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现灵光班会论文
作文:让思想闪现智慧的灵光
让思想闪现智慧的灵光在我家的书架上,曾经摆放过一尊法国大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的泥塑。
长辈们也提起过我小时候有时像个小大人似的,手撑着下巴,故作沉思状,现在说起来,有模仿《思想者》的嫌疑。
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要是有这种举止,也许会被提醒改变,甚至遭到呵斥。
这些我都记不得了,只是后来长大一些之后,记得在私下里拿着那个泥塑玩耍过。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那个个泥塑就不知去向了。
我非常佩服雕塑大师能把人人都会做的思想动作,雕成人人推崇的经典之作。
我并非想追寻过去,只是觉得思想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思想能支配行动,思想能左右人的意志。
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义,这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
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人生和事物,有一些个人的看法,这是平凡人也能做到的。
人不光为了信仰、责任或是别人而活着,还为了希望而活着。
这是思想的大问题,暂且不提。
我只是想明白,如何在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在遇到阅读难题时候,在遇到一件事情想不通原委的时候,思想能闪现智慧的灵光,解决一下这样的难题。
最近,读到一篇英语课外阅读题,题目是《how to make a good memory》,其中第一段话大意是,假如一段时间,你不活动你的手脚的话,他们会变得很弱。
当你再次慢慢使用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强壮有力起来。
这篇文章说的是记忆力的问题,我想这个道理是不是也同样适用于思想。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记忆力也是思想能力的体现。
应该说我是不爱思考的,或者思考得不够深刻,感觉很少有“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时候,虽然我还比较欣赏自己的能力,也绝不会贬低别人的高明之处。
但我知道,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思考的付出还是不够。
比如我们在应该学习的时候想吃东西,在应该睡觉的时候却听MP3, 在需要我们表现的时候,自己却退缩了。
在需要我们指点迷津、一展身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卡壳了······。
启迪智慧照亮心灵之门语文主题班会范文
启迪智慧照亮心灵之门语文主题班会范文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以“启迪智慧照亮心灵之门”为主题的语文主题班会。
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语文来丰富我们的智慧和灵魂。
本次班会定于下周三上午9点在学校礼堂举行,特邀请到了学校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担任主讲人。
在此,我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班会。
首先,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论从读写能力、思维逻辑还是文化素养方面来看,语文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更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因此,本次班会将以学习语文为切入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对于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李老师作为学校备受尊敬的语文教师,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在此次班会中,她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我们讲解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李老师的精彩授课,相信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多收获和启发。
同时,李老师也将分享一些她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教学心得和成功经验,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语文。
最后,请各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会议地点,记得携带好笔记本和笔进行记录和交流。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与李老师互动交流,以求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我们能够在这次班会中更好地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开启智慧和灵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信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打开一扇扇认知的窗户,让风景和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谢谢大家!此致敬礼!。
启迪智慧开启心灵之门语文主题班会范文
启迪智慧开启心灵之门语文主题班会范文尊敬的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秋高气爽、五彩斑斓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特举行启迪智慧开启心灵之门语文主题班会。
现诚邀大家参加。
时间:XXXX年XX月XX日(星期X)下午X点至X点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一、主题分享班会将围绕“启迪智慧,开启心灵之门”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活动。
活动以增强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兴趣为核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1. 班会主持人将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同学们思考、“语文是如何启迪智慧的?”、“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旨在激发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和探索。
2. 学校语文教师将为同学们讲解关于语文的历史渊源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此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
3. 进行语文知识竞赛,配合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强化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互动体验为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语文的魅力,我们还准备了一系列的互动体验环节。
1. 制作剪纸:通过参与剪纸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体会汉字字形之美。
2. 朗读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提高同学们的朗读技巧,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诗词拼图:同学们将根据提示拼接诗词,锻炼他们的诗词记忆能力。
三、成果展示在活动结束时,我们将展示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优秀成果。
1. 展示同学们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图案。
2. 选取一些同学的朗读比赛录音进行播放,让同学们感受到优美的语言表达带来的愉悦和鼓舞。
3. 精选一些同学拼接好的诗词,展示出同学们对诗词的理解和创造力。
四、参会方式请各位家长提前写好请假条,亲自到学校并准时参加本次班会。
同学们需按照日常校服着装要求,整齐划一地到达多媒体教室。
作为一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语文主题班会,我们相信每一位参与者都将获得满满的收获和惊喜。
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闪光
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闪光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师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把学生老圈在教室里死读书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让学生远离大自然、远离社会简直是一种人性的摧毁。
如果换位思考一下,让我们大人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室里耗着,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何况是正值青春年少好动的孩子呢?因此,作为当代班主任,我们应该常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调节学生的身心,活跃班上的气氛,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锻炼学生的才能,升华学生思想。
让一个个学生在我们的班级活动中闪光、锻炼、成长。
一、让“头痛”学生成为教师的得力帮手如果我们接手了一个原班主任治不了摔手不干的班级,班上有“五大金刚”,他们形成了一个破坏班级的小集团,其中有个领袖人物是王浩,怎么办?王浩写得一手好文章,除在班上威信高外,还与社会上一些混混关系密切,经常一星期上三天课就受不了约束,借故请假去外面鬼混,回校后就显出老实的样子,写一封让老师都感动的检讨书。
但是,他就是屡教不改,家长也无可奈何。
老师多次找他谈心教育,他说:“在学校太压抑、沉闷,像坐牢一样,我就想到外面透透气,到哥儿们那去轻松一下,反正又不影响班级同学的学习,老师,你就别管我了。
”看到他那自暴自弃的神态,我们在痛心之余,怎样才能把他那像脱僵的野马似的心收回来,收到学校和课堂中来呢?我想,何不利用他的威信和才能为班级服务呢?那就让他组织班级活动吧。
如果让王浩来当副班主任,当老师的助手,把他那过剩的精力利用起来为班级服务,怎么样?看到老师期待和信任的目光,王浩眼睛放出光芒。
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别人赏识,何况是乇浩这样表现欲强却又被老师头痛、冷落的问题学生呢!王浩真的要大显身手了。
他把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后,特别强调要搞几次大型的活动:春游活动、手抄报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
特别让老师感动的是春游活动。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和安全,王浩精心地规划了这次活动。
他先把活动安排计划拟好交给班主任及班委会讨论,然后在班上宣渎要求,还和几位同学去打前站熟悉春游路线和环境。
让语文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让语文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第一篇:让语文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让语文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语文的学习更应是智慧的行为,是智慧的结果。
所以,语文课堂必须紧扣学科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感悟,发现创造。
这过程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是生成人的智慧的学习过程。
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让生命尽情地释怀,让智慧尽情地迸发。
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释放智慧名师于永正曾经指点:“有情有趣真教学”。
没有情感,就没有教学可言。
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营造民主融洽的教育情境和自由活泼的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从而投入到充满灵性的心灵感悟、沟通与对话等极具人文性的创造学习之中,才能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要想让课堂释放出智慧的灵光,首先就必须打破“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学方式。
我们应提倡孩子“思维无禁区”,让孩子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没有了学生对“师道与讲台”的敬畏,课堂如一个磁场,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在这样的磁场中,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学习更具挑战,更有智慧。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说,“老师最喜欢答错的同学。
”这实际上就是想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答错了不要紧,但要勇于说出自己的理由。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
”二、个性解读,闪耀智慧汉语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词、一句话都蕴含丰富的内涵,能够精确地表达出细致的差别和复杂的思想,用得巧妙,能够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一种模糊的准确,极富诗意。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这“剩下来的”弥足珍贵的东西,其实就是沉淀在个体生命中的能力、素质、涵养等自然交融的个性,是个人对他所处环境的适应方式.————题记回首教改之路,几多迷茫,几多困惑:回望几年的课堂,反复揣摩,不断思索,找寻种种教学模式中的自己。
曾经沉醉于自我欣赏式的“传经布道”,觉得自己研究分析教材既深又细,讲解起来头头是道,条分缕析,重点难点突出,讲到紧要处便一声断喝,“记下来”,整节课自己滔滔不绝,还要不时强调“认真听,认真记”,可谓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却从未考虑过学生坐在那里的枯燥乏味。
也曾经追求“热闹”,师生互动频繁,课堂就象舞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活跃,问题简单化,形式多样化。
一节课看上去繁花似锦,其实华而不实,学生收获寥寥无几。
总感觉热热闹闹的背后,是思维的肤浅和低效,表面的自主与活跃却掩盖着学生的被动与滥竽充数。
也曾经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在课件上下足了功夫,美丽的图片,动人的音乐,直观的视频,时时冲击学生的大脑,新鲜直观而刺激。
《济南的冬天》我们可以看图片,那顶着白雪的矮松,闪着银光的小山,卧在雪里的小村庄,那绿的泛着热气的水……《背影》我们可以看视频,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艰难步履;《云南的歌会》我们可以听听山歌……一节课上完,学生意犹未尽,脑子里回荡着那美妙的对歌,精致的美景,而对于文本的阅读与关注却少之又少。
面对白纸黑字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何谈思考,何谈想象与创新?还曾经……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这就是我要的语文课吗?想到于漪先生的“情感教学”,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导读,魏书生先生的“民主教育”,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等。
他们的教育教学成就巨大,在于他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唯本质而不唯形式,重效果而不重手段。
突然明白,我们不用费尽心思模仿尝试各种模式,文字本身就是开放在学生心灵花园的万紫千红的春天,张开人文的怀抱,以不拘一格的精神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打开他们智慧的大门。
让语文课堂闪现“创新灵光”
让语文课堂闪现“创新灵光”单位:仙桃市彭场文武学校教师姓名:付炎芳作品类型:论文摘要:为了让语文课堂闪现创新灵光,教师务必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可以在课堂引导、对比阅读、过程探究中来培养。
关键词:课堂引导、对比阅读、过程探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
”当今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略举几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创新能力在课堂引导中培养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社会知识和书本知识,才能驾驭课堂。
在执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浩浩荡荡”一词的。
师:“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生:人多,气势大。
师:这是字典里的意思。
那么开会的时候人也会很多,气势也不小,叫不叫浩浩荡荡?生:不叫,因为开会时人不动。
师:人多,但不动,不能叫“浩浩荡荡”。
那么,赶集的时候人多也选很多,也都在动,叫不叫“浩浩荡荡”?生:也不叫,因为赶集时人们去来不是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人再多也不叫“浩浩荡荡”。
师:也就是说,“浩浩荡荡”是指很多人朝一个方向前进。
那么这个词除了形容人以外,还可以形容什么?生:水,您不见它们都带三点水了吗?师:对。
这个词的本意就是形容水势很大,后来经过人们的引申,常常形容人,例如抗日队伍、游行队伍等等。
就这样,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词义,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
二.创新能力在对比阅读中培养作家冰心说:“人怕比,物怕比,读书也怕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老师在教《征友启事》一文时,把这条经验用活了。
小牛的第一则征友启事贴出后,动物朋友都高兴地去应征,可当它们看完征友启事后,一个个摇着头走开了,小牛一个朋友也没交上。
它很苦恼,于是跑到牛妈妈那去诉苦。
牛妈妈帮它把征友启事改了改,第二则征友启事一贴出,小牛马上交到了许多朋友。
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摘要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现在,处在教育教学转型期的现代教师,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样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无非也是在做更为精细的预设。
当然,现代课堂教学的确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因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同时,也正是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就造成很多教师无法走进新课程的原因,成为走进新课程思想理念的绊脚石。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所在。
关键词预设;生成;语文课堂;引导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教育资源。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
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在和谐的氛围中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而是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则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
但绝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而如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小学老师教学《两个鸟蛋》时,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
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条小生命。
如何构建灵光闪现的课堂互动
如何构建灵光闪现的课堂互动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教学的“互动”,力求构建一种灵动的课堂,一种充满活力、洋溢着生命激情的和谐场景,一种闪耀着师生智慧光芒的生动课堂。
标签:互动;情境创设;提问设计;动态生成;灵动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教学的“互动”,力求构建一种灵动的课堂,一种充满活力、洋溢着生命激情的和谐场景,一种闪耀着师生智慧光芒的生动课堂。
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妨可以作如下的一些构想。
1 创设情境教学,关注情感体验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一堂课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课程教学必须重视情境的设计,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通常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产生。
只有触碰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层面,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其高效的功能。
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为了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层面,从而使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求。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构建灵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通常是:写景类散文,多用古诗引入、音乐渲染激发想象、语言暗示引导;历史类的文章,多用新闻资料法;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多用表演法;作文教学,多用直观法;导入新课与新课简介,多用故事法;系统理解课文,用多媒体操作法等等。
如果把这些方法巧妙结合,加以适当运用,就能为阅读教学增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记得几年前,我带队实习,指导H同学教学《蒲公英的种子》一课。
当讲到“蒲公英妈妈的孩子长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蒲公英叫她的孩子‘小伞兵’。
”一节时,H拿出一些蒲公英的种子,让学生观察触摸,然后提问:“蒲公英宝宝长什么样?”学生甲:“白白的,轻飘飘的!”学生乙:“摸起来软绵绵的。
”学生丙:“它的身体像插上了翅膀!”“谁要上来给它们助一口气?”学生纷纷举手,接着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手托一粒蒲公英宝宝,然后向上呼一口气,宝宝飘起来,又轻盈地落在地上。
相击生灵光 思辩出智慧
相击生灵光思辩出智慧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20期文/ 刘苏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少先大队的主要工作之一,如果能结合思品课程内容以及课本观点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进行教育,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少先大队的主要工作之一,思品教育内容又不能凭空设置,如果能结合思品课程内容以及课本观点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进行教育,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使得学生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入理解,加深对思品教育内容的领悟程度。
少先大队经常举行一些辩论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抒发自己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灵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与借鉴。
结合教材案例,展开思辨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内容生动形象,并且存在较多的实例,为开展思辨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激烈的辩论,主持老师继而对辩论的观点进行总结,对学生看法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教育,从而深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
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例,学生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联合政教处在该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个面向全体同学的辩论活动,事前提出问题:“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生活水平上仍然具有一定差距,如果给在场的同学们一个机会,那么同学们会怎么选择呢?”,学生根据问题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搜集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后在校报上择优发表了一组文章,强化学生的正确观点。
“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还有的同学会说:“我是中国人,无论中国发展的好与不好,都是我的祖国。
所以,我坚决选择留在祖国,不论发达国家发展的程度如何,祖国总是需要有人来建设。
”也会有同学不同意上述意见,会说:“如果是我的话,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就会选择一个更加适合我的生活环境,毕竟改变一个国家太难。
高二议论文 :点亮心烛_800字
高二议论文:点亮心烛_800字蜡烛的光很纤弱,简直微不足道,但它若是对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道褶褶生辉的希望之光。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支蜡烛。
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人在哀叹命运多舛前途无光,而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页,也许就在自我嗟叹中悄然引退了。
大自然尚且有寒暑易节阴晴变化,更何况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前进的人生呢?所以,当你被失败与挫折的阴霾笼罩时,不妨点亮心烛。
相传有一个国王被仇敌追杀,不得已只好躲到一间破屋中避难,真可谓心神俱损万念俱灰。
在他陷入绝境时,不经意间发现一只蚂蚁背着一颗比自己身体大数倍的麦粒,正奋力往墙上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摔下来。
国王默默记录它摔下来的次数,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攀登,蚂蚁仍不懈努力,终于在第七十一次时,背着胜利品爬上了墙头。
看到这番情形,国王逐渐振作起来,小小蚂蚁尚且有如此决心,何况堂堂一国之君!小蚂蚁的壮举,使国王点亮了心烛。
最终走出失败的沼泽,恢复了昔日辉煌。
点亮心烛,将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啊!那么,心烛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成功的源泉:自信。
一个人一旦拥有自信,就像一艘鼓起了帆的船,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生活的阴影将一扫而光,潜在的才干将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无论本领多大,也难以把握任何良机,这样无所依托无所追求的生活,必定是阴霾的代名词。
诗仙李白在面临挫败时尚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在这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因为一时的黑暗笼罩而自怨自艾止步不前呢?拥有自信,能让自身指挥的灵光得以闪亮。
创造出很多自己也意想不道的奇迹。
毕加索的女儿不愿沾父亲的光,在18岁时毅然改变了“毕加索”的姓氏,从头做起,以坚强的信心和无比的毅力,终于被人承认,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服装、珠宝设计师。
巴鲁玛面临唾手可得的成功却放弃了,选择了一条与之大相径庭的充满挑战的道路勇敢走下去。
是心烛照亮了她的锦绣人生,也是心烛使她骄傲地面对人生。
互动课堂 灵光闪动_教育论文
互动课堂灵光闪动_教育论文好的一节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通过课堂的生成,把课文中的文本语言通过内化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把讲义中的知识情感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我的情感,让咱们学生能在语境中品读文句,焕发出优美的意绪与创造智慧。
其互动的益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踊跃性,表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咱们一堂课的好坏重要指标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教学进程的主体是学生,而一节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于咱们广大学生的参与状态。
即广大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上。
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指教师务必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引领本班级的学生走近课堂,走入课堂,到投入情感,发挥想象,智慧。
所谓的广度是指学生是不是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而深度则是看其参与的程度,是主动学习仍是被动学习,是走马看花仍是潜心钻研,而咱们互动的课堂,则实现了这一目的。
咱们学校胡爱华老师执教的《那深情的一跪》课堂上,胡老师以对话交流等形式充分地实现课堂的互动,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对话等形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与融合,下面是她执教课堂上的一片出色片断:(幻灯示第三自然段)师:让咱们逐句用心去读、去理解、去感悟。
生:击中小鸟的运动员当即终止比赛。
师:请注意这是一场……(做一个停止手势)生:激烈的决赛。
(共鸣)生: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决赛。
(个别生补充)师:对,其是世界四大网球顶级比赛,可是每一个网球运动员都梦寐以求的比赛啊!若是取得冠军即能享有高尚的荣誉,又能取得巨额的奖金,如在这关键时候终止比赛,就意味着放弃……生:冠军、奖金。
生:他太傻了。
师:是啊,他“太傻了”,你说的很合情合理,可他为何会这样呢?生:他把小鸟的生命看得比冠军和金钱更宝贵!师:是啊,比赛可以生来,但小鸟的生命却……生:没有第二次了。
师:当即终止比赛,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名利的情怀”?生:……当即终止,箭步向前……师:“箭步向前”形容运动员奔跑的……生:速度飞快。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1.留置空间,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体”转变成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可以这样说,每篇语文课文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和作者亲密接触与交流,用心去感受、去欣赏,才会领略其美妙意境。
4.及时激励,恰当评价,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有效、全面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语文时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功的信息会使学生感到喜悦,激起他们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失败的信息可使学生及时获得矫正的良机,并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学生读课文,我常常会称赞他们“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出了课文的韵味”、“你读得真有感情”;学生作业写认真了,我会在他们作业本上写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有了很大进步”;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会大声鼓励他“你最会动脑了”、“我为你自豪”……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堂自然很喜欢了。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文精神的学科,其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智慧的化身,语文学习更应是智慧的行为、智慧的结果。那么智慧的语文课堂究竟该是怎样的?究竟该如何实践呢?我一路探寻着,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注重自身形象,营造气氛,点燃心灵,让课堂焕发活力
3.鼓励质疑,大胆争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
例如,对于《故乡》主题的探讨,历来有多种看法,有的认为《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有的认为表现了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有的认为表现了作者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对这个问题,教者只能引导学生讨论,不能轻易下结论。通过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可使学生接受课本提示中所阐述的观点。这种讨论,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周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串联主题班会,点亮心灵之灯
串联主题班会,点亮心灵之灯发表时间:2019-05-20T17:13:31.45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何琳娜[导读]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主题班会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活动之一。
笔者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认为初中三年的主题班会应该循着一定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
初一主题班会侧重于品行习惯的培养,促进班级同学的团结。
初二主题班会侧重于端正思想,去除青春期杂念与困惑。
初三主题班会侧重于明确目标,攻克实现梦想路上的难关。
学生是变化发展的,根据其成长特点,串联主题班会,点亮心灵之灯。
珠海市紫荆中学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工作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后与同学的交流中,教师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其中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教师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有很大变化与动荡。
所以主题班会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情况循序渐进,串联主题班会,点亮心灵之灯。
一、初一主题班会侧重于品行习惯的培养,促进班级同学的团结。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
因为来自不同的学校,首先要开展介绍自己,互相交流的主题班会。
①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但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中学的老师不再象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
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
让学生在情境作文中闪现智慧的灵光
让学生在情境作文中闪现智慧的灵光作文是生命和生活的抒写,它与人的生命、生活密切关联。
写作其实就是在与自然、他人、社会,也包括与自己对话。
我们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在抒写中保持对话应有的姿态和灵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让情境作文进入孩子的课堂1.进入情境,回归自然。
情境的创设和优化是写好情境作文的基础,无论是地点的选择还是时间的安排等,都须事先进行认真的优选和细致的策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如在指导写《校园之春》,课前准备时,我细致观察了校园,认为花坛最有内容写,恰逢一串红的花期,花坛里的一串红开了,我带领学生来到花坛前,细心观察,一串串的花朵挂满枝蔓,就象串串风铃在随风摇晃着,把花坛装点成一片彩潮涌动的海洋,暗喻着集体力量的磅礴。
2.感受情境,回归生活。
在指导学生观察情境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用心去体会情境,获取真切的感受,如五年级有一个单元规定学生写一篇体育报道,学生很难写出赛场情况,于是,我在体育课上让学生举行拔河比赛,用心去感受活动的经过,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写出亲身感受,写作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让情境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1.激发写作兴趣。
孩子具有天然的写作欲望,但那是潜在的,需要经过教师的诱导与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写作愿望,并转化为主动的写作行为。
孩子的写作兴趣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激发,去引导,去呵护。
指导作文时,素材的选择要从儿童的需要与兴趣出发。
2.设置写作美感。
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鼓励学生背熟若干篇“例文”,考试时,套写或抄袭,从小培养弄虚作假的文风。
有的教师强调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性,必须套用大道理,写时髦的套话,从小让学生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现所谓“中心”,或表达自己不真实的感情。
学生作文变成了吹牛、杜撰、说谎话、编故事,把学做人与学作文脱节。
我们认为,没有真情的流露,就没有求善求美的追求。
小学作文教学运用情境方式,便是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情境,自然而然会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陶冶其性情。
抓住课堂的闪烁的灵光
抓住课堂的闪烁的灵光——《散步》教学案例语文组刘文【背景】语文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统一体。
语文课程德育具有间接性,即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活动得以实现,通过语文教学内容的升华、融合以实现,或通过语文教学过程的互动以实现。
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但是育人目标的完成,不能生搬硬套,强加于人。
而应该灵活机动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语文具有人文性,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都昭示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在教学中,一个有教学掌控能力和教学机智的语文老师应该擅长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所谓“随机点拨,因文入理”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插入与文本相关联系的现实生活事例或道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育人的功能。
《散步》一文选材独特,以家庭成员散步这个家常的故事为蓝本,以他们之间的分歧为主要内容,讲述了“我”所倡导的个人价值取向,三代人的各自选择,氤氲着浓浓的亲情和感恩、责任。
这样的好文章,该如何去挖掘它的真挚感动人的内涵呢?本案例试着做一些探索。
在分析文本内容时候,插入内涵探索,分享感恩责任的精神。
师:于是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散着步,可是发生了矛盾,什么矛盾呀?生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小路真的这么有意思?生1: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你来读读,可要读出有意思来哟。
(生1读)同桌生2:我再来读读。
要缓慢些,抒情些。
师:那你就来抒情一下吧。
(生2读)师:我真的好象看到那池塘里有小鱼在游来游去呢。
既然这么有意思,“我”是否就选择走了小路呢?生:没有,“我”选择走了大路。
因为“我”担心母亲走小路摔倒。
师:“我”做这个决定为难吗?生1:为难。
因为文中说“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让班会在手中跳舞_关于班会的作文1500字
让班会在手中跳舞_关于班会的作文1500字班级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所以班级管理也必须时时创新。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到底怎样才能使班级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呢?我认为抓好班会,能够对班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因为常规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班主任不能事事都抓。
而所有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学生的思想状态。
那么,充分利用好班会,不仅能够带动常规管理,也能体现一个班级的创新。
首先,应做到班会的系列化。
教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反复性,所以不能期望有一个万能的方法,做到一劳永逸。
有一次我开了一节关于“学习体会交流”的班会,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
在班会上学生积极发言,效果很不错,但我并没有就此放下,而是抓住这一契机,召开了系列班会,以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业”。
其中有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抓点滴时间等等,还利用各种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如我召开了一次主题为《你的明天会更好》的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给学生读了一篇刚刚毕业的学生给我写的一封信,信里描绘了他徜徉在大学校园里的感受,一种走过“黑暗”后的欣喜。
然后,我又给学生放了一些国内著名大学校园的图片。
学生们看着美丽的图片,发出一阵阵感叹。
我适时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对学生说:你们想阅读世界上著名的作品吗?你们想驰骋在大学那宽阔的绿茵场上,尽情的感受运动的魅力吗?你们想接触到各种文艺形式和艺术团体,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吗?那么,请去大学吧!有了这多么触手可及的未来,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学习呢?最后,班会在《明天会更好》的音乐声中结束。
这以后,我明显看到班内的学生留在教室里的时间多了,研究问题的学生多了。
我又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方法指导。
通过这一系列班会,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学习在学生眼里就成了一种享受的过程。
其次,应做到班会的多样化。
就像总吃燕窝也会腻一样,班会如果只是班主任一言堂,再精彩的班会也会失去作用。
所以除了我主持以外,我还邀请其他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让他们在班会上与学生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邵萍
【期刊名称】《学生之友(小学版)上》
【年(卷),期】2011(000)016
【摘要】好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
南斯拉夫现代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曾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情绪感受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不满足、压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要发挥人的潜力的后天教育环境。
与其说是物质,不如说是情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有效方法,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
【总页数】1页(P27-27)
【作者】邵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让课堂闪动生命的灵光——特级教师吴正宪《平移与旋转》评析
2.知识明朗于理念灵光闪动于智慧
3.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例谈关于课堂教学的生成
4.巧设主线,让阅读教学闪动智慧灵光
5.诗意课堂灵光闪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现灵光的班会
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阵地,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是与学生直面交心的极好机会。
我校学生来自三个市六个县,注重追求个性与自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学之间偶尔也会产生摩擦,稍不留意,就会忽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从细微处入手,对学生提出德育要求,促进他们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针对实际,加强学生“四个”方面教育
1.适应教育
人与环境的相处有一条基本原则:环境不会适应人,人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当今的学生,理想色彩比较浓厚,更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启发与教育因此,我利用班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理想。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理想目标,克服理想上的好高骛远同时,鼓励学生战胜自己,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信心与勇气,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我本学期带的是高三文科班,学生对理科的学习感到畏惧,不能适应,有的想休学,有的想退学。
这时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读者》上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剑桥的钟声为她响起》,文章主要介绍邓亚萍是如何克服困难与挫折走向成功的,让学生开展讨论,发表感慨,最终悟出道理: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备而来的人。
坚定了同学们克服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决心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学好文化,适应社会,铸造人生美好的未来。
2.学风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应该是所有教师和绝大多数学生一直倡导的思想为了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我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开展学习目的性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避免浮躁、马虎等不良行为的产生,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我去年刚接手新班级时,发现部分学生比较懒散,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贪玩、好动,静不下心来学习。
于是及时召开班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谈学习的成功经验、叙学习的深层感悟,引用古人、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以及勤奋动人的学习故事,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取得较好效果。
一学期下来,班级很快树立了正气,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班级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并被市教育局表彰为先进班集体。
3.目标教育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场旅行,那么目标就是目的地,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我根据不同时段,制定符合实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由班长组织学生民主讨论确定,这样学生前进有了方向,奋斗有了信心,就会不懈地努力,创造理想的业绩。
我班有个学生数学和英语学科知识不够扎实,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我根据他的爱好,鼓励他写文章参加全国中学生“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结果获得贰等奖,拿到奖状后心情非常激动,我让他在全班发表获奖感言,激发了很多学生的上进的激情,同时提高了自
己的追求目标,带动了英语、数学等科目的学习,自觉潜入学海,追求人生理想坐标。
4.激励教育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曾说过:“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假如他要设计一个人们乐意其中工作的环境,就必须使这个环境体现出对个人的激励作用。
”由此看出人是需要激励的,缺少了激励,就会失去很多进取、发展的机遇,失去应有的竞争活力。
因此,我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使他们正确地对待挫折与失败,增强自信心,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自信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强的特点,利用班会,表彰各种活动中获胜的同学,发给纪念品进行鼓励并对这些获奖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每个学生都积极认真参加各项活动,并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强他们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催开成功之花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班会中的作用
高中学生不同于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他们更为独立,更有见解,班主任单纯地灌输或不给他们较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所以,班会不能成为班主任的“独角戏”,也不能任由学生说了算,而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为此,我设法采用多种形式召开班会,有时将主持权交给班长,有时推荐学生代表召开,也有时发动全班所有学生设计班会内容,组织交流评比,优胜者自主主持班会。
丰富班会素材,调动大多数学生
参与班会的积极性,克服自卑、羞怯心理。
每次班会都要在班主任的宏观指导之下完成,防止学生在一些问题把握上的不稳定性,决不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后而置之不理这样,班会的威信才可以更好地在学生中确立,实现班主任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拉近学生与班会的距离,感受班会的魅力,滋润身心,陶冶情操,成为厚德博才的学生。
三入理入情,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对学生的教育注意感化心灵,遵循“晓之以理”的原则,把道理跟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要让他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促进他们明理,做到知行统一。
我班少数学生不能和科任老师协调,也有些学生和班干以及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班级和各科任老师的建议,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宝贵的意见。
班会结束后,我一张一张地看阅,思考分析学生意见和建议动机,采纳学生合情合理的主张,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及矛盾,对个别有意捣蛋的学生采用“无记名恶行大公布”。
然后跟他们进行单独交流,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感化。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触及亲情这样的主题时,我更是以“情”字入手。
一次我召开了一个“我拿什么报答父母”的班会,不少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一些行为对不起父母,而流下伤心的泪水。
这次主题班会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我看到
同学们醒悟的容颜,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甜蜜。
苏霍娒林斯基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发展个性与才能的舞台”。
为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力求丰富每一节班会课内容,给学生以充满灵光的教育,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和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荡起智慧的小船,驶向祖国的未来,登上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