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名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达斡尔族民俗风情录

达斡尔族民俗风情录

(达斡尔族民俗风情录)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他们生活在黑龙江、嫩江流域,以渔猎和农业为生,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也成为了我们了解这个民族的重要窗口。

一、服饰文化达斡尔族的服饰独具特色,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

男装以皮帽、皮衣、皮裤为主,色彩较为单一,多以黑色、灰色为主。

女装则更为丰富多彩,头饰、衣领、衣袖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扮,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尊严和骄傲。

二、饮食文化达斡尔族的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主要以渔猎和农业为食源。

他们喜欢吃炖鱼、手扒肉、炒菜等,尤其喜欢用大锅炖菜,味道鲜美。

达斡尔族的饮食习俗中也有许多禁忌,如不吃狗肉、不喝马血、不吃虾蟹等海鲜。

这些禁忌体现了达斡尔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三、节庆文化达斡尔族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阿涅”节了,这是达斡尔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在阿涅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唱歌、跳舞、摔跤、射箭等,还会进行传统的歌舞表演。

此外,达斡尔族还有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刺绣、编织等,这些艺术形式也是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婚姻习俗达斡尔族的婚姻习俗也很有特色,主要有“姑表通婚”和“姨表通婚”两种。

由于历史原因,达斡尔族女性地位较高,男性通常要娶至少两个妻子才能保证血统的纯正。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政策的调整,这种传统的婚姻习俗逐渐得到了改变。

现在,达斡尔族的婚姻习俗更加开放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伴侣。

五、信仰文化达斡尔族的信仰文化主要是萨满教和佛教。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神灵和鬼怪无处不在。

萨满教信仰在达斡尔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如祭祖神、祈求丰收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在达斡尔族中传播开来,一些人信仰佛教,并把佛教的一些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达斡尔族_精品文档

达斡尔族_精品文档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支古老而有着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

本文将介绍达斡尔族的人口分布、历史、文化特色以及现代发展情况等方面。

一、人口分布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份。

据统计,截至2010年,达斡尔族的人口约为40万,占中国总人口的0.02%。

二、历史达斡尔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他们是游牧民族鄂温克族的后裔。

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几次游牧民族南下的浪潮中,达斡尔族逐渐形成并定居在今天的黑龙江地区。

达斡尔族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辽金元时期的蒙古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者之一。

他们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狩猎技巧,也擅长驯服马匹。

在这一时期,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社会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文化特色1. 语言达斡尔族使用达斡尔语,为通古斯语系的一种语言,与鄂温克语等相似。

虽然达斡尔语使用范围较窄,但它是达斡尔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2. 婚礼习俗达斡尔族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

传统上,达斡尔族男女自由选择配偶,婚姻是双方家庭商议后由结婚对象相互给予确认。

在婚礼上,达斡尔族人会举行特殊的祭祀仪式,展示他们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

3. 艺术表达达斡尔族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

其中,达斡尔族的原生态舞蹈非常有名,舞蹈动作优美多姿,融合了狩猎、牧羊等生活场景的元素。

四、现代发展情况随着时代的变迁,达斡尔族也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许多达斡尔族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振兴的活动中。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了达斡尔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目前,许多达斡尔族的文化节日和艺术表演活动已成为吸引游客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总之,达斡尔族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他们以其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狩猎技巧,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简介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

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

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

历史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最早见于元末明初。

我国历史文献中有称达呼尔、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达呼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研究认为达斡尔族人可能是辽契丹族的后裔。

清代,达斡尔族被编入八旗,并不断被征调镇守边关,甚至被远戍新疆,因而除东北外在新疆塔城还有数千名斡尔族人。

在新疆的达斡尔族是17世纪80年代末,在清政府为平定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时,随西征大军从连云港龙江布特哈地区进入新疆的,当时他们被编入"索伦营"参加了平叛的历次战役立过不朽的功勋。

达斡尔族人喜爱并擅长打曲棍球,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

礼仪敬老、互助和好客。

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份。

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节庆主要节日是春节。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

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个民族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达斡尔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达斡尔族传统节日1.阿聂节阿聂节: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认真对待。

全家从过了腊八就开始忙,母亲仍给子女赶制过年的新鞋新衣,做“西日格勒”点心等;男子汉们则进城办年货—酒、年画、对联纸、鞭炮等。

二十九那天,忙着写对联,贴对联。

大小门上、隔柵上,到处贴上新鲜的对联,墙上的年画和窗户上佛龛下的彩色挂笺,更是给家家户户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2.除夕除夕,即大年三十,达斡尔人称“布图”。

“布图”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封闭的意思,一层是完成的意思。

全年过完了,老天爷把这一年在三十夜里封闭掉了;全年过完了,一年的事情至这最后一天全完成了。

除夕的高潮要从傍晚开始到深夜。

傍晚,太阳未落之前,各家各户就点燃上了大门正前方的粪垛。

一屯十家百户的烟火,使整个屯子笼罩在层层缭绕、徐徐升腾的蓝灰色暮霞之中,呈现出一种和睦吉祥、安居乐业的节日气氛。

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都在吉祥、和偕的气氛中围坐炕桌,进入过年的第一餐——除夕晚餐。

并祷告新的一年里人畜安康,五谷丰收。

初一是春节的高峰。

清晨人们争先早起。

在院内西置一桌子,摆上供品,祭祀天神,并开始拜年活动,直到初五。

首先是晚辈到长辈前拜年问安,长辈用吉祥语言祝福,然后互相串门,走亲戚拜年。

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有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骨、玩纸牌等等。

欢度阿聂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月十五,达斡尔人称“哈钦”,认为这一天是天神“恩都日巴日肯”归界的节日,是小年。

哈钦一过,阿聂的活动就要收尾了,人们相遇也不再请安了。

从正月十六日起就该干活了。

3.清明节:达斡尔人叫“寒稀”。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去莫昆或贝功墓地扫墓,上坟,摆供,叩头。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民族风俗与文化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民族风俗与文化

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
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
塔城县。
达斡尔族民族风俗与文化
达斡尔族分布图
民族来源
达斡尔族民族风俗与文化
民族来源
• 3、语言文字
• 达斡尔族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 古语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
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
家生孩子,坐月子….等等
• 生产禁忌:
达 斡 尔 族 民 族 风 俗 与 文 化 节日、禁忌、吉祥物
• 1.忌在鼠日开跨骑渔具。 • 3.女性,萨满,戴孝的人不能去渔场,乘船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 4.出远门前要是碰到不顺利的事,要改日而行。 • 5.猎人不能直呼熊和老虎,因为熊称为“老头”,老头称为“百兽之
二是受满服影响形成的服饰文化。达斡尔族与满族接触后,内地布匹大量流 入,其服饰用料有了质的变化。款式楚翔了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与满族服饰交 融发展的趋势。刺绣艺术也逐渐成为达斡尔族妇女、儿童服饰必不可少的装 饰,使达斡尔族服饰文化更加丰富完美,富有个性和民族特征。
王”。 • 6.不许在房木上用利器乱刮,不许钉钉子,不许敲到房梁。 • 7.不用白桦木和榆木盖房子,不用白桦木做排筏的舵。 • 8.三岁的马下马驹后就把母马卖掉,但要剪下一些尾毛和鬃毛并留下
来。 • 9.卖马不能将缰绳与马一起卖给人家。
• 3.吉祥物:
达 斡 尔 族 民 族 风 俗 与 文 化 节日、禁忌、吉祥物
达斡尔族民族风俗与文化
民族来源
• 1、历史源流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达斡尔
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我国历史文献中有达呼
尔、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打呼里、达乌尔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达斡尔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是达斡尔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是他们团结一致、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骑马节骑马节是达斡尔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七月或八月举行,庆祝丰收和祈福。

在骑马节这一天,达斡尔族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饰,骑着华丽的装饰马匹,参加盛大的庆典活动。

他们会组成队伍,载歌载舞地绕着村庄或广场跑骑,展示自己的骑马技艺和勇敢精神。

人们也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比赛,如马术比赛、射箭比赛等,以增进友谊和团结。

同时,骑马节也是人们互相祝福、交流感情的时刻,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和美食,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二、哈喇子节哈喇子节是达斡尔族人民欢庆新年的重要节日。

它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一月或二月举行,庆祝新年的到来和祈求丰收。

在哈喇子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精心准备,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穿上传统的盛装,整个村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舞狮、表演、歌唱等。

人们还会到大庙去祭祀祖先,向祖先祈福,感恩祖先的庇佑和关爱。

同时,哈喇子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新年,共同享受团圆的幸福。

三、牛王节牛王节是达斡尔族人民纪念传说中的英雄牛王的传统节日。

它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三月或四月举行,是人们对牛王的崇拜和纪念的重要方式。

在牛王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村庄的广场上搭起大棚,摆放鲜花和祭品,场面庄严肃穆。

人们会齐聚一堂,共同簇拥着牛王雕像,向牛王祈福,感谢他给予的保护和祝福。

牛王节期间还会有歌舞表演、传统体育竞技等各种活动,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牛王节也是人们互相交流、交朋友的重要机会,人们会在这一天结识新的朋友,加深彼此的友谊。

四、白布节白布节是达斡尔族人民向神明祈求丰收和祝福的传统节日。

它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或六月举行,是达斡尔族人民祈福和祭祀活动的重要方式。

达斡尔民俗风情

达斡尔民俗风情

神奇灿烂的达斡尔民族风情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契丹后裔,“达斡尔”是契丹贵族“大贺氏”的转音。

“达”就是“原来”(长、上)的意思,“斡尔”就是“居住的地方”的意思。

也译为“耕耘者”。

历史上的达斡尔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地区。

14世纪开始定居生活,16世纪跨入封建宗法社会,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开始陆续南迁,定居嫩江流域。

1954年被认定为单一独立民族。

目前,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莫旗有3万人,其它主要分布于海拉尔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瑗珲地区、新疆塔城地区等地。

达斡尔族的生产方式最初以猎、渔、排木业为主,后来发展为农、牧、林各业。

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

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富有爱国革命传统。

自古就有“性多慧而勇毅,诚实无华”,“从来以骑射显著,多以才勇自效”的特点。

虽属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但在长期的游牧、渔猎、伐木和农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

为建设和保卫中国北疆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具有淳朴的民族风情。

达斡尔人能歌善舞,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曲调高亢嘹亮,舞蹈“鲁日格勒”擅长模仿各种动物和鸟类活动。

说唱艺术“乌春”以叙事见长。

猎、渔业生产是达斡尔人民古老的传统生产,狩猎时用人工训养的猎鹰,情趣盎然。

达斡尔族农业在历史上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特点。

达斡尔族妇女善于载种、加工烟叶,其栽培、管理、收晒、加工工艺精细特别,黄烟“琥珀香”享有盛誉。

同时,还善用兽皮缝制各种衣服、帽毡、靴鞋,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容器,不仅轻便实用,上刻各种图案,精美别致,极富民族特色。

大轱辘车是山地、草原、沼泽地、雪地运输的极佳交通工具,被称之为“草上飞”和“达斡尔车”。

社会礼仪在达斡尔人的亲戚关系中,以舅家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个外甥出生时,舅母必须送礼,甥家无论喜庆、丧事,舅家是必到的贵客。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达斡尔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深受当地人民的热爱和传承。

本文将重点介绍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而有趣的元素。

首先,达斡尔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歌和舞蹈艺术。

他们以歌颂自然、表达情感的方式来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经验。

达斡尔族的民歌多以牧歌和祈福歌为主题,歌词优美动听,旋律优美悠扬。

而舞蹈则以独特的动作和身姿展示出达斡尔族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达斡尔族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品。

他们擅长制作皮革制品、银饰和木雕等工艺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达斡尔族的皮革制品。

达斡尔族人民将动物的皮毛加工成各种实用的衣物和装饰品,如制作袍子、帽子和鞋子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示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节日和习俗。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达斡尔族的传统年节——“达斡尔族年”。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舞龙舞狮和放烟火等。

此外,达斡尔族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和习俗,如婚礼习俗、葬礼习俗和游牧民族的迁徙习俗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

在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神话和传说。

这些神话和传说通常讲述了达斡尔族人民的起源、历史和英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达斡尔族始祖“阿尔都汉”的故事。

据传说,阿尔都汉是一位勇敢而智慧的英雄,他带领达斡尔族人民从西方迁徙到东方,并建立起了繁盛的家园。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丰富了达斡尔族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和传承。

无论是民歌和舞蹈、手工艺品、节日和习俗,还是神话和传说,都展示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智慧、勇敢和热爱生活的精神。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达斡尔族人民将继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贡献力量。

达斡尔族节日

达斡尔族节日

达斡尔族节日达斡尔族一年四季有许多节日,主要有春节(阿聂节)、黑灰节、元宵节、二月二、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千灯节、祭灶节、布通节(除夕节)等。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达斡尔族节日,希望大家喜欢! 达斡尔族节日春节:达斡尔语称“阿聂节”,是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

初一凌晨,早早起床,女人们准备饭食,而男人们忙于烧香拜天拜神。

吃过迎春饺子,男人们便纷纷离家,成群结伙地到村里及外村去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

客人一进门,先去揭主人家的锅盖,抢吃家家都备有的蒸糕,夸奖谁家的糕最甜,就是赞美谁家最善良。

一般拜年到初五为止。

节日前,妇女们要赠礼品,把最好的烟叶、奶皮、糕点、冻肉等分包包装好,送给老人、亲友。

姑娘们要把自己绣的荷包悄悄地在舞会上赠给意中人。

在“阿聂节”期间妇女们聚在一起跳舞,姑娘们玩纸人或掷拐。

男子举行赛马活动或进行曲棍球比赛。

从初一至初五,有些地方是整个正月里,妇女不得动针线,免得一年受累。

节期不许哭闹及大声呵斥,否则不吉利。

布通节:俗称“年三十”。

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张贴年画及对联,挂灯笼,供天神、娘娘神和灶神等。

准备敬赠亲朋长者的礼物,并在大门口正前方垒起一大堆干牛粪以备晚饭前点燃烟火。

傍晚,燃起牛粪堆,并往火堆上扔肉食、白馍、饺子等,敬献火神,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

达翰尔人认为焰火越旺盛,日子越红火,所以都尽量把自家的牛粪堆的高大些。

晚饭时讲究吃牛羊肉和牛羊头蹄。

家里每间房内都要点灯,每个神位前都要燃香烛。

除夕之夜有祭祖的传统,不设牌位。

在房屋西侧掬土插香,焚烧金银箔纸,供放祭献给祖先的酒、奶皮、点心等,面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以进孝道。

祭祖之后,每家都要包饺子冻储,便于正月随时煮食,也表示来年富富有余。

入夜,人人“守岁”,预示来年精神饱满。

黑灰节:正月十六这一天,一大早起来,少女们将双手擦上锅底黑灰,彼此往脸上涂抹。

这种习俗,一是象征着吉祥和丰收,二是认为这一天是鬼节,避免让鬼看见少女的真面目,三是过了十六,年已过完,人们开始劳动。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

达斡尔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俗、音乐舞蹈等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

一、语言达斡尔族的语言属于蒙古语系,和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有一定的相似性。

达斡尔族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音调和语法结构,是达斡尔族人民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现代社会,虽然汉语已成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但达斡尔族人民仍然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母语。

二、服饰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性常穿长袍、长裤和皮靴,头戴斗笠或毡帽。

女性则穿着彩色长袍、裙子和皮靴,头戴花纹绣花的头巾。

达斡尔族的服饰多以羊毛、马毛、麻布等天然材料制作,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彰显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民族特色。

三、生活习俗达斡尔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

他们以牧民为主,过着放牧、捕鱼和狩猎的生活。

每年冬季,达斡尔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冬捕活动,用传统的方法捕捞鱼类资源,这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此外,达斡尔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婚俗、葬礼等仪式,这些传统习俗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音乐舞蹈达斡尔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多以马头琴、马头琴、手鼓等乐器为伴奏,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生活和爱情的热爱。

达斡尔族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有舞狮、舞龙、舞蹈戏曲等,舞姿翩翩起伏,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给人以美的享受。

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不仅体现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和音乐舞蹈等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元素。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达斡尔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对达斡尔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达斡尔族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达斡尔族历史沿革与传统习俗

达斡尔族历史沿革与传统习俗

达斡尔族历史沿革与传统习俗达斡尔族,属于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以达斡尔族的历史沿革和传统习俗为主题,探索其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历史沿革达斡尔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东胡、鲜卑、柔然等游牧民族。

在唐代以后,达斡尔进入石堡、草原地区,并逐渐定居发展。

他们始终保持着与土著蒙古族人的良好关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

在元代,达斡尔族人成为了蒙古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形成了独立的部族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清朝时期,达斡尔族与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维护边疆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传统习俗1. 马术文化达斡尔族人是出色的骑手,他们以独特的马术技巧闻名。

他们在游牧生活中密切与马相伴,马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达斡尔族有着丰富的马术比赛和马文化活动,如赛马、驯马、马球等。

2. 藏弓射箭竞赛战争是达斡尔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们以勇敢善战著称。

藏弓射箭是其重要的传统竞技活动之一。

这项比赛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射箭技巧,更体现了勇士的荣誉和尊严。

3. 舞蹈和音乐达斡尔族人对舞蹈和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

他们以欢快的舞蹈和鼓乐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其中,勇士鼓舞和活络圈舞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

鼓舞舞蹈展示了战士的英勇和团结精神,而活络圈舞则以其柔和舒展的形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4. 狩猎和捕鱼达斡尔族人依赖狩猎和捕鱼维持生计。

他们擅长使用草船、鱼网等工具进行捕鱼,而在狩猎中则熟练运用弓箭、陷阱等。

捕鱼和狩猎对他们来说不仅是经济来源,更是传统的生活方式。

5. 传统服饰达斡尔族人的服饰以毛皮和皮革制成,保持了原始的风格。

男性通常穿着皮革外套和裤子,女性则以色彩鲜艳的长袍为主。

他们还佩戴羽毛、珠宝等装饰物,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结语达斡尔族的历史沿革和传统习俗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马术、弓箭、舞蹈、音乐、狩猎和捕鱼以及传统服饰等方面都彰显了他们独特的民俗特点。

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达斡尔族也不例外,那么达斡尔族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民俗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

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民众把日常生产中处理具体事宜的实实在在的观念和行为。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模式化的特点,为人们世代承传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发展而发展变化。

在清代,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建立在农牧渔猎多种经营基础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内容,又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增进的内容,具有综合体现融汇农牧渔猎经济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

这在众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达斡尔族对人类民俗文化的独特贡献。

到20世纪初,居住嫩江中上游流域的达斡尔族仍然较全面地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地区居住的达斡尔族,由于受居住地域环境及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虽然也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与经济状况的民俗文化。

尊重长者达斡尔族非常注重礼仪,讲究道德,尊重老人和长者,暂别相逢,儿女别父母7日,儿媳别3日、村中年青人别长者15日、晚辈都要向老人、长者行屈膝请安礼(萨因哈索贝,同满族人的请安),前迈左腿、双手掌放膝盖上,曲右腿,目视对方,向前弯腰。

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份。

热情好客达斡尔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每当宾朋光临,让座西坑、敬烟、献茶,问寒问暖,酒菜款待,逢年过节,杀猪宰牛(羊),竞相邀请亲友村邻,欢聚一番。

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六小民族之一 达斡尔族民俗简介(绝对原创)

六小民族之一 达斡尔族民俗简介(绝对原创)

达斡尔族文化艺术六小民族之一达斡尔族民俗简介(绝对原创)达斡尔族是北方土著民族,能歌善舞,表演形式是以“哈肯麦勒”、“扎恩达勒”和“乌钦”为主的说、唱、跳艺术。

还有其它大人小孩都玩的“蒙眼抓人”娱乐、“蒙眼打枕头”等。

小女孩子玩的“家家”、“哈涅棵”,大人有恶作剧的“托古拉热”等。

“哈肯麦勒”是达斡尔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她来源于生活,也是从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发展、继承。

达斡尔族妇女大都会跳“哈肯麦勒”,过去达斡尔族居住的地方,地广人稀,姑娘出嫁要嫁到很远,由于人稀路少,加上交通工具缺乏,姑娘出嫁后很少回娘家,有的一辈子不能回去一次,每当看到雄鹰在蓝天飞翔,极度羡慕,心想我若有翅膀,马上飞回娘家去看父母和亲人,这样就跟随飞翔的鹰做飞的动作。

因为哈肯麦勒是达斡尔族妇女创造的,就以飞翔为基本动作来表诉想家之情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哈肯麦勒”‘可一个人跳,可两个人或多人跳,也可跳集体的和跳广场舞。

“哈肯麦胡苏古”也就是跳哈肯麦时唱的歌词,大都是反映生活,表达心理。

达斡尔族过去历尽凄风苦雨、坎坷心酸的日子,所以“哈肯麦胡苏古”和“所恩达勒”的唱词和曲调都很低沉、压抑,有的唱词催人泪下。

也有高昂奋进,欢快的唱词和表演形式,如:哈肯麦勒的第三部分就是打斗 , 打斗时高亢激烈 , 真切有趣。

关于达斡尔族民风与民俗

关于达斡尔族民风与民俗

关于达斡尔族民风与民俗达斡尔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民风与民俗。

以下是关于达斡尔族民风与民俗的详细介绍。

一、民风1.勤劳好学:达斡尔族人民勤劳好学,尤其擅长农牧业。

他们善于耕种、放牧和养殖,并且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渔猎活动。

他们也注重教育,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素养培养。

2.敬老爱幼:在达斡尔族家庭中,“尊老”和“爱幼”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他们尊敬年长者,认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同时,他们也非常疼爱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3.团结友爱:达斡尔族人民注重和睦相处,尊重他人,崇尚友爱和团结。

他们以亲戚家族为单位,相互扶持合作,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热情好客,对来访的客人表示真挚的友好。

二、民俗1.婚俗:达斡尔族的婚俗非常独特,注重彩礼。

在婚礼上,新郎必须准备大量的礼品给新娘的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参加多种传统仪式,如接亲、礼服换装和祭拜等。

2.藏骨传统:达斡尔族有一项独特的文化传统,即“藏骨”。

这是一种将逝者的骨灰寄托于特殊容器中,并将其埋葬在特定的地点的习俗。

达斡尔族人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宁和祝福。

3.舞蹈表演:舞蹈是达斡尔族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有着独特的舞蹈风格,通常以轻快激昂的节奏为主。

在各种重要场合中,他们会进行舞蹈表演,以庆祝节日,纪念成果,或者迎接重要客人。

4.传统节日:达斡尔族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火把节和百家宴等。

在春节期间,全族人民都会穿上传统的服装,举行祭祖仪式和各种庆祝活动。

火把节是一个分水岭,它象征着寒冬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在火把节上,人们手持火把,围绕篝火舞蹈,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健康。

5.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达斡尔族有许多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这些故事传承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这些神话和传说讲述了关于神灵、英雄和动物的故事,以及与自然现象和农牧活动相关的传说。

达斡尔族简介

达斡尔族简介

达斡尔族简介
达斡尔族是国家少数民族之一,它们原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香格
里拉县一带,主要聚居在西泸荣、内蒙等山谷地带。

达斡尔族是十八世纪中叶九世纪成立的,由纳西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构成,大多数农耕文化。

达斡尔族一般都信奉佛教,根据传统的民族习俗,每年定期举行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主要的是“祭祖节”和“大鼓节”,全村的人们都会盛装出席,表达他们的祖先的光荣和敬礼。

达斡尔族的主要用餐习惯是用木头制成的圆桌,桌旁摆放着形状各异的地面菜
和一大碗米饭,这一份食物可以为家庭所有成员准备,从而使大家团聚在一起享受美食。

达斡尔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艺,他们擅长制作各种木雕,用木头雕刻的小桥、
小山、小湖等,雕刻的细节很清晰,使一切都变如同生活一般,栩栩如生。

此外,他们还用自然植物制作各种木质制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马蹄形状的木器,能为收藏家收藏至一件非常宝贵的藏品。

达斡尔族的民俗活动也很多,他们会唱民歌、舞民舞,有时会举办音乐会、节
日迎宾会等,向外界展示自己里面的传统文化,受到世人的欣赏。

达斡尔族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国家也专门为他们提出来的一系列的帮扶和
惠民手段,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不断地摆脱贫困的拿手,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的来说,达斡尔族是一个具有豪迈精神、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关于达斡尔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关于达斡尔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达斡尔族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禁忌习俗。

达斡尔族的禁忌主要集中在宗教、家庭和社会等领域。

宗教方面,达斡尔族有着丰富的民间信仰,他们认为宗教禁忌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灾祸和不幸。

例如,在达斡尔族的宗教禁忌中,不能在某些特定的日子猎杀动物或采摘植物,因为这些日子被认为是神祇的“休息日”,这样做会招致神祇的愤怒。

在家庭方面,达斡尔族有着严格的家庭禁忌,例如兄弟姐妹之间不能互相借债,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能互相继承财产。

在社会方面,达斡尔族有着严格的社会禁忌,例如达斡尔族男子不能与其他族群女性发生性关系,这是为了保持达斡尔族的纯洁和种族纯净。

总之,达斡尔族的禁忌是由他们的宗教信仰、家庭习俗和社会传统组成的,并在保护社群传统、避免社会冲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一)——衣食住行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

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与交融过程中,达斡尔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从日常衣食住行和节日祭祀等方面反映尤其明显。

由于大部分生活在祖国北部边陲和深山老林之中,很少为外人知晓,所以人民带着神秘在探索了解这个民族,下面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一、衣奇卡密:达斡尔人冬季穿用的一种靴子,用毛朝外的狍腿皮缝腰,用孢脖皮为底制成。

其特点是轻便保暖、行走无声,行于冰雪路上,不易打滑。

哈日密:达斡尔族男子春秋两季穿的皮袍,用春,夏、秋初猎到的孢子皮制作。

长至膝盖,前后开衩、便于骑马或田间劳动。

比冬季穿的布贡奇·德力短。

果罗穆:达斡尔族猎民穿用的皮袍。

用毛朝外的狍皮制作。

披上此狍服,可以用作行猎时迷惑野兽的伪装。

卡尔塔密:达斡尔族男子收割庄稼时穿用的狍皮短衣。

其左边下摆长过膝盖。

塔特玛勒:达斡尔人冬季穿用的一种靴子,用布、羊皮或毛朝外的儿犴腿皮为靿,以牛皮为底制作。

绣花木屐:过去达斡尔族姑娘出嫁时穿用,必须是自做的绣花缎帮的木屐,木底有1寸厚。

刺绣衣物:达斡尔族年轻妇女喜爱刺绣、常在长袍和坎肩的襟边、领口、袖口、袖拢、衩口和下摆上配饰绣花或各种图案的镶边。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达斡尔族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鄂温克族、新疆地区为主。

那么达斡尔族的风俗文化习惯,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达斡尔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往下看看吧!达斡尔族节日风俗阿涅节阿涅是达斡尔语,意为大年,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节期十五天。

初一早晨,人们梳妆打扮,先向天神、娘娘神、灶神及祖神烧香叩拜。

祈求庇佑和恩赐丰年,再向长辈行敬酒磕头礼并接受老人们的新年祝福。

做第一顿年饭(饺子)时,或包进一根红线,认为吃到者会长命百岁;或包进一枚硬币,认为吃到者不缺钱花。

内蒙古等地达斡尔族还俗以包进八个小面团或一摄面粉,分别象征八女满堂和心地善良。

早饭毕,青年男女各由同辈兄长带领,逐户拜年。

若某家长辈过世未满三年,晚辈拜年者要向设在南炕的灵位磕头敬烟。

初二至初五外出拜年。

阿涅期间,妇女聚在一起,喜跳民族舞蹈“鲁日给勒”,少女们则摆玩“哈聂卡”(纸人)或“萨克”(踝骨),成年男子举行赛马等活动,少年男子则要分成两队,举行“坡列”(曲棍球)比赛,晚上还要举行火球比赛。

抹黑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全国人民都开心热闹的日子。

而对达斡尔族同胞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更加欢乐有趣的正月十六“抹黑节”——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据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按照达斡尔族的风俗,这一天族里的长者都要早早起来,给每个族人的额上抹上一个黑点。

年轻人手涂抹油的锅底黑灰,争相涂抹在对方脸上,以此互相取笑逗乐。

因此,这天早晨,少男少女们的面孔,常被抹得黑油油的。

达斡尔人认为,这种抹黑娱乐,象征着吉祥、好事不断。

敖包沃贝敖包沃贝,达斡尔语即敖包祭。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

每年春秋两季各择吉日举行一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带达斡尔族则选定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节期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4-2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 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 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 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 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
2015-4-2
达斡尔族——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 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 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 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 物,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 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 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 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 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 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 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2015-4-2
达斡尔族——饮食习惯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 (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 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 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 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 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 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种 类繁多,营养丰富,别具风味。

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 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 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 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 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 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 道可口。
达斡尔族民族 风俗与文化
西山中学 冯 清
目 录



1.民族简介 2.社会经济 3.节日,禁忌,吉祥物 4.名族服饰与居住 5.饮食文化,体育文艺 6.礼仪,宗教文化 7.历史名人
2015-4-2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 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 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 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 疆、辽宁。


2015-4-2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 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 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2015-4-2

敬老、互助和好客。对 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 走,还是出入房门,青 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 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 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 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 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 份。客人来访,主人要 递烟、敬酒、端出奶制 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 临门,还要增加“瓦奇” (猪肘子)和“手扒肉” 等佳肴,盛情款待。无 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 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 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 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 得一份。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 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 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 三间、五间不等。
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 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 “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 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 施。 2015-4-2

达翰尔族的社会经济

在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 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 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 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 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 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 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 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 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 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 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 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

达斡尔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由 于达斡尔族居住在祖国各种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加之他们独特的历 史文化变迁,因而形成了他们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达斡尔族的物 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农、牧、渔、猎多种 文化兼容的特点。
2015-4-2
达斡尔族——民族服饰
2015-4-2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 则。男女青年订婚后,男 方要送女方家马、牛、羊 和酒,称为“大礼”。这 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 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 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 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 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 一起吃“拉里”和挂面。

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 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 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 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 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 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 上等菜肴待客。



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加牛奶的稷子米和荞麦面、饼为 主。 达斡尔族喜爱吃手把肉和片白肉。节日宴会里待客的珍贵 菜有“手扒肉”。肉食的制做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 平时,喜用肉炖蔬菜。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 蒸。 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 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 但无本民族文字,现在 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 语和汉文,与蒙古族杂 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 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 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 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 多钟形式。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 风景十分秀丽。房舍院落修建的 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 字形草房,给人一种大方粗犷的 印象。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 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 布局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都修 筑在离院子较远的地方,保持干 净清洁。

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 过去以穿皮服装为主。后来,纺织 物服装也开始在达斡尔族中流行。
皮制服装以狍皮大衣为主,主要是 男子穿用。袍长过膝,有布条编结 的扣或铜扣。这种衣服保温、轻便, 适于打猎等劳动中和冬季出远门时 穿。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 包头,戴草帽,冬戴皮帽。妇女穿 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冬天 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妇女穿 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穿白袜、 花鞋。


达斡尔族——民居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 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 房舍院落修建的十分整 齐。一幢幢高大的“介” 字形草房,给人一种大 方粗犷的印象。 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 的“介”字形草房,内 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 案,大方雅观。家家户 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 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

达 斡 尔 族 居住


达斡尔族人表演 的老鹰捉雏鸡
2015-4-2
达斡尔族的吉祥物
2015-4-2

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喇嘛 教。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 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 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 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 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 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 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 羊,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 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 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达斡尔族禁忌别人在自己的炕上横 卧;忌手执马鞭、弓箭、刀枪等器 物进入室内;忌用刀、剪等物指人; 家中有病人时忌外来人。
2015-4-2
达斡尔族——名人

斡尔族语称曲棍球为 “波 列”,这是达斡尔族最具代 表性的传统的体育项目,也 是达斡尔人最喜爱的传统体 育活动。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 悠久的历史,数百年前便开 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 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 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 “曲棍球之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