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杨绛
【人物素材】人间没有永远挥别百年杨绛
【人物素材】人间没有永远挥别百年杨绛昨日凌晨,105岁的杨绛,长辞人间。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她可以舒一口气:“我们仨团聚了。
”说到杨绛,她的另一个身份可能更为人所知,钱钟书的夫人。
他们之间有一句广为人知的情话。
在遇见她之间我从未想过结婚,娶她几十年也从未后悔过。
这句从未后悔,真是让人再动心不过了。
杨绛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清逸温婉,知书达理。
1932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她去到了清华。
3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幽香袭人。
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幸运地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钟书。
这一见不要紧,两人竟一见钟情了。
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其实,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
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去过钱钟书家做客,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寥寥。
但这段经历恰恰开启了两人之间的“前缘”。
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两人的结合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两家人是真正地“皆大欢喜”。
钱钟书虽然是才子,但是对于生活上的事情却是一窍不通。
还常常自叹“拙手笨脚”。
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
1935年,杨绛为了照顾钱钟书,放弃自己的学业,跟钱钟书到了英国。
也是在英国的时候他们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
钱钟书这样跟杨绛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
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
我们的女儿确实像钟书,不过,这是后话了。
只是可惜,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他们一生坎坷,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但老病相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也渐渐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女儿钱瑗去世。
高考人物素材中国最后一位被称作先生的女性——杨绛
高考人物素材中国最后一位被称作先生的女性“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杨绛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也是知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之妻。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9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9年还在公演。
2019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1911年7月17日,闻名江浙的大律师杨荫杭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个女儿,给她取名季康。
在父母的关爱,姐妹的嬉闹中,季康渐渐长大,成了聪颖好学,个性活泼顽皮的孩子,她尤其喜爱读书,父亲因此对她特别钟爱。
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这个爱看书的女娃娃,就是后来的杨绛。
对于文学的挚爱,旁人多会介绍钱先生为“杨绛的丈夫”。
也许人多以为,杨先生是在丈夫的感染下,才爱上文学的。
实则不然,杨绛的成名,竟比钱锺书更早。
她早年所著的剧本,被搬上舞台后,引来好评如潮。
二人每每参加聚会,旁人多会介绍钱先生为“杨绛的丈夫”。
然而杨先生从未觉得,丈夫是比不上自己的。
对于钱锺书的才学,她有着一种真切的钦佩与爱慕。
她深知丈夫平日所读的书,早已化为肚里的真学问,自然不必为了眼前的功名而烦恼。
她认为所谓“围城”二字,并不仅仅指方鸿渐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大体上便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钱钟书对她精到的解析极为赞叹,深感“失火我心”。
这种无以复加的感情契合,加之对于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便成就了这一对璧人。
日积月累的夫妻生活,历经艰辛的磨难,二人总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沉淀的是荣辱与共的患难真情。
(杨绛与钱钟书)她以48岁“高龄“(学语言48岁学起已经是非常难了)毅然决定学西班牙语。
杨绛事迹作文素材
杨绛事迹作文素材《杨绛先生:坚韧与睿智的传奇》杨绛先生,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啊!一提起她,我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她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戏。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那叫一个甜啊!两人一起读书、一起搞学问,互相支持,简直就是爱情的典范。
这可不是那些腻歪歪的偶像剧能比的。
杨绛先生自己也是个大学问家呢!她的作品,那真是字字珠玑啊。
读她的书,就像是在和一个智慧的长者聊天。
她用简单却深刻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感悟。
她可不像有些学者那样故作高深,她的文字接地气,我们都能看得懂。
她经历过好多困难呢,可是却从不抱怨。
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点真的太让人佩服了!要是换了我,可能早就哭天抢地,怨天尤人了。
杨绛先生还是个非常乐观的人。
不管遇到什么坏事,她都能找到好的一面。
她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小太阳,照亮了身边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她的一个小故事,说她在困难时期,还能苦中作乐,和家人一起玩游戏,找乐子。
这种精神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杨绛先生学习,学习她的坚韧不拔,学习她的乐观向上,学习她的知识渊博。
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她那样的高度,但至少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呀!杨绛先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每当我觉得生活好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想杨绛先生,然后告诉自己:“嘿,人家那么难都过来了,你这点小困难算什么呀!”总之,杨绛先生的事迹就是一个超级丰富的作文素材宝库。
从她身上,我们能学到好多好多东西。
她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不管生活怎么折腾我们,我们都要坚强、乐观、充满智慧地面对。
让我们一起向杨绛先生致敬,也向她好好学习吧!。
高考作文必备热点主题素材:“才女杨绛”
高考作文必备热点主题素材:“才女杨绛”2016年5月25日杨绛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安静、圆满、豁达、乐观除了是钱钟书的夫人她还是难得的文学家、翻译家、戏剧家在先生四周年忌辰之际我们摘选了和她有关的50件事或细微,或重大;或欢欣,或沉痛无论何种,都是一个世纪的沉淀希望她文字和经历中那种安静从容的力量仍可温暖你的灵魂01杨绛本名杨季康,小名阿季,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
一岁时的杨绛02父亲对杨绛特别钟爱,她排行老四,在几个姐妹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
”03杨绛极喜读书,中英文的都拿来啃。
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04杨绛和母亲接触较少,行文中也甚少提及,“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我脾气不好。
”05家里的女佣们也说“四小姐最难伺候”,但是杨绛觉得“其实她们也有几分欺我。
我的要求不高,我爱整齐,喜欢裤脚扎得整整齐齐,她们就是不依我”。
1927年的杨绛061928年,杨绛十七岁,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07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她中英俱佳,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
08杨绛念念不忘清华。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她北上京华,去了清华当借读生。
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09同年,杨绛与钱钟书相识相爱,成就一段“我们仨”的世间传奇。
两人初见,只匆匆一瞥,甚至没有说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
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
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
”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
”10两人相识时,钱钟书说:“我志气不大,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
书卷气作文素材
书卷气作文素材《书卷气作文素材》素材一《杨绛:在书卷中静度一生》杨绛先生那可真是浑身透着书卷气。
她一辈子就和书打交道。
我就记得我有一次读她写的书,那感觉就像是和一位特别有涵养的长辈聊天。
杨绛先生小时候就爱看书,家庭环境的熏陶那也是相当重要的。
她的家就像是个小小的图书馆,到处都摆满了书。
她在那种环境下成长,书卷气就像花香一样一点点沁入她的骨髓。
我想到一件事儿,杨绛住的地方总是有着一种独特的宁静。
就说她晚年的时候吧,居住在老房子里,那房子里一定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每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脊上,她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慢慢地翻开一本书。
她看书的时候很安静,嘴唇有时候会轻轻蠕动,仿佛是在和书本里的人物轻声对话。
她每翻一页书,动作都是那种慢悠悠的,就好像这本书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得小心翼翼去对待。
她的生活就是读书、写作,在书卷气的环绕下,她把自己的一生过得平静又充实,不管外界如何喧嚣,她就像躲在书香堡垒里的智者。
有这么一种书卷气不容易啊,那是对知识深深地敬重和对文字纯粹的热爱才能做到的。
和现在很多人风风火火地过日子可大不一样,杨绛先生就这么静静地在书卷中度过了漫长岁月。
素材二《李健:音乐才子的书卷气》说李健是音乐才子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可能没发现他身上那浓厚的书卷气。
他创作音乐的时候就像诗人在写诗一样。
从他的歌曲里都能嗅出书卷的味道呢。
我记得有一次看他的一个访谈节目。
节目组给他安排的休息空间里居然放了几本书,他一进去眼睛就亮了。
等坐下来访谈开始之前,他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那个专注劲儿就像是周围一切都不存在了,时间停止了走动似的。
他看书的姿势看起来特别文雅,手指轻轻捏着书页的边缘,一页一页地慢慢翻着。
旁边的主持人本来在和工作人员对流程之类的,一看到李健这么安静地看书,不由自主地就把声音放低了。
在李健的生活里,书就像音符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他会从书中汲取灵感加到音乐创作里。
比如写那首《贝加尔湖畔》,说不定就有哪本描写俄罗斯风情的书上的词句或者氛围影响了他呢。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杨绛金句10则和文摘80句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杨绛金句10则和文摘80句!四年前的今天,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她曾说过:“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钱钟书也给过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金句10则1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2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3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4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5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6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7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8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9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0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我却不放心。
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高中作文经典素材:人物事迹篇:杨绛:不争的境界
【人物名片】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杨绛:不争的境界“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这是英国诗人兰德晚年写出的诗句,被杨绛翻译出来,把它作为《杨绛散文》卷首的题词。
而这也正是杨绛内心的写照,她低调内敛,与世无争。
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精通英语、法语,后来又自学西班牙语,翻译了西班牙巨著《堂吉诃德》。
1978年,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正赶上《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此外,杨绛还翻译了大量作品,并创作多篇优秀文章,文字韵致淡雅,独成一派,她的作品《我们仨》深受读者喜爱。
按说作品出版,作者都会忙于到书店签售,可是杨绛却从不肯做这样的事。
她说:“我把稿子交出去,关于怎么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
”而且杨绛出书从来不让书商宣传,她说:“我怕让本来不打算买我书的人买了我的书,误导读者。
”足见她内心的纯净。
2003年,90岁高龄的她千辛万苦整理的《钱钟书手稿集》得以出版,她却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自己的著作权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托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有人问她对受奖学生有何要求时,她却说:“我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后,能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后来,杨绛闭门谢客,有人想为她过百岁生日她都不肯。
她开始漫不经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她说:“做完他们的事,心里才踏实,剩下我自己的,已经不要紧了,即使现在走了,也放心了!”杨绛就是这样一个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人,她的不争,却得到了众人的敬仰。
高考人物作文素材杨绛
于是钱锺书写出一段,讲一段,钱锺书 笑,杨绛也笑,这便是钱锺书唯一一部长篇 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改为电视 剧,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 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锺 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素材解读】
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为了丈夫的写作, 为了在事业和生活上给予丈夫莫大的支持, 她毅然做出承担整个家庭的重任,遂使中国 文坛有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杨绛以她对人生 和事业的理解,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 献,什么是理解与支持,什么是爱与担当。
“好读书”奖学金2001年9月建立以来, 由钱锺书、杨绛作品出版收入积累的资金目 前已近200万元。随着《钱锺书手稿集》(四 十多卷)《〈宋诗纪事〉补正》(十二册) 《围城》英文版、汉英对照本的陆续出版, 基金总额将相当可观。杨绛用自己烛光般微 弱的晚年时光,做完这些之后,便开始着手 写作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我们仨》——这些 是杨绛先生对已逝亲人最好的纪念。
【素材链接】
为了爱,许广平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事业。为 了让鲁迅更好地写作,许广平常常替他查找和整 理资料,替他抄写、校对文稿。每次鲁迅的文章 写完后,她总是第一个读者和第一个评论者。每 次读完之后,鲁迅都和她讨论、交流,虽然他们 之间的学识有很大的差距,但鲁迅也常从与许广 平的交谈中得到启发,对文章做一些修改。并且, 对于鲁迅的一些重要的谈话,她也注意用心地加 以记录和整理;对于鲁迅所写的文稿她都细心地 收拣,妥善地保管好。
4.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5.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 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6.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7.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 己,就是修养。 8.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 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 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 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 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 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 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谦逊与低调名人作文素材
谦逊与低调名人作文素材《谦逊与低调名人作文素材》素材一《杨绛:低调的文学大家》杨绛先生是一位极其谦逊低调的人。
很多人知道杨绛都是因为钱钟书,可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文学成就斐然的大家。
她的著作《我们仨》感动了无数人。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小型的读书分享会,主题就是关于杨绛的作品。
在场的大多数人谈起杨绛的时候都特别崇敬,但也有个别人觉得杨绛不过是沾了钱钟书的光。
这时,一位年纪稍长的学者站出来讲了他自己的经历。
他说曾经有机会去拜访杨绛先生,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四合院。
敲开门见到杨绛先生的时候,先生穿着极其朴素,笑容温和。
在和大家交流文学的时候,不管问的问题多么幼稚或者深入,她都耐心作答,丝毫没有大文学家的架子。
当提到与钱钟书先生的事情时,她只是笑着说他们俩不过是相互陪伴着做些学问,评奖或者出名之类的事儿她从不看重,她更关心的是作品本身和那些喜爱她文字的读者。
她就像院子里那棵安静生长的老槐树,低调又谦逊地散发着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强大的文化底蕴,也都能被她的谦逊所打动。
她书写着生活,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谦逊低调的意义。
素材二《周润发:平民影帝》提到周润发,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他演的许文强、赌神等角色简直深入人心。
但是,你要是碰见周润发本人,绝对想不到他是个超级巨星。
我有一次去香港旅游,就正巧碰到周润发在街头跑步呢。
他穿得特别简单,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没有任何的明星光环装备,没有保镖围着。
他就那样自在地跑着,还时不时和街边的小贩打招呼,有些小贩看到他特别惊讶,他就开玩笑说自己也是出来买东西顺便跑步的。
有路人要求拍照,他非常乐意,还会问拍得好不好看。
他住在普通的房子里,坐公交地铁出行。
有人曾经问他,你这么有钱有名,为什么还过得这么朴素低调啊。
周润发回答:“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过是赚了点钱可以让生活过得轻松些,但没必要搞特殊。
”他对待名气也是这种态度,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大牌。
杨绛高考作文素材.docx
杨绛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杨绛【人物档案】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 年,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 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 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 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 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的《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 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80 年代后,杨绛写一些散文、杂文、回忆短文,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和智慧。
在92 岁到百岁高龄之时,杨绛以她极富才华的笔触,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一、杨绛事例不看书,“一星期都白活了”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
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 7 月 17 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个姐姐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
”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学习好,但也个性顽皮,上课时姓马的老师讲“白马非马”的典故,她调皮回说:“不通不通,假如我说,‘马先生,非人也’,行吗?”闹得同学一片哄笑。
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
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
(高考精选)那些让高中生受益无穷的名家金句之杨绛
那些让高中生受益无穷的名家金句之杨绛杨绛〔1911年7月17日—2021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讨论家。
许多人了解杨绛源于她与钱钟书先生让人艳羡的爱情,殊不知她也是一位特别了不起的女性。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21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满意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21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行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21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作为一名特别精彩的文学翻译家,不但眼界非常开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同时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人事深刻的思想熟悉,更是给许多读者以人生启迪。
针对高中生的身心进展特征,〔高考抱负网〕我特整理编辑了杨绛先生的一些经典语录:1.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缺乏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觉察假设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2.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熬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4.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5.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埋伏见底,让时间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6.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7.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简朴的生活、名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8.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9.少年贪玩,青年沉迷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终才觉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沉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终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关于杨绛的作文素材
关于杨绛的作文素材杨绛,原名杨季康,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研究家。
她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见解,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杨绛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她早年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赴美留学,学习了西方文学和哲学。
在留学期间,她广泛阅读了欧美文学名著,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国后,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佼佼者。
杨绛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品《我们仨》是一部家庭散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部作品讲述了她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女儿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一幅幸福美满的家庭画卷。
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细腻描写,她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除了文学创作,杨绛还从事了大量的文学翻译工作。
她曾翻译了许多欧美文学名著,为中国读者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她的翻译作品以其忠实于原著和优美的语言而备受好评,为中国文学界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她还是一位文学研究家。
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曾撰写了许多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文学研究成果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而备受推崇。
杨绛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她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她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所传颂,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
高考阅读备考之人物素材篇——杨绛
先生杨绛:百年中国百岁人生【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先生杨绛先生”这个称呼,放在女人身上,带着浓浓的民国味道。
与“普通男人”也能称其为先生不一样,能称为“先生”的女人都是不普通的,要有大学问、有风骨,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杨绛先生105岁,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百年。
她出生的时候,还是清宣统三年,清王朝的尾声。
1岁时,是中华民国元年。
38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5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
杨绛和林徽因是同时代的才女。
“遇见她前从没想过结婚,遇见她后从没想过和别人结婚”——她与钱钟书童话般的爱情,甚至让后人忽略了她作为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的才华。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在1911年7月17日的北京,3岁时回到故乡无锡。
杨家是江苏无锡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
这和同为无锡人的钱钟书家差不多,钱钟书的父亲是文史大家。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维新派,美国大学的法学硕士。
父亲对杨绛特别钟爱,因为她极为聪明,且爱好读书学习。
杨家是新式家庭,没有一点重男轻女。
杨绛嫁给钱钟书以后,他的父亲有一次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
”杨绛曾说,她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
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她回忆父亲对她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行动让她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
父亲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秉持司法独立,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
罢官后,还公开发表了长篇《申辩书》,申明自己的合法与司法总长的偏袒之嫌。
上海孤岛时期,杨绛也和父亲一样“固执”。
她回忆,当时他们夫妇与陈西禾、傅雷、宋淇等同自愿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作家、文化人泾渭分明,不相往来。
杨绛写作素材
我们和杨绛之间,隔了几代人。
是的,她是穿旗袍的那一代,我们是玩“苹果” 的这一代。可是,为什么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用 “苹果”读杨绛的故事?仅仅因为她长寿吗?还是因 为她是钱锺书夫人?
在杨绛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因为她 智慧而温厚,从不飞扬躁厉;因为她坚韧而幽默,从 不忘记微笑;因为她勤勉而淡泊,从不追名逐利;还因 为她求真而勇敢,从不说假话认假账。
——杨绛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
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杨绛居住了37年的地方。院子外国 务院部委云集,院子里满是翻新外墙的脚手架,103岁的杨绛静悄悄隐身 在一片喧闹中。
她的家是院子里唯一一户没有封闭阳台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前会 长刘长琨住在杨绛家对门,有一次问杨绛:“为什么不把阳台封起来呢?” 杨绛回答得很干脆:“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我们惦记她,是在惦记这个时代缺少的美好品质。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 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 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 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 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 关系。
——杨绛《一百岁感言》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 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享年105岁。澎湃新闻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一消息进行 了确认。据称杨先生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多年后,杨绛回忆道:“我已不记得 哪位英国传记作家写他的美满婚姻,很实 际,很低调。他写道:1.我见到她之前, 从未想到结婚;2.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 悔娶她;3.也从未想要娶别的女人。我把这 段话读给锺书听,他说:‘我和他一样。’ 我说:‘我也一样。’”
作文素材人物篇
作文素材人物篇1.典藏人物:O.1杨绛——走在人生边上如今,人们提起近100岁高龄的杨绛,总会说她是钱钟书夫人。
而1947年《围城》刚出版的时候,当人们打听作者钱钟书是谁时,回答则是杨绛的丈夫。
《围城》问世4年前,杨绛编剧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等作品被搬上舞台,反响热烈。
1932年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
第一次见到杨绛时,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
”“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答,一段佳缘由此展开。
钱钟书是清华著名的才子,书生意气,而杨绛作为上海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也是名门闺秀。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
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结晶——女儿钱媛降临。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绛与丈夫选择了回国,辗转任教北大、清华等高校,同时从事文学研究。
“文革”期间,杨绛受到不公正对待,被安排去扫厕所。
她爱干净,把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连水箱的拉链都细致地擦干净,而且注意通风,所有厕所里没有异味。
这也成了她的“休息室”和“避难所”。
红卫兵来了,她就躲入女厕。
即便受到不正当批判,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第一个直接从西班牙文翻译了《堂吉诃德》。
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后来,西班牙国王授予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以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
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数最多的。
上世纪90年代末,在爱女钱媛和丈夫接连去世之后,杨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
2003年,《钱钟书手稿集》(影印本,40卷)能及时与读者见面,杨绛功不可没。
同时,杨绛将他们夫妻二人高达数百万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让学子有书读、读好书。
作文素材:杨绛经典语录
作文素材:杨绛经典语录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钱钟书对她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
她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如同一位老人在讲述烟尘往事。
杨绛2016年于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01.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应用示范:与其和人争名夺利,不如静下心来做好自己。
杨绛先生说过,“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与世无争的恬淡心态,她才能避开人世纷扰,潜心于文学和翻译,最终做出不俗的成就。
适用话题:淡泊、浮躁与踏实02. 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句子点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不会有收获,而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迷茫。
”杨绛的这句话基本等同于孔子的后半句。
应用示范:读书,尤其是读好书,能帮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独立思考才更有意义。
因此,杨绛先生才会提醒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适用话题:阅读与思考03. 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应用示范: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多么坚强,柔软的肌肤在久经磨炼之后就会变成茧。
如杨绛先生所言,“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适用话题:挫折、逆境、坚强04.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应用示范:一旦选定方向之后,必须矢志不移、勇往直前,才有可能抵达目标。
如果碰到困难就掉头,那走着走着就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适用话题:目标与方向、选择05.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应用示范:每一份真挚的友谊,每一刻真心的感动,都值得我们用心把握、好好珍惜,因为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消逝,如杨绛先生所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高中必备作文素材:杨绛先生语录
高中必备作文素材:杨绛先生语录1.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此处有误,原诗出自白居易)2.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年感言》3.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杨绛《我们仨》4.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
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杨绛《将饮茶》5.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6.走好选择的路, 别选择好走的路, 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杨绛7.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杨绛8.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实是读不懂书的。
--杨绛9.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10.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11.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杨绛《我们仨》12.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杨绛《将饮茶》1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我们仨》14.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杨绛15.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杨绛16.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高分素材日日送达!
杨绛·高分素材日日送达!
今日素材
杨绛:且以优雅过一生
物资匮乏、家仆散去,她便亲自上街买菜做饭,把家务活全部揽在身上,无怨无尤地为钱锺书分担着生活的重负。
不管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杨绛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即使遭受时代磨难, 即使面对同时代人离去的身影,即使被众人唾骂, 杨绛仍旧顽强乐观地活着,仍会挑选了色彩鲜艳的衣服,精心梳洗出门,到人多的地方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她的。
诚如杨绛先生这般,真正的平静, 来自内心。
在岁月的风华里,心不能是照耀的枝丫,而应是静默的根系,深埋于地下,不为尘世的
一切所动,只求自身的简单和丰盈。
【适用主题】淡泊平静;乐观豁达;安之若素;淡泊名利。
高考作文素材——杨绛
作文素材——杨绛书房里,一张写字桌靠东竖搁,另一张朝南横放。
满窗阳光静静地泻进来。
时间是实践最严酷的史官,这十二年,杨绛那纤弱的身体承担了人们无法想象的沉重痛苦,做了多少九十多岁的人超负荷的工作。
直到接近百岁的前夕,她的脑子还在坚韧地思索着,她的笔还在顽强地耕耘着……豪华落尽见真淳——真实真诚在各种文体中, 散文是“文品即人品”得到最好体现的文体。
散文的特质就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从自己胸臆流出”的东西,不外是表现作家主体的个性与情怀。
杨绛散文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真切可信,真诚是她人格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她散文的重要品格。
她的散文不论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追忆亲人故旧,“我”都置身其中,如实“记录”,平心论事,除了偶而来点小幽默外,从不矫情臧否,故作惊人之语,或自我粉饰 ,而是向读者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让人们去鉴别,去品味。
乐善好施杨绛在家里是个贤妻良母 ,对外则是个重义轻利、乐于助人的慈善者 ,即所谓人道主义者。
在他所交往的朋友中 ,既有像温德先生、高崇熙先生、石华父、柯灵、傅雷这样的名家学者 , 也有像老王、林奶奶、顺姐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 而最能体现作者善良品质的则是后者。
老王是个体三轮车夫,作者坐过他的车,请他送过冰,便熟识起来,常有来往。
其间作者送给老王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平时也关心他的生活。
老王便感恩在心,临死之前,特地把一瓶香油、一包鸡蛋送给杨绛,可算是对她德性的回报与奖赏。
淡泊功名,谦逊踏实杨绛是国学大师的夫人,她自己也是学界名人,却怀有一颗“平常人”之心。
他们夫妇俩曾戏言要有仙人的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
进而又想到“凡间也有隐身衣”,“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有了这种“平常人”的谦逊卑微之心,就能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杨绛认为:“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人物:杨绛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人物:杨绛
杨绛,原名杨宗祺,191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任历史学家、文学家鲁迅的助手,也是著名文学家王国维的好友。
杨绛生前有着丰富的文学创作经历,有诗歌、小说、散文、翻译、评论等。
她的作品深受文坛好评,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
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
杨绛的作品涉及广泛,从古典文学到当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从历史学到社会学,都有她的足迹。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复杂性,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杨绛的文学创作成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
她也曾被授予“中国文学家奖”,以表彰她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贡献。
杨绛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她的文学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的思想仍然在当今社会激发着人们的智慧与思考,她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杨绛书房里,一张写字桌靠东竖搁,另一张朝南横放。
满窗阳光静静地泻进来。
时间是实践最严酷的史官,这十二年,杨绛那纤弱的身体承担了人们无法想象的沉重痛苦,做了多少九十多岁的人超负荷的工作。
直到接近百岁的前夕,她的脑子还在坚韧地思索着,她的笔还在顽强地耕耘着……豪华落尽见真淳——真实真诚在各种文体中, 散文是“文品即人品”得到最好体现的文体。
散文的特质就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从自己胸臆流出”的东西,不外是表现作家主体的个性与情怀。
杨绛散文令人感受最深的是真切可信,真诚是她人格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她散文的重要品格。
她的散文不论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追忆亲人故旧,“我”都置身其中,如实“记录”,平心论事,除了偶而来点小幽默外,从不矫情臧否,故作惊人之语,或自我粉饰 ,而是向读者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让人们去鉴别,去品味。
乐善好施杨绛在家里是个贤妻良母 ,对外则是个重义轻利、乐于助人的慈善者 ,即所谓人道主义者。
在他所交往的朋友中 ,既有像温德先生、高崇熙先生、石华父、柯灵、傅雷这样的名家学者 , 也有像老王、林奶奶、顺姐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 而最能体现作者善良品质的则是后者。
老王是个体三轮车夫,作者坐过他的车,请他送过冰,便熟识起来,常有来往。
其间作者送给老王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平时也关心他的生活。
老王便感恩在心,临死之前,特地把一瓶香油、一包鸡蛋送给杨绛,可算是对她德性的回报与奖赏。
淡泊功名,谦逊踏实杨绛是国学大师的夫人,她自己也是学界名人,却怀有一颗“平常人”之心。
他们夫妇俩曾戏言要有仙人的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
进而又想到“凡间也有隐身衣”,“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有了这种“平常人”的谦逊卑微之心,就能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杨绛认为:“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企慕庄子所谓 `陆沉’”,这种藏身“众人之中”,不求显达,不求名利,只是为了排除干扰 , 多干实事 , 为人类造福 , 正是她谦逊朴实品格、默默奉献精神的表露。
单纯纯粹、“平凡”、淡泊宁静、文人的坚守杨绛先生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 依然是那种自然与纯粹: 纯粹的探寻, 纯粹的心境, 纯粹的生命存在, 纯粹的精神境界……文章自身的风格不同于风行当下的所谓畅销书, 而是在娓娓的诉说中给人一种生命的提醒与暗示, 一种思想的净化和心灵的提升。
在文学史上, 杨绛无疑是一个边缘性的作家, 她的创作基本上是远离时代主流的。
文革后一片唏嘘控诉声中, 她从容平静写点小穿插, 专注大时代中的小插曲;当今文坛吵闹不清, 她若无其事在那里清理私货。
《杨绛散文》卷首译19 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们仨》的主要内容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篇长文开头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 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只求相聚在一起, 相守在一起, 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此这般自娱自乐坚守文化家园,让人敬佩和感动。
所以说杨绛散文完全摒弃功利性, 她以文隐身, 以文自娱,始终如一做一个精神贵族。
人生境界决定了写作姿态, 迄今所见的她的作品表明,她的写作姿态是一以贯之的。
她在写作中并不确立一种“文化英雄”的姿态, 而是一种走出了自我幻觉、选择了适情任性的自然、平凡人生的知识分子的姿态。
这种写作姿态也就是她的人生姿态, 使她漠视功利性,避免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只从一己的真实体验出发, 着眼人生的一般状况, 希望走近人生真相。
这种知有不可为而不为的对自我力量有限性的把握, 这份不肯随俗俯仰的矜持, 贯穿着她 70 年的创作生涯, 而且遍布体现在其几乎所有的作品中。
这种姿态在当今物欲横流、见风使舵的市场大环境下难能可贵。
所以无论是荒唐狂热的动乱年代,还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时代, 杨绛身上的文化品质、文人姿态始终如一,没有褪色,更没有消弭,她始终守望在“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写作空间, 这是她的麦田。
语气温婉、平静的讲述, 表达着有深度的永恒的生活哲理, 传达着生活中体验到的欣悦与隐痛。
杨绛宁静淡泊,生活十分有规律,劳逸结合,粗茶淡饭,不择精粗,饮食清淡。
她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这种快乐能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生活的极致,这便是她的人生哲学与养生学。
杨绛其人以及她的作品语不惊人,但却有着一种洞达世情又超然物外的味道。
杨绛从写作《我们仨》时的思念与忧伤中摆脱出来, 把目光停留在生命本身: 人事易迁, 心事渺茫。
而对待生命,“依然一寸结千思”——在沉浮取舍之间, 反观生命存在的意义; 站在生命的边缘, 孜孜探求人生的价值。
丰子恺曾这样评价李叔同( 弘一法师) 的一生: “……纯粹是精神境界的升华,是登上人生的三层楼。
即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 三是灵魂生活。
”我想,杨绛先生凭借着她那颗纯粹的心灵和对生命永恒的坚韧与执著, 也早已登上了人生的三层楼。
坚强豁达、从容大度的精神、乐观淡定40年代柯灵有一句品评杨绛的话 ,现在读起来还觉得熨贴 : 杨绛的笑“是用泪水洗过的 ,所以笑得明净,笑得蕴藉,笑里有橄榄式的回甘”。
这种态度,固然主要体现了作者建立于高度智性之上的恬淡和冲和,但也体现了其中作者深厚仁者之心的内在精神底蕴。
她能从容大度地看待文革中出现的各种人和事。
对于那些批斗她、打骂她、诬陷她的人 ,她也不过多指责 ,而报之以谅解的微笑与怜悯。
因为到头来,“我们老家伙也罢,革命小将也罢,谁也不是谁的敌人”,大家都在运动中吃够了苦头。
她在《丙午丁未年纪事》的结尾处写道: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 , 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就是说,“文化大革命”给她留下的不是屈辱与仇恨,而是对人的理解,对人情和友情的珍爱;也是对真理的坚信,对人生的执着。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崇高的人格!杨绛老人经历过很多天灾人祸的变故,但她却总能以一种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渡过难关。
如果说是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让她面对厄运不会选择逃遁。
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豁达,是对苦难的漠视和超越。
因为先生学识渊博,阅历深厚,慧眼窥透人生,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
比如被迫剃“阴阳头”,她会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其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
1997年3月4日,杨绛的独生女儿钱媛不幸病逝。
“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杨绛甚是难过。
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 9日,钱钟书仙逝。
连续丧失亲人的痛苦压向杨绛先生,而她选择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是: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最终的追求,她对生、老、病、死领悟透彻,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半年之后,她化悲痛为力量,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
而柏拉图这篇描述苏格拉底就义当日在雅典监狱里与朋友们的谈话文稿,谈的正是“生与死”的问题。
2002年冬,杨绛定下心来写了《我们仨》,那是一本怀念亲人、回忆亲情的书,她几乎是伴着眼泪写完的。
2003年7月,《我们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从杨绛散文的字里行间和整体风格,我们可以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 面对生活, 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都是愚昧、无能的, 我们只有理性对待, 勇敢面对。
所以《干校六记》苦而不痛,《将饮茶》难而不怨,《我们仨》哀而不伤。
从中我们见识了杨绛的知性理性、温良宽容、永不言弃等淡定从容的人格力量。
杨绛散文浸透着浓郁的悲喜剧因素。
具体地说, 是充满了一种力图以喜剧精神压倒悲剧精神的努力。
她尽量用喜剧语言冲淡残酷的岁月记忆,减弱沉重的精神压力。
她喜欢用短句子,并像讲故事似的穿插一些轻松的评论和独白, 还包括生活中的奇闻轶事、对话情态等, 而对生活中存在的悲剧, 却只是用淡淡的语调平实地讲述着, 丝毫看不到抱怨和泄愤的企图。
杨绛不希望读者随受她的痛苦, 而读者却恰恰能从她的作品中读到无需言喻的生活体验。
这种冷静理智,是“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是于重重乌云里看见的辉煌的金边;是在看见人间悲哀的广大深沉之后, 依然保持着一方心灵的蓝天。
在不自由的处境中的这种无奈选择, 强调了人类自我的生命力, 也宣布了人类的权利, 显示出人的从容气度。
这些简洁轻快的散文滤去了许多历史的重量, 善于喜剧性中表现人于逆境中的洒脱镇定。
如《将饮茶》中描写怎样尽心尽力把厕所打扫干净, 并将厕所视为自己奢侈的书房,怎样做假发以遮住阴阳头等等。
这种不动声色地对环境的解构, 体现着东方智慧的达观诙谐。
淡定从容的观察和描述使她的文字安静而不古板, 活泼而不浮动, 静中有动, 动还是静。
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 有不动声色的内敛锋芒,有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杨绛洞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所以生活不管是理性的喜剧还是感性的悲剧,她都能够从容面对,老人的文章和生活状态就是明证。
有论者说:“杨绛的文字,如一方玉。
外表朴素,不炫示,叫人望去油然生宁静心情;她还能准确,节制,不枝不蔓,叫人体会一种清洁之美;玉当然又绝不冷硬,她显出温和,淡淡却持久地散发;还有润泽,透露着内在丰富的生命律动。
”杨绛的胸襟和气度、睿智和丰富是她的散文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人生境界决定了其散文的高度和深度,人格力量使其散文散发出持久的温情力量。
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
人生的智慧“知(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 智) 者动,仁者静;知( 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正像孔子所概括的,“智者”对于流水的深情挚爱, 其实包含着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 它既是对于错综复杂生活关系的深刻洞察, 也是对于流动不居的时间( 人生)的体悟与超越。
正是凭借着智慧的精神之光, 智者往往能够在其现实生活中, 表现出强烈的适应现实和驾御现实的能力 ,获得人生的成功;面临复杂疑难的处境,智者更能够正确地审时度势,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裁制节度,从而在逆境中很好地保存自己。
杨绛的生存智慧表现在她对未来坚强的信心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安详心态。
在漫长的文革逆境之中 , 她既无脚踩别人向上爬的贪婪和利欲之心,满足于在乱世中保存自我 ,而且 ,她也无焦急难耐、不安于时的心态 ,以平静淡泊、待时而飞的良好心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打击、磨难和痛苦。
显然 ,她这种生活态度是建立在对自我和未来高度的自信上面的 ,其更深在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和世事的深刻洞悉和体察,是在对历史和现实有深远思虑后的自信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