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规矩意识的内化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析中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
■ 一线快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析中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一、中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规则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特点[2]。
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未来社会的道德规范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水平。
中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下一代,是运用社会新技术、接受新思想的重要群体,是国家正在培养中的储备人才。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可以从基础抓起,从“知、情、信、意、行”这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例如,让学生先认识规则、了解规则,进而相信规则,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信念和意志,通过各种活动将这种规则意识强化并内化,自觉付诸实际行动。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遵循规则能够让社会健康发展和运行,中学生这一正在成长中的群体,更应该养成规则意识。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中学生遵循和应对这些规则?如何让他们在了解规则、遵循规则的基础之上,更要学会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二、学校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基地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学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要遵循很多的规则,小至与同学游戏中的游戏规则、班集体的班规、学校里的校规校纪,大至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守则》,等等。
这些大大小小的规则时刻约束和引导着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完善自我。
学生在学校里日复一日地学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规则、了解规则、认同规则、遵循规则,将规则内化为自身意识,形成道德修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个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一些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自我体验,使他们将规则自觉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规矩意识——培养中学生的文明素质班会教案
规矩意识——培养中学生的文明素质班会
教案
简介
本次班会教案旨在培养中学生的规矩意识和文明素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交礼仪,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目标
- 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和文明素质
- 培养学生的行为惯和社交礼仪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1. 规矩意识的重要性
- 介绍规矩意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规矩意识与文明素质的关系
2. 规矩意识的培养方法
- 分析常见的违反规矩的行为,并讨论可能引发的后果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遵守规矩并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3. 文明素质的培养
- 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素质的含义和标准
-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并讨论其意义和影响
4. 社交礼仪的培养
- 介绍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 模拟不同社交场合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
教学方法
- 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规矩意识、文明素质和社交礼仪的概念和要求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各种社交场合,并进行实践和反思
教学评估
- 学生小结:要求学生写下对规矩意识、文明素质和社交礼仪的理解和感悟
- 角色扮演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社交
礼仪和应对能力
教学时长
本次班会教案建议在45分钟内完成。
结语
本次班会教案旨在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规矩意识、文明素质和社
交礼仪,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交表现。
通过这样的培养,我们相信学生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改进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
如何将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
如何将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某种思想,他的行为才具有自觉性、持久性、内需性;反之,若仅靠外在力量约束个人的行为,就具有强制性、暂时性、表面性。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内化意识的培养。
但是内化过程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明确的目标、对学生关键期的意识,以及一系列班会的延伸。
一、提升学生内化意识1.采用灵活多样的具体方法(1)生动的讲解。
要对学生讲清常规的内涵及要求,让学生明了行为常规的做法与要求,以便他们有明确的行动方向。
这是班主任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每周的班会时间,老师可以有计划地提出一、二条要求,并予以讲解,这样日积月累,能够形成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感情,形成良好的班风。
(2)口诀记忆法。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可编写成歌谣或口诀让学生记诵,然后指导行动。
由于这些歌谣和口诀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受学生喜欢,学生也容易记忆,有较好的效果。
如果以适当的方式教学生学习记诵,也能起到指导行为和铭记终身的效果。
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本班教育重点,编一些歌诀歌谣教育学生。
(3)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德育的重要载体,是训练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班级良好的日常状态的基本形式和途径,因为活动的操作性、交际性与人的行为直接相关。
如适时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小型讨论会、模拟演习、实际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增强自我管理的内化意识。
(4)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
评比竞赛在班级常规教育与管理中使用更有效。
在我校9月份举行的校风建设月活动中,我班以此为契机,制定班级公约和实施细则,开展常规评比,累计学生在一段时间里的表现结果。
当然,组织评比竞赛要适度,除了公正、公平以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
评比竞赛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修养中去,但使用这种方法也只在激发热情和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上有作用,真正要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和自觉行为,或者培养习惯,还需要其它形式的配合和做长期、细致的训练。
规则意识伴我成长
规则意识伴我成长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很重要。
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注重培养学生讲规矩,守规矩。
作为中学生我们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与此再结合学校的规则教育要求来培养、教育学生。
守规则的学生长大后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按规章制度办事,不会违法违纪,而受到欢迎、认可。
守规则对我们可以起到约束和保护的双重作用。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从学生入校第一天我就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上、下课行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表现等,渐渐使他们有规则教育的意识。
本学年结合我们九年级毕业班的学习情况,如规范学生的复习情况,规范学生的答题卡使用,规范学生的清晰书写等等,全力为中考做准备。
2坚持正面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知道事实的真相,使学生顺利度过毕业班生活。
到了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但因个体的差异性,有个别学生会有情绪上的变化,班主任就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确引导学生。
3采用强化方法虽说到了九年级学生在校内是大哥哥大姐姐了,但他们终究是个孩子,有些行为习惯还是需要反复抓,抓反复。
如:学生学习时间紧张,课余时间减少,但不能因为这就耽误班级的常规管理,如卫生等,这些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相互监督教师不是时时刻刻与学生待在一起,有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因此需要每一位学生互相监督。
出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督促其改正。
好的行为及时表扬。
总之,规则教育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充满规则教育的班级,学校和社会。
每当一天结束的时候问问自己“你一天中遵守了哪些规则?”,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没在规矩,不成方圆。
”近几年来,“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人们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准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一、从孩子的“游戏规则”说起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讲游戏规则,我认为就是孩子。
几个小孩子在“打王牌”,谁先打、怎么打、能怎么打不能怎么打,他们有约定的规则。
在玩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违犯规则。
最有意思的是在学生中有一咱打乒乓球的游戏规则,有一位同学先当擂主,后面的同学要想打先得进行“考”,就是与这位擂主先打一个球,如果赢了“擂主”,才有资格再打三球,如果输了,那对不起只能下台,再排队。
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不遵守的,那怕是比“擂主”身材高大的或者高年级的同学也不例外。
这么懂“游戏规则”的孩子,却为什么在校不遵守校规,在家“行为霸道,做事任性?”为什么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伤亡的悲剧时常发生?为什么总在学校的楼道里打闹,致使意外伤害的事频频发生?如果我们再从孩子的“游戏规则”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行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途径。
第一、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
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成人告诉的,不是别人规定的,也不是成年人代替孩子制定的。
由于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明白自己的规则,体现了孩子的成就感与参与感,从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与平等性。
基于此,孩子有遵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
第二、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惩罚。
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
孩子们肯定清楚,如果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出局,多次被淘汰出局,最后就再没有跟他玩了。
学生的校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的校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校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底层的一条规矩——校规。
校规是一部制约学生行为的规则,是学校为了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发展所制定的规定。
遵守校规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既能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一、了解校规的重要性每个学校的校规都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包括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规矩。
遵守校规,首先需要对校规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通过了解校规,学校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1.促进自我进步学校制定校规的初衷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生安全。
在遵守校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学会尊重规则、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始终是学生追求自我进步、成长的重要一环。
2.促进交往校规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秩序的校园。
学生在校园里只有当遵守校规时,才能尽情与他人交流,并最大限度地得到学校提供的资源。
而无视校规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与他人的关系逐渐恶化,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失去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3.强化纪律学校作为一个高度纪律化的组织,校规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地强化校园纪律,维护校园立体秩序。
这些规定和准则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遵守规则的意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习成绩。
如果学生无法遵守校规,可能会对其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遵守规则涉及其他方面,这里将着重讨论在学术、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意义。
1.对学术的规范遵守规则在学术方面的意义无疑是:尊重规则和品德。
学生不仅要遵守学科规范,遵守考试规则和学术道德,还要遵守校规。
很多学校的校规以学习规范为主要方面,其中明确了学习的方式、内容和考试规则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2.对行为的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其素质的重要表现。
(完整)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问题名称学生参与班规制定,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现象描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举止随心所欲,不守规矩,如:上课大声喧哗,随便吃东西,离开座位,不按时交作业,乱扔垃圾,不讲礼貌,在楼道里乱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养成了许多不文明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原因导致学生规则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1、家庭因素:如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几代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事事让着、宠着、惯着,长期的娇生惯养,使其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遇事我为先的心理定势.造成了在现代家庭结构条件下,家庭对子女行为规则教育的缺失。
甚至有些素质低下的家长,还带头做一些违背社会规则的事,给孩子起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成为学生效仿的“活教材”。
2、学校因素:我校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外地进城务工子女,有城区农村学生,有附近小区学生。
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由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和影响的不同,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班级管理中,大多是由教师制定学生的行为规则,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甚至有些教师在某项活动之前不向学生提出任何要求,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责备学生。
3、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存在个别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谴责和制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误导。
如:在公共场所随便大声喧哗,乘车时不给老人和小孩让座,不遵守交通遵守则等。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导致了行为举止不守规矩,规则意识淡薄的状况。
校师困惑虽然导致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使之成为有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怎样才能使规则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规则意识,尤其是防止社会上违反规则的不良现象,对学校教育造成的抵销,成为长期困惑学校和教师的问题。
家校生三方对策虽然学生的规则意识淡薄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方面,有着重要责任和义务.1、家庭方面: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作为孩子规则意识的启蒙教育,家长肩负着从小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的重任,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引导按照规则做事。
浅谈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摘要】近年来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导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意识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字】中学生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养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绝对的自由,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必须要遵守。
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1]下面我就对中学规则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班风、学风。
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很好的遵守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只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事,而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这样的话,这一个班级肯定就会是一个自由散漫,毫无凝聚力的班级。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不仅只在学习上受益,同时能让学生在做人上受益,成为一个遵规守纪的好公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1)、制定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的科学的规则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首先你要有规则可守,所以首先要制定规则且这规则一定要科学、要合理。
不能制定一些不合理的,甚至会影响学生发展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这不仅对学生没有益处,甚至可能会害了学生。
所制定的规则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
这样的规则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制定该规则的主人,如果自己不自觉遵守的话,那也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让学生自己参与规则的制定,也能体现民主,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下的自由。
同时,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则是从学生身份来考虑的,这更贴合学生实际,便于规则的执行。
学生自己制定了规则,老师要加以修正避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规则,然后让班上全体同学讨论通过,最后可让全体同学签字承诺自觉遵守规则,这样当学生违反规则的时候,就可以把他自己签了名的规则给他看,这样可让他在接受处罚的时候心服口服。
规矩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规矩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规矩意识是指对外界规范的认知和遵守程度,是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内化和自觉执行能力。
一个良好的规矩意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规矩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个体层面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缺乏规矩意识。
许多人对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规范的理解和尊重。
在公共场合,他们没有遵守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基本的行为规范;在个人生活中,他们没有遵守时间、节制消费等规范。
这种缺乏规矩意识的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其次,自私自利。
许多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例如,有人为了谋取私利故意破坏他人财产;有人为了获得政治权力不择手段地违反竞选规则。
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再次,缺乏责任感。
许多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负责任,缺乏对社会规则的尊重。
在工作中,他们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敷衍了事;在家庭中,他们不关心家人,不履行家庭责任;在环保方面,他们随意乱扔垃圾甚至破坏环境。
这种缺乏责任感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执法不严。
一些地方政府执法不力,不严肃执法和公正判决,导致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逍遥法外。
这种执法不严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使人们对规矩不重视。
其次,道德沦丧。
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使得许多人对规矩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人以权谋私,腐败现象频发;一些人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道德沦丧会削弱规矩意识,从而影响社会秩序。
再次,信息泛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这也导致了信息泛滥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谣言、陷阱和不实信息。
一些人迷信信息,不对信息进行辨别,盲目追求热点事件,忽视规矩和法律。
这种信息泛滥加剧了个体的无规矩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首先,加强教育。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者:李珊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12期〔摘要〕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关系着未来社会的道德规范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水平。
学校是培养中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规则意识养成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一所优质初中为例,阐述中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规则意识;中学生;养成教育〔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56-02一、中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规则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特点[2]。
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未来社会的道德规范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水平。
中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下一代,是运用社会新技术、接受新思想的重要群体,是国家正在培养中的储备人才。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可以从基础抓起,从“知、情、信、意、行”这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例如,让学生先认识规则、了解规则,进而相信规则,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信念和意志,通过各种活动将这种规则意识强化并内化,自觉付诸实际行动。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遵循规则能够让社会健康发展和运行,中学生这一正在成长中的群体,更应该养成规则意识。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中学生遵循和应对这些规则?如何让他们在了解规则、遵循规则的基础之上,更要学会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二、学校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基地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学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要遵循很多的规则,小至与同学游戏中的游戏规则、班集体的班规、学校里的校规校纪,大至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守则》,等等。
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摘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大白鲸之下,初中德育教育有了新的指导和方向,即充分体现出德育教育的“育人特征”“育人内涵”“德育并行”“因材施教”,并推动学生社会发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素养的发展。
“规则”作为学生社会生活、道德认知、道德构建的基础元素,是学生必备的素养品质,也是衡量初中生德育水平的关键指标。
文章概述了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意义,深度解析了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规则意识;培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我国传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至理名言,将传统儒家强调做人做事讲方法、讲规矩、讲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的出现,是社会有序发展的保障,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
初中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发展。
同样,初中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也赋予了初中德育教育的新方向。
对于初中生来说,形成民主与法治意识,讲规矩讲程序根据规则进行校园生活,依法依规参与社会生活,是他们走向社会和持续学习的保证。
这是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且大部分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等尚未构建,规则意识不强会导致缺乏责任感、社会公德心丢失、文明程度偏低等。
故而,探索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成为初中德育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规则意识构建促进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价值(一)规则意识的基本概念从广义角度分析,规则指的是事物运行、事物运作的基本规律或者应当遵循的法则。
从狭义角度分析,规则指的是群体组织成员共同制定且大家一致通过的、得到公共认可的需要群体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章程、条令、原则。
无论从哪个维度分析,规则都是需要遵循和遵守的一种原则、准则。
故而,规则意识是生命个体发自内心地将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作为自身行为导向的意识。
通常来说,遵守社会公约、遵纪守法、遵守规定等都属于规则意识的呈现。
内化规则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
我是XX班的班主任,很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内化规则——让孩子在自律中成长”。
内化规则,即让孩子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这是培养孩子自律品质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内化规则呢?一、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言行。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按时作息、尊重他人等,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二、制定合理的规则,让孩子参与其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
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规则的公平性。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三、耐心引导,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要耐心引导,让他们明白规则的意义。
可以通过讲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此外,家长要避免过度惩罚,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四、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孩子遵守规则的积极性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家长可以设立奖励机制。
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表扬、小礼物等。
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五、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助力孩子成长家长会是一个很好的家校沟通平台。
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同时,家长也要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实现家校共育。
总之,内化规则是培养孩子自律品质的关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自律中茁壮成长。
最后,祝愿每一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愿我们的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谢谢大家!。
将规则意识内化为学生习惯
将规则意识内化为学生习惯随着复课脚步的临近,师生安全健康成为头等大事。
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在制定与实施学校、班级制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复学防疫行动处处渗透规则意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这是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杨邦清工作室领衔名师杨邦清昨日给出的答案在杨邦清看来,复学防疫行动不失为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一个教育契机。
而规则意识又可以孕育于班级管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科课程学习中。
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复学后,学生上学前测量体温,错峰有序进入校园,推行“七步洗手法”,正确使用口罩等都是规则意识的渗透。
让学生明白,公共卫生意识人人都必须遵守,否则会给班级、年级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自主、合作、探究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教育思想,也是孕育学生规则意识的实践活动。
无论是参与组织活动、建立组织规则、做出选择和决策、担当责任,还是体验团队荣誉,都有助于学生公共规则意识的养成。
南师附小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开展了“健康季”“护眼行动”“运动季”等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正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有意识地遵守、维护活动的规则。
走好路、着好装、读好书、写好字、排好队……这些日常行为准则有助于学生在思维上形成条理清晰的规则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展示自我,意在锻炼学生的勇气与处事不惊的态度;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斗志。
国家课程与公共规则意识的培养密切相关。
能否能落实课程目标,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学。
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公共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
如数学课在探寻公式定理规律,语文课在探寻语言规则,道德与法治课在探寻社会道德法治规则。
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成为主要授课模式。
许多老师可能已经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
而常规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线上授课同样没能避免。
学生上课迟到、作业忘交、学习不自觉等现象的存在,正是在于规则意识的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规则内化”深入孩子心中
游戏有规则,做事有规则,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一个“规则”的社会中。
孩子从小在规则中成长,家长的要求、老师的教诲每天都在重复,但他们真的遵守所谓的规则了吗?有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非常自信,可以拍胸脯说自己的孩子是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我想请这样的家长先别着急给孩子下定义,也许在家长和外人面前孩子是个听话、乖巧、按照规则行事的孩子,但在没人的时候呢?他们会不会放弃平时遵守的规则,让心中的“另一个自己”主宰行为?就像平时妈妈不让孩子吃糖,他会点头听话,但到了无人监督,无人干涉的情况下,他会不会打破承诺,被糖果的甜蜜引诱呢?我想要让孩子遵守的规则并不是一种强制规则,而是他们通过自我养成,达到自己可以欣然接受,自我监督的“内化规则”。
在别人面前守规则不是真正的守,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还能自我要求,那才是一种优质品德。
偶尔乘坐出租车,遇到出租车司机看到交通岗无人无车,为了节省时间而直闯红灯,这就是规则没有内化的结果。
出国的机会不断增多,我会发现,有些地方我们离世界的距离不是一点点。
很多西方国家的地铁是没有检票员的,可以说逃票非常容易;许多超市是自己过称的,多加分量也不会有人知道,如果这些举措用到国内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从火车需要凭票入候车室、上车前检票、车上查票、下车验票这重重把关就知道结果了,就算如此严格监督,还是有很多人逃票。
孩子从小就被大人监督着长大,不许做这个,不许干那个,随时都有一双眼睛盯着,这样被动的遵守规则,怎么会让孩子从心中接受规则!监督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抑制,什么都不许孩子做就是抑制孩子的欲望,抑制他们积极的行为,监督只是让孩子被迫接受,而不是自然接纳。
要想培养孩子表里如一的品质,让规则成为他们内心自主的选择,就需要家长将被动监督转变为观察辅助。
观察是在尊重孩子自由的基础上,观察他们有无不良行为,在允许他们自发行动的同时,告知孩子哪些是正面的行为,哪些是负面的行为,让他们自己理解规则并不是表面的表演,更是自我强化的好品质,是需要置于心里长久不变的思想。
初中守规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初中守规矩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主题:守规矩,从我做起引言:守规矩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之一。
为了加强学生的规矩意识和自律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行表现,我校将开展以守规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守规矩的意识和自觉性,提高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守规矩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
2.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表现,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的行为准则。
4.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二、活动内容1. 开展规章制度宣传教育活动1.1 规章制度宣传海报设计学生参与规章制度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和展示,通过画画的方式宣传和普及校规校纪,引导学生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
1.2 校规校纪宣传演讲比赛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的形式宣传校规校纪,充分展示他们对守规矩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该活动,激发学生守规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 规章制度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规章制度知识竞赛,检测学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能力。
2. 进行道德教育主题班会2.1 课堂规则探讨在班会上,学生一起探讨制定适合大家的班级课堂规则。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守规矩的自觉性。
2.2 遵守规则的小故事分享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遵守规则的小故事,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守规矩的正面价值和影响,激发学生守规矩的动机和兴趣。
2.3 道德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道德情景剧,演绎遵守规则的场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守规矩的内涵和意义。
3. 建立家校共育合作机制3.1 与家长开展主题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主题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学校对学生守规矩的重视和关心,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守规矩的方法和策略。
3.2 家校联络手册制作学校制作家校联络手册,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守规矩的相关指导方针,家长可与学校积极沟通,并参考手册进行家庭教育。
小议初中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小议初中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发表时间:2016-11-16T15:53:36.0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作者:吴江[导读] 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傲都乡蒙古族中学131124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发展特征,科学培养初中生规则意识。
从生理角度看,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代谢非常活跃。
从心理角度看他们的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2.他们的感知觉精细性不够,但灵敏性较高;随着有意记忆的意义识记的发展,初中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已经开始发展。
3.初中生的情感特点,一是情感丰富而外露,易偏激,不太稳定,情绪振奋时洋洋自得,情绪低落时沮丧消极;二是情感的个人体验日益深刻,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发展;三是情感的社会内容日益增加,对英雄模范人物能激起强烈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能激起内心强烈的关注。
4.在意志方面,初中生的意志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他们好胜心强,行为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有时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地控制自己;有时做事缺少毅力,有的学生还易受暗示,缺少主见;有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
5.初中生能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但他们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还是不高的,而且是不稳定的。
6.)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开始寻找合得来的友伴,这是他们归属需要发展的表现,成人感逐渐产生,内心非常反感成人喋喋不休的指教。
针对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特点,教师应该科学地进行规则意识教育。
所实施的教育内容既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又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如:教给他们必备的“交通规则”。
教育实施过程中仍要有具体形象的言传身教,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去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要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坚持积极鼓励和正面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内化学 生规矩 意识的重要性及规矩 内容 的设 定
1 . 内化 学生规 矩意 识 的重要性
、
规 矩 意 识 的 内涵 及 作 用
1 . 规矩 意识 的 内涵 理解
在校 学 生需 要制 约 ,让学 生 理 解设 规 用 意 , 明
思想决定意识 , 意识决定 言行 , 规矩 意识决 定
生 心灵 的碑 石 上 , 将各 种 规矩 转 化 为学 生 自身 发 展 的 内在 需要 , 自然 地 践 行 于行 动 中 , 使 其 既 遵 规 又
不认 为是一种束缚 ,才能使他们精神得到完善 , 步 入 到学 校所 期 望 的 良好 境 界 , 才 能 有效 实 现学 校 以
德 育人 的 良好 愿望 。
失序 。强化学生规矩意识 , 关键是强化和培养学生 遵守 制度 的愿 望和 习惯 。在 没有 强制性 力量 阻止 违 反制度 的时候 , 学生也能 自 觉遵守规范 , 学生才算 真正 具有 了规 矩意识 。只有 当学 生把遵 守规 矩变 为
内在 需 要 、 在 内心 对制 度形 成 尊重 并 明 白遵 守 制 度
众所周所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往往有三个历 程: 首 先 是 用 制 度 来 强 制 学 生 遵 照 执行 ; 接 着 是 优 化 制 度 来灵 活管 理 学 生 , 引 导 学生 遵 照执 行 ; 最 后
是 创建 特 色制 度来 引导学 生 自愿 、 自觉 且 乐意 地 遵
展的保障。就治理措施 而言 , 《 初 中学生管理规定》 《 中学生 日 常行为规范》等制度都是学生管理 的规 矩, 都 要求 学 生按 规定 去 做 ; 就管 理 效果 而 言 , 每 个 学生能按规定去做 , 都愿意 、 乐意按规定来做 , 都明 白按规 定 去做 的好 处 。可见 , 树 立 并强 化 学生 的规
秩 序 的重 要保 证 ,是培 养优 秀 学生 的 内在 要 求 , 也
性, 还要以《 义务教育法》 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为依 据, 做 到 不损 害 学生 的合 法 权益 , 做 到 因生 而 制 、 因 校而制 ,还要考虑学生对制度的认 同感和信任感 , 通过宣讲让其理解制度的约束性和权威性 , 设定 的
结 合本校 学生 实 际制定 相关 的学生 管理 制度 。在制 定 这 些 制 度 时 ,既要 考 虑 制 度 与学 生 联 系 的密 切
为 学生 内在 的遵 从意 识 , 学 校付 出的管 理 成本 就 会 很低 , 效果 也会 很好 。学生 对制 度敬畏 与遵 从 , 他 们
就能 自由生活、 快乐学习, 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 就学校管理而言 , 强化学生规矩意识 , 是学校健康 运行 的基础 , 是依法治校 的内在保障 , 是构建 良好
内容 应 包 括 学 生 考 勤 制度 、 校 园环 境 制 度 、 升 国旗 及 大 型集 会 活 动 制 度 、 学生礼仪规范 、 学 生行 为安
是培养学生 良好 品德的必要条件 。就学生发展而 言, 强化规矩意识是促进学生智力 、 能力 和身心健
康 和谐 发展 的重 要 条件 , 是 支 撑他 们 人 生可 持续 发
矩 意识 , 是 优 化学 生 在校 行 为最 根 本也 是 最有 效 的 方法 , 也是 培养 学生 良好 品质 的最好 理来实现学校 较高的升学率进而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 都想实现 由学生发展带来学校的“ 可持续” 发展 , 但管理者常 常忽略一个很重要 的因素 , 那就是学生“ 规矩意识 ”
能 以不 恰 当 的方式 ( 偷 听 电话 、 偷 看 日记 等 ) 来 探 究
学生 问题 , 一定要 寻找最佳途径 , 让他们体会到老 师既 关 心 又尊 重他 , 才 能科 学 有 效地 培 育 学 生 的规
矩意识 。
学校 管 理 中没有 控 制 , 就会失序 ; 没有 协 调 , 就 会 导 致学 生 的压 力与 紧 张 。只 强调控 制 , 有 管无 理 , 会 导
・
2 8・
《 教学与管理》2 0 1 5年 1 1 月 1日
初中生规矩意识的内化
王德 志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第一 中学 , 云南 曲靖 , 6 5 5 8 1 5 ) 摘 要 创建优质 学校 , 学生“ 规 矩意识” 的 内化是一个重要 环节, 它需要 管理者深入理解规 矩意识的 内涵及其 重要作 用, 把握树立和 内化 学生规矩意识 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科学探 寻学生规矩意识的 内容并寻找其 内化策略 。 关键词 初 中 学生 规矩意识 内化
规 矩言 行 。学 生规 矩 意识 是 指学 生发 自内心 的 、 以
辨是非 , 在灵魂深处才能形成规矩 意识 , 在意识的
暗 示下 , 才 能遵 守 制度 。学校 在借 助制 度反 复 督 促
和 规范 学生 行 为之 中 , 把 各种 规则 深 深 地镌 刻 在 学
规矩 为 行 动准 绳 的意识 。学 生不讲 规 矩 , 学 校 就会
全规范 、 课堂纪律常规 、 考试纪律制度 、 体育锻炼纪 律制度、 作业 制 度 、 公 共财 物管理 制度 等 。
王德 志: 初 中生 规 矩 意 识 的 内化
・2 9・
三、 明确 管理 内涵 , 树立规矩 意识
1 . 监管 控 制与 沟通 协调 相统 一 “ 管” 的 内涵 是 “ 控 制” , “ 理” 的 内涵 是 “ 协调 ” 。
2 . 学 生规矩 内容 的设定
能 给 自己和学 校都 带 来好 处 时 , 才说 明学生 规 矩 意 识 已经形 成 。
2 . 规矩 意识 的积极 作用 在 初 中学校 管 理 中 , 如果 能 把外 在 的制度 转 化
《 中学生守则》 和《 中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 是从
国家 层 面 对 学生 规 矩 内容 的设 定 , 此外 , 学 校 还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