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模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格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格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表、树、图等;2. 学会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方法,如顺序表、链表、二叉树、图等;4. 了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能够对数据结构进行性能评估。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算法解决问题;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编程能力,能够使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实现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3. 学会使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序、查找、最短路径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学科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知识,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二、教学内容1. 线性表:介绍线性表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包括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实现方式。
重点讲解链表的各种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2. 栈和队列:阐述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场景,分析两种数据结构的操作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3. 串:介绍串的定义、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如模式匹配算法等。
优秀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模板

优秀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 学生能描述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场景。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数据结构需求,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解决。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处理。
2. 学生能够运用算法分析技巧,评估不同数据结构在解决问题时的效率,优化程序性能。
3.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解决复杂数据结构问题的能力,提高编程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编程技能,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等。
2. 线性表:讲解线性表的定义、特点,以及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
教学内容:顺序表、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等。
3. 栈与队列:介绍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栈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栈与队列的应用等。
4. 树与二叉树:讲解树的基本概念、性质,重点介绍二叉树及其遍历算法。
教学内容:树的定义、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遍历、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等。
5. 图:介绍图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以及图的遍历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5篇)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5篇)第一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五:二叉树的相关操作学生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2 年 3 月 5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级班一、设计题目设计五二叉树的相关操作二、主要内容建立二叉树,并对树进行相关操作。
三、具体要求1)利用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建立一棵二叉树。
(层数不小于4层)2)统计树叶子结点的个数。
3)求二叉树的深度。
4)能够输出用前序,中序,后序对二叉树进行遍历的遍历序列。
四、进度安排依照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本设计要求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完成设计。
建议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即系统包括哪些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同时编写相应的设计文档;第二阶段,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代码并调试,再将调试通过的各个子模块进行集成调试;第三阶段,归纳文档资料,按要求填写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上,并参加答辩。
三个阶段时间分配的大概比例是:35: 45: 20。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本课程设计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范的要求完成,在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的成果和有关文档资料包括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课程设计有关源程序及可运行程序(含运行环境)。
其中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按学校规范(见附件),其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包括的内容有:1、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系统的总功能和各子模块的功能说明;2、课程设计有关算法的描述,并画出有关算法流程图;3、源程序中核心代码的说明。
4、本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2)你的创新和得意之处;(3)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设想;(4)本次课程设计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5、源代码要求在关键的位置有注释,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程序结构和变量等命名必须符合有关软件开发的技术规范(参见有关文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
系:计算机科学系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学年学期
一.设计题目
二.主要内容
(所选课题的需求分析,实现功能等)
三.课题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包括课题所用数据结构,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符号说明等)
四.源程序及注释
五、运行示例及结果分析
(截图分析)
六、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七、总结和展望
(400字以上)
八、参考资料
(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如:
[1] 李建学等著.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案例精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唐宁九等主编.数据结构与算法(C++版)实验和课程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注:以上所有正文内容(所给八个标题除外)均采用小四字体书写,且每段首行缩进,段落间距1.3倍行距。
数据结构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3)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线性表3. 栈和队列4. 树5. 图6. 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新课讲解1. 线性表:(1)介绍线性表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2)通过实例讲解线性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栈和队列:(1)介绍栈和队列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2)通过实例讲解栈和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树:(1)介绍树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2)通过实例讲解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图:(1)介绍图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2)通过实例讲解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编写程序,实现基本数据结构的相关操作。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操作。
2. 分析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及编程能力。
3. 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课后习题等。
2. 在线资源,如教学视频、编程平台等。
七、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分配:-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0.5课时- 线性表:1课时- 栈和队列:0.5课时- 树:1课时- 图:1课时- 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0.5课时。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例100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例100例1. 设计一个简单的栈数据结构。
2. 实现一个简单的队列数据结构。
3. 设计一个链表数据结构。
4. 实现一个二叉树数据结构。
5. 设计一个哈希表数据结构。
6. 实现一个图数据结构。
7. 设计一个堆数据结构。
8. 实现一个优先队列数据结构。
9. 设计一个有向图数据结构。
10. 实现一个循环链表数据结构。
11. 设计一个红黑树数据结构。
12. 实现一个字典数据结构。
13. 设计一个AVL树数据结构。
14. 实现一个散列表数据结构。
15. 设计一个双端队列数据结构。
16. 实现一个字典树数据结构。
17. 设计一个多叉树数据结构。
18. 实现一个最小生成树算法。
19. 设计一个并查集数据结构。
20. 实现一个图的遍历算法。
21. 设计一个迪杰斯特拉算法。
22. 实现一个Floyd算法。
23. 设计一个拓扑排序算法。
24. 实现一个最短路径算法。
25. 设计一个Kruskal算法。
26. 实现一个插入排序算法。
27. 设计一个快速排序算法。
28. 实现一个希尔排序算法。
29. 设计一个选择排序算法。
30. 实现一个冒泡排序算法。
31. 设计一个堆排序算法。
32. 实现一个归并排序算法。
33. 设计一个桶排序算法。
34. 实现一个基数排序算法。
35. 设计一个计数排序算法。
36. 实现一个递归算法。
37. 设计一个动态规划算法。
38. 实现一个回溯算法。
39. 设计一个哈夫曼编码算法。
40. 实现一个最大子序列和算法。
41. 设计一个最长递增子序列算法。
42. 实现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43. 设计一个贪婪算法。
44. 实现一个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45. 设计一个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46. 实现一个信号量算法。
47. 设计一个分治算法。
48. 实现一个枚举算法。
49. 设计一个置换算法。
50. 实现一个位运算算法。
51. 设计一个红黑树插入算法。
52. 实现一个二进制查找算法。
53. 设计一个最小堆插入算法。
数据结构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线性表、栈、队列、链表等基本数据结构。
- 了解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 能够设计简单的数据结构程序。
- 能够分析数据结构的时空复杂度。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线性表、栈、队列、链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2. 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教学难点:1. 链表和树结构的实现。
2. 复杂算法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相关教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数据结构的概念,强调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 提问:数据结构有哪些作用?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解1. 线性表:- 定义: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有限序列。
- 常见线性表:数组、链表。
- 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 栈:- 定义: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线性表。
- 栈的基本操作:入栈、出栈、判空、取栈顶元素等。
3. 队列:- 定义: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表。
- 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出队、判空、取队首元素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 实现一个线性表的插入操作。
- 实现一个栈的出栈操作。
- 实现一个队列的入队操作。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2.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相关知识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课讲解1. 链表:- 定义:链表是一种由节点组成的线性表。
- 链表的基本操作: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
2. 树:- 定义: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由节点组成,节点之间具有层次关系。
数据结构基本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实际问题,用于展示所学数据结构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数据结构应用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解数据结构基本概念1. 教师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讲解常见数据结构1. 教师分别讲解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加深理解。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如图书管理系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所需数据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数据结构应用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大学数据结构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时间]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理解各种常见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 熟悉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数据结构的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 能够编写简单数据结构的代码实现。
- 能够分析和优化算法性能。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增强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概述-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的分类- 数据结构的作用和意义2. 基本数据结构- 数组- 链表- 栈- 队列- 树- 图3. 常用算法- 查找算法- 排序算法- 图算法三、教学进程1. 第1周:数据结构概述- 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讲解数据结构的作用和意义2. 第2-4周:基本数据结构- 数组、链表、栈、队列的介绍及操作方法- 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方法3. 第5-7周:常用算法- 查找算法(二分查找、散列表查找)-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 - 图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4. 第8-10周: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应用。
3. 编程实践法: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编写代码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
- 完成项目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 评估:- 课堂表现:课堂提问、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编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材名称]2.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注:以上教案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doc 8页)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doc 8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1 线性表的另一种实现。
对顺序表空间被耗尽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当数组溢出时,用一个更大的数组替换该数组。
一个较好的法则是:当出现溢出时,数组长度加长一倍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参照教材中顺序表的有关内容,按上面的要求实现顺序表,并测试当数组溢出时你的实现的运作情况。
二、所采用的数据结构ADT List{数据对象: D = {a i|a i ∈ElemSet, i=1,2…n>=0}数据关系: R1={<a i-1, a i>|a i-1, a i∈D, i=1,2,…,n}基本操作:void IniList(SqList& L);void DestroyList(SqList& L);bool ListEmpty(SqList L);int ListLength(SqList L);void GetElem(SqList L, int i, Elem &e);bool PriorElem(SqList L, Elem cur_e, Elem &pre_e);bool NextElem(SqList L, Elem cur_e, Elem &next_e);void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Elem e);void ListDelete(SqList &L, int i);void ClearList(SqList& L);}三、主要模块(或函数)及其功能typedef struct LIST{ElemType *data;int size;int max_size;}LIST;void InitList(LIST *list)//初始化{list->data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INIT_SIZE);list->size = 0;list->max_size = INIT_SIZE;}void DestroyList(LIST &list){}bool NextElem(LIST list,int cur_e,int &next_e)//后继{if(cur_e < 0 || cur_e > list.size) return false;else{next_e = cur_e + 1;return true;}}void Insert(LIST *list,ElemType value){if(list->size>=list->max_size){int i;ElemType *temp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list->size*2);cout<<endl<<"线性表原容量改变:原大小为"<<list->max_size;for(i=0;i<list->size;i++){temp[i] = list->data[i];}free(list->data);list->data = temp;list->max_size*=2;cout<<"改变后大小"<<list->max_size<<endl;}list->data[list->size] = value;list->size++;}void Insert_Back(LIST *list,int idx,ElemType value){if(list->size>=list->max_size){int i;ElemType *temp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list->size*2);cout<<endl<<"线性表原容量改变:原大小为"<<list->max_size;for(i=0;i<list->size;i++){temp[i] = list->data[i];}free(list->data);list->data = temp;list->max_size*=2;cout<<"改变后大小"<<list->max_size<<endl;}if(idx>list->size){list->data[list->size] = value;}else{int i;for(i=list->size;i>idx;i--){list->data[i] = list->data[i-1];}list->data[idx] = value;}list->size++;}void ListDelete(LIST *list,int i,ElemType *e)//删除一个元素{int j;*e=list->data[i];for(j=i+1;j<=list->size-1;j++)list->data[j-1]=list->data[j];list->size--;}void Print_list(LIST *list){int i;if(list->size == 0){cout<<"当前线性表内没有元素。
数据结构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3)了解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和算法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2)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和算法设计。
2. 教学难点(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和算法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的应用。
(2)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课讲解(1)线性表:介绍线性表的概念、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及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
(2)栈和队列:介绍栈和队列的概念、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3)树:介绍树的概念、二叉树、二叉搜索树等,以及基本操作。
(4)图:介绍图的概念、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基本操作。
3. 实例分析(1)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数据结构,找出其优缺点。
4.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
6.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数据结构相关的练习题。
(2)鼓励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拓展对数据结构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和思考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数据结构的掌握程度。
数据结构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基础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授课教师:XX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的定义、性质和操作。
(3)了解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和算法实现。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
(3)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线性表3. 栈和队列4. 树5. 图6. 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7. 算法实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操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
3. 练习法: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据结构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解释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等基本概念。
- 介绍数据结构的分类,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2. 线性表- 定义线性表及其性质。
- 讲解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如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 介绍线性表的常见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3. 栈和队列- 定义栈和队列及其性质。
- 讲解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如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 介绍栈和队列的常见操作,如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
4. 树- 定义树及其性质。
- 讲解树的存储结构,如二叉树、堆等。
- 介绍树的遍历、查找和排序等操作。
5. 图- 定义图及其性质。
- 讲解图的存储结构,如邻接矩阵、邻接表等。
- 介绍图的遍历、查找和最短路径等操作。
6. 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 介绍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数据结构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
2. 教学难点:(1)复杂的数据结构(如树、图)的存储结构和算法设计。
(2)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简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分类。
2. 讲授新课(1)线性表:- 线性表的定义、特点、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排序等。
(2)栈和队列:- 栈的定义、特点、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栈的基本操作:入栈、出栈、判断栈空、求栈顶元素等。
- 队列的定义、特点、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队列的基本操作:入队、出队、判断队空、求队头元素等。
(3)树和图:- 树的定义、特点、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树的基本操作:遍历、查找、插入、删除等。
- 图的定义、特点、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
- 图的基本操作:遍历、查找、求最短路径等。
3. 课堂练习(1)针对所学知识,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
(2)强调重点、难点,提出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样本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选题选题标准是数据结构算法实现及在具体问题中应用。
可选择下列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较综合性题目,也可自选(自选题必需经过任课老师认可)。
要求经过课程设计实践,在数据结构表示、数据结构选择及应用、算法设计和实现等方面加深对数据结构课程基础内容了解和综合利用能力提升。
对下列题目每个同学课设任务按下式确定:按宿舍,每两个宿舍同学组成一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学生运动会成绩数据库功效:学生运动会成绩数据库系统统计某校运动会上全部运动项目,各系取得分数及排名情况,包含50、100、200,400,1500米,跳高,跳远,标枪,铅球铁饼等。
进入系统后能够输入和修改某个项目标结果情况,能够按各系院编号输出总分;按总分排序;按男团体总分排序;按系院编号查询;按项目编号查询;按女团体总分排序。
分步实施:1)初步完成总体设计,搭好框架,确定人机对话界面,确定函数个数;2)完成最低要求:建立一个文件,包含某个系,5个项目标得分情况,能对文件中信息进行扩充(追加),修改和删除;3)深入要求:完成对多个系,多个项目标得分排序,和完成系统查询功效。
有爱好同学能够自己扩充系统功效。
键盘输入:系院数目,男子项目数女子项目数,(每项目取前三名,分别为10,5,2分)要求:1)界面友好,函数功效要划分好2)总体设计应画一步骤图3)程序要加必需注释4)要提供程序测试方案5)程序一定要经得起测试,宁可功效少部分,也要能运行起来,不能运行程序是没有价值。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2题目:哈夫曼树应用功效:1.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和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将已在内存中哈夫曼树以直观方法(比如树)显示在终端上;2.利用已经建好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tmTree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中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中,并输出结果,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先是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代码:题目: 利用队列实现离散事件模拟年级/专业/班: 10级软件工程一班学生姓名: xxxxxx 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 学号:08xxxxxx 08xxxxxx 08xxxxxxx08xxxxxx 08xxxxxx 指导教师: 易叶青开题时间: 200x 年 x 月 xx 日完成时间: 200x 年 x 月 xx 日目录摘要 (2)一、引言 (3)二、设计目的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2、课程设计的任务 (3)三、设计方案 (3)1、需求分析 (3)2、总体设计 (3)3、详细设计 (4)4、程序清单 (6)四、调试分析与体会 (16)五、运行结果 (16)六、结论 (18)七、致谢 (18)八、参考文献 (18)摘要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借助循环队列数据类型,采用C语言对银行业务中的排队问题进行了模拟设计.利用框图建立了该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了事件调度法仿真策略.由于离散系统本身固有的随机性,每一次仿真的运行都是一次采样过程,加之随机变量是使用伪随机数产生的,自相关性较强,因此,还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AbstractIn this paper,simulation of the bank operation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 dispersed incident and system simulation,the data type of queue in data structure and C language,The mathematic models of queuing problem with the block diagramand the simulation arithmetic of scheduling strategy were developed.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were also analyzed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sandom property of dispersed system and each running of simulation being a sampling course,in addition,the random variable being produced by using the false random number thus leading to its strong self-dependence.Key words:bank queuing business;dispersed incident;simulation;queue《数据结构》课程设计----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需要排队的场景。
这都需要排队等候,绝大多数商业机构都关心顾客必须用于等待服务时间,短暂的等待时间使机构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更多客服服务,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率。
这类模拟银行业务的排队问题,要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客源及银行服务窗口利用情况,银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统计情况,找出资源配置薄弱环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就需要用到队列和线性表之类的数据结构。
二、设计目的与任务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程实现等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综合实践能力。
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课程设计的任务模拟每一个客户到达银行、排入人最少的业务窗口队列、排至窗口并处理完业务后离开的整个过程,统计客户在银行的平均逗留时间,适时地调整同时营业的窗口数,在保持合理的逗留时间的条件下,节省银行投入的资源。
三、设计方案1、需求分析1)、系统建模: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型一般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来描述。
它们都反映了临时实体在系统内部历经的过程、永久实体对临时实体的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2)、确定仿真算法: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算法包括如何产生所需随机变量和采用怎样的方法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
3)、建立仿真模型:根据已确定的仿真算法,建立被仿真的系统的计算机模型。
4)、设计程序:程序是模型的实现。
根据确定的算法,使用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的语句完成。
5)、结果分析:由于离散事件系统固有的随机性,每次运行得到的结果仅仅是随机变量的一次取样,因此要确定结果的可信性和结果的置信度。
6)、银行有M个窗口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客户进入银行。
由于每个窗口在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要在每个窗口前顺次排队。
对于刚进和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的业务员正空闲,则可上前输业务;反之,若个窗口均有客户所占,他便会排在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
编制一个程序模拟银行的这种业务活动并计算一天中客户在银行的平均逗留时间。
2、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ADT)如下:ADT Queue{ 数据对象:D={ai|ai ElemSet,i=1,2,3…,n,n>0}数据关系:R1={<ai-1,ai>|ai-1,ai D ,i=2,…,n }约定其中a1端为队列头,an端为队列尾基本操作:(1)、Status InitQueue(LinkQueue &Q)//构造一个空队列(2)、Status DestroyQueue(LinkQueue &Q)//销毁队列Q,Q不在存在(3)、Status QueueEmpty(LinkQueue Q)//若队列Q为空队列,则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4)、Status QueueLength(LinkQueue Q)//返回Q的元素个数,即队列的长度(5)、Status GetHead(LinkQueue Q,QElemType &e)//若队列不空,则用e返回Q的对头元素//并且返回OK,否则返回ERROR(6)、Status En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7)、Status De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若队列不为空,则删除Q的对头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OK,否则返回ERROR}2)、存储结构Typedef struct QNode{ QElemType data;Struct QNode *next;}QNode,*QueuePtr;Typedef struct{ QueuePtr front; //对头指针QueuePtr rear; //对尾指针}typedef struct{int OccurTime;//事件发生时刻int NType; //事件类型}Event,ElemType; //事件类型,有序链表LinkList的数据元素类型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LinkList;3)、流程图3、详细设计算法处理的主要对象是“事件”,事件的主要信息是事件类型和事件发生的时刻,算法中处理事件有两类:一类是客户到达事件;另一类是客户离开事件。
还有模拟系统中产生的随机数的函数,处理事件表的队列链表的建立。
1)、构造一个空队列QStatus InitQueue(LinkQueue &q) 开始客户到达选择服务窗口窗口忙服务并离开队列空?窗口闲置 时间到?结 束排 队 对头取客户处理并离开NY NNYY{//构造一个空队列q.front=q.rear=(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 //申请一个地址if(!q.front) exit (OVERFLOW); //如果对头不为空就报错q.front->next=NULL; //对头指向空return OK;}2)、构造一个空的线性链表L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构造空的线性链表LL=(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生成头结点L->next=NULL;return 0;}3)、产生随机产生数值durtime办理业务所需时间,intertime下个客户到达所需时间void Random(int &durtime,int &intertime){durtime = rand()%5+1;intertime = rand()%10+1; if(en.OccurTime+intertime>CloseTime) {intertime=rand()%(en.OccurTime+intertime-CloseTime)+1;}}4)、处理客户到达事件void CustomerArrived(Event &en){//处理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0int durtime,intertime,t,i;Event p;QElemType e;++CustomerNum;Random(durtime,intertime); //生成下一个随机数t=en.OccurTime+intertime; //下一个客户到达时刻p.OccurTime=t; //现在的时刻p.NType=0; //if(t<CloseTime&&en.OccurTime+durtime<CloseTime){OrderInsert(ev,p);}//else system("pause");i=Minimum(q);e.ArrivalTime=en.OccurTime;//e.Duration=durtime; //EnQueue(q[i],e); //将事件e插入到底i窗口p.NType=i;p.OccurTime=en.OccurTime+durtime;if(QueueLength(q[i])==1) //设定第i队列的一个离开事件并插入事件表OrderInsert(ev,p);//cout<<"处理客户到达事件"<<endl;}5)、处理客户离开事件void CustomerDepature(Event &en){//处理客户离开事件,int i=en.NType;DelQueue(q[i],customer);//删除第i队列的排头客户TotalTime+=en.OccurTime-customer.ArrivalTime;//累计客户逗留时间Event p;p.OccurTime=en.OccurTime+customer.Duration;p.NType=i;if(!QueueEmpty(q[i]))//设定第i队列的一个离开事件并插入事件表{GetHead(q[i],customer);OrderInsert(ev,p);}}4、程序清单#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 <stdlib.h>#include<ctime>#include<conio.h>#define OVERFLOW -1#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struct{int ArrivalTime;//到达时刻int Duration; //办理事务所需的时间}QElemType; //队列的数据元素类型typedef struct QNode{QElemType data;struct QNode *next;}QNode,*QueuePtr;typedef struct{QueuePtr front; //队头指针QueuePtr rear; //队尾指针}LinkQueue;typedef struct{int OccurTime;//事件发生时刻int NType; //事件类型,0表示到达事件,1至4表示四个窗口的离开事件}Event,ElemType; //事件类型,有序链表LinkList的数据元素类型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LinkList;Status InitQueue(LinkQueue &q){//构造一个空队列q.front=q.rear=(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 //申请一个地址if(!q.front) exit (OVERFLOW); //如果对头不为空就报错q.front->next=NULL; //对头指向空return OK;}Status DestroQueue(LinkQueue &q){//销毁队列qwhile(q.front){ //直至对头为空q.rear=q.front->next; //对尾和对头对尾指向对头free(q.front); //清空队列q.front=q.rear; //对尾指向对头}return OK;}Status En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QueuePtr p;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if(!p) exit (OVERFLOW);//存储空间分配失败p->data.ArrivalTime=e.ArrivalTime;p->data.Duration=e.Duration;p->next=NULL;q.rear->next=p; //新结点插入队尾q.rear=p; //修改尾指针return OK;}Status Del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若队列不空,则删除q的队头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OK//否则返回ERRORQueuePtr p;if(q.front==q.rear) return -1; //对头等于对尾则返回错误p=q.front->next; //点P指向头指针e.ArrivalTime=p->data.ArrivalTime;e.Duration=p->data.Duration;q.front->next=p->next; //修改头指针if(q.rear==p) q.rear=q.front;free(p);return 0;}Status QueueLength(LinkQueue q){ //求队列q的长度并用i返回其值int i=0;QueuePtr p;p=q.front->next; //点P指向头指针while(p){ p=p->next;i++; }return i;}Status QueueEmpty(LinkQueue &q){ //判断队列q是否为空if(q.front==q.rear) return OK;return ERROR;}Status GetHead(LinkQueue q,QElemType &e){ //队列q的头结点用e返回if(q.front==q.rear) return ERROR; //如果对头等于对尾则返回错误e.ArrivalTime=q.front->data.ArrivalTime;e.Duration=q.front->data.Duration;return OK;}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构造空的线性链表LL=(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生成头结点L->next=NULL;return 0;}Status DelFirst(LinkList &h){ //已知h指向线性链表的头结点,删除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并以q返回if(!(h->next)) return -1;LinkList q;q=h->next;h->next=q->next;free(q);return 0;}Status ListEmpty(LinkList &l){ //若线性链表L为空表,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if(l->next) return 0;else return 1;}typedef LinkList EventList; //事件链表类型,定义为有序链表EventList ev; //事件表Event en; //事件LinkQueue q[5]; //4个客户队列QElemType customer; //客户记录int TotalTime,CustomerNum; //累计客户逗留时间,客户数int CloseTime;void Random(int &durtime,int &intertime){ //随机产生数值durtime表示办理业务所需时间//intertime表示下个客户到达所需时间durtime = rand()%10+1; //产生8之内的办理业务的随机数时间intertime = rand()%5+1; //产生5之内的客户到达的随机数时间/*if(en.OccurTime+intertime>CloseTime) //如果现在时刻和客户办理业务时间之和超过了银行关门时间{ //则是办理业务时间控制到银行关门时间之内intertime=rand()%(CloseTime-en.OccurTime)+1;}if(en.OccurTime+durtime>CloseTime){durtime=rand()%(CloseTime-en.OccurTime)+1;}*/}int cmp(Event a,Event b){ // 依事件a的发生时刻<、=或>事件b的发生时刻分别返回-1、0或1if(a.OccurTime==b.OccurTime)return 0;elsereturn (a.OccurTime-b.OccurTime)/abs(a.OccurTime-b.OccurTime);}//Status OrderInsert(LinkList &L,ElemType e,int (*comp)(ElemType,ElemType)) Status OrderInsert(LinkList &ev, Event &en,int (*comp)(ElemType,ElemType)) {//将事件插入事件表中LinkList s,p;s=(LinkList) malloc(sizeof(LNode));//生成新结点s->data.OccurTime=en.OccurTime;s->data.NType=en.NType;s->next=NULL;if (!ev->next){ev->next=s;return 0;}p=ev;while(p->next&&p->next->data.OccurTime<en.OccurTime) //时间表为空和直至银行关门时刻结束p=p->next;s->next=p->next; //插入事件sp->next=s;return 0;}void OpenForDay(Event &en){//初始化操作TotalTime=0;CustomerNum=0; //初始化累计时间和客户数为0InitList(ev); //初始化事件链表为空表en.OccurTime=0;en.NType=0; //设定第一个客户到达事件OrderInsert(ev,en,cmp); //插入事件表for(int i=1;i<=4;i++)InitQueue(q[i]); //置空队列//cout<<"银行开门"<<endl;}int Minimum(LinkQueue q[5]){ //找出4个窗口中排队人数最少的窗口,并用j返回其值int min=QueueLength(q[1]),j=1;for(int i=1;i<5;i++){ if(min>QueueLength(q[i])) j=i; }return j;}void CustomerArrived(Event &en){//处理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0int durtime,intertime,t,i;Event p;QElemType e;++CustomerNum;Random(durtime,intertime); //生成下一个随机数t=en.OccurTime+intertime; //下一个客户到达时刻//cout<<"durtime="<<durtime<<" intertime="<<intertime<<" t="<<t<<" CloseTime="<<CloseTime<<endl;p.OccurTime=t; //现在的时刻p.NType=0; //if(t<CloseTime) //银行尚未关门,插入事件表{OrderInsert(ev,p,cmp);}i=Minimum(q);e.ArrivalTime=en.OccurTime;//e.Duration=durtime; //// printf("A client arrive %d window ",i);printf("\t## 客户到达%d窗口 ",i);printf("(arrive time:%d durtime:%d) ##\n\n",en.OccurTime,durtime);//cout<<" arrive time:"<<en.OccurTime<<" durtime="<<durtime<<" 客户排到"<<i<<"窗口\n"<<endl;EnQueue(q[i],e); //将事件e插入到底i窗口p.NType=i;p.OccurTime=en.OccurTime+durtime;if(QueueLength(q[i])==1) //设定第i队列的一个离开事件并插入事件表OrderInsert(ev,p,cmp);//cout<<"处理客户到达事件"<<endl;}void CustomerDepature(Event &en){//处理客户离开事件,int i=en.NType;DelQueue(q[i],customer);//删除第i队列的排头客户printf("\t\t ## 第%d窗口的客户离开 ## \n\n",i);TotalTime+=en.OccurTime-customer.ArrivalTime;//累计客户逗留时间Event p;p.OccurTime=en.OccurTime+customer.Duration;p.NType=i;if(!QueueEmpty(q[i]))//设定第i队列的一个离开事件并插入事件表{GetHead(q[i],customer);OrderInsert(ev,p,cmp);}//cout<<"处理客户离开事件"<<endl;}void Bank_Simulation(){cout<<"\t\t\t请输入CloseTime:";cin>>CloseTime;cout<<endl;OpenForDay(en); //初始化while(ev->next!=NULL){en.OccurTime=ev->next->data.OccurTime;en.NType=ev->next->data.NType;DelFirst(ev);if(en.NType==0)CustomerArrived(en); //处理客户到达事件else CustomerDepature(en); //处理客户离开事件//if(en.OccurTime>CloseTime) break;}cout<<endl;cout<<" ******************************************************* "<<endl<<" ** ** "<<endl;printf(" ** 在时间段%d之内有 %d 位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 ** \n", CloseTime,CustomerNum);printf(" ** 客户平均逗留时间: %f ** \n",(float)TotalTime/CustomerNum);cout<<" ** ** "<<endl<<" *******************************************************"<<endl;}void start() /*开始函数*/{cout<<" **** ****\n"<<" **** **** **** ****\n"<<" **** **** **** ****\n"<<" **** **** **** ****\n"<<" **** **** **** ****\n"<<" **** **** **** ****\n"<<" **** **** ****\n"<<" **** ########################## ****\n"<<" **** # 欢迎使用# ****\n"<<" **** # 银行离散模拟系统# ****\n"<<" **** ########################## ****\n"<<" **** # 10级软工1班 28-33号 # ****\n"<<" **** ########################## ****\n"<<" **** ****\n"<<" **** ########################## ****\n"<<" *** ## 进入模拟系统 ## ***\n"<<" ***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n";Bank_Simulation();}int main(){srand(unsigned(time(0)));system("color 9f");start();return 0;}四、调试分析与体会银行离散模拟事件充分利用了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顾客先到的先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