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
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C正确。若v2=2b,
2
则F+mg=m ,解得F=a=mg,故D正确。

-23-
新题演练
1 2 3 4 5
怎样得高分
1.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
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
x=v0t①
1
h=2gt2②
设圆弧轨道半径为 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mgR= 0 2 ③
2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R=0.25 m。④
-29-
新题演练
1 2 3 4 5
-30-
怎样得高分
(2)环由b处静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环下滑至c点的速度大小
为v,有
1
mgh=2mv2⑤
环在c点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解得 v2=
小滑块在 O 点做平抛运动,则
1 2
R=2gt ,x=v0t
解得 2R≤x≤2R。
-18-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3)如图所示,设小滑块出发点为P1,离开点为P2,由题意要求O1P1、
O2P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θ,若离开滑道时的速度为v,
2
则小滑块在 P2 处脱离滑道的条件是 mgcos θ=m
命题热点三
解析:在南北方向上,帆板静止,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
向北以速度v运动;在东西方向上,帆船静止,帆板向西以速度v运动,
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向东以速度v运动;以帆板为参考

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高频考点探究+命题考向追踪新课标专题1 力与运动 共246张 精品

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高频考点探究+命题考向追踪新课标专题1 力与运动 共246张 精品
返回目录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考 3. [2016·全国卷Ⅲ] 如图 1-3 所示,两个轻环 a 和 b 套在
真 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
题 聚
两端各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 a 和 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
焦 一小物块.平衡时,a、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
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
近年高考纵览
考点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受力分 析、平衡
条件
重庆卷 6,广东卷 14,浙江 19,山东
卷 14
浙江卷 20,山 东卷 16、23,
海南卷 8
全国卷Ⅰ19、24,全 国卷Ⅱ14,全国卷 Ⅲ17,江苏卷 1,海
14
23
海南卷 9
返回目录
近年高考纵览
考点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新课标全国卷
牛顿定 Ⅰ24,重庆卷 5, 律、超重 天津卷 10,北京 与失重 卷 18,新课标全
国卷Ⅱ24,四川卷
重庆卷 5,全国卷 Ⅱ20、25,全国卷
Ⅰ25,江苏卷 6
全国卷Ⅰ18,四 川卷 10,浙江卷 18,江苏卷 9,上 海卷 4,海南卷 13
面;绳的拉力沿绳 的弹力:F=kx 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返回目录
教师知识必备
接触面粗糙;
静摩擦力: 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

存在压力;相对 接触 擦
0<f≤fmax
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
力 滑动 (或有相 面 滑动摩擦力: 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力、运动、动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力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力和牛顿三定律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二、运动学1. 位移和位移矢量:位移是从起始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2. 速度和速度矢量: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速度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3. 加速度和加速度矢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4.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位移的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位移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5. 自由落体运动:无论质量大小,所有物体在真空中均以相同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记作g,约为9.8 m/s^2。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摩擦力、弹力等的计算公式,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2. 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记为Fg,大小为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3. 垂直抛体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然后继续下落,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4. 斜抛运动:物体同时具有水平初速度和竖直初速度,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四、动量守恒和碰撞1.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量度,定义为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记作p=mv。

2. 动量定理:根据动量定理,力的改变将导致物体动量的改变,也就是F=Δp/Δt。

2017年物理高考解析力学题型

2017年物理高考解析力学题型

2017年物理高考解析力学题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物理高考解析力学题型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2017年的高考中,力学题型的特点和考点在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2017年物理高考中的力学题型进行解析,希望能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多体动力学在2017年物理高考中,多体动力学的题型比较常见。

这类题目侧重于对多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和受力情况的分析。

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掌握力的平衡、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并能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例如,有一道题目描述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不同的速度碰撞后反弹的情况。

在解答过程中,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推导出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和反弹的情况。

通过解析这类题目,考生可以加深对力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力学题型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在2017年的高考中,弹性力学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弹簧和弹性体的特性及应用上。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掌握弹簧恢复力的计算公式、杨氏模量和弹性系数等基本知识,同时要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例如,有一道题目描述了在弹簧上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伸长量变化情况。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利用胡克定律和弹性势能的概念,推导出弹簧的伸长量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析这类题目,考生可以加强对弹性力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静力学静力学作为力学的基础部分,也是2017年高考中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在静力学题型中,主要考察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力矩和平衡方程的计算方法。

例如,有一道题目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保持平衡的情况。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利用平衡条件和力矩的概念,推导出物体所受力和斜面夹角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析这类题目,考生可以增强对静力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起来,2017年物理高考中的力学题型主要包括多体动力学、弹性力学和静力学。

2017年高考物理

2017年高考物理

2017年高考物理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解析在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一些经典的题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道选择题。

题目:小明用气动火箭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实验,发现当压缩空气的压强从10MPa增加到20MPa时,火箭发射的速度也增加了一倍。

假设压缩空气的体积为V,则压缩空气在发射前和发射后的压力分别为()A. 5MPa,10MPaB. 10MPa,20MPaC. 20MPa,40MPaD. 40MPa,80MPa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作用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动量原理表示。

根据动量定理,火箭发射的速度与压强成正比。

因此,当压强增加为20MPa时,压力翻倍,故选B。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道计算题。

题目:某学生在一堂课上用手机录下了教室内教师敲击黑板的声音。

经过分析,教师敲击黑板的声音是由频率为1000 Hz的简谐波组成的。

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某学生距离教室内的黑板距离为10 m,求敲击黑板声音的最小传播时间。

解析:根据声音的传播公式v = fλ,我们可以计算出声波传播的波长λ为340 m/s ÷ 1000 Hz = 0.34 m。

由于学生与黑板的距离为10 m,所以声波传播到学生的时间为10 m ÷ 340 m/s = 0.0294 s。

由于声音是由简谐波组成的,所以最小传播时间为一个周期的时间,即0.0294 s。

因此,敲击黑板声音的最小传播时间为0.0294 s。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物理试题不仅考察了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还考察了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除了重点攻克物理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培养解题思维能力。

01力与物体的平衡()-2017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01力与物体的平衡()-2017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计算题。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活中的静力学材料为背景,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共点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一种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查力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题型仍延续选择题的形式.【重点、难点剖析】1.弹力(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kx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F f≤F fmax,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电场力(1)大小:F=qE.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点电荷的库仑力F=k错误!.(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4.安培力(1)大小:F=BIL,此式只适用于B⊥I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时F=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 决定的平面.5.洛伦兹力(1)大小:F洛=qv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2017年高考物理重难点、热点知识分析(含答案)

2017年高考物理重难点、热点知识分析(含答案)

2017届高考物理考前复习一、疑难知识、热点知识分析1.物体的平衡:平衡状态的定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三力、多力)、动态平衡的分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B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 )A.物体A一定受到墙壁的弹力作用B.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垂直A的斜面向上C.物体A受重力、物体B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D.外力F一定大于A、B两物体的重力之和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

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移动一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B.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大2.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个重要推论;x-t、v-t图象例3如图所示,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则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 )例4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 =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瞬时性、矢量性、独立性)、超失重问题、两个加速度不同的物体的连接体问题(滑块-木板模型、传送带问题)例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段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绳子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绳子上某一点到绳子右端的距离为x,设该处的张力为T,则能正确描述T与x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例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F 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F 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当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 T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a合与v0在一直线上,轨迹为直线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当a合与v0不在一直线上,轨迹为曲线运动正交分解法对曲线运动的处理——分而治之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如类抛体运动)渡河问题中的极值(最短时间,最短路程)典型问题平抛运动、斜上抛运动(类抛体运动)例7“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在“神舟”九号靠近轨道沿曲线从M点到N点的飞行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神舟”九号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 )例8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α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点,如果划船速度大小相同,且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船也能到达正对岸B.两船渡河时间一定相等C.渡河过程中两船不会相遇D.两船相遇在NP直线上5.圆周运动和人造卫星⑴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离心运动、向心运动的条件;“绳模型”、“杆模型”的临界速度问题向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运行轨道(以地心为圆心的圆)⑵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能量与半径的关系五个一定(轨道、T 、ω、h 、v)同步卫星发射地点的选择卫星的发射过程发射方向的选择二次点火加速●天体运动问题的解法高中物理中定量分析天体运动时,实际上就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解题,这里的合力F合就是万有引力G2'r mm ,这里的加速度a 就是环绕天体的向心加速度。

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5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5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专题05 功功率动能定理【考向解读】预测2017年高考命题特点:①功和功率的计算.②利用动能定理分析简单问题.③对动能变化、重力势能变化、弹性势能变化的分析.④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交汇命题的主要考点有:①结合v-t、F-t等图象综合考查多过程的功和功率的计算.②结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命题热点突破一】功和功率的计算在历年的高考中,很少出现简单、单独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一般将其放在与功能关系、物体的运动等综合问题中一起考查,并且对于功和功率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目难度以中档题为主.例1.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1、W 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 f1、W 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 F2>4W F1,W f2>2W f1B.W F2>4W F1 , W f2=2W f1C.W F2<4W F1,W f2=2W f1D.W F2<4W F1,W f2<2W f1【答案】C【感悟提升】1.功的计算(1)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α;(2)当F为变力时,用动能定理W=ΔE k或功能关系求功.所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力对物体做的功);(3)利用F-l图象曲线下的面积求功;(4)利用W =Pt 计算.2.功率(1)功率定义式:P =W t.所求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2)功率计算式:P =Fv cos α.其中α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若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若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F 在该段位移内的平均功率.【变式探究】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上方漏斗中以每秒50 kg 的速度把煤粉竖直抖落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 )A .100 WB .200 WC .500 WD .无法确定【答案】B【命题热点突破二】对动能定理应用的考查命题规律:该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考查的频率很高,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命题有以下规律:(1)圆周运动与平衡知识的综合题.(2)考查圆周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例2. 【2016·浙江卷】 如图1­4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图1­4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 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感悟提升】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受哪些力?每个力是否做功?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功?正功?负功?做多少功?求出代数和.(3)明确过程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及E k2.(4)列方程W =E k2-E k1,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的潜在条件,补充方程进行求解.【变式探究】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A .tan θ和H 2 B.⎝ ⎛⎭⎪⎫v 22gH -1tan θ和H 2 C .tan θ和H 4 D.⎝ ⎛⎭⎪⎫v 22gH -1tan θ和H 4【答案】D【命题热点突破三】机车启动问题机车启动问题在最近3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该部分内容比较综合,在考查功率的同时也考查功能关系和运动过程的分析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预计可能在2015年的高考中出现,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都有可能.例3、【2016·天津卷】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图1­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变式探究】为登月探测月球,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了“月球车”,如图甲所示,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月球车”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他们让“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月球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v-t图象,已知0~t1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1~10 s内“月球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且P=1.2 kW,7~10 s段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在10 s末停止遥控,让“月球车”自由滑行,“月球车”质量m=100 kg,整个过程中“月球车”受到的阻力f大小不变.(1)求“月球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和“月球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求“月球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s;(3)求0~13 s内牵引力所做的总功.解析:(1)在10 s 末撤去牵引力后,“月球车”只在阻力f 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由图象可得a =v 1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其阻力f =ma7~10 s 内“月球车”匀速运动,设牵引力为F ,则F =f由P =Fv 1可得“月球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 1=P /F =P /f联立解得v 1=6 m/s ,a =2 m/s 2,f =200 N.(2)“月球车”的加速运动过程可以分为0~t 1时间内的匀加速运动和t 1~7 s 时间内的变加速运动两个阶段,t 1时功率为P =1.2 kW ,速度为v t =3 m/s由P =F 1v t 可得此时牵引力为F 1=P /v t =400 N由牛顿第二定律:F 1-f =ma 1,解得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 1=(F 1-f )/m =2 m/s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t a 1=1.5 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12a 1t 21=2.25 m 在0~7 s 内由动能定理可得F 1s 1+P (7-t 1)-fs =12mv 21-12mv 20 代入数据解得“月球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s =28.5 m.答案:见解析【易错提醒】机车匀加速启动时,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小于匀速运动的最大速度,前者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后者用平衡知识求解.匀加速阶段牵引力是恒力,牵引力做功用W =Fl 求解.以额定功率启动时,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功用W =Pt 求解.)【高考真题解读】1.【2016·全国卷Ⅱ】 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答案】BD 【解析】设f =kR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合=mg -f =ma ,而m =43πR 3·ρ,故a =g -k 43πR 2·ρ,由m 甲>m 乙、ρ甲=ρ乙可知a 甲>a 乙,故C 错误;因甲、乙位移相同,由v 2=2ax 可知,v 甲>v 乙,B 正确;由x =12at 2可知,t 甲<t 乙,A 错误;由功的定义可知,W 克服=f ·x ,又f 甲>f 乙,则W 甲克服>W 乙克服,D 正确.2.【2016·天津卷】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图1­A .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 .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C .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D .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3.【2016·全国卷Ⅰ】 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sin 37°=35,cos 37°=45)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图1­【答案】 (1)2gR (2)125mgR (3)355gR 13m 【解析】(1)根据题意知,B 、C 之间的距离l 为l =7R -2R ①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l cos θ=12mv 2B 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 B =2gR ③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 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 =R ⑦E p =125mgR ⑧(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x 1和竖直距离y 1分别为 x 1=72R -56R sin θ ⑨y 1=R +56R +56R cos θ 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物运动公式有 y 1=12gt 2 ⑪x 1=v D t ⑫联立⑨⑩⑪⑫式得 v D =355gR ⑬ 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 1v 2C =12m 1v 2D +m 1g ⎝ ⎛⎭⎪⎫56R +56R cos θ ⑭ 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E p -m 1g (x +5R )sin θ-μm 1g (x +5R )cos θ=12m 1v 2C 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 m 1=13m ⑯4.【2016·全国卷Ⅱ】 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1­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1­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l =12mv 2-0,可得v =2gL ,因l P <l Q ,则v P <v Q ,故选项A 错误;由E k Q =m Q gl Q ,E k P =m P gl P ,而m P >m Q ,故两球动能大小无法比较,选项B 错误;在最低点对两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可知T -mg =m v 2l=ma n ,得T =3mg ,a n =2g ,则T P >T Q ,a P =a Q ,C 正确,D 错误.5.【2016·全国卷Ⅲ】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s t 2B.3s 2t 2C.4s t 2D.8st 2 【答案】A6.【2016·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P .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质点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 ,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 ,则( )图1­A .a =2(mgR -W )mRB .a =2mgR -W mRC .N =3mgR -2W RD .N =2(mgR -W )R【答案】AC【解析】质点P 下滑到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W =12mv 2-0,可得v 2=2(mgR -W )m ,所以a =v 2R =2(mgR -W )mR ,A 正确,B 错误;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R ,故N =mg +m v 2R =mg +m R ·2(mgR -W )m=3mgR -2WR,C 正确,D 错误.7.【2016·天津卷】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s 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530 J ,g 取10 m/s 2.图1­(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 (1)144 N (2)12.5 m【解析】(1)运动员在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则有v 2B =2ax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Hx-F f =ma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 f =144 N ③8.【2016·四川卷】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900 JB .动能增加了2000 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 J【答案】C 【解析】由题可得,重力做功1900 J ,则重力势能减少1900 J ,可得C 正确,D 错误.由动能定理:W G -W f =ΔE k 可得动能增加1800 J ,则A 、B 错误.9.【2016·浙江卷】 如图1­4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图1­4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 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10.【2016·全国卷Ⅱ】 如图1­,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π2.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图1­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 .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11.如图1­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A 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 相连,B 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侧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 、B 的质量均为m .撤去固定A 的装置后,A 、B 均做直线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1­(1)A固定不动时,A对B支持力的大小N;(2)A滑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s;(3)A滑动的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v A.【答案】(1)mg cos α(2)2(1-cos α)·x(3)2gx sin α3-2cos α【解析】(1)支持力的大小N=mg cos α12.【2016·全国卷Ⅱ】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间的距离;(2)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图1­【答案】 (1)6gl 2 2l (2)53m ≤M <52m若P 能沿圆轨道运动到D 点,其到达D 点时的向心力不能小于重力,即P 此时的速度大小v 应满足mv 2l-mg ≥0 ④ 设P 滑到D 点时的速度为v 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 2B =12mv 2D +mg ·2l ⑤ 联立③⑤式得v D =2gl ⑥v D 满足④式要求,故P 能运动到D 点,并从D 点以速度v D 水平射出.设P 落回到轨道AB 所需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 2l =12gt 2⑦P 落回到AB 上的位置与B 点之间的距离为 s =v D t ⑧联立⑥⑦⑧式得s =2 2l ⑨(2)为使P 能滑上圆轨道,它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不能小于零. 由①②式可知5mgl >μMg ·4l要使P 仍能沿圆轨道滑回,P 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B ≤Mgl ⑪ 联立①②⑩⑪式得 53m ≤M <52m ⑫ 1.(2015·高考全国卷Ⅱ,T17,6分)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2.(2015·高考全国卷Ⅰ,T17,6分)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3.(2015·海南单科,3,3分)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 A .4倍 B .2倍 C.3倍D.2倍解析 设f =kv ,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前,有P =Fv =fv =kv ·v =kv 2,变化后有2P =F ′v ′=kv ′·v ′=kv ′2,联立解得v ′= 2 v , D 正确.答案 D4.(2014·重庆理综,2,6分)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 1和v 2,则( )A .v 2=k 1v 1B .v 2=k 1k 2v 1 C .v 2=k 2k 1v 1 D .v 2=k 2v 1解析 汽车以最大速率行驶时,牵引力F 等于阻力f ,即F =f =kmg .由P = k 1mgv 1及P =k 2mgv 2,得v 2=k 1k 2v 1,故B 正确.答案 B4.(2014·新课标全国Ⅱ,16,6分)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 1、W F 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 1、W f 2分别表示前 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F 2>4W F 1,W f 2>2W f 1B .W F 2>4W F 1,W f 2=2W f 1C .W F 2<4W F 1,W f 2=2W f 1D .W F 2<4W F 1,W f 2<2W f 1解析 W F 1=12mv 2+μmg ·v 2t ,W F 2=12m ·4v 2+μmg 2v 2t ,故W F 2<4W F 1;W f 1= μmg ·v 2t ,W f 2=μmg ·2v 2t ,故W f 2=2W f 1,C 正确.答案 C5.(2015·浙江理综,18,6分)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kg ,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 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 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 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 A .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 B .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J C .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WD .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 m/s 2答案 ABD6. (2015·海南单科,4,3分)如图,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 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 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 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质点自P 滑到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14mgR B.13mgR C.12mgRD.π4mgR解析 在Q 点质点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F N -mg=m v 2R ,F N =2mg ,联立解得v =gR ,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 -W f =12mv 2,解得W f =12mgR ,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 12 mgR ,C 正确.答案 C7.(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A .tan θ和H 2B .(v 22gH -1)tan θ和H 2C .tan θ和H4D .(v 22gH -1)tan θ和H 4答案 D8.(2015·浙江理综,23,16分)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 1=1.0 m 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 =0.8 m ,长L 2=1.5 m .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 =0.2 kg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 37°=0.6,cos 37°=0.8) (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 m .解析 (1)要使小物块能够下滑必须满足mg sin θ>μ1mg cos θ①解得tan θ>0.05②(2)物块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停在桌面边缘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 μ1mgL 1cos θ+μ2mg (L 2-L 1cos θ)③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1sin θ-W f =0④代入数据解得μ2=0.8⑤9. (2015·海南单科,14,13分)如图,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四分之一圆弧ab 和抛物线bc 组成,圆弧半径Oa 水平,b 点为抛物线顶点.已知h =2 m ,s = 2 m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1)一小环套在轨道上从a 点由静止滑下,当其在bc 段轨道运动时,与轨道之间无相互作用力,求圆弧轨道的半径; (2)若环从b 点由静止因微小扰动而开始滑下,求环到达c 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的大小.解析 (1)一小环在bc 段轨道运动时,与轨道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则说明下落到b 点时的速度水平,小环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与轨道bc 重合,故有s =v 0t ①h =12gt 2②在ab 滑落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 =12mv 2b ③联立三式可得R=s24h=0.25 m10.(2015·山东理综,23,18分)如图甲所示,物块与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两等高定滑轮连接.物块置于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表面水平的压力传感装置上,小球与右侧滑轮的距离为l.开始时物块和小球均静止,将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记为初始值.现给小球施加一始终垂直于l段细绳的力、将小球缓慢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如图乙所示,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1.25倍;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0.6倍.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求:(1)物块的质量;(2)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解析(1)设开始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1,传感装置的初始值为F1,物块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得对小球,T1=mg①对物块,F1+T1=Mg②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设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2,传感装置的示数为F2,据题意可知,F2=1.25F1,由平衡条件得对小球,T2=mg cos 60°③对物块,F2+T2=Mg④联立①②③④式,代入数据得M=3m⑤答案 (1)3m (2)0.1mgl11.(2015·重庆理综,8,16分)同学们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水平放置的底板上竖直地固定有M 板和N 板.M 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的粗糙轨道,P 为最高点,Q 为最低点,Q 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 .N 板上固定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P 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 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 水平距离为L 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距Q 水平距离为L 2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2)小球运动到Q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3)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解析 (1)小球在Q 点处的速度为v 0,从Q 到距Q 水平距离为L 2的圆环中心处的时间为t 1,落到底板上的时间为t ,距Q 水平距离为L 2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为h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L =v 0t ①L 2=v 0t 1②H =12gt 2③H -h =12gt 21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h =34H ⑤(3)从P 到Q 对小球由动能定理得mgR +W f =12mv 20⑩联立⑥⑩式解得W f =mg (L 24H -R )⑪ 答案 (1)34H (2)L g 2H mg (1+L 22HR ),方向竖直向下 (3)mg (L 24H-R ) 12. (2015·四川理综,9,15分)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国计民生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汽车尾气是形成雾霾的重要污染源,“铁腕治污”已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地铁列车可实现零排放,大力发展地铁,可以大大减少燃油公交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若一地铁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启动后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20 s 达最高速 度72 km/h,再匀速运动80 s ,接着匀减速运动15 s 到达乙站停住.设列车在 匀加速运动阶段牵引力为1×106 N,匀速运动阶段牵引力的功率为6×103kW , 忽略匀减速运动阶段牵引力所做的功.(1)求甲站到乙站的距离;(2)如果燃油公交车运行中做的功与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牵引力做的功相同, 求公交车排放气态污染物的质量.(燃油公交车每做1焦耳功排放气态污染物 3×10-6克)解析 (1)设列车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所用的时间为t 1;距离为s 1;在匀速直 线运动阶段所用的时间为t 2,距离为s 2,速度为v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所 用的时间为t 3,距离为s 3;甲站到乙站的距离为s .则s 1=12v-t 1 ①s 2=v-t 2 ②s 3=12v-t 3 ③s =s 1+s 2+s 3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s =1 950 m⑤。

2017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分项解析专题(1)直线运动力与运动

2017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分项解析专题(1)直线运动力与运动

专题01 直线运动 力与运动1.【2017·新课标Ⅲ卷】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 .86 cmB . 92 cmC . 98 cmD . 104 cm【答案】B【考点定位】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前后两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合外力为零,在改变绳长的同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跟着改变。

2.【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AB【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b a l l l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 F F b a ==,则βα=。

满足mg F =αcos 2,αααsin sin sin l l l d b a =+=,即l d =αsin ,αcos 2mg F =,d 和l 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衣服的位置不变,故A 正确,CD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

【步步高】2017版高考物理(全国专用)大二轮配套文档:题型研究1力与物体的运动

【步步高】2017版高考物理(全国专用)大二轮配套文档:题型研究1力与物体的运动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1.多过程问题很多动力学问题中涉及物体有两个或多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在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这类问题称为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多过程问题.2.解题策略(1)任何多过程的复杂物理问题都是由很多简单的小过程构成,有些是承上启下,上一过程的结果是下一过程的已知,这种情况,一步一步完成即可.(2)有些是树枝型,告诉的只是旁支,要求的是主干(或另一旁支),这就要求仔细审题,找出各过程的关联,按顺序逐个分析;对于每一个研究过程,选择什么规律,应用哪一个公式要明确.(3)注意两个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但速度不会突变,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阶段的桥梁.例1 (2016·浙江10月学考·19)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 km /h 高速行驶的列车在某时刻开始匀减速行驶,5 min 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4 min ,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1 km 后恢复到原速324 km/h.(g 取10 m/s 2)图1(1)求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2)若该列车总质量为8.0×105 kg ,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求列车驶离车站加速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3)求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列车的速度为324 km /h =90 m/s ,经过5 min =300 s 停下,所以加速度为a =Δv t =0-90300m /s 2=-0.3 m/s 2(2)F f =0.1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0.1mg =ma ′v 2=2a ′x ′解得a ′=0.5 m/s 2 ,则F =1.2×106 N (3)根据(2)可知,重新加速时间为t ′=v a ′=900.5s =180 s 减速过程中通过的位移x =v 2t =45×300 m =13 500 m 所以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 =x +x ′t 总=13 500+8 100300+240+180m /s =30 m/s.本题考查对牛顿运动学知识的掌握和对动力学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对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结合v -t 图象分析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要求能从文字叙述和v -t 图象中获取信息.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列出相应的方程解答.变式题组1.(2015·浙江9月选考·19)在平直公路上有A 、B 两辆汽车,质量均为6.0×103 kg ,运动时所受阻力均为车重的115.它们的v -t 图象分别如图2中a 、b 所示.求:(g =10 m/s 2)图2(1)A 车的加速度a A 和牵引力F A ;(2)0~3 s 内B 车的位移x B 和牵引力F B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图可得A 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A =Δv Δt =148m /s 2=1.75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kmg =ma A可得F A =kmg +ma A代入数据可得F A =1.45×104 N(2)0~3 s 内B 车的位移等于B 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x B =9 m 由图可得B 车匀减速的加速度为a B =Δv Δt =-23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F B -kmg =ma B可得F B =kmg +ma B代入数据可得F B =0.2.(2016·浙江瑞安中学高一期末)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落下,如图3所示,经过8 s 后打开降落伞,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6 s 后刚好到达地面,且速度恰好为零.忽略打开降落伞前的空气阻力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m =60 kg.(g 取10 m/s 2)求:图3(1)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2)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3)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答案 (1)80 m /s (2)5 m/s 2 (3)900 N解析 (1)打开降落伞前,人和伞做自由落体运动v =gtv =80 m/s(2)打开降落伞后,人和伞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Δv |Δta 2=5 m/s 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017高考物理常用的知识点

2017高考物理常用的知识点

2017高考物理常用的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 =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合 =ma,F 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 合 =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 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 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 N =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2017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考试是中国高中毕业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次考试涵盖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物理领域的知识点,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力学部分。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为熟悉的一部分。

本次考试涉及了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定律、牛顿力学、动量和能量等内容。

其中,牛顿力学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合力计算、平衡条件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光学是本次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学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光的反射是光学考察的基础,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光的折射是光学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折射定律、全反射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本次考试的考察内容之一。

电磁学主要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电磁波等现象和规律。

电磁学的考察内容主要涉及电场的判断与计算、电流的产生与变化等。

电场的判断与计算是电磁学的基础,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电荷性质、电场线、电场强度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电流的产生与变化也是电磁学的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电流的产生方式、电流的变化原理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2017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考试全面考察了学生对于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物理领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考察了学生对于物理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2017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考试是一次对学生物理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

通过这次考试,可以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

同时,也为教育部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以便对物理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2017年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物理第1辑力与运动:考点3 追

2017年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物理第1辑力与运动:考点3 追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

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

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 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技巧(1)解题思路和方法(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特别提醒】(1)在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时,可用以下方法:①临界条件法: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近)。

②图象法:画出x-t图象或v-t图象,然后利用图象进行分析求解。

③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

(2)在追及问题中,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大于前者的速度;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在相遇问题中,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 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参考答案】BC【试题解析】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高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的全部内容。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考向解读】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其中拉力方向的变化、斜面倾角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都是动态平衡中常出现的类型.在平衡问题的分析中,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求学生灵活、熟练运用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解.预测2016年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高考热点主要有: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交汇命题点为带电体(或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命题热点突破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分析受力的思路:①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力(弹力和摩擦力)。

②同时注意对场力的分析。

③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基本方法。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示意图―→验证受力合理性。

(3)善于变换研究对象:若不能直接判断研究对象与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摩擦力,可以采用变换研究对象,借助其他物体的受力判定。

例1。

[2016·全国卷Ⅰ]如图1­,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2017年高考物理要点复习珍藏版本

2017年高考物理要点复习珍藏版本

2017年高考物理要点复习(珍藏资料)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G=mg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F=k×Δx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F合2=F12+F22+ 2F1F2cosQ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F y合力=0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时是最小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

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 合力矩=FL 合力矩=0 或 M 正力矩= M 负力矩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017年物理高考知识点

2017年物理高考知识点

2017年物理高考知识点回顾一、力学知识点在2017年的物理高考中,力学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其中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冲量、功与机械能等知识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基本的概念之一。

通过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的合力,或者将一个合力分解成两个分力。

这在解题过程中非常常见,需要我们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进行计算。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基础定律,根据这个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常见的题型有平衡、斜面、摩擦力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合理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变化。

动量与冲量的知识点是力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而冲量是力在某一时间间隔内作用于物体的量。

常见的题型有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动量守恒和冲量定理的应用,善于利用图示和向量方法进行分析。

功与机械能的知识点是力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功是描述力对物体能量变化的物理量,机械能则是描述物体总的动能和势能的和。

常见的题型有重力势能、弹簧势能等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功的计算和机械能守恒的应用,善于分析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转化关系。

二、光学知识点在2017年的物理高考中,光学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其中包括光的传播与折射、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颜色等知识点。

光的传播与折射是光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阻挡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常见的题型有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经过不同介质的折射角等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和介质的特性,使用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光的干涉与衍射也是光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光的干涉是光波相遇叠加产生干涉图案的现象,而光的衍射则是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产生扩散的现象。

常见的题型有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光程差的计算和干涉或衍射的条件,善于利用干涉和衍射的性质进行分析。

2017山东高考真题物理

2017山东高考真题物理

2017山东高考真题物理2017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的考查重点主要包括:质点动力学、重力与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和动量、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2017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内容及解析:第一题(选择题):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使力方向运动。

已知过点B向下的合力大小为P,在燃料点A加速度为0。

在燃动人A加速为0。

在火箭运动过程中,点A点向上的加速度为0,这不是因为受力平衡,而是因为推动这个火箭向上的大量的能量释放的空气对火箭的外壳产生不小的压力力;计算在A点能为零时,火箭所受外流空气对外壳的压力F。

第一题解析:这个问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求解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将流体压力、流体动力学、弹性力与形变作用、摩檫力与运动阻力等内容相结合,从而解决问题。

第二题(选择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0.2。

当向力为F=15N时,质点初时给物体F=0.绝物体F=0,物体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

求F=0,物体力是多少?第二题解析:这个问题主要考查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问题。

首先需要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再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计算。

主要用到了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和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第三题: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A=4kg的木块,木块左侧的质量为0.2m/s、方向相反的速度v0=2m/s的弹性小球动向正向TL身30度离开P科毕德尔a一定高度的标度屈底。

求在发生碰撞前的板在b坐标发生一段长度为0.5P处的是多多。

第三题解析: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动量定律和角动量定律的应用。

将动量的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相结合,根据碰撞前后的动量和动能值相等的原则,进行求解。

同时要考虑到角动量方向上的变化,综合运用多个物理知识点进行计算。

通过对2017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内容及解析的学习,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考向解读】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其中拉力方向的变化、斜面倾角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都是动态平衡中常出现的类型.在平衡问题的分析中,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求学生灵活、熟练运用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解.预测2016年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高考热点主要有: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交汇命题点为带电体(或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

【命题热点突破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分析受力的思路:①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力(弹力和摩擦力)。

②同时注意对场力的分析。

③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基本方法。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示意图―→验证受力合理性。

(3)善于变换研究对象:若不能直接判断研究对象与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摩擦力,可以采用变换研究对象,借助其他物体的受力判定。

例1. [2016·全国卷Ⅰ] 如图1­,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图1­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析】BD 【解析】对物块a,由二力平衡,绳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大小保持一定,轻滑轮两端【规律方法】1.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2.v =0时一定是平衡状态吗?不一定.3.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合成或分解法比较简单.(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变式探究】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 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 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B.a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b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等于mg答案 C【命题热点突破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例2. [2016·全国卷Ⅱ]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1­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答案】A 【解析】作出结点O的受力分析矢量图(动态),可知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可得: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故A正确.【规律方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的思想和方法1.基本思想:化“动”为“静”,“静”中求“动”2.基本方法(1)解析法: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根据动态变化的原因,一般是某一夹角发生变化,用三角函数表示出各个作用力与变化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各作用力的变化.(2)图解法: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方向不变、一个方向不变、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的3个力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时,如果题目只要求定性讨论力的大小而不必进行定量计算时,应首先考虑用矢量三角形方法.【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B,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

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B.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C.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A所受杆的弹力不变D.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A所受杆的弹力变小答案 B【命题热点突破三】电学中的平衡问题电磁学中的物体的平衡问题,除了涉及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之外,还涉及电磁学中的静电力、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与力学中的共点力平衡问题一样,电磁学中的物体平衡问题也要遵循合力为零这一平衡条件,所不同的是除服从力学规律之外,还要服从电磁学规律,这是解决电磁学中的物体平衡问题的两条主线.例3. [2016·天津卷] 如图1­所示,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5 3 N/C,同时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0.5 T.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m=1×10-6 kg,电荷量q=2×10-6 C,正以速度v在图示的竖直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P点时撤掉磁场(不考虑磁场消失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g取10 m/s2.求:图1­(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2)从撤掉磁场到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这条电场线经历的时间t .【答案】 (1)20 m/s 方向与电场E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斜向上 (2)3.5 s(2)解法一:撤去磁场,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 ,有a =q 2E 2+m 2g 2m⑤ 设撤掉磁场后小球在初速度方向上的分位移为x ,有x =vt ⑥设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上分位移为y ,有y =12at 2 ⑦a 与mg 的夹角和v 与E 的夹角相同,均为θ,又tan θ=y x⑧联立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 t =2 3 s =3.5 s ⑨解法二:撤去磁场后,由于电场力垂直于竖直方向,它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没有影响,以P 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v y =v sin θ ⑤若使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电场线,仅需小球的竖直方向上分位移为零,则有v y t -12gt 2=0 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t =2 3 s =3.5 s【规律方法】处理电学中的平衡问题的方法:与纯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一样,学会把电学问题力学化,分析方法是:【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两根通电直导体棒用四根长度相等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1、O 2两点,已知O 1O 2连线水平,导体棒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保持导体棒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不变,在导体棒所在空间加上匀强磁场后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增大了相同的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一定相同B.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x 轴正方向C.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z 轴正方向D.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沿y 轴负方向答案 C【命题热点突破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例4.将三根伸长可不计的轻绳AB 、BC 、CD 如图所示连接,现在B 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BC 绳保持水平且AB 绳、CD 绳与水平天花板夹角分别为60°和30°,需在C 点再施加一作用力,则该力的最小值为( )A .mgB.12mgC.33mgD.36mg 【答案】D【特别提醒】1.物体平衡的临界问题:当某一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跟着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化.2.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极大”或“极小”、“极右”或“极左”等).3.解决中学物理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1)物理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抓住临界(或极值)条件进行求解.(2)数学方法:例如求二次函数极值、讨论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变式探究】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如果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2)求在(1)条件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答案 (1)mg sin2θ (2)12mg sin4θ 解析 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1)因其在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有:F cos α=mg sin θ+F f ①F sin α+F N =mg cos θ②F f =μF N ③由①②③得F =2mg sin θcos α+μsin α=2mg sin θcos θcos αcos θ+sin αsin θ=mg sin 2θθ-α则当α=θ时,F 有最小值,即F min =mg sin 2θ.(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 的水平分力,即F fm =F cos(α+θ)当F 取最小值mg sin 2θ时,F fm =F min cos 2θ=mg ·sin 2θcos 2θ=12mg sin 4θ. 【高考真题解读】1.[2016·江苏卷]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2.[2016·江苏卷] 如图1­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图1­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答案】BD 【解析】当桌布被拉出时,鱼缸由静止到向右运动,但它相对于桌布来说,仍向左运动,由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的方向应向右,选项A 错误;因为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鱼缸受到桌布向右的摩擦力与它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鱼缸向右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与向右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鱼缸的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也为零,根据对称性可知,鱼缸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与做减速运动的时间相等,选项B 正确;若猫增大拉力,桌布的加速度更大,但是由于鱼缸与桌布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也不变,故摩擦力也不变,选项C 错误;若猫减小拉力,桌布的加速度减小,鱼缸在桌布上的运动时间变长,而鱼缸向右的加速度不变,由x =12at 2知,鱼缸相对于桌面的位移变大,桌布被拉出后鱼缸在桌面上的位移也变大,鱼缸就有可能滑出桌面,选项D 正确.3.[2016·全国卷Ⅰ] 如图1­,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 ′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图1­A .绳OO ′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4.[2016·全国卷Ⅱ] 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1­所示.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1­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5.[2016·全国卷Ⅲ] 如图1­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图1­A.m2B.32mC.m D.2m【答案】C 【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由正交分解法可得F sin α=mg sin 30°,又知F=mg,故α=30°;对小物块的悬挂点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合成可得2F cos(α+30°)=Mg,故可得M=m,C正确.6.[2016·浙江卷]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图1­7(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3.00~3.02 3.9~4.1(有效数不作要求) (2)变大变大7.[2016·天津卷] 如图1­所示,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5 3 N/C,同时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0.5 T.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m=1×10-6 kg,电荷量q=2×10-6 C,正以速度v在图示的竖直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P点时撤掉磁场(不考虑磁场消失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g取10 m/s2.求:图1­(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2)从撤掉磁场到小球再次穿过P点所在的这条电场线经历的时间t.【答案】 (1)20 m/s 方向与电场E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斜向上(2)3.5 s【解析】(1)小球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如图1­所示,其所受的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合力为零,有qvB =q 2E 2+m 2g 2 ①图1­代入数据解得v =20 m/s ②速度v 的方向与电场E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θ满足tan θ=qE mg③代入数据解得tan θ= 3θ=60° ④(2)解法一:解法二:撤去磁场后,由于电场力垂直于竖直方向,它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没有影响,以P 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v y =v sin θ ⑤若使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电场线,仅需小球的竖直方向上分位移为零,则有v y t -12gt 2=0 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t =2 3 s =3.5 s8. [2016·天津卷] 电磁缓速器是应用于车辆上以提高运行安全性的辅助制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阻尼作用减缓车辆的速度.电磁阻尼作用可以借助如下模型讨论:如图1­所示,将形状相同的两根平行且足够长的铝条固定在光滑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一质量为m 的条形磁铁滑入两铝条间,恰好匀速穿过,穿过时磁铁两端面与两铝条的间距始终保持恒定,其引起电磁感应的效果与磁铁不动、铝条相对磁铁运动相同.磁铁端面是边长为d 的正方形,由于磁铁距离铝条很近,磁铁端面正对两铝条区域的磁场均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铝条的高度大于d ,电阻率为ρ.为研究问题方便,铝条中只考虑与磁铁正对部分的电阻和磁场,其他部分电阻和磁场可忽略不计,假设磁铁进入铝条间以后,减少的机械能完全转化为铝条的内能,重力加速度为g .图1­(1)求铝条中与磁铁正对部分的电流I ;(2)若两铝条的宽度均为b ,推导磁铁匀速穿过铝条间时速度v 的表达式;(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两铝条更换为宽度b ′>b 的铝条,磁铁仍以速度v 进入铝条间,试简要分析说明磁铁在铝条间运动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答案】(1)mg sin θ2Bd (2)ρmg sin θ2B 2d 2b(3)略(2)磁铁穿过铝条时,在铝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有E =Bdv ⑤铝条与磁铁正对部分的电阻为R ,由电阻定律有R =ρd db⑥由欧姆定律有I =E R⑦ 联立④⑤⑥⑦式可得v =ρmg sin θ2B 2d 2b⑧ (3)磁铁以速度v 进入铝条间,恰好做匀速运动时,磁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作用力F ,联立①②⑤⑥⑦式可得F =2B 2d 2bv ρ⑨ 当铝条的宽度b ′>b 时,磁铁以速度v 进入铝条间时,磁铁受到的作用力变为F ′,有F ′=2B 2d 2b ′v ρ⑩ 可见F ′>F =mg sin θ,磁铁所受到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获得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加速度,磁铁将减速下滑,此时加速度最大.之后,随着运动速度减小,F ′也随着减小,磁铁所受的合力也减小,由于磁铁加速度与所受到的合力成正比,磁铁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综上所述,磁铁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直到F ′=mg sin θ时,磁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将再次以较小的速度匀速下滑.1.(2015·江苏单科,4)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