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植物修复是 以植物 忍耐 和超量 积累某种或某些 化学 元素 的理论 为基础 ,利 用植 物及 其共 存微生 物体系 ,包 括植物对污染 物的吸收与富集、根系分泌物 以及 土壤微
植物 系统产生毒 害作用 ,不仅 导致土壤退 化、土壤生
态结构 和功 能紊乱 、植物 的生 长发育异常 、农作 物产量
【 摘要1本 文在论 述土壤 重金 属污染 来源及危 害的基础上 ,综述 了植 物修 复原理、植 物修 复分类、植 物修 复的优点和
局 限 性 ,提 出 了今 后 的 重 点 研 究 方 向 。
【 关键词1重金 属 ;土壤 污染;植 物修 复
中图 分 类 号 :X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2 8 8 X ( 2 0 1 3 ) 0 5— 0 0 7 0— 0 3
t ,C u 3 4 0万 t ,P b 5 0 0万 t ,Mn 1 5 0 0万 t ,N i 1 0 0万 t ,
B r o o k s 提 出的参考值 J ,即把植 物 叶片或地 上部分 ( 干
质量 ) 中c d含量 达到 1 0 0 m g / k g ,C o 、C u 、N i 、P b含 量
2 植物修 复原 理
重 金 属 在 土 壤 中 的 自然 净 化 过 程 十 分 漫 长 ,一 般 需
1 土壤重 金属 污染 来 源及危 害
土 壤 重 金 属 污 染 物 的来 源 途 径 主 要 包 括 :采 矿 、冶
要上千年时 间,其污染具有隐蔽性 、不可逆 性和长期性 等特点 ,就 目前技术条件而言 ,土壤污 染治理仍然 是国 际性难题 J 。1 9 7 7年 B r o o k s 提 出超 富集植物 的概念” J , 1 9 8 3年美 国科学家 C h a n e y首次提 出利 用超 富集植 物清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的积累在土壤中会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研究和探索有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物吸附、生物浸泡、生物交换等方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根据生物修复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动物修复等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轻污染和中度污染土壤。
通过选择耐重金属的植物,使其吸收并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转移到植物体内的地下部分,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
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有植物吸附、植物蓄积和植物菌根等。
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应用适合的微生物处理土壤,使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固定或转化,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有菌株修复、生物酶修复和微生物育苗等。
动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宜的土壤寄生动物,如蚯蚓,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有机废物处理,以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壤质量。
2. 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有土壤剖面改良、土壤诱导透析和土壤覆盖等。
土壤剖面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防止重金属的垂直迁移,减少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这包括深耕、多翻耕、插秧、开沟等操作。
土壤诱导透析:利用电场、渗滤和透析等功能,通过透析草酸、螯合剂等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中度至重度污染的土壤。
土壤覆盖:通过覆盖物,如膜、草坪、植物固定剂等,隔离土壤和大气、水等环境,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轻度至中度污染的土壤。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修复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引言 •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 植物修复技术原理与特点 • 植物种类选择与育种策略
目录
•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 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 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和新技术成果。
04
启示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是促进植物修复技术发展的重 要途径。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 交流与合作活动,学习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 我国植物修复技术的跨越式发
展。
07
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主要挑战和问题
植物修复效率
目前已知的超富集植物通常生长 缓慢,生物量小,修复效率低, 难以满足大面积土壤修复的需求
植物修复技术优缺点分析
• 社会可接受度高:植物修复技术符合公众对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的期望,易于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
植物修复技术优缺点分析
1 2
修复周期长
植物修复技术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著降低土 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难以满足紧急治理需求。
受环境条件限制
植物生长受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可 能导致修复效果不稳定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增加生物量,以提高植物修复效率。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02
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强化重金属的活化、吸收和转
运过程,提高修复效果。
农业措施辅助
03
结合合理的农业措施,如施肥、灌溉、耕作等,改善土壤环境
,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
政策法规支持和科技创新推动
政策法规支持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重金属被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影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城市化进程以及废弃物处理等。
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和人体健康等方面。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能够抑制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同时,重金属还可经由食物链被人体吸收,引发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
第三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常用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物理修复主要通过土壤改良和土壤覆盖等手段,促进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
化学修复使用化学物质,如添加纤维吸附剂、磷酸盐等,以吸附、沉淀和稳定化重金属。
而生物修复则通过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能力,将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沉积物或被植物根系吸收。
第四章: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覆盖、土地平整等。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变土壤pH值和结构,从而减少重金属的活性。
土壤覆盖则是利用覆盖层(如聚乙烯薄膜、植物秸秆等)来隔离土壤与大气接触,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地下水的污染。
土地平整可用于降低土壤酸碱度,促进重金属的迁移和稳定。
第五章: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可溶性。
常用的化学修复剂包括磷酸盐、硫酸盐和纤维吸附剂等。
磷酸盐可以和重金属形成沉淀物,使其转化为难溶性态,从而减少重金属的活性。
硫酸盐通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生成难溶性或难被植物吸收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可毒性。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常见的修复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来源是锌、铜、铅、汞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废水和废气排放,以及某些农药和化肥的长期施用。
沉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根部吸收到作物中,造成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被污染的农作物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导致重金属元素沉淀在土壤中,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现实和长期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1.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重金属溶解在土壤中,会阻碍果蔬等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些重金属甚至会进入作物的内部,残留在植物的肉质部分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污染土壤重金属难以被土壤生物分解和降解,长期积累在土壤中。
这些重金属会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3.危害生态环境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逐渐加重,直接影响到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以及接下来的世代。
具体来说,重金属物质通过某些生物体如鱼类、贝类等进入人体,长期摄入后会导致严重的慢性重金属中毒。
二、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并通过细胞分裂、根系释放等方式将污染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具体措施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
优点: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缺点:生物修复周期长,效果不确定;大规模修复难度较大,难以掌控。
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它可以通过加入无机物、有机物和酸碱等化学试剂的方法,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状态和形态,从而达到清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进展
科技风2021年4月心机械化工DOD10.19392/ki.1671-7341.202111086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进展高诗倩1*马广翔2马涛2黄丽珠2邱金伟21.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3摘要: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对环境和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现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可用于修复受金属污染的土壤,其中生物修复中的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提取富集转化等一系列的做用降低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作用。
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被认为是具有成本效益、效率高、新颖、环保和太阳能驱动的技术,公众接受度高。
植物修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化学辅助植物提取和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技术也可大规模用于净化受污染的土壤,在基因工程领域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修复能力,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机制和有效性加以研究,帮助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重金属;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生物可利用度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
人类通过矿石提取、污水排放等途径将这些元素释放到环境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自然的生物地化循环的干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与有机物不同,重金属基本上是不可降解的,因此会在环境中积累。
重金属元素是单质密度大于4.5g/cm3的一类金属元素的总称⑴。
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后,若含量高于安全标准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就是土壤重金属污染。
由于它们有进入食物链的风险,所以这些重金属在农业土壤和水资源中的积累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现如今有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可用于修复受金属污染的土壤。
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修复过程中工作量大,且修复成本较高,土质混浊,使得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且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
所以,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经济有效的修复方式就是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它们对环境和生物系统都具有高度的毒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积累能力,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因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也成为了严重受污染的环境之一。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将探讨几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修复方法,主要依靠微生物、植物和生境三者共同发挥作用,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
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对土壤污染修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些微生物能通过酸化、还原、解毒等途径促进重金属的转化和固定。
植物利用自身的生物学、化学学、地学等属性来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依靠植物生理特性、代谢特性、土壤水分微生物等对土壤进行修复。
同时,生境也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因素,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与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于修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依赖于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的代谢活动、生物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硫酸还原作用等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其中菌种的筛选和泥土对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应优先考虑我国土壤中自生的特有菌种,如硫酸盐还原菌、铁还原菌等,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改变土壤pH值,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微生物活性。
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才能发挥更好的修复效果。
四、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植物的生长特性,包括镉、锌、铜、铅、汞等金属离子的吸收与积累,使其达到修复的目的。
植物吸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或是直接在土壤中进行。
芦苇和蓖麻是土壤中出现重金属污染后自然生长的两种植物,能吸附污染物质,同时可以生长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土壤中。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氧化状态或降低土壤pH值,为植物吸收重金属离子创造适宜的条件。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元素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探索有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其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修复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概述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特征、筛选方法,以及植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概述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eavy Metal Hyperaccumulator)是一类能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生长,并且体内重金属含量显著超过一般植物的植物种类。
这些植物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和生物化学过程,能够在体内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铜、锌、铅、镉、镍、钴等,而不会受到明显的毒害。
因此,它们对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能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环境中正常生长,甚至在这些环境中表现出优于其他植物的生长特性;二是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远超一般植物,通常是普通植物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三是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具有选择性,即某种植物可能只对某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发现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种类,如铜草(Thlaspi caerulescens)、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镍豆(Alyssum bertolonii)等。
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矿区、冶炼厂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在植物修复技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有效地将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并固定在植物体内,从而降低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
我国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五、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修复周期长、成本较高以及对复杂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不稳定等。因此,未来 研究应以下方向:
1、强化对关键修复过程的机理研究:深入探讨污染物降解、植物吸收和微 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等关键过程的机理,为优化生物修复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石油污染土 壤的修复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 进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国石油污染土壤的分布、成因及现状;通过实验研 究,探究不同修复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修复效果。
成果与不足
经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本次演示得出以下结论:各种修复技 术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物理修复虽然见 效快,但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化学修复虽然能够迅速降低土壤中的石油含 量,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修复虽然环保、节能、成本低,但修复时间较长, 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 成本、减少二次污染以及优化生物修复等。
3、复合污染:由于多种重金属在环境中可以相互转化和迁移,使得土壤中 的重金属污染常常呈现出复合污染的特点。这不仅增加了治理的难度,也使得生 态环境的修复更为复杂。
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化、降低 或消除污染的技术。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结论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演示 通过对现有修复技术的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展望 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单一修复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组合应 用多种修复技术、研发新型高效环保的修复剂和添加剂、改良微生物和植物品种 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毒 热
水
限制因素
气 肥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分别按垃圾占混合基质0、25%、50%、75%、100%等 配置垃圾营养土、然后按土壤重的25%,垃圾重的50% 加水(相当于田间持水量)。陈化7天后,测定速效氮、磷、 钾。以后每隔7天测定速效氮、磷、钾,考察垃圾土的养 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垃圾土的速效氮、磷、钾含量 随时间的变化与土壤小的速效氮、磷、钾随时间的变化 趋势基本一致,但其速效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土壤。 因而具有较高的肥力,具有持续、稳定提供养分的能力, 可以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
植物稳定技术
利用耐重金属植物降低土壤中有毒 金属的移动性,从而减少金属被淋 滤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 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植物挥发技术 植物提取技术
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而减 少土壤中一些挥发性污染物。
利用重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 从土壤中吸取一种或几种重金属, 并将其转移、储存到植物根部可收 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
干涸型采矿场:可采用 交替循环修复法进行修 复,即在采矿场中堆积 一层垃圾,再堆积一层 泥土和碎石,交替进行 充填。一般垃圾层的厚 度可取2米左右;泥土、 碎石层的厚度可取30厘 米左右。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⑵有覆盖层的浅采矿场修复
有覆盖层的浅采矿场是指覆盖层比较厚,开采深 度在30米以下的露天采矿场。
无覆盖层的浅采矿 场是指覆盖很薄, 开采深度小于30米 的采矿场,如开采 石灰石、花岗岩等 的露天采矿场。
亚洲第一大露天石灰石矿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无覆盖层的 浅采矿场
水淹型采矿场:若其 中的水体与其他水系( 地表水或地下水)没有 连通,则可用一般充填 料充填进行修复。若其 中的水体与其他水系相 连通,为了保护其他水 系不受污染,则应对充 填料进行严格的选择。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物质对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都是一种强烈的毒性物质,直接影响着地下水和植物的生存。
而植物修复技术则被广泛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本文就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植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及其代谢能力对土壤、地下水、废水及气体等环境因素进行治理的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将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他们的生长、代谢、吸收、积累、转运等生理生化过程,来修复、减轻土壤、地下水、废水及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二、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吸附作用植物根系表面分泌的分泌物,具有吸附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
例如,筛子芦、白皮松等植物能够通过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方式减轻土壤中的污染物。
2. 生物富集作用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是通过生物累积作用实现的。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位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上转运到植物体内,使其在体内得到积累。
例如,农杆菌、高粱、枸杞等植物表现出了强烈的富集效应。
3. 生物还原作用植物从根中排放出的一些物质,在土壤中与微生物共同作用,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还原。
例如,一些生长在湿地中的植物具有很强的生物还原能力,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还原为微生物可利用的价态。
4. 生物分解作用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与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共同作用,能够分解有毒污染物。
例如,旋花、水稻、甜菜等植物具有分解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效果。
三、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植物修复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在于:1. 治理成本低:植物修复技术需要的成本相对其他治理手段较低。
2. 对环境友好: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无脏污、无物理损伤的修复方式,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操作方便:植物修复技术的操作简单,对于一些难以人工访问的区域非常适合。
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大挑战,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活动,土壤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经济等特点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治理手段。
植物修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能力来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
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降解等作用,可以减少或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植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富集、转运、代谢等作用,修复土壤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技术。
它依托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能力,通过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治理。
植物修复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植物的吸收能力:植物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也能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2. 植物的转运和富集作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后,通过植物的整体生物过程,将其转移到植物的茎、叶、果实等地方,从而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3. 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植物根际和根系内部的微生物可以协助植物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的治理效果;4. 生物多样性的促进:在植物修复过程中,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生长迅速、吸收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同时保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
二、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植物修复技术根据不同的修复机制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植物吸收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几类。
1. 植物吸收技术:指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中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富集,达到减少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的目的。
植物吸收技术一般适用于有机物、重金属等某一类污染物的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最新研究动态
技 术 。 且像农耕 土壤一样 . 况 污染轻 严重 的 土壤 。 是具有 费用低 、 境 但 环 用 。但是 生物 修复技 术能 克服上 述 物修 复技 术特别 适用 于被 重金属 污
( )重 金 属 污 染 土壤 的植 物 一
微 且污染 面积 大的地 方很难 实 际应 亲 和性 等特 点 。 近年来 备 受关注 。 植 修 复 中超 积 累植 物 的利用 在 重金 属污染 土壤 上生 长 的植 理化学 方法净 化技术 的缺 点 .生 物 染 的大 面积 矿 山地 区和 农耕 土壤 . 物一般具 有抑 制毒 性金 属 的机制或 修复技术 是利用 微生 物和植 物等 生 它 既可 以改 良土壤 .也 可以长 时间 者植物 体 内存 在大 量重 金属 不影 响 物活动 治理 土壤重金 属污染 的一 门 对 重金属 的无 害化起作用 。
界 面临 的巨大挑 战。其 中重金 属污 生物 创 造有 利 的土 壤 生 活环 境 . 要 金属 耐性 强 的植 物 .也会 出现很 难
染 土壤 的治理是 目前 国际上 难点 和 满足 这些条件 相 应 的费 用也 随之提 生长 或死亡 的现象 。 即使 生存 . 复 修 热 点研究领 域之一 。 交 换及不溶 化 固定 等 多种理 化学方 高 .还很难 把 重金属积 累的微 生 物 高浓 度污染 的矿 山地 区的土壤需 要
很 长的时 间。
科学 家们利 用 固定 、 过滤 、 离子 从土 壤 中分离 和除 去。
植物修 复技 术与其 他修 复技 术
法 。 图净 化重金 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染 的土壤 。 试 但 相 比 .要 达到 预期 净化 目标 需要很 这 些技术 的应用需 要 高价 的装备 和 长 时间 还 很难 应用在 重金 属污 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 (4)用于净化重金属的植物器官往往会通 过腐烂、 过腐烂、落叶等途径使重金属元素重返土 壤,因此必须在植物落叶前收割植物器官 并将其无害化处理。 并将其无害化处理。 • (5)修复土壤只能局限于植物根系所能延 伸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0cm土层厚度。 20cm土层厚度 伸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0cm土层厚度
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 属污染的 植物修复
修复对象为重 金属污染的土 壤。通过植物 的吸收、挥发、 的吸收、挥发、 根际过滤、降 根际过滤、 解、稳定等作 用,可以净化 土壤中的污染 物,达到净化 环境的目的。 环境的目的。
二、植物修复的特点
修复植物主要包括: 修复植物主要包括: 乔木(杨树、柳树等),灌木和草类( ),灌木和草类 乔木(杨树、柳树等),灌木和草类(荨 苜蓿等),农作物(向日葵、大豆等) ),农作物 麻、苜蓿等),农作物(向日葵、大豆等)
五、展望
• 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的特点正成 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 为全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为全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它以太阳能 为驱动能源,适用于中、 为驱动能源,适用于中、低浓度污染土壤 的治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的治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更适合发 展中国家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中国家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该技术研究和应用时间较短,在理论体、 但该技术研究和应用时间较短,在理论体、 修复机理及技术工艺上仍须进一步完善, 修复机理及技术工艺上仍须进一步完善, 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 1、应用广 泛,可用于 处理土壤污 染、净化空 气和水体
3、可使地表长期 稳定, 稳定,不会形成 二次污染或导致 污染物的转移, 污染物的转移, 有利于生态环境 的改善和野生植 物的繁衍 2、原位修复, 原位修复, 不占场地, 不占场地,环境 影响小; 影响小;修复环 境同时也美化了 环境; 环境;是一个自 然过程, 然过程,易被公 众接受
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一、引言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重金属对土壤和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具有长期性和积累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因此,寻找有效的修复方法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
二、植物吸收修复法植物吸收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然后通过剪除、收割等方式将重金属带走,从而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常用的修复植物有耐重金属的植物(如拟南芥、铜锈树等)和富集重金属的植物(如剑麻、酸模等)。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效果受到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三、菌根修复法菌根修复法是通过植物与菌根共生菌的相互作用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
菌根能够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菌根菌还能够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减少其毒性。
因此,通过引入菌根菌来促进植物生长和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菌根菌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土壤改良修复法土壤改良修复法是通过改良土壤性质来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常用的改良方法有添加有机物、石灰等。
有机物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
石灰能够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pH值,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因此,通过改良土壤性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
五、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而微生物能够降解重金属和促进植物生长,二者相互协同作用,达到修复土壤的效果。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六、生物炭修复法生物炭修复法是利用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土壤中的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众多修复技术中,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和可持续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阐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原理、机制及优势,包括植物提取、植物稳定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方式。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实例和效果,分析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重金属种类下的适用性。
本文将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与影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矿山开采、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城市污泥和垃圾的不当处理等。
这些活动将重金属如铅、汞、铬、镉等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水、空气和生物链等途径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且易被植物吸收,从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质量,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抑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重金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引发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疾病。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方法,具有修复效果好、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重金属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来减轻或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蓄积作用:某些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和蓄积重金属离子,将其固定在根系和地上部分组织中,减少其在土壤中的可溶性和可迁移性。
这有助于稳定重金属的存在形态,防止其进入食物链和地下水。
2. 降解作用:一些植物具有超富集能力,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这些植物通常被称为超富集植物或超级吸收器。
通过采收这些植物,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移除。
3. 转化作用:某些植物能够将吸收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较为稳定或低毒的形态,减少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性。
这包括重金属的还原、氧化、沉积和络合等转化过程。
4. 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淋溶。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物质,如有机酸和螯合剂,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5. 促进微生物活动: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供碳源和能量,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这些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共生,形成根际微生物群落,进一步参与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和降解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修复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植物的种类选择、土壤性质、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环境条件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物种和修复策略,并进行监测和管理。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前言】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化性活泼、具有毒性和较强稳定性的金属元素。
长期以来,人类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冶炼业等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土壤会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的毒性和稳定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致命的。
重金属可以积累在土壤中,进而被植物吸收,造成植物生长障碍、减产甚至荒漠化。
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也会通过水、空气等途径污染周围水体和大气,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多种疾病。
例如,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脑功能下降,而镉中毒则会引起肾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会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还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无法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二、生态修复技术】为了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修复技术逐渐成为了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
1、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选育草、木、菌等能耐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利用其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减小土壤重金属的浓度和面积分布,从而提高土壤的生态质量。
部分具有耐盐、耐污染能力的植物被广泛用于海岸盐碱地和矿山等重金属污染区的生态修复。
2、菌根技术菌根技术是通过将植物根系与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菌根菌纤维网络结合,增强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和移动性。
菌根技术中广泛的菌根菌有丝体菌根菌和不完全菌根菌。
海桐菌、黑木耳菌等,是能耐重金属污染的不完全菌根菌。
3、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对污染物的生物吸附、生物还原、生物转换和生物解毒作用来修复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和机理研究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将从修复技术和机理两个方面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探讨。
一、修复技术(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或利用物理工具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有土壤剥离法、土壤覆盖法等。
土壤剥离法通过剥离受污染的表层土壤,将其置于安全区域进行处理和填埋,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土壤覆盖法则是利用覆盖材料(如聚乙烯薄膜、稻草等)来隔离重金属和植物根系接触,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吸收。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性,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有添加剂法、稀土元素法等。
添加剂法是向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改性剂或添加剂,通过与重金属形成难溶或不溶的化合物,使重金属得以固定和稳定。
稀土元素法则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稀土元素,使稀土元素与重金属竞争吸附位置,减少重金属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概率。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移和转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有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和组织吸收重金属,将其积累在地上部分或根系,并通过剪除和燃烧等方式将重金属转运至地上部分,从而实现重金属的修复。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重金属固化或转化为不易迁移和吸收的形态。
二、修复机理(一)土壤环境因素: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纹铁矿含量等土壤性质对重金属的形态和迁移有一定影响。
酸性土壤中重金属更容易溶解和迁移,而中性或碱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较低。
(二)植物吸收机理: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和根突等结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作者:黄梦华
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4期
摘要:分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从超富集植物、植物挥发、植物积累、植物代谢、植物固定等方面探讨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阐述了超富集植物修复机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
1 引言
重金属通常是指一种元素的原子密度大于6 g·cm-1(除了砷之外)[1]。
这些元素主要是指Cd、Cr、Cu、Hg等,其中Co、Cu、Cr、Mn、Zn是生物体内所必须的元素,而其它Cd、Hg和Pb则不是生物体内的必须的元素。
环境中的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重金属本底值,二是人为排放到土壤中的重金属。
目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据报道[2],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到了1 000万hm2。
同时国内常有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如血铅事件、Cd米污染事件、As污染事件和龙江镉污染事件等。
2 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目前对重金属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3]是指利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化学修复[4]是指加入到土壤中的化学修复剂与污染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降解和毒性被去除或降低的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是指以生物为主体,利用生物吸收、降解、转化污染物,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是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但是它们有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工程量大、投资高、引起土壤肥力减弱和修复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不能得到广泛的使用;利用生物修复研究目前比较少,将其利用到治理重金属的污染土壤的案例更少。
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质量小,累积的重金属难以从污染场地中转移出来,限制了利用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推广。
植物修复具有效率高、安全性能好、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和环境友好型等优点而备受当前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2.1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对某种污染物(重金属)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植物体内或者将污染物降解(或者使形态改变)而利用,其后对植物,尤其是植物的地上部分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去除或者消减污染物对环境危害的治理技术。
它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生物修复技术,能在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保持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的状况下,通过植物的根系直接
将大量的重金属吸收,从土壤中移去重金属从而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它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
对重金属的修复类型主要包括植物富集、植物固定、植物挥发、植物降解、植物转化和植物刺激。
2.2 超富集植物
超富集植物最早由Brooks等[5]提出,是指茎中Ni的含量大于1 000mg·kg-1的植物,其后超富集植物的概念得到了扩大,且更加的全面。
目前对超富集植物的定义[6]为植物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大于根中重金属的含量,且植物地上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的值,但该植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该植物的转运系数大于1。
目前限制植物修复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工作,当前国内外发现的超富集植物700余种[7],其中360多种为Ni的超富集植物[8];广西Mn的产量超过了全国总产量的1/3,而受重金属Mn污染的区域较广,但目前国内发现的Mn的超富集植物仅5种。
2.3 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部分易挥发的污染物的方法,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于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而释放到大气中[9]。
植物挥发技术往往被用来处理Hg、As和Se 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具有比较低的气化点,容易在植物组织中转化而形成能够通过植物气孔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但是这种修复技术往往只是杯水车薪的工作,并没有达到修复的效果,因为它只是将土壤中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植物转化挥发到了大气中,但是这些元素形态有较容易与水结合,而又散落到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污染场地的扩大。
2.4 植物积累
植物主要可以通过植物萃取技术和植物过滤作用达到累积重金属的效果。
植物萃取技术或者又称为植物提取技术,是指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从污染土壤中超量吸收、累积某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元素,之后将植物地上部分收获并集中处理的技术。
2.5 植物代谢
植物代谢是指重金属(主要指As)进入植物体内后,其价态在植物组织中发生转化,降低其对植物组织的危害,达到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目前主要研究有砷的形态转化。
砷在污染土壤及植物根系中主要是以砷酸盐的形式存在,在植物叶片中则主要是以亚砷酸盐的形式存在,有机形态的砷基本不存在于植物的组织中。
砷超富集植物之所以能够吸收高浓度的砷有可能是由于亚砷酸盐在植物组织中对组织的破坏较小的原因。
2.6 植物固定
植物根系可以分泌某些特定的物质,使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得以固定或者沉淀,从而降低了污染土壤中以重金属的有效态形式的存在,降低了其进入地下水以及植物体内继而进入食物链
中的可能性,减轻了重金属对于人体及环境危害的潜在可能性。
目前对于这方面应用成功例子主要是Pb和Cr[6]。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只是将重金属的形态改变了,并没有改变其在污染土壤中的存在。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则有可能使被固定下来的重金属重新解离出来而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
3 超富集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3.1 抗氧化酶系统
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由酶与非酶物质组成,抗氧化酶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非酶物质主要是指富含-SH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硫巯基(-SH)与植物络合素(PCs)。
植物组织中的富含-SH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硫巯基(-SH)与植物络合素(PCs)的存在,将会与进入植物组织中的重金属结合产生络合物,降低重金属在植物组织中的活性,进而降低了重金属对于植物的伤害,起到了保护植物的作用。
目前对超富集植物的解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0-12],一般在低浓度下,抗氧化酶起着主要的解毒作用;而在高浓度的重金属下,非酶物质起着主要的解毒作用。
3.2 超富集植物氮素代谢
目前对于超富集植物的氮素代谢系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的NO-3N,在植物体内经过硝酸还原酶等一系列物质的作用转化为NH+4-N-即大量活性铵根,植物可以通过GS/GOGST和GDH两条途径清除植物组织中产生的NH+4-N,从而降低NH+4-N在植物组织中的累积。
但是当植物受到外界的胁迫毒害作用后,植物的该两条途径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产生了大量的NH+4-N累积在植物的体内,从而将影响到植物体内氨代谢,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但是超富集植物在受到重金属的胁迫时,植物会通过GS/GOGST和GDH活性将得到加强,有利于清除植物组织中产生的NH+4-N,从而降低NH+4-N在植物组织中的累积,起到保护植物免受氨毒害。
3.3 超富集植物碳代谢
通常所称的碳水合物代谢主要是指植物体内的碳代谢,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碳素代谢,因此对于超富集植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常见物质的变化研究是重要的。
但是目前对于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碳素代谢的研究比较少,这将可能成为今后植物修复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3.4 改良剂应用于植物修复
利用化学或者物理改良剂,可以有效地稳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减少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累积,龚海军等人[13]在对施加改良剂-土壤换元素对两种污染土壤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土壤改良剂能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上水稻糙米的Cd、Pb累积,其效果与土壤改良剂用量、土壤pH值及土壤Cd、Pb含量有关,可能对酸性土壤更有效。
熊俊芬等人[14]研究蛭石、白云石、磷石膏、草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对砷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砷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改良剂均能够缓解砷毒。
而对于超富集植物添加改良剂的研究,如李磊等人[15]研究了施用不同配比的石灰和泥炭,对红蛋生长及其去除污染土壤铅、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中pH值,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降低,提高了植物的生物量,从而提高了Pb的迁移量。
4 结语
植物修复具有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优势,这将激励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植物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作中去的动力。
目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机理以及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利用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结合植物修复技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Park J H,Lamb D,Paneerselvam P,et al.Role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enhanced bi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loid) contaminated soil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5):549~574.
[2]章轲.土壤污染告警[N].第一财经日报,2010-11-17(2).
[3]吴大付,张莉,任秀娟,等.超富集植物研究新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
报,2011,39(3):55~59.
[4]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Brooks R R,Lee J,Reeves R D.Detection of nickliferous rocks by analysis of herbarium species of indicator plants[J].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1977(7):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