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地质概况与矿压参数一、工作面位置井上位于马水涧村西南方向约500米处,地势南高北低,地表为丘陵地形,地表大部分已被当地居民开垦为农田。
井下位于四采区右翼,西北距F3-1断层150m,西南侧为四采区右翼出煤巷,东南方向距182406工作面160m,东北方向距1号异常区300m。
本采区182406工作面及182403工作面正在安全回采,182408工作面正在掘进,无其他采掘情况。
该工作面地表被开垦为农田,预计回采对地面将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二、工作面顶底板情况本工作面为2号煤层,比较稳定,结构比较简单,煤层厚度在1.2-3.2米之间,平均2.73米。
煤层局部含有一层厚约0.29米的夹矸,局部煤层变薄至1.3m。
老顶为细粒砂岩,厚6.78m;直接顶为砂页岩,厚2.17m;直接底为细粒砂岩,厚2.55m;老底为砂页岩,厚5.70m。
三、开采范围及赋存状态(见表1-1)本煤层煤的容重为1.35t/m³;开采面积35886m²;工业储量为132258t;可采储量为105806t。
四、地质构造1、构造简述本工作面位于四采区右翼,煤层走向变化不大,走向NE10°~NW15°,倾角8°~15°,平均12°,倾向NE,经过地质勘探及掘进巷道揭露,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共有5条断层,构造详细情况见平面图及下表。
2、断层情况表(见表1-2)五、煤层特征工作面煤层为2号煤层比较稳定,煤层厚度在1.3-3.2m之间,无夹矸,结构简单。
煤质特征表(表1-3)六、围岩特征(见表1-4)围岩特征表(表1-4)七、同一煤层矿压资料本工作面为三采区左翼工作面,对182311工作面进行了详细的矿压观测,总结出了三采区的矿压观测资料,本工作面回采暂依据182311工作面矿压资料;本工作面回采期间,继续进行矿压观测,收集资料,以便获得三采区的矿压参数,为我矿其它地区的回采提供依据。
91310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最新
91310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工作面概况1.1 工作面位置:1.1.1 地面位置:兴王庄南200米,石佛寺北400米。
1.1.2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西北为91314工作面(已采),西南为91312工作面(已采),东南为91308工作面(已掘),北为兴王庄保护煤柱,上覆3#煤为2313、2315、2317、2319工作面(均已回采)1.1.3 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及防止措施:工作面上方距停采线617.5-395米范围内有一条水泥路,回采时将对其造成破坏。
另外,停采线向外80-300米范围内有一新建养鸡场,回采对其有一定影响。
在回采期间,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以上两处的观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与外部进行协调。
附图一:91310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1.2 四周采掘情况:西北为91314工作面(已采),西南为91312工作面(已采),东南为91308工作面(已掘),北为兴王庄保护煤柱,上覆3#煤为2313、2315、2317、2319工作面(均已回采)。
1.3 工作面要素:本工作面可采走向长617.50米,倾斜长148.90米。
工作面煤层厚度在0.50-2.30米范围内,平均厚度1.56米。
煤层倾角2°-11°,平均7°。
1.4 开采程序、所采煤层层号、采高、循环进度、作业方式、储量、循环产量、日产原煤数量及月产原煤数量:开采程序为一次采全高;所采煤层为9#煤;工作面采高1.65±0.05米,当煤层厚度大于1.70米时,采高可随煤厚进行调整,以不超过支架的最大支设高度为宜,可适当留煤顶;当煤层厚度小于1.60米时,可以割底补足1.6米;如工作面遇断层等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将构造区前后各5个架采高随构造区采高进行调整,以便机组顺利通过;机头、机尾10米范围内随巷道顶、底板平缓过渡;循环进度0.6米;作业方式为昼夜多循环作业方式;日计划循环数9个;总工业储量215153.06吨,总可采储量204395.40吨。
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完整
编号:SXXYHG-HC09-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采煤工作面名称:施工单位:编制日期:执行日期:目录编制、审批意见 (2)作业规程学习记录 (5)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7)第二节煤层 (7)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7)第四节地质构造 (7)第五节水文地质 (8)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9)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9)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 (9)第二节采煤工艺 (10)第三节设备配置 (11)第三章顶板管理第一节支护设计 (14)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8)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9)第四节矿压观测 (21)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系统 (21)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22)第三节排水系统 (26)第四节供电系统 (26)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28)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 (28)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0)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 (31)第二节顶板管理 (35)第三节防治水 (38)第四节爆破管理 (38)第五节通防及安全监测 (40)第六节运输管理 (45)第七节机电管理 (50)第八节其它 (54)第八章规程安全风险因素评价 (65)编审单位签章审批意见各单位意见:生产经理:总工程师:会审意见本作业规程于年月日在矿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集体会审,参加会审人员有:总工程师、生产经理、采掘副主任、安全副主任、机电副主任、地测副主任、技术科长、通修区长、综采工区、安监处。
通过集体会审,讨论研究,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一切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①该面中部煤层赋存夹矸有变厚现象,工作面推进时,及时编写专项措施。
②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变化时,应及时补充安全措施。
同意施工。
作业规程学习记录传达负责人:传达人:班次:作业规程复查记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三节煤层顶底板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从两巷揭露无断层构造。
(工作规范)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正文)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的位置81102工作面位于+787水平一采区内,工作面标高为+788.5—+842.1m,平均标高为+815.3m,该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207m,倾向长度为180m,面积为217260㎡,81102工作面东部为尚未掘进的81104工作面,南部为东回风、东胶带、东轨道大巷,西部为杨林头村庄刘家垴、杨林头村、风井广场保护煤柱(阳煤地字[2009]50号),北距本矿矿界20米。
二、地面相对位置81102工作面地表位于杨林头村庄以东,横跨前头沟和泉沟。
地面标高为+1151—+1260m,平均标高为+1205.5m。
(见附图2)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由于对应的地面无设施,故回采对地面无影响。
四、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81102工作面为+787水平北翼采区的首采工作面,进回风巷顶板和煤帮的压力都相对不大。
第二节煤层一、煤层厚度81102工作面所采的煤层为81#煤层,煤层厚度为1.7—2.4m,平均厚度为2.02m,总体变化情况不大。
二、煤层产状该工作面总体形态是走向为北高南低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º~10º,平均6º。
三、煤层情况81102工作面的煤层属于简单结构煤层,不含夹石,呈块状,以镜煤为主,其次暗煤、丝炭,属光亮型煤,煤层的可采系数为1,变异系数为9%,煤层总体稳定。
四、煤质情况(表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表3)三、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1)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二、陷落柱1、81102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进风巷遇X10、X13陷落柱、回风巷遇X11陷落柱,预计X13对回采影响很大、X10对回采无影响。
2、预计811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隐伏陷落柱。
三、其他因素根据81#煤层的沉积特征,预计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煤层沉积变薄区。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的分析本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因素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812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说明地面区域内无建筑物、村庄、耕地,距81201工作面西部100m处有河流一条,日常无水,在雨季时期有水,并修建排水沟,对该井田没有影响。
81201工作面是12#层煤首采工作面。
工作面北侧为12#层盘区轨道大巷,西侧为12#层轨道大巷、东侧为待12#层煤待开采工作面,南侧为井田边界线保护煤柱。
81201工作面推进长度990m,倾斜长度90m,工作面可采储量20,5万吨。
第二节煤层一、煤层产状及厚度81201工作面所采12煤层,位于8号煤层之下60.06-67.92m,平均62.55m,煤层厚1.50-2.65m,平均1.91m,该煤层结构简单,偶含1层夹石,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中细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煤层以玻璃光泽为主,油脂光泽次之,断口为棱角、贝壳状及阶梯状。
质较硬、性脆,内生裂隙发育,有时可见黄铁矿结核。
发育稳定,层状,为缓倾斜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为稳定煤层,对工作面开采无明显影响。
二、煤质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可知,12煤以不粘煤为主,有一定的硬度。
2010年4月,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81201煤原煤煤质进行检测化验,结果如下表所示:81201工作面原煤煤质检测化验单分析项目计量单位检测结果水分(M ad) % 6.51灰分(A d) % 6.74挥发分(V daf) % 24.52全硫(S t,d) % 0.42 发热量(Q gr,ar)(高位) MJ/kg 31.9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如下表所示:工作面顶底板情况表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直接顶细砂岩1.85-3.82灰色,局部含砂质不均匀,夹有泥岩及粉砂岩薄层。
直接底粗砂岩7.22-15.18灰白色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顶部为粉砂岩。
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根据两顺槽掘进情况,已知该工作面范围内有F2、F4两条断层:F2为正断层,走向北东80°,倾向北西,倾角55°,落差5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50m;F4为正断层,走向北东60°,倾向南东,倾角70°,落差2.5-3m,延伸长度约为710m。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一、煤层赋存10#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相对稳定,有不稳定的夹矸出现,平均煤厚为2.70m,硬度系数f约为1.5~2.8,上距4#煤层约61m;直接顶为L1灰岩,厚4m左右,中部常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泥岩,坚硬不易垮落;局部发育黑色泥岩伪顶,厚0.30m左右,结构疏松,极易破碎,多随煤层开采而冒落,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增大煤的灰分。
二、储量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顶、底板岩性特征表:附图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及其对回采的影响根据10101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分析,该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走向为东北—西南,倾向西南,煤层倾角4°~16°,平均14°左右,经过掘进巷道揭露,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共有2条断层,构造详细情况见下表: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该工作面的回风顺槽掘进至260米,运输顺槽掘进至280m时,煤层出现较大起伏,褶曲发育,倾角局部在20°左右,煤层厚度变薄,长约220m,渡过后,煤层厚度恢复原样。
该段影响将来回采的正常推进,需对工作面采取防滑、防窜矸措施。
三、其它地质因素对回采影响1、煤层直接顶为L1灰岩,硬度系数在6.2-6.8之间,在回采过程中顶板不易自然垮落,需采取强制性放顶措施。
2、10101回风顺槽掘进1670m时,揭露分氧化带,顶板发生变化无层理,均为黄土与碎块石,不定时的向下冒落。
故在初采放顶的过程中,工作面可能有黄土、碎石涌入,影响正常的回采推进,需编制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2: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剖面图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10101综采工作面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间夹碎屑岩中的3~4层石灰岩,赋存段距40m左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约为0.00012 L/s·m,渗透系数为0.0012m/d,水质一般为HCO3·SO3-Ca·Mg·Na型,硬度小于150mg/L,矿化度0.696g/L,预计不会影响回采工作正常施工。
331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第二节编写依据 (2)第三节煤层 (3)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4)第五节地质构造 (5)第六节水文地质 (6)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5)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16)第二章采煤方法 (17)第一节巷道布置 (17)第二节采煤工艺 (24)第三节设备配置 (27)第三章顶板管理 (29)第一节支护设计 (29)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34)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38)第四节矿压观测 (43)第四章生产系统 (45)第一节运输系统 (45)第二节通风与监控系统 (46)第三节防尘供水系统 (52)第四节防火系统 (58)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 (63)第六节供水施救系统 (68)第七节紧急避险系统 (70)第八节排水系统 (75)第九节供电系统 (76)第十节通讯系统 (94)第十一节照明系统 (96)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7)第一节劳动组织 (97)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9)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00)第一节灾害预防 (100)第二节自救方式与抢救方法 (103)第三节避灾路线 (10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08)第一节一般措施 (108)第二节顶板管理 (110)第三节防治水 (119)第四节一通三防 (120)第五节爆破管理 (121)第六节运输管理 (134)第七节机电设备 (145)第八节工作面设备防倒防滑防矸措施 (156)第九节支护材料的回收 (160)第十节其它 (164)331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附图目录附图:1:3311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附图2:331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附图3:3311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及切眼实测剖面图附图4:3311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附图5:3311工作面采煤机进刀示意图附图6:3311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附图7:3311工作面及顺槽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附图8:3311工作面运输系统示意图附图9:3311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附图10:3311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附图11:3311工作面防尘供水系统示意图附图12:3311工作面防灭火系统示意图附图13:3311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示意图附图14:3311工作面供水施救系统示意图附图15:3311工作面排水系统示意图附图16-1:3311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16-2:3311工作面引自16#馈电设备供电系统示意图附图17:3311工作面通讯系统示意图附图18:3311工作面照明系统示意图附图19:3311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附图20:3311工作面避灾(火、瓦斯、煤尘爆炸)路线示意图附图21:3311工作面避水灾路线示意图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3311工作面是330采区的第三个工作面,该面走向长度平均207m,倾向长度平均为30m,煤层厚度为0.9~8.3m,均厚5.0m。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对照表第二节煤层表1-2 煤层情况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表1-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附:图2.1 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表1-4 地质构造情况表第五节水文地质预计21051综采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60m3/h,正常涌水量为30m3/h。
一、水文地质情况1、顶板水:21051综采工作面直接顶为二1煤层标志层大占砂岩,大占砂岩整体上比较稳定,局部区域砂岩裂隙发育,会有顶板淋水现象,回采期间则通过裂隙以淋水的方式向采区充水,该含水层赋水性较弱,对回采影响不大。
2、底板水:21051综采工作面二1煤直接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根据21采区回风下山、轨道下山、胶带下山实揭地质资料分析,L7-8富水性较弱;二1煤层底板到L1-4灰岩顶面平均厚度为42.18m,L1~4灰岩及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底板间接充水层,可通过构造与L7~8灰岩形成直接水力联系。
突水系数T=P/M=0.119。
3、老空水:该工作面为21采区首采工作面,周围均为未开采区域,不受采空区水影响。
4、断层水:该区域发育有箕F87断层和箕F21断层,箕F87断层与21051下顺槽间隔煤柱大于60m,不受该断层水威胁。
工作面东南部发育有箕F21断层,与21051上顺槽间隔煤柱大于58m,根据23采区回风下山在超前钻探及掘进期间的地质资料分析,基本排除了箕F21断层存在的可能性。
该面受断层水的影响较小。
5、钻孔水:经查21051 工作面上顺槽附近区域有10915钻孔存在。
10915钻孔终孔层位为L4灰岩下部泥岩,封孔长度387m,其中,二1煤顶封323m,至五3煤上部泥岩,二1煤底封64m,至L4灰岩下部泥岩,封孔质量合格,该工作面不受封闭不良钻孔水影响。
6、地表水:21051工作面二1煤层埋深606.5m~751.3m,由于煤层埋藏深度大于安全开采深度(80m),地表形成冲沟,雨季形成季节性河,旱季则干涸,地表水不可能通过采动裂隙及冒裂带导入井下,因此采掘工程不受地表水体的影响。
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
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为了保障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规程,明确综采工作面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二、操作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的生产作业、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各项操作。
三、操作程序1. 生产作业(1)进入综采工作面的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帽,并佩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2)在进行综采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修改或更改。
(3)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操作,确保设备使用正确、运行平稳,严禁超负荷操作或违章操作。
2. 设备维护(1)对综采工作面的设备维护保养,必须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对于存在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安全管理(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工作面的安全操作规程及自救逃生方法。
(2)严格执行工作面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定,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四、安全措施1. 确保综采工作面周围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持空气流通。
2. 进入工作面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逃生通道及设备操作规程。
3.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
4. 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安全人员及时处置和疏散人员。
五、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或超负荷操作。
2.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3.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操作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和巡查。
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基本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必。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22032工作面综合柱状图22032煤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根据22031工作面揭露情况,工作面内地质条件简单,无发现陷落柱、断层及岩浆侵入体等较大的地质构造,有几处小段层,落差均在1米以内,对工作面回采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主要含(隔)水层本区开采主要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群八层灰岩含水层,主要隔水层为二1煤直接底板泥岩隔水层。
现将各含(隔)水层简述如下:1、顶板砂岩含水层山西组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组(S10+S11+S12)是二1煤回采期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工作面采掘活动中最主要的充水因素。
它位于二1煤上0~83.73米,平均间距为12.83米,厚度0~27.11米,属承压裂隙水,含水性弱,水量不大,易于疏干。
各含水层之间有泥岩相隔,大顶冒落后通过裂隙带各含水层连通形成含水层组。
2、底板砂岩含水层山西组二1煤底板砂岩含水层(S9)是二1煤回采期间直接充水含水层,它位于二1煤下5~15米,多以砂质泥岩出现,以断层和裂隙接受C3L8灰岩水的补给。
3、C2L8灰岩含水层太原群八层灰岩含水层为二1煤回采期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位于二1煤下20.58~55.38米,平均33.75米,灰岩平均厚度5.55米,属裂隙岩溶承压水,裂隙岩溶不发育,一般是通过断层或其它构造向工作面充水。
4、二1煤直接底板泥岩隔水层该隔水层为二1煤直接底板,厚度在0.66~1.38米之间,较为致密,但该岩层厚度较薄,回采期间容易受到破坏,达不到隔水效果,该岩层起不到隔水层的作用。
二、充水因素1、二1煤层顶板砂岩水是二1煤采掘活动中最主要的长期充水水源,在巷道掘进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淋水现象,但一般水量不大,对掘进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但在回采阶段,当大顶初次来压,大顶冒落后水量会有所增大,可能达到最大值,但只要注意及时排放,一般不会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名称本工作面名称为0404回采工作面,属于A4煤层的第4个工作面。
二、工作面位置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水平名称+550水平采区名称0404综采工作面地面标高+850~+880 井下标高+630~+600 地面的相对位置该工作面在立井以西,工作面地表为戈壁滩,无任何建筑和设施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根据煤层、顶、底板物理性质判断,在工作面回采后,地表将产生裂隙,由于地表为丘陵地带的戈壁滩,无任何建筑,故对地表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工作面位于+600水平,北部为采空区,南部尚未开采、西部为边界保护煤柱、东部为集中回风巷保安煤柱。
走向长度1520m 倾斜长度100m~126m 面积152000~191520m2三、开采范围0404回采工作面可采推进长度为1520m,综采工作面倾向布置长度为100-126m,煤层可采面积为152000-191520m2。
四、可采储量及可采期0404回采工作面地质储量为39.2万t,可采煤量为35.3万t。
根据矿井生产接续安排,本工作面回采期为10.1个月。
五、回采的影响根据煤层、顶、底板物理性质判断,在工作面回采后,地表将产生裂隙,由于地表为丘陵地带的戈壁滩,无任何建筑,故对地表无影响。
另附:0404回采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性一、煤层赋存条件及围岩特性(一)煤层A4煤层位于A5煤层之下,有10个控煤点,见煤点10个、10点可采。
煤层厚度1.95—3.34米,平均2.37米。
可采厚度1.95—3.34米,平均2.37米,可采性指数1.00,变异系数22%,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含1-3层夹矸,夹矸厚度0.06-0.62米,平均0.49米,夹矸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泥岩。
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与A3煤层层间距1.70—9.38米,平均5.72米。
(二)顶底板表2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特性基本顶泥质细砂岩 3.2m深灰色,夹薄层凌铁矿,偶夹不稳定的砂砾岩直接顶粉砂质泥岩0.6m灰绿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以泥岩为主伪顶无直接底泥质粉砂岩 1.71m 泥质粉砂岩,灰绿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以粉砂为主,泥质次之,顶部有一层含碳泥岩基本底粗砂岩 3.6m灰白色,粗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岩屑次之(三)本工作面采高按2.0m设计,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0.1~40.1m,防水保护层厚度为53.1~63.1m。
公司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公司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一、作业前准备1.1 工作面安装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单独划定范围,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
1.2 施工前要对设备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同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包括钢管的防锈、防腐,电气线路及电缆等设备要注意防水、防火等。
1.3 检查施工区域内的排水系统是否正常,查看施工区域内的瓦斯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1.4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安全规定和管理制度,落实三重人制、随时填报工作面情况和作业纪录,并配备专责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
1.5 改变原有作业方式,暂停或停止生产时,要进行安全审核,做到“三知三会”,即现场负责人、班组成员和其它必须了解的人员必须知晓停止生产的原因、时间和范围;掌握停止生产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了解复产的时间和步骤。
二、安装作业规程2.1 设置施工区域临时通行、停放、采区安全、降温、通风和照明等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设备满足作业要求。
2.2 钢架子结构安装时,要在坚实的地面上架设钢架子,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建构,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3 采用固定链接的方式连接钢管,连接点应对钢管的长度要求不大于15厘米,不得用电焊方法焊接链接处,而要用螺纹连接方式。
2.4 悬挂所需安全措施必须完备,悬挂的机器、动力工具等必须通过交线位移检验,在悬挂前请担任安全员的人员检查其安全性。
2.5 安装时要满足安全、稳定、可靠、方便使用和维护的要求。
安装不得影响原工作面通风系统和放矸区等附属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得影响现有的瓦斯探测测量系统,不得阻碍现场安全抢险和救援。
2.6 安装时应严格关注安全指导,遵守安全规程,使用适合的工艺和工具,不得使用非标准化工具来代替标准作业设备。
每一个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在岗位上做到安全意识的反复复习,班组口号的定期交流汇报并得到企业的领导支持。
三、完工验收3.1 工作面安装完工后,要进行质量检查,确认安装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概况:4103工作面为我矿井田区域第六个综放工作面,该工作面南部为本矿已采4101综采工作面,东部为本矿的集中运输皮带巷和集中运输轨道巷,西部为本公司的1#矿区,北部为已采区域4105工作面。
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切眼长度180米,轨道顺槽走向长度1142米,皮带顺槽1140米,可采长度1062米,煤厚0.2~8.3米,平均厚度4.3米,则工业储量为180×1.35×4.3×1140≈119万吨,可采储量:180×1.35×4.3×1060×0.85≈94.1万吨。
工作面开采标高:轨道顺槽:1226.639~1245.913米,高差19.28米;皮带顺槽:1211.842~1243.183米,高差31.347米;切眼高差:1220.589~1227.771米=7.182米,坡度为5º24′40″。
二、地质情况:1、4103工作面构造简单,岩层产状平缓。
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时已得到体现。
本工作面煤层倾角5°~8°,为一向斜构造。
2、煤层赋存情况及煤质:4103工作面开采4‐²号煤,4‐²号煤是该矿唯一可采煤层,厚度为0.2~8.3米,平均厚度4.3米,夹矸一层,井田范围内全部可采,煤层较稳定。
该煤层硬度为f=1~2,煤层为低变质阶段烟煤,层状构造。
3、顶、底板情况:4‐²号煤直接顶板多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厚度0.20~5.52米,易冒落,属软弱不稳定顶板,开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
间接顶为中粒砂岩,属软弱——中硬较稳定型。
底板多为灰褐色铝质泥岩,厚度3.68~13.67米,遇水膨胀,底板鼓起高度最大达1.00米,属中等坚硬较稳定型底板。
4、水文地质情况:4103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煤层顶板有一定淋水,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强含水层和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承压含水组,矿井一般涌水量为30m³/h,最大涌水量为40m³/h(数据来源,原四个生产矿井积累资料),矿井生产能力60万吨/年时。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工作面位置32301工作面所在煤层为2-2煤,盘区为三盘区,地面标高1205.7m~1315.6m,煤层底板标高1022.3m~1074.4m。
地面位置:至上湾砂石路从工作面西部穿过,原赵家湾位于工作面中部,黑炭沟上游从工作面中部穿过。
1.2开采范围32301工作面长度301m,走向长度5220m,煤层倾角10-30,面积为1571220m2,煤层厚7.17 ~8.05m,变异系数0.7%,容重1.28*103 kg/ m3,地质储量1703.7万吨,设计采高6.1m,可采储量1246.9万吨。
1. 3 工作面井上下位置与四邻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西南至井田西部边界煤柱。
西北为2-2煤回风大巷。
东南为32302面新开掘区搬家通道。
东北为搬家通道。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采空后因地表下陷,将对房屋等造成一定破坏,应提前做好地面人畜等的搬迁工作。
附:32301井上下对照及地物调查图(1)第二节煤层2.1煤层赋存情况该煤层主要以丝炭、亮煤为主,暗煤次之,贝壳状断口,煤层中垂直裂隙发育,充填物以方解石脉和黄铁矿薄膜为主。
结构: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在煤层底部存在一层均厚0.24m的夹矸。
2.2煤质情况煤质特征表第三节Qnet.d Mt(%) Ad(%) St.d(%) V(%) P(%) 5810千卡12.7 8.4 0.3 31-37 0.09 工作面煤层煤质较好,只在局部有高灰煤,预计对煤质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煤层顶底板特征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顺槽掘进时均以留顶煤为主。
在回采过程中只要留足顶煤(大于0.5m,)就目前的开采条件,一般不会发生漏、冒顶事故。
但在一些裂隙较为发育和砂岩冲刷体地段在回采过程中还要加强支护,底板在最初回采的400~800m内为细砂,以后均为泥质砂岩。
(详见下表)顶、底板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老顶砂岩互层>20 灰色及黑灰色,含植物化石,局部炭屑,致密。
94304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概况............................................................................................................................................. - 1 -一、工作面位置 (1)二、四周采掘情况 (1)三、工作面要素 (1)四、开采要素 (1)第二章地质及水文情况......................................................................................................................... - 2 -一、盖山厚度 (2)二、煤层构造特征 (2)三、顶板岩石构造特征 (3)四、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3)五、地质构造特征 (3)六、煤层厚度 (3)七、水文情况 (3)八、煤尘、瓦斯及二氧化碳、地温及地压情况 (4)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 4 -一、巷道布置 (4)二、采煤方法 (4)三、回采工艺 (5)第四章顶板管理..................................................................................................................................... - 5 -一、工作面支架布置形式及支架说明书 (5)二、机头、机尾及IX4207巷、IX4208巷超前支护布置情况 (7)三、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及初次放顶、末次放顶的支护形式 (9)四、过断层、构造挤压区及薄煤区等破碎顶板区段时的支护形式及安全技术措施 (10)五、采空区处理方法 (10)六、锚杆支护巷道顶板支护质量监测 (10)第五章通风、运输、供电、供水、排水系统................................................................................... - 11 -一、工作面风量计算及通风系统 (11)二、运输系统 (13)三、供电系统 (14)四、供水系统 (14)五、排水系统 (14)六、压风系统 (15)七、压风自救系统 (15)八、通讯系统 (15)九、供液系统 (15)第六章劳动组织................................................................................................................................... - 16 -一、作业方式 (16)二、劳动组织配备表 (16)三、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16)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6 -第八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及避灾路线............................................................................................... - 16 -一、总则 (16)二、行人及乘车路线安全措施 (16)三、避灾路线 (17)四、预防片帮冒顶的安全措施 (18)五、处理冒顶措施 (19)六、防火安全措施 (20)七、综合防尘措施 (20)八、防瓦斯安全措施 (21)九、安全监测仪器的布置 (21)十、定岗司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22)十一、进入工作面煤壁侧作业的安全措施 (25)十二、使用单体柱的安全措施 (26)十三、爆破安全措施 (27)十四、运料安全措施(使用无极绳绞车及小绞车的安全措施): (28)十五、处理车辆掉道的安全措施 (31)十六、防止溜子上窜下滑措施 (31)十七、吊溜的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2)十八、清理支架顶梁浮矸的安全技术措施 (32)十九、吊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33)二十、移设转载机、端头架、端尾架安全措施 (33)二十一、处理歪架、倒架、死架的安全措施 (34)二十二、采煤机打备口的安全措施 (34)二十三、维护巷道措施及锚杆巷道监测措施 (35)二十四、提高煤炭质量的措施 (36)二十五、提高块率的措施 (36)二十六、移开关架,缩皮带机尾安全技术措施 (36)二十七、防止锚索脱落安全措施 (37)二十八、支架拔缩节安全措施 (37)二十九、过巷道宽断面、放顶钻场、大水仓的支护方式及安全技术措施 (37)三十、机尾拆、运道安全技术措施 (38)三十一、两巷拆管安全技术措施 (38)三十二、安装锚索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措施 (38)三十三、质量标准及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39)三十四、应急材料 (39)三十五、其它 (39)第九章作业规程学习签到................................................................................................................... - 39 -IX4304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一、工作面位置1、地面位置:坟上村南410m,薄荷泉西北 530m。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 煤层情况第三节 煤质情况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顶板属坚硬岩石,较易管理,底板强度较小,开采时注意底鼓发生。
第五节 地质构造情况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情况概 况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井下位于井田西北部,西邻D1001工作面,东为实体煤田,北为王家庄煤矿井田,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回采后会造成地表塌陷面积(m 2)煤层情4.8—6.4m层情况概况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1、本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200m ,采面长150m ,储量计算采用煤厚5.60m 。
巷道名称 巷道分类 支护形式净断面 11.76m 210.64m 2 13.8m 2 5.28m 2煤质情概况:10#煤层为特低灰—中灰,低硫—中高硫瘦煤则:工业储量=面积×煤厚×煤的密度=1200×150×5.60×1.4=1411200T可采储量=(工业储量-设计损失)×80%=(1411200-35280)×80%=1100736T服务年限=1100736÷105900≈10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详见(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节采煤工艺1、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沿煤层顶底板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2、回采工艺采用MG150/350D型采煤机割煤,使用SGB-630/264型前、后溜运煤及回收顶煤,工作面每割一刀煤放一部顶煤,实行一采一放,追机放顶煤作业方式。
工艺顺序:采煤机从机尾(头)自开切口斜切进刀→调上、下滚筒位置→返向割三角煤→调上、下滚筒位置→向机头(尾)全长割煤→移支架支护→推移工作溜→放顶煤→移后溜(1)进刀方式:机组自开切口斜切进刀a、采煤机向机(头)尾割煤斜切进刀25~30m,其前后滚筒全部切入煤壁达0.6m。
131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终极版)
131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终极版)131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Z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地面位�Z13101综采工作面对应地面位�Z为工业广场以南,上则焉村东、南面。
主要出露地层以黄土为主,盖山厚度172-252米,平均厚度210米。
二、工作面井下位�Z及四邻采掘情况13101工作面井下位于一采区南侧,东侧为实体,西部为采空区,南部为矿区边界,北部为4号煤东翼轨道巷。
上部为实体。
三、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对应地表为黄土覆盖区,无建筑物等设施,回采不会造成影响。
附表1.1 工作面概况煤层名称工作面名称 3煤 13101 #水平名称地面标高(m)+800 1092~1196 采区名称工作面标高(m) 一采区 920~940 第二节煤层3#煤焦煤,属结构简单的稳定煤层,质地较软,半光亮型,粉末状、玻璃―沥青光泽,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碎。
附表1.2 煤层赋存情况煤层总厚(m)可采指数 1.75~1.05 0.86 0.86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稳定程度 0~8° 3.5° 稳定附表1.3 煤质情况 M(%) / A (%) 24.09 V(%) 25.74 Q(ZJ/kg) 25.90 S(%) 0.64 工业牌号 JM第1页共80页131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附表1.4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老顶顶底板名称厚度(m)泥岩 6.5 岩性特征灰色,厚层状,性脆,斜交裂隙发育,含植物根茎叶化石。
灰黑色,厚层状,层面含云母碎片,半坚硬及坚硬,裂隙发育。
抗压强度5.5MP,抗拉强度2.76MPa,抗剪强度 4.11MPa。
黑色,薄层结构,层状构造。
质地软,容易冒落。
含大量有机物。
灰黑色,厚层状,性脆,斜交裂隙发育,含植物根茎叶化石。
抗压强度8.9MP,抗拉强度0.54MPa煤层顶底板情况直接顶砂质泥岩 3.2 伪顶炭质泥岩 0.25 直接底泥岩3.8 第四节地质构造一、13101综采工作面总体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0°~8°,平均3.5°。
10417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0417综采工作面与井上、下标志点的平面距离和相对方位:地面位于进风立井东北约2200米处东西狭长地带;井下位于1040采区下山东翼倾斜下部。
工作面范围内煤层底板标高:-723.5 ~-754.37 m。
其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下表所表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第二节煤层10-1、2煤为石炭系太原组煤层,黑色半光亮型,碎块~粉末状,该面范围内沉积较稳定。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煤层情况表附图Ⅰ:回采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附图Ⅱ:回采工作面实测平剖面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第四节地质构造1、地层的产状及变化10417工作面煤层走向为92°25″,倾向2°25″,倾角10°,煤层产状较稳定,工作面外段为10-1煤受岩浆侵蚀变成的天然焦,厚度1.0m左右,10-2煤沉缺;工作面里段10-1煤未受岩浆侵蚀,10-1、2煤中间夹矸变薄或尖灭,煤层连成一体,总厚度3.0m左右。
皮带道和出口沿煤层伪倾斜上山掘进,伪倾角为3~5°。
该面走向长度390m,倾斜长度39m。
2、岩浆岩的发育情况矿井范围内岩浆对10煤层的侵入活动比较强烈,主要生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后期,岩性主要为中性的闪长岩和基性的辉长岩、辉绿岩,以顺层的岩床沿裂隙侵入方式为主,因而侵入的面积大,范围广,规律性差,致使矿井内煤层大部分面积受岩浆侵蚀严重不可采。
10417工作面顶板为10-1煤受侵蚀严重形成的火成岩,大部分受岩浆侵蚀较轻变为天然焦和焦与煤层的混合体。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1、煤层顶板含水层:煤层顶板以上3.5m左右是老顶细砂岩,为弱含水层,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后方因压力作用造成顶板下沉垮落,局部含水丰富的砂岩水顺裂隙渗出,但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
2、煤层底板含水层:(1)徐上砂岩含水层:煤层底板以下15m左右为砂岩含水层,弱含水、局部裂隙含水较丰富,对工作面回采不产生威胁。
31061作业规程
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文件编号:SZC-201301文件标识:受控工程名称: 31061综采工作面编制单位:技术负责:施工队长:编制时间:实施时间: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签字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单位姓名职务会审意见审批日期编制人施工单位通风科生产科调度室安监科机电科地测科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审批意见:矿长审批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 (1)第二节煤层 (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第四节地质构造 (2)第五节水文地质 (2)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3)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3)第二章采煤方法 (3)第一节巷道布臵 (3)第二节采煤工艺 (4)第三节设备配臵 (5)第三章顶板控制 (6)第一节支护设计 (6)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8)第三节付巷、运输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2)第四节矿压观测 (14)第四章生产系统 (14)第一节运输系统 (14)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5)第二节排水 (22)第四节供电 (24)第五节六大系统 (33)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第一节劳动组织 (36)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7)第六章煤质管理 (3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9)第一节一般规定 (39)第二节顶板 (41)第三节防治水 (45)第四节爆破 (45)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49)第六节运输 (54)第七节机电 (57)第八节其他 (64)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89)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开工通知单作业规程补充学习作业规程复查记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31061综采工作面为+90水平下山31采区北翼第一个工作面,其南部、北部均为待采煤田,东部为+90北翼运输机巷,西部为井田边界。
具体位臵及井上下关系表1.表1 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表采区名称31采区北翼地面标高338~401m 井下标高-12~ 89m地面相对位臵 31061综采工作面地表位于告成镇豹沟南部,花家门以北,丘陵地貌,起伏不平,冲沟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工作面位置32301工作面所在煤层为2-2煤,盘区为三盘区,地面标高1205.7m~1315.6m,煤层底板标高1022.3m~1074.4m。
地面位置:至上湾砂石路从工作面西部穿过,原赵家湾位于工作面中部,黑炭沟上游从工作面中部穿过。
1.2开采范围32301工作面长度301m,走向长度5220m,煤层倾角10-30,面积为1571220m2,煤层厚7.17 ~8.05m ,变异系数0.7%,容重1.28*103 kg/ m3,地质储量1703.7万吨,设计采高6.1m,可采储量1246.9万吨。
1. 3 工作面井上下位置与四邻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西南至井田西部边界煤柱。
西北为2-2煤回风大巷。
东南为32302面新开掘区搬家通道。
东北为搬家通道。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采空后因地表下陷,将对房屋等造成一定破坏,应提前做好地面人畜等的搬迁工作。
附:32301井上下对照及地物调查图(1)第二节煤层2.1煤层赋存情况该煤层主要以丝炭、亮煤为主,暗煤次之,贝壳状断口,煤层中垂直裂隙发育,充填物以方解石脉和黄铁矿薄膜为主。
结构: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在煤层底部存在一层均厚0.24m的夹矸。
2.2煤质情况煤质特征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特征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顺槽掘进时均以留顶煤为主。
在回采过程中只要留足顶煤(大于0.5m,)就目前的开采条件,一般不会发生漏、冒顶事故。
但在一些裂隙较为发育和砂岩冲刷体地段在回采过程中还要加强支护,底板在最初回采的400~800m内为细砂,以后均为泥质砂岩。
(详见下表)附:32301面煤层综合柱状图(2)第四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在两顺槽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断层与冲刷构造,但不排除在工作面回采时出现中小型冲刷构造的可能。
根据地测公司的勘探资料,三盘区煤层较厚且较为稳定。
但在煤层下部有一层厚约0.25m的夹矸,根据钻孔资料,最厚处0.45m;其下部煤层均厚0.31m。
由于夹矸上部煤层平均为7.17m,建议在回采时可沿夹矸上部推采,这样采高也可保证在要求范围内,同时也可使煤质得到保证。
附:32301工作面两顺槽剖面图(3)第五节水文地质5.1 地表: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为主,其中最主要的为黑炭沟上游的冲洪积层含水层。
由于上部1-2煤31301(西)、31301和31302面已采空,导致上部含水层遭受破坏,含水层水大部下渗汇集到上述3个工作面的采空区内,因采空区形成时间较长,且汇水面积大,预计回采时引发突水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地测公司按照神东分公司的部署在井下布设了大量的泄水孔,经过一年多的有效泄水,目前井下泄水孔水压和水量明显减小,预计在回采前可将上部主要积水区域的采空水全部泄完。
5.2 其它水源主要以孔隙水和裂隙水为主,含水岩层为中砂岩、细砂岩,赋水性差、水量小、水力联系弱,对回采影响不大。
32301工作面是补连塔矿2-2煤3盘区的首采面;工作面上部1-2煤层的31301、31301(西)、31302等综采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由于1-2煤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时工作面上方的潜水(主要是黑炭沟上游、沙河沟潜水由塌陷裂隙渗入采空区)、上覆基岩裂隙水、回采阶段采煤设备的冷却用水、沿塌陷裂隙渗入采空区的大气降水长期注入采空区,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积水,因而32301面上部的采空区积水是该面回采阶段工作面涌水的主要水源。
由于31301、31302面切眼及往东600m 的区间是1-2煤3盘区开采区域的最低处,所以2001-2006年开采的31302~31306综采工作面中的采空区水大多运移至31301、31302面切眼处的采空区,增大了该区域的积水水量。
因1-2煤3盘区所有工作面采用仰斜开采,总体切眼区较低,回撤通道侧较高,局部存在着不规则、大小不一的起伏,采空区积水主要集中在切眼侧,其它局部起伏的低洼处也存在有积水,这种低洼积水区的半径一般不会太大,最大范围预计为200~500m2,深约0~2m。
根据日前所布置泄水孔泄水情况来看,部分地段以达到了一定的泄水目的,但由于上部底板起伏情况难以控制,位于采空区中部独立的低洼含水构造中的积水不可能从沿顺槽附近施工的疏放水钻孔中疏放(与顺槽底洼处沟通的积水已被钻孔疏放);这些独立含水低洼构造在31301(西)31301、31302面除主要积水区域外均程度不同普遍存在,可能的最大宽度约在100m左右。
32301面与上部1-2煤层间距为29.3~32.4m,因此上部采空水在顶板垮落后直接从导水裂隙带缓慢涌入32301工作面。
5.3 涌水量最大涌水量:800m3/h以上, 正常涌水量:40m3/h左右。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7.1 储量根据神东地测分公司提交的《补塔煤矿32301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提供的数据32301工作面地质储量为1703.7万吨,可采储量1246.9万吨。
7.2 服务年限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1246.9万吨/100万吨=12.5个月该工作面的服务年限为12.5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32301工作面为左工作面,辅运顺槽承担着回风风、行车、行人任务;主运顺槽承担进风、运煤任务,布置有移变、泵站、电器设备列车等。
巷道支护为锚杆支护(工作面主运顺槽超前30m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辅运顺槽采用液压支架支护;32301工作面切眼在98#联巷,停采线位置在32301面回撤通道)。
附:32301工作面巷道布置图(4)第二节采煤工艺2.1采煤工艺32301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7.6m,倾角1.-3.,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属于倾斜长壁工作面,采高在4.5-6.1m之间。
工作面沿底推进,留顶煤300-500mm,采用倾斜长壁全部垮落、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1.落煤方式:采煤机的割煤是通过装有截齿的螺旋滚筒旋转和采煤机牵引运行的作用进行截割的。
2.装煤方式:装煤是通过滚筒螺旋叶片上的螺旋面进行装载的,将煤壁上切割下的煤运出,再利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煤抛至刮板输送机溜槽内运走。
3.运煤方式:滚筒将煤装在输送机溜槽上,经输送机运送到转载机,经破碎机破碎后落在可伸缩皮带机上运出。
4.支护方式:工作面采用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两顺槽采用超前支架支护。
5.采空区处理方式:采用顶板自然垮落式。
2.2工作面生产工序采用液压支架支护,双滚筒采煤机割煤,装煤。
由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皮带输送机运煤、破煤的综采工作面作业系统。
1.割煤工序工作面采用端头斜切进刀的方式,具体为端头斜切进刀→推溜→割三角煤→拉架→返空刀→推溜六个过程。
溜子弯曲段最小长度为18m,采煤机全长为16.05m,进刀距离确定为18m+2*16.05m=52.05m。
2.移架工序本工作面采用先进的电液控制支架,可实现以下四种移架方式:1)双向邻架自动顺序控制2)成组顺序控制3)煤机和液压支架联动移架4)手动移架3.推溜方式根据该套支架的功能可实现四种推溜方式:1)双向邻架控制推溜2)成组推溜3)煤机和液压支架联动4)手动推溜移架时,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5架进行(顶板破碎时追机作业,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3-5架),推移输送机时,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2—15架,并且推移千斤顶同时逐次推出,推移后的弯曲段不得小于18m,最大水平弯曲1—2度,垂直弯曲不超过3度,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推溜,以免造成溜子中间鼓起搭桥,使支架发生咬架事故。
附:进刀方式图(5)2.3采煤工艺说明及要求1.采煤机割的技术要求:1)采煤机割至机头机尾时,工作面顶板到顺槽顶板必须有一过渡段,以满足液压支架支护要求。
2)端头割煤时从工作面距端头10架左右的顶板到顺槽顶板逐渐降低采高,直到和顺槽顶板衔接,并且保证过渡段的平缓,以利于液压支架接顶严密。
过渡段长不小于15m,过渡段顶板坡度小于3度。
3)割机头、机尾三角煤时,必须保证将三角煤割透,保证顺槽底板到工作面底板平缓过渡,三角煤割不透,容易发生机头、机尾过渡槽起桥事故。
4)设计采高6.1m,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回收率,工作面必须沿底推进,保证留300—500mm 的护顶煤,当煤层变薄时及时调整采高,防止出现漏矸。
5)顶底板要割平,不能留有台阶,底板留有台阶或不平会使推溜困难,同时顶底板不平使支架几何形状不好,仰俯角太大容易发生空顶、冒顶或采煤机滚筒割顶梁事故。
6)必须保证采煤机滚筒截齿完好无缺,割煤时如发现截齿丢失、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应急时停机更换截齿。
7)工作面遇有坚硬夹矸和冲刷体构造时,尽量降采高通过,否则要放震动炮,不得用采煤机强行截割。
2.液压的支护及要求:液压支架的移架步距应保持在0.80m—0.865m,。
移架时,保证支架到位,梁端距应保持在670mm 左右(采高为6.1m)。
梁端距过小会造成采煤机滚筒割支架顶梁,梁端距过大会造成空顶或冒顶。
最大控顶距:L max =L1+L2+S=4075+670+865=5490mm最小控顶距:L min =L1+L2=4075+670=4625mm其中:L1-----顶梁长度 L2------端面距 S-----截深1)拉架时必须使支架保持一条直线。
2)工作面拉架时必须及时拉架,拉架距采煤机后滚筒3—5架,如果顶板压力较大或有冒顶危险时,应及时追机拉架(拉架距采煤机前滚筒3-5架),以防顶板冒落。
3)移架过程中如发生顶板破碎冒落时,应及时超前拉架,以防此顶板继续冒落。
4)移架时,要保证支架移到位,梁断距应保持在670mm左右。
5)移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状态,如发生倒架、咬架现象,需在移架过程中及时调整。
3.对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要求1)刮板输送机在推移后必须保证成一条直线。
2)必须保证刮板输送机的平整,不得出现飘溜、凹溜或局部起伏太大的现象。
3)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推进度应保持一致,且必须保持推移步距为0.80m-0.865m,以确保截深、产量和工程质量。
4)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时,必须距采煤机后滚筒18m后进行,不得出现急弯,除弯曲段外其余部分不准出现弯曲。
5)若推溜困难时,不应强推硬过,必须查明原因将问题处理后再推溜。
第三节设备配套3.1工作面设备配备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设备配套生产能力大于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一般二者之比为1.5-2.0;2)设备生产能力大于配套生产能力;3)设备寿命大于配套设备工作寿命;4)设备可靠性大于配套工作可靠性;5)外围环节配套能力大于工作面配套生产能力;根据设备运输能力和落装煤能力的大小依次排序为:胶带运输机—转载破碎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另外,液压支架支撑高度和工作阻力必须符合工作面要求,乳化液泵站额定压力必须满足液压支架初撑力,喷雾泵站压力与流量必须满足采面设备要求;电气设备必须灵活可靠,满足各用电设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