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新部编版3
培养观察力,提升思维:《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故事。
它通过讲述一个稻田工人发现一块石头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培养观察力,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育中,培养观察力和提升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一块特别的石头》正是一篇优秀的教材,它可以被用来教育学生们如何应用这些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精神故事的内涵。
我们可以看到,稻田工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一块石头。
虽然他的同事们认为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他相信这块石头是不同寻常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在石头上刻下了一个特殊的标志,并在假期期间回到稻田再次检查石头。
他的观察表明,这块石头确实非常特殊,而这让他成为了一个科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才能了解到事物的真正本质。
观察力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培养观察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观察不仅可以看到物体的外表,还可以尝试了解它们的本质方面。
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物体,感受它们的内在美。
观察并不仅限于物体,它也包括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的行为和一切影响我们的因素。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当我们学习如何观察并尝试理解物体的本质时,我们也在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例如综合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思维。
通过观察,在不同情况下的综合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事物,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思考。
在我们学习这些技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开放心态,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
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拥有开放心态和乐于接受新想法时,我们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观察力和提升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班内和班外获得不同的观察经验,并鼓励他们总结经验和发展更强的观察力。
学校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提供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机会,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项目、课程和教科书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思维。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3)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课文:《古诗二首》、《短文两篇》2.课外阅读:《爱的教育》、《小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写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古诗二首》(1)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课时:《短文两篇》(1)导入: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5)仿写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3.第三课时:课外阅读《爱的教育》(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3)分享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进行讨论交流。
(4)写作练习:根据阅读感悟,进行写作练习。
4.第四课时:课外阅读《小王子》(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寓意,理解作品主题。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美术等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分类,知道化石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触摸、敲击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石头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石头的用途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分类和化石的形成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观察、体验、讨论、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头标本、化石标本、石头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观察日记、小组合作讨论报告。
第一章:认识石头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特点。
2. 讲解:介绍石头的分类,如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
3. 体验:学生触摸、敲击石头,感受石头的质地。
第二章:化石的形成1. 导入:展示化石标本,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特点。
2. 讲解:介绍化石的形成过程,如生物遗体、矿物质填充等。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化石在地质演变中的意义。
第三章:石头的用途1. 导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石头用品,如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2. 讲解:介绍石头的广泛用途和价值。
3. 体验: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石头的其他潜在用途。
第四章:保护自然资源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
2. 讲解:介绍保护石头资源的重要性。
3. 讨论: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石头资源。
第五章:石头艺术欣赏1. 导入:展示石头艺术品,如印章、雕塑等。
2. 讲解:介绍石头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3. 创作: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石头艺术品,培养审美情趣。
六、石头的分布与采集1. 导入: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石头的分布情况。
2. 讲解:介绍不同地区的石头种类和特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石头采集,了解石头的生态环境。
部编版《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领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梦想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许多人都有过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
而萨文河畔就是一个令这些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今天,让我们也到那儿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1、请大家自由朗读1――2节,看看你能从中读到什么。
2、读了这两节,你知道了什么?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1)“落空”是什么意思?(2)什么叫“不甘心”?(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4、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品读感悟1、那么彼得最后实现他的梦想了吗?请大家快速读一读3――7节,找一找。
2、谁来说一说?(1)请大家一起把第7节读一遍。
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2)品读第7节:你觉得彼得的梦想是什么?“骄傲”可以换成什么词?“不无骄傲”是骄傲还是不骄傲?你能用“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语气把彼得的话读一读吗?3、那么彼得是怎样实现他的’梦想的呢?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4、请大家先大声朗读3――6节,再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
5、看到雨后“松软的。
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6、想到这些,彼得是如何做的呢?请大家齐读第6节。
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插图,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
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经过辛勤劳动,现在花圃里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想象一下,用几句话说一说。
7、这么多美丽娇艳的鲜花,喜欢的人当然很多,所以彼得的生意异常火爆。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音形结合、师生对读的形式,识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4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二)以图文结合、图诗结合的形式,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问诊”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初读文字,借音识形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首先,我们一起来正确的读一读这四行文字。
2. (出示日积月累内容)师生共读,教师随机正音。
3.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冒号前面的文字,学生读冒号后面的文字。
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设计意图】通过音形结合、师生共读的形式,初步识记“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四个传统文化符号。
(二)图文对照,理解内涵1.文房四宝(1)师生齐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图文结合了解“文房四宝”。
(PPT出示“文房”和“四宝”的图片)“文房”:文房就是古人的书房。
“四宝”:古人的书房里有四件宝贝,他们是毛笔、墨锭、宣纸、砚台,这四样东西合起来就叫做——笔墨纸砚。
(PPT放大“笔墨纸砚”四字)(3)知“笔、墨、纸、砚”,欣赏书画作品。
古人在书写绘画时,首先要用砚台和墨锭研墨,然后将毛笔沾满墨汁,最后就可以在宣纸上进行书画了。
在这四样宝贝的帮助下,古人创作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播放书画作品)。
所以说文房有四宝,他们是——笔墨纸砚。
【设计意图】通过单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理解笔墨纸砚的所指,介绍书写绘画作品形成的工具流程让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关系,进而欣赏由笔墨纸砚合成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雅人四好(1)齐读第二行——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2)理解“雅人”:看到“雅”这个字,我们就想到了“文雅”这个词。
“雅人”指的就是高雅的人,情趣深远,举止不俗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创新教案第【2】篇〗设计说明《猎人海力布》是一则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的事。
人们世世代代怀念他,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年段的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能了解事情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教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语言、内心活动来感悟人物形象。
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思考、交流、感悟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习作“缩写故事”做好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生字书写动漫、相关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
你能根据这些猜出这是哪些民间故事吗?2.课件出示传统民间故事插图:《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渔童》。
3.导入: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设计意图: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通过猜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产生探究民间故事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生字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酬谢珍宝叮嘱崩塌焦急发誓谎话迟延后悔扶着(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相机强调“酬、珍、誓”为翘舌音;“嘱”的读音为zhǔ,不读shǔ;“延”的读音为yán,不读yàn。
3.指名分段读文,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4.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再全班交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迟延:耽搁;拖延。
原原本本:探求事物的原始,追寻事物的根本。
《一块特别的石头》
自学提示 :
1、李四光为什么对这块大石头产生兴趣? 2、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 3、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什么疑问呢?他问了哪 些人?结果怎样? 4、李四光长大后是怎么做的?回国后,又是怎么 做的?
这是一块 巨大 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 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 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 很 不相称 。
hōng
diē
zá
哄笑 陈二爹
guō chán
砸进去
shèn yí jì
沙锅 缠绕
甚至
遗迹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分段:
•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
学家。
• 第二段:(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小时候李四光和小
伙伴玩耍,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 弄清楚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 第三段:(第九至十自然段)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
察研究,1921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 后来又发现了( 多处冰川遗迹)。
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石头取得什么 成果,靠的是什么?
(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石头中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 遗迹,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取 得这个成果靠的是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 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李四光(1889-1971) 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曾先后留学日本和英国。 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 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 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者和研究的奠基人。他提 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寻 找我国石油等矿产资源方 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冰川和第四纪冰川 • 冰川:在高山或两级地区,积雪由于自身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
结尾环节
01
总结词:总结回顾
02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 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 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作业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 注意力、合作精神等,以此评估学生的学 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知 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和纠 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学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资源
利用图片、视频、模型 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 象地展示石头的特性和
科学知识。
实验与观察
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石头的特性,加深理解
。
互动教学
利用互动教学软件、问 答等方式,增强师生之 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进行拓展学习,拓宽他
测试与考试
学生自评与互评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检测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应试技 巧和心理素质。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反馈方式
口头反馈
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给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 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能够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 纹理等特点进行联想和创作。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 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练习。
情感目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奇怪”、“地质学家”等词语的意思,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李四光探索大石头来历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并最终通过不断探索揭开谜团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课文重点词汇、李四光简介、地质知识等内容。
2. 课前预习任务单,指导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 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辅助讲解地质现象和李四光的事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李四光的照片及相关成就,引起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分析解读:结合PPT,详细解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围绕“如果你是李四光,会如何研究这块大石头?”等问题进行探讨。
5. 角色扮演:挑选部分学生扮演李四光和其他角色,再现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加深理解和记忆。
6. 总结回顾:梳理全文脉络,强调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及其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查阅关于地质学家及地质学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2. 设计实践活动,如在校园或社区内寻找有特点的石头,尝试推测其形成原因。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还深入了解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
希望同学们能从李四光身上学到那种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挑战的精神,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园地三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动物、植物等童话人物奇妙的经历,引人人胜,又发人深思。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比如,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从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了解围绕块奶酪展开的故事。
“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以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三、教学目标1、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2、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3、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难点: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五、教具课件、平板电脑、二维码、微课、生字开花白板、修改病句白板,小猪佩奇配音动画、小猪佩奇生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ppt回顾介绍并创设情境)同学们,在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了奇妙的童话王国,在这里,我们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快看,小猪佩奇一家也生活在这个童话王国当中,听说啊,最近猪妈妈要对小猪佩奇进行考验,你们想听听小猪佩奇的烦恼吗?看,小猪佩奇来啦!2.小猪佩奇配音动画导入。
三年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猪佩奇,最近我很烦恼,我已经很努力的学习了,可是妈妈总觉得是我太马虎,他给我出了三道考题,如果我能细心观察闯过三关,就能快乐的出去玩儿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备课时间9.20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和一篇以“讲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一个以“缩写故事”为主题的习作,此外还有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割,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也方便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
《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实、命苦的孩子,从小与老牛相依为命。
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里,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郎娶到织女为妻。
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
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的一天。
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通过“讲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审美情趣,在听故事中感受故事内容的熏陶和教育。
“习作”则要求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人分享。
同时学会在作文和交际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凝练简要的语言。
其中“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掌握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一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领悟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传递的美好愿景。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主要包括了散文、古诗、文言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三》中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语文园地三》中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欣赏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文章内容、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例子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素材。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氛围中。
例如,可以播放一首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语文园地三》中的文章,让学生自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例如,可以选取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材料;
3.阅读浏览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 ,你们 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要走 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篇童话故事的内容。
2.分享几篇童话故事的精彩片段,并说说精彩的理由。
3.能在分享精彩片段之后,针对童话提一个问题。
4.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难点】
1.分享几篇童话故事的精彩片段,并说说精彩的理由。
2.能在分享精彩片段之后,针对童话提一个问题。
2.这几篇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 《听潮》:平静又凶猛
《迷人的夏季牧场》:奇异美丽
《丽江的柔软时光》:柔软美丽
──在交流这几篇文章时,同时渗透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5.孩子们,通过阅读,我们对这些“自然景观”又多了一些了解, 这 三篇文章分别以具体、 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绮丽的自然风 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 行间里感受大自然的美。
2.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走进这些自然奇观里。 这是一棵知识树, 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孩子们,从课文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观潮》:天下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
《鸟的天堂》:和谐美丽
《火烧云》:绚丽多姿
一块特别的石头课件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嗯,我小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 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 头,叫̒陨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 掉下来的吧!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呢?
• 李四光不仅问得执著,思考得执著,还探索得执著,他真 是一个特别 的人。终于,他在1921年 。
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呢?
自读要求:
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李 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②勾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③和你旁边的伙伴分享你的体会。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 成果靠的是 ,我是从_____ 体会到的。
华佗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华佗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华佗在父母墓前立志做一 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为天下贫苦之人治病。他决心拜仙医镇的
蔡大夫为师傅。蔡大夫看华佗那么聪明就收他为徒弟。蔡大夫
对徒弟很严格,他每天砍柴,洗衣,烧火,做饭,扫地,干很 多杂活。但他勤奋读书,钻研医术。一天,华佗看到了《伤寒
• 李四光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靠的是
。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李四光爷爷,我 想对您说 “ _。”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文章以“一块特别的石头”为题,写的是石头吗?
• 石头仅是这篇文章的一条线索。 • 文章写石头的特别,更多目的在于表 明它成就了一个特别的人,靠着他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牛肚子里的旅行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通过预习,大家来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小蟋蟀红头)2.有的童话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童话,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就是一篇科普童话。
(板书课题)3.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
它是怎么进入牛肚子的?牛肚子里有什么奥秘?现在,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提示: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指导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答(dā)应(yìng) 一骨(ɡū)碌(lù) 牙齿(chǐ) 细嚼(jiáo)慢咽(yàn)吞(tūn)到贮(zhù)藏悲(bēi)哀蹭(cèng)来蹭去阿嚏(tì)眼泪(lèi) 笑眯(mī)眯(2)易错字形。
“旅”与“旋”要区分开。
“救”右边是“攵”。
“管”的下部是“官”,不是“宫”。
(3)理解词语。
旅行、贮藏、笑眯眯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旅行线路: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贮藏食物,第四个管消化。
)(3)青头和红头对话时各自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红头从紧张、害怕到绝望再到感激;青头从着急、惊讶到镇定、沉着。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件(共2课时,共55张PPT)
二、交流思考
1.自读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段落,想想段落中哪些内容 没有写具体,试着提出问题。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 说:“姑娘,别着急,你的纱衣在这儿。”
姑娘穿上纱衣,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 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 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知 了他。
2.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复述,把牛郎织女第一次见 面的内容说得更加具体、生动。
问题示例: (1)初次见面,牛郎眼中的织女是什么样的? (2)织女与牛郎谈话,他们会谈些什么? (3)牛郎是如何向织女描述自己的情形的?他会告知织女哪 些事情? (4)织女“听得出了神”具体表现在哪里?她会想些什么? 会说些什么? ……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 月,一边对着月亮穿针乞巧, 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二、拓展延伸
朗读下列诗句,说说这些诗句与什么故事或节日有关。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第一种运用了俗语, 比较口语化;第二种运用 了成语,比较书面化。
俗语更合适用在日常 谈天、讲故事中;成语更 合适用在写文章的时候。
教师小结
俗语、歇后语等较为口语化的短语往往 通俗易懂,合适在和他人谈天、讲故事、复 述事件等时候用;成语语言凝练、文雅,较 为书面化,合适用在写文章时。
第2课时
01 词句段运用
小组交流汇报
以牛郎织女相见过程部分为例:
以牛郎的口吻讲述:我听到姑娘在找自己的纱衣,连忙从 树林中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纱 衣在这儿。”姑娘穿上纱衣,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 我谈话。我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她。她听得出了神, 又同情我,又爱惜我,于是就把她自己的情形也告知了我。
小学四年级语文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设计
课时1一块特别的石头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
蒙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
有的躲在草垛(duò)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句导读:“蒙”“叫”“躲藏”等动词的连用,说明了捉迷藏游戏的玩法,生动形象地模拟了做游戏的过程。
]3[①从“每次都”可以看出什么?]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捉迷藏,他总爱藏在一块大石头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4[句导读:“兴趣”不是一次就产生的,而是需要有个过程,是长时间的积累。
李四光从游戏中发现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一步步地探索,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
][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
[句导读: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这块石头体积非常大。
]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❷。
[③为什么说是“一块特别的石头”?]5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6[④李四光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1 ☜2❶蒙,这里读ménɡ。
3 ①李四光对这块石头很感兴趣,很喜欢这块石头,这也为下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4②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❷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很合适。
5③“巨大”“孤零零”“不相称”说明它的特别之处。
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7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
小伙伴们哄(hōnɡ)笑❸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bei)!”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
陈二爹捋(lǚ)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
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8[⑤这位老人怎样解答李四光的疑问?]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请教村里的老人来解答,老人没有正面回答。
第11课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新三上)
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喧、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9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蚂蚁的可爱。
3、懂得做错事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自觉遵守纪律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1、认识“喧、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9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蚂蚁的可爱。
教学难点懂得做错事应该及时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自觉遵守纪律的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1、准备蚂蚁、奶酪的的图片、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3、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一)默读课文,思考: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过程
课
中
4、生汇报:
(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
(2)、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什么”!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2、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①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②学们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课
尾
当堂
检测
总结
课文
布置
作业
1、指名读课文。
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过程指导
学生活动过程
课
中
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
多“为什么”!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齐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读全文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认读生字词
讨论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观察生字,总结写字方法。
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过程指导
课
中
指导
写字
读一
读词
语花
篮中
的词
语
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发现( ) 考察( ) 奠定( )
推翻( ) 研究( ) 产生( )
3、如果你是李四光小时候的玩伴,当李四光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后,你想对他说什么?
4、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总起 李四光——著名的地质学家
一 小伙伴:本来就有 不满意
块 质疑由来——石头从哪里来陈二爹:从天上掉下来请教未解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计划课时
2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随冰川漂移而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听老师总结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的原因。
搜集有关的资料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过程指导
课
中
课外
拓展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1、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
3、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4、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口头填空,理解“特别”的意思
学生汇报:
(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
(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第九自然段Biblioteka 抓住“学教学环节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
先自主学习
后合作交流
按要求读课文
同桌互相读课文,互认生字。
分段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分段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介绍主人公一李四光。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地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特点写具体的。初步了解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师生、生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围绕“特别的大石头“特别”在哪里?”和“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的一个人?”展开讨论。在教学中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并由此受到启发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垛、哄、遗;要求会写的字有:哄、爹、砸、锅、缠、甚、迹、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哄笑、缠绕、甚至、遗迹。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理解冰川、秦林、突兀意思
质疑画面
听老师谈话,读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课
中
结合
目标
自主
学习汇报交流
初读课文扫除
障碍
质疑
解难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先自主学习,后合作交流。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过程指导
学生活动过程
课
始
谈话
激趣
导入
画图
质疑
出示
学习
目标
1、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同学们,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2、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板书课题)。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难点:
1、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2、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地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特点写具体的。
特 爸 爸:陨石坠地
别 积极思考
的 留学明原因:冰川推动巨石 执著追求
石
头
考察得成果:发现第四纪冰川
4、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
篮上。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
尾
当堂
检测
总结
课文
布置
作业
1、给下列汉字注音。
哄笑 ( ) 躲藏( ) 草垛( )
哄 哄骗 ( ) 藏 垛
起哄 ( ) 宝藏( ) 垛子( )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总起 李四光——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