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也将涉及到这一部分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初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近代史的知识点,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备考。
1. 近代史的时间范围近代史一般指自17世纪中叶以来,即近400年的历史时期。
具体的时间范围可以从明朝末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冷战结束。
2.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1)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代表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等。
这些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引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2)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提出了均田免粮、共产教育的理念。
太平天国最终失败后,清政府推行了戊戌变法,试图进行改革与革命,但结果并不成功。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起源于对《凡尔赛和约》的抗议,并成为了反对封建思想和帝国主义的声音。
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要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试图实现国家的民主、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
(5)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段历史,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了激烈的国共内战,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近代史的影响与启示近代史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它揭示了中国在世界大潮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我们要加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警惕外来势力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威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最后,它强调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为我们建设美好的社会提供了借鉴。
中国近代史(时间顺序整理)
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四川最为强烈。署理四川总督赵 尔丰下令打伤群众,造成成都血案。
目的: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 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 阶级改良派
由于革命形势日趋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与文学社两个团体决 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 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1895年
严复在《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后又翻译了《天演论》
春
成立兴中会
1898年 3月
在檀香山成立。提出“驱除鞑虏
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是 不能改变的。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大作
张之洞写了《劝学篇》
1900年 1904年 20世纪初 1905年 1905年~ 1907年
1839年
1840年 1841年 1842年 1843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59年 1861年 1864年 1885年 1894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
2月
5月
广州三元里武装 斗争
中英
6月
7月
金田起义
3月
太平天国定都南 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 法
9月 天京事变
6月
洋务运动
7月 太平天国灭亡
A、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 思主义是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 论的统一。 B、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 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作 了比较确切的阐述。
5月 五四运动
10月
1920年 8月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整理一、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1840年至1842年,发生在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事件。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政府对英国贸易的限制引起的。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1842年,中国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主要包括割地赔款、对外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赔偿军费等内容,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造成了严重损失。
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运动。
它始于1862年,兴起于1860年代末,至1901年结束。
洋务运动是中国在面对外国侵略的情况下,试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以自救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尝试。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修造近代化军舰、引进西方武器、兴办洋务工厂、招聘西方专家、创建翻译机构等。
虽然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了一个口子,但由于存在许多弊端,如经费来源、管理制度不善、技术保密等等,使得这个运动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三、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1894年至1895年,中国和日本因对朝鲜的影响权而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签订了对中国具有严重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台湾、澎湖群岛,并赔偿二百万两白银给日本,此次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颗粒无收。
四、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的诞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五、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它始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的学生游行示威中逐渐蔓延全国,并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
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民主与科学思想迅速传播的开端,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1、简述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其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1)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办民用企业,主要有: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2)建立新式的陆军和海军。
主要有: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并用洋枪洋炮装备军队;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北洋水师为其海军主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三种。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失败?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第四,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
3、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失败原因:(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1.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5世纪意大利,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转变,推动了人文主义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2. 维也纳体系:19世纪初,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议,旨在维持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3. 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法国发生的一场政治革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结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4. 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工业变革,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帝国主义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和美国对亚非拉等地区进行殖民和势力范围的扩张,并发生了一系列殖民地独立运动。
6.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欧洲各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7. 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一场政治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造成了数千万人的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9. 冷战:1945年-1991年,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势力之间的一场政治对抗和军备竞赛,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普遍宣言人权: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规定了人类基本的天赋权利,代表了人权历史上的里程碑。
近代史脉络整理
专题一苦难与抗争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剿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中国近代史通史整理
考点
考点4:新三民主义(必修一66页)
① ② ③ ④ 背景: 内容: 意义: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第一阶段: 1919年~1927年
考点
考点5:北伐战争(必修一55、56页)
① ② ③ ④ 背景: 过程: 结果: 失败原因:
考点6:社会生活的变迁(2013资料整理第13页①——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总特征: 政治: 1.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 总特征: 政治: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日本的全面侵略和罪行 3.三个阶段、两个战场、两条路线的抗战
经济:
1.民族工业遭受空前的打击和内迁 2.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3.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① ② ③ ④ 背景: 兴起: 内容: 评价:
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修三57—59页)
① 条件: ② 过程: ③ 影响: 考点5:社会生活的变迁(2013资料整理第12页①——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
总特征:
政治: 1.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五四运动爆发,成为新民主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马克思主义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了国民大革命运动: ①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实现。 ③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经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美国和日本加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思想: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中国近代史整理(按时间顺序)
2.北洋军阀征服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
5.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7.23中共一大上海
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1937.8.13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
1937.8.14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9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后方
1937.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1938年春徐州会战李宗仁抗战最大胜利
1942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纠正党内部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市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9.5.4五四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98.6义和团: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4黄花岗起义
1911.5四川保路运动
近代史(整理版)
近代史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起点政治上,逐渐失去独立自主的地位,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被瓦解。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即由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前,中国社会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且逐渐发展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对外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民族革命和对内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双重任务。
由于这一系列深刻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为什么说天平天国运动是旧事农民战争最高峰?“最高峰”是相对于在它以前的所有农民战争而言的。
太平天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比较完善的纲领,有严密的军队组织和完备的正权建设,这是发生在它以前的历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所达不到的。
“旧式农民战争”又是相对于在它以后几十年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式农民战争而言的,新式农民战争获得了先进阶级和先进思想的领导,这又是太平天国所不能企及的。
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两千多年农民战争史上最具体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反映了农民最根本的经济要求—均分土地。
3、具有强烈空想性质反对外国侵略《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第一部资本主义的建国大纲,洪仁玕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而且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学习西方主张的中国人。
反对外国侵略太平天国领袖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与西方侵略者战斗(与“常胜军”“常捷军”战斗,击毙华尔)三、西方反对太平天国的原因。
1、太平天国拒绝平等外交关系。
2、没有能力建立稳固统治,无法也不愿意成为西方的代理人。
3、滋扰外国商务,侵犯西方“正当权益”。
4、严禁鸦片,侵犯西方的非法暴利。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获得更多权益,必须维护卖国之清政府的存续。
四、如何理解洋务企业对外依赖性。
所有后发展国家在发展现代型经济,即工业经济时候都不具备内生性要素,都是由外部引进形成的,因此在早期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对外依赖性。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冲突。
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多个港口并赔款。
2.《南京条约》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陷入以后的不平等交涉和条约签订的漩涡之中。
3.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列强相继来华,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和领土,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该运动由洪秀全发动,旨在推翻清朝的统治。
虽然太平天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被清朝镇压。
2.洋务运动是清朝为了应对洋人入侵而展开的一系列变革运动。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该运动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调整和。
3.洋务运动推行的“自强”政策意图通过引进西方的科技、机构和思想来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但其结果并不明显。
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1.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运动,旨在推行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军事。
康有为、梁启超等政治家是变法的倡导者。
2.戊戌变法引发了保守势力的不满,最终被康有为等人的对手慈禧太后废止。
3.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革命领袖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四、北洋政府与护国战争1.北洋政府是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政府,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2.近代中国的政治特点之一是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在抵御外敌和维持内部秩序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护国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前的一场国内战争,爆发于1920年。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操得到了强烈的激发。
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自由民主运动的开端,爆发于1919年。
这场运动起因于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慨,以及对旧文化和旧制度的反思。
2.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新文化运动和科学与民主的追求。
中国近代史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重点整理第一章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对外贸易有哪些限制(闭关锁国的内容)?(1)“闭关”。
第一,延续“朝贡贸易”;第二,设置海关。
海关制度取代市舶司制度,制定新商税制度及税则;第三,“一口通商”。
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
(2)间接贸易。
第一,设立洋行。
广东巡抚布告设立“洋行”,专门经营、管理外贸;第二,设立公行。
“公行”亦称“官行”,广州十三行的行会组织。
(3)“防夷”章程:“管束”外商。
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行商为之,特别建造的“夷馆”里,外商不得任意外出闲逛;不许民众出入夷馆。
2.闭关锁国的历史后果(1)积极:闭关锁国是封建自然经济自身防卫的反映,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势竞争的局势下有一定民族自卫的意义。
消极:但它切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限制了贸易的发展,不利于生产力的提升和进步;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接触和吸收西方近代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严重束缚了国人的眼界和思想。
3.律劳卑事件律劳卑事件指的是律劳卑刚刚来到澳门便不遵守《大清律例》和贸易规则,而且还擅进广州。
中方对此提出了严正交涉,律劳卑却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
律劳卑直接投书总督府,最终两广总督令封船,停中英贸易。
由于中英贸易中断,律劳卑遂以这个事件为由,在1834年9月8日发表声明,表示了“为保护英国贸易,如有关系不美,责任在于中方”,他又声称清廷“现今业将弄起交战之故”。
律劳卑在1834年9月6日律劳卑派军舰强驶珠江,卢坤整顿防务,调兵守备。
这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首次与西方列强发生的军事冲突。
律劳卑事件最终以中方重开贸易告终。
4.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超实用!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④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失败导致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近两亿两白银。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军事和国力的薄弱。
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
这次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呼吁民主与科学,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以独立自主战斗,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半殖民地状态。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稳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政策。
这些知识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重点整理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近代大事记大全 整理版
中国近代大事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6—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又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担任总理大臣。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4年,天津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总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1877年,李鸿章在滦州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发起“公车上书”。
▲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1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
自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自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告终。
此战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清朝末年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洪秀全等人领导,旨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太平天国”。
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3.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又称自强运动,是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进行的自救运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建立新式学堂等。
4.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告终。
此战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5. 戊戌变法(1898 年):清政府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试图通过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辛亥革命(1911 年):由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反对清朝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它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7. 新文化运动(1915 年开始):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由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发起,倡导民主、科学、白话文,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8. 五四运动(1919 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由北京的学生示威游行引发,迅速蔓延全国。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上只是部分自考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整理(按时间顺序)
中国近代史整理1840—1842鸦片战争(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1841.5三元里抗英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外国精神。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83—1885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化1894檀香山兴中会口号“振兴中华”马关条约内容:1.割辽东半岛(未成功)、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894.5黄海海战海军提督:丁日昌致远:邓世昌经远:林永升靖远:叶祖珪1895.5反割台斗争黑旗军:刘永福义军:邱逢甲、徐骧1898.6义和团: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5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4黄花岗起义1911.5四川保路运动1911.10.10武昌起义黎元洪为都督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采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定都南京。
实权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成员手中,以革命派为主体1912.3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中国第一步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革命时期的左倾错误:(三次)
a)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b) 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比较: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个问题的原则和纲领。随着时代的不同,三民主义的内容有新旧的区别。旧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的建议,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旧三民主义从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中意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一,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
第二,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第三,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c)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开始滋生一种“左”的急躁情绪。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的作用。他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萧楚女曾两次到省立襄阳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她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给学生讲《共产党宣言》,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在校内外组织领导青年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张伯简曾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还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编纂《社会进化简史》
二、 主观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教训: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上,即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但由于共产国际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除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那些错误的指导思想。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开始着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学习了列宁的著作;有些组织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还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这无疑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反映并推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改造中,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1922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基础、及失败原因和教训:
背景:二七惨案后,共产党意识到,单凭自己的的力量,不能取得胜利,必须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工人阶级为主,联合农民、学生等各界群众的新的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组织基础。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了肥沃的土壤。
>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发动的活动:
一、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工作
三、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举行,有12名代表
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 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 抢掠财富
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 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2.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中国内部
1.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 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种话民族的凝聚力。
太平天国: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发农民动,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近代史整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社会阶级的变动: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生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
中国资产阶级: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家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a) 要不要变法
b)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c)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变法开始。并在此后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新政令,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意义:
A. 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一、 兴办近代企业
二、 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维新运动:维新主张:
a) 向皇帝上书
b) 著书立说
c)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d) 办学会
e) 设学堂
f) 办报纸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俄国领导者的阶级属性是一致的,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且,十月革命中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选择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
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a) 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 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做出的探索:
1. 准备南昌起义
2. 组织秋收起义
3. 召开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4. 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反围剿战争和土地革命
长征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国民党军队
1938年3月李宗仁实施台儿庄战役
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新旧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