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重难点:1.发现土壤里的生命。

2.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每组一小桶水、报纸、抹布、玻璃棒。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四、教学反思:1.2了解土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全单元教案设计.doc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全单元教案设计.doc

第一单元土壞与生命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是:过稈与方法•能够亲曰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H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了解十•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 谈话:今夭,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

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2・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3. 学生提出白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木课的研究内容。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1. 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

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并记录。

2・小纟R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3. 注意观察土壤屮“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4. 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白己的问题。

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1. 让学生冋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了•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屮总结H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一些采冋的土样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

(科学教材第62页)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木纟R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木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屮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十•壤的成分;•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十•壤屮砂、黏十•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苏教版科学三下《我们周围的土壤》word版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下《我们周围的土壤》word版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下《我们周围的土壤》word版教案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1课。

本课教学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看土壤,明白当地土壤的差不多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看,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看,达到靠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紧密关系的这一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差不多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我们周围的土壤中怎么说有什么,学生又未必作过细致透彻的观看研究。

本课中学生将在了解我们周围土壤的基础上,意识到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在选择材料时,有目的地让学生采集田野里、花圃或水塘边等生活场所的土壤,因为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本身就包蕴着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

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异。

教学预备:需要为学生预备的材料有:挖土壤的铲子1把、报纸若干(垫在桌上让学生放土壤)、抹布1块、清水,放大镜1个、2-3根玻璃棒或木棒。

以上材料每小组一份。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看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看、描述、记录;●明白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了解土壤与生命有紧密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关怀家乡土壤的意识;●情愿交流自己的观看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欢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

你们明白,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2.谈话:关于土壤,你明白些什么?大伙儿还有什么感爱好的问题?3.学生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老师依照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4.讨论:我们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5.按小组分发工具。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1.依照实际情形分小组活动。

学生挖开土层,观看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并记录。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 苏教版
3、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4、认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5、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程序
教 学 活 动
教学意图
教 师
学 生
组织教学
提问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




1、实验前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我们可能在土壤里发现什么?
1、记录自己在挖土过程中所看到的,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2、观察土壤的样品,完成观察记录. 3、学生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
教 师
学 生
教学意图









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什么新问题?
1、学生提问题。
2、学生对所提问题分类,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可以当场完成研究任务。




对本教案的意见或建议
4、汇报。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合作探究的精神。




1、告诉学生去干什么,向学生交代 安全注意事项.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一块空地去挖土。3、带领学生观察土壤样品,4、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课桌用报纸铺好后,让每组的材料员 到班级的资源角取土壤样品。
1、采集土壤样品。2、清理现场,恢复土地原来的样子。3、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品,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人记录。
课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
重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材分析
本课学生需要了解土壤是各种物体的混合物,土壤中既有沙石土,也有动植物残体。了解土壤中的居民及它们在干什么。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内容:教材2-3页。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土壤》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一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引发学生展开关于土壤的一场讨论,激发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发现土壤中的物质;观察并测量土壤里植物的根,感受植物对土壤的依赖性;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感受土壤中小动物的多种多样,发现他们生活在土壤中的各个地方,揭示土壤是动物生活的家园,说明动物对土壤的依赖。

这一课主要在室外现场进行。

教学目标: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教学准备:挖土壤的铲子1把、报纸若干(垫在桌上让学生放土壤)、抹布1块、清水,放大镜1个、2-3根玻璃棒或木棒。

以上材料每小组一份。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

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讨论:我们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有哪颜色:土样里有哪些颜色?闻:土样里各种物质的气味。

看:土样里都有哪些物质?还可以看看垫在下面的报纸有怎样的变化。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

(科学教材第62页)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土壤,知道当地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达到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目标。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利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土壤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土壤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土壤的深入了解还不够,他们可能知道土壤是种植植物的介质,但是并不清楚土壤的具体成分和特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深入了解土壤。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利用。

难点:深入理解土壤的特性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利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实验材料,如土壤、水、容器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土壤的观察结果,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土壤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土壤的成分和特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的特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土壤的利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壤的意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2(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2(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2(1)一. 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土壤》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知道土壤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土壤,关注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土壤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于观察到的现象愿意分享和交流。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土壤的特征,以及土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特征,知道土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的重要性。

2.难点:土壤的组成,土壤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特性。

2.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

3.设计交流分享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土壤样本,用于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铲子等。

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土壤,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

2.呈现(10分钟)展示土壤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土壤的外观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的性质。

如:用放大镜观察土壤颗粒,用铲子挖掘土壤,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等。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土壤的特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能提供水分和养分等。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观察家里的土壤,记录土壤的特性,并思考如何保护土壤资源。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

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

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

(铲子、记录纸、笔等)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

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

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

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案苏教版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难点
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找一块新鲜的泥土地、小铲、放大镜、木棍、盛土容器、记录纸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
1、带领部分学生到学校后面公路边采集黏土样本,将一部分晒干、碾成粉末状,另一部分碾碎,保持原有水分。在学校后面山中采集腐殖土样本,晒干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保持原样。在学校沙坑采集沙石,洗尽泥土,晒干其中一部分。
2、讨论观察研究方法。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看谁的方法多,办法新。
3、学生自主观察研究。
4、学生描述、交流、讨论。
三、观察研究潮湿的腐殖土、黏土和沙的特征。
1、(指名同学回答):随老师去采集这些物体的时候,你们看见它们都是干燥的的吗?它们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它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又有新的发现。
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
3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师生分析讨论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4 、师生交流土壤渗水、保水性能的好坏对植物的生长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师:如果土壤里渗水快了或者慢了,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五、做土壤沉淀实验,为后面的继续研究做准备。
板 书 设 计
我们周围的土壤
田野、树林、花坛、草坪、花盆……
土壤里有:蚂蚁、蜗牛、蚯蚓……
我们周围的土壤
课 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ຫໍສະໝຸ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2、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我们周围的土壤|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我们周围的土壤|苏教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单元课时分配1.我们周围的土壤:2课时;2.了解土壤:2课时;3.肥沃的土壤:2课时;4.土壤的保护:1课时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材分析本课是《土壤与生命》单元的起始课,是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去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这一课主要在室外进行。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引发学生展开关于土壤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土壤的已知情况和想知道些什么,引发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2、指导学生亲近土壤,发现土壤中的物质(如:植物的根、落叶、石头和蚯蚓……)。

3、指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动物及其生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亲近土壤。

2、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教师事先进行实地考察,为学生准备一块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发现,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先照样子画下来;4最后注意观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土壤里有:蚂蚁、蜗牛、蚯蚓……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教后记2、了解土壤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1、观察土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

2、认识土壤的成分。

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土壤》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土壤的定义、土壤的组成、土壤的作用等方面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验和实际的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土壤的组成、土壤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土壤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定义、组成和作用,学会观察和分析土壤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土壤的定义、组成和作用。

2.教学难点: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土壤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土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土壤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特性,从而得出土壤的定义。

3.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土壤样本,了解土壤的组成。

4.讨论土壤的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土壤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保护土壤资源。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土壤的定义二、土壤的组成三、土壤的作用2.人类生活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讨论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进行评价。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教案

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

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2.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4.讨论:我们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5.按小组分发工具。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1.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

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并记录。

2.小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3.注意观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4.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一些采回的土样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土样,让学生讨论土样的成分并作简单的分类,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外观:土样里的物质看上去像什么?颜色:土样里有哪些颜色?闻:土样里各种物质的气味。

看:土样里都有哪些物质?还可以看看垫在下面的报纸有怎样的变化。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

(科学教材第62页)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我们周围的土壤

我们周围的土壤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设计学校:新桥小学班级:三年级人数:日期:月日学科:科学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时:执教: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里有什么。

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亲近土壤。

2、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1课。

本课教学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土壤,知道当地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达到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目标(2)学生分析: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对土壤的直接的生活经验基本没有,因为受家长教育的影响,有的孩子甚至认为土壤“脏”,“有细菌”等。

所以,要上好这堂课,必须让孩子们亲自对土壤进行实地考察,改变他们以往不全面或者错误的看法和态度,让孩子们愿意亲近土壤和土壤里的小动物,培养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挖一挖,找一找。

二、看一看,比一比三、拓展1、我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3、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3、小组合作,到室外挖土。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面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3、下面大家就可以把土放在白纸上研究了。

为什么要放在白纸上?4、大家开始研究吧,别忘了做个记录5、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6、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
重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材分析
本课学生需要了解土壤是各种物体的混合物,土壤中既有沙石土,也有动植物残体。了解土壤中的居民及它们在干什么。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知道土壤里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 师
学 生
教学意图









提问:现在你们已经观察过土壤,你们想研究关于土壤的什么新问题?
1、学生提问题。
2、学生对所提问题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后讨论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通过查资料获得答案,哪些可以回家作为一项长期观察的任务进行,哪些可以当场完成研究任务。




对本教案的意见或建议
4、汇报。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合作探究的精神。




1、告诉学生去干什么,向学生交代 安全注意事项。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一块空地去挖土。3、带领学生观察土壤样品,4、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课桌用报纸铺好后,让每组的材料员 到班级的资源角取土壤样品。
1、采集土壤样品。2、清理现场,恢复土地原来的样子。3、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样品,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人记录。
3、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4、认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5、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程序
教 学 活 动
教学意图
教 师
学 生
组织教学
提问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




1、实验前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我们可能在土壤里发现什么?
1、记录自己在挖土过程中所看到的,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2、观察土壤的样品,完成观察记录。 3、学生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