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doc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活动知识回顾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实战准备
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一、回顾解决力学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
1.密度公式
2.重力公式
3.压强公式
4.浮力公式
5.功的定义式
6.滑轮组 费距离公式
7.滑轮组自由端拉 力
8.机械效率
二、重点题型解析:
【例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
(2)混凝土块的质量
(3)混凝 土块受到的重力
(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混凝土的密度 为2.8×103kg/m3)
(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例 2】如图13.1-3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已知拉力F为104N。则这个过程中: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
行力 学综合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力。
重点
1.公式的选择及应用2.受力分析
难点
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
教学方法
2.若题目中涉及物体浸在水中,对应人和物体有两个受力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对应上述公式中的和。则等价公式为。
3.若题目中给出人对地面的压强,则用于求。反之,若知道了F支,便可求出。

【配套K12】山东省郯城县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配套K12】山东省郯城县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则能载货物的质量:
(2)
(3)
考点4:功、功率、机械效率相关计算
处理例4和变式练习2.
【例4】5 4 80% 1.25
【变式练习2】(1)登陆艇受到的重力
G = mg= 2.0×105kg×10N/kg= 2.0×106N
因为登陆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为
F浮=G= 2.0×106N
由F浮=ρ水g V排可知,登陆艇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2)若路程(s)未知,已知功率(P)和时间(t),一般利用推导公式W=Pt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用W,时间的单位用s;
(3)若路程(s)未知,已知力(F)和速度(v)、时间(t),可利用W=Fs=Fvt或W=Pt=Fvt计算,速度单位必须用m/s,时间单位必须用s;
(4)若已知机械效率(η),物重若已知物重(G)、物体移动的距离(h),克服摩擦及滑轮所做的功,则利用公式W总=W有+W额计算总功.
(2)
(3)因为登陆艇匀速行驶阻力f始终为2.0×105N,由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F=f= 2.0×105N
登陆艇在测试中的功率P = Fv= 2.0×105N×30m/s=6×106W
师生分析:
1.速度的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必须用W;
见,开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会增大,反应速度会变慢.
考点2:密度( )相关计算
处理例2.
【解析】20mL=2.0×10-5m3,
21g=0.021kg,则密度为
考点3:压强、浮力相关计算
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1.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常见力学现象,能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3)学会使用力学公式和图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3)学会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学基本概念(1)力、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基本概念;(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功、功率、能量等基本概念。

2. 第二章:平面图形的力学分析(1)力的合成与分解;(2)摩擦力的计算与运用;(3)斜面、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

3. 第三章: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1)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2)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规律;(3)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4. 第四章:浮力与压强(1)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2)液体压强的计算与运用;(3)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应用。

5. 第五章:机械能(1)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2)功的计算与机械能的变化;(3)简单机械能的测量与转换。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问题;2. 利用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力学现象的感知;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力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 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4.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1 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解释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力的计量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并解释1N的定义。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认识,如拉力、压力等。

第二章:运动和力的关系2.1 运动的概念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含义,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2.2 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的概念。

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如加速度和减速度。

第三章:重力与摩擦力3.1 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3.2 摩擦力的概念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小。

第四章:浮力4.1 浮力的概念解释浮力的定义,即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力。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2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即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杠杆的原理解释杠杆的分类,包括一、二、三类杠杆。

引导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即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5.2 滑轮和斜面的原理讲解滑轮和斜面的作用,即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分析滑轮和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压强与浮力6.1 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压强等于力除以受力面积。

6.2 压强与浮力的关系讲解液体和气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分析压强对浮力的影响,如液体密度和深度对浮力的影响。

第七章:牛顿第二定律7.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解释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引导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7.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受到的力。

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3】力学计算【1】(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3】力学计算【1】(含答案)

◆重点梳理:力学计算题大体分为以下几类题型:(1)有关速度计算题;(2)有关密度的计算题;(3)有关浮力和压强的计算题;(4)有关功和功率的计算题;(5)有关杠杆、滑轮组的计算题;(6)有关力与电的综合计算题;(7)有关力与热的综合计算题;◆典例1: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内把质量500kg的钢材匀速提升到3m高的地方,求:(1)钢材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2)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是多少?(3)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4)如果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起重机的电动机做了多少功?典例2:小明体重50kg,他的家距离学校2400 m,他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回校。

有关数据在下表中列出:(g=10N/kg)自行车净重20kg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5×10-3 m2匀速行驶时的总阻力30N车轮半径0.3m轮胎承受的最大气压2×105 Pa2)小军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上学至少要做多少功?◆归纳总结:◆从◆跟踪训练:1、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 km,用时2h,消耗汽油9kg,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①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为多少?②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③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走近中考:1、(2018•湛江)仁爱礁是我国的固有领土,隶属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中国公务船只定期在那里巡视,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1)该船以20km/h的速度匀速航行了5h,则航行的距离是多少?(2)若该船的声呐探头距海面深度为10m,则该声呐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5×106kg,则船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各为多少?(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2、(2018•莱芜)如图是一种常见的饮水机结构剖面图,控水槽内浮体A与阀门C固定相连,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A未浸没时C略有下降,桶内水流入控水槽中.已知浮体A的体积为40cm3,阀门C的横截面积为1cm2,不计A、C本身重及大气压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g取lON/kg)问:(1)若热胆中储水1kg,加热管将其从初温20℃加热到100℃,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浮体A浸没时所受浮力为多大?(3)浮体A浸没时阀门C受到的压强是多少?(4)桶内水位的最大高度是多少?4、(2018•潍坊)学习了简单机械的有关知识后,小强同学自制了一种简易升降晾衣架,它由四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一段固定在天花板上,人用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可以使晾衣架匀速上升,晾衣架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横梁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将40N的衣物挂在晾衣架上,人拉绳的力为12.5N时,衣物匀速上升,忽略绳重及摩擦.求:(1)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将60N的衣物挂在晾衣架上,使其匀速上升1m,人所做的总功.参考答案:解得:m>0.8kg.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为:0.8kg<m<2.4kg.故答案为:2000;0.8kg<m<2.4kg.答:(1)若热胆中储水lkg,加热管将其从初温20℃加热到l00℃,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5J;(2)浮体A浸没时所受浮力为0.4N;(3)浮体A浸没时阀门C受到的压强是4×103Pa;(4)桶内水位的最大高度是0.4m.点评:本题为力学和热学的综合计算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液体压强公式、3、4、。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一)力学计算秘籍1、记——熟记公式2、找-—读题目,找已知量和所求量3、用—-把已知量代入相应公式计算温馨提示:单位统一,解题规范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力学计算技巧;2、引导学生规范做题.(二)水平模型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F 拉。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2、根据水平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质量为60kg 的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千灯湖公园上匀速直线行驶,单车的重力约120N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在5min 内行驶了1500m 的路程.(g 取10N/kg ) 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小明骑单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3)小明骑单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设计意图:1、从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引入,达到由浅到深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熟记水平模型相关公式;3、进行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践应用.(三)斜面模型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 支不做功,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属于有用功,拉力做功属于总功,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属于额外功.强调在斜面上,拉摩F f 。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2、根据斜面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小明停放好共享单车后,看到一位工人正苦恼如何将笨重的货物搬上货车时,他看到了旁边有些长木板,马上帮工人搭成如图所示的斜面帮助工人将货物搬上货车。

斜面的长与高分别是2m和1m,工人用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800N的货物匀速推到车上。

(g取10N/kg) 求:(1)此过程中有用功是多少?(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设计意图:1、通过斜面模型分析,引导学生熟记斜面模型的相关公式;2、突出斜面重点公式,突破斜面易错点知识;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分类和测量方法。

2. 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力的分类和测量3. 牛顿三定律4. 重力、摩擦力、浮力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分类和测量(10分钟)1. 复习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复习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2.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复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常见力(10分钟)1. 复习重力: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复习浮力:F浮=G排,浮力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五、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举例说明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力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力的概念、分类、测量、牛顿三定律、常见力和力学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力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力学综合计算专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行力学综合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力。

重点 1.公式的选择及应用2.受力分析难点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教学方法“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模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实战准备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一、回顾解决力学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1. 密度公式2. 重力公式3. 压强公式4. 浮力公式5. 功的定义式6. 滑轮组费距离公式7. 滑轮组自由端拉力8. 机械效率二、重点题型解析:【例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2)混凝土块的质量(3)混凝土块受到的重力(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 (混凝土的密度为 2.8×103kg/m3)介绍中考考察内容和要点展示课件展示课件重点强调展示课件引导总结强调回顾思考观察理解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成果展示讲解理解例题讲解分(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例2】如图13.1-3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力F为104N。

则这个过程中:(1)拉力F做了多少功?拉力F的功率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3)题中少了哪两个数据仍能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讨论分析图像,挖掘已知条件。

实物投影学生解题过程,学生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方法。

三、经验总结1.对公式1()F G Gn=+动物的正确理解。

F是的拉力,G物大小等于的拉力,通常用该公式或其变形式来求得和。

2.若题目中涉及物体浸在水中,对应人和物体有两个受力示意图。

其中和,分别对应上述公式中的和。

则等价公式为。

3.若题目中给出人对地面的压强,则用于求。

2019中考物理 计算题专题复习教案

2019中考物理 计算题专题复习教案

学习资料专题计算题专题教学目标:对于各章节中涉及的公式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重难点:压强,浮力的计算考点级考试要求:教学内容物理公式汇总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考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五部分组成.我们每次考试计算题部分得分率很低.因此,今天的专题是计算公式的应用.二,为做好计算题回归学过的全部公式,减轻学生对‘公式多,怎么记住’的压力。

按教材分写的话,公式不多。

八上---速度,质量八下---重力,压强(2种),浮力(4种),功,功率,机械效率.九年级---吸收热量,放出热量,热值,热机效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电能,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波速三,计算题答题规范要求:整个答题过程:在“解”的后面写出公式及代入数据,算出结果,最后“答”.1.写公式时,可以写原始公式的变形式、推导式.①物理量符号书写要规范.不能像解数学一样,用X、Y等字母代替.②尊重题目里原有的符号,题目中已给出的符号不能更改.③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同类物理量用一个字母加角标来区分.2.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语言简练、准确.3. 计算过程中代入的数据必须带单位,不能出现除号,而是用分数线代替.4. 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单位,题目最后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如果除不尽,有规定的,就要严格按要求取,多取少取都不行;没规定的,保留一至两位小数;百分数则在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如83.3%;题目中间过程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四,公示的应用实例:1.如图8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F=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做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1)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v= s/t=5 m/5 s=1 m/s(2)拉力F移动的距离:s1=2L=2×5 m=10 m(3)拉力做的功:W总=Fs1=50 N×10 m=500 J拉力的功率:P=W总t=500 J/5 s=100 W(4)有用功:W有=Gh=100 N×3 m=300 J拉力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300 J/500 J=60%2. (2016·吉林)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7×105Pa以内.一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 1.3×104kg,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是0.13m2.求:(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4. 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5.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分类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5.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难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种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分析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概念、条件、平衡力的判定、平衡力的应用。

5. 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弹力的计算、摩擦力的计算。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力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的影响。

2. 设计互动环节,如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重力、摩擦力、压强等;2.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熟悉力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解题技巧;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力的分类:按性质和按效果分类。

2. 第二章:重力与摩擦力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章: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第四章:简单机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滑轮和轮轴的原理和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

5.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观察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力学现象;3. 采用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操作和观察;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力学公式的运用和解题能力;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力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物理力学部分;2. 教辅资料:力学练习题和实验指导书;3.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4.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六、第六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七、第七章: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势能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八、第八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量转化的效率计算。

2019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学案

2019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学案

第1课时 力学计算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计算题常常被列为压轴题目.计算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结果合理性。

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2.知识综合性。

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性。

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计算题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力学计算、热学计算和电学计算等。

解决计算题时应特别主要以下几点:1.选准高速是关键。

复习时要弄清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公式成立的条件及使用范围。

认真审题找出“有价值”的已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合适公式。

2.细心换算是前提。

同一个物理量往往有多个单位,计算时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必须统一单位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此计算前必须要统一单位。

3.正确计算是保证。

计算时,首先正确书写公式(使用变形公式时,必须要进行变形公式的推导)。

然后把数据代入,最后得出结论。

力学计算题,有的作为压轴题出现,有的作为中难度题出现.由于力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较难把握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较难正确选择公式或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中考力学计算题主要涉及以下公式:①t s v =②mg G =③Vm=ρ④SF p =,gh p ρ=⑤排排浮V G F g ρ==⑥物浮G F =⑦F 1L 1=F 2L 2,⑧W=Fs,⑨P =tW,⑩η=总有用W W .注意事项:1.公式中所有物理量一定要相对应,切不可张冠李戴!物理量较多时,一定要标清下标. 2.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3.计算格式是:公式—代数—结果4.会利用图像、表格、实验现象获取已知量. 考点1:速度(t s v =)相关计算【例1】(2015·杭州)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 ,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 ,则经过__m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考点2:密度(Vm=ρ )相关计算 【例2】20mL 人体血液的质量为21g ,则血液的密度为_____ kg/m 3,某人体内血液共4.2 kg ,该人体内的血液为________cm 3. 考点3:压强、浮力相关计算【例3】(泸州·中考)底面积为2.0×10-2m 2的薄壁平底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把物块放入容器内的水中,物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m 3,容器内水面升高了6cm(容器中水未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_____Pa,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N ,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加的压强为______Pa. (ρ水=1.0×103kg/m 3,g 取10 N/kg)【变式练习1】(永州·中考)我市燕子快递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环保地服务于广大客户,创办了无人机服务,该公司如图所示无人机有关信息如下表:(1)无人机送货时最大能装载多少kg 的货物?(取g=10 N/kg)(2)现要将货物送到27km 的地方,最快需要多少min ?(3)当无人机载着40 N 货物降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考点4: 功、功率、机械效率相关计算 【例4】(镇江·中考)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如图,用5 N拉力将重为8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5 m ,用时4 s ,拉力做的总功W 总=__J ,有用功W 有用=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_____,拉力的功率P =_____W. 【变式练习4】(梧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该艇满载后的总质量为2.0×105kg.在一次测试中,登陆艇在水中匀速直线行驶1200 m ,所用的时间为40s ,若受到的阻力始终为2.0×105N (g 取10 N/kg ,ρ水=1.0×103kg/m 3),求:(1)登陆艇满载漂浮在水上时排开水的体积;(2)登陆艇在测试中的行驶速度; (3)登陆艇在测试中牵引力的功率.第1课时 力学计算答案【例1】志愿者开车行驶的速度是,反应时间是t=0.4 s ,所以他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是 s=vt=20 m/s ×0.4 s=8 m ,也就是经过8 m 距离汽车才开始减速;因为汽车的速度相同,刹车所用的时间相同,减速行驶的距离也相同,都是33m-8 m=25 m.故志愿者打电话时的反应距离是:s ′=39m-25 m=14 m ,对应的反应时间是: .可见,开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会增大,反应速度会变慢.【例2】【解析】20mL=2.0×10-5m 3, 21g=0.021kg ,则密度为【例3】600 16 800【变式练习1】(1)无人机的载重量为G =F -G 重=260 N -160 N=100 N, 则能载货物的质量: (2) (3)【例4】5 4 80% 1.25 【变式练习2】(1)登陆艇受到的重力G = mg = 2.0×105 kg ×10N/kg= 2.0×106 N因为登陆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为F 浮 =G = 2.0×106 N由F 浮=ρ水g V 排可知,登陆艇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72 km /h 72v ==⨯1m /s 20 m /s3.6=14 m0.7 s20 m /s s t v ''===33334.2 kg0.004 m 410 cm .1 050 kg /mm V ρ====⨯100 N 10 kg10 N /kgG m g===27 km0.5 h 30 min54 km /hs t v====()422160+40N =210Pa 10M F p S -==⨯63332.010 N 200 mF V ⨯===浮排(2)(3)因为登陆艇匀速行驶阻力f 始终为2.0×105N ,由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F = f = 2.0×105N登陆艇在测试中的功率P = Fv = 2.0×105N ×30m/s=6×106W1 200 m 30 m /s 40 ss v t ===。

【2019最新】物理(人教版)中考复习学案计算专题

【2019最新】物理(人教版)中考复习学案计算专题

【2019最新】物理(人教版)中考复习学案计算专题一、力学综合:力学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五个主要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六个重要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浮力、功和功率。

力学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找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计算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中考热点(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计算浮力、密度、液体压强等;(2)以简单机械为平台,与运动相结合,计算速度、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等。

2.涉及公式物理量公式速度重力密度压强、功、功率、滑轮组、、机械效率浮力(1)称重法:(2)二力平衡法:(3)阿基米德原理法:杠杆的平衡条件10N/kg)(1)设乘员质量平均为60 kg,求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求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103 m所用的时间?(3)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 N,求观光车匀速行驶5×103m 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二、热学综合:1.中考热点在热学中,多将物体的吸放热与燃料燃烧情况结合,计算液体吸收的热量或燃料放出的热量,有时还涉及效率问题。

在解答时,需注意明确吸放热物质的质量、比热容,燃料的质量、热值等物理量,在计算时要对号入座,不能张冠李戴、胡乱代入。

2.涉及公式物理公式量或吸热公式放热或公式燃料放热公式热机效率燃具的效率[典题2]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 .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q=7.0×107J/m3。

求:(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燃气灶的效率η。

三、电学综合:电学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两个重要定律: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两个基本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五个重要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

2019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2019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二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复习教案
功率的计算
(1)已知功(W)和做功时间(t),一般利用定义式进行计算,时间单位必须用s;
(2)已知力(F)和运动速度(v)时,一般利用推导公式P=Fv进行计算,速度单位必须用m/s;
(3)已知力(F)、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利用
计算或先利用公式算出速度v,再根据P=Fv计算.
机械效率的计算
师生找到有用的和额外的。
学会通过题意搜寻有用条件的基本能力
重点
使学生知道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转换法等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难点
用灵活应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知识再现
“中考导航”见学案
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
展示交流
考点1:速度( )相关计算
(2)
(3)因为登陆艇匀速行驶阻力f始终为2.0×105N,由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F=f= 2.0×105N
登陆艇在测试中的功率P = Fv= 2.0×105N×30m/s=6×106W
师生分析:
1.速度的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必须用W;
见,开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会增大,反应速度会变慢.
考点2:密度( )相关计算
处理例2.
【解析】20mL=2.0×10-5m3,
21g=0.021kg,则密度为
考点3:压强、浮力相关计算
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1.
【例3】600 16 800
【变式练习1】(1)无人机的载重量为G=F-G重=260 N-160 N=100 N,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2)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如牛顿三定律、功的计算、能量守恒等;(3)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图形、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力学原理;(3)采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科学态度的培养;(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测量(1)力的定义及分类;(2)力的作用效果;(3)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 质量与重力(1)质量的定义及测量;(2)重力的概念及计算;(3)重力作用的应用。

3. 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3)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2)摩擦力的计算及减小方法;(3)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功与能量(1)功的概念及计算;(2)能量守恒定律;(3)动能、势能的概念及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及测量;(2)质量与重力的关系;(3)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4)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5)功与能量的概念及转换。

2. 教学难点:(1)牛顿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及运用;(2)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力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使学生掌握力学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力学计算讲解教案

初中力学计算讲解教案

初中力学计算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2. 学会使用力学公式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力学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力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力的单位是什么吗?质量的单位是什么?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二、讲解力学公式(15分钟)1. 讲解力的计算公式:F = m * 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2. 讲解质量的计算公式:m = m0 + Δm,其中m表示当前质量,m0表示初始质量,Δm表示质量变化量。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4. 讲解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 = Δv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t表示时间。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给出一个实例: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为4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引导学生使用力的计算公式F = m * a来解决这个问题。

3. 讲解如何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4. 得出结果:加速度为2m/s²。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力学计算题目。

2.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力学公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力学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什么作用呢?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力学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力学公式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力学公式,让学生掌握了力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中力学计算专题教案模板

初中力学计算专题教案模板

初中力学计算专题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加速度等;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方法求解力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2. 力学计算方法的学习;3. 力学实际问题的解决;4. 团队合作项目和动手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力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 计算方法学习:介绍力学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力学问题;4.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5. 团队合作项目:分组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6. 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计算练习:评价学生运用力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团队合作项目: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4. 动手实践:评价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资料;2. 计算器:用于力学计算;3.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4. 团队合作项目材料:如杠杆、滑轮等;5. 动手实践材料:如实验器材、模型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不要过分强调计算;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加强团队合作项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 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要加强团队合作项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019最新】中考物理 力(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 力(一)复习教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力(一)复习教案【教学内容】力(一)【教学目的】1、知道常见的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3、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4、知道重力的概念及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5、知道重力的方向及重力势能.【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程序】〖引入新课〗力是物理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新授〗一、形变:物体开关或体积的改变弹性形变: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就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一、弹簧测力计1、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簧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力的单位:牛举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是0.5N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校正“0”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0”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0”.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弹性势能四、重力1、定义:地球上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3、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G=mg“g”的物理意义: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可以用重垂线来检验五、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重力势能〖小结〗常见的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道重力的概念及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重力的方向及重力势能.〖练习〗《中考指要》P42“自我评估”:4〖作业〗完成《中考指要》P42~43*教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能载货物的质量:
(2)
(3)
考点4:功、功率、机械效率相关计算
处理例4和变式练习2.
【例4】5 4 80% 1.25
【变式练习2】(1)登陆艇受到的重力
G = mg= 2.0×105kg×10N/kg= 2.0×106N
因为登陆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受到的浮力为
F浮=G= 2.0×106N
由F浮=ρ水g V排可知,登陆艇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2)
(3)因为登陆艇匀速行驶阻力f始终为2.0×105N,由二力平衡可得牵引力F=f= 2.0×105N
登陆艇在测试中的功率P = Fv= 2.0×105N×30m/s=6×106W
师生分析:
1.速度的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
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必须用W;
第1课时力学计算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与要求)
1.知道所有力学计算公式.
2.会灵活应用力学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考题的训练,掌握从情景中寻找已知条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通过题意搜寻有用条件的基本能力
重点
使学生知道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转换法等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难点
用灵活应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环节安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知识再现
“中考导航”见学案
可用练习或提问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也可边板书边梳理.
展示交流
考点1:速度( )相关计算
(1)已知路程(s)和时间(t),则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若时间(t)未知,已知力F(拉力、牵引力、推力等)和功率(P),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用推导公式
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必须用W;
(3)若题目结合滑轮组时,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时,可通过或
进行计算.
处理例1. 【例1】志愿者开车行驶的速度是
,反应时间是t=0.4 s,所以他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是s=vt=20 m/s×0.4 s=8 m,也就是经过8 m距离汽车才开始减速;因为汽车的速度相同,刹车所用的时间相同,减速行驶的距离也相同,都是33m-8 m=25 m.故志愿者打电话时的反应距离是:s′=39 m-25 m=14 m,对应的反应时间是:.可
体验成功
“当堂达标题”见学案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2)若路程(s)未知,已知功率(P)和时间(t),一般利用推导公式W=Pt进行计算,功率的单位用W,时间的单位用s;
(3)若路程(s)未知,已知力(F)和速度(v)、时间(t),可利用W=Fs=Fvt或W=Pt=Fvt计算,速度单位必须用m/s,时间单位必须用s;
(4)若已知机械效率(η),物重(G)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则利用计算总功,距离的单位必须用m;若已知物重(G)、物体移动的距离(h),克服摩擦及滑轮所做的功,则利用公式W总=W有+W额计算总功.
功率的计算
(1)已知功(W)和做功时间(t),一般利用定义式进行计算,时间单位必须用s;
(2)已知力(F)和运动速度(v)时,一般利用推导公式P=Fv进行计算,速度单位必须用m/s;
(3)已知力(F)、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利用
计算或先利用公式算出速度v,再根据P=Fv计算.
机械效率的计算
师生找到有用的和额外的。
见,开车打电话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会增大,反应速度会变慢.
考点2:密度( )相关计算
处理例2.
【解析】20mL=2.0×10-5m3,
21g=0.021kg,则密度为
考点3:压强、浮力相关计算
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1.
【例3】600 16 800
【变式练习1】(1)无人机的载重量为G=F-G重=260 N-160 N=100 N,
(3)若题目结合滑轮组时,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时,可通过或进行计算.
师生分析: 的应用及变形公式。
本题主要涉及到质量、重力、压力、
压强以及运动速度的计算.
力学综合计算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质量、密度、速度、压强、浮力、功、功率、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等知识的综合计算问题。
师生分析:
功的计算
(1)已知力(F)和路程(s),一般选用公式W=Fs进行计算,路程的单位必须用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