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程

教育心理学课程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揭开教育的心理学面纱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未来的人才,然而,如何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这需要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

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现象做出深入分析,从而推进教育改革,让我们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点,以及人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学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人格、评价和教育心理学方法等学科范围。

作为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限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个人素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的教育价值教育心理学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教学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降低教育内容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促进个人发展:教育心理学反思教育形式、方法、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作用。

通过理论和实践探讨,提高教师的个性发展能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增强学生自身素质:教育心理学强调了知识、态度和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自律自省的人、具有对未来有所预见性和洞察力的人。

4. 培养人文精神:教育心理学提出了人性化教育、关爱教育、创新教育等概念。

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掌握创新思想、拥有内在动力。

三、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教育心理学是为教育领域提供思想支持的学科,其目的是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践教育工作。

教育心理学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内在逻辑,了解教育中的人性体验。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对学生有严谨的要求,学生要注重实践实验去学习,要深度理解概念,学会把握原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企业导报2015年第16期作者简介:钟家军(1972-),女,湖南衡阳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汉语言文学。

张红洁(1968-),女,湖南衡阳人,副研究员,科研处职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许燕萍(1967-),女,湖南衡阳人,会计师,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钟家军张红洁许燕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面临课堂教学薄弱、课外教育指导局限、学生自助缺乏等现状。

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学改革;思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目前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等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 、 建全方位 、 构 多层次 的课程体系
人 文 社 会 医学 包 括 心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和 学 科 建 设 的 重 要
学相近专业。在高等 医学院校面向部 分专业学生 , 仅仅 开设

性有 目共 睹 , 目前一般 医学 院校学生课 业负 担 已经很重 , 但 如果再要开设多 门人文社会医学必修课程 , 增加 大量课 时和
修课程 , 也是向生物 、 心理 、 社会新 医学模式转变 的需要 。更 具体 的讲 , 习心理 学课程能 够帮助 医学生改进 学 习方 法 、 学 调节控制情绪和改善人 际沟通 , 能够使 医学生 在未 来的工作
中重 视 生 命 价 值 、 切 医 患关 系 和 化 解 矛 盾 纠 纷 。 因 此 , 密 医 学 心 理 学 的 内容 已经 被 纳 入 到 我 国执 业 医 师 资 格 考 试 中 。 心 理 学课 程作 为 医学 人 文 教 育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的地 位 和 作 用
加 ¨ 。心 理 学 是 人 文 社 会 医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加 强 心 理 J 学 课 程教 学 和 学 科 建 设 , 培 养 医 学 生 关 爱 生 命 和 病 人 的必 是
首先 , 面向全校 各专业开 设一定数 量 的必 修课程 , 保证

课程体系的核心和覆 盖面。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 育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 坚持普及教育与个 要
在高等 医学 院校开 设心 理学课 程 已经有 3 年 的历 0多
史 。 17 年 卫 生 部 在颁 发 教 学 计 划 的 文 件 中正 式 提 出有 条 99
件 的学校要开设 医学心理 学课程 。18 97年卫生部 又进一 步 规定医学心理学为医科院校的必修课 。到 目前 为止 , 绝大部

教育技术专业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教育技术专业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应有 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f 李宏燕, 浅谈工科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U 石油化工应 1 】 续京. ] .
用 ,0 6 ( )7 — 4 20 ,5 :3 7 .
— ・
力, 而且对学生 自 身的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 , 得到了学 生 的认可和好评 。 兰、 考试模式的改革 近几年来 , 我们专业外语课题组改革了考试模式,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考试题型的改革。 在原来的 比较单一的考试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填空题 、 选择题、 分子式命名、 根据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画有机物结构、 段 落的汉译英等题型。灵活多变的题型摆脱了学生死记 硬背的现象 , 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 是成绩评定方法 的改革 。将原来考试 占10 0 %的百分制 改革成考试 占8%,平 时成绩 d2%( 0  ̄o 出勤 1%,作业 0 5 课堂提问5 的百分制 。 %, %) 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 生的出勤率、 作业率和课堂上回 答问题的积极性。 综 上所述 ,尽管我们在教学 中进行 了一 系列 的改 革与实践 , 但还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今后 , 我们将 根据 专业外语课程 的特 点 ,采 取一些 新颖有趣 的活 动教学 法, 创造 良好 的、 自由的、 宽松的环境 , 充分调 动学生的 学 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高校教师应不断 总结经验 , 引 入先 进 的教 学手段 , 改进教学 方法 , 完善教学 内容 , 提 高 自身知识水平 ,为社会 培养和造就特 色型人 才做 出
学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这 。 个定义 ,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技术 支持者 , 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的设计者 、 开发者、 利用者、 管理者和评价者。这样, 教 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则意味着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 者, 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 然而要 达到上述要求,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该同时具备较 强的技术背景和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背景。但是 目 前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成 效。 对此 , 本文不仅对教育技术专业中教育 理学教学 1 5 ’ , 发、 用、 利 管理 、 评价 有合适技 术支持 的教学 过程与教 的突出问题和成因进行剖析 , 并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24卷第1期(2019)Vol.24No.1(2019)收稿日期:2018-10-09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GS[2017]GHB203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玮凌(1983—),女,甘肃西峰人,讲师。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教学与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张玮凌(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也是培训教师师资的必修课程之一。

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三点建议: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3.改革评价方式,增强输出意识。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9)01-071-0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也是培训教师师资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提高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心理学基本素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即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相比,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更应体现课程以应用为主的特征。

一、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新思路对传统课程的介入,我国传统课堂固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所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有所更新,但大学的很多课程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亦是如此。

长期以来,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繁杂,且不能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方式落后,未能发挥其功能。

具体如下:(一)课程与内容陈旧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大量的实验与理论,且课程所选择的教材几年才更换一次,有关教育前沿方面的内容无法即时更新;忽视中小学教育改革现状,导致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脱轨。

普通本科院校心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普通本科院校心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9 0
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注重学习成绩, 在实验中发现或验证所学的基 原理及概念 , 忽视 或去重现一些经 学生 全面 发展和个体差异; 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等弊端并力图 典心理学实验, 不仅有助于理解原理, 激发学习 趣, 还能 兴 提高学
改变这些弊端的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 要真正发挥通过评价促 习效率。 所以 要发掘其 他几门理论课的 实验教学, 改变过去单纯 进每 一位学生实现最优发展的综合功能就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的 讲理论的满堂 灌的教学模式, 增强教师的实验教 学意识。
摘要 : 目前普通本科 院校心理学实验教学面临诸 多困境 : 心理 学实验课程体 系有待完善 ; 学内容 陈旧, 教 实验 教学方 式、 学评价方 教
式单一 ; 实验室硬件 薄弱 ;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观念落后 。对此 , 以通过 完善课程体 系、 可 深化教 学改革( 学内容 、 教 教学方式、 学评价 ) 建 教 、 设规范化心理学 实 室和优化师资队伍等途径 , 验 深化心理学实验教 学改革 , 高教学质量。 提 关键词 : 心理学 ; 实验课程教学 ;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6 2 0 B 4 . G 4 . ; 8 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1 5 6 (0 1 0 - 18 0 1 7 - 3 5 2 1 )2 0 0 - 3 .
实验方式本身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 程, 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 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坚忍不拔的顽
性, 激发出 他们浓厚的 兴趣、 热情和 探究欲望, 培养了 学生动手操 强毅力与 探索未知、 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和从事科学实证的能力。

心理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
起来, 致使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仅限于“ 实验心理学” 这门学 计算机实验的方式。教 学评 价方式单一呆板, 单凭期末考 试来评 定学生的 心理学实验实践能力。 而教学方式、 评价的多 教学 元化 科课程上, 结果是重视了 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忽略了综合 性实验与 设计实验, 致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 独立 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 解和实际应用的 重要因 素。 在 实验 研究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更大的 作用。因此, 把实验教 要 学从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大学教学评价要倡导“ 立足过程、 促进 的发展性 评价 J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针对传统评价强调 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中 摆脱出来, 要充分体现心理学实验教学 发展”

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文章提出了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更新观念,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锐意改革,提高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更新设备,加强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注重培训,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既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之一,也是整个教学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和方式。

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方式、严谨扎实的科研品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更新观念,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的设立是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但长期以来,往往将心理学实验课程与实验心理学混同起来,致使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仅限于“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课程上,结果是重视了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忽略了综合性实验与设计实验,致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实验研究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此,我们首先在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一)以”实验心理学”为核心,奠定实验方法学的基础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学科。

它涉及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是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基础。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深刻认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和逻辑,了解心理学史上的重大实验以及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程序和规范,看懂和评价科研论文。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技能,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学科。

在2005年专业培养方案及心理学课程计划修订时,我们把该课程提前到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为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奠定方法论的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
系统工程 , 新课程在学 校实施成 功与否 的决定 性 因素是课
势下教育 中出现 的一 些新 问题 , 即使那些 能运用 心理学 知 识解决教 育教学实 际问题 的毕业生 , 他们在毕 业后 通 也是 过各种途径学得 的。2因此 , _ 在保持 教材体 系科学 性、 完整
性的基础上 , 强实用性 已经迫在眉睫。 增
效果与师生 的期望 、 课程 自身的作 用和未 来教 师职业 的要 求存 在很大的差距 , 能较好 地体 现课 程设 置的价值 , 没 客观 上影响 了师范 院校人才培养的 目标及质量 。本文试 图在分 析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 的基础 上 , 合多 年的教 学体会 以 结
在实际教学 中 , 由于时同等 的限制 , 应尽可能选 择那些 与 中小学教育教学 实际联系紧密 、 有价值 的内容进行 教学。 如学习理论 中, 缩 旧理 论 ( 巴甫 洛夫 、 代 克 等 的理 压 如 桑 论) 的篇幅 , 突出新 的观 点 , 如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在 “ 理论 ” “ 与 应用 ” 的选择 上 , 弱化一 些基本 理论 的教学 , 如
钱 云祥
(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 , 江苏 丹 阳 2 20 ) 130
摘 要: 作为师 范教育课 程体 系中的重要纽成部分 , 育心理 学应该 主动适应基 础教 育课 程 改革。但 长期 以来 , 育 教 教
心理 学 内容体 系繁 杂 , 且不能与 中小学教育教 学实际紧密联 系; 学方法单一 , 教 以讲授 法为主 , 严重影 响 了教 学效呆 ; 学 教 评价方 式落后 , 未能发挥其功 能。为此 , 应加 强教 学 内容的整合 , 紧密联 系中小学实际, 强其 实用性 ; 增 改革教 学方法 , 尝试 采 用体验教 学法等 多种教 学方法 ; 重视发展性评价 , 充分发 挥教育评价的功 能。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
中图 分 类 号 : 0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0 2 8 (0 81 4 07- 1720 ) 2—0 9 0 0 8— 2


课程 教学 的 问题
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 通过合作学 习可 以使个 体对
信息意义 的构建更加丰富和全面 , 知识学 习应与情境化的 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应地 , 构主义 教学理论重视 建
V0 21No. l 1 2 De e e 20 8 c mb r 0
●学科建 设 ●
基于建构主义的 教育心理 学课程与 教学改革尝 试
龚少英 , 刘华 山, 郭永玉 , 谷传 华
( 中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院 , 北 省人 的发 展 与 心理 健 康 重点 实验 室 , 汉 4 0 7 ) 华 湖 武 3 09
课程改革在 中小学如火 如荼 地进行 , 大学 的许多课 但
程却仍然采用传统 的教学 方法 , 教育心理 学也不例外 。教
成果不断出现 , 并被引入教科 书中。在教育心理学课程建 设 中, 我们对教学大 纲做 了较大 的生听仍然是教学的 主要形式 。采用传 统的方法讲 授建构 主义 的理论 见怪不怪 。大学 扩招 也使得 大学课 堂 规模变得更大 ,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顾 及到所有学生 。因

要 : 教 育心理学是一 门兼具 理论 性 与实践性 的课 程, 但在 传统教 学 中, 理论 性突 出, 实践 性缺乏。
建构 主义学 习理论和教 学理论 为教育心理学教 学改革提供 了理论指 导。教 育心理 学课 程与教 学改革 从课程
内容 、 学方法和学 习评价方 式等 多方 面进行 改革 , 教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关键词 : 建构 主义 ; 育心理学; 教 课程 ; 学 教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改革路径探讨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改革路径探讨
地 方 师 范 院 校 教 育 心 理 学 改 革 路 径 探 讨
郭春 涵
( 宝 鸡 文理 学 院 , 陕西 宝鸡 摘 要 : 本 文论述 了地方师 范院校教 育心理 学在教 学 、 师 资及 教 材 内容 方 面 存 在 的 问题 . 并对 地 方 师 范 院校 教 育 心 理 学的 改革 路 径 进 行 了探 讨 , 提 出 了调 整课 程 体 系 、 改进 教 学 体 系: 调 整、 提升 师资配置三条路 径 , 希 望 推 进 地 方 师 范 院校 教 育心 理 学 的改 革 步 伐 、 关键词 : 地 方 师 范 院校 教 育心 理 学 改 革路 径 7 2 1 0 0 7 )
课题 。
地方 院校 教 育 心 理 学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根 据 对 地 方 师 范 院 校 的调 查 .许 多 院校 只开 设 了心 理 学 而 忽 视 了教 育 心 理 学 。 师范 生 是 未 来 的人 民教 师 ,不 能掌 握 “ 学” 与“ 教” 的规 律 , 如 何 能 提 升 自己 ? 如 何 能 更 好 地 培 养祖 国 未 来 的花 朵 呢 ? 部 分 地 方 院校 在 没 有 开 设 心 理 学 的条 件 下 就 开设 教 育 心 理 学 ,无 视 课 程 开 设 的规 律 及 学 生对 知识 掌握 的 规 律 。 随着 我 国地 方 师 范 教 育 的发 展 及 其 对 教 育 心理 学 要 求 的 日益 迫 切 . 地方 师 范 院 校 教 师 对 教 学 改 革 的 要 求 日益 强 烈 。 在 实际 的教 学 巾存 在 以下 方 面 的 问题 。 ( 一) 师 资 方 面 存在 问题 。 在 实 际 的教 学 巾 , 与 专 业 课 相 比. 由于 学校 重视 程度 不 够 , 因而 在 教 育 心 理 学 教 学 人 员 的 安 排 上 表 现 出年 轻 化 和 低 职 称 化 。他 们 缺 乏 教 学 经 验 和科 研 能 力 .对 师范 生 的 素 质 和师 范 教 育 的要 求 知 之 不 多 ,仅 限 于 书 本. 更 不 要 说 理论 联 系 实 践 了 , 不 能 真 正 实现 高 师 公共 课 教 育 心 理学 的教 学 目标 。 即便 安 排 有 经 验 的 巾 老 年 教师 , 由于科 研 任 务 重 ,大 部 分 地 方 院校 仍 然 以科 研 能 力 评 价 教 师水 平 等 因 素 ,很 少有 教 师 真 正 乐 意 为教 好 该 门 课 程 而 花 费 很 大 的 精 力 备课 。这 就 导 致 在 实 际 的教 学 中 . 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 、 本 本 主义, 缺 乏 针 对性 等 现 象 , 令 公 共 教 育心 理学 的作 用 与 价值 不 能很 好 地 体 现 出来 ( 二) 教 材 内容 存 在 问题 。大部 分 教 育 心 理 学 教 材 内 容 庞 杂、 安 排 不 一 。有 的 以 教 育 心 理 学 为 基 本 框 架 , 在 此 基 础 上 却 添 加 了 许 多 发 展 心 理 学 、心 理 健 康 及 管 理 心 理 学 的 内 容 , 俨 然 成 了 心 理 学 知 识 的 大 杂 烩 。 由 于 对 部 分 知 识 的歧 视 或 偏 见, 有 的 学 校 在 自编教 材 中 随 意 去 掉 技 能 学 习 等 部 分 章 节 的

师范认证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师范认证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师范认证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丁晶;黄宝珍
【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
【摘要】教育心理学作为高师院校师范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定位不清、教学资源贫乏、教学方
法与评价手段单一等原因,导致教育心理学教学效果不佳,课程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混合式教学即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和网
络学习的优势,对高校课程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改革迎来
了转机。

针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师范认证为契机,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连续三年对宁德师范学院2017级、2018级、2019
级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在课程整体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总页数】9页(P92-100)
【作者】丁晶;黄宝珍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2.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美术教育实习为例4.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慕课+面对面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教育学》课程为例5.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慕课+面对面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教育学》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摘要:心理学是师范类学校学生的基本课程,这一课程的学习对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与未来教学工作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心理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构想,以提高心理学教学层次,强化心理学教学实效,推动心理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351 引言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基本教育课程,在教育学、教育实习、学科教育等多门课程中均会涉及到心理学的教学。

学习心理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推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为学生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心理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但现阶段,中国的心理学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与完善策略,推动心理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2 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在国家心理学教程与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化思想,使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1]。

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与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讲授,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培养方面的技能训练,而且在教学内容的展开中,也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心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关于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培养。

心理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感觉、概念、推断等认知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教师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课堂教育的唯一任务来完成[2],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最终获得的并不是对整体的世界的认知,而是支离破碎的心理学知识,导致学生不能理解真正的心理学意义,不能对人生意义与价值观念进行认真的思考。

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一、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定位1.课程性质——师范专业基础课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有两类知识最为重要,一类为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所具备的胜任教学工作的特定学科知识,它由师范院校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提供;另一类为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理论、教育技能与教育实践知识,它由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提供,这类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和教育(见习)等,是教师专业知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规律,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教学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标志性的课程,集中体现了高师教育的师范性特色。

正是这两类课程和两类知识构成了师范教育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说,高师教育可以说是双专业教育,即学科专业教育和教育专业教育。

关于高师心理学的课程性质问题,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将为师范生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一直被纳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视为非专业课程,这样则忽视了该课程在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那么,如何给予定位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1994年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性质的界定中得到启示。

该委员会在会议纪要中这样写道:高师心理学就其课程性质而言,不同于其他公共课,它是师范生的职业基础课,具有专业课的性质。

不言而喻,心理学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系列中的基础性课程,理应具有专业课的性质。

笔者十分赞同心理学专家们的上述观点,将心理学定位为高师专业基础课,并要求尽快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突出该课程在师院校课程体系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据此进行教学改革。

2.课程目标——多元化地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高师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专业化教师而开设的课程,它应该赋予教师职业素质新的内涵,成为培养专业化教师发挥教学的功能。

高师心理学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多元的,既要注重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科学的方法论,又要注重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教师教育技能、技巧和教育方法的传授,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

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 教材 结构方 面 ,由于 受教育心 理 学研究 取 向 的影响 ,现 有 的教育 心理 学教材 结构体 系存在着 两 种 倾 向。一是 强调为 教育实 际服务 的倾 向。这种 倾 向以面 向教 育 实际为 出发 点,强调 教育心 理学 的研 究对象是 “ 教育过程 中的种种 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 , 是 “ 具体 教育实践 中的心理学 问题 ” ,教育心理学 要
第 2 卷第 4期 (0 9 5 20 )
河西学院学报
V 1 5 N . ( 0 9 0. o4 2 0 ) 2
高 师院校 教育心理 学课程 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 索
王 大 顺
张掖 7 30 ) 4 0 0
( 河西学院教育系 ,甘肃

要 :本文针对 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 程与教 学存在 的问题 ,从课程 结构 、教 学内容 、教 学手段 、评 价 方
作者 简介:王 大顺 (94一 ) 16 ,男,甘肃张撤 人,河西学院教育 系 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 育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1 5. O
王 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 与教 学改革的 实践探索
育行 政人 员掌 握教育心 理学 。 目前 ,我 国教育 心理
和认识就有了基本 的学习起点 。 ( )重视 实践操 作 。教 育心理 学研 究 的最 终 三 目的是 为 了解 决教育 教学 实践中 的问题 ,提高学 习 与教学 的质量 。 因此 ,动机激 发 、知识学 习、技 能 形成 、 问题解 决、学 习迁移 、态度 与品德 等 内容 必 然 是教 育 心 理 学 的主 体 。例 如 ,在 “ 动机 激 发 ” 中 ,要特 别重 视如何运用 有关 的成就动 机理论 进行 学习动机 的激 发,如根据 行为 强化理论 有效实 施奖 惩和科 学提 供 反馈 ,根据 成败 归因理论进 行积 极 归 因训 练 , 根据 自我 效 能理 论 提 升 个 体 的 自我 形 象

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独 立 思 考 及批 判性 思维 的能 力 。
31 使 用 传 统 心 理 实 验 仪 器 , 保 实 验 过程 的直 观 感 知 . 确 记忆仪 、 度知觉仪 、 深 动作 稳 定 器 等 心 理 实 验 仪 器 的综 合 使 用 . 助 于增 强 学 生 对 实 验原 理 、 验 程 序 、 验 方 法 、 验 材 料 有 实 实 实 的 选 取 等 实 验 过 程 的 直 观 感 知 ,也 有 助 于对 实验 设 计 的 分 析 与 领会 , 够 奠 定 较扎 实 的心 理 实 验 技 术 基 础 。 能 32 使 用现 代 化 教 学 手 段 , 加 课 堂 教 学 的 信 息量 . 增 多 媒体 等 现 代 化 教 学 手 段 的 使 用 ,能 充 分 体 现 实 验 教 学 的 直 观 性 、 作 的规 范 性 和反 馈 的及 时性 。 一 方 面 , 验 教 师 将 实 操 实 验 教 学 的 内 容 做 成 演 示 性 文 稿 或 辅 助 性 教 学 课 件 ,实 现 教 学 内 容的系统性。另一方面 , 引进 实验 操 作 系 统 , 凸显 实 验 操 作 的程 序 性 、 范 性 和 精 确 性 。这 样 既增 加 了课 堂 教 学 的 信 息 量 , 为 规 又 教 学方 式 的创 新 和 知 识 创 新 提供 了新 的环 境 。
1 实验 教 学 内容 的 改 革 实 验 教 学 内容 陈 旧 , 演示 型 、 证 性 实 验项 目偏 多 , 合 性 、 验 综 设 计 性 和创 造 性 实 验 极 少 甚 至 为 零 。单 调 的 内 容 , 板 的模 式使 刻 学 生 在 整 个 实 验 学 习 中始 终 处 于 被 动状 态 。 这 样 的实 验 只 能 帮
品质 。 1 增 加 综 合 性 和设 计 性 实验 项 目 ,培 养 动 手 能 力 和 批 判 性 思 . 2 维 能 力 综 合 性 和 没计 性 的实 验 要 求 学 生 根 据 学 过 的心 理 学原 理 及 有影 响的理论 , 自行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 立 操 作 实 验 方 法 和 步 骤 。 独 学 生 自主 设 计 实 验 内容 , 学 生 从 做 中学 , 实 验 过 程 中 吸 取 经 让 在 验 教 训 . 结 成 功 经 验 , 不 断 的修 改 、 复 的 实施 中 达 到 对 理 总 在 反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综 述・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张大均Ξ(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胥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摘 要 近20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不但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其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领域拓展及研究取向的中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二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四是致力于为中国当代教育实践服务。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研究 我国教育改革 推动作用 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但真正发展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近20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跟踪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沿,针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致力于中国特色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将大批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 近20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1.1 中国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日臻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相继恢复了《教育心理学》课程。

1980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心理系、教育系以及相关专业的第一本全国性统编教育心理学教材。

此后,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了科学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探索,编写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如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1983),《教育心理学》(1988),《学与教的心理学》(1990,皮连生主编修订的第二版1997,第三版2003);韩进之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纲要》(1989);陈琦等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1997);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全国教育硕士教材,第一版1999,第二版2004);吴庆麟,《教育心理学》(1999);冯忠良等编写的《教育心理学》(2000);莫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2002);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2005)等。

心理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心理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心理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1. 课程设置与内容更新:审视当前本科心理学课程设置和内容,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进行更新和优化。

可以引入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知识,如正向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社会媒体心理学等,以及将现代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教学中。

2. 实践与实习机会提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实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可以与社区、医院、学校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地实习和实验室实验的机会。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等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创新: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活跃和互动。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演示、在线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评估方式改革:重新设计和优化考核与评估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案例分析、实践报告、团队项目等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同时,可以引入同行评议、自我评估和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支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技能。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教学培训课程和教学评估活动,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

此外,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以上是一些关于心理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的建议,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以及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合适的计划和策略。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与更新是改革创新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教学目标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取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比如,针对学生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要融入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改革创新的关键。

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游戏等多种方法。

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增强同理心;案例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游戏则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成长。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动画、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

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

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师培训等方面,都有着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以下将从教育科学、学校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对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进行探讨。

教育科学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科学的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投入产出效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这些研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课程是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

学校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学校课程设计还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行业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在教学设计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学设计还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反馈、评价和调整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培训、教师评价和教师职称评定等。

教师培训应注重教师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教师评价应注重教师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教师职称评定应公正、透明,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

教学质量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王山柯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也促进了中专学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高校教师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进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做好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工作,实现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由于教育心理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然而,在中专学校的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材在五年左右才更新一次,导致学生学习到的教育心理学内容较为落后,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高。

针对于此种情况,对中专学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科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进行具体的分析。

1 优化课程结构
在进行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所谓的课程结构就是在教学重点上进行调整。

例如,在未进行课程改革之前,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学习心理”这部分的内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而对其他部分的内容作为次重点。

而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在对教育心理学人才的要求方面,重点关注的是人才的能力[1]。

因此,在进行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将“心理学与教育”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内容强调的心理学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将“学习心理”、“心理学与教育”这2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轴线,其他部分的教学内容围绕这2部分内容展开,进而实现了对课程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

2 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中专学校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更新较慢,很多社会中较为先进的知识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学习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

针对于此种情况,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2]。

教师应结合如今社会中较为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并且充分的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知识进行科学的筛选,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重视实践教学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专学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主要的教学重点在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中,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践能力,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就业。

因此,在进行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科学的分配,确保学生在学习完理论性知识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及时的吸收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科学的运用知识,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3]。

例如,在“动机激发”中,要特别重视如何运用有关的成就动机理论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如,根据行为强化理论有效实施奖惩和科学提供反馈,根据成败归因理论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提升个体的自我形象等。

教师通过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实践,能够保证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性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4 改革教学方法
在中专学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很多教师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育思想,采用满堂灌等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4]。

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研究性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应用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上述三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学生自己或者是组成小组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很少,主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

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以及进行市场调查等实践内容,学生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且会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有效学习,实现了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5 改革课程评价方法
改革课程评价方法非常关键。

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评价方法主要就是笔试,通过笔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是,此种评价方法过于片面,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无法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进而也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因此,在中专学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对课程评价方法进行改革[5]。

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实践成果等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

将对学生的评价分数平均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试成绩,第二部分为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第三部分为学生的实践成果,教师通过对这3个部分的评价,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有助于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教师结合中专学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科学的改革,进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发展需求,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梅林.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 张大均,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J]. 心理科学. 2012(06)
[3] 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05)
[4] 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8)
[5] 李宝峰,王翠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发展演变及构建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