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抗原与抗体
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了解:1.自然免疫:是指各种形式的免疫功能在感染时主动发挥作用,并且不随以前某种病原体而改变。
2. 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自身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3.免疫学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章抗原掌握: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包括抗原抗体或效应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
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
这就是载体效应。
3.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半抗原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
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药物(PG)等。
4.佐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后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5.内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靶细胞胞内产生的抗原。
其与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并被提呈给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
6.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所产生的抗原。
须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以与HLA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被提呈给CD4阳性T辅助细胞。
7.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异物性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8.抗原的基本分类1、天然抗原;2、人工抗原;3、合成抗原了解:超抗原:指那些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大量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超抗原答的抗原物质。
多由细菌外毒素及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型领域,他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热点。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全册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病原微生物学概述1.1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介绍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性质。
1.2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传播讲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基本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等。
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传播方式。
1.3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讲解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技术和诊断标准。
第二章:细菌学2.1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细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2.2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细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讲解细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2.3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细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三章:病毒学3.1 病毒的结构与生命周期讲解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蛋白质等。
介绍病毒的生命周期和复制机制。
3.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病毒的分类系统,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讲解病毒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3.3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病毒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吸附、侵入等。
讲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四章:真菌学4.1 真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真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4.2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真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讲解真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4.3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真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五章:寄生虫学5.1 寄生虫的分类与结构讲解寄生虫的分类系统,包括原虫、嚅虫、蛛形虫等。
介绍各类寄生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5.2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分析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感染阶段、发育周期等。
第七章_疫苗概论
如卡介苗是用一株牛型强毒结核菌在甘油-胆汁- 马铃薯培养基上传230代,耗时13年,获得的对动物不 致病但产生抗结合免疫反应的疫苗。
31
3、亚单位疫苗(成分疫苗) 是指提取或合成细菌、病毒外壳的特殊结构,
即抗原决定簇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不是完整的细 菌或病毒,而是细菌或病毒的一部分物质,故称亚 单位疫苗。
❖ IL-2作为狂犬病、疱疹以及嗜血流感杆菌疫苗的佐 剂,动物试验表明,IL-2可有效增强疫苗的免疫反 应,促进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不仅可以作为免疫 佐剂与抗原结合使用,还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 与其他抗原组成结合疫苗发挥佐剂效应。
16
人工合成佐剂
❖ 铝佐剂:铝佐剂只能增强体液免疫效应, 对细胞免疫的增强效果不明显。
❖ 皂角素是从南美种的皂角树皮提取出的具有免疫 刺激活性的一类物质。其中Quil A是皂角素中初 步纯化的产品,有促进Thl和Th2 T辅助细胞功能 和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
14
细菌来源佐剂
❖ 细菌毒素:在细菌毒素中,霍乱毒素、大肠杆菌 不耐热毒素、百日咳毒素等是一类强粘膜免疫佐 剂。
❖ 卡介苗佐剂:卡介苗是减毒的牛型分枝杆菌,是 预防结核病十分有效的减毒活疫苗。
❖ 佐剂的应用:①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 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抗血清;②作为非 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与抗感染 的辅助治疗。
12
佐剂
3
细胞因子
4
人工合成佐剂
13
植物来源佐剂
❖ 根据分子量大小可分为低分子提取物和高分子提 取物两大类,有活性的小分子包括烷基胺、酚类 成分、奎宁、皂角素和倍半萜烯等;具有免疫刺 激作用的大分子有蛋白质、多肽、多糖、糖脂和 植物凝集素等。
免疫--抗原抗体反应
Avidity
•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inding between an Ag with many determinants and multivalent Abs
Keq =
104
Affinity
106 Avidity
1010 Avidity
抗原抗体亲合力示意图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三)绞链区
在IgG,IgA的CH1与CH2之间的区域称为绞链 区。
此区域含有大量脯氨酸,富有弹性及伸展性, 能使抗体分子与不同距离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也利于暴露Ig分子上的补体C1q结合点而激活 补体。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 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物质基础:
抗原 + 抗体
(亲水胶体) (亲水胶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电解质 可见反应 (疏水胶体)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比例性
可逆性 阶段性
一、特异性
特异性:抗原与抗 体结合反应的专一 性
分子基础:抗原表位与抗体 分子高变区之间空间构型的 互补性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示意图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s)
电解质: 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酸碱度: pH6~pH9 温 度: 15℃~40℃,37℃最适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
反应类型
实验技术
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
沉淀反应 液相沉淀试验
免疫电泳技术 补体参与 补体溶血试验 的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
结果判断 观察凝集现象 同上 同上 观察沉淀,检测浊度 观察扫描沉淀峰、沉淀弧 观察测定溶血现象
7.免疫分析1
20
免疫应答的动力学
当抗原引入动物的有关组织时最初引起淋巴细胞的分化,
特别是在淋巴结和脾脏中的淋巴细胞。然后,一种称之为浆
细胞的抗体生成细胞便会增加。在注射入抗原和在血清中发
现抗体之间存在一个潜伏期,之后抗体的浓度增加到最大,
而后开始降低。如果抗原对动物是全新的,动物则表现出慢
的响应(初次应答).但若动物以前遇到过这种抗原,则会出
16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比较
17
抗体的制备
多克隆抗体:从特定的抗原免疫动物中提取的含有抗体的 血清称之为抗血清。在许多分析应用中并不需要把抗体从 血清中分离出来。这种抗血清会因不同动物,甚至是同种 动物的不同的个体由于遗传性的差异,而导致所得抗体并 非均一物质,特别是抗体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几乎每批产品 都不相同,通常称这类抗体为多克隆抗体。
除了上述考虑之外,任何一种分离方法都应简单、快速、 耗费低、易于自动化,并且适用于较多的分析对象。
32
8.2.2 分离方法的分类
免疫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33
二抗
抗动物种的二抗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 始使用的, 二抗是专门针对-球蛋白的一种抗体, 也称为抗抗体。二抗的使用,使免疫分析得到了巨 大的进步。
12
(3)抗原的免疫原性还与免疫原的分子表层基团有关, 对蛋白质抗原。它还与氨基酸的组成相关。例如, 多聚赖氨酸无免疫原性,在其外层接上一层丙氨酸 或甘氨酸,它仍无免疫原性,但若外层接的是酪氨 酸,则它会表现出免疫原性.由此可见,带芳香环 氨基酸,或者说结构较为复杂的氨基酸对免疫原性 有重要的贡献。
择哪一种方法与抗体的用途、对抗体纯度的要求、 及抗体的种类和来源有关,如抗体可以来源于血清, 培养上清液或腹水。
(完整word版)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因素
转载某理工大学讲义,如果有更新的研究文章更好,呵呵第一节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簇(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的沟槽分子表面的结构互性与亲合性而结合的。
一、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抗原抗体间结合为非共价键结合,有四种分子间引力参与。
(1)静电引力:是抗原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团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又称为库伦引力。
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两个电荷距离越近,静电引力越强。
(2)范登华引力:是抗原与抗体两个大分子外层轨道上电子之间相互作用时,因两者电子云中的偶极摆动而产生吸引力。
能促使抗原抗体相互结合,这种引力的能量小于静电引力。
(3)氢键结合力:是抗体上亲水基团与相应抗原彼此接近时,相互间可形成氢键,使抗原抗体相互结合。
氢键结合力较范登华引力强。
(4)疏水作用力: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靠近时,相互间正、负极性消失,亲水层也立即失去,排斥了两者之间的水分子,使抗原抗体进一步相互吸引,促进其结合。
疏水作用力是这些力中最强的,对维系抗原抗体结合作用最大。
二、抗原抗体的亲合性和亲合力亲合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互适应而存在的引力,它是抗原抗体之间固有的结合力,可用平衡常数K 来表示:K=K1/K2,K 值越大,亲合性越高;亲合性越高,与抗原结合越牢。
抗体的亲合力是指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即所谓多价优势,如IgG 为两价,亲合力为单价的103倍,IgM 为5~10 价,亲合力为单价的107倍。
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是可逆的,若抗体的亲合力高,与抗原分子结合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即容易解离。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大多数抗原为蛋白质,抗体是球蛋白,它们溶解在水中皆为胶体溶液,不会发生自然沉淀。
这种亲水胶体的形成机制是因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残基,在溶液中这些残基带有电荷,由于静电作用,在蛋白质分子周围出现了带相反电荷的电子云并形成了水化层,由于电荷的相斥,就避免了蛋白质分子间靠拢、凝集和沉淀。
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第七章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不论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分子,只要能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的都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
大多数抗体和抗原本身是既有免疫原性(诱发产生特异抗体),又有反应原性(与特异的抗体相结合)。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不仅可以在体内进行,而且可以在体外进行。
一切利用血清学技术方法所进行的各种测试都是基于这一根本的特性。
抗体反应技术的应用之广泛已经远远超出了免疫学、医学、甚至生命科学的范围,成为—类微量,灵敏,快速的检测分析方法。
本章着重介绍抗体制备,抗体抗原反应原理及技术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抗体的制备环境中的大部分生物(包括病原生物)及其产物分子和一些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而言是外源抗原,这些抗原能通过侵染或其他的途径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以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应答。
同样用抗原人工免疫实验动物,可以获得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antiserum),因血清中抗体是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不同B细胞克隆而产生的抗体,所以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一个B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用免疫动物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体外可以分离出许多单个B细胞克隆,以此方法可制备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用抗体基因文库(antibody combinatorial library)筛选制备单克隆抗体。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需要对抗体进行改造,获得基因工程抗体(engineering antibody),以及催化性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或abozyme)等的全新的抗体。
一、抗血清的制备1.免疫动物(1)抗原:免疫动物是制备抗血清的第—步。
免疫所用的抗原可用病毒、细菌或者其他蛋白质抗原,如果使用半抗原如小分子激素等,必须与大分子载体连接,连接剂见表7—1。
抗原的用量视抗原种类及动物而异,—次注射小鼠可以少至几个微克,免、羊甚至更大的动物每次注射的量就相应增加,从几百μg/次至几mg/次。
抗原抗体反应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是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 超变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分子表面的特异 的可逆的弱结合力。这些弱结合力只能在极短距 离内才能发生效应。因此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最 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定部位的空 间结构必须相互吻合,具有互补性;其次,抗原 决定簇与抗体超变区必须紧密接触,才能有足够 的结合力,使抗原抗体分子结合在一起。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称为抗 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抗 原抗体反应既可在体内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效 应机制自然发生,也可在体外作为免疫学实验 的结果出现。在体内,可表现为溶菌、杀菌、 促进吞噬或中和毒素等作用,有时亦可引起免 疫病理损伤,在体外,依相应抗原物理性状 (颗粒状或可溶性)以及反应的条件 (电解质、补 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沉淀、细胞溶解和补 体结合等反应。
亲和力与亲和性有关,也与抗体的结合价 和抗原的有效决定簇数目相关。例如,IgG为 两价,其亲和力为单价的l03倍;而IgM为5~10 价;其亲和力为单价的107倍。亲和力越大,抗 原抗体结合越牢固。而在单克隆抗体反应系统 中,只有某些决定簇起作用,因此,单克隆抗 体与相应抗原的亲和力相对较弱。
抗体与抗原结合是可逆的反应,在平衡对其亲 和常数 K= 抗原抗体复合物浓度 游离抗原浓度×游离抗体浓度 K代表抗体结合抗原的亲和力。K值大的抗 体与抗原牢固结合,不易解离,称该抗体有高 亲和力。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一、特 异 性
特异性 (speecificity)是指任何一种抗原分 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起反 应的专一性能。特异性是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 要特征之一,是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 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抗体分子N 端可变区形成大小约为3nm×1.5nm×0.7nm 的槽沟,其中超变区氨基酸残基的变异性使槽 形状千变万化,只有与其空间结构互补的抗原 决定簇才能如楔状嵌入,其关系如锁和钥匙, 因此,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抗原与抗体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二)高等生物的抗原 1、ABO血型抗原 2、动物血清与组织浸液 3、酶类物质 4、激素
GP5 (ORF5) GP2,GP3,or GP4 (ORF 2,3,4) M proUein (ORF6) N proUein (ORF7) ssRNA(+) Lipid bilayer
AAA
PRRSV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下列各物质是否是好的免疫原,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成好的免疫原? 1.化学药物注入机体。 2.铁钉刺入皮肤。 3.自身蛋白质。 4.牛奶给狗喝。 5.牛奶注入狗的皮下。 6.细菌病毒感染家禽。 7.细菌死苗投喂给猪。 8.gene-表达-产物-Ab。该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第二章
一、概念
抗
原(Antigen,Ag)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三、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交叉性 五、抗原的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七、佐剂
一、概念
(一)抗原与抗原性
1、抗原(Antigen, 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 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原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 反应性
五、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性质分类 (二)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
(三)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四)根据抗原的化学性质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一)微生物抗原
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又称O抗原),鞭毛抗原 (又称H抗原),荚膜抗原(又称K抗原),菌 毛抗原 2、病毒抗原:囊膜抗原(又称V抗原),衣壳抗原 (又称VC抗原),核蛋白抗原(又称NP抗原) 3、毒素抗原 4、超抗原 5、其他微生物抗原
(免疫学教学课件)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
• 一、抗原与免疫原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 内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
应答的性质。
抗原
B 机体 淋巴细胞 活化、增殖、分化 T
• A、他是奥地利人,但曾是五个 • 国家的科学院院士; • B、在他百年华诞纪念日,发行 • 了纪念邮票; • C、33岁时,发表了“论正常人 • 血液的凝集现象”; • E、他是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 获得者。 • 请看Landsteiner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实验设计
化学集团的组成、空间位置对半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影响
交叉反应:甲抗原与乙抗原的抗体之间, 或乙抗原与甲抗原的抗体之间,由共同 (或相似)抗原决定簇引起的部分特异性 结合反应,称之。
甲菌
A
A
乙菌
B
C
甲菌抗血清a、b
乙菌抗+ ++
生物演变在蛋白质分子的进化上的反应,表现在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构象的保留或改变,即抗原决 定簇的保留或改变,就出现交叉反应程度的差异。交 叉反应越强,其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越少,亲缘关系越 近。 用牛血清蛋白(BSA)的抗体与其他种属血清 蛋白的交叉反应如下表。
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 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 体特异性结合,从而 激活淋巴细胞并发生 免疫应答。
☻抗原决定簇及其类别: ⑴根据结构:
A.构象决定簇 (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 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B.顺序决定簇(sequence determinant): 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
[医学]第七章抗原抗体反应
检(待)测系统 补体系统
指示系统
溶血
补体结合阴性反应 (-),无待测物
不溶血
补体结合阳性反应 (+),含待测物
二、 常见免疫分析方法
1、免疫分析的定义: 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的特性对抗原或抗体进行量和 质的测定分析。
2、特点: • 特异性强 • 灵敏度高 • 反应速度快
一)免疫沉淀
1、环状沉淀反应 应用:抗原抗体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方法:试管法,玻片法
鉴别抗原与抗体反应间的特异性如何:根据相邻孔中 不同抗原与同一抗血清反应形成的沉淀线形状的变化 判断抗原间是否存在共同的AD。 ② 定量分析: 测定抗血清效价及抗原的最佳浓度。
两孔抗原
完全融合
互不干扰 的交叉线
同一血清与不同抗原反应
向共同Ag 方向突出
定性分析
双向免疫扩散定量分析:测定抗血清效价及抗原的最佳浓度
应用: 定性与定量分析,常用于测定血清中IgG、IgM、 IgA及补体的含量。
2)双向扩散法(Ouchterlony法): 在琼脂糖凝胶平板内打两排孔,孔中分别加入抗原、抗 体,抗原、抗体分别呈辐射状向含胶内扩散,当抗原与 抗体在胶内相遇,且二者的量达一定比例时则形成可见 的沉淀线。
应用: ① 定性分析:
3)补体结合反应 : 在补体参与下,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抗绵羊红细胞 的抗体)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
3、补体结合反应系统: ① 检(待)测系统: 待测的抗原+ 抗血清(抗体、补体) ② 指示系统: 绵羊红细胞(抗原)+ 溶血素(抗体) ③ 补体系统 豚鼠的新鲜血清
4、反应过程
红细胞+溶血素 抗原 + 抗血清 + 豚鼠新鲜血清
常用已知抗体来 检测未知抗原。 定量实验时,由 于抗原分子小, 反应面积大,且 为保证Ag与Ab 的适宜比例,有 足够的抗体参与 反应,操作上通 常是稀释抗原 (上层),而不 稀释抗体(下层) 与图示相反
临床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
• 前带(prezone):抗体过量
• 后带(postzone):抗原过量
三、可逆性(reversibility)
• 是指抗原与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在一定 条件下可解离为游离抗原与抗体的特性
第二节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一、空间互补关系: • 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
性与亲和性 • 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密切接触 • 高度互补使抗原抗体之间有足够的结合力 •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二、抗原抗体结合力:抗原抗体是非共价键 结合,弱结合力
●静电引力(eletrostatic forces):是抗原抗体分子 中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团之间相互的引力 ,两个电荷距离越近,静电引力越大.
• 抗原大都是多价,抗体多 为二价,等价带结合时, 抗体的两个Fab段可分别与 两个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 表位结合,相互交叉连接 成具有立体结构的巨大网 格状聚集体,形成肉眼可 见的反应物。
• 等价带(equivalence zone):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 范围
• 最适比(optimal ratio):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多 ,上清液中几乎无游离的抗原与抗体存在
●范德华引力(vander Waals forces):抗原和抗体相 互接近时,由于分子的极化作用而出现的引力 .
●氢键结合力(hydrogen bonding forces):供氢体 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疏水作用力(hydrophobic forces):两个疏水基团 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 聚集的力.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 素
抗原与抗体
四、各类Ig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1. IgG 是人和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表8-4102),占血清Ig总量的75%-80%。IgG是介导体液 免疫的主要抗体,多以单体形式存在。 产生与分布 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 产生,主要在血浆中(占75%-80%),其余存在于 组织液和淋巴液中。IgG是惟一可通过人(和兔)胎盘 的抗体,在新生儿的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IgG的功能 IgG可发挥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 及抗肿瘤等免疫学活性,能调理、凝集和沉淀抗原, 与抗原结合后能结合补体。
Fab片段的生物学活性 抗体结合抗原的活性由 Fab 所 呈 现 , 由 VH 和 VL 所 组 成 的 抗 原 结 合 部 位 , 可结合抗原,是决定抗体分子特异性的部位。
Fc片段的生物学活性 该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但 与抗体分子的生物学活性有密切关系:1.选择性地通 过胎盘; 2.与补体结合活化补体;3.决定Ig分子的亲 细胞性(即与带Fc受体细胞的结合);4.Ig通过粘膜进入 外分泌液等都是Fc片段的功能。
2.病毒抗原 各种病毒都有相应的抗原结构。如囊膜
抗原、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囊膜抗原(V抗原) 有囊膜病毒,抗原特异性主要 是囊膜上的纤突所决定的。如流感病毒HA和NA,是 流感病毒亚型分类基础。
衣壳抗原(VC抗原) 无囊膜病毒,其抗原特异性 决定于病毒颗粒表面的衣壳蛋白。如口蹄疫病毒的衣 壳蛋白VP1、 VP2 、VP3 、 VP4 等属此类抗原。
异嗜性抗原 指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 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交叉抗原)。 (二)微生物抗原 1. 按保护性分 保护性抗原;非保护性抗原。 2. 按微生物分
细菌抗原 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每个菌的每 种结构都由若干抗原组成,因此细菌是多种抗原成 分的复合体。有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和 菌毛抗原等。
抗原抗体结构学
抗原抗体结构学
抗原抗体结构学主要研究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关系。
抗体是B 细胞与抗原接触时产生的抗原特异性蛋白,作为血浆成分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
每个个体都能够合成大量不同的抗体分子,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
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
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
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
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
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最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
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
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
“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糖结合在FC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生物书籍或咨询生物领域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抗原与抗体是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人体的免疫防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原是一种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一种蛋白质或多糖类物质。
而抗体则是机体对抗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蛋白,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效应。
在免疫应答中,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复杂而精密的,下面将详细介绍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1. 抗原的特点抗原通常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类物质、核酸等,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
抗原可以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引发免疫应答。
抗原可以分为两类: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完全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蛋白等;而半抗原则是指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如小分子化合物、药物等。
2. 抗体的结构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免疫蛋白,也称免疫球蛋白。
抗体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重链和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成Y形结构。
抗体的Y形部分包括抗原结合位点,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其特异性,不同的抗体可以与不同的抗原结合。
3.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应答。
抗体通过其特异性结合位点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效应,包括中和毒素、沉淀抗原、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等,从而清除抗原并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4. 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是通过亲和力和特异性来实现的。
亲和力是指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通常由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决定。
特异性是指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不与其他抗原结合。
抗体的特异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抗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而不与其他抗原结合。
5. 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调节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亲和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节。
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1)
竞争放射免疫测定
三、酶标记抗体技术——EI
(酶免疫技术)将酶分子与抗体共价结合,
酶标记抗体可与存在于组织细胞或吸附于固相载
体上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滴加底物溶液后,
酶催化底物,产生有颜色的物质。定位、定性、 定量。 ( 一 ) 用 于 标 记 的 酶 : 1. 辣 根 过 氧 化 物 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2. 碱 性 磷 酸 酶
抗体分子上一个抗 原结合点与对应的 抗原决定簇之间相 适应而存在的结合 力,互补程度。
抗原抗体亲和性示意图
亲合力(avidity)
Avidity
•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inding between an Ag with many determinants and multivalent Abs
1.玻片法 为一种定性试验。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 于新分细菌的鉴定或分型。如沙门氏菌的鉴定,或 血型鉴定。 也可检测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如布氏杆菌、鸡 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2.试管法 为一种定量试验,用以检测血清抗体含量。 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然后加入 等量抗原,置37℃水浴数小时观察。视不同凝集程 度记录为++++(100%凝集)、+++(75%凝集)、++(50 %凝集)、+(25%凝集)和-(不凝集)。以其++以上的 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价(或称滴度)。
第五节 免疫标记技术
Ab + Ag
荧光素
Ab-Ag (含量低时不可见)
酶
放射性同位素 生物素-亲和素 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类技术, 不必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本身,而是测定标记物,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手段放大反应,并借助于精密 仪器进行测定,提高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半抗原。
8
简单半抗原(simple hapten)
简单半抗原的分子量较小,只
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不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可见的反应,
但能中和相应的抗体阻止其出现可见的反应(用沉淀抑制反
应可证实)。
复合半抗原(complex hapten)
复合半抗原的分子量较大,
34
二、Ig的分子结构
IgG、IgE、血清型IgA,IgD均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
IgM是以五个单体分子构成的五聚体,分泌型IgA是以二个
单体构成的二聚体。
35
二、Ig的分子结构
1. 单体分子结构
所有种类Ig的单体分子结构
都是相似的,即是由两条
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
轻链四条肽链构成的“Y” 字形的分子。
40
高(超)变区
在重链的可
变区(VH)内部,有四个区 域的氨基酸最易发生变化, 称为高(超)变区,氨基酸残 基位臵分别位于31-37,5158,84-91,101-1l0,其余 的氨基酸变化较小,称为骨 架区。
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抗原决定基。由于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分
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 原的特异性。
13
14
2. 决定簇的大小
抗原决定簇的大小是相当恒定的。蛋白质
抗原的每个决定簇由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如肌红蛋白的 决定簇由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伸长约为1.9~2.3nm;
25
3. 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 这类抗原在刺激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 的过程中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多数抗原都属此类, 如异种组织与细胞、异种蛋白及人工复合抗原等。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这类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 需要T细胞的协助。如大肠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 糖等。
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功能很精细。 2. 特异性 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 对性)。 3. 免疫记忆 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外,也 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 更快的免疫应答。
4
16
⑷ 多特异性决定簇 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决定簇。 ⑸ 功能价 能价。 ⑹ 非功能价 隐蔽于抗原分子内部的决定簇谓之非功能价,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近,对
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意义的决定簇称为抗原的功
只有在用酶轻度消化后才能暴露。 天然抗原一般都是多价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
17
单特异性决定 簇多价抗原
多特异性 决定簇多 价抗原
18
19
四、抗原的交叉性
不同抗原物质之间存在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现象称 为抗原的交叉性。这些共有的抗原组成或决定簇称为共同抗 原或交叉抗原。如果两种微生物有共同抗原,它们与相应抗 体相互之间可以发生交叉反应。
20
载体效应(carrier effect)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Ag)。 抗原物质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
6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抗原作用)指能刺激机体产生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reactinogenicity) (抗原反应)指抗原与相应的抗
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反
26
4. 根据化学性质分类
糖蛋白 抗原 脂蛋白
脂质
多糖
核酸
27
(二)微生物抗原 1. 按保护性分 保护性抗原和非保护性抗原。 2. 按微生物种类分
⑴ 细菌抗原 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每个菌的每种结构
都由若干抗原组成,因此细菌是多种抗原成分的复合体。有 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28
菌体抗原 又称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抗原,其化
学本质为脂多糖的多糖侧链。
鞭毛抗原 又称H抗原。鞭毛抗原主要决定于鞭毛丝。
荚膜抗原 又称K抗原。荚膜是细菌主要的表面抗原,成分
为多糖或多肽。
菌毛抗原 菌毛由菌毛素组成,有很强的抗原性。
毒素抗原 外毒素的成分为糖蛋白或蛋白质,具有很强的抗
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般的半抗原都属于此类,能与相应 的抗体发生沉淀反应。二硝基氯苯(DNCB)、多糖、类脂质、 脂多糖等半抗原都为复合半抗原。
9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 异源性 又称异物性(foreigness) ,一般说来,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 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质均是良好的 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有以下几种情况: 非动物性抗原 非动物性的物质,譬如植物蛋白(叶绿素等)、微生物等, 对动物宿主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异种动物抗原 动物之间血源关系相距越远,生物种系差异越大、免 疫原性越好。譬如:鸭源蛋白质对鸡的免疫原性较弱,而对兔则是良好 的免疫原。 同种异体抗原 同种动物异体间的某些物质也有免疫原性,譬如血型 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抗原有多种分类方法,大致如下: 1. 按抗原的性质分类分: 完全抗原 抗原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复合半抗原
24
简单半抗原
2. 按来源分 异种抗原 与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如微生物抗原,异 种动物红细胞,异种动物蛋白。 同种抗原 与免疫动物同种属不同个体的抗原,能刺激同种 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产生免疫应答,如血型抗原、同种移 植物抗原。 自身抗原 动物的自身组织细胞、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形成 的抗原,对自身免疫系统具有抗原性。 异嗜性抗原 指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 及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交叉抗原)。该现象首先由 瑞典病理学家Forssman (1868~1947)发现的,故又称为 Forssman抗原。
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抗毒素)。
29
⑵ 病毒抗原 各种病毒都有相应的抗原结构。如囊膜抗原、 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囊膜抗原(V抗原) 有囊膜病毒,抗原特异性主要是囊膜 上的纤突所决定的。如流感病毒HA和NA,是流感病毒亚 型分类基础。
衣壳抗原(VC抗原) 无囊膜病毒,其抗原特异性决定于 病毒颗粒表面的衣壳蛋白。如口蹄疫病毒的衣壳蛋白VP1、 VP2 、VP3 、 VP4 等属此类抗原。 可溶性抗原(S抗原)。 核蛋白抗原 (NP抗原)。
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但 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现 象。 这些小分子物质即为半抗原,实质上就是抗原决定簇,大 分子物质即为载体。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首次免疫动物, 可测得半抗原的抗体 (初次免疫反应),但当二次免疫时, 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与首次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才 会有再次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载体效应。
个重链的1/4)的排列顺序以及
结构是随抗体分子的特异性
(与抗原对应)不同而有所变
化,这一区域称为重链的可变
区(variable region, VH,简称
V区),它赋予抗体以特异性。
39
恒定区 其余的氨基酸
(占重链的3/4)数量、种
类、排列顺序及含糖量
都比较稳定,称为恒 (稳)定区(constant region, CH,简称C区)。
21
现代实验表明免疫系统对半抗原和载体各自的决定簇分别 进行识别。T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B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 簇。实际上任何大分子抗原都可看成半抗原和载体的复合 物。在抗原分子中载体起着增加半抗原的大小,使其获得 免疫原性与免疫记忆的作用。
22
抗原—载体现象
23
五、抗原的分类
(一)抗原分类
第七章 抗原与抗体
免疫的基本概念 抗原
抗体
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
2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 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律的
一门学科。
3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
3. 分子结构 相同大小的分子如果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空间
构象不同,其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讲,分子结构
和空间构型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好。芳香环结构比直链结构 强。
11
4. 物理性 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可 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例如将甲状腺蛋白与聚丙烯酰胺颗粒结合后免疫家兔可使
IgM的效价提高20倍。免疫原性弱的蛋白质如果吸附在氢氧
化铝胶、脂质体等大分子颗粒上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5. 完整性 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
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12
三、抗原决定簇
1. 概念 抗原分子并非所有的基团都作用一致,决定其免疫活
性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抗原区域。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
32
33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抗原受体,其本质也是免疫 球蛋白,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简称(SmIg)。 关于免疫 球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大突 破。在1959~1963年R.Porter和G· Edelman采用酶及还原剂 消化和分离免疫球蛋白技术,弄清了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 构,从而提出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