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演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数学教学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教学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数学的小论文篇一一、教师要做到精讲,需要解决的问题精讲的过程要努力做到“四精”:内容精简、语言精练、方法精湛、突破精准。

内容精简是重点,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知识主线,结合学情适当调整和精减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启发性强;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节奏明快,感染力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通常一节课,精讲用时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如果用时过多则势必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巩固练习。

对于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言,代替老师讲;对于需要教师点拨才能突破的问题,只进行点拨,剩下的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在有学生突破了后再请学生讲;对于学生没有办法突破的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做到讲解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最终突破难点;这样的老师,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智慧型教师。

二、精讲的基本策略1.研究教材,明确精讲内容。

教学大纲和苏教版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想明确精讲的内容,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安排,能够把握知识主干,在教材整体结构的指引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文化知识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不重合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给学生科学的、先进的内容;其次需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涵,数学学科的特点,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精讲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融为一体。

2.精选教学方法,设计精讲思路。

教师通过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也备自己,精心选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讲”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设计精讲思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需要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要抓住学生主体,让学生的心理系统与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冲突,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才能讲出高效。

变教师为导演 变学生为演员

变教师为导演  变学生为演员

变教师为导演变学生为演员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学校就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课堂教学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更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作一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的老师,就要将自己由“演员”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将学生的“观众”角色转变为“主演”角色。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学生;导演;主演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86-02语言源于教育,而教育方法和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逐渐的发生变化。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是“主演”,学生为“观众”已不能适应当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有人把英语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认为教师像一个演员,通过自己领衔主演的角色来吸引学生,打眼一看,这个观点没什么错误,教学中就是这样的。

但是仔细一琢磨,这个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更不符合新课程下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理念。

如果这样的话,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始终不能敲开他们自主学习知识的思维大门。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演员”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演员”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演员”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

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有的即使教者觉得讲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太适应。

从而导致学生对题目一知半解,甚至觉得“云里雾里”。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过尝试总结出一些个人的想法跟各位同行交流一下。

笔者认为之所以学生“怕”学排列组合,主要还是因为排列组合的抽象性,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我们不妨将原题进行一下转换,让学生走进题目当中,成为“演员”,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逐步适应排列组合题的解题规律,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转换的等价性,可操作性。

下面笔者将就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难点通过两个特例作进一步的说明:1、占位子问题例1:将编号为1、2、3、4、5的5个小球放进编号为1、2、3、4、5的5个盒子中,要求只有两个小球与其所在的盒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①仔细审题:在转换题目之前先让学生仔细审题,从特殊字眼小球和盒子都已“编号”着手,清楚这是一个“排列问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

②转换题目:在审题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角色,我将题目转换为:让学号为1、2、3、4、5的学生坐到编号为1、2、3、4、5的五张凳子上(已准备好放在讲台前),要求只有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③解决问题:这时我在选另一名学生来安排这5位学生坐位子(学生争着上台,积极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上其他同学也都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出谋划策”,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有了统一的看法:先选定符合题目特殊条件“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的两位同学,有C 种方法,让他们坐到与自己编号相同的凳子上,然后剩下的三位同学不坐编号相同的凳子有2种排法,最后根据乘法原理得到结果为2×C =20(种)。

让学生成为“演员”——也谈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让学生成为“演员”——也谈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结论 为( P i 2 ×P } ) ×( P { 。 ×P 1 ) ( 种) . ( 这 时 同 学 B表 示 反 对 ) 同 学 B说 : 如果第一组 的 3 个 人 先 选 了 3门 科 目 , 那 么 第
1 . 仔细审题 : 在 转换 题 目之 前 先 让 学 生 仔 细 审 题 , 从 特 殊
②转换题 目: 在学生充分审题后 , 我 让 学 生 自己 对 题 目进
适应排列组 合题的解题 规律 , 从 而 做 到 以不 变 应 万 变 . 当然 , 在 具 体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一 定 要 注 意 题 目转 换 的 等 价 性 , 可 操
作性.
行等价转换 , 有 一 位 同 学 A 将 题 目转 换 如 下 : 从 班 级 的第 一 组 ( 1 2人 ) 和第二 组 ( 1 0人 ) 中分 别 选 3位 和 2位 同 学 分 别 去 参 加 苏 州 市 举 办 的 语 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P i ( 种) . ( 再次通过互相讨论 , 都 表示 赞 赏 ) 这 样 原题 的 解 答 结 果 就 “ 浮现” 出来 C 2 ×C ×P ; ( 种) . ④ 老师总结 : 针对这 样 的“ 分 组排列 ” 题, 我们 多采用 “ 先 选后排” 的方法: 先 将 需要 排 列 的 对 象选 定 , 再 对 它 们 进 行
下 面笔 者 将 就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两 个 难 点 通 过 两 个 特 例 作 进

步的说 明 :

化学竞赛 ,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③ 解 决 问题 : 接 着 我 就 让 同学 A 来 提 出选 人 的方 案 .

占位 子 问 题
例 l 将编号为 1 、 2 、 3 、 4 、 5的 5个 小 球 放 进 编 号 为 1 、 2 、 3 、 4 、 5的 5个 盒 子 中 , 要 求 只 有 两 个 小 球 与 其 所 在 的 盒子 编 号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数学教学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教学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数学的小论文篇一一、教师要做到精讲,需要解决的问题精讲的过程要努力做到“四精”:内容精简、语言精练、方法精湛、突破精准。

内容精简是重点,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知识主线,结合学情适当调整和精减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启发性强;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节奏明快,感染力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通常一节课,精讲用时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如果用时过多则势必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巩固练习。

对于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言,代替老师讲;对于需要教师点拨才能突破的问题,只进行点拨,剩下的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在有学生突破了后再请学生讲;对于学生没有办法突破的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做到讲解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最终突破难点;这样的老师,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智慧型教师。

二、精讲的基本策略1.研究教材,明确精讲内容。

教学大纲和苏教版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想明确精讲的内容,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安排,能够把握知识主干,在教材整体结构的指引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文化知识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不重合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给学生科学的、先进的内容;其次需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涵,数学学科的特点,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精讲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融为一体。

2.精选教学方法,设计精讲思路。

教师通过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也备自己,精心选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讲”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设计精讲思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需要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要抓住学生主体,让学生的心理系统与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冲突,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才能讲出高效。

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论文

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论文

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西大慈联校赵静静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是我们教师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

特别是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不能原封不动地“灌”给学生,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会让学生去观察教具得出角的性质,去生活中找寻角掌握角的特性,让学生亲自操作做一个角、画一个角。

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时让他们在黑板上板演、讲解、展示。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教学,展示才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的舞台。

作为“导演”的教师要让舞台焕发时代的生机,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演绎自己的角色,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大舞台。

一、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真正的实现,有的教师还不能真正理解。

学生是主体,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的最后结果。

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把该讲的内容都讲了,学生遵守纪律,没有搞小动作,这就是一节好课。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了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应全力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有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地发展成了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

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设环境、搭建舞台。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笔者谈谈自己粗浅地认识。

一、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每个人天生素质的差异尤其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所受教育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不同,使每个人都形成独特的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

让学生成为“演员”——也谈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让学生成为“演员”——也谈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示反 对 )
换为 : 让 学 号为 1 、 2 、 3 、 4 、 5的 学 生 坐 到 编 太 繁 ) 同学 c 说 : 可 以先分 别从 两 组 中把 5 号为 1 、 2 、 3、 4、 5的五张凳子上 ( 已准备
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提 出选 人 的 方 案
⑤ 老师总结 :对于这 一类 占位子问 题, 关键是抓住题 目中的特殊条件 , 先从 特殊对象或者特殊位子人手 ,再考虑一 般对象 , 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2 、 分 组 问题 例2 :从 1 、 3 、 5 、 7 、 9和 2 、 4 、 6 、 8两 组数 中分别选 出 3个和 2 个 数组成五位 数, 问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 本题我是先让学生计算 , 有很多 同 学 得 出的结 论 是 A , ×A ) ①仔细审题 : 先 由学生审题 , 明确组 成五位数是一个排列问题 ,但是 由于这 五个数来 自两个不同的组 ,因此是一个 “ 分组排列 问题 ” ,然后对题 目进行等价 转换 。 ② 转换题 目:在 学生充分审题后 , 我让 学生 自己对 题 目进 行等价 转换 , 有 位 同学 A将题 目转换如下 : 从 班 级 的第 一组 ( 1 2人 )和第 二组 ( 1 0人 ) 中分别选 3 位和 2位同学分别去 参加 苏州市举办 的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 理、 化学竞赛 , 问有 多少 种 不 同 的 选 法 ? ③ 解决问题 : 接着我就让 同学 A来
行交流一下。
我 认 为 之 所 以学 生 “ 怕 ” 学 排 列 组 合, 主要还是 因为排列组合 的抽象性 , 那
么解决 问题 的关键就是将抽象 问题具体 化, 我们不妨将原题进行一下转换 , 让学 生走进题 目当中, 成 为“ 演员” , 成为解决 问题 的决策者 。这样做不仅激发 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 活跃 了课堂气氛 , 还充分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和 主观 能 动 性 ,能 让 学 生从 具体 问题 的分 析过 程 中得 到启 发, 逐步适应排列组合题 的解题规律 , 从 而做到 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 , 在具体 的教 学 过程 中一 定要 注 意题 目转换 的 等价 性, 可操作性 。 下 面 我 将 就 教 学 过 程 中 的两 个 难 点 通过两个特例作进一步的说 明: 1 、 占位 子 问 题 例 1 :将编号 为 1 、 2、 3、 4、 5的 5个 小球放进 编号为 1 、 2 、 3、 4 、 5的 5个 盒 子 中,要求 只有两个小球 与其所在 的盒子 编号相 同,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①仔 细审题 :在转换题 目之前先让 学生仔 细审题 ,从特殊 字眼小球 和盒子 都已“ 编号” 着手, 清 楚这是一个 “ 排 列问 题” , 然后对题 目进行等价转换 。 ② 转换 题 目:在审题 的基 础上 , 为 了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角色 ,我将题 目转

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扮“导演”、学生扮“主演”之角色研究

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扮“导演”、学生扮“主演”之角色研究

传 统 的教 学 , 注重 “ 道 尊 严 ”提 倡 “ 鸭 式 ” “ 堂灌 ” 师 , 填 、满 , 整个课堂形成 了“ 我讲 你 听 ”“ 、我说 你 做 ” 教 学 模式 新 课 程 的 改 革 改 变 了师 生 在 课 堂 这 个 大 舞 台上 的角 色 ,教 师从 舞 台 上 口若 悬 河 的 主 演 变 为幕 后 的 导 演 , 学 生 则 从 “ 命 是 从 ” 而 惟 的 学 生 变 为主 演 ,教 师 将 空 间和 时 间还 给学 生 , 注 重 学 生 的 个 性, 尊重 学生 的人 格 尊 严 。 此 一 来 , 如 导演 的 “ ” 是 关 键 , 导 将 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也 必 将 得 到 提 高 。 1新 课 改 的 浪 涛 凸显 师 生角 色 转 换 的 重 要 性 . 数 学 是 研 究 现 实 世 界 数 量 关 系 和 空 间 形 式 的 科 学 , 在 是 人 类 长 期 的 实 践 活 动 中产 生 和 发 展 的 。 它 发 源 于 计 数 和 度 量 . 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们 越 来 越 多 地 需 要 对 自然 现 象 作 随 人 定 量 研 究 : 时 由 于 数 学 自身 的 发 展 , 具 有 高 度 的 抽 象 性 、 同 其 严 谨 的逻 辑 性 和 广 泛 的适 用 性 。 因此 , 学 教 学 要 培 养 的是 数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 探 索 能 力 和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动 手 能 力 但 是 传 统 的 数 学 教 学 , 重 “ 道 尊 严 ” 礼 仪 , 倡 “ 注 师 之 提 填 鸭式” “ 堂灌 ” 式 , 得整个课 堂形成 了“ 讲你 听” “ 、满 模 使 我 、我 说 你 做 ” 固 有 模 式 。新 课 程 改 革 改 变 了师 生 在 课 堂 这 个 大 的 舞 台 上 的角 色 , 师 从 舞 台 上 口若 悬 河 的 主 演 变 为 退 居 到 幕 教 后 的导 演 . 学生 则从 “ 而 唯命 是 从 ” 观 众 变 为 主 演 , 师 把 的 教 学 生 的 空 间 和 时 间 还 给 了 学 生 。 如 此 一 来 , 师 的 “ ” 一 教 导 是 节 课 成 功 的 关 键 所 在 , 同时 导 出一 节 精 彩 的 课 也 是增 强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的关 键 所 在 。 2在 新 课 改的 浪 涛 下 师 生 角 色 转 变贯 穿课 堂教 学 的 始 终 . 2 1 设 有 效 的 导/ 境 . 开课 堂 的序 幕 .创 k情 拉 俗 语 说 :一 石 激 起 千 层 浪 。 ” 个 好 的 设 问 情 境 , 唤 起 “ 一 能 作 了 电 视 机 无 线 耳 机 、 廊 灯 自动 感 应 器 、 子 生 日蛋 糕 等 , 走 电

让学生成为好演员——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让学生成为好演员——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数学学 习活动 , 不 仅是对数学 知识的识记 、 理解 、 应 用 等
认 知 过 程 .而 且 是 对 这 一 过 程 的 积 极 监 控 与 调 节 的 元认 知 过 程 教 师要 有 意 识 地 开 发 和 培 养学 生 的元 认 知 水 平 , 为学生 自 主学 习能 力 向 纵 深 发展 提供 可能 。 一方 面, 展示 元 认 知 在 数 学 学 习 中 的作 用 , 提高元认知意识。 元 认 知 的 意识 并 不 能 直 接 传 授 给学 生 .只 能 在 教 学 过 程 中让 学 生 领 悟 到 元 认 知 在 数 学 学 习 中 的作 用 。 比如 , 可 以在 解 决 问题 过 程 中 , 先 让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表 达 自己 的 思维 过 程 , 然 后 教 师 根 据 学 生 的 回答 特 别 通 过 “ 你 是 怎 么 想 到 的 ” 等 问题 暴 露 元 认 知 在 解 题 过 程 中 的作 用 , 让 学 生意 识 到 自 己在 数 学 学 习 中 的 自我 监 控 过 程 。 另 一方 面 , 教 师 不仅 可 以在 教 学 过 程 中传 授 元 认 知 知 识 。还 可 以引 导 学 生 总结 归 纳 元 认 知 知 识 。 比如 , 在 解 题 完成 后 ,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陶行 知 先 生 曾 经 对 学 生 提 出 了六 大 解 放 政 策 , 即: 解 放 学 生眼睛、 头脑 、 双手 、 嘴巴 、 时 间和 空 间 。解 放 双 手 就 是 让 他 们
到 以不 变 应 万 变 , 让 学生 从 被 动 学 习转 变 为 主 动 学 习 , 这 是 提
高数 学 成 绩 的一 条 捷 径 。 那 么 怎 样操 作 呢?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来 实 行 。 创造 良好的外 部环 境 。 让 学 生 明 白成 为 演 员 的 必 要

课堂变成舞台学生变成演员优秀教师刘老师的独特教学方式

课堂变成舞台学生变成演员优秀教师刘老师的独特教学方式

课堂变成舞台学生变成演员优秀教师刘老师的独特教学方式课堂变成舞台学生变成演员优秀教师刘老师的独特教学方式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刘老师始终坚持将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变成演员。

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他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刘老师的课堂氛围总是活力四溢。

他懂得利用音乐、道具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每当第一堂课开始,他会播放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将课堂氛围瞬间点燃。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场欢乐的演出中,他们的心情也随之舒缓下来。

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他会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表演一些角色扮演和情景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串联起知识点,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他们的表演中,刘老师会给予充分的赞美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刘老师善于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

他设计了各种富有创意的游戏,将学习的内容嵌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英语时,他会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实际交流情境;在学习数学时,他会设计一些趣味的竞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除了注重学科知识,刘老师还非常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他定期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

无论是音乐会、舞蹈展示还是戏剧表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些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在学科知识上有所提升,更锻炼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刘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热爱上了学习,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在他的引导下,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具备了自信和创造力。

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乐观,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

总之,刘老师通过将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变成演员,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数学教学是一个既严谨又有趣味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角色扮演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数学的应用场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一些角色扮演活动的案例。

角色扮演活动是将学生置于特定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

一方面,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商店购物时计算价格、计算打折或计算税收等。

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比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角色扮演活动案例。

1. 购物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商店店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购物场景。

店员和顾客之间进行商品价格计算和交易过程,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来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2. 建模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建模比赛,每个小组扮演一个特定角色,例如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等。

他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应用数学建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设计房屋平面图、计算材料和成本等。

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数学建模的理解。

3. 数学剧场表演: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数学概念或公式的角色,在剧场表演中展示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他们可以扮演三角函数、概率分布函数等,通过剧场表演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数学的概念和用途。

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帮助他们主动参与、互动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的意义与实践。

一、角色扮演活动的意义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情境再现的方法,通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以真实模拟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具体而言,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1.增强学习动机: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活动通常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分析问题、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数学计算和证明。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团队合作:角色扮演活动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协作完成任务。

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二、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实践在高三数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内容和情境中,以下是一些实践案例:1.三角函数的应用:学生可以扮演建筑师、测量员等角色,通过实际测量建筑物高度等数据,运用三角函数计算相关的角度和距离。

2.几何证明:学生可以扮演数学家、几何专家等角色,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定理,提高证明能力。

3.数据处理与统计:学生可以扮演市场调研员、数据分析师等角色,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统计。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处理与统计的方法和原则。

实施角色扮演活动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在活动前,教师应该明确活动目标、角色分配、任务要求等内容,并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资源。

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扮演激发创造力

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扮演激发创造力

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扮演激发创造力数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门枯燥而乏味的学科,但其实数学学习可以是有趣的。

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兴起。

角色扮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

一、为什么选择角色扮演作为数学学习的方式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现实情境的方法,通过扮演特定的角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选择角色扮演作为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接受为主,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们需要扮演角色思考问题、制定策略,这种主动参与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角色扮演可以使数学问题具体化。

数学问题往往抽象而难以理解,而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

例如,在一个角色扮演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商店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通过购买商品、找零等实际操作来应用数学知识。

这种具体化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最后,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分工合作、交流思想、制定策略,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与创造力。

二、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扮演教学实践角色扮演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

首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入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场模拟选举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候选人,计算得票数并分析选举结果。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选举问题中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让他们体验到选举过程中的各种情境和考虑因素。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角色扮演与模拟活动设计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角色扮演与模拟活动设计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角色扮演与模拟活动设计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会感到枯燥和无趣。

为了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利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及设计这些活动的重要性。

一、角色扮演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角色扮演是指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某个角色,通过模拟和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数学课堂中,角色扮演可以用来解决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抵触情绪和难题的难以理解的问题。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数学问题,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学生们可以扮演一个商人,在买卖交易中应用到数学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模拟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的设计模拟活动可以被用来设计真实且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模拟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模拟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能,选择合适的情境和任务。

例如,在教授几何学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城市的布局规划活动,让学生根据固有的条件和需求,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几何学中的概念和原理。

三、设计角色扮演与模拟活动的重要性设计角色扮演与模拟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以下是设计这些活动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学生们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以更直观的方式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中,学生们往往需要分工合作,通过协作来解决问题。

课堂,让学生当“主演”

课堂,让学生当“主演”

课堂,让学生当“主演”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出的一场戏。

在这出戏中如何地进行合理的分工,是取得演出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笔者认为,课堂应该让学生当主演,而教师是幕后的导演。

导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演员的潜能,使效果达到最好呢?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好导演。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习惯和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具有四个特性:一是计划性。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二是先导性。

就教材而言,教师比学生先了解一步,是先知者,而学生还处于未知者状态。

教师要善于引路,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与探索,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也不能“放羊式”让学生盲目地乱闯。

三是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切忌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

四是激励性。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点拨、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导”得合时宜。

当学生噤若寒蝉时导之,给他们以自信;当学生心存顾虑时导之,引他们走出困境;当学生自暴自弃时导之,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多花时间精心准备。

首先,备课要有系统性,处理好教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放到全书中去考虑,而不是孤立地列出去;其次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协调、整合,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再次,课堂教学设计不应恪守一定的格式,要求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

当课堂上情况有变时,教师也应随机应变,而不能拘泥于脑中的教案。

最后,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从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识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给学生一方舞台还教师一份精彩

给学生一方舞台还教师一份精彩

给学生一方舞台还教师一份精彩-----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把角色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杨永玉邮编223200概要: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三个转换”经典言论,第一:就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未来的教育是倾听者的教育。

要蹲下来教学,要放飞课堂,要给学生一个初试羽翼的天空,而不是囚禁心灵的场所。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滔滔不绝,反应是沉默是金。

这是说倾听对于教师,将不仅是一门教学艺术,更应是新课程理念的形象化。

倾听,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觉脉搏的跳动以及人格形成时如撕扯的声音。

这样,教师就不能仅只像以往一样,停留在教授知识的层次上,而是真正的把育人放在授业的前面。

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关键词:引导守护放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过程已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设计已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应该在“玩”中教,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师要学会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要有玩的心境,要不视玩为耻:二要有玩的价值观念;三要有玩的技术,玩是一种境界,是由“有法”到“无法”的境界。

就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些现状而言,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教师的责任心都很强,痛下苦功,决心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倾囊相授。

怎奈“落花有意付流水,流水无情葬落花”,许多学生根本不领这份情。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下列现象:教师在讲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但学生在昏昏欲睡,甚至吵吵闹闹;教师的谆谆教导,当耳边风;教师的循循善诱,为过路云;教师的苦口婆心,成为束缚身心的拦路棍。

丰富的知识传授,精巧的课堂设计,对部分学生而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课堂效果不佳。

英国数学家泰勒说过——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还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于教师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是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及演绎能力的培养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及演绎能力的培养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及演绎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演绎能力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课程。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及演绎能力的培养角度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思维及演绎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发现,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演绎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高度逻辑性强的学科,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演绎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训练他们的逻辑推断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逻辑推理题,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推理得出结论。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演绎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及演绎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及演绎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式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学生成为“演员”
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

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有的即使教者觉得讲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太适应。

从而导致学生对题目一知半解,甚至觉得“云里雾里”。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过尝试总结出一些个人的想法跟各位同行交流一下。

笔者认为之所以学生“怕”学排列组合,主要还是因为排列组合的抽象性,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我们不妨将原题进行一下转换,让学生走进题目当中,成为“演员”,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逐步适应排列组合题的解题规律,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转换的等价性,可操作性。

下面笔者将就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难点通过两个特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1、占位子问题
例1:将编号为1、2、3、4、5的5个小球放进编号为1、2、3、4、5的5个盒子中,要求只有两个小球与其所在的盒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①仔细审题:在转换题目之前先让学生仔细审题,从特殊字眼小球和盒子都已“编号”着手,清楚这是一个“排列问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

②转换题目:在审题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角色,我将题目转换为:
让学号为1、2、3、4、5的学生坐到编号为1、2、3、4、5的五张凳子上(已准备好放在讲台前),要求只有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③解决问题:这时我在选另一名学生来安排这5位学生坐位子(学生争着上台,积极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上其他同学也都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出谋划策”,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有了统一的看法:先选定符合题目特殊条件“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的两位同学,有C 种方法,让他们坐到与自己编号相同的凳子上,然后剩下的三位同学不坐编号相同的凳子有2种排法,最后根据乘法原理得到结果为2×C =20(种)。

这样原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④学生小结:接着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根据自己的分析方法对这一类问题提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课堂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
⑤老师总结:对于这一类占位子问题,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特殊条件,先从特殊对象或者特殊位子入手,再考虑一般对象,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2、分组问题
例2:从1、3、5、7、9和2、4、6、8两组数中分别选出3个和2个数组成五位数,问这样的五位数有几个?
(本题我是先让学生计算,有很多同学得出的结论是P ×P )
①仔细审题:先由学生审题,明确组成五位数是一个排列问题,但是由于这五个数来自两个不同的组,因此是一个“分组排列问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

②转换题目:在学生充分审题后,我让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有一位同学A将题目转换如下:
从班级的第一组(12人)和第二组(10人)中分别选3位和2位同学分别去参加苏州市举办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竞赛,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③解决问题:接着我就让同学A来提出选人的方案
同学A说:先从第一组的12个人中选出3人参加其中的3科竞赛,有P ×P 种选法;再从第二组的10人中选出2人参加其中2科竞赛有P ×P 种选法;最后由乘法原理得出结论为(P ×P )×(P ×P )(种)。

(这时同学B表示反对)
同学B说:如果第一组的3个人先选了3门科目,那么第二组的2人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所以第二步应该是P ×P .(同学们都表示同意,但是同学C说太蘩)
同学C说:可以先分别从两组中把5个人选出来,然后将这5个人在5门学科中排列,他列出的计算式是C ×C ×P (种)。

(再次通过互相讨论,都表示赞赏)这样原题的解答结果就“浮现”出来C ×C ×P (种)。

④老师总结:针对这样的“分组排列”题,我们多采用“先选后排”的方法:先将需要排列的对象选定,再对它们进行排列。

以上是我一节课两个例题的分析过程,旨在通过这种方法的尝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更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分析转换问题,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