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四编 现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第4讲 说明文语言的品味精讲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三、科技前沿精练
三、科技前沿(七)太阳能飞机(2015遵义中考)①近日,一架来自瑞士的奇怪飞机引起了国人的持续关注。
这架名为“阳光动力”2号的飞机,其翼展达72米,但重量仅有2.3吨,狭小的机舱只能容纳一名飞行员。
单看这些数据指标,“阳光动力”2号简直不值一提,但这架飞机却有个绝活——不需要传统燃料,因为它是一架太阳能飞机。
②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的光能为动力的飞机。
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太阳能飞机由于不需传统的石化燃料,因此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它通常在白天爬升至平流层20千米至30千米的高度,将太阳能最大限度地转存到储能电池中,夜晚则逐渐降至15千米至18千米的高度,低速、半滑翔飞行。
太阳能飞机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它一次飞行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
同时,由于太阳能飞机以太阳能为动力,故其燃油、维护和维修费用基本为零。
③为获得较高升力,以便在高空持续飞行,太阳能飞机在设计上通常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能飞机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机翼。
这样设计,使太阳能飞机具备了很高的升阻比。
目前,各国研制的太阳能飞机的升阻比普遍达到30至40左右,而常规飞机中升阻比最高的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升阻比也仅达到30左右。
④与常规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相比,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却十分有限。
以“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例,其机身太阳能电池面积达270平方米,但全部功率只有50千瓦左右,仅相当于一辆排气量为1.0升的小汽车。
同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还比较低。
“阳光动力”2号飞机上使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国际上属于领先产品,厚度只有..135微米,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其能量转化率仅有23%。
在经过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电机等能量传递环节的消耗后,实际传递给螺旋桨的能量达到20%就不错了。
由于这些限制,太阳能飞机的巡航速度普遍较慢,一般只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
⑤任何新技术的实用化都充满了无穷潜力,太阳能飞机也是如此。
我们相信,只要在未来突破制约其发展的一些技术障碍,这种新能源飞行器必然会在应用中大放异彩。
语文第4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_70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1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2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3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4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5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6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7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8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9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30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1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2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3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4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5
必究责任
2019/4/27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1
必究责任
2019/4/27
眼皮蹦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违者
2
必究责任
2019/4/27
(贵阳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六议论文阅读①近6年来,贵阳只是在2011年考查过议论文。
题量5题,总共12分,所涉及的考点有用成语概括文章主旨、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论证方法、仿写、补充论据等。
②预计2017年贵阳中考,有可能涉及到议论文的考查,考点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凡事皆有度(2011贵阳中考)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
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
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
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人生活在“度”中。
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
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
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
日常_________③例如说话的分寸。
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
”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
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例如对美的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
”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
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
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例如对善的理解。
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
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课件
据》中指出,今天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
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
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两年的数据产
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的90%。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人类产生
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③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
本土回归
云南真题精选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 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 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 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 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 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 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 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 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 “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 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 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无论是 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阅读事 物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也就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阅读事理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发展的根本属性的东西,去理解 事理的本质特征。要想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注意文章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注意各个部 分与被说明对象之间的联系。有些事物或事理可能不只具有一方 面的特征,还要注意各个部分与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再经过分 析,归纳总结出被说明事物(理)的特征。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第1讲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精讲
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贵阳六年中考命题规律第1讲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例】(2013贵阳中考)石头王国——石头寨①石头寨是贵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
传说是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定居逐步繁衍而成寨的。
这里整寨不见一砖一瓦,房屋用石块砌墙,以片石为瓦,院落的墙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桥、梯田的堡坎也都用石头修筑,家中的用具,如碓、磨、钵、槽、缸,全是用石头做成。
到了这里仿佛进入“石头王国”。
②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
河上有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的洞门,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
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在阳光辉映下,如片片白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
③石头寨的石屋布局、结构和造型极具特色。
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
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错;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
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
房屋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作屋架,屋架有7柱、9柱、11柱不等,无论是三间或是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地下室”关牲口,结构紧凑合理。
在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两个较高的屋基,一般在2米以上,然后将木柱房架立在上边。
正因为屋基较高,家家都得砌石阶进门。
房架立好后,就砌石墙四面封山,用薄石板盖房,有的用石料间隔,石柱支撑。
这些房屋的墙,有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
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
④由于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提供了天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巧匠,石木建筑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
,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近5年贵阳中考说明文命题分析
2016年贵阳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2014
山水贵州
说明文类型、结构、对象、
顺序、方法
填空题
16
7
个性表达
简述题
17
5
2013
石头王国——
石头寨
文章结构、对象、语言、
事物特点、顺序方法
填空题
15
9
个性表达
简述题
16
5
2012
贵州生物
对象
15
4
说明方法
16
2
句子作用
17
2
说明结构
18
2
说明语言
19
—
2011
—
—
—
—
—
①从贵阳近5年说明文考试来看,考查了3年,因此要特别重视说明文阅读。
②说明文考查贵州特色的事物。说明文高频考点为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画线句在文中结构作用、画线词语或句子删去好不好;考点为仿写、说明对象、文章结构划分、说明语言、说明顺序、情感。
③预计2016年考说明文的可能较大,要注意复习备考。
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专题练习
(二)说明文阅读第15讲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文意理解与信息提取一、(2018·衡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挂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 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 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考点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第讲说明文阅读之个性表达精讲
第5讲说明文阅读之个性表达甲贵阳中考考点剖靳【例】中国第五大发明一一汉字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
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
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
”“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
”“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
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
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_______ 。
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
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 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讲读 第4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语文课件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2/25/2021
制作人:罗小秀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第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精
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贵阳六年中考命题规律近6年贵阳中考说明文命题分析2021年贵阳中考命题预测年份考察篇目考察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21 —————2021山水贵州说明文类型、构造、对象、顺序、方法填空题167个性表达简述题1752021石头王国——石头寨文章构造、对象、语言、事物特点、顺序方法填空题159个性表达简述题165 2021贵州生物对象154说明方法162句子作用172说明构造182考说明文的可能较大,要注意复习备考。
第1讲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例】(2021贵阳中考)石头王国——石头寨①石头寨是贵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
传说是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定居逐步繁衍而成寨的。
这里整寨不见一砖一瓦,房屋用石块砌墙,以片石为瓦,院落的墙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桥、梯田的堡坎也都用石头修筑,家中的用具,如碓、磨、钵、槽、缸,全是用石头做成。
到了这里仿佛进入“石头王国〞。
②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
河上有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及倒影连成一个个圆的洞门,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
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在阳光芒映下,如片片白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
③石头寨的石屋布局、构造与造型极具特色。
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
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织;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
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
房屋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作屋架,屋架有7柱、9柱、11柱不等,无论是三间或是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地下室〞关牲口,构造紧凑合理。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四编 现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 一、地域文化精练
专题十五说明文阅读一、地域文化(一)多姿多彩的贵州酒文化①贵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粮食种类齐全,加之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河流的上游,水质优良,这就给酿酒业创造了前提条件。
所以,西南地区历来是名酒之乡,不但有享誉全球的茅台、五粮液,而且各族人民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和土特产,酿制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佳酿。
②贵州各少数民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各种粮食在他们手中都可以酿出酒来。
一般说来,居住平坝、河谷地带各族,多酿米酒,而且糯米酒为最佳,如侗族、布依族、壮族等;居住山地者多用玉米、红薯、土豆、青稞等来酿酒。
这些自酿的酒,一般度数不高,可相对加量饮用。
少数民族同胞好客、豪爽的品格从酒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③侗族、苗族的拦门酒,就别具情趣。
有贵客到苗寨、侗寨,主人就在寨门口搭起牌坊彩楼,寨中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到寨门外排成两行迎接客人,每个姑娘手里都举着装满米酒的牛角依次向客人敬酒。
一牛角可盛一斤多米酒,如果客人不懂规矩,用手去碰牛角,就得将牛角里的酒全部喝下,三下两下,客人就会被醉倒在大门外,故称“拦门酒”。
正确的做法是,当姑娘们敬酒时,用不着客套,只需垂下或背着两手,仰脖伸嘴去接,这样一个姑娘敬一口也就算过关,不致被醉倒在门外。
④土家族、苗族、彝族的“咂酒”也别具一格。
“咂酒”的制作原料是玉米、高粱、荞子、毛稗等,先将原料磨成瓣状颗粒,和水拌匀,用木甄蒸熟,摊开晾晒,调配麸曲拌匀,装入细篾箩内,壅于麦草堆中,加盖封闭,捂热发酵,直至透顶,揭开麦草和封盖散热。
然后取玉米二至三斤,用微火炒黄(不能爆花),投入瓮中,以瓮容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为限,加上先前制好的发酵料,将瓮口塞好,再用柴灰和泥封严。
或者把瓮置于炕楼上,火熏炕一月左右,这种“咂酒”,味辣回甜,易醉人。
或者置瓮于阴凉处,待要饮用的一星期前,窖于高温的发酵物堆中,瓮口露外,这种“咂酒”,蜜甜味浓,胜于葡萄酒,不易醉人。
取用时,用冷开水或凉水灌入瓮中,浸泡时许,用两根长约七尺,底部不通,根部四周有小孔的空心竹管,用棕片或纱布包好根部,插入瓮底,导出酒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说明文语言的品味【例】(2016中天中学模拟)人体的独特性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 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
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
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 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
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
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1.考点1、2选文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解析】(1)从内容上考虑。
关于内容上的作用要结合文章做具体的分析,看语段在整体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具体说明了什么,强调了什么等。
(2)从结构上考虑。
①开头语段的作用:A.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点);B.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是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②文中段落、句子的作用:一般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其中说明文中问句的作用:A.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B.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C.设置悬念。
③结尾段落的作用:一般有总说的作用,或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使结构更严谨。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1.重要的句子有以下几种情况:(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提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内在含义。
(2)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对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语境,整体解析。
(3)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统领全文,有的阐明要旨,有的设疑激趣,有的总结全文,有的前后照应,有的承上启下。
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既要注意它在段中和篇中的位置,还要认真深入地分析它和文章中心或结构的关系。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生动形象性主要有五种题型:(1)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3)从效果上考虑。
若有说明方法,则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上作答。
另外,分析句子作用时,需观察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再回答作用。
【答案】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案】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3.考点1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解析】先去掉“至少”看句子是什么意思,再加上“至少”看句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找出二者之差别写出即可。
【答案】不能删去,“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
去掉之后就变成90%了,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4.阅读选文,写出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答案】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状;心跳。
5.文中说“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人体的独特性除了用来破案,还具有哪些功能?(写出一条即可,可以合理想象)【答案】示例:一、可以用指纹开门开锁。
二、用脸谱签到。
, 答题模式与技巧:准确科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不可以,“××”词表……,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换了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原意),“××”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与技巧:不能删去,“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可能”“大概”等词表推测,“常常”“往往”“一般”等词表频率,“都”“绝大部分”等词表范围,“一定”“目前”“之一”等词表限制。
如果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过于绝对;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的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技巧:“××”句中的“××”词用得很准确/很形象,它表示的意思是……。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模式与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找到之后,用替代法进行验证,即用找到的语句替换代词,读一读是否通顺准确。
只有通顺准确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或是关键信息点,或是某一重要说明对象的简洁概括(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或是承前启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
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
如何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呢?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即字典义)的基础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技巧:(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1.考点1、2最后一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__说明人类主体具有独特性。
总结全文,与开头说明相互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
__2.考点1分析第②段加点的“这”和“它们”所指代的内容。
__“这”指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
“它们”指大约1__600万个碱基对。
__3.考点1第①段中“据估计共有1 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中“据估计”能否删去?为什么?__不能,删去之后表示确切有1__000亿人,而过去5万年间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数,是无法准确统计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__呦呦之蒿,中国神药(2016济南中考)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书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__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__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__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作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__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__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__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__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外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