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第2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2版( 中央电大)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因此稀缺性是相对的。
但稀缺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一切地域范围、一切历史时期、一切社会形态和一切人物阶层。
因此,稀缺性又是绝对的。
2、上大学是有代价的。
在这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3000元一年的薪水。
3、混合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又称现代市场经济。
它不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简单混合或结合。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上,古典市场经济是指只有市场调节而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的实践发展,后来理论界提出了混合经济,即市场调节是基础,但政府要适当干预,以区别于古典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和混合经济的区别在于:(1)前者没有点明基础是什么,而是意味着计划和市场的地位是相等的。
(2)前者没有了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基础。
4、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它是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是价格水平,即种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它是总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不同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不同点
(1)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整个国民经济
(2)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的方法个量分析问题分析
(5)基本内容(微观)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联系: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综合,相互依存相互制
6.规范,P15规范方法的定义
7.实证,p15实证方法的定义
8.不同。
假设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推测、假说是通过足够的证据资料对自己提出假设的肯定。
9.西方经济理论中理论假说核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所谓假设条件,依据实证方法论的思想我们可以说,假设条件是认识西方经济理论及其方法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因此,要认识和学习西方经济学所自称的“科学性”及实证方法论,就必须重视西方经济理论中假设条件的意义和具体作用。
第二章
1.需求是购买意愿(即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只有欲望而无能力不能构成需求。
2.这种宣传强调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若再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则更完整。
3.替代关系。
两种行为的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4.互补关系。
他们之间的需求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总体上会扩大需求。
从汽车价格、偏好、预期等影响需求的因素入手考虑。
6. 需求和需求量的增加。
7.主要是技术提高使产量提高和成本下降。
8.前者需求增加,后者需求下降。
两者是替代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9.前者供给下降,后者需求增加。
两者是替代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10.正确,它可刺激供给而抑制需求。
11.供给不足。
应让市场调节价格,使价格真实反映供求,从而刺激供给而抑制需求。
12.最高价格,使需求大于供给。
最低价格,使供给大于需求。
第三章
1.==-1.3,富有弹性。
2.因为教科书替代性小,且为必需品。
3.==1.5。
正常品,奢侈品。
4.缺乏弹性。
5. 1.5。
替代品。
6.增加4%=20%*0.2。
7.(1)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有
25
.0
%
200
%
50-
=
-
=
∆
∆
=
Y
Y
X
X
XY P
P
Q
Q
E
(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8.小饭店的供给弹性大。
因为小饭店比大饭店容易改变供给量,比如扩大店面。
9.好事。
因为当年农业受灾,粮食总供给减少,从而粮价上升。
而由于粮食为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对不受灾的农民而言,可以按高价卖掉同样数量的粮食,结果收入提高。
10.坏事。
因为高产水稻使总供给提高,在粮食总需求不变的前提下,粮价下跌。
又由于粮食是生产必需品,弹性小,销量提高的幅度会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结果农民收入反而会下降。
11.能。
因为保健品不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当价格下降时,销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销售收益会提高。
12.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因为目前我国汽车的消费需求弹性大于生产弹性。
这种作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利,因为我国的汽车处于发展初期,而种作法将削弱我国汽车生产商对外国生产商的竞争力。
13.烟民缺乏价格弹性。
而香烟的价格中很大一部分为税收。
因此烟民承担了香烟的大部分税收。
若以是否纳税及税多少税为是否爱国衡量标准,则可以说,烟民是爱国的。
第四章
1.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因为我们假定偏好具有传递性。
2.正确。
货币可购置自己喜欢的即效用高的商品,而且可以购不同的商品即边际商用高的商品。
而发放同一种实物,可能对该商品本身就不喜欢,即效用不高,而且发放的数量越多效用越低即边际效用在下降。
3.
某物品消费量总效用边际效用
1 10 10
2 15 5
3 18 3
4 20 2
5 21 1
4.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
9.10,5,-5.高于20时,不会看,因为20是他愿意支付的价格,超过此价格,他的福利为0。
10.运用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如果是完全相同的产品,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但产品多样化不会降低边际效用,反而会吸引更多消费量。
11.庭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
每个人一天最多有24小时。
劳动供给决策就是把其中的多少时间用于劳动。
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工作即一切有酬劳动,闲暇即一切无酬劳动。
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
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
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
收入效应指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
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起着相反的作用。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12.家庭在获得收入之后,要把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
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取决于效用最大化目标。
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现在购买物品以获得效用,则是现期消费。
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储蓄,以便将来再消费,是为了将来获得效用。
消费和储蓄决策取决于消费者一生的效用最大化。
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消费者认为同样一元钱消费,现在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未来消费所带来的效用。
为了使消费者愿意放弃现期消费而进行储蓄,这就是为消费者的储蓄支付利息。
当利息高到一定程度,消费者认为现在储蓄一元钱加上利息在未来所带来的效用至少等于现在一元钱带来的效用时,就会放弃现期消费来换取未来消费,即进行储蓄。
因此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利率。
13.家庭进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未来的收入最大化,以及从这种收入中得到的效用最大化。
但投资要在未来才能收回,而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投资既有收益,也有风险。
在现实中,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只投资于某一种形式,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就是要对风险和收益不同的资产进行组合,以使投资的预期未来收益率最大。
第五章
1.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三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
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我国私人企业应向股份制公司发展。
股份制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所有者。
公司的优点是:第一,公司是法人,不同于自然人。
第二,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样就减少了投资风险,可以使企业无限作大。
第三,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2.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目标不一致。
教材P119
3.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在许多情况下,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难以衡量,而有效监督的成本过大,也无法实现。
这样就产生了机会主义。
4.要吸引人才,并发挥人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鼓励职工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业绩和其利益联系在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觉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包括对总经理的激励和对职工的激励。
这种机制的中心是设计一套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
另外,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也十分重要,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为“法人治理结构”,从广义上说,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X效率的激励机制。
5.参考教材P121。
6.58年提倡密植结果减产,是由于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种子超过了一定限度,最终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边际产量递减原理(规律)指出: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7.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参考教材P122“总平边三p”图形说明)。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TP,AP,MP代表。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P122图5-1)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在这一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因此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
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 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
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
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
但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
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和产品价格来分析。
8.不一定。
因为在分析企业技术效率时,短期是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在短期内,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分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
固定投入在短期内不能改变,企业所年改变的只是可变投入。
长期是一切生产要素可以调整的时期。
短期和长期的区别:第一,二者的区别不是表示时间的长短,而是生产要素能否完全调整;第二,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短期和长期的时间不一样。
9.不正常。
因为汽车厂虽多,但规模太小,达不上汽车厂的适度规模。
要根据规模经济规律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
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
第二,市场条件。
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
10.不是。
要根据规模经济规律确定企业的最适规模。
规模经济指的是产量变动的比率和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
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会大于、小于或等于生产规模的变动。
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称为内在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
第二,生产要素价格和销售费用增加。
11.主要是违反了范围经济规律,范围经济就是扩大经营范围所带来的好处。
范围经济有四点好处:
第一,使企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
一种产品的增加总要受技术或市场条件的限制。
生产多种产品就可以打破这种限制。
第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三,各种不同行业产品可以互相承担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便于从以一个行业为主转向以另一个行业为主。
但范围经济并不是跨的行业越多越好,如果企业盲目扩大经营范围,同时进军若干行业往往会面临灭顶之灾。
12. 消费者均衡: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它是消费者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并维持不变的状况表现,消费者此刻处于一种均衡情况。
生产者均衡:当某生产者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产出量达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
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总之,生产者达到最优的经营状态,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
13.等产量线的特征是:
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
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和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14、15、16、17,借鉴教材p136图5-5。
18.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如果把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图中的AB)必定和无数条等产量线(Q1、Q2、Q3)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图中的E点)。
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参见教材P136图5-7)
第六章
1、(1)会计成本(2)机会成本(3)借贷50万元为会计成本,自筹50万元为机会成本(4)支出50万元为会计成本,100万元为机会成本(5)会计成本(6) 机会成本
2.不对。
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用途。
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机会成本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第二,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而不是其他。
第三,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3.15万元。
4.短期参考教材p149图6-3,短期中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在这一点上,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这一点之左,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在这一点之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2)注意运用图形分析的方法分析两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参见p155,图6-6,长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也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增加的,因此,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在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时,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时,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注意运用图形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5.合理。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
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和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在这一点之左,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在这一点之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如果价格低于M点,不能弥补可变成本,就要停止营业。
政府不应该制定价格下限。
因为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低价格。
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增加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包络曲线。
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各有一个切点,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和这一点相切。
在此之左,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左边的一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在此之右,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右边一点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在长期中,生产者按这条曲线作出生产计划,确定生产规模,因此,这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为计划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变动较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7.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6,因为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8.不对。
利润最大化就是该赚的钱每一分都赚到了,利润最大化不能理解为赚钱越多,越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不能理解为产量越多,利润越多,越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
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