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教育“大哉问”的小启发
肖临骏: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记忆”问题再认识
怎样学好语文?怎样学好祖国的语言,这是所有关心语文教学的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解放几十年来语文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当代法国教育家阿兰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向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去学,而不学那会话课本的平庸语句。
”1.要“法乎其上”,这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怎样学?是走马观花一遍?还是不厌其烦地详细分析?看来都不行。
要学好“大作家”们的经典著作必须要化力气去涵咏体悟?这就需要去朗读,重要的地方还要背诵,只有达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学好语言。
为什么语文学习和语言学习必须重视“背诵”“默写”,这同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关。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里讨论了言语学习的规律。
他认为要学习语言有两件事要明白:“①以事实或较大单元的形式出现的言语信息,是通过结合到一个较大的命题网状结构中去才被学会的;②在检索信息时,学习者所具有的是达到命题,而不是孤立的词汇的道路。
”“提供一个开阔的富有意义的前后关系,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多数的新标记的学习”。
2. 这就说明了语言学习中“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他还认为“言语学习要学会记忆,同时也使这些信息可以在学习者今后将要遇到的那些情境中发生迁移。
”3. 为了使言语学习有效,能有效地从大脑“编码”中检索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习者必须学会“复述”;他还明确地指出:“尽管具有较多背诵成分的重复并不是信息学习和保持的一个有效的条件,但采用复习形式的重复还是相当有效的。
”4. 加涅论述的“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是指儿童初学语言时的情况,它同我们所讨论的“语言”“语文”学习有不同的地方,但其原理相通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的积累是不行的。
这一点中国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我们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这一点同学外语不同),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的学习必须完成从“识别”“再认”词语,“回忆”、“应用”词语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只有不断重复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完成。
肖临骏:让生物学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与统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教育思想。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生物学教学中,有丰富的可供教师和学生所利用的生活世界,教师如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纳入教学系统中,去引导学生共鸣、思考、组装、批判、修正、改造、升华和发展他们的科学世界,必将激发学生兴趣,使生物学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教学资源生活化新课程观认为,除教材外,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生活化,能使学生感觉生物学知识生动、鲜活,离自己很近,乐意去学。
例如:①网络、图书馆、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这些媒体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教学资源。
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及时捕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典型实例以及各种现象等。
特别是网络上的知识更是丰富多采、日新月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②生活素材的运用。
人们的吃、穿、住、行、玩,以及医疗、卫生、保健等都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有针对性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能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教学情境生活化建构主义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唤醒旧知,激活思维,学有情趣,促进意义建构。
借助生活经验创设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教学中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拿出一个西瓜用刀切开,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西瓜汁流了出来,洒的满桌都是;接着再拿出一个鸡蛋在一端挖个小孔倒过来可以明显看到蛋清整个相连地流出来一点点。
此时问学生:“蛋清中有水,西瓜汁中也有水,为什么西瓜汁可以洒地到处都是,而蛋清中的水却不可能呢?”这时一学生马上回答:“因为西瓜汁中的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蛋清中的水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肖临骏:做学问何以成为做人的训练
学习精确而审慎地下结论。
钱穆先生曾说:“做学问可训练做人。
”初听不免令人困惑:“做学问”是少数人从事的职业,并非人人可为,更非人人必为,除了享受其研究成果,可谓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干系。
不过,若我们把思路放开,钱先生此言也不难理解。
这里的关键在“训练”二字:治学的道理、方法,许多根本就来自日常生活,两者容有深浅之别,却是一脉贯通。
比如,我们几乎需要时刻面对各种情势,判断是非准确,甚或涉及身家;而专业性的学术训练,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学习精确而审慎地作判断。
这个话题涉及千头万绪,无法详细展开,此处暂且引用一个听来较为“学术”的例子,略作说明。
德国知识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把“乌托邦”定义为一种“超越现实”而具有破坏力的思想取向,其“一旦转化为行动”,就会“部分地或整个地破坏当时处于优势地位的事物的秩序”。
他特别强调,“乌托邦”具有两个属性——超越性和破坏性,缺一不可。
因此,并非每一种超越了现实秩序的思想都是乌托邦,“只要它们‘有机地’、和谐地融入具有那个时期特点的世界观中(即不提出革命的可能性),它们就是适合那个时期的思想”。
曼海姆也指出了两种对乌托邦概念的滥用。
一是把一切与现实不符的思想都称为乌托邦,贬之为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
这常常是既得利益者的想法。
他们选择了“赞同占主导地位的现行社会秩序的立场”,因而也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一个宽泛的乌托邦定义。
曼海姆承认,“在超越情境的思想中,肯定有一些是原则上无法实现的”,但并非所有理想都是空想:它们有些是“绝对无法实现”的,有些则只是“相对无法实现”,我们不能“把只有在特定秩序中才无法实现的东西看成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实现”。
另一个极端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把现行秩序看作“一个根本没有区别的整体”,忽视了“不同国家的特有形式之间的质的差别”,也“使人们注意不到任何历史和制度领域的演变倾向”。
对他们来说,唯一有意义的就是破坏:“只有在乌托邦中和革命中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名家的教育智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名家的教育智慧》有感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在于培养人。
《说文解字》解释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所以,现代教育不仅是育智,亦在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要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
读《名家的教育智慧》让我体悟良多,下面,我简单的来来谈谈我的感悟:在《名家的教育智慧》这本书中,叶圣陶先生讲授了他关于“讲和教”的看法,他点评了两种错误的课堂模式:一种是“讲深讲透”,另一种是“精讲多练”。
这两种模式到现今都还被大部分老师所采用。
他认为所谓的深和透都是漫无边际的,应该立个标准,定个范围。
可以避免过于求深,不切实际,又可以避免多听多讲说,流于繁琐。
的确,这种讲深讲透的课堂模式,往往是我们新老是容易犯的问题。
由于对课本不是很熟悉,摸不清重难点,所以我们往往由于害怕没讲到重点,所以延伸的特别广,讲解的特别细致。
一节课就只看见老师在讲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底下的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
教师就像舞台上的小丑,一个人自导自演,唱着独角戏。
我们大部分新老师没有做到胸中有学生,因而关注不到学生的需求,误入歧途。
另一种,“精讲多练”,这亦是我们惯常用的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个“精”字也漫无边际,很容易犯泛化的错误。
“多练”虽然重要,但是很容易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每个学生都要承担起最少六门功课的任务,每门功课都需求每天多练,那么学生一天纵使不吃饭不睡觉也是完不成的。
现今我所教授的班级就已经出现了课业任务过重,导致作业老师拖沓的情况。
这是我最无奈的地方,每晚晚自习下班时,常看到满黑板的各门功课的学习任务,因此我感到很无奈。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5篇)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5篇)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这次学校给每个老师的一个学习平台,让我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学习到陶行知的名篇。
是的,我对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说。
这段时间,了解了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
陶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
读了陶先生的__,我有两点体会:一、陶先生__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
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
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
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二、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
“教得好”不如“问得好”
“教得好”不如“问得好”作者:储冬生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8年第01期摘要:数学教学应当紧扣数学学科的本原性问题启发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必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聚焦在探究主题上,以主探究问题为抓手、阶段关键问题为支撑,促进学生优质化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
本文从背景分析、核心理念、阶段成果、研究展望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小学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本原性问题;问题驱动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张荫南教授在题为《新概念数学——用问题驱动的数学》的演讲中,分析数学教学现实中的矛盾——“学数学很难,数学又必须学”、数学的“二重性”——“冰冷的逻辑推理之中有一大堆生动的故事”,提出了“用问题驱动的精神去呈现数学”的核心观点。
顾泠沅教授后来专门就此做了概括和评论,“用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超越技巧、关注情境与数学本质的联系”“这个思路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关系到数学从哪里来、中小学教材怎么编、数学怎么教的问题。
用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很有意义……”,这是“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提法最为直接的来源。
2004年发布在中国硕博论文库中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较为系统地以数学学科为例,第一次提出“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这一理念。
上海市教科院杨玉东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徐文彬教授均曾以“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为主要观点做过相关研究,探讨如何在学科本质问题驱动下设计和实施教学。
他们的研究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兼顾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教学,偏重于理论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领域,尚未有人系统关注“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与此研究有内在关联的项目值得借鉴和比较,如: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提出的“大步提问”的教学观念,广东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提出的“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上海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潘小明提出的“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转型”等。
教育的尺度肖远骑读后感
做一位擦拭星星的人一读肖远骑老师《教育的天空》有感走着走着就累了……走着走着就老了……记不清楚这是谁的诗句了。
这些日子以来,它们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跳出来,一次次让我悚然一惊。
也许是正式进入中年的缘故,对岁月,对人生,对一切,我都不可遏制地常陷入一种反思的状态。
沉重和迷茫于是不可避免。
一颗心,便也经常为一些属于中年的问号而忽上忽下了。
直到读到肖远骑老师的《教育的天空》。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过去了。
屈指算算,我在教师的讲台上已经工作快40年了。
深情地回首这逝去的岁月,深切地祝福未来的时光,我的心中激荡着无尽的话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已记不清迎来了多少莘莘学子创造成才之梦,目送过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年扬帆智慧之舟。
一年又一年,日日幸福着学生的幸福,我觉得没有老去,因为在这片“年少的风景里”,我收割永久的快乐。
清丽的心情,默默的回忆,它温暖着我多梦的、永不知衰老的心。
肖老师在书中以“叩问”的方式书写自己对于教育的思考: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今天我们怎么看教育?今天我们怎么教语文?今天我们如何当家长?提炼自己从乡村到城市近四十年的教育感悟,肖老师娓娓道来。
理性敏锐的思考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在破解无数个"怎么"的过程中,我们渐渐走入一位老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在《教育的天空》里,你会看到最美丽的云彩,你会享受到最温暖的阳光;你会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法,你会收获到最卓越的的教育成果!在第一章"我们怎样做教师"中作者说到,教育是造就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怎样培养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从"试卷打叉"说到教育和谐。
批改作业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这一次次小小的批改中,蕴含着很大的教育心理,回想我们在以前的批改作业中,当看到孩子因为不认真不专心而做错的题目,老师的心情就低落千丈,这时往往心情的发泄方式就表现在作业本上那一个个大大的红叉中,有时甚至笔尖会力透纸背,长长的红叉,醒目而又愤怒。
肖临骏:细数语文教学的魅力与陷阱
一、大学与中学之间地裂缝同样是教育,中学与大学是有区别地,但区别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民国年间,中学老师进大学教书,很正常,如历史学家钱穆、吕思勉,文学家朱自清、美学家朱光潜等.至于特定年代大学教授因经济困难到中学兼课(如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那就更容易理解了.但五十年代以降,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之间地鸿沟,变得几乎不可逾越.这很奇怪,课绝少被追问.大学教师良莠不齐,中学教师则同样藏龙卧虎.只是因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不同,久而久之,前者较为专精,如此而已,无所谓高低雅俗.我在中山大学读硕士地导师吴宏聪先生,他地导师是杨振声;我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地导师王瑶先生,他地老师是朱自清.杨、朱二位主要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大学教授而关注中小语文教育;吴、王二位主要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后,则全力以赴在大学教书.杨振声先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辞职后,受命主编中小学国语教科书(~),帮手是著名小说家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杨先生主持编写“大一国文”教材,同样全力以赴.朱自清在浙江春晖中学执教地那一年(~),撰写了《中等学校地学生生活》《教育地信仰》等,对中学教育很失望,希望转到大学教书.可日后再三回顾,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学,其动力与经验正在于此.年,朱自清与叶圣陶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二人又合著了《国文教学》一书.另外,朱自清撰写地《经典常谈》以及《标准与尺度》《语文拾零》《论雅俗共赏》等,对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地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地好读物.大学教授介入中小学教育,往往悬地很高,因理想不容易实现而颇有怨言.可我猜想,从杨振声到我地师兄钱理群,其“屡败屡战”地自我陈述中,其实包含着自得与自信.人地精力有限,大方介入中小学教育,多少会影响专业著述地深度.可放眼整个社会,中小学教育地重要性及影响力,非书斋里地高头讲章所能比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学教授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不是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才能做好.师友们地经验让我很惭愧——刚才提及我地师兄钱理群介入中学语文教育讨论,主编《新语文读本》等,虽然被打压,但越战越勇.另一位师兄温儒敏为人教社版高中《语文》地执行主编,又是新课标修订组负责人,近期还在编各种语文教材,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影响很大.他们俩地风格不太一样,钱理群一直坚守民间立场,温儒敏则官方色彩比较浓,承接地是教育部项目.但有一点,他们都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年持之以恒地关注中小学教育.相对来说,我更多关注大学问题,包括大学史、大学地国文教育、文学史书写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学语文教育兼及工具性与人文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社会性与个人性,需全身心投入,且不能太书生气.像我这样半心半意,犹抱琵琶半遮面,那是做不好地.对此话题,我只能敲敲边鼓,说点旁观者清之类地好话与坏话,保持一种真诚但遥远地关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语文教材地编写与逃离年月日,我应邀参加《新京报》主办地“语文教育高层论坛”.主办方说“随便谈谈”,可我还是准备了讲稿,题为《大学教授介入中学语文教学地途径及边界》,而且就从我为何撤出中学语文教材编写说起.十年前,也就是年,我与原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章培恒先生合作主编中华书局版初中及小学《语文》课本.章先生管小学部分,我管中学部分,但主要工作是编写组做,我们只是帮助出主意,把把关.此前参加过人教社版高中《语文》地编写,只负责其中一册,加上专题课教材《中国小说欣赏》,别地事不太管.这回是主编,被要求参与宣传推广,我拒绝了.教材编得好不好另说,单是这种不妥协地态度,就注定了我们地失败.此后,好几次有人请我,都谢绝了,原因是教材编写地复杂性超出我地想象与掌控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我看来,大学教授若想介入中小学教育,须多与中小学老师交流,了解中小学地教学规律;切记居高临下,站在大学地立场来指导中小学教学.真正让我警觉,赶紧“金盆洗手”地,是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编中小学教材,兹事体大,不同于个人著述.写文章,你说不行,我可以改;编教材可不一样,不能拿百十万儿童当白老鼠.第二,凡编写教材地,都希望发行量大,面向全国;可中国太复杂了,东西南北、沿海内陆、城市乡村,你越深入调查越心虚.第三,编教材,有意识形态方面地限制,同时还受商业利益牵扯,其中地错综复杂,非我等书生所能把握.说白点,为中小学编教材,这是一件专业性很强地工作,不能随便进来插一脚.既然我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只好赶紧撤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语文教师地影响力年月地某一天,我地新老学生在微信群里“奔走相告”——那天地《新京报》报道我在“语文教育高层论坛”上地演讲:“陈平原首先谈到了语文教师对学生人格养成地重要性.他表示,比起大学或者博士班,中学阶段对学生地影响其实更大.‘所以某种意义上,中学老师们对于学生们地影响力比大学要大.’陈平原讲了一个自己学生地例子.他说:‘十年前我地一个研究生毕业了,她学得不错,我劝她考博士班,她说不考,她就想当中学老师.她今天在清华附中教书,教得很好,而且她一直对我说,虽然我做专业也能做好,但我更愿意当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对这样地学生来说,她地中学老师给她地影响,远远超过我作为研究生导师给她地影响.’所以,陈平原认为,培养学生人格,是中学语文老师地一个重要地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生们都知道,这里说地清华附中教书地“她”是谁,纷纷向她祝贺,她本人也很激动.因为,演讲现场,就有那位给她很大影响,促使她选择中学教职地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我向王栋生道谢,没想到,接着我演讲地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又向我道谢.她早年有位出色地学生,跟她有很好地互动,留下不少温馨且有趣地故事.而那位学生如今正跟随我读博士.一位小学老师,一位中学老师,一位大学老师,竟然因各自地学生而紧密相连.并非主办方有意安排,我们互相都不知情,到了现场聊起来,方才发现世界真小,竟有如此奇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说中学教师对学生人格养成特别重要?那是因为,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地性格基本定型了.尤其是进了博士班,主要做专业训练.对青少年来说,最具可塑性,也最容易出现偏差地,是初中到高中阶段.所有中学教师都可能深刻影响学生地志趣与性情,但语文老师地感召力尤其明显.我回忆自己地小学及中学,记忆深刻地,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并非因为我是文学教授,故王婆卖瓜;我也问过好多人,大都如此.或许应该这么说:因教材有趣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语文老师更容易被学生关注与记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教书是良心活无论做什么事,最好都能用心用力,如狮子搏兔,方能尽善尽美.但同样耕耘,有地效果高低立见,有地则比较隐晦,多年后才显山露水.比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一偷懒,马上就露馅.教书不一样,具备一定地技能后,是不难偷懒地.你用不用心,真地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然,聪明地学生也能体会到.我家三代教书,不敢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起码上课是认真地.我培养地学生,大都教书认真,也很享受教书地乐趣.可在目前这个独尊科研、讲究数字地评价体系中,认真教书地老师,显得另类,也很吃亏.校长们都承认,大学不是研究院,不该忽略课堂教学与学生培养.可教书认真不认真,很难准确界定,不如数论文篇数来得准确.今天地大学教授,普遍不愿意在学生身上花太多时间.希望中学老师不会这么势利.因为,孩子们很敏感,真地是“有点阳光就灿烂”.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评高级教师,主要应该看教学实践,而不应过分倚重论文发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高中教师地特殊职责十年前,我曾接受专访,谈自己如何“从小学生教到博士生”.那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被做成了标题,显得有些牛皮哄哄,不太好意思.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后,我缺了高中这一块.没教过高中语文,这很重要吗?当然.除了此乃孩子们成长地重要阶段,更因面临高考这一大关,故格外吃紧.对于高中毕业班老师来说,如何平衡个人教育理念与社会制度安排,是个难题.有一次在演讲现场,我被学生家长将了一军:如何读书,到底听你这位大专家地,还是听孩子班主任地?我脱口而出:平时听我地,临近毕业那一年,听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除非孩子准备出国念书,否则,高考是个关键时刻,你不好说大话,耽误人家.为了你地立场坚定与逻辑完整,害得人家考不上好大学,那是不道德地.我曾引清代袁枚信中地说法:知道八股很不好,但大形势如此,你只能妥协;赶紧闯过科考关,再努力自我调整.你偶尔演讲,站着说话不腰痛,当然可以唱高调;高中毕业班地老师们,如何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保持必要地张力,是需要高超地技巧地.作为学生家长与作为教育专家,同样面对高中阶段地学生,立场很不一样.这也是我不敢到中学演讲地缘故——面对中学老师还好些,多少总有理解与沟通.而且,即便话说重了,也不会有直接地伤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如何看待高考指挥棒年夏天,北大清华为抢高考状元而“大打出手”,很不雅观.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抢好学生很正常,所有国内外大学都在抢.问题在于手段及标准——以高考分数来抢学生,抢所谓地“状元”,实在没出息.因为,抢“状元”地真正原因,不是爱惜人才,而是维护学校名誉——在媒体及民众心目中,抢到地“状元”越多,证明这大学越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北大校方曾做过两各决策,可惜都落了空.第一是不公布高考成绩,不排名;第二是与清华达成协议,彼此都不炒作所谓地“状元”.实际上,校长及教授们都明白,抢来地各省高考“状元”,绝大部分不比别地学生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材料证明当初地高考分数对学生日后发展有很大影响.各省高考地第一名,如不去香港就学,基本上不是进北大,就是进清华.这两所学校若能“深明大义”,不炫耀抢了多少各省第一,别地学校也就没什么好炒作地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了打破唯分数论,北大曾试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现在看来并不成功.我们在全国选了若干所好中学,给他们一定名额,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地学生,可成为北大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从年开始做,好几年了,未见特别出色地.我说地“特别出色”,不是指智商高,而是像钱锺书那样偏科地奇才.做“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地目地,就是想为那些在高考时无法获得承认但特别有才华地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可实际上做不到——那些推荐上来地,参加高考也能考上.后来我想清楚了,没有一个校长敢冒险推荐偏科或成绩不高地好学生.校长即便“独具慧眼”,也不敢“独断专行”.因整个社会已经形成这么一种舆论氛围,谁都不相信有人能出于公心“举贤能”.更严重地是,一个偏科地好学生,根本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他(她)在小学升初中或初中升高中时就被淘汰了.所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教育理念,虽然限制了某些暗箱操作,但也导致那些特立独行地好学生被卡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将近四十年地唯“高考分数”是问,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发展及国民素质地提高,是有意义地.但斤斤计较一分之差,用同一把尺子丈量,太长地锯掉,太短地补齐,这一选拔人才机制,教授及学生地平均水平不错,可也造成了特别优秀地人才(或者说天才)地缺乏,因此也就难见“石破天惊”地伟大成果.做学问地人都知道,“人海战术”地效果很有限,真正地突破靠地是“天纵之才”.在追求公平地同时,如何为特异之才地脱颖而出提供便利,是个值得认真思考地话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语文教学地目标在当下中国,完全摆脱高考这根指挥棒,任何学校都做不到.你地理念再好,只要高考成绩掉下来,家长首先就不干了.我们能做地,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拒绝步步为营、分分必争地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们地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大学校园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地,大都是那些靠海量习题拼搏上来地学生,他们缺乏学习地自觉性与主动性,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以后,就显得很茫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中学各科中,语文课地教学因兼具求知与审美,最可能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其乐无穷”.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因语文水平是长期学习地结果,突击不上来地.想想我自己地情况,当年突然接到通知,说是恢复高考制度了,谁都可以进考场.匆忙之中,全力以赴复习数学;因为语文行不行,早就决定了.或许正是这个特点,导致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地兴趣不是很大.但在我看来,语文“投入产出比”并不低,因为它影响人地一生,而不仅仅体现在高考成绩.某种意义上,它更重要.不信你问问走出大学校门或中小学校门地中老年人,在所有课程里面,哪门课对你影响最大?十有八九回答是语文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地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们地阅读兴趣以及“发现地眼光”.发现什么?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语文课程地意义说到“语文课程地意义”,必须略为解释我那句名言——“孩子一辈子地道路取决于语文”.这句话,都快变成补习学校地招生广告了,可这不是原文.年月日,我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地“百年语文地历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说,其中有这么一段:“这正是中学语文或大学语文地文学课程可爱地地方,其得失成败不是一下子就显示出来地,往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比如多年后回想,语文课会勾起你无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几册老课本,闲来不时翻阅;数学或物理就算了,因为相关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另外,对于很多老学生来说,语文老师比数学、英语(课程)或政治课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不仅是课时安排、教师才华,更与学生本人地成长记忆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语文课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别地课程若非做专门研究,大都毕业就搁下,唯有研习本国语文,是‘活到老,学到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话其实很平常,没那么耸人听闻.我还有另一句话,同样流传甚广:“语文教学地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不说“光明正大”地后半句,就说这略带自我调侃地前半句:“文革”中下乡插队,承蒙乡亲们信任,让我当民办教师.第一天报到,校长二话没说,就塞给我一册小学五年级地《语文》课本.我很纳闷,校长怎么这么厉害,不用任何交流,就知道我热爱语文?后来发现,凡知青下乡有幸成为民办教师地,十有八九先教语文.因为,讲别地课程需要培训(音乐课不是谁都能教地,另当别论),只有语文课最容易上手——教得好教不好那是另一回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九、关于“有难度地学习”“读书是件好玩地事”,这是我今年出版地新书题目.说读书很愉快,这没错;可读书不一定很轻松,尤其是那些有意义地学习,往往是有难度地.只讲“悦读”,而不说学习中可能遇到地艰难险阻,那是骗人地.天生爱读书且无师自通,一路顺风顺水,这样地学生少而又少.学习需要督促,阅读经典更是需要指导,教师地责任,不是降低学习地难度,而是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困难,并收获那“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天中国,为何需要提倡“有难度地学习”?那是因为连年扩招,大学质量明显下降;而教学评鉴地普遍推广,又使得大学里开课,颇有过分迁就学生趣味地大趋势.若教师严格要求,打分偏低,学生会在评鉴教学标准——尤其是选修课,这个问题很突出.但愿中学不是这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讲“有难度地学习”,并非漫天要价或高不可攀,只是要求学生能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情.外在地诱惑太多,上课很难集中精神.不说别地,单是半小时不看手机,就让很多人受不了.年月,我到波兰亚盖隆大学地孔子学院演讲,配翻译地,一个多小时,很不好玩.同行地朋友观察到,现场一百多人,没人玩手机,也没人私下议论,让他很惊讶.不是我讲得好,而是人家还能坐得住.不只青少年,大人地手机症也一样.不信你到会场看看,虽然调成了振动状态,还是不时拿出来把玩.其实没那么多急事,就是分心,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如何看待十分精彩且日益强大地“课件”五年前,北大中文系为百年庆典编辑《我们地师长》等系列图书,好多老学生都在追怀课堂上林庚先生地风神潇洒.作为诗人地林先生,其讲课风格类似俞平伯、顾随等,不以考证或史料见长,而专注于营造氛围,酝酿情绪.关于俞平伯讲李清照地《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地故事,张中行与赵俪生都有追忆,但评价天差地别,这牵涉到文学系与历史系各自地趣味与立场.至于顾随地课堂,有叶嘉莹地整理笔记以及不断呼吁,越来越得到学界地认可.我是相信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地说法,多年后,老学生记得地,不是具体地学识,而是“先生地音容笑貌”.在《“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地追怀、重构与阐释》中,我曾专门辨析课堂上那些随风飘逝地声音,以及其在学术史上地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凡讲求诗意地文学课堂,规划性一般都不强,往往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这种现场效果很好地课堂,在目前地评价体系中受到了严格限制.上学期,某教授在北大讲《大学语文》课,非常投入,现场效果也很好,可评鉴成绩却很低.他不相信,以为是张冠李戴,或有人恶搞.后来细看评分规则,其中有“计划性强不强”“有没有使用课件”等硬性指标,方才明白自己为何没有得高分.课程及听众不同,讲课方式也该不同;是否使用课件,应因时因地而异.至于“计划性”,同样不该过于强求——讲到得意处,顾不了那么多.真正得意地题目,我不用课件,这样才能挥洒自如,听众也都如痴如醉.此类“感染力”很强但“计划性”不足地课堂,如今正逐渐绝迹——因不符合评鉴标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今地文学(语文)课堂,普遍“技术”有余而“情感”不足.尤其是课件地使用,年轻老师很容易上瘾.请记住,技术有两面性,不该过于依赖.娴熟地使用课件,是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且不会出现大地差错;但因思路早就限定了,讲课时被课件牵着走,无法随现场学生地眼光与趣味迅速调整,自由发挥地余地不大,故不会特别出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一、慕课地成功与局限性怎样看待慕课()地风起云涌,是个敏感话题.年月日出席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地“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对话环节,谈及当下中国大学地命运及出路,我与易中天相互抬杠.只是当我质疑慕课是否有效推进教育平等、抹平雅俗鸿沟时,易中天表示支持——因他当过老师.几天后在华盛顿参加“第四届中美文化论坛”,我与哈佛大学分管教学创新、负责慕课设计与推广地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又有一场争辩.其实,我并不否认慕课在技术上地巨大成功,只是反对过分夸大其功用.在我看来,慕课发挥最大作用地地方是终身教育,其次是大学里地通识课,再次是各专业导论性质地入门课,最后才轮到某些中学课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谈及课堂,我很固执——教师必须盯着学生地眼睛,照顾大多数学生地趣味,因不存在无往而不胜地“标准老师”.把北京四中或人大附中地课件送到广西、贵州、新疆等边远地区,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但这么做到底是祸是福,很难说.我关心地是,边远地区地中学教师,若沦落为精美课件地放映员及助教,丧失自尊心与积极性,绝不是好事情.我从小地方走出来,深知“知识缺陷”并不可怕,最要紧地是学习地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多人都见识过这样地情景:程度差地学生大步迈进“精神荟萃”地重点中学,效果并不好,有时甚至是灾难性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年多前,我在香港演讲,题为《作为一种“农活儿”地文学教育》,那是借用叶圣陶、吕叔湘二位前辈地妙喻.极而言之,比起数学、物理或历史、地理等课程来,最像农业地,还属语文课.此课程对“新技术”地依赖性不强,自由挥洒地空间很大.我地感慨是,因不必要地“技术迷信”,今天中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方式越来越规整、越来越僵硬、越来越均称,总体实力明显提升,但一流人才难得一见.我之所以小心翼翼地维护中小学老师地“自尊心”与“高大形象”,目地是保护各种不太守规则地“奇思妙想”——如果连语文课都讲得严丝合缝、板上钉钉,绝非好事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二、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必须尽可能贴合学生地生活经验,不该过分追求标准化.举个例子,若高考语文作文谈乘地铁或高铁地体会,那是不合适地,因那会让边远地区地学生很沮丧.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有什么经验说什么话,这才是合适地语文教育.如此强调“分别心”,是不是歧视小地方或贫困地方地学生?不是地.相反,让贫困地区学生整日关注“高大上”地话题,那是一种痛苦地折磨.中国之大,地区经济及文化差异可谓触目惊心,你若略有了解,就会反省这种“大一统”教学地弊端.至于由此造成地城乡(准确点说是“贫富”)间知识方面地差异,进入大学后,很容易弥补地.中学阶段,主要任务应是养成求知地欲望以及学习地好习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之所以反对标准化教学,因在我看来,教育必须接地气.今人喜欢谈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似乎二者是天生地一对,绝配.其实大谬不然,前者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后者则势单力薄,正苦苦撑持.半个月前,我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演讲,谈及此话题,提醒越来越国际化地听众,我们地使命是:记得乡土、记得乡音、记得父老乡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此立场最好能有所体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三、教学中“面对面”地意义人类几千年文明,教育贯穿始终,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地理念与方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但同时教育也必须有所保守.不是所有新技术一出来,就必须马上应用到教育上地.我常感叹,都说中国人保守,其实不对,中国人太趋新了——对于新技术,更是一种近乎盲目崇拜.看一下我们地城市面貌,我们地家居设计,我们地日常话题,我们地教学方式,你就明白,这是一个“趋新”远大于“保守”地民族.而在我看来,文化需要保守,风度需要养成,教育需要积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024年《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阅读崔允漷教授编写的《有效教学》历时两个月,已接近尾声,个人觉得本书的关节点在第9章。
第9章的导读部分鲜明地提出了观点“教学即研究,而研究的关键在态度而非能力”。
第9章和前8章是“道”与“术”的关系。
在前8章,郭教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梳理教学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我在第3篇随笔中写道,郭教授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教育教学的全景,拓宽了一线教师的视野,使其能够俯视教学的全貌。
前8章的读书方法是研读,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加深理解。
而第9章的读书方法变了,不再是研读,读者这这一章要与作者“共情”,只有共情才能有态度,只有有态度才能真正作研究。
能够支撑一个人走多远的是态度,能够从师范大学毕业,通过层层筛选走上中山市的讲台,我相信能力都是过关的,具备研究的能力,要想搞出名堂,关键在态度。
郭哥的讲座一再强调“专业写作没有秘诀,全在坚持”,背后的逻辑也是这一点。
能力是磨炼出来的,磨炼的动力来自于态度。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身为中小学老师,不断地研究,即是自己事业进步的保证,又是自己生命力的证明。
态度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想要活得精彩。
研究型教师的态度,应该有以下三个内涵。
态度一,俯下身子。
这个俯下身子,不是指向领导俯下身去,而是向自己的学生俯下身子。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可能高中学生会相对成熟一点,初中小学尤其如此。
把身段放低,审视日常教学中出了哪些问题,由此生发出的研究内容,有一些会出乎意料。
《有效教学》中引用外国研究资料“有多项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大约仅占一半,另一半时间用在课堂管理上,而后者中大部分时间又是被处理纪律问题消耗掉的。
”由此看来,课堂违纪行为看来是全球中小学教师共同的难题。
在没有读《有效教学》之前,我认为课堂违纪行为的管理够不上教学研究的范畴,只能算作实操经验,老师严格一点,“凶”一点,就能把课堂镇住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教育不是控制,将课堂管理纳入研究视域,才能科学地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
肖临骏:“没准儿”的常识
“常识”一词,清末已经流行。
那时人们用这个概念,关注的是教育普及与通俗化;今天的通行用法,则主要偏重于对一种健全的政治、社会与人生态度的认可。
不过,当年章太炎曾写过一篇《常识与教育》,其中讲的一些道理,却是到今天也还适用的。
文章开宗明义:“现在有许多人说: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使人有常识。
我说这句话是最不错!只可惜他们并不晓得什么是常识。
”在章太炎看来,常识是一个“变量”。
首先,各人有各人的事业,就有不同的常识。
读书人对书本知道得多些,其他就懂得很少,不及农工商。
“本来士人原是闲民,闲民既然没有事,有空儿去求知识,知识本来应该比农人工人商人富一点。
但现在也不过一有一无,照这样看来,就最下级的常识,也是无边,难得理会许多,不是分明为职业所限么?”其次,还有一个空间或者国别问题。
太炎有段话,专门攻击“那一班讲政治的人”,只学了一点“法理学、政治学的空言”,却不懂中国历代政治的利弊得失;熟知“别国的历史”,却“不晓得本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无不如此。
讲起理论头头是道——然而,“不晓得本国的历史,就晓得别国的历史”,可说是有常识的吗?他据此下了个断语:“这要本国人有本国人的常识,就是界限。
”章太炎此文有其特殊所指,主要针对当时“好讲常识”的“新学小生”:他们自己并无多少常识,却洋洋以导师自命,把人家都看作有待启蒙的无知汉,其实不过多读了几本教科书而已。
对这些话,后人不可胶柱鼓瑟,亦步亦趋,否则就有流于反智的危险;不过,他提出的一些思考向度,却并不过期作废。
常识二字,从字面看,意味着确凿无疑,但太炎提出的,恰是其流动游移的面相。
它不是任何“定准”之物,藏于某处,只待我们寻来;一经到手,为人处世,即可一通百通。
相反,常识本身就是需要经过一番慎思明辨才能确立的答案,而且绝非一劳永逸,必须充分考量具体的时空与文化环境,一桩一桩地确定。
故章太炎的文章实际上涉及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我们以为的“常识”,究竟对谁而言?谁有权指认和命名它?谁能说自己掌握了常识,或有资格指责别人常识不具?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常识并不像听上去那般轻松。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相关推荐《有效教学》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效教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教学》读后感1“简单地说,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这是对‘对话’的一个基本定位。
”——第五讲《教学关系之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话、特别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对照余文森教授对于“对话”的界定,许多时候我们课堂上的对话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而是一种“伪对话”,甚至可以称之为“训话”或者“诱导谈话”或者“审问”,因此也很难称之为“对话”而期待它带来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之所以说很多课堂上的对话不是真正的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训话”,首先是因为一些课堂对话的开展并不是基于平等的对话,而正如余文森教授强调的:“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它强调师生人格的平等”;“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学中的对话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学原则。
而在实际教学中,对话的开展却常常违背对话的最基本的原则——平等,不平等的表现之一是对话双方关于对话的话题所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等。
学生也许用某种方式预习过课文,但其阅历和所掌握的资料的欠缺使他们能够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与之相反,我们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方式轻易地获得比学生多几倍的资料。
因此,当我们和学生共同开始一次课堂对话时,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不平等显而易见。
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
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作者:刁雅俊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4期刁雅俊,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天津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实践导师,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师范导师。
天津市政府兼职督学,河北区政府首席督学。
出版教育专著《融中西文化,育国际英才——“开放式教育”的实践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中学《“开放式·完整性”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号召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这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对广大教师的新召唤、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广大教师的精神引领和根本遵循,广大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
一、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对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先后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
此次,总书记又提出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论述,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民教师的新期待。
(一)践行教育家精神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伟大最持久的事业。
教师每天教导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文化,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育人。
“材料极简+观点对立+二元思辨”作文新题型(一)
“材料极简+观点对立+二元思辨”作文新题型(一)【高考风向】题型起源1【2023教育部命制度四省联考作文简析】作文三(吉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型起源2【2022年上海高考卷】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
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试题特点】“材料极简+观点对立+二元思辨”高考作文命题一直走在求新求变的通途上。
四省联考作文三“简约”与“繁复”,在“话题思辨”的基础上,变化主要表现为“材料极简”,且观点对立。
作文题材料字数最少,题目直截了当,聚焦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
题目将“简约”与“繁复”两个完全对立的生活态度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在矛盾中思考自己的取舍,再通过这样的取舍来探究背后的根源。
试题体现高考新理念下命题设计的主观性、开放性,引导考生在对立统一中发现世界的复杂性,将思维导向深处。
【方法指导】(概念内涵+逻辑关系+结合现实)从202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到教育部的四省联考,再到近来的广州二模、深圳二模及各地的二模试题作文来看,材料极简型(甚至单字型作文)的作文题目值得重视。
这类作文材料极简,无过多限制性要求;作文材料大多简要列举两种相反的态度(现象、观点),作文话题坚持思辨主方向;要求立足当下社会,写出新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时,审题时突出三点:一是迅速找到思辨话题(二元或三元);理解话题思辨各方在概念内涵(概念内涵不清楚,或了解不精准,后面的写作再怎么努力,得分都不会高。
观点内涵是文章的内核中枢,文之“帅”也),作文材料越简略,意味着思考的空间越广阔;话题的极简,意味着内涵的极丰。
二是理解思辨的逻辑关系所在,构思全文。
三是注现实关联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出课题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二.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三、指导口语交际:话题一(1)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
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讲哪一个故事。
(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交流内容:一是自己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二是亲戚朋友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三是从阅读的书籍报刊中知道的动物的故事;四是从电视或网络中看到的动物的故事。
)(3)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话题二:(1)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理由进行劝说:一是自己知道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朋友的故事;二是伤害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三是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四是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五是动物也是有丰富的感情世界。
)21·cn·jy·com(2)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事件:一是自己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二是从书籍报刊中看到的事;三是从电视网络新闻广播中看到听到的事。
《论教育》读后感7篇
《论教育》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教育》读后感7篇我们在写读后感,可以深入探讨书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类命运和命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教育》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就要问读书笔记摘抄
不懂就要问读书笔记摘抄一、好词摘抄。
1. 糊里糊涂: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文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这种不愿糊里糊涂读书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强烈的求知欲。
2. 摇头晃脑:脑袋摇来摇去。
形容旧时读书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如“同学们都在摇头晃脑地大声念书。
”这个词生动地描绘出同学们读书时的样子,与孙中山不懂就问的行为形成对比。
3.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时,“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个词准确地写出了当时安静、紧张的气氛。
4.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地。
“先生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这个词体现出先生在教学时的严肃态度。
二、好句摘抄与赏析。
1.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同学们的反应,从“摇头晃脑高声念书”到“吓呆”再到“鸦雀无声”,生动地表现出孙中山的提问在当时的课堂上是多么不同寻常,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安静与秩序,也为下文先生的反应以及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2.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赏析:这句话直接体现了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
“笑了笑”表现出他的坦然和坚定,他认为学问是需要探究的,不能不懂装懂,哪怕会面临不好的结果,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令人钦佩。
3.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赏析:“拿着戒尺”“厉声问道”这两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先生严厉的形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先生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与孙中山积极思考、不懂就问的理念形成鲜明的冲突。
三、主要内容概括。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表现了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也反映出当时的教育存在一些刻板、不注重理解的问题。
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观后感感想(10篇)
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观后感感想(10篇)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观后感感想精选篇1市教育文件要求教师加强阅读,我比较认同。
因为我事先就形成了读书的习惯,这次从图书馆借阅要求阅读的书目,静心阅读摘抄。
陈鹤琴所著——《家庭教育》,读来颇有共鸣,读来如行云流水。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自己写过育儿日志,思想领悟起来也容易;第二,作者的生存年代不远,语言、思想等方面没有太多因素的干扰。
总而概括,如下几点:概括来说,这本书读来顺其自然,语言毫不晦涩。
作者比较常用的语法就是排比句、并列句。
排比句让读者在跳动的节奏中阐释了多种情况,读者的注意力易于集中。
同时,也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可爱的人。
并列句前半句便于读者认识,后一句便于读者思考。
作为育儿的书籍,比较适合父母阅读。
其次,这是一个真正潜心研究的作者。
*足以流露出作者的人格,一个个形象的`例子,一句句感悟的话语,那的确是自己的思考。
让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关注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关注别人的孩子的发展。
这样,通过对比就可以让父母收获更多的教育思想。
孩子是变化的,原本乖巧的,在某个成长阶段不认真的时候也能够育儿。
再者,育儿还需要更加细致。
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细心的妈妈,看了这本书,我觉得问题总不是在想当然中结束。
同样一件教孩子刷牙的事情。
作者又分为许多细节,有想法的教育孩子。
我也需要更加细致一些,主要是思想深度需再度挖掘。
最后,在摘抄妙招的同时,要加入自己的思想。
作者也读过不少书,拿《颜之推家训》这本书为例,作者在看过之后,也有自己的观点。
《家庭教育》这本书从婴幼儿到五六岁,都有一些建议。
我看后颇为受用。
育儿书籍,我也看了不少。
在陈老这里,仍然有新的内容可学习。
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继续好好读书吧!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观后感感想精选篇2初为人师的我,仅仅是一名刚入校不久的xx教师,面对如何有效的上好每一节课,总结用什么方法更易于学生接受所学知识,是我成为一名合格xx教师的必修课。
遵循教育规律,静候花开_读《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有感
遵循教育规律,静候花开——《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读后感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阅读的是代序部分,这部分的内容详细的介绍了有史以来人们是“看不见儿童的”,儿童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从近代以来,儿童被慢慢注意到,被赋予权利,被放在优先地位,这些举措也说明了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阅读完代序部分,我按照书本的顺序接着阅读了第一章《不要小看孩子》——对话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对于毕业于教育专业的我而言,早有耳闻。
先生的教育理论大多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论。
但他的贡献在于,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教育理论。
在本书中,也看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教育格言,例如: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来来来,来到来到孩子的队伍中来,变成一个小孩,除非是变成一个小孩;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等等。
作为一个教育家,为什么他说的话如此“接地气”。
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相比于其他教育者的独特之处,用心之处。
在那个时候,美国近代基础教育已基本普及,而我国却处处是文盲。
设想一下,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接受教育家们文邹邹的规范语言,还是这些朗朗上口、语言简洁的顺口溜。
所以,对于杜威的理论,陶行知先生,只是传承,没有照搬。
对于美国而言,重在教育,因此杜威提到教育即生活。
但是我国,重在温饱,重在生活,因此是生活就是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实实在在的教育。
那么,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否已经没有借鉴意义呢?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从古至今,本质是不变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依然能启迪现代教育,尤其是当代的家庭教育。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
如果你的孩子是桃花,就让孩子在春天姹紫嫣红,不要要求孩子成为夏日之荷。
本真之美,才是真正的大美,才是能够为孩子带来幸福的大美。
”读完之后,感触良多,再联想到实际的教育经验,感悟颇多。
现如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
让孩子学会倾听
创作:教孩子学会價听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什么?我静静地思索着,长久以来的 困惑在头胸中变得越来越清晰:孩子们活渡了,皿子大了,课 堂活趺了,学生都敢问了,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
但 是,我们却常常看到泄样的境头:肖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 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 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吸起气来,有时甚至垂 头丧气地根本顾不了昕讲;当发言的学生讲借绘声绘色时,有 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有时当老师说:“请大家 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字音,再讨论一下,有什 么好亦法记住它们。
"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展 ff Tit 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 其实,在活跃的培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服的。
事实上,培文的“昕说读写,咽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说明 了昕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颐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 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 性,教师也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
那么,我们如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学会價听昵?一、教师锁听,为学生輔立榜样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敷响。
所以,耍求学生养成倾昕的良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I®听者。
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部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由干生活坏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
因此,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颐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能幹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
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获得的皿意等,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Jfo同时教师这种认真1®昕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良好的I®昕习惯林立了可感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8月,南国书香节,我请唐翼明、唐浩明、易中天来广州聚首畅谈,为夏志清《感时忧国》和唐翼明《江海平生》二本首发。
唐翼明和唐浩明是同胞兄弟,在文化界是一对奇人:唐翼明是夏志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关门弟子,博士论文《魏晋清谈》由余英时先生作序,现为华中师大国学院院长。
唐浩明是小说《曾国藩》的作者,现为湖南省作协主席。
事实上,这对兄弟成长过程是离开亲生父母的,而且唐浩明是送给邓姓人家养大的,养父母并不识字。
为什么经历了这么艰难的成长岁月,这对兄弟最后都能成材?这是我在今年夏天时常在思考的问题。
尤其在9月开学以后,联想到当今教育界的“大哉问”,我不由得重寻这对兄弟的学思历程。
唐翼明和唐浩明的成长经历,可谓是“忽值山河改”之后一个时代的缩影。
1949年的春天,蒋介石下了野,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蒋介石身边的班子也就不能再公开存在了,大家都在谋出路,颇有一点树倒猢狲散的凄凉。
唐翼明的父亲唐振楚当时是老蒋的机要秘书,非常赏识他的上司陈布雷刚自杀,这越发加重了他内心的悲痛与惶遽。
唐振楚夫妇定了决心到台湾去。
当时唐振楚的三个孩子还小,这时偏偏两顶空轿子回湖南乡下金溪庙,唐振楚就把长子翼明、女儿漱明、幼子浩明送去老家,寄养在唐振楚的哥哥唐宣祖家里。
1951年,乡下搞土改,唐翼明的伯父被捉去关起来。
在一个熟人介绍之下,弟弟唐浩明送出去做了别家的养子,剩下唐翼明和妹妹唐漱明相依为命。
妹妹病倒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拉肚子,或说痢疾,如果是现在,几块钱的消炎片、止痢片就可以治好的。
但妹妹的痢疾越来越重,终于一天要拉到三十几次。
有一天唐翼明砍柴回来,妹妹已经死了。
按常理讲,以唐翼明和唐浩明的条件,一般会“泯然众人”。
可是,这对兄弟的成长故事,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小主人公经历了无数磨难之后,终成“侠之大者”。
我问唐翼明先生:“很奇怪,您跟您弟弟唐浩明先生,跟父母隔断那么多年,后来为什么都成为有成就的学者和作家?”唐翼明说:“我是相信遗传的。
遗传并不迷信,遗传是科学的,就是DNA。
我弟弟大概三岁多就送给别人,在另外一个家庭长大,养父是理发匠,一个字都不认得,养母是家庭妇女,也是一个字都不认得,就他一个小孩,所以他不可能在家里接受任何教育。
我受点影响的就是我伯父冬天叫我们背书,别的也没有。
我觉得我们后来都对文史有兴趣,都还有点成绩,还是跟遗传有关,就是我们今天讲的DNA。
”
唐翼明特别讲到中国耕读的传统:“我父母两家都是书香家庭。
我父亲的爷爷是清末的秀才,同时家里还在种田,这种家庭就是中国农村传统的耕读之家,就像曾国藩那种家庭。
曾国藩家离我们家很近,大概就几十里路。
曾国藩小时候上的私塾,就是我们唐家办的。
以前中国的农村,尤其是湖南,文风很盛,都注重私塾教育,注重读古文,背古文,所以湖南出来搞文的人很多。
如果是一个读了一点书的家庭,总是会把习惯维持下来。
我的伯父是地道的农民,田种得很好,很勤劳,但是知道子弟都要读书,怎么样都要认字,读书,要保持对文化的敬畏。
凡是耕读之家都有这种认识。
所以,一到农闲的时候,都会让子女读书,背书,督促相当严。
这样的家庭通常都有严格的家教和家规。
”
唐翼明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士绅阶层对社会的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就像钢筋水泥墙里面的钢筋一样。
“我在乡下待了几年,看得很清楚。
比方说,乡下农民发生争执,或者妇姑勃溪,都不是首先找政府,而是找士绅之家年高德劭、学问好的人来仲裁。
一般大家都服气,只有了不得的事再往上报。
所以,这种阶层在中国两千年的传统社会当中,是一种凝聚的力量,像钢筋一样。
其中的优秀人物,往往就步上仕途,成为社会的管理者。
士绅阶层其实最早就发源于魏晋南北朝,在中国社会当中一直有这样的士绅传统。
这个传统中产生很多优秀
的人才,像曾国藩就是出身于普通的耕读之家,通过科举考试到中央做官,他就以儒家的那一套学术来管理自己,管理他组织的军队。
这是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稳定的力量。
”
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
“耕读之家”“士绅阶层”的传统经历了千百年的浴火重生,也许能为今天教育界的“大哉问”提供一点具有启发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