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玉石障地理位置及玉门关变迁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玉石障地理位置及玉门关变迁考

本书考证最早的玉门关的关址位于今嘉峪关市的石关峡。

1、汉代最早的玉门关: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石关峡设玉门关。

2、西汉太初二年以后的玉门关迁至敦煌西北。

3、隋唐时期,玉门关从敦煌西北西向东移到今天的安西县双塔堡附近。

4、五代宋初时期玉门关又重新回到了其最早设立的原地,既今嘉峪关市的石关峡。

5、五代宋初重置于石关峡的新玉门关存在了约130年,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以后,西夏政权占领整个河西走廊,玉门关从史籍上销声匿迹。

汉玉石障地理位置及玉门关变迁考

潘发俊潘竟虎

摘要:玉门关的起源、地理位置及其历史变迁一直未有科学、统一的界定。本文以实地勘察和史料考证为依据,得出结论:玉石障遗迹在今嘉峪关附近,亭、障、寨、关、津俱全,布防阵形清晰,其关口是西汉玉门关。东汉丝路北道开通,玉门关西迁敦煌。唐丝绸之路改道,玉门关再迁瓜州。玉石障—玉门关遗迹是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载体,明嘉峪关是玉门关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健词:玉门关;玉石障;嘉峪关;地理位置

1、汉玉石障的考证

1.1玉石障的发现。

嘉峪关南北两翼明长城外侧有一道壕堑遗迹,隐隐约约、断断续续,鲜有人注意它的存在。仔细考察辨认则轮廓清晰可见,北起黑山石关峡南山顶,南至祁连山脚讨赖河峡谷,走向与明长城保持80米的距离平行,全长15公里,北段山地壕堑上保留着三座墩台遗迹。这道神秘壕堑修筑于什么年代?叫什么名称?起什么作用?本文作者经过反复勘察,深入研究,以实地勘察的壕堑特征为依据,结合史料考证,比较论证,得出了这道壕堑就是汉玉石障的结论。

(1)从明长城的修筑看:“西长城即嘉峪关南北延长而西向之长城也。古时遗迹倾圯,大学士翟銮行边,与兵备道李涵建筑”①。“嘉靖十八年(1539年)尚书翟銮行边,言嘉峪关最临边境,为河西第一隘口,墙濠淤损,宜加修葺,仍于濠内凑立边墙,每五里设一墩台,以为保障”②。淤损的墙濠即今见壕堑,当时这里是九眼泉湿地,残存濠堰,乃倾圯的古长城遗迹,早在修筑明长城前就存在,不是明长城的外围防线。此前修到嘉峪关的只有汉长城。(2)从汉长城的结构看:汉长城由亭、障、关、寨、塞构成,相当于明长城的墩、墙、关、

堡、城③。亭是瞭望和报警的墩台,沿道路修筑,白天点火谓之烽,晚上烧烟谓之燧,烽燧成了亭的代称。亭边土围子叫堠,驻戍守兵。障即遮虏障,遮挡敌人的障碍物,如平地开挖深壕,湿地挖成水濠,山地

劈成崖榨,若人力物力充足,则夯砌高墙,因人因地制宜。就地挖壕、出土垒堰是最经济的施工,这种形制的遮虏障河西很多,如近年发现的山丹峡口汉长城遗迹就是一道壕堑④。亭障连结构成完整的汉长城,嘉峪关西长城外的壕堑墩台与亭障特征相符,乃汉长城无疑。

(3)从汉长城的名称看: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宽15公里,嘉峪南山匈奴名天山,音译祁连山;嘉峪北山汉名玉石山、唐名金山、今名黑山;“嘉峪山,州西七十里,山之西麓即嘉峪关。一名玉石山,下有九眼泉”⑤。“嘉峪山在酒泉西七十里,即古之玉石山,以其常出玉,故名之,乃汉遮虏障之处”⑥。《太平寰宇记》引《十三州志》说“延寿县(西汉玉门县)在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亦是汉遮虏障也”。《西域考古录》也说嘉峪关有玉石障,其方位和名称就是嘉峪关外侧的汉长城。

汉长城的正式名称是遮虏障,《甘肃通志》说:“县有古长城,汉遮虏障也”。《太平寰宇记》说:“酒泉有故长城,汉书谓之遮虏障”。汉长城的别名是塞垣,相当于明长城的别名边墙,唐代卢照鄰诗曰:“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各地遮虏障有具体名称,金塔北面的遮虏障叫偃泉障,嘉峪关明长城外的遮虏障叫玉石障⑦。学术界对汉长城的称谓不规范,有些辞书把亭和障都解释成墩台,“大者为障,小者为亭”,上海辞书社的《辞海》则把障解释成城堡,以讹传讹,导致地方史志文博人员见解混乱,莫衷一是,长期无法确定玉石障为何物、在何处,玉石障的真迹却无人认识,蒙尘多年,近年又在上面修筑旅游公路,惨遭破坏。

1.2玉石障的结构。

(1)亭。第一亭在玉石山顶,已坍塌成圆锥形土堆,形似古墓,因而被人盗掘过(亭东山腰是明长城头墩)。山南麓是第二亭,下半部方形(原貌),上半部圆锥形(塌方),四周筑有现代军事工事,堠迹无存。2.5公里处是第三亭,保存最完好,下部黄土夯筑,上部土坯砌筑,四周有堠的遗迹(亭东80米是明长城北二墩)。再向南进入人类活动区,亭址很难辨认,最后一亭应在讨赖河谷悬崖上(明长城讨赖河墩西80米处)。

(2)障。北起第一亭,依山势或崖榨或壕堑连接第二亭、第三亭。壕堑向南5公里处进入嘉峪关村地界,遗迹逐渐模糊。7.5公里处是嘉峪关城堡,亭障被压在下面。关城南面兰新铁路、公路过境,亭障无存。再向南是开阔荒地,障壕遗迹再现,直到讨赖河岸为止。

(3)关。关是长城的出入口,玉石障北端的出入口是黑山石关峡东口。这个隘口的方位、历史和地形特点与唐初僧人道宣《释

迦方志》所记吻合:“从凉州而西少北四百七十里至甘州,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汉唐故道出酒泉北门经果园乡和新城野麻湾至此正好“西少北七十五里”,“故玉门关”是汉关而非唐关,“在南北山间”像一道石门。毋庸置疑,此乃《汉书》所记“酒泉列亭障至玉门”之地。汉亭障沿北山修筑,向南抵达祁连山的只有玉石障一段,唐诗云“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影移金岫(金山)北,光断玉门前”即此。黑山即古之玉石山,石关峡东西长百里,常年流水,又名水关峡,

西口外的赤金堡是西汉玉门县、东汉延寿县、西凉国会稽郡遗址,东口叫水关儿或石关儿,是西汉玉门关。峡中每隔一段横筑一道石墙,形似为石峡打了一道箍,四道箍形(山沟名,有夏代岩画)即其中第四道石墙,东口第一道石墙已坍塌成一道石梁,遗迹清晰。玉石障是多重防御体系,这些石墙也是玉石障的组成部分。

(4)津。玉石障南端的出入口是讨赖河上的天生桥。“天生桥,酒泉西南讨赖河之西北(原文如此)百里,南面有山,讨赖河水从西来,至此入地如伏流状,地上人可通行,如天然生,故名”⑧。古道无路面,古人无高速交通工具,远行必须依山傍水,才能找到坐标和停歇吃喝。酒泉塞无西门,丝绸之路进东门分两道,大路出北门度玉门关依北山西行,小路出南门经文殊沟过天生桥依南山西行,讨赖河谷最深达86米,两岩垂直,惟天生桥可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时,为避匈奴就走此道:“张骞从大夏返,并南山欲从羌中归”⑨。

(5)寨:寨是驻扎军队的土围子,明代叫堡,如嘉峪关堡、野麻湾堡。汉军长官都尉驻寨,统领各亭堠;侯官长驻堠,管辖守兵。玉石障正中向东10公里处的安远沟村是统观全障烽火、控制两端关口的最佳位置,原有一座安远寨。“安远寨,(酒泉)城西四十里,内无居民”⑩。明长城的堡都筑在长城线上,安远寨是废弃的古寨,显然是汉代建筑,名称也与汉风相宜,如首任西域都护郑吉被封为安远侯,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是定远侯,唐西域都护府改名安西都护府。由此判断,安远寨是汉玉石障的军营和指挥部,即玉门都尉府驻地。安远寨西面也有一道长城遗迹,是玉石障的二道防线。

(6)塞:塞的规模和功能都比寨大,驻军也驻民,明代叫城,如酒泉塞即酒泉城,是西汉酒泉郡治所。酒泉境内有四段汉长城:玉石障驻玉门都尉,偃泉障驻北部都尉,东部障(高台北)驻东部都尉,西部障(玉门西北)驻西部都尉,统归酒泉塞管辖。

嘉峪是丝路咽喉、

酒泉大门,玉石障的作用是封锁嘉峪,布防阵形是镶嵌在嘉峪中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亭障15公里,高10公里,三个顶点一寨一关一津,乃古代军事艺术之杰作。

汉玉石障地理位置及玉门关变迁考(续一)

2、汉玉门关的位置

1831年清代刻本《敦煌县志·图考》中,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下注为“汉玉门关”。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小方盘城北烽燧遗址盗掘了许多汉简,据此认定小方盘城即西汉玉门关。近年来史学界对此多有争议。侯晓星认为西汉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但不能断定具体位置{11}。侯玉臣断定在今安西县东80公里的布隆吉乡{12}。本文作者考证认为西汉玉门关即今嘉峪关市内的嘉峪石关,东汉玉门关是小方盘城。

(1)从丝路北道的开通时间看: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赵破奴破楼兰,打通丝路南道,设阳关。关是路的门,有路才设关,此时塔里木盆地北缘各国还被匈奴控制,无路也无关。前67年(地节三年)郑吉破车师,北道初通。前60年(神爵二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意为塔里木南北各国都保护。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东汉明帝取伊吾、屯车师,丝路北道正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