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平人气象论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平人气象论原文:平人气象论,又称为“人人可见的天气状况”,是一种描述人们情绪和气氛的观察方法。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情绪和气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迹象和表现来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迹象和表现:1. 身体语言:人们的身体语言可以显示出他们的情绪。
例如,挺直的姿势和放松的肌肉可能表明一个人自信和放松,而低头和紧绷的肌肉可能表明一个人紧张和不安。
2. 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情绪状态。
例如,微笑通常表示快乐和满足,皱眉则表示担心和不满。
3. 声音和语调:人的声音和语调可以透露出他们的情绪。
例如,高亢的声音和激动的语调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兴奋或愤怒,而低沉的声音和平静的语调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冷静和平和。
4. 社交行为:人们的社交行为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气氛。
例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与他人交流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开放和友好,而回避社交和孤立自己可能表明一个人的不满和孤独。
5. 肢体动作:人的肢体动作可以揭示他们的情绪和气氛。
例如,手舞足蹈和跳跃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兴奋和喜悦,而沉重的脚步和低头可能表明一个人的沮丧和疲惫。
通过观察人们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和语调、社交行为以及肢体动作,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他们情绪和气氛的推断。
平人气象论翻译:Theory of Human Atmosphere, also known as "Visible Weather Conditions of Humans," is a method of observing and describing people's emotions and atmosphere.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people's emotions and atmosphere can be judged through a series of signs and behaviors. Here are some common signs and behaviors:1. Body language: People's body language can reveal their emotions. For example, a straight posture and relaxed muscles may indicate confidence and relaxation, while a lowered head and tense muscles may indicate nervousness and unease.2. Facial expressions: Facial expressions can reflect people's emotional states. For example, a smile usually indicates happiness and contentment, while a frown indicates worry and dissatisfaction.3. Voice and tone: People's voice and tone can reveal theiremotions. For example, a high-pitched voice and an excited tone may indicate someone's excitement or anger, while a low voice and a calm tone may indicate someone's calmness and peace.4. Social behavior: People's social behavior can reflect their emotions and atmosphere. For exampl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with others may indicate openness and friendliness, while avoiding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isolating oneself may indicate dissatisfaction and loneliness.5. Body movements: People's body movements can reveal their emotions and atmosphere. For example, dancing and jumping may indicate excitement and joy, while heavy footsteps and lowered head may indicate sadness and exhaustion.In conclusion, by observing people's body language, facial expressions, voice and tone, social behavior, and body movements, we can make inferences about their emotions and atmosphere.。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原创实用版)目录1.平人气象论的背景和意义2.平人气象论的主要内容3.平人气象论的翻译及解读4.平人气象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正文一、平人气象论的背景和意义《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素问·平人气象论》是论述人体健康与疾病关系的重要篇章。
该篇论述了平人(即健康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人气象论的主要内容1.平人的生理现象平人的生理现象主要包括呼吸和脉搏。
文中指出,平人一呼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跳动两次,不呼不吸时称为定息。
平人的脉搏和呼吸有规律,有力度,反映了脏腑功能的正常。
2.平人的病理变化平人气象论中详细描述了多种病理变化,如气虚、气逆、气滞、血瘀等。
这些病理变化会导致脉搏和呼吸的异常,如脉搏过快、过慢、脉搏有力或无力等。
3.平人的诊断方法平人气象论提出了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脉搏和呼吸。
如通过观察脉搏的快慢、有力无力、紧实滑润等,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同时,呼吸的深浅、快慢、气息的粗细等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三、平人气象论的翻译及解读《平人气象论》原文难度较大,需要进行详细的翻译和解读。
翻译时要注意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避免误解和歧义。
解读时要结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四、平人气象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尽管《平人气象论》是古代医学著作,但其中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仍具有现代意义。
如平人气象论中强调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与现代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等有相似之处。
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可以借鉴平人气象论的方法和理论,以提高疗效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素问·平人气象论》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篇章,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52平人气象论
(三)病人脉息至数
脉 象 脉 率 尺肤 兼脉 温度 病 证 预 后
迟:一呼脉一动, 病 一吸脉一动 数:一呼脉三动, 一吸脉三动 躁 滑 热
少气 预后佳 温病 预后佳 痹病 预后 不良
脉
不热 风病
涩
死 疾:一呼脉动四至 以上 脉 促:乍疏乍数 绝:脉绝不至
二、脉有胃气
(一)脉以胃气为本之原理 1、常人的脉气来源于胃气,脉气无时无刻不依靠 胃气的供养; 2、胃气是人体气血化生的根本,脉是人体重要的 组成部分之一,为气血汇聚之处,胃气的变化 势必反映于脉象;
平人气象
胃疸
虚里
真脏脉
黄疸
一、平息调脉方法与平人脉息至数
(一)脉诊的基本方法——平息调脉 “以不病调病人” “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一、平息调脉方法与平人脉息至数
(二)平人脉息至数
平人脉息
二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一息四至
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偶尔一息五至
4至/息×17-18息/分钟≈70-75次/分钟
复习思考题
1、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 论》二文谈谈诊脉的方法。 2、怎样理解“脉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具体 表现如何?
3、如何鉴别四时五脏的平、病、死脉?
4、怎样辨脉之顺逆,有何意义?
5、“真脏脉”为何主死证?
2、掌握“脉以胃气为本”的原理及五脏平、 病、死脉的鉴别要点
3、掌握真脏脉的含义 4、熟悉虚里诊法和脉诊与尺肤合参、脉证 合参的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
5、重点掌握的原文与词解(在理解的基础上 背诵):
“人一呼脉再动„„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 法”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逆者死” “人以水谷为本„„不得胃气也”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黄帝内经》试题一、单选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风掉眩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热B.取之寒C.取之阳D.取之阴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肾之府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躁狂越D.诸气膹郁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乱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伤藏B.伤上C.伤下D.伤脉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A.外感风寒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C.外感热病的总称D.外受寒邪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A.心B.肝C.脾D.肺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气缓B.气下C.气消D.气乱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A.夜半B.日中C.平旦D.黄昏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
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A.鼻能知香臭B.舌能知五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15、据《素问·痹论》所述,肝痹的症状特点是()A.烦满喘而呕B.烦则心下鼓C.多饮数小便D.善胀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A.经脉B.心包络C.五脏D.六腑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C.阳气外泄D.营气外泄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A.能力B.能够C.耐受D.开始1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扬之D.彰之20、《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肾和则( )A.鼻能知香臭B.耳能闻五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21、《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A.节B.心C.脑D.目22、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风寒湿邪将发生( )A.筋痹B.脉痹C.骨痹D.肌痹23、《灵枢·天年》指出“心气始衰”的表现是()A.苦悲忧,好卧B.目始不明C.言善误D.皮肤枯2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 )A.恐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C.腹胀经溲不利D.笑不休2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何痹( )A.肝痹B.心痹C.脾痹D.肺痹2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A.先病而后逆者B.先逆而后病者C.先寒而后生病者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7、《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卧伤()A.血B.肉C.骨D.气28、《素问•痹论》认为,何邪偏胜其痹易已( )A.寒邪胜B.风邪胜C.湿邪胜D.热邪胜2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除之B.散之C.攻之D.削之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反映了( )A.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B.阴阳的制约关系C.阴阳的转化关系D.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31、《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A.补之B.行之C.攻之D.决之32、《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应()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33、据《素问·水热穴论》内容,被称为“胃之关”的是( )A.脾B.心C.肝D.肾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C.下利不爽D.下利完谷不化35、《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肾是( )A.先天之本B.后天之本C.罢极之本D.封藏之本36、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A.寒B.怒C.思D.热3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38、《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神明”的意思是( )A.阴阳不测之谓神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脏腑的功能活动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39、《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小肠B.大肠C.脾D.胃40、《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经脉B.肌肉C.脏腑D.关节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壮火”、“少火”的本义是( )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D.邪火与正气之别42、据《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在人体的循行规律是什么( )A.昼行于阴、夜行于阳B.昼行于阳、夜行于阴C.昼夜循行二十五度D.昼行于上部、夜行于下部43、《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 )A.水谷变化为精气B.糟粕变化成形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44、《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A.血B.肉C.骨D.气45、《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精明之府二、多选题1、据《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述,下列情况中,当先治其标的是( )A.先寒而后生病者B.先病而后生寒者C.小大不利D.先热而后生中满者E.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涉及筋病的条文有(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诸热瞀瘛,皆属于火C.诸痉项强,皆属于湿D.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E.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风寒湿的病证有( )A.诸湿肿满B.诸风掉眩C.诸暴强直D.诸病水液,澄沏清冷E.诸痉项强4、《灵枢·本神》认为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或实可出现( )A.腹胀B.四肢不用C.五脏不安D.经溲不利E.少气5、《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秋季的正常脉象是( )A.浮B.下肤C.在肤D.中衡E.蛰虫将去6、《灵枢·本神》认为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或实可出现( )A.鼻塞不利B.少气C.喘喝D.胸盈仰息E.经溲不利7、《灵枢·决气》篇指出,血脱的主要表现是( )A.目不明B.色白C.夭然不泽D.耳聋E.胫痠8、据《素问·咳论》所述,肺咳形成的原因是( )A.外邪伤皮毛,内合于肺B.心火灼伤肺金C.寒冷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肺D.肾水上泛于肺E.风热外袭9、《脉要精微论》望面色中失神五色的比拟物品有( )A.鹅羽 B.地苍 C.黄土D.重漆 E.苍璧1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是( )A.阴气未动B.阳气未散C.饮食未进D.气血未乱E.病人配合11、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 )A.坚者削之B.客者除之C.微者逆之D.甚者从之E.结者散之12、《灵枢·玉机真脏论》所述“五虚”是指()A.脉细B.皮寒C.前后不通D.闷瞀E.饮食不入13、《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于五脏的有(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胀腹大D.诸气膹郁E.诸痛痒疮14、《素问·脉要精微论》阐述的有:夫脉者,血之府也()A.长则气治B.代则气衰C.数则烦心D.涩则心痛E.短则气病15、《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煎厥的症状是( )A.体若燔炭B.目盲不可以视C.耳闭不可以听D.烦则喘喝E.小筋弛长《黄帝内经》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C2、D3、D4、D5、B6、A7、C8、B9、A 10、A11、C 12、B 13、B 14、D 15、C16、C 17、B 18、C 19、D 20、B21、C 22、A 23、A 24、B 25、D26、D 27、D 28、B 29、D 30、C31、B 32、A 33、D 34、D 35、D36、B 37、C 38、B 39、A 40、A41、A 42、B 43、D 44、A 45、D二、多选题1、CDE2、ABCDE3、CDE4、ABCD5、BE6、ABCD7、BC8、AC9、BC 10、ABCD 11、ABCE 12、ABE 13、ABCDE 14、ABCDE 15、BC。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最终版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一、单选题1.《素问·厥论》中的厥证是指:EA.气机逆乱 B.清窍阻塞 C.突然昏倒 D.不省人事 E.以上均是2.《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__。
”D A.五证 B.五盛 C.五症 D.五实 E.五候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偏氵且”是指:AA.偏身出汗 B.偏瘫 C.偏身无力 D.偏枯 E.以上均不是4.《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__。
” B A.风痹 B.行痹 C.着痹 D.痛痹 E.麻痹5.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猝然厥逆、头痛、眩仆等,《内经》称此证为:DA.煎厥 B.大厥 C.暴厥 D.薄厥 E.昏厥6.冬伤于寒,春必__病。
DA.寒 B.凉 C.热 D.温 E.发7.“阴搏阳别”,见《素问·阴阳别论》,为脉象的一种,多见于:AA.妊娠 B.阴阳两虚 C.阴阳离决 D.亡阴亡阳 E.阴阳失调8.《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有__则生,无__则死。
” CA.神 B.气 C.胃 D.命 E.根9.《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__者昌,失__者亡。
”AA.神 B.气 C.胃 D.命 E.根10.《内经》说:“治病必察其下。
”其中的“下”是指:EA.下身 B.下体 C.下部 D.下阴E.二便11.《素问·太阴阳明论》说:“__病者,上行极而下;__病者,下行极而上”。
A A.阳阴 B.阴阳 C.上下D.下上 E.表里1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气胜也,风木受邪,__病生焉。
”D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13.《素问·五行运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__。
”EA.风 B.热 C.火 D.燥 E.暑14.《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__先受之。
倪海厦《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十八平人气象论1这一节主要讲正常人的脉是什么样。
岐伯说,一个人呢,一呼脉动两次嘛,跳两次,一吸脉亦动,跳两次,那呼吸定息中间,呼吸中间有一段息是停掉的,这所以一呼一吸,脉是五动。
一呼一吸超过五次是过,不及,少于五次是不及的脉。
那“常以不病调病人”,这个医生呢,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这个我们这里都有解释,就是,我们以正常人的,我们说你们平常练习脉的时候,去摸正常人的,他没有什么病,摸他的脉,那这个呼吸呢,是以医生的呼吸为主,这样子。
当脉不正常的时候,你用药物,或者针灸,把脉调理,调回正常,这就是治病的法则。
这个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就是少气,脉太弱了,等于是一呼一吸等于三次,脉就少气。
那如果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这就是躁脉,而躁,就是比较焦躁,速度比较快。
如果是尺脉,尺脉呢,尺热是病温,尺不热,脉滑是病风。
那脉涩,就是痹,就是我前面讲过的濇脉,人一呼吸,一个呼脉跳四次,就是死症了,等于是说,呼四次,吐四次,加上中间一次,定息的时候是九次,叫做是死症。
“脉绝不至曰死”,都是死症。
那“乍疏乍数”时常跳得很快,时常又没有了,这都是,这几个脉都是死症,极端的不正常,都是死症,那我们曾经,我曾经治过,这种病脉跳了九下,我们吃药,一处方下去从九下跳回到六下、七下,这个中药还是可以救回来的,内经上面说死,因为我们内经不讲治症,完全讲得是诊断,辩症,就是非常危险的意思,那你不能说,老师,他的脉已死,你不管他也不行,对不对?医者父母心,想尽办法把他救回来。
那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病人,真的,我们知道他会死,那这个,你如果说,遇到病人是不相信你的,不相信中医的,你赶紧走掉,岐伯也是没有办法治好他,这个时候你如果发善心,你抓了药,你说我送你吃好不好?你也没有用了,所以说你要做医者,或者做什么,是很难的,想帮助人很难,常常会因善获罪,因为,对他太好了,得到罪,不好。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
《内经B》第5-9次作业
第五次作业B型题: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脉中则:D.气不通2.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脉外则:B.血少3.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入于经则:E.稽迟,泣而不行4.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脉外,脉绌急,外引小络则会出现:B.卒然而痛5.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于五脏则出现:C.卒然痛不知人6.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客经脉与炅气相搏,脉满就会出现:D.痛不可按7.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失志应出现的症状是:B.狂言8.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精无俾应出现的症状是:C.不能食9.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邪热亢盛,阴精损耗应出现的症状是:E.汗出辄复热10. 根据《素问.痹论》肝痹的症状是:A.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11. 根据《素问.痹论》脾痹的症状是:D.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12. 根据《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13. 根据《素问.痹论》冬季感受痹邪则发为:B.骨痹14. 根据《素问.痹论》夏季感受痹邪则发为:C.脉痹15. 根据《素问.痹论》秋季感受痹邪则发为:E.皮痹16. 根据《素问.咳论》肾咳的症状应为:B.咳则腰背相引而痛17. 根据《素问.咳论》心咳的症状应为:D.咳则心痛,咽肿喉闭18. 根据《素问.咳论》肝咳的症状应为:C.咳则两胁下痛19.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伤寒病在三阳,针刺治疗当:C.发汗20.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伤寒病在三阴,针刺治疗当:A.泄热2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侠脊之脉则症见:B.疼痛按之无益22.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膜原则症见:C.宿而成积23.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背俞之脉则症见:A.心与背相引而痛24. 根据《素问.症证》痹在于心则会出现:A.忧思25. 根据《素问.痹论》痹聚在肝则会出现:B.乏竭26. 根据《素问.痹证》痹邪聚于皮则: D.寒27. 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筋则:B.屈伸不利28. 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肉则:C.麻木不仁29.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厥阴之脉则症见:B.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30.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冲脉则症见:A.喘动应手31. 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小肠则症见:E.腹痛后泄32.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的主证是:A.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33. 根据《素问.热论》少阳伤寒的主证是:D.胸胁痛而耳聋34. 根据《素问.热论》厥阴伤寒的主证是:C.烦满而囊缩35. 根据《素问.咳论》小肠咳的症状是:B.咳而失气36. 根据《素问.咳论》大肠咳的症状是:E.咳而遗失37. 根据《素问.咳论》三焦咳的症状是:C.咳而腹满,不欲食饮38.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者属于:A.胃咳39.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遗失者属于:B.大肠咳40.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者属于:C.小肠咳41.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者属于:E.三焦咳42.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至阴之脏是:E.肾43.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太阴之脏是:D.肺44.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水肿的病机“其本在肾,其末在:D.肺45. 《素问.热论》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的临床见症为:A.头项痛,腰脊强46. 《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的临床见证为:C.胸胁痛而耳聋第六次作业A型题:1.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左乳下其动应衣”的原因是:C.宗气泄出2.《素问.平人气象论》反四时的脉象是:A.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3.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虚”:B.色夭不泽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难”:C.脉证不符5.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此经文出于:E.《素问.经脉别论》6.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易”:B.色泽以浮7.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筋将惫”的症状是:C.曲伸不能,行则偻附8.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哪项不是“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D.肺为相傅之官,出治节9.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五色诊的内容:D.带有黄色10. 下列哪项不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色诊的内容:B.青,不欲如苍壁11.据《素问.疏过五论》病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病名为:B.脱营12.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新病的症状:A.征其脉小色不夺者13.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涩脉主:D.痹14. 据《灵枢.五色》的内容,色见“黄而膏润”者为:D.化脓15. 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冬无胃气的脉象是:B.肝不弦,肾不石16.《素问.平人气象》认为,一呼一吸脉两动为:E.少气17.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A.浆粥入胃泄注止18. 《素问.脉要精微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变化规律是:B.春规,夏矩,秋衡,冬权19.《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D.五色显明暴露,五脏精气枯竭20.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倾视深”标志着:E.精神将夺矣2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痛之脉是:E.涩22. 《素问.疏过五论》认为,病人“尝富后贫”而病,病名为:A.失精23.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属于久病的症状是:B.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2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B.身汗得后利25.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的病机是:C.夺气26.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下不属于“诊法常以平旦”原理的是:D.气血调和27.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E.五脏内藏精气28.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哪些症状不属于“五实”:E.饮食不入29.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平,病,死脉的鉴别有关键在于:A.胃气的有无多少B型题:1.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诊法“四难”是:A.形气相失,色夭不泽2.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四易”的症状是:D.脉从四时,脉弱以滑3.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肝脏失强的症状是:E.以上均非4.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脾脏失强的症状是:A.声如从室中言5. 《灵枢.五色》认为痛甚为:E.挛6.《灵枢.五色》认为白为:C.寒7. 《灵枢.五色》认为黄赤为:A.风8. 《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泽夭测知的是:E.成败9.《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散抟测知的是:D.远近10. 《灵枢.五色》认为,观察色之浮沉测知的是:C.浅深11.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属于“五虚”的是:C.皮寒,气少,泄利前后12.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属于“五实”的是:B.脉盛,皮热,腹胀13.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虚者活”的依据是:D.浆粥入胃泄注止14. 据《素问.玉机真藏论》判断“实者活”的依据是:B.身汗得后利15.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强的症状是:B.背曲肩随16.《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肾脏失强的症状是:D.不能久立,行则振掉17.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细则:D.气少18.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短则:C.气病19.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者为:B.少气20.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尺热”者为:C.病温21. 《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者为:A.平人第七次作业A型题:1.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A.先病而后逆者2.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所确定的“先治其本”的治疗原则:C.先热而后生中满者3.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后治其本”:C.大小不利者4. 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痈疡病多生于:D.东方之民5.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留者”应采取何法:D.攻之6.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C.十去其八7.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气虚”的治法宜:D.掣引之8.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A.温之以气9.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情深重,病情复杂,有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B.从之10. 《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的治疗原则: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1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实者,散而收之”此“实”系指:E.表里之实1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当治宜:C.苦温13.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者,应采取何法治之:A.逆之14.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内容,南方之域,多发:C.挛痹15.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B.十去其七16.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阴病治阳”的治疗法则即是: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7. 下列哪一种治法属反治:C.甚者从之18.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何项不属于反治法: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丸19.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阴虚火旺的治疗,下列哪项会引起“寒之而热,新病复起”?:B.苦寒泻火20. 据《素中.异法方宜论》,治疗方法与地势有关,以下除哪项外均符合:B.药熨者,从西北来2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精不足”的治则是:E.补之以味2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当治宜:D.苦热23. 根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内容,北方之域,多发:B.脏寒之满病24. 《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其中“阴阳”是指:C.补阴法,补阳法B型题:25.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当治宜:B.辛凉26.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当治宜:A.咸寒27.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于内”当治宜:E.甘热28.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应“先治其标者”为: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9.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应“先治其本”者为:A.先中满而后烦心者30.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热用”是:B.真寒假热用附子,干姜31.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因寒用”是:E.真热假寒用石膏,知母32.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惊者”的治法是:E.平之33.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损者”的治法是:A.温之34.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用药应与时令结合宜:C.用凉远凉35. 《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同病异治是:E.以上均非36.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何种剂型:C.缓方37.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何种剂型:D.急方38.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厚者为何种剂型:D.急方39.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薄者为何种剂型:C.缓方40.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可用于:A.气虚便秘41.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因通用”可用于:C.热结旁流第八次作业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秋刑”指的是:A.秋气肃杀2.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3.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指:A.古代对不同养生水平的人的大致区分4.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发育标志为:C.月事以时下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生理特点是:B.肾气盛6. 下列哪项属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圣人”的养生境界:C.形体不敝,精神不散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发育标志是:A.精气溢泻8.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发育标志是:D.筋不能动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A.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收养藏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至人”的养生境界:C.适嗜欲于世俗之间1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的养生之道是养:D.收1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下列哪项内容与月经按时来无关:E.肝气条达13.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春三月养生之道则:B.奉长者少14.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的物候特点是:A.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发育标志是:E.发始白1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三月养长之道,则秋为:D.痎疟1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肾气的充盛18. 《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E.游行于天地之间1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的生理特点是:B.肝气衰20.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标志是:A.面始焦,发始堕21.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指:E.阳明脉衰2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特点是:A.肾气平均2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发育标志是:B.真牙生而长极2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春季养生要点是:E.以上都是26.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是“主水”是指:B.主藏精的功能2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A.齿更发长28.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故合于道”.这句话中“道”字的意义是::E.养生之道2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的生理特点是:B.三阳脉衰于上30.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在冬三月应该:D.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31.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的作息时间是:B.夜卧早起3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逆其养气规律造成的病证是:B.痿厥3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生理特点是:C.阳明脉衰34.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B.心35.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的生理特点是:B.肾气盛36. 《素问.上古天真论》“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这句话中的“邪”字,其意义是:E.以上都不是B型题:37.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精气溢泻的年龄大约是:A.二八38.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真牙生而长极的年龄大约是:B.三八3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的年龄大约是:C.四八40.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肾气衰发堕齿槁的年龄大约是:D.五八41.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生理标志是:B.月事以时下4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的生理标志是:C.真牙生而长极43.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生理标志是:E.发始堕44.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效法自然而养生的方法是:B.法于阴阳45. 据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顺四时阴阳的养生原则是:D.春夏养阳,秋冬养阴46.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秋气则:D.肺气焦满47.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夏气则:C.心气内洞48.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述,逆冬气则:B.肾气独沉第九次作业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的治则是:A.温之以气2.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D.封藏之本3. 《素问.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E.肝痹的症状4.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B.地气所生5. 《灵枢.本神》情志太过致病中,“气闭塞而不行”的病因是:B.愁忧过度6.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现矣”是指:D.五色显明暴露,五脏精气枯竭7. “藏象”的含义是:C.内脏机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8.《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下列哪一种情况当用“先治其标”原则:D.先病而后生中满9.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心欲软,当以何种药味补之:E.咸10. 《素问.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C.表里两经俱受邪11.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D.肺胃12. 《素问.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C.五脏阳气阻遏13. 据《素问.汤液醪醴论》关于“神不使”,以下除哪项外均为正确的表述:E.指病人的精神不能为治疗所驱使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E.正气15. 《灵枢.本神》养生“节阴阳而调刚柔”是指:D.各种养生活动阴阳协调刚柔相济16. 《素问.热论》两感于寒传遍三阴三阳后三日乃死的原因是:B.胃气乃1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冬季养生之道则“肾气独沉”其意是:B.肾虚下泄18.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躁狂越”, 皆属于:D.火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作用是:E.发热20. 《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因为:A.邪却而精胜21.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2.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E.谷食之气中稠浊部分23.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B.五脏2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E.阴阳25.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26. 《素问.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E.三焦咳2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C.化生的精血津液28. 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常毒治病,当:B.十去其七29.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头倾视深”标志着:E.精神将夺矣30. 《灵枢.大惑论》关于眼睛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其中“精之窠”为:D.眼31.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是传于:D.我克之脏32. 根据《灵枢.热病》“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燥盛”是:C.阳脉之极33. 《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汉书.艺文志》34. 《素问.痿论》痿症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D.补益五脏35.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开鬼门”是指:C.发汗36. 《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B.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37. 《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泄”法是指:B.泄热38. 《素问.异法方异论》言“一病而治不同”主要是因为:B.地势环境不同39. 《灵枢.百病始生》所言,形成积证的病因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E.房室不40. 《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应理解为:D.除治受病之脏腑外,还应顾及阳明B型题:1. 根据《素问.咳论》小肠咳的症状是:B.咳而失气2. 根据《素问.咳论》三焦咳的症状是:C.咳而腹满,不欲食饮3. 根据《素问.咳论》大肠咳的症状是:E.咳而遗失4.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劳则导致:E.气耗5. 《素问.举痛论》认为大怒则导致:A.气上6.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悲则导致:C.气消7.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恐则导致:D.气下。
诊法平人气象论
(三)真藏脉概念及表现
• 含义: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的脉象, 侯五脏真气败露,如但弦无胃,但钩无 胃等。 • 机理:人以水谷为本,脉以胃气为本。 • 脉象表现:脉象失去和缓从容、柔和之 态,如弦而硬急,洪大而躁等;或五脏 不得胃气滋养,而见本脏脏气衰竭的无 胃脉,如肝脉不弦、肾脉不沉等。
• 真气 春:散于肝 真 夏:通于心 脏 长夏:濡于脾 脉 秋:高于肺 现 冬:下于肾 胃气:五时五脏皆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脉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象表 现是什么?如何据此鉴别四时五脏的平、病、 死脉? 2.如何理解“常以不病调病人”的诊脉法? 3.怎样辨脉之顺逆?有什么临床意义? 4.真藏脉为何主死证? 5.结合《素问· 脉要精微论》、《素问· 平人气象论》 的有关内容,谈谈诊脉与望色的方法。
• 一呼脉四动以上:一息八至,疾脉,为 死证。常见于外感热病,阳热亢盛,真 阴衰竭证;或内伤虚损,阳气散越证。 • 脉绝不至:无脉,死证。 • 乍疏乍数:忽快忽慢,强弱不一,为散 脉,主元气离散,死证。
第二段.(从“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至“宗
气泄也”) 内容: 强调了“脉以胃气为本”的原理,并结 合五脏论述了四时的平、病、死脉,还 讨论了虚里诊法。
平:调匀 息:一呼一吸 以不病调病人
(二)平人脉息至数 一般为一息四至,个别为一息五至(闰 以太息) 呼吸频率: 成年男子:14~18次 成年女子:16~20次
脉率: • • • • • • • 胎儿:120~160次/分 婴儿:120~140次/分 1~2岁:110次/分 3~6岁:95次/分 7~8岁:85次/分 成年男子:60~80次 /分 成年女子:70~90次/分
(二)脉与四时是否相应的诊察意 义——判断预后
2022第四季度中医诊断学之脉诊(有答案版)
2022年度第四季度急诊科中医三基考试(中医诊断学之脉诊)【A型题】1.《难经》中左尺脉所候脏腑是()A.肾 B. 命门 C. 三焦D.大肠2.诊脉的最佳时间是()A.平旦 B. 日中 C. 日夕 D. 夜半3.医生在诊脉时运用手指的哪个部位()A.指尖B.指目C.指腹D.指侧4.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多少次脉跳的时间()A.30 B.40 C.50 D.605.《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载妇人“妊子”脉是候()A.手少阴脉B.足少阴脉C.手太阴脉D.足太阴脉6.下列属于洪脉主病的是()A.热盛B.表证C.湿困D.气血亏虚7.细脉与微脉,弱脉,濡脉在脉象的共同特点是()A.脉位均表浅B.脉位均在皮下深层 C. 脉率均小于五至D.脉形都是形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8.下列不属于牢脉的主病是()A.阴寒内积B.寒痰瘀血C.疝气D.瘕积9.下列不属于“脏气之独”的脉象是()A.结脉B.弦脉C.缓脉D.紧脉10.下列脉象可见于平人的是()A.革脉B.缓脉C.动脉D.紧脉【B型题】A.举之有力,按之不足B.浮细无力而软C.轻取不应,重按始得D.举按无力,应指松软11.以上各项属于濡脉的脉象特点的是()B12.以上属于描述虚脉的脉象特点的是()DA.疼痛,惊恐B.里证C.气血两虚D.热证,亦主里虚13.以上属于数脉所主病的是()D14.以上属于动脉所主病的是()AA.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B.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C.迟而中止,止有定数D.一息五至以上15.以上脉象中描述代脉的是()C16.以上脉象中描述促脉的是()BA 气血两虚B 阳气衰阴气微C 湿阻D 血瘀17.虚脉见于()A18.微脉见于()B【X型题】19.一息五至以上的脉象有()A.急脉B.数脉C.动脉D.涩脉20.动脉的主病有()A. 疼痛B. 惊恐C. 气血亏虚D. 阳气暴脱21.代脉的主病有()A.脏气衰微B.疼痛C.惊恐D.跌扑损伤22.滑脉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A.痰湿B.食积C.实热D.青壮年23.细脉的主病有()A.阳热亢盛B.湿证C.实寒证D.气血俱虚24.下列属有歇止的脉象是()A. 动脉B. 牢脉C. 结脉D. 代脉25.脉诊的临床意义是()A.判断邪正盛衰B.区别病邪性质C.推断疾病进退D.确定疾病名称26.沉细脉的主病是()A. 阴虚B. 血虚C. 肝郁脾虚D. 气滞27.主食积内停的脉有()A. 滑脉B. 促脉C. 结脉D. 紧脉28.与湿邪有关的脉象是()A. 濡脉B. 细脉C. 缓脉D. 滑脉。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诊法)10.9.素问·平人气象论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诊法)10.9.素问·平人气象论经文分析本篇是《内经》论脉之专篇,主要讨论平息调脉法,四时五脏平脉、病脉和死脉,以及诊虚里、尺肤、寸口等。
(一)论平息调脉法经文提出一息脉跳4~5至为成年人正常的脉象,而一息脉至4次以下和5次以上,均为病脉或死脉。
诊脉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以不病之人调病人”,医生应“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即医生通过平调自己的呼吸去测定患者脉搏的频率、节律等,这一诊脉方法经历了几千年的应用,至今不失为简便、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经文还总结了异常脉息及脉尺合参的临床意义。
(二)论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和死脉1.脉以胃气为本本篇原文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也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胃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脏腑、经脉都要依赖胃气提供的物质基础,才能发挥各自的正常功能,脉象的变化反映了五脏气血的盛衰,因此说脉以胃气为本。
有胃气的脉即平脉,表现为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2. 四时五脏平脉、病脉与死脉的区别平脉、病脉与死脉的区别主要在于胃气的多少有无,平脉是胃气充足,病脉则是胃气不足,死脉则胃气全无。
这种以胃气的有无盛衰分别平、病、死脉,对估测病情轻重、预后好坏很有意义。
后世脉法重视胃、神、根的理论,殆即秉自本篇。
3.脉逆四时与发病原文第二段提出的所谓今病与后病,是根据五行乘侮规律,结合胃气的多少,加以阐发的。
如“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等,张介宾《类经》注∶“毛为秋脉属金,春时得之,是为贼邪,以胃气尚存,故至秋而后病。
春脉毛甚,则木被金伤,故不必至秋,今即病矣。
”是从四时五脏兼脉或出现相乘相侮之脉象,来推测发病时间的。
(三)诊虚里的原理及其意义原文首先明确诊虚里是候宗气,接着指出虚里为胃之大络,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这便是诊虚里的原理。
对于虚里诊的临床意义,本篇列举了几种情况∶一是虚里搏动“盛喘数绝”,反映胃及心肺有疾;二是虚里搏动“结而横”,说明内有积聚;三是若虚里搏动“绝不至”(跳动中断,绝而不复),则疾病预后不良;四是搏动剧烈,“其动应衣”,是宗气大泄之证,预后亦差。
平人气象论
四、脉证合参辨病及脉象逆从阴阳四时
脉证合参辨病
辨水肿:颈脉动、喘咳、目裹肿、面肿、足 辨水肿:颈脉动、喘咳、目裹肿、面肿、 胫肿 辨黄疸:小便黄赤、喜卧、目黄 辨黄疸:小便黄赤、喜卧、 辨胃疸:食如饥 辨胃疸: 辨妊娠:妇人手少阴脉动甚 辨妊娠:
脉象逆从阴阳四时
脉从阴阳: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脉象与病性一 脉从阴阳: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脉象与病性一 致——病情较简单——易已 ——病情较简单 病情较简单——易已 脉逆阴阳: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脉象与病性相 脉逆阴阳: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脉象与病性相 逆——病情复杂危重——难已 ——病情复杂危重 病情复杂危重——难已
脉以胃气为本
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 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 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胃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腐熟水 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胃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 谷的功能; 谷的功能; 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 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肺主气, 肺”,脉气亦离不开肺气,然肺气能行于血脉之中,常依附 脉气亦离不开肺气,然肺气能行于血脉之中, 于胃化生的水谷之气; 于胃化生的水谷之气; 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脏真之气即五脏之先天真气,然其 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脏真之气即五脏之先天真气, 必依赖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在全身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必依赖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在全身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复习思考题
1、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平 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
息调 脉”诊脉方法; 诊脉方法; 2、如何区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您对“脉合四 如何区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您对“ 时阴阳”这一脉学理论有何体会? 时阴阳”这一脉学理论有何体会? 3、什么叫虚里诊?有何诊病意义? 什么叫虚里诊?有何诊病意义? 4、什么叫“脉之胃气”?为什么“脉以胃气为 什么叫“脉之胃气” 为什么“ 本”?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摘要:一、引言二、平人气象论原文概述三、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1.天地之气,以阴阳为纲纪2.阳化气,阴成形3.阳为气之清,阴为气之浊4.阳为天气,阴为地气5.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6.阳生阴长,阳杀阴藏7.阴阳乖戾,则病生8.调其阴阳,以安其身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平人气象论》是古代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论文,主要论述了人体阴阳之气与健康的关系。
通过分析原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运用阴阳调和来保持身体健康。
二、平人气象论原文概述《平人气象论》原文分为八段,分别论述了天地阴阳之气、阳化气阴成形、阳清阴浊、天气地气与人体的关系、阴阳生长收藏、阴阳乖戾则病生、调其阴阳以安其身等主题。
三、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1.天地之气,以阴阳为纲纪天地之间,气之清者阳,气之浊者阴。
阴阳之气,以相互为用,为天地万物之纲纪。
2.阳化气,阴成形阳之气,化为无形;阴之气,成形为有。
阴阳相济,生化万物。
3.阳为气之清,阴为气之浊阳为气之清,上升而散;阴为气之浊,下降而聚。
清者上升,浊者下降,阴阳相辅相成。
4.阳为天气,阴为地气阳之气,发于天;阴之气,起于地。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泰。
5.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于天地之气,受四时之法而成。
人的生长壮老已,皆受阴阳之气的影响。
6.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生阴长,万物得以繁衍;阳杀阴藏,万物得以归根。
阴阳生长收藏,生化不息。
7.阴阳乖戾,则病生阴阳之气乖戾,人体就会生病。
调和阴阳,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思想。
8.调其阴阳,以安其身通过调整阴阳之气,使人体达到平衡,从而保持健康。
阴阳调和,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四、结论《平人气象论》深刻阐述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运用阴阳调和来保持身体健康。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素问·平人气象论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则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
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
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脉滑曰风。
脉涩曰痹。
缓而滑曰热中。
盛而紧曰胀。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
尺脉缓涩,谓之解惰,安卧。
脉盛,谓之脱血。
平人气象论-作文
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本章要点本篇主要精神,说明胃气为本,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是临诊时非常主要的问题。
篇中就平脉、病脉、死脉分别说明五脏脉象;四至五至为平脉,超过或不及,则为反常。
另外,四时不同脉象、脉症相同、脉症相反等情况,也都有临床诊断价值。
原文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①脉五动,闰以太息②,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③,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④,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⑤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⑥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⑦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耍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⑧无胃曰死,面耎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⑨也。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⑩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
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黄帝内经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
《黄帝内经第十八篇平人气象论.doc》平人气象论篇中就平脉、病脉、死脉分别说明五脏脉象,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neijing/16255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01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则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
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
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脉滑曰风。
脉涩曰痹。
缓而滑曰热中。
盛而紧曰胀。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
尺脉缓涩,谓之解惰,安卧。
脉盛,谓之脱血。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闰以太息:闰,即有余。太息,指深呼吸。
③病温:病,作“患……病”讲,病温即患了温病的意思。
④春胃微弦曰平:即春季脉有胃气略带弦就是平常人的脉象。
⑤毛:形容脉来轻浮无力,如按在毛上的感觉。
⑥钩:形容脉来洪大,来盛去衰之义。如钩端微曲之象。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④,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⑤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⑥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⑦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耍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⑧无胃曰死,面耎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注释】
颈部脉非正常搏动,并见喘咳症状,主水病。眼泡浮肿如蚕眠后之状,也是水病。小便颜色黄赤,喜卧,是黄疸病;食后仍觉得饥,是胃疸病。面部浮肿为风,足胫肿为水。目珠发黄的,是黄疸。妇人两手少阴脉动甚的,是怀孕的表征。
脉有逆四时的,就是当其时不出现真脏脉形,却反见它脏的脉,如春夏的脉反见瘦小,秋冬的脉反见浮大,这就叫做逆四时。风热的脉应该躁,反见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应该虚,反见实脉;病在内的,脉应实而反见虚;病在外的,脉应浮滑,反见涩坚,这样,病全难治,是因为违反了四时。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耍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长夏脉微软弱而有胃气,叫做平脉,假如弱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是脾脏有病;假如但见弱脉而无冲和的胃气,就要死亡;若软弱脉中,兼见石脉,预测到了冬天就要生病;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长夏的脏真之气濡润于脾,脾是藏主肌肉之气的。
秋脉,微毛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毛多胃气少,主肺脏有病;假如但见毛脉而无胃气,就会死亡;若毛脉中兼见弦脉,预测等到春至就会生病;倘若弦极了,就会立即生病。秋时脏真之气高藏于肺,肺脏是主藏皮毛之气的。
⑦石:形容脉来沉实,如石沉水中。
⑧代:指软弱之极而无胃气之脉。
⑨宗气:水谷所化之精气,加上肺吸入之清气积于胸中,为脉气之宗,故称为宗气。
⑩寸口:寸、关、尺这里指三部脉。
中手:这里指脉气息应乎而言。
不间藏:间藏,指疾病以相生的方式传变。不间藏指疾病以相克的方式传变。
解:特殊异常之义。
颈脉:指人迎脉,即颈动脉搏动处。
人一呼,有病的人脉只一次跳动;一吸,脉也一次跳动,这是气虚的现象。若无病的人一呼,脉就有三次跳动,一吸,脉也有三次跳动并且躁急,尺部皮肤发热,这是病温。尺肤不热,脉搏往来流利的,这是风病。若人一呼,脉的跳动在四次以上的必死,脉搏中断不复至的必死,脉搏忽慢忽快的也是死脉。
人的正常脉气,是来源于胃的,胃气就是平人脉息的正常之气,人的脉息如无胃气,叫做逆象,逆象是能够致死的。
如何诊寸口的太过与不及呢?寸口脉应指而短,其病头痛。应指而长,其病足胫痛。应指短促迫疾,有上无下,主肩背痛。应指沉坚的,其病在中。应指浮盛的,其病在表。应指沉弱,主寒热及疝瘕积聚小腹痛。应指沉紧并有横斜的形状,主胁下、腹中有横积作痛。应指沉喘,病发寒热。脉象盛滑而紧的,病是比较重了,是六腑有病;脉象小实而坚的,病是比较重了,是五脏有病。脉来小弱而涩的,主久病;脉来浮滑而疾的,主新病。脉来绷急的,主病疝瘕小腹作痛。脉来滑利,主病风。脉来涩滞,主病痹。脉来缓滑,其病热中。脉来盛紧的,主病腹胀。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使患病,亦无其他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病就难以痊愈了。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⑨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喘喘:形容脉来如喘气急促的样子。
厌厌聂聂:形容脉象轻薄流利。
如落榆荚:形容脉象轻浮和缓。
如循鸡羽:形容脉象涩而往来艰难。
招招:形容脉象柔弱和软。
如鸡践地:形容脉象从容和缓,如鸡踏地。
如鸡举足:形容脉象疾速。
如鸟之喙:形容脉象如鸟之喙,坚实迂曲。
如鸟之距:形容脉象如鸟之距有钩之义。
如屋之漏:形容脉象如屋漏水,点滴毫无伦次。
正常肝脉来时,像举着竿子,那竿子末梢显得长软,这是平脉,春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满指滑实,像抚摩长竿一样,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急而有劲,像新张弓似的,这是死脉。
正常脾脉来时,和柔相附有神,像鸡爪落地一样,是缓缓的,这是平脉,长夏季节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充实而数,像鸡的往来急走,就是病脉;假如脉来如雀啄、如鸟跃跳之数,如屋漏水一样地点滴无伦,如水溜之速,这是死脉。
正常心脉来时,像一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转,属于正常,这叫平脉。如果心脏有病,脉就显出非常急数,带有微曲之象,这叫病脉。如果脉来前曲后居,如执带钩一样,全无和缓之意,这是死脉。
正常肺脉来时,轻浮虚软,像吹榆叶一样,这是平脉,秋季是以胃气为本。假如脉来上下,像摩鸡和羽毛一样,毛中含有坚劲之意,这是病脉。假如脉来旭草浮在水上,像风吹毛动,像这样的轻浮,就是死脉。
春脉,弦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弦多胃气少,就是肝病;但见弦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毛脉,等到秋天就要生病;倘若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春天是脏真之气散发于肝,肝脏是藏筋膜之气的。
夏脉,钩中带有冲和的胃气,叫做平脉,如果钩多而胃气少,就是心脏有病;如果但见钩脉胃气,就要死亡;若虽有胃气,而兼见石脉,预测等到冬天就要生病的;倘若石脉太甚,就会立即生病的,夏天是脏真之气通于心,心是藏血脉之气的。
如水之流:形容脉象如水流,去而不复返。
辟辟如弹石:形容脉象坚实。
【译文】
黄帝问道:无病之人的脉象是怎样呢?
岐伯答说:无病之人一呼气一吸气,叫做一息。另外,吸终到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做无病的人,气脉跳动两次,一吸气脉也跳动两次。通常用无病之人的呼吸情况,来调候病人的脉息,医生无病,所以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以候病人的脉搏次数,这是脉诊的法则。
目裹:指上下眼睑。
卧蚕起之状:指蝉蜕皮后的润泽光亮的样子。
黄疸:病名,多由湿热或寒湿引起。
胃疸:疸通“瘅”,热的意思,胃疸即胃热病。
未有脏形:指没有出现相应脏腑本身应有的脉象。
脉瘦:瘦,即细小;脉瘦指脉象细小。
太阳:主正月、二月。
少阳:主三月、四月。
阳明:主五月、六月。
琅玕:指玉石。
平人气象论
【本章要点】
本篇主要精神,说明胃气为本,“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是临诊时非常主要的问题。篇中就平脉、病脉、死脉分别说明五脏脉象;“四至五至为平脉”,超过或不及,则为反常。另外,四时不同脉象、脉症相同、脉症相反等情况,也都有临床诊断价值。
【原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臂多见弦脉,是由于失血。尺肤缓而脉来涩,主倦怠无力,喜卧。尺肤热而脉来盛,主大脱血。尺肤涩,脉来滑,主多汗。尺肤寒,脉来细,主大便泄泻。尺肤粗,脉气常显热者,主热在里。
肝之真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之真脏脉出现,至壬癸日死;脾之真脏脉出现,至甲乙日死;肺之真脏脉出现,至丙丁日死;肾之真脏脉出现,至戊己日死。这就是真脏脉出现死亡的日期。
冬时的脉象,沉石而有冲和之象的,叫做平脉,如果石多而冲和的胃气少,就主肾脏有病;如果但见石脉而无胃气,就要死亡;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象,预测延至夏天就要生病;倘若钩脉太甚了,就会立即生病。冬时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脏是主藏骨髓之气的。
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出于左乳下,贯隔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衣,这是脉的宗气。倘若跳动极剧,并且极快,这是病在膻中的征象;若见跳动时止,位置横移的,主病有积块;倘若脉绝不至,就要死亡。如果乳下虚里处脉搏跳动剧烈振衣,是宗气外泄的现象。
欲知寸口⑩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正常肾脉来时,连绵小坚圆滑,按之其坚如石,这是平脉,冬时是以胃气为本的。假如脉来形如牵引葛藤,按之更坚,这是病脉。假如脉来像解索一般,数而散乱,又像弹石一样,促而坚硬,这是死脉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①脉五动,闰以太息②,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③,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