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题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完美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考点精练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一、关键实词译到位(一)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张衡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心思 B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 C .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D .衡不慕.当世 慕:趋附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再.迁为太史令 再:再次 B .遂乃研核.阴阳 核:考验 C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担任 D .自去.史职 去:离开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罗玘,字景鸣,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惟中秘书未读耳。

”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玘上言曰:“大臣表正百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然天下及四裔皆仰望之,一旦指名暴其恶,启远人慢朝廷心。

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 (节选自《明史·文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输.粟入国学输:缴纳B.尤尚.节义尚:崇尚C.具识.大臣贿交者识:记载D.或斥.以他事斥:指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四十困诸生..诸生:秀才B.玘固.请不已固:坚决C.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国体:国家体制D.固宜置重典..重典:重法3.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课件 新人教版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课件 新人教版

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认为不及 (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 如。晚上睡觉思考这件事,心里想道:“我的妻子 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 为(她)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祈求。”
三 1. D。省略的应是“邹忌”。
三 2.B。与题干均为判断句。A.一般陈述句。C.省略 句,与(之)坐谈。D.宾语前置句。
7 中山国君设宴款待国都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 在座。羊羹没有分给司马子期,他一气之下投奔楚 国,说服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跑了。有两个人 提着戈跟随在中山君的后面,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 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二人回答说:“我家 老父,曾经饿得快死了,君王赐了一壶熟食给我们 的父亲吃。父亲临死时说:‘中山一旦有难,你们 一定要为中山效死。’所以我们来为君王效死报 恩。”中山君感慨地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 而在
5.(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 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 (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 易画。
6.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来看他,见王恭坐在一个 六尺长的竹席子上,于是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 所以应该有(很多)这种东西,把这一个送给我吧。” 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席 子送给了王大。王恭已经没有多余的席子了,就坐 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了这件事,感到非常惊 讶,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我才要的。” 王恭说:“您不了解我,我这个人没有多余的东 西。”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2)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 1. D。“此亡秦之续耳”句为陈述句,其余 为判断句。
一 2.B。为一般陈述句,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高考一轮课件(人教)2-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一轮课件(人教)2-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扩步糸统调音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INGDI AN ZHENTI ZAIXI AN I 真题试做© (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 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 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 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 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 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真题I 感悟I 考向I 把脉 V 把握高考新动向 编, 县, 之? 之1111t/J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原文有删节)【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O(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译文:【参考译文】我(欧阳修)顿首禀告乐秀才足下。

当初乘船往来,多次承蒙您来看望我。

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写的一册书(送给我),在此之前与我交谈, 就好像后进见前辈时拿着礼物求见(的礼仪一样)。

田秀才从西来,送给我信;这以后我的家奴从府回到县里,又等到(得到)了您送的信。

我是有罪之人,众人所共同鄙弃,但是您尊重我的礼节像这样,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担当了您的礼节没空回复,(您)应该就断绝交往的,但是您再次送信;再次送信但是我(依然)没有回复,更加应该断绝交往,但是您又送给我信。

高考一轮课件(人教)2-1-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一轮课件(人教)2-1-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理解文言文的一项重要能力,能 力层级为B。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 思,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是一种带有综合 性的考查手段,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点。它虽然侧重于 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内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原文有删节) 【注】 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 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 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注意判断句的翻译,“安” 表反问)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 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句中“者”,定语后置的 标志,“工”是“工巧”的意思,“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考生 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文言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1)句中的 “乃”“且”等,第(2)题中的“意”“遂”等。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 考点知识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1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 考点知识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必修一考点知识巩固必修1[教材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烛之武退秦师》(1)无能为也已.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通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伯说.通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通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5)秦王必说.见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卒.起不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秦王方还.柱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张良出,要.项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烛之武退秦师》(1)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唯.大王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鲰生说.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烛之武退秦师》(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句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句子

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将曾巩(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

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

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

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

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

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

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

”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

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

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北,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

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本朝政要策》)注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

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

③商筭(suàn):商业赋税。

④衄(nǜ):错误,失误。

1.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

译文:把厚恩施加给他们,以真诚来对待他们,给他们财物使其生活富裕,减弱他们显赫的声名而培养他们的威势。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考点说明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无论在(考试说明)还是(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

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

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诘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

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在完成文言文语句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进行。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专题13 考点过关1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专题13 考点过关1

专题十三考点过关(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

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

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

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

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

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

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

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

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

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

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

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

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邵宝,字国贤,是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
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
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
说会带来祸事,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
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取程子“今天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
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折节读书,第进士。从范仲淹辟,通判
邠州。邠地卤,民病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役兴,客曰:“自郭汾
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建朱子社仓,设立积
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邵宝三岁时父亲就去世,
奉养母亲过氏非常孝顺。刚十岁,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祝告上天,
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
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侍奉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
阳赏识,写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
阳城此州,苟外水可酾,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几不答。未几,
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夏人寇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摄
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趣以手书。述古怒,
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
按,述古黜,几亦改鄜州。召判三班院。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0-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课件 新人教版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课件 新人教版

意以死效忠陛下。”(愍帝)就当即授刘之纶为协理 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声以御史的身份任参军,而申 甫任京营副总兵,然而实际上没有给申甫一兵一卒, 只是让他自己去招募士兵。过了三天,只招募到少 量的士兵,都是城里的穷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兵器, 而申甫学到的兵法,是擅长车战,在仓猝间不能置 办(战车)。(申甫)正要选个日子部署军队,还没来 得及备战。正当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权贵们都不熟 悉兵法,与刘、金二人的很多意见不一致,又妒忌 申甫本来是个百姓,却得到越级任用,就出主意让 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送
不久,申甫把兵书埋在嵩山下,前往颍州,在 颍州人刘廷传处做了门客。刘廷传,原先是颍州的 大侠,门下有几百名食客,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 没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的。刘廷传资助申甫,让他 前往京城。申甫多次凭借他的本领拜见各位公卿, 一直不被听从信任。愍帝即位,元兵从大安口入侵, 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门白天都关闭了。 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形势紧迫, 就向朝廷推荐申甫。愍帝在便殿召见申甫,用温和 恳切的言语慰劳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台阶 下磕头,大声呼喊:“我没有什么才能,愿
题,一般是结合句子翻译来进行考查的,因此,复 习时这两个考点要融会贯通。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形式上是考查对 文意的理解和对句子的翻译,实际上考查的重点还 是在于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的把握,其中又 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将文言文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已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
第二章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1)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1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够理 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这两个考点的能力层级均为B(理解)。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包括“判断 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理解与现 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没有 单独设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专题14 考点过关2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专题14 考点过关2

专题十四考点过关(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长得慢的树,更能成材(1)3岁多了,他还不会说话。

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

(2)在学校里,他被老师和同学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

他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

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智力迟钝。

”他们毫不客气地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出息!”校长评价道:“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面对众人的打击,自卑的他想逃学。

(3)父亲带他到郊外散心。

父亲问:“你知道那两棵树的名字吗?”他木木地说:“不知道。

”“高的叫沙巴,矮的叫冷杉,儿子,你觉得哪种更珍贵?”“应该是沙巴树吧,你看它那么高大。

”“你错了!长得快,木质一定疏松;长得慢,木质坚硬才好卖钱哩!而且,贪长的树不成材,别看沙巴树初期长得疯。

冷杉则不同,别看它长得慢,但它始终如一地坚持生长,活上万年都不成问题。

”说着,父亲把他领到一棵冷杉面前,牵起他的手细细抚摩那树皮。

那棵直插云霄的冷杉已经生长了千年,却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他仰头对父亲说:“爸爸,你是想叫我做一棵虽然长得缓慢但永远向上的冷杉树,对不对?”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4)从此,他不再想逃学了。

他不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只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一棵直冲云霄的冷杉树。

”在一次工艺课上,他做出的一只小板凳被老师批评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凳子”,但他知道,那是他做得最好的一个。

因为他已经重复做了三张小板凳并挑选出最好的交上去,他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

虽然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讥讽,但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把那一张小板凳拿回家给父亲看。

父亲和他一样高兴。

因为通过这只制作粗糙的小板凳,父亲看到了儿子具有坚持向上的韧性。

(5)在讥讽和侮辱中,他慢慢地长大了。

为了成为一棵直冲云霄的冷杉树,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

视野开阔了,他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脑袋里经常充斥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6)经过一年的自学和补习,他才勉强考入了苏黎世综合工业大学。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材知识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精选教学PPT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材知识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精选教学PPT
答案: (1)长余佩之陆离 惟昭质其犹未亏 (2)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 (3)陶后鲜有闻 同 予者何人
2.(2010·上海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 缺部分。
(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王 昌龄《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 白《登金陵凤凰台》) (3)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 酬的感慨。
3.(2009·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 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3)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纵一苇之所知,________________。(苏轼 《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 越,__________,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 娥·娄山关》
答案: (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尝跂而望矣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 曾相识燕归来 (5)凌万顷之茫然 (6)雄关漫 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2012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复习训练题

2012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复习训练题

2012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复习训练题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16讲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训练题1.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山别记袁宏道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

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

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呱息荩�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

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

”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

然面矜而口�恚�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

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㠉,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

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

”余大悟,试之良验。

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

余手有�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⑩耳。

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

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

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

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南峰之颠,与非二席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

夜深就枕,月光荡隙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复与至颠。

松影扫石,余意忽动,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而惟长亦逝,前日苏潜夫书来,道周望亦物故。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全国)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全国)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且相如素贱人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析 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为判断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 解析 “此……所得也”为要点拨】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 判断的句式。在判断判断句时,首先看其标志: (1)以“……者,……也”“……也”“……者也”“…… 者,……”为标志。 (2)以判断动词“为”“是”为标志。(注意:“是”一般作 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相对较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精要点拨】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这样的句式 被称为被动句。辨识被动句,一看标志词,如 “见”“为”“于”“见……于……”“为……所”“为 所”等。(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词“被”多为动词,“覆 盖”“遭受”之意,很少表示被动)对无标志被动句,只 能从语句的结构或内容上去判定,如“洎牧以谗诛”“戍 卒叫,函谷举”“几以不纳死”。这类被动句在形式上与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A.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①洎牧以谗诛 B.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是以见放 C.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D.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11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11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
考点分布
手 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 具体性和体验性”。 1.比喻 “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 2.比拟 正确运用 悉 3.借代 常见的修 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 4.夸张 辞方法 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5.对偶 能力层级: 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6.排比 E 级(表达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 7.反复 应用) 明 8.设问 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 重在考查运 9.反问 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 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 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题目要求考生在四幅图形中自行选取一幅作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 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 扣入篮筐。 示例二: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
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
了万米红霞。
2.(2008 年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 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 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考点四 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作用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 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的修辞方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 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 境。
2.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2012高考语文专题一 考点知识巩固.pdf

2012高考语文专题一 考点知识巩固.pdf

2012高考语文必修一 考点知识巩固 必修1[教材篇目]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烛之武退秦师》 (1)无能为也已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说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5)秦王必说见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而不反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卒起不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秦王方还柱走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距关,毋内诸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张良出,要项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令将军与臣有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 (1)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唯大王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卮酒安足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旦日飨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鲰生说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烛之武退秦师》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ppt (7)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ppt (7)

5.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 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 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思维。 6.强加联系。人物与人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 总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并且这种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 性。而命题人在错项设计时往往故意将不相干的两者 强拉硬连,“创造”联系。
7.表述失度。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 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人物的行事有缓急之分,对人 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轻 重,或主观上随意压低和拔高对人物的评价等,这就 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 8.断章取义。对事件的内容和作者的态度不从整 体上把握,而是从文中抽取片言只语,以偏概全。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 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 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 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 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 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 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 捕盗自赎。
2011· 江苏卷
陈公弼传 苏 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 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 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 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 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实,语句 通顺。 (1)需要关注的词语:毁——联系现代汉语可知 是拆毁的意思;区 —— 量词,应为座或处;淫 —— 依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合理的揣度,解释为“滥 建”。
(2)此句的翻译,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应重点 注意的词语有“前行”“持满”“发”,这些都得 根据上下文语境来作出正确的译解,“行”组词可 得“行列”,“持满”是“拉满弓弦”,“发”是 动词“射出去”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 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 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 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 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 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 者之事也
3.(2010·浙江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 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答案: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 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4.(2010·浙江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把文 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译文:
答案: 自己通达又能使别人通达的人,想 窘困也是不可能的。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 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说 苑·杂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达人者”的“达”为使动用法, 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来。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 。”吾_尝_学_射_矣_始_也_心_志_于_中_目 _存_乎_鹄_手_往_从_之_十_发_而_九_失_其 _一_中_者_幸_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 ,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 焉。一_法_不_修_一_病_随_之_病_尽_而_法 _完_则_心_不_期_中_目_不_存_鹄_十_发_十 _中_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翻译时注意关键实词的翻译。躁: 性情急躁。碎:使动用法,使……碎。弈: 下棋。盍:何不。喻:明白。卒:终于。
答案: 过去,郑国有个性情急躁的人,射 箭射不中箭靶,就把箭靶毁掉(砸坏),下棋
下不赢,就咬棋子。有人劝他说:“这并不 是箭靶和棋子的过错,何不(为什么不)反过 来想一想(反思一下)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他不明白(不懂得、根本听不进去)这个 道理,终于因为急躁的毛病(犯急躁的毛病) 死掉了。
典型例题二
第四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2010·湖南卷·原文见第一节)下列用“/”给文 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 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 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
者/王者之事也
答案: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 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者/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 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参考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人就像学射箭, 发箭而射不中,就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我曾经 学过射箭,刚开始的时候一心想射中,眼睛看着靶 子,手顺着方向射去,十发九不中,射中的一箭, 也是由于侥幸。有位善射箭的人教我从自身找原因 ,握稳机关,双脚合乎规矩,四肢和身体的每个关 节,都要有一定的章法。一个姿势做不好,就会有 一种毛病随之而来。所有的毛病都改掉了,章法也 就学完备了。这时就是心里并不想着射中,眼睛没 有看着靶子,也会十发十中。
答案: B
2.(原文见第一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准关键实词
翻译题中,几乎每个需要翻译的句子都包含 重要的实词,而重要的实词往往是答案的赋 分点,考生只要能准确译出其中的重要实词 ,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因此翻译句子要 想得高分甚至满分,首先要翻译准确关键性 的实词。
典型例题一
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①,弈 不胜而啮其子。人曰:“是非鹄与子之罪也 ,盍亦反而思之乎?”弗喻,卒病躁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 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 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5.(2010·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 的部分断句。
解析: 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和 虚词,例如“偏方”“特”“尔”“易”“ 与”“耳”“引”“济”“垒”等,但关键 在于只要读懂了全文褒孔明而贬仲达的态度 ,再结合自身对古代战争的了解(例如《曹刿 论战》之类的文言文)就很容易翻译了。
答案: ①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 霸的臣子罢了。②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 容易对付了。③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 下营垒。
解析: 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 度,但是放在选做题中,还是彰显了出题者 慈悲为怀的良苦用心——既要考查学生平常 在文言文方面对陌生句子意义的理解能力, 又不让考生在前十道题就花太多的时间因而 耽误后面做题的时间。这道题从前两个断句 就能看出“无大”“无小”对应,于是排出 两项,再根据“以……做什么”的结构判断 “以佚道使人”的B选项是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