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政治_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_社会的粘连模式

合集下载

2021年国开电大《社区治理》形考任务2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社区治理》形考任务2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社区治理》形考任务2答案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形考任务二市场机制的源动力是正确答案是:个人利益目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户口在辖区以及在辖区工作居住的人口(判断题)正确答案是:“对”。

目前街道办事处承担的任务大大增加,以下哪些属于街道办事处的任务正确答案是:(全选)发展、管理街道经济, 进行城市管理, 民政工作, 人口管理权力寻租不是政府干预的必然产物,有政府干预的地方不会产生权力寻租。

(判断题)正确答案是:“错”。

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什么理论证明正确答案是:帕金森定律各个地区和国家所使用的社区治理的策略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任何地区都无法照搬别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判断题)正确答案是:“对”。

第三部门是指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非营利组织(判断题)正确答案是:“错”。

第三部门的发展不受国家经济社会体制影响。

(判断题)正确答案是:“错”。

街道办事处成立后,其主要工作对象是“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闲散人员和家庭妇女。

(判断题)正确答案是:“对”。

当政府成为社会最高权力机构,权力本身就会产生腐蚀力量,尤其不受任何力量制约的专制全权政府。

(判断题)正确答案是:“对”。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正确答案是:(去除:1954年以前的街居制)1958年以前的乡管理体制, 1958-1983年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1984年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为正确答案是:(全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 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派出的街道办事处都被什么取代正确答案是:人民公社帕金森定律指出,无论政府的工作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或者已经根本没有任何工作了,政府机构的人员数量总是按照同一速度递增。

当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范式

当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范式

当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范式作者:丁云么莹莹来源:《前线》2015年第11期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大中型城市基本上形成了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体制(简称街居制)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

协商民主理念引入城市基层治理,在拓展基层民主渠道的同时,更能让社区的行动主体自由、自愿、平等地组织起来,实现政党组织、基层政府、社区单位、社团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的理性合作,通过公共平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商和讨论,以达成社区行动主体广泛接受的共识,从而实现城市基层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协商民主与治理紧密相联要理解城市基层治理,首先要理解治理。

治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一些国家,由“地方治理”到“公司治理”发展为“公共治理”,现已成为全球政府治国转型的普遍趋势。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治理概念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多向权力、协调互动、资源共享。

也就是说,治理意味着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自觉、自愿的持续互动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9次提到“治理”,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有24次出现“治理”一词。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现代国家治理亦是一种民主治理,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21世纪初为我国学术界所广泛关注。

协商民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协商民主追求一种善治的民主模式,主张作为民主政治之主体的公民,自由、平等、理性地参与到影响自己的公共决策的讨论中去,通过讨论逐渐实现偏好的转换,最终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它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型民主,与治理理念具有密切的关联。

2006年2月,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民法典邻里关系解读

民法典邻里关系解读

民法典邻里关系解读民法典邻里关系解读邻里关系是指居住在同一住宅区或同一村落的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邻里关系已经成为社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邻里之间,彼此关爱、互帮互助、互相尊重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

在民法典中,邻里关系也得到了法律的明确规定,下面就对民法典中的邻里关系条款进行介绍和解读。

首先是关于邻里权利的规定。

民法典第26条规定:“自然人所持有的和享有的属于家庭居住或者生活必需的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这一规定强调了邻里关系中邻居们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即居住权和生活必需权利。

居住权是指居住在房屋或住宅小区内的邻居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享有权,包括对房屋和公共区域的使用、入住条件等方面的权利。

而生活必需权利则包括了居住期间的安全、卫生、交通、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邻居们应该相互尊重和保障这些权利,不得侵犯。

其次是关于共同利益的规定。

民法典第166条规定:“物业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就共同利害事项,应当协商一致。

如无法取得一致,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处理;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习惯或者公平原则处理。

”这一规定强调了邻里关系中邻居们应该相互合作、协商的重要性。

在共同利益事项上,如果邻居们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公共事业维护等问题时,应相互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参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在没有相关规定时,则可以按照习惯或公平原则进行处理。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邻居之间消除妨害关系的规定。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邻居间为了共同利益的需要,应当忍受相应的妨害;但是,妨害严重的,可以请求消除妨害或者依法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这一章节规定,邻居们为了共同利益应该互相忍耐,但如果妨害过于严重,邻居可以请求消除妨害或者依照法律以其他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综上所述,邻里关系法律规定的存在,强化了邻居们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保障彼此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了社区居民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营造。

邻里政治_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_社会的粘连模式

邻里政治_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_社会的粘连模式

社会2007・6Society 第27卷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2社会的粘连模式3桂 勇桂 勇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博士 上海高校社会学E 2研究院研究员3作者感谢来自上海高校社会学E 研究院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SH017)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5J A840004)的资助。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对城市邻里社会的动员控制能力这一问题上存在着“断裂”论与“嵌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粘连”理论,即国家对城市邻里仍旧拥有一定的动员控制能力,但这种能力受到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相当大的限制。

本文通过对相关经验资料的分析,指出国家与城市邻里社会间的这种粘连状态是由邻里中具有非制度化特征的权力操作模式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动力机制等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社区 基层治理 邻里 国家2社会关系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大量文献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问题,并出现了一些不同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社会转型中国家的权力与过去相比有所弱化,这可被称为“国家权力弱化论”。

大致而言,以“市民社会”或“公共圈”理论为研究范式的文献基本上都赞同这一观点,一些强调市场化改革对国家控制社会能力的削弱的研究也持有这一观点(Nee ,1989;Nee &Lian ,1994;Walder ,1994);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国家对社会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控制能力,在一些领域以特定形式出现的国家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可被称为“国家权力延续论”。

一些研究者并不完全赞同改革后独立的社会空间得到扩张的观点,而是认为国家仍然保持着对社会强大的动员能力(孙立平,1994,2000;萧功秦,1993,2000)。

这与Solinger (1993)的观点在逻辑上是相符的,她认为,・201・中国改革中的国家2社会关系具有相当的延续与稳定性质。

在近年来有关“市场转型”理论的争论中,反对Nee 观点的一方也大致可以归为此类(Bian &Logan ,1996)。

寻找平衡点社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市江干区“双网共生”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寻找平衡点社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市江干区“双网共生”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寻找平衡点:社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衔接与融合——以杭州市江干区“双网共生”社区治理实践为例陈佳俊陈建胜摘要:当前在党政主导下培育社区共同体虽已成为各方共识,但在实践路径上却存在较大张力:一方面现代社区共同体因缺乏自我生长、维系的条件与资源,需要党政力量适当推动;另一方面党政干预社区的强大动力、行动又与社区共同体建设规律所抵牾,由此迫切需要社区治理在路径上找到能够有效构建现代社区共同体并实现其与国家力量之间有效衔接、融合的“平衡点”。

杭州市江干区“双网共生”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则为之提供了较好的解释路径,一方面,社会并不具备构建传统社区共同体的可能,也不适宜用正式组织动员方式进行干预,现代社区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在党政的适当推动下,以非组织化方式(邻里坊)实现居民邻里关系网络的串连;同时,社区所兼具的国家与社会两种角色的衔接、融合,需要以对非组织化载体(邻里坊)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科学设置与适应性调整为基础。

关键词: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非组织化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群团制的历史变迁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化机制研究”(20NDJC18Z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来华外国人社区融入模式与机制研究——以义乌为例”(20NDJC129YB )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20)06-052-10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20.06.006陈佳俊,博士,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陈建胜,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杭州310018)。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新取向与新研究我国社区治理走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国家对于坚持党对社区治理的领导要求不断深入,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特别是健全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制度,确保党的领导作用得以发挥;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形成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格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进一步着力要解决居民群众房前屋后的事、身边的事,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两邻理念城市基层治理经验亮点做法

两邻理念城市基层治理经验亮点做法

两邻理念城市基层治理经验亮点做法多年来,*市认真学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打好“凝聚共识、组织融合、建强队伍、改革创新”组合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一、抓思想引领“铸魂”,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厚植践行“两邻”理念。

关于城市基层治理的“两邻”理念,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深刻回答了基层治理为了谁、依靠谁、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课题,为推进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深刻把握城市基层治理中“两邻”理念的要义要求。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既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实践指向、工作要求。

“两邻”理念的工作取向是“四互”,即邻里互动、互信、互爱、互助;实践路径是“四共”,即坚持要事共商、社区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根本目的是“四和”,即实现邻里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融、社区和谐。

践行“两邻”理念,要求创造“邻”的载体:——各级党组织应积极搭建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友邻睦邻平台,将辖区内各类人群、各类组织联系起来,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要求提升“善”的高度——强化党组织的纽带作用,褒扬“伙伴”般的真诚之举,推动个人、家庭、组织实现情感融合、守望互助;要求培养“从我做起”的自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把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要求实施“伴”的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广大居民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体意识,自觉将“两邻”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实践场景。

积极推动“两邻”理念进机关、进社区、进头脑。

近年来,*市采取扎实举措学习总结、宣传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两邻”理念入心入行、在基层治理中开花结果。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两邻”理念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党史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以及“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中,着力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邻”理念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12章 基层治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12章  基层治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近代以– 第来四,级在急剧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城乡基层治理的组 织建制、治理体»系第、五运级行机制及价值取向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政党权力为轴心的国家与社会高度同
– 第四级
• 后期:战国至»明第清五时级代,是以郡县制为核心的地方政治。
王权只达于县,郡县既是代表“王权”直接处理基层民众和社
会事务的机构,也是基层政权组织和法定治理单元;
虽然王朝的正式行政区划只止于县,但是历代县以下都存有不
同类型、多层次的治理组织以确保皇权的绝对控制力。
3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基层• 治第理三级 官督绅治 官僚化 基层政权
– 第四级
人民公社 » 第居五民级委员会 单位制 乡镇街道
乡政村治 村民自治 社区建设
22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1单.简述击当此代中处国编基层辑治理母的版形成文及本其逻样辑。式
2.–简述第当二前级城乡基层治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3.简述•当第前三城级乡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及走向。
4.如何推进–城第乡四基级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五级
23
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协同基层自治组织,有序

国家开放大学 2022政治学 形考任务二

国家开放大学 2022政治学  形考任务二

国家开放大学2022政治学形考任务二答题版本2022.11.05 22:12试卷得分100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传播。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2.在民主国家,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B3.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善治。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4.中国语境中的治理既强调党和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鲜明地反对西方学术话语中所强调的那种“没有政府的治理”,也吸收了治理在全球实践中的优秀经验,重视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5.政治共识的危机主要源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新的社会时,新的政治秩序最终将取代旧的政治秩序。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6.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访问美国以后就曾经指出,美国的社团已经成为社会行动的有力工具。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7.制度性团体可以被看成政府制度内部产生的集团性利益群体,官僚集团、军人集团属于制度性团体。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8.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公共意见,是一种道义力量。

它也被认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A9.卢梭撰写的《论自由》,专门讨论了个人自由和公共权力的限度问题,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将之翻译为《群己权界论》。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B10.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人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正确答案: B11.从行动的向度看,治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不包括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

政治邻里关系知识点

政治邻里关系知识点

政治邻里关系知识点
政治邻里关系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邻里关系的定义:邻里关系是指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文明和文明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2. 邻里国家:指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

邻国间的政治邻里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各自的国家安全、政治利益和地缘政治局势。

3. 利益共享:邻里关系中,国家之间会通过开展经济贸易、互利合作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推动共同繁荣发展。

4. 领土争端:邻里关系中,由于历史、领土、资源等原因,邻国间可能存在领土争端。

这种争端可能导致紧张局势的出现,甚至引发冲突。

5. 政治合作和对话:在邻里关系中,国家之间通过政治合作和对话,解决分歧和争端,增进相互信任和友好关系。

6. 安全关切:邻国间的安全关切常常成为政治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可能会通过联盟、条约等方式保障自身的安全。

7. 区域组织和合作:邻里国家会通过组建区域组织,加强地区内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

例如,东盟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区域组织。

8. 邻国外交:邻国外交是国家对其邻国采取的一系列外交政策
和策略。

通过外交手段,国家可以改善邻里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

以上是关于政治邻里关系的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国际关系中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我们身边的基层政治制度

我们身边的基层政治制度

我们身边的基层政治制度我们身边的基层政治制度基层政治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政权体系。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性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力量。

在中国基层政治制度中,乡镇、街道和社区是最基本的组织单位。

乡镇是在城市中设立的行政管理单位,而农村地区则设立乡政府。

乡镇政府是乡镇组织体系的核心,由镇长、副镇长和其他官员组成。

乡镇政府负责执掌地方政权,管理行政公务,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

街道办事处则相当于城市中的乡镇政府,在城市社区中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工作。

社区是基层政治制度的最底层单位,也是居民自治组织的基本形式。

社区居民通过居民代表选举产生,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形式之一。

社区居民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参与社区的事务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实施各项政策,解决居民的各种问题。

社区居民委员会则是社区居民自治的执行机构,负责履行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职能。

在基层政治制度中,选举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基层政治制度的代表应当定期进行选举,达到民主选举和党内民主的要求。

选举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以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政权和监督权的行使。

在选举中,候选人的提名、投票和计票等环节都必须紧密遵循程序,确保选举的公平和有效。

基层政治制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廉洁性。

人民对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公共服务有监督权,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来对基层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

同时,基层政府也需要接受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以确保政府工作的合法性和效果。

基层政治制度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使居民能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享有与决策和管理相关的民主权利。

基层政治制度也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在基层政治制度的支持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在所有层面上不断推进和完善。

211007666_空间分工制

211007666_空间分工制

第25卷第2期天津行政学院学报V 0I .25,N 0.2202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M a r .2023D O I :10.16326/j.c n k i .1008-7168.2023.02.008 收稿日期:2022-12-23基金项目: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专项课题 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2022M Z J 006);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与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专项资助课题 五社联动背景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研究 (S G X -H Y J K T 2022-4)㊂ 作者简介:林顺利(1978-),男,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蔡璟浩(1999-),男,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㊂空间分工制:一种新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林顺利,蔡璟浩(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如何平衡国家对基层诉求的统一性与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流动性始终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议题㊂伴随着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的持续发生,近年来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形式层出不穷㊂同时,在不断创新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背后,必然有着一系列的结构条件和制度基础㊂由此,面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与策略性创新,一种新的治理机制随之产生㊂ 空间分工制 来自社会治理议题的空间化,即产生于总体性与实践性㊁制度实践和治理成本㊁多元绩效与过程考核三对复杂的关系之中㊂而在基层社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新治理机制的运作体现为制度环境㊁主体合作㊁关系网络㊁任务统合和时间纪律的多重实践逻辑,代表着不同社会行动者和不同空间的交互㊂ 空间分工制 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减负悖论与再组织化两种意外后果㊂新治理机制的运作,回应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诉求㊂关键词:空间分工制;基层治理;空间治理;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D 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23)03-0075-11一㊁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如何平衡国家对基层诉求的统一性与基层实践的流动性和多样性始终是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1]㊂科层化的条块载体通过精细化的治理技术和系统化的流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持续发展,常规意义下的行政发包制与事本主义驱动的项目化治理已然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3][4]㊂从长时段来说,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一直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以新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实现从行政一元化到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转型[5][6]㊂在该问题与背景的导向下,学界衍生了很多关于中国本土基层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讨论,如控制权㊁印象政绩㊁半正式治理㊁邻里政治㊁管家策略㊁动员式治理等,这些讨论为基层场域的长效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借鉴[7]㊂同时,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各种新的工作模式层出不穷,由此,如何解释㊁归纳并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基层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对于推动基层治理长效发展㊁统合 安全 与 服务 的基层治理秩序具有重要意义[8]㊂学术界在对中国本土基层治理特色进行挖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㊂第一种研究进路认为,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即 政党统合制 的形成与发展是推动基层治理有效的核心机制㊂同时这种政党统合机制以 行动主义 和 制度主义 的双重嵌入为关键特征,突破了传统治理所带来的困境与问题,从而成为中国独特的基层治理机制[9][10]㊂此种基层治理机制具有强关联和复合性,以政治领导性与行政规范性促进了国家㊁社会㊁市场等诸多关系的平衡,从而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机制㊂同时,此种治理机制并不是即时生成的,而是基于丰富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11][12]㊂在现有基层治理场域中,党建引领之所以能够嵌入现有治理结构并发挥作用,很大程度是因为依靠了政治忠诚㊁社会身份与组织形塑三种社会机制,不同机制的交叉和关联实现了制度环境与生活情境的转译,从而催生了一种独特的治理机制㊂第二种研究进路则在新公共管理等治理理论的传统下,讨论基层场域各类治理主体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与合作达成真正意义上的 协同治理 [13][14]㊂该类研究抓住了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演进脉络,强调了制度建构和利益结构的理论视角,试图找到一种能够实现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治理方式,从而达成一种政策性安排和组织安排㊂在这一研究进路看来,多中心治理㊁元治理㊁监督治理等治理形式均将基层治理场域视为基层党组织㊁居民委员会㊁物业管理机构㊁业主委员会㊁居民活动团队㊁上级党政机关㊁群团组织㊁社会组织㊁驻区单位㊁共建单位等治理主体的聚合[15]㊂第三种研究进路则考察了基层治理的策略性行动和内生性治理机制的生成问题,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丰富的实践样态,不再局限于制度建构㊁利益结构等视角,而是强调了制度与生活的互动平衡㊂在此研究进路下,一系列分析性概念逐步出现在理论视野和政策视野中,如 无情执法,有情操作 科层为体,自治为用 粘连 选择性应付 等㊂换句话说,该类研究认为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机制来自于特定的社会基础,即关系本位与经验生成[16]㊂综上所述,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秉承的前提预设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理方式或是治理机制,中国本土的基层治理结构必然是行政主导的㊂换句话说,无论基层治理机制如何创新,条块关系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㊂同时,大部分研究均或多或少地指向了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即指向了制度逻辑与生活情境的细微互动㊂然而,在关于基层治理的阐述中,时常会出现观点的分歧与碰撞㊂例如,基层治理场域中复杂的行动逻辑为什么在同一种制度安排下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导向? 上面千条线㊁下面一根针 的基层治理体现了总体性还是技术性,抑或两者兼具?由此可见,如何理解并分析基层治理的社会过程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㊂因此,本文借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逻辑[1],提出 空间分工制 ,试图概括当前基层治理出现的创新机制㊂总体性与整合性的治理是我国近年来基层治理机制运行中的一个独特现象㊂一是上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不断下沉,甚至直接对接基层的街道和社区,合力完成某项任务,表现为 结对型治理 的组织样态㊂二是街道和社区不再仅仅通过正式制度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来完成工作任务,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网络和关系网络整合资源,以避免资源匮乏且充满惰性的基层困境㊂三是条块关系下的行政发包也不再只是简单化的任务发包,而是包联着责权利事的主体发包㊂这一点也可见于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时期的对口帮扶,既定的条块不再悬浮于基层之上,而是真实地通过某种形式嵌入基层社会结构当中㊂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多站合一㊁ 街道吹哨,部门报道 ㊁五社联动等制度安排,均可以体现出条块重构以及空间要素配置的关键特点㊂因此,空间分工制不是一种制度设计,而是一种基层治理的运行过程,一种能够连接起从国家到地方各层级关系以及制度实践和生活情境的治理机制,甚至是一种社会各领域的组织模式㊂当空间分工制逐渐得到扩展,新的治理机制也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思维模式,影响着各治理主体的行动策略和行为逻辑㊂二㊁分析策略:空间性与 系统-生活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来说,学术界通常遵循了两种理论传统㊂首先是 国家 社会 二元结构取向的分析范式,该研究范式最初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背景下的 市民社会 研究,其以寻求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目标,力图完善自上而下的权威视角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基础视角[17][18]㊂在不断的研究和反思中,该范式被广泛运用到公共政策㊁政治过程等命题之中,其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现代国家建设与社会经验基础的张力㊁冲突㊁妥协与平衡㊂ 国家 社会 范式以两者的二元分立为出发点,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如 强国家 弱社会 等论断,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丰富的基层治理实践㊂这一缺陷甚至可追溯到洛克与黑格尔的中心主义争论,同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强弱判断往往并不符合中国基层治理的本土特质,存在刻意挪用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嫌疑[19]㊂对于该问题,学术界同样进行了理论反思和现实回应,一部分学者提出了 国家 社会 的三元范畴论[20],即 中央 地方 社会 和 政党 政府 社会 ,尝试克服社会治理研究中的 二元化 困境并推动理论的本土化㊂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在考察丰富的基层实践样态后,以深入的田野经验为基础提出了 制度 生活 的研究策略[21], 框架性国家 即是此类研究提出的概念[22]㊂该研究策略虽暂时不能被称为托马斯㊃库恩意义上的 科学范式 ,但由于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而受到广泛肯定,其广泛见于近几年对于城乡关系㊁基层治理的研究当中㊂由此, 制度 生活 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的另一理论传统㊂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大多数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概念过于简化并偏于静态描述的结构分析,因而逐渐转向了动态交互的过程分析㊂我们如果回到中国本土基层治理的核心议题就会发现,无论是 国家 社会 ,抑或 制度 生活 ,均是在讨论 上下何以联结 的根本问题,即看似悬于生活实践之上的社会系统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构㊁主体行动和社会机制来实现自身与日常生活的有效互动,我们可以将回答此类问题的研究称为 系统 生活 的叙事㊂具体来说,在社会系统与生活实践的持续互动中,基层治理场域变得纷繁复杂,充满着制度意义和行动意义上的多重逻辑,其核心变量是政治性㊁主体性㊁社会关系和具象化的情境实践㊂同时,在系统与生活的指引下,层出不穷的基层治理创新看似围绕着理想化的逻辑不断展开,实际上则是遵循着一种事本主义逻辑㊂ 上面千条线㊁下面一根针 的治理下沉样态促使基层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米歇尔㊃福柯所说的 装置 (a p p a r a t u s),基层场域持续把居民需求和上级考核转化为一种专属的指标或话语体系,进而将一系列公共事务看作是社会问题的集合,不断通过 增量化 的新方式①予以应对和解决㊂当条块变动㊁科层重构和项目转变的社会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时,基层治理的空间逻辑也就随之而正式生成㊂此类 空间 不等同于福柯以及国家治理命题下的 领土 或 地点 (s i t e),而是一种关系主义取向的空间性㊂在基层治理的空间逻辑下,能动性与实践性得到了凸显, 结构性 (s t r u c t u r a t i o n)本身取代了 结构 (s t r u c t u r e), 上下联结 的议题转变成异质性空间的流动与交互问题㊂而驱动治理有效的元素则来自于需求㊁情境和制度化的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制度集合在行动和过程意义上转变为一套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集合㊂综上所述,笔者尝试通过 系统 生活 的分析框架和关系主义导向的空间理论传统,对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性概括,以展现中国本土丰富的治理实践㊂三㊁治理的空间化:新治理机制形成的结构条件所谓 空间 ,是一个涵义相对宽泛且模糊的概念㊂它原本指的是一种要素的动态聚合,尤其包括了客观形式和抽象观念下多对关系的交互与联系,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形态集合[23]㊂此外, 空间 的概念也扩展出了多种外延,如权力空间㊁心灵空间㊁物理空间等㊂组织意义下的 空间治理 亦是其一㊂因此, 空间 治理逻辑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即它既不属于以行政发包制为代表的常规组织结构,也区别于以项目制为代表的条块重构模式,而是基于制度网络和关系网络实现某一区域的组织化,但支撑其运转的根本仍在于技术理性与事本主义㊂因此,如果从治理和组织的角度来看, 空间 意味着主动性与事本主义原则下资源和主体的 再组织化 ㊂以 结对竞赛 [24]为例,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治理的绩效考评和发送政绩信号,上级的 条条 与下级的 块块 开始合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以克服条块分治的治理困境㊂这里的 结对 虽然保持着条块载体的功能,也具备着项目化的设计导向,但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常规治理结构和非常规治理样态的特性,逐渐成为一种基层治理创新的独特机制㊂资源与主体的 再组织 体现了一种潜在意义上的 空间性 ㊂具体来说,这种以 空间 为核心的新型治理机制并不是在单一经验或单一事件中即时生成的,其再生产的过程必然根植于特定的体制基础和结构条件㊂(一)总体性与实践性国家对基层社会的要求和基层社会本身的发展实际上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㊂两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 空间分工制 形成的结构性基础㊂从长时段来看,无论是单位制,还是街居制㊁社区制,其反映的根本议题都是如何以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社会的组织化,社会的 治理 意味着社会的 组织 ㊂在此语境下,一个潜在的预设是基层社会本身是多样㊁流动且复杂的㊂国家对基层社会的诉求首先是 安全 ,这份对于 安全 的考量在条块体制中主要体现为各级行政主体和政法委员会对基层社会的科层化与精细化管理㊂然而,仅有 安全 是远远不够的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决定了国家对于基层社会的另一诉求,即 服务 ㊂而 服务 在条块关系下主要由民政部门管辖和对接㊂两种分属于不同部门的不同诉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条块关系本身的张力㊂宏观意义上的条块关系也导致了 条 本身的张力与矛盾㊂民政部门内部的基层政权处和慈善社工处并行设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㊂民政部门希望开展的 服务工作 在基层社会场域内部难以找到明确且清晰的负责主体㊂而对于基层治理主体来说,回应纵向行政考核目标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是核心工作㊂由此,对 安全 与 服务 的双重考量正是 最后一公里 和 最后一米 的理论观照㊂这一点也可见于最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解读中,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㊁解决在萌芽状态 [25]㊂由此,在 安全 与服务 的背后,基层社会被默认为具有统一性,同时具备总体性和自我协调的特点㊂然而,无论是对于学术界来说,还是对于基层社会实践场域来讲,基层社会都是一个汇集了多种主体㊁多种关系的复杂关联体,其本身具有松散耦合性质㊂具体来说,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体不仅仅有社区㊁街道和居民,还有物业公司㊁驻区单位㊁基层党组织㊁居民委员会等,同时也包括了一部分流动人口㊂基层治理场域内部是复杂㊁多元且分散的,我们很难从单一视角或单一主体对其进行说明㊂同理,在治理下沉的背景下,分散的主体和资源意味着基层治理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种新的机制安排和实践路径㊂基层治理主体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实现某种政绩,则会选择与上级部门㊁社会组织㊁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㊂由此,一种关涉基层的 空间分工制 得以生成㊂(二)制度实践与治理成本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 空间分工制 是基层治理主体在既有制度条件和结构条件约束下形成的一种政策变通机制㊂基于自由裁量空间和合法性空间的变通执行和基层实践为 空间分工制 的形成提供了另一结构性基础㊂自1994年分税制设立以及1999年预算改革之后,自上而下的财政控制权愈发集中,基层政府的财政资金相对减少,财政灵活性空间缩紧,其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上级财政 反哺 和项目化的运作[26]㊂同时,治理下沉虽在名义上带来了责权利事的下沉,但对于负担过重的基层人员来说,下沉的更多是事务与责任,他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有效激励㊂然而,事权与财权的不对应和基层财政资金的紧张并未导致某项工作的失败,而是引向了政策执行的合法变通㊂在现有的结构条件下,上级政府的 条 和基层政府的 块 也在不断寻求以变通执行的方式来缓冲制度实践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张力㊂换句话说,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张力为 空间分工制 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上下级政府之间在治理事务上的责任捆绑则为新治理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㊂同时,基层政府对于治理成本的考量则强化了上述实践逻辑和制度逻辑㊂对于流动㊁复杂的基层社会来说,如果严格按照正式制度展开和落实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就会面临较高的运作成本㊂这一治理成本在 减负悖论 下的基层场域中尤为明显㊂而为了降低治理成本,基层政府倾向于采取一种依靠非正式制度网络和关系网络的治理方式,比如尽可能多地使用编外人员㊁通过已有社会关系和层级关系来整合基层资源以及降低行政科层体系中的制度成本等㊂久而久之,当关系运作和非常规治理渐趋成为一种工作模式时,基层对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主体和资源的调动也就成为一种常态㊂在此种 常态 之下,多数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能够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得到化简,空间性的分工亦能得到凸显㊂制度实践和治理成本催生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网络,这成为 空间分工制 的另一结构性基础㊂(三)多元绩效与过程考核2004年,国家提出构建以公共服务为本的新型治理体系,此后,基层政府日益重视行政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落实[27]㊂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使得原有的以G D P为核心的考核方式逐渐发生变化㊂G D P的测算来自于一系列经济数据,而公共服务的落实和居民需求的满足则很难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定㊂这也引发了基层政府行为逻辑的变化㊂原有的基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㊁拉项目等方式参与地方竞争,从信号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基层政府向上释放有关经济绩效的正向信号㊂而有关公共服务的政绩则无法通过原有的方式继续向上呈现㊂由此, 印象政绩 逐渐出现[24]㊂基层政府为了更好地向上传递绩效信号,则需要一系列的留痕文件和留痕活动㊂当基层政府处理行政事务和开展公共服务时,聚合的主体越多㊁资源越多,也就是 造势 越大,上级政府越有可能收到正向绩效信号㊂而对于上级政府来说,仅有结果和信号并不能达成原有治理目标㊂由此,过程考核方式逐渐成为体制内监督的主流选择㊂从 结果考核 到 过程考核 是近几年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转变㊂例如,文明办㊁创建办推行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和民政部推进的 五社联动 项目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均是按照中长期的过程考核来进行绩效评比的㊂伴随着过程考核方式的推行和模糊政绩的持续,基层政府为了完成某些工作不得不克服行政科层化的部分矛盾,以空间重组的方式动员已有区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附带的社会资源,以 多元参与 的方式推动公共服务的有效落地㊂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两种社会机制运行的背后仍旧存在着基层治理主体的正向激励问题㊂换句话说,基层治理主体并不一定在所有行政工作和公共事务中都持 做好 的态度, 做完 与 凑活 的实践逻辑亦是经常存在㊂但这并不影响两种社会机制的运行,基层政府的正向政绩倾向在本质上受到晋升锦标赛㊁政党的忠诚度㊁由身份或组织驱动的角色逻辑㊁日常生活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因素的关联与交叉支撑了我们所调查和感知到的基层治理行为的正向性㊂由此,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过程考核成为基层社会治理 空间分工制 的第三个结构性条件㊂四㊁空间的整合性:新治理机制运作的多重逻辑作为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型工作机制, 空间分工制 必然遵循着相对独特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机制㊂ 空间分工制 的最大特点是将基层社会何以组织的议题转化为异质性空间要素如何流动和组合的问题㊂然而,值得一提的是, 空间分工制 并没有完全摆脱科层化性质的条块政治关系,也不可能摒弃绩效合法性支持下的项目化治理体制,而是在已有制度安排和结构约束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基层工作创新机制㊂这种工作机制试图在实践中缓解条块分立的治理困境,也试图在诸多硬性约束下找到一种既符合行政组织目标又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本土化治理形态㊂从已有研究来看,我们可以将常规治理与应急治理视为中国本土治理机制的理想类型㊂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运作逻辑:以行政发包制㊁项目制等常规治理机制为例,分级治理㊁流程管理和多线动员是基层治理场域运转的核心过程与社会逻辑[2];而以 空间换时间 ㊁短时目标瞄准等应急治理机制为例,属地管控㊁快速响应和紧急动员则是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实践逻辑[28]㊂对于 空间分工制 来说,以关系性和社会性驱动的空间治理,似乎属于一种非常规治理机制,但它又不完全属于应急治理范畴,而是属于一种中间形态,其能够在不同的治理形态下承担不同的治理功能㊂由此, 空间分工制 的实践逻辑必然是多重㊁交叉和关联的㊂(一)纵横链接:空间分异的 主体-分层 逻辑空间分工制 的形成依赖于现有条块关系的塑造与生产㊂条块政治体制的运行催生了一种纵横交错的空间分包,而基层治理正处于条块纵横的交汇点㊂然而,受基层场域㊁制度环境等结构条件的约束,条块的交汇并没有导致清晰明确的职能分工与基层分工,而是催生了三种不同的异质性行动空间㊂第一,条块关系作为 地基 奠定了基层治理机制的制度结构㊂无论基层治理采取何种创新机制,其必然要通过已有条块的通道才能落地㊂尽管不同的创新机制均在一定程度上试图重构局部条块关系,但这些尝试也只是对已有条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已㊂在条块体制下,党政主体通过纵向的双线并行实现了正式制度的空间分包,并通过一系列下沉机制形成了对基层空间的形塑㊁设计与管理㊂这里的下沉机制在安全原则下遵循了任务发包的导向㊂由此, 空间分工制 的第一层正式形成,即 党政 纵向 制度空间,它的现实表现是区政府对街道的直接领导和 一肩挑 的社区书记㊂街道必须通过一系列文件和绩效来回应区政府的考核要求㊂第二,除了纵向意义上区政府对街道的领导与管理之外,横向意义上各职能部门对街道的要求对基层治理也很重要,此即 职能 横向 制度空间㊂严格来讲,街道真正需要负责和回应的是区政府主体,对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仅具有配合和辅助的责任,然而,各职能部门在街道层面并没有直接对接的责任主体,这就导致横向意义上的职能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纵向制度空间的 名 与 实 ㊂第三, 空间分工制 的分层逻辑并不局限于 上层构造 ,其独特性还体现在 下层构造 ,由此, 空间分工制 下的第三种行动空间则是以 街道 社区 居民 为代表的 多元 生活 空间㊂正式制度和空间分包逐渐构画了基层治理场域中的分工体系,对居民的生活空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向流动且精确设计的,生活空间也在 实事求是 的原则下不断进行着执行变通和 自主性脱离 ㊂换句话说,两种制度空间对生活空间的形塑并不会完全沿着理想方案而展开,生活空间同样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且这种内在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制度空间㊂社区志愿者㊁社区社会组织㊁业主委员会等自治主体都会在某个阶段游离于政治生活和生产生活之外㊂三种不同空间的集合构成了 空间分工制 的运作框架和实践基底㊂(二)边界浮动:空间交互的 网络-动力 逻辑基层治理场域中不同主体的社会行动共同构成了异质性空间的流动㊂不同于以往完全由行政规章所决定的组织型态,也不同于由项目化所导引的流动样态,一种基于制度网络和关系网络的链接形式逐渐成为主导㊂对于 空间分工制 来说,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均会在特定条。

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治理前沿•社区治理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文/熊琳I蒋帆2(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1)22」4frw2醤M36味弘w 」65爵桝将為口“曲味箸伴妙莖養离【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区协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在基层社区的具体表现。

由于现存研究对社区协作治理行动的多样性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建构了考虑行动情境的协作治理研究框架。

广州市乂社区的调研结果表明,在“危机型”“动员型”“自发型”和“宽容型”四种情境中,居委会、社工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基于不同的行动逻辑,通过“优势互补”“上级指派”“福利驱动”和“人情互惠”四种机制进行协作互动,行政权力、社会分工以及人情关系等因素在协作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区协作治理的发生机制与多样化特征,为推进我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证材料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区协作治理行动情境互动机制【作者简介]熊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蒋帆,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1C916【文献彌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21 )02-0136-13一、引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不同主体协作参与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36这反映了社会治理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社区协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在基层社区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为响应中央号召,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型社区,我国各地高度重视社区协作治理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专业社工机构及社区社会组织联合管理公共事务的创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公共政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

公共政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

公共政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形式是( )。

参考答案:国会立法2.拉斯维尔在创立政策科学时,提出( )。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3.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薪养廉政策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

参考答案:积极性管制功能4.下列政策中属于基层政策的是()参考答案:乡政策5.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教育、科技、文化政策;政治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6.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参考答案:国防政策;外交政策7.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

参考答案:元政策—一基本政策——部门政策;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战略——策略——战术8.政策学知识和政策知识是一个意思。

()参考答案:错9.公共权力机关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能具有偏好性。

()参考答案:错10.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

参考答案: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2.下列不能作为官方决策者的主体是( )。

参考答案:利益集团3.以下关于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有( )。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4.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

参考答案:以个人的知识活动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等,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5.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只有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错6.公民既可以是政策客体,也可以是政策主体。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人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建设和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

邻里治理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于城市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针对社区邻里治理方案,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机制、邻里服务琐事、社区安全等方面展开探讨。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邻里治理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如何让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成为当前社区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现在许多社区的一个提供居民参与的组织。

通过选举,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一起组成委员会,管理社区的公共资源、制定社区规划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和体育活动等。

社区委员会的权力对于社区管理有很大影响,而居民的推选和监督却非常重要。

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可以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另一种形式。

居民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志愿团队、加入社区服务组织、开展街道义务劳动、协助社区设施设备的维护等方式,为社区做贡献。

社区公告牌社区公告牌是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交流的重要平台。

社区管理者可以在公告栏上发布社区新闻,宣传社区事务,还可以听取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社区管理效果。

社区治理机制社区治理机制是指社区的管理组织、居民与管理者的关系、社区的决策程序、民主监督等。

社区治理机制必须是民主的、法制化的和多元化的。

常见的社区治理机制有以下几种: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社区管理机构,委员会由居民代表和社区管理人员组成。

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制定社区规章制度,还要处理社区内的纠纷等。

社区问卷调查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社区的管理影响很大,管理者应该开展社区问卷调查工作,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改善社区环境和服务。

社区信箱社区信箱是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交流的平台。

居民可以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写在信中,并寄到社区办公室或者管理委员会,管理者收到信后及时回复或整改。

基层行政权与社区自治权:冲突与变革

基层行政权与社区自治权:冲突与变革

基层行政权与社区自治权:冲突与变革一、引子国家公权力(power)与公民私权利关系如何定位,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界限如何确定,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国家公权力的产生和运作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公民私权利不仅包括法律权利,还包括道德权利,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

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公权力行使,应该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对国家、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并且对于干预能否提供救济,特别是司法救济,下面这个案例引发我们对新形势下,特别是对“入世”以后政府职能如何转变以及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

二、案情介绍冉某是下岗职工,2000年参加4月参加某区人事局、民政局联合组织的社区干部招聘考试,被录取,并被聘为社区事业干部。

7月,冉某以社区干部身份被选任为某居委会副主任。

初期,冉某工作积极,表现良好。

后因工作方法不当,自8月份起,不断有居民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冉某工作作风不佳,群众基础差,尤其在处理残疾人政策水平方面有偏差。

11月9日,该居委会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在主任办公会上宣布:同意民政科意见,不再聘任冉某为社区干部,并向居委会公布决定。

11月20日,口头通知冉某不被聘任为社区干部,月工资只发400元,同时建议居委会给冉某3-6个月试用期。

12月22日,该社区16名居民代表联名向居委会提出罢免冉某的居委会副主任。

居委会向办事处提交了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罢免冉某的书面报告。

该居委会根据《北京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罢免程序的有关规定,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与会人员人数达到法定要求。

由于冉某干扰,会议仅形成口头罢免意见,未投票表决。

事后,冉某多次向区委、区政府信访部门反映。

2001年1月12日,区政府信访办以电话方式委托该街道办事处对此事复查。

办事处专门成立复查工作组,该工作组采取走访以及会议形式,一致同意罢免冉某副主任职务。

办事处于2001年2月12日向区信访办作出复查意见,内容为:2000年12月25日某居民会议的罢免程序基本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事实清楚,应维持原罢免决定。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_政府_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_政府_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Administration School2010年2月第24卷第1期Feb.,2010Vol.24,No.1神圣光环,拉进了政府官员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公共选择学说的交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政治的集权性和专制性色彩,使政治过程变成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促进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结合,淡化了政府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使政治过程变成一种上下互动、广泛参与的活动。

这样就使得公共选择理论的工具理性升华为一种价值理性,有利于提高政治民主性,有利于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协作与信任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判断政府决策的标准,用“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政府决策的尺度,切实体现出为民服务的人本政府作风。

我们应以此为基础推动政府改革的科学发展。

不过,既然政府也是经济人,在强调民主政治、公共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应兼顾其合理的自利动机,把理想与利益有效结合起来,[11]P75从而切实推动政治民主的运转,充分调动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1]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21.[2]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3]夏永祥.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与新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2009,(3):26.[4]Buchanan.Theory of public choice [M].Ann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22.[5]陈潭.经济政治学论纲———理解政治的公共选择理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9):36-50.[6]盛洪.如何将经济增长转变为文化繁荣[EB/OL].(2006-09-18)[2009-10-18]/wenhua.htm.[7]黄小勇.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败”理论述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96.[8]李婉.论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两种市场观[J].生产力研究,2007,(16):11.[9]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8.[10]黄德良.政府管理的新模式:人本政府管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5):73.[11]陈振明.政治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5.[责任编辑、校对:杨贤]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治理理论成为政府和学界引人注目的新型社会治理理念和模式,公共治理模式是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国家与公民社会、各种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互动与合作,共同行使公共权力,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调解冲突和融合利益,最终达到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基层治理 策论

基层治理 策论

基层治理策论是指关于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基层治理是指在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底层的行政区域或社区单位,在此层级上实施管理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基层治理策论的例子:
1. 接近性原则:基层治理应该注重接近性,即决策权应尽量下放到最接近问题的层级,便于更好
地了解和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2. 参与性原则:基层治理应鼓励市民的参与和合作,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3. 协同性原则:基层治理应倡导各部门之间、社区之间、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
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4. 创新性原则:基层治理应鼓励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
服务质量。

5. 透明度原则:基层治理应强调透明度,确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提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
信力。

这些策论主张通过强化基层自治、参与和合作,促进民主决策和公共管理的效能,实现社区的良好治理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具体的策论还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社会环境而有所差异。

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式

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式

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式是指在基层治理中,各种参与主体所采用的行动方式、方法和策略的总和。

这些范式反映了不同参与主体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合作方式。

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范式:1. 政府主导型范式: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源和组织实施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基层治理的发展。

这种范式下,政府扮演着决策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而其他参与主体则更多地扮演着执行者和配合者的角色。

2. 社会组织参与型范式: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参与决策等方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这种范式下,社会组织扮演着服务提供者、诉求表达者和决策参与者的角色,与政府和其他参与主体形成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基层治理的发展。

3. 居民自治型范式:居民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通过参与社区事务、维护社区秩序和推动社区发展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这种范式下,居民扮演着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居民大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实现居民自治和民主决策。

4. 企业参与型范式:企业在基层治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供就业、支持公益事业和参与社区建设等方式,为基层治理做出贡献。

这种范式下,企业扮演着就业提供者、公益支持者和社区建设参与者的角色,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形成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基层治理的发展。

这些范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

在实际基层治理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采用不同的范式或综合多种范式进行参与。

总之,参与基层治理的范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范式反映了不同的参与主体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

选择适合的范式,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和企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推动基层治理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

社区邻里治理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的居住空间不断减小,与此同时,家与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单一。

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隔壁是谁,或者根本不曾交流。

所以社区邻里治理变得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因为邻里之间关系的修复,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二、目的社区邻里治理的目的是加强邻里间的交流,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的社区环境。

由于邻里社区非常接地气,是城市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前沿,因此加强邻里社区治理和组织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的一项补充和重要内容。

三、方案社区邻里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邻里社区组织建立邻里社区组织,以建立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加强邻里间的交流联系。

可以由社区居委会组织,由邻里居民代表组成。

组织的具体形式可以是邻里文化促进会、邻里文化团队、邻里志愿服务队等,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展邻里间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2.设立公共设施在社区中设立一些公共设施,如邻里书屋、邻里健身房、邻里养老院等。

这些设施的建立不仅提供了大家文化娱乐和健康体育的场所,也可以促进邻里间的交流。

一些社区可以在小区内种植一些可以当做社区菜园子的植物,大家可以一起参与的打理,通过此类活动增强邻里间的信任和感情。

3.邻里保洁活动建立邻里保洁活动,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

通过个人或社区共同清洁活动,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的认识。

4.开展文化活动社区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如邻里文艺晚会、邻里夜市、邻里博览会等,这些活动吸引大家参与,促进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也可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5.建立微信社区群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加强社区邻里之间的联系,也可以通过社区群建立一些小推广环节,比如:发一些邻里文化小知识、邻里文化常识等,这些可以通过微信传输,有效地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四、总结通过建立邻里社区组织、设立公共设施、邻里保洁活动、开展文化活动以及建立微信社区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增强邻里友谊,促进邻里间的交流和沟通,为社区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居住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2007・6Society 第27卷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2社会的粘连模式3桂 勇桂 勇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博士 上海高校社会学E 2研究院研究员3作者感谢来自上海高校社会学E 研究院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SH017)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5J A840004)的资助。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对城市邻里社会的动员控制能力这一问题上存在着“断裂”论与“嵌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粘连”理论,即国家对城市邻里仍旧拥有一定的动员控制能力,但这种能力受到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相当大的限制。

本文通过对相关经验资料的分析,指出国家与城市邻里社会间的这种粘连状态是由邻里中具有非制度化特征的权力操作模式及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动力机制等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社区 基层治理 邻里 国家2社会关系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大量文献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问题,并出现了一些不同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社会转型中国家的权力与过去相比有所弱化,这可被称为“国家权力弱化论”。

大致而言,以“市民社会”或“公共圈”理论为研究范式的文献基本上都赞同这一观点,一些强调市场化改革对国家控制社会能力的削弱的研究也持有这一观点(Nee ,1989;Nee &Lian ,1994;Walder ,1994);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国家对社会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控制能力,在一些领域以特定形式出现的国家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可被称为“国家权力延续论”。

一些研究者并不完全赞同改革后独立的社会空间得到扩张的观点,而是认为国家仍然保持着对社会强大的动员能力(孙立平,1994,2000;萧功秦,1993,2000)。

这与Solinger (1993)的观点在逻辑上是相符的,她认为,・201・中国改革中的国家2社会关系具有相当的延续与稳定性质。

在近年来有关“市场转型”理论的争论中,反对Nee 观点的一方也大致可以归为此类(Bian &Logan ,1996)。

上述两类观点都是在自己的理论前提及分析框架内得出结论的,并且都有经验资料作支撑。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的强弱、作用范围的大小,在不同领域、不同条件下也许会表现出多重面目,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

本文所关注的是,在国家与社会直接接触的城市邻里这一微观层面,国家对社会是否仍保持着强大的控制动员能力?事实上,这一问题恰恰也是目前城市邻里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

1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两派对立的观点。

1无论是在中国的农村研究还是城市邻里研究中,“国家2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关于农村研究中的“国家2社会关系”框架,可参见金太军(2004)的文献综述;对城市邻里研究中的“国家2社会关系”框架的分析,可参见朱健刚(2002)、桂勇(2005)。

第一种观点认为,近20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变迁使得国家在邻里所展现的力量大为下降。

例如,Pan (2002)关于城市邻里的研究指出,社区建设运动正使得居民委员会逐渐成为一个服务性组织而非控制性工具。

朱健刚(2002)强调了来自于城市基层的对国家话语的扭曲与巧妙反抗,并指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实际控制与有效动员能力正在减弱。

林尚立(2003)关于居委会的研究指出,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调控模式将逐渐消失,居委会也将由政府派出机构的“派出机构”转变为一个自治性的机构。

这样,在城市基层将出现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即一个基层群众自治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

第二种观点强调了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区建设运动所带来的城市政权向基层社会的渗透,以及国家以各种形式在邻里中再现。

一些文献分析了国家对城市新兴社会空间与组织的支配与塑造(Saich ,2001),另一些文献则指出近些年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趋势以及由此而来的国家政权的向下渗透(徐珂,1998;桂勇、崔之余,2000;李友梅,2002;Liu ,2005)。

例如,朱健刚(1997)关于“社区行政建设”的研究表明,街区权力正在强化,国家正借助于社区建设运动试图渗透到城市基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而Liu (2005)的观点实际上暗示,近十年来国家与城市基层民众之间具有更加强烈联系纽带,借助于“社区・301・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2社会的粘连模式政权”这一治理形式,占据统治地位的党2国家摆脱了过去垂直结构的限制,而在一个平行的维度上获得了权力的延伸。

Read (2003:chapter 5)有关“行政性草根接触”的概念强调了国家借助于居民委员会这一中介对社会进行渗透的一面。

根据他的分析,居委会为国家服务的首要功能是对居民的信息监控,而人们会向居委会主动合作,提供信息。

他还从国家2社会关系模式的角度来分析积极分子,强调了其在国家动员中的作用,并指出这种国家动员式积极性表明国家仍然具有塑造基层社会的组织模式与疏导社会参与能量的巨大能力。

2例如,Whyte 与Parish (1984)指出,1970年代的城市邻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对个人的控制。

居民委员会干部行为基本不受邻里舆论的支配,而且具有相应的行政、政治资源以及强制手段,能够给居民施加足够的压力。

但目前的情况大有不同。

Read (2003:chapter 4)根据调查数据指出,在世纪之交时期Whyte and Parish 所分析的三个层面的问题———居民委员会不受居民欢迎,居民委员会对居民具有相当大的权力并可能用于压制居民,居民缺乏限制这种权力的能力———都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作为国家代理人的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模式与过去的模式完全不同,二者之间的关系朝向更为和善、更为缓和而非压迫性、对立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强制性手段在居委会履行日常职责时很少发挥作用,而居民则拥有对居委会更大的影响力。

上述两类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局限所在。

那么,究竟谁是谁非,抑或双方都是错的?一方面,社区建设运动中国家向城市基层的渗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正如很多迹象表明的,党2国家正力图以各种方式加强其对邻里的渗透,而且常常能对邻里进行一定的控制(例如对城市草根运动的压制);但另一方面,国家也无法像过去一样拥有对邻里的强大动员与控制能力,因为目前城市邻里的景象与二三十年前的邻里景象完全不同。

2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一个超越了争论的双方、同时又能融合双方的的理论解释。

认为国家对邻里的控制不再的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之为“断裂”论,因为它强调国家对城市基层控制力的丧失,这实际上意味着在城市基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而认为国家向邻里渗透的第二种观点则可以称之为“嵌入”论,因为它假设在城市基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像过去一样,社会紧紧地镶嵌在国家提供的框架之中。

笔者认为,目前城市基层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是断裂的,也不是嵌入式的,而是呈现一种“粘连”状态,即国家与社会仍然有相当程度的接触,但并不是牢固地镶嵌在一起的,而是相对较为松散地粘合在一起。

国家对邻里的动员与控制并非像“嵌入”・401・社会・2007・6论所想象的那么强,但国家也未从邻里社会的视野中完全消失。

在下一部分中,笔者将从理论上对这一观点展开详细阐述。

在此,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所使用的经验资料的来源作一简要说明。

本文将以上海的城市邻里为主要研究对象。

当然,选择上海市这样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个案可能会招致有关研究的“代表性”问题的指责。

不过,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趋同性,不同城市的邻里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例如,Read (2003:47)对中国不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观察强调了大中型城市之间的相似性。

他认为,尽管不同城市中居民委员会在组织、操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基本制度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例如面临同样的法律,必须履行同样的核心职责,等等。

而且,笔者认为,选择一个具有良好学术价值的个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基层社会微妙的运作机制的理解,甚至是发掘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一般问题与解释框架。

3该项研究由李友梅教授与张乐天教授主持。

4黄荣贵、李洁瑾、袁静等同学与笔者一起对这三个邻里进行了调查。

他们在这项研究中承担了大量的经验资料收集工作。

此外,其中一位学生曾以实习人员的身份,对一个邻里进行了近半年的参与观察。

笔者在此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5张乐天教授及何宏平、施芸卿、陈佳瑛、朱宁、余君等同学也在研究中承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

笔者在此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经验资料,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与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邻里与居民委员会组织的三项专题研究都是以博士论文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两份关于上海市的研究产生于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者(朱健刚,2002;Pan ,2002);一份关于北京市的研究产生于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者(Read ,2003)。

调查报告主要是由上海的一批学者于2003年对居委会与邻里进行个案调查之后撰写的。

3第二,笔者个人有关上海市邻里的实地调查资料。

这包括有关黄浦区的BXL 、杨浦区的BC Y 与J X 三个邻里的实地调查资料,4以及笔者利用座谈会与深入访谈等形式对多个居委会与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5第三,1999年上海市民政局围绕“上海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体制”问题展开的、在全市范围内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

这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被访者分为一般居民与居民委员会干部两类。

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共发放居民问卷1,200份,回收・501・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2社会的粘连模式有效问卷份1,079份;共发放居委会干部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

上述三类资料构成了本文得出研究结论的资料基础。

二、国家与城市基层社会在邻里中的“粘连”强调国家对邻里的渗透的第二种观点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的确,在很多场合下党2国家以各种形式重申自己在城市邻里中的存在,但这并不说明国家像过去一样拥有对邻里的强大动员控制能力。

我们必须仔细考虑这种行政渗透与国家的“在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即使是第二种观点的支持者也承认,在某些场合下行政体系向基层的渗透与国家对邻里的控制力量仍然存在着很大局限,有时甚至给城市基层独立于国家的社会空间的形成以及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机会(Liu 2005:chapter 4)。

对作为都市行政体系“神经末梢”的居委会的行政能力的分析,朱健刚(1997)关于社区行政建设中“强国家、强社会的态势”的判断。

即使我们可以把准行政化的居委会视为国家在邻里中的代理人,但实际上居委会组织在邻里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行政服务提供者”,而不是“政治控制代理人”。

当居委会力图使邻里生活表面上好象仍然服从于国家的控制,居民的行动也听从“上面”的摆布时,这仅仅是居委会干部的一种操作策略,并不意味着居委会在强迫居民真正服从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