A.3,3﹣二甲基丁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不是最小的,说明编号方向错误,正确的命名为2,2﹣二甲基丁烷,故A错误;B.烷烃中没有2﹣乙基,碳链不是最长;依据系统命名法得到名称为:3,5﹣二甲基己烷,故B错误;C.1,1﹣二氯乙烯,烯烃命名,编号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该命名符合烯烃命名原则,故C正确;D.2,3﹣二甲基戊烯,烯烃的命名中,编号必须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命名时要标出碳碳双键的位置,名称中没有标出碳碳双键的位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判断,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方法.6.做乙醛被Cu(OH)2氧化实验时,有以下步骤:①加入0.5mL乙醛溶液;②加入2% 硫酸铜溶液4﹣5滴;③加入10% NaOH溶液2mL;④加热至沸腾.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考点:乙醛与Cu(OH)2的反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2价铜具有氧化性.醛基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成羧基,自身被还原成氧化亚铜,做乙醛被Cu(OH)2氧化实验,反应条件溶液为碱性、需加热,结合实验操作步骤中的注意点选择先后顺序,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该反应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价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做该实验先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然后加乙醛,实验的步骤:因碱需过量所以第一步加入10% NaOH溶液2mL选③;然后加入2% 硫酸铜溶液4﹣5滴,配制氢氧化铜选②;加入0.5mL 乙醛溶液选①;加热至沸腾选④,所以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醛的性质,注意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是在碱性环境下、加热进行,根据操作的要点选择前后顺序是解答的关键,第一步操作是该题的易错点,题目较简单.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C.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苯环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考点: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C、多糖可水解为二糖、单糖,蛋白质可水解为氨基酸;D、苯环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解答:解:A、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A错误;B、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多糖可水解为二糖、单糖,蛋白质可水解为氨基酸,故C正确;D、苯环内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苯环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8.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式.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根据共面结构的基本物质:乙烯、苯环等的结构来回答.解答:解:有机物﹣C≡C﹣CH=CH﹣CH3中,具有苯环、乙烯的共面结构以及乙炔的共线结构,所以苯环的6个碳原子一定共面,具有乙烯结构的后4个碳原子一定共面,具有乙炔结构的两个碳原子(倒数第四个和倒数第五个)一定共线,所有的碳原子可以共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基本结构知识,属于基本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含有两种官能团C.与乙酸互为同系物D.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含有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羟基和官能团,与乙酸结构不同,则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B.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C.苯不含碳碳双键;D.单糖不发生水解.解答:解: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故A正确;B.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苯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单糖不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鉴别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难道不大.二、第II卷(非选择题)11.如图为硬脂酸甘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g的硬脂酸甘油脂,然后再加入2~3g的氢氧化钠、5mL水和l0 mL酒精,加入的酒精的作用为溶解硬脂酸甘油酯.(2)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给反应的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混合物为胶体(填“悬浊液”或“乳浊液”或“溶液”或“胶体”).(3)向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上层,这个操作称为盐析.(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冷凝.(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0H)3.考点:肥皂的制取.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硬脂酸甘油脂不溶于水;(2)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3)皂化反应所得混合物加入食盐能使硬脂酸钠在上层析出;(4)酒精、水易挥发,长导管能给气体足够的冷却时间;(5)硬脂酸甘油脂能再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解答:解:(1)加入的酒精可溶解硬脂酸甘油酯,故答案为:溶解硬脂酸甘油酯;(2)所得混合物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属于胶体,故答案为:胶体;(3)皂化反应所得混合物加入食盐发生盐析,能使硬脂酸钠在上层析出,故答案为:食盐;上;盐析;(4)酒精和水易挥发,长玻璃导管能使其冷凝回流,故答案为:冷凝;(5)硬脂酸甘油脂能再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故答案为:(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0H)3.点评:本题考查肥皂的制取,注意皂化反应所得混合物为胶体,难度不大.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1)当此有机物分别和NaHCO3、NaOH或Na2CO3、Na反应时依次生成①、②、③.(2)根据(1)可知﹣OH上H电离由易到难的顺序为羧基、酚羟基、醇羟基(填官能团名称).(3)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mol H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含有羟基,可与钠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钠、氢氧化钠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钠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可与NaHCO3反应生成,酚羟基、羧基都具有酸性,酚羟基酸性比碳酸氢钠强,比碳酸弱,有机物可与NaOH或Na2CO3反应生成,三种官能团都可与钠反应,则与钠反应生成,故答案为:NaHCO3;NaOH或Na2CO3;Na;(2)由(1)可知有机物三种官能团﹣OH上H电离由易到难的顺序为羧基、酚羟基、醇羟基,故答案为:羧基、酚羟基、醇羟基;(3)三种官能团都可与钠反应,则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mol H2.,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13.药物普仑司特对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银屑病等均有良好疗效.在普仑司特的合成中需要用到关键中间体M(1﹣溴﹣4﹣苯丁烷).中间体M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D中的官能团为羰基、溴原子:反应④属于还原反应(填反应类型);B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H2COOH.(2)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COOCH2CH=CH2.a.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不存在顺反异构体(3)利用溴代烃E(含溴质量分数为66.1%)为起始原料也可制得中间体M:则E CH2=CH﹣CH2BrF→M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H2CH2CH=CH2+HBr C6H5CH2CH2CH2CH2Br.(4)C6H5MgBr与化合物G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可制得M.①用系统命名法给化合物G命名:1,4﹣二溴丁烷;②写出加热条件下G在足量NaOH醇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CH2CH2CH2CH2Br+2NaOH CH2=CHCH=CH2↑+2NaBr+2H2O.考点: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羰基、溴原子;由D变为M,可以看出是分子得到H原子,根据有机反应中得氢失氧被还原,可知反应④属于还原反应,A与HBr发生反应得到BrCH2CH2CH2COOH;B在PCl3作用下反应得到C为BrCH2CH2CH2COCl;(2)a.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则含HCOO﹣,b.不存在顺反异构体,则存在CH2=CH ﹣;(3)溴代烃E 中含溴质量分数为66.1%,则该溴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假设该溴代烃的分子中烃基部分的式量为121﹣80=41,含C原子数为=3.5,所以该溴代烃的分子为C3H5Br.由M的结构及后来添加的物质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Br.CH2=CH﹣CH2Br与Mg发生反应得到CH2=CH﹣CH2MgBr;CH2=CH﹣CH2MgBr 与C6H5CH2Br发生反应得到F为C6H5CH2CH2CH=CH2.F与HBr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发生反应得到M;(4)C6H5MgBr与化合物G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可制得M,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G 为BrCH2CH2CH2CH2Br,①用系统命名法给化合物G命名1,4﹣二溴丁烷;②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解答:解:(1)由D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含有的官能团为羰基、溴原子;由D变为M,可以看出是分子得到H原子子,根据有机反应中得氢失氧被还原,可知反应④属于还原反应,A与HBr发生反应得到BrCH2CH2CH2COOH;B在PCl3作用下反应得到C为BrCH2CH2CH2COCl,故答案为:羰基、溴原子;还原;BrCH2CH2CH2COOH;(2)a.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则含HCOO﹣,b.不存在顺反异构体,则存在CH2=CH ﹣,则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CH2,故答案为:HCOOCH2CH=CH2;(3)溴代烃E 中含溴质量分数为66.1%,则该溴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假设该溴代烃的分子中烃基部分的式量为121﹣80=41,含C原子数为=3…5,所以该溴代烃的分子为C3H5Br.由M的结构及后来添加的物质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Br.CH2=CH﹣CH2Br与Mg发生反应得到CH2=CH﹣CH2MgBr;CH2=CH﹣CH2MgBr 与C6H5CH2Br发生反应得到F为C6H5CH2CH2CH=CH2.F与HBr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发生反应得到M,其化学方程式为C6H5CH2CH2CH=CH2+HBr C6H5CH2CH2CH2CH2Br,故答案为:CH2=CH﹣CH2Br;C6H5CH2CH2CH=CH2+HBr C6H5CH2CH2CH2CH2Br;(4)C6H5MgBr与化合物G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可制得M,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G 为BrCH2CH2CH2CH2Br,①用系统命名法给化合物G命名,含﹣Br原子的主链含4个C,溴原子分别在1、4号C 上,其名称为1,4﹣二溴丁烷,故答案为:1,4﹣二溴丁烷;②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该反应为BrCH2CH2CH2CH2Br+2NaOH CH2=CHCH=CH2↑+2NaBr+2H2O,故答案为:BrCH2CH2CH2CH2Br+2NaOH CH2=CHCH=CH2↑+2NaBr+2H2O.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卤代烃的性质、化学式的确定、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系统命名法的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周末测试题(四) 2015.1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应对石油危机,2006年1月1日,江苏省“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2、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逆(NH3) C.2v正(H2)=3 v正(NH3) D.v正(N2)=3 v 逆(H2)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C(石墨);ΔH=-1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4、已知可逆反应:mA+nB==xC (A,B,C均为气体)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为:v(A)= a mol/(L·s),v(B)= b mol/(L·s),v(C)= c mol/(L·s)。
则x的值为()A.bc/n B.nc/b C.ma/c D.ac/m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6、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7、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升高体系的温度C.增加体系的压强D.减少C的物质的量浓度8、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 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0.6mol B.1mol C.大于0.6mol D.大于1mol9、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0、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 =–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 =–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 =–Q3 kJ/mol ,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1>Q2>Q3B. Q1>Q3>Q2C. Q3>Q2>Q1D. Q2>Q1>Q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B.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12、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13、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全的燃料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内NH 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 .0.1 mol·L -1·min -1B .0.3 mol·L -1·min -1C .0.2 mol·L -1·min -1D .0.6 mol·L -1·min -1 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 196.64kJB . 196.64kJ /molC . <196.64kJD . >196.64kJ16、某学生将干燥的碘粉与铝粉混合,将其入置时未见反应,但滴上一滴水会冉冉升起紫色的碘蒸气,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有关该实验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加水使碘和铝粉形成溶液B .水作氧化剂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水是催化剂17、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这时A 的转化率是 ( )A .40%B .50%C .60%D .70%18、已知方程式2H 2(g)+O 2(g)=2H 2O(l);△H 1=–571.6KJ ·mol -1,则关于方程式2H 2O(l) =2H 2(g)+O 2(g);△H 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H 2大于零C .该反应的△H 2=-571.6kJ ·mol -1D .该反应可表示36g 液态水分解时的热效应19、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 ―Q 1 KJ/mol2H 2(g)+O 2(g)==2H 2O(g) △H = ―Q 2 KJ/mol2H 2(g)+O 2(g)==2H 2O(1) △H = ―Q 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 )A . 0.4Q 1+0.05Q 3B . 0.4Q 1+0.05Q 2C . 0.4Q 1+0.1Q 3D . 0.4Q 1+0.1Q 220、对于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mA(气) + nB(气)eC(气 )+dD (气)+ Q ,下列能证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B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m 个A 分子的同时也生成了d 个D 分子C .单位时间内每生成e 个C 分子的同时也生成了n 个B 分子D .A 、B 、C 、D 四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m ∶n ∶e ∶d以下带★为选作题★21、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2Z(g)★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Z为0.3mol/LB. Y2为0.35mol/LC. X2为0.2mol/LD. Z为0.4mol/L★23、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Y的转化率为37.5%,X的转化率为25%。
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的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 B.3:1 C.1:2 D.2:1三、填空题25、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 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
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26、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反应开始至2分钟末,X的反应速率为:⑶该反应是由开始反应的(正、逆或正逆同时)27、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