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uzlya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代码4741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自考科目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快速通关宝典

自考科目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快速通关宝典

科目:计算机网络原理适用省份:上海市、云南省、北京市、四川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河北省、河南省、浙江省、陕西省考试省份:全国计算机网络原理通关宝典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6)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模块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6)模块二、协议的定义 (6)模块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6)模块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结构 (10)模块一、网络边缘 (10)模块二、接入网络 (10)模块三、网络核心 (11)第三节数据交换技术 (12)模块一、数据交换的概念 (12)模块二、电路交换 (12)模块三、报文交换 (13)模块四、分组交换 (13)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性能 (16)模块一、速率与带宽 (16)模块二、时延 (16)模块三、时延带宽积 (17)模块四、丢包率 (17)模块五、吞吐量 (18)第五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8)模块一、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18)模块二、OSI参考模型 (18)模块三、TCP/IP参考模型 (19)模块四、五层参考模型 (20)第六节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发展简史 (20)例题 (20)第二章网络应用 (21)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21)模块一、客户/服务器(C/S)结构网络应用 (21)模块二、纯P2P结构网络应用 (21)模块三、混合结构网络应用 (22)第二节网络应用通信基本原理 (22)模块一网络应用的基本通信过程 (22)模块二网络应用于传输层服务 (22)模块三网络应用编程接口 (22)模块四网络应用进程的标识 (22)第三节域名系统(DNS) (23)模块一、层次化域名空间 (23)模块二、域名服务器 (23)模块三、域名解析过程 (24)第四节万维网应用 (25)模块一、万维网应用结构 (25)模块二、HTTP (25)模块三、Cookie (27)第五节Internet电子邮件 (28)模块一、电子邮件系统结构 (28)模块二、SMTP (29)模块三、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0)模块四、邮件读取协议 (30)第六节FTP (30)第七节P2P应用 (31)第八节Socket编程基础 (31)例题 (34)第三章传输层 (35)第一节传输层的基本服务 (35)模块一传输层功能 (35)模块二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6)模块三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36)第二节传输层的复用与分解 (36)模块一无连接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6)模块二面向连接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8)第三节停-等协议与滑动窗口协议 (38)模块一可靠数据传输基本原理 (38)模块二停-等协议 (39)模块三滑动窗口协议 (40)第四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3)模块一UDP数据报结构 (43)模块二UDP校验和 (43)第五节传输控制协议(TCP) (43)模块一TCP报文段结构 (44)模块二TCP连接管理 (44)模块三TCP可靠数据传输 (45)模块四TCP流量控制 (46)模块五TCP拥塞控制 (46)例题 (47)第四章网络层 (48)第一节网络层服务 (48)第二节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 (48)模块一数据报网络 (48)模块二虚电路网络 (49)第三节网络互连与网络互连设备 (50)模块一异构网络互连 (50)模块二路由器 (51)第四节网络层拥塞控制 (52)模块一网络拥塞 (52)模块二流量感知路由 (53)模块三准入控制 (53)模块四流量调节 (53)模块五负载脱落 (54)第五节Internet网络层 (54)模块一IPv4 协议 (55)模块二IPv4编址 (55)模块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56)模块四网络地址转换 (56)模块五ICMP (57)模块六Ipv6 (57)第六节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 (57)模块一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58)模块二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59)模块三层次化路由选择 (59)模块四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 (60)例题 (61)第五章数据链路层与局搣网 (62)第一节数据链路层服务 (62)第二节差错控制 (62)模块—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62)模块二差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63)模块三差错编码的检错与纠错能力 (63)第三节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65)模块一信道划分MAC协议 (65)模块二随机访问MAC协议 (66)模块三受控接入MAC协议 (67)第四节局域网 (68)模块一数据链路层寻址与ARP (68)模块二以太网 (69)模块三交换机 (70)模块四虚拟局域网 (70)第五节点对点链路协议 (71)模块一PPP (71)模块二HDLC协议 (71)例题 (72)第六章物理层 (73)第一节数据通信基础 (73)模块一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73)第二节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74)模块一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74)模块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75)模块三数据通信方式 (75)模块四数据通信系统的功能 (76)第二节物理介质 (76)模块一引导型传输介质 (76)模块二非导引型传输介质 (79)第三节信道与信道容量 (80)模块一信道分类与模型 (80)模块二信道传输特性 (81)模块三信道容量 (82)第四节基带传输 (83)模块一基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83)模块二数字基带传输编码 (83)第五节频带传输 (86)模块一频带传输基本概念 (86)模块二频带传输中的三种调制方式 (87)第六节物理层接口规程 (88)模块一物理层接口概述 (88)模块二物理层接口特性 (89)例题 (89)第七章无线与移动网络 (90)第一节无线网络 (90)模块一无线网络基本结构 (90)模块二无线链路与无线网络特性 (91)第二节移动网络 (91)模块一移动网络基本原理 (91)模块二寻址 (93)模块三移动结点的路由选择 (93)第三节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 (96)模块一IEEE 802.11体系结构 (96)模块二IEEE 802.11的MAC协议 (98)模块三IEEE 802.11帧 (99)第四节蜂窝网络 (101)模块一蜂窝网络体系结构 (101)模块二蜂窝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 (102)模块三移动通信2G/3G/4G/5G网络 (102)第五节移动IP网络 (104)模块一代理发现 (104)模块二向归属代理注册 (105)第六节其他典型无线网络简介 (106)模块— WiMax (106)模块二蓝牙 (107)模块三ZigBee (107)例题 (107)第八章网络安全基础 (109)第一节网络安全概述 (109)模块一基本概念 (109)模块二网络安全威胁 (109)第二节数据加密 (109)模块—传统加密方式 (110)模块二对称密钥加密 (111)三、非对称/公开密钥加密 (113)第三节消息完整性与数字签名 (113)模块一消息完整性检测方法 (113)模块二报文认证 (114)模块三数字签名 (115)第四节身份认证 (116)第五节密钥分发中心与证书认证机构 (117)模块一密钥分发中心 (117)模块二证书认证机构 (118)第六节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18)模块一防火墙基本概念 (118)模块二防火墙分类 (119)模块三入侵检测系统IDS (120)第七节网络安全协议 (120)模块一安全电子邮件 (120)模块二安全套接字层SSL (121)模块三虚拟专用网VPN和IP安全协议IPSec (122)例题 (125)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模块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三章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三章传输层1.传输层的核心任务: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服务。

2.传输层的功能:1.传输层寻址;2.对应用层报文进程分段和重组;3.对报文进行差错检测;4.实现进程间的端到端可靠数据传输控制;5.面向应用层实现复用与分解;6.端到端的流量控制;7.拥塞控制3.传输层的协议只需在端系统中实现;通信的真正端点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

4.用统一的寻址方法对应用进程进行标识--端口号5.在全网范围内利用“IP地址+端口号”唯一标识一个通信端点6.传输层端口号为16位整数,包括3类端口:其中0~1023为熟知端口号;1024~49151为登记端口号,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必须在互联网数字分配结构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49152~65535为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留给客户进程或用户开发的非标准服务器暂时使用。

7.F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21,HT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80;SM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25;DNS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53;POP3默认端口号是110;POP3/SMTP/HTTP 都是采用TCP端口,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DNS是基于UDP的协议,采用UDP端口。

8.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两大类。

无连接服务是指数据传输之前无需与对端进行任何信息交换,直接构造传输层报文段并向接收端发送;面向连接服务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双方交换一些控制信息,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结束后还需要再拆除连接。

9.internet网络提供无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UDP,提供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TCP。

10.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支持众多应用进程共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并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准确交付给不同的应用进程,是传输层需要实现的一项基本功能,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简称为复用与分解,也称为复用与分用。

《计算机网络》笔记-各章汇总

《计算机网络》笔记-各章汇总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第 1 章概述1、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3、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4、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5、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6、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7、人们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8、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9、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因特网的组成(1)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11、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12、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13、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详细全面总结

计算机网络原理(4741)2009-12-17 20:18第一章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网路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2、三大网络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3、未来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数据共享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劵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拓扑类型分类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2、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报文、分组3、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4、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点对点5、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OS)其他标准化机构,如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ECMAInternet的组织机构-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IETF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等)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模型及协议的集合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开放:表示能使任何两个遵循该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进行互连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第一层:物理层PH(physica)提供相邻设备之间的比特流传输,只要考虑如何发送“0”和“1”,接收端如何识别。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学习笔记(科目474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学习笔记(科目4741)

序号章节名称缩写或概述定义或说明(可在excel中通过”tab”分列导入)1 1.1.1.1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与物质能源构成三大资源支柱,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非但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与共享增值2 1.1.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2计算机-计算机、3开放式标准网络、4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3 1.1.1.3 前段处理机FEP front end processor-减轻负载4 1.1.1.4 通信控制器CCU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减轻负载5 1.1.1.5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6 1.1.1.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s organization7 1.1.1.7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8 1.1.1.8 网络具备的条件1足够的安全机制、2高度的可靠性、3完善的管理功能9 1.1.2.1 三大网络1电信网络、2广播电视网络、3计算机网络10 1.1.2.2 电话网络1非对称用户环路ADSL、2高速用户环路VDSL11 1.1.2.3 电话网络速度主流56Kbps 极限64kbps12 1.1.2.4 电信业务网1电话交换网PSTN、2数字数据网DDN、3帧中继FR、4异步转移模式ATM13 1.1.2.5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DDN 提供固定或半永久连接电路交换,适合传输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14 1.1.2.6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FR帧中继以统计复用技术为基础,进行包传输,包交换,速度在64Kbps~2.048Mbps之间,适合传输非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15 1.1.2.7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ATM 支持高速数据网络建设、运行的关键,速度25Mbps~4Gbps,可传输语音数据图像包括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16 1.1.2.8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其他网络x2.5公共数据网、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chinanet17 1.1.2.9 电信业务网的几个说明其他服务1语音、2传真、3数据通信18 1.1.2.10 广播电视网catv有线电视网,采用宽带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包含电视点播(VOD),准视频点播(NVOD)19 1.1.2.11 计算机网提供的业务1文件共享、2信息浏览、3电子邮件、4网络电话、5视频点播、6FTP文件下载、7网上会议20 1.1.3.1 未来网络的基础光纤通信技术21 1.1.3.2 未来网络的种类1宽带网络、2全光网络、3多媒体网络、4移动网络、5下一代网络22 1.1.3.3 宽带网络的分类1宽带骨干网、2宽带接入网23 1.1.3.4 宽带网定义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24 1.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25 1.2.2.1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信息传递26 1.2.2.2 通信子网的构成网络节点+通信链路27 1.2.3.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硬件资源共享、2软件资源共享、3用户间信息交换28 1.2.3.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2远程教育、3电子银行、4证券及期货交易、5校园网、6企业网络、7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9 1.3.1.1 网络拓扑结构1星型、2总线形、3环形、4树形、5混合型、6网形30 1.3.2.1 网络分类(交换网络)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31 1.3.2.2 网络分类覆盖范围1广域、2局域、3城域32 1.3.2.3 网络分类传输技术1广播、2点对点33 2.1.1.1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34 2.1.1.2 网络协议的组成"1语义(semantics):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2语法(syntax):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3定时(timing):速度匹配和排序等"35 2.1.2.1 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36 2.2.2.1 OSI的七层1物理PH、2数据链路DL、3网络N、4传输T、5会话S、6表示P、7应用A37 2.2.2.2 OSI七层的使用范围主机中有可能包含七层,通信子网IMP只需要最低三层甚至最低二层38 2.2.2.3 OSI七层的功能特点"1物理层: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器的、功能和规格的特性,使比特流能在物理层传输2数据链路层: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帧),提供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数据分组传输,作用是进行路由选择4传输层:提供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5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6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变换7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39 2.2.3.1 通信服务的分类1面向连接服务:数据传输时必须建立维护释放连接、2无连接服务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40 2.2.3.1 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保证1确认、2重传41 2.3.1.1 TCP/IP协议的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在局域网广域网尤其是互联网中运行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络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服务"42 2.3.2.1 TCP/IP的体系结构1应用层(七层之应用层)、2传输层(传输层)、3互连层(网络层)、4主机-网络层(数据链路+物理层)43 2.3.2.2 TCP/IP两部分完成的服务TCP提供传输服务、IP提供网络层服务44 2.4.1.1 OSI与TCP/IP的比较"相同:都以协议栈为基础,协议独立;采用层次结构概念,各层功能大体相同不同:OSI7层,TCP/IP4层,OSI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通信,传输层只支持面向连接通信;TCP/IP网络层只支持无连接通信,传输层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通信"45 3.1.1.1 物理层的功能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46 3.1.1.2 物理层协议的定义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包括1机械的,2电器的,3功能性,4规程性4个方面,物理层仅关心比特流信息的的传输,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的关系,也不做差错控制。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K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是不同结点的对等层Z间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对等协议之间传输数据的基木单位是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

2、实体、对等实体在网络中实体是一个抽彖的名词,它代表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是指位于两个结点上同一层的实体。

3、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4、链路、数据链路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

数据链路指的是,数据通信时,除了一条物理线路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在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5、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

6、服务、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是一种功能,它体现在网络中底层向和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它有层次概念。

同一结点和邻层之间通信时交换数据的基本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7、套接字用來表示网络环境中特定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它是一个网络地址,由1卩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8、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

9、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10、CSMA/CD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被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主要应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1K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通信子网对所传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交换是指:根据需要和网络条件动态地安排两个通信结点的通信线路。

这种操作称为交换。

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方式。

12、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來表示数据。

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冇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序地使用共享介质的问题。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网络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电话系统组成: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ChinaNET:CHINAPAC;CHINADDN;PSTN。

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网上会议。

三网合一:把现在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高速网络技术表现:B-ISDN、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

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宽带接入网。

骨干网: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接入类型:光纤、铜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等功能,克服了现有网络在传输和交换时的瓶颈,减少信息传输的拥塞、延迟、提高网络呑吐量。

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通信子网组成:网络节点、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也称转换节点、中间节点,作用是控制信息的传输和在端节点之间转发信息。

可以是:分组交换设备PSE、分组装配/拆卸设备PAD、集中器C、网络控制中心NCC、网间连接器G。

统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IMP。

存储-转发:信息在两端节点之间传输时,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节点的转发,这种方式称为存储转发。

计算机网络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OA;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PSTN:交换网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DDN:数字数据网FR:帧中继ATM:异步转移模式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VOD:电视点播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2章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

协议三要素:<1>语义:涉与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与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与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与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

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

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

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

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代码4741复习笔记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代码4741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1(可以用作考条)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软/硬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

(2)软件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源的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

(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强力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拓扑结构: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按传输技术:广播方式网络、点对点方式网络。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二章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时序关系。

分层:将一个复杂的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面向连接服务:开始时建立连接,传输时不用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无连接服务:开始时不需建立连接,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路径达到目的节点,节点接收到的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的现象。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五章 网络层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五章 网络层

•Dijkstra)算法实例:计算从源到终节点(A到D)的最短路径,.
扩散法
原理:将收到的每个分组,从除了分组到来的线路外的所有 线路上发出 问题:产生大量的分组 抑制措施: (1)在分组头中包含“站点计数器”, 当其减到零 时即被丢弃 (2)记录下分组扩散的路径 改进:选择性扩散法 仅将分组扩散到与正确方向接近的线路上 应用:实际应用较少
5.3 拥塞控制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 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 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
5.3.1拥塞发生的原因 5.3.1拥塞发生的原因 (1)多条流入线路有分组到达,并需要同一 输出线路,此时,如果路由器没有足够的内 存来存放所有这些分组,那么有的分组就会 丢失。 (2)路由器的慢速处理器的缘故,以至于难 以完成必要的处理工作,如缓冲区排队、更 新路由表等。
实现方法 -良好的小组管理机制 创建和取消小组 允许进程进入、离开小组 -发送时,第一个路由器检查生成树,修剪小组成员不能到达的线路 -修剪生成树的方法 使用链路状态时使用, 从树叶开始,向树根发展 对距离矢量路由,采用逆向路由转发(缺点:存储空间占用大) 核心基本树:每个组只计算一棵生成树。树根靠近组的中间部位(优点: 降低存储开销)
5.3.5 数据报子网的拥塞控制
警告位:在分组的头中设置一个特殊的位来指示警告状态。当路由器处 于警告状态时,它就会不断的设置警告位,源主机因此也会不断地获得 设置了警告位的确认分组。当警告位不断增加时,源主机就不断地减少 它的传输速率,当警告位的确认分组减少到极少量的时候,源主机就会 增加它的传输速率。 抑制分组:路由器给源主机送回一个抑制分组,并且在抑制分组中指明 原分组的目标地址。同时,原来的分组在头部加上了一个标记,从而在 后面的路由器中就不用发抑制分组了,因为当后面的路由器看到这个标 记之后就知道在前面的路由器已经发了抑制分组了。但是,如果源主机 有的分组已经在路上了,那么源主机将在一段时间内忽略同样的抑制分 组,除非一段时间间隔到了,它又将再次监听从那个发送抑制分组的路 由器发送过来的抑制分组,从而判断是减少流量还是增加流量。 逐跳抑制分组:当网络速度很高或者路由器离源主机的距离很远的时候, 给源主机发送抑制分组会反应太慢。所以在沿途的路由器上都设置抑制 分组,当某个路由器给分组发送了抑制分组之后,前面的路由器就不会 再往后面的路由器发送分组了。这种方法会使拥塞点上拥塞现象很快得 到缓解,但是其代价使上游路径上需要消耗更多的缓冲区空间。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七章 应用层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七章 应用层

POP3协议支持将邮件下载到客户机,同时在服务器上保留 备份,但是大多数邮件软件都是简单地下载邮件,然后将邮 箱清空。
7.2.4 Internet 消息访问协议IMAP
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IMAP IMAP可以和POP一样,工作在离线方式 IMAP客户机也可以在线方式或断开连接方式下工 作。在线方式中, IMAP允许用户将所有邮件无限 期地保留在服务器中,在线地阅读邮件,并允许 用户动态地在服务器上创建、删除和管理多个信 箱,将阅读过的信件放到相应的信箱中保存。 在断开连接方式下,一部分信函在服务器上,而另 部分信函是在本地客户机上。由于在断开连接方 式下,本地系统上的消息状态与服务器上的消息 状态再次连接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因此需要一种 同步措施。IMAP给信函信箱内的各个消息分配了 一个统一的识别符。
FTP连接
终端用户 用户接口
客户侧协 议解释器
控制连接 FTP命令 FTP响应
DNS服务器的组织方式
三种类型的DNS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只保存属于本子域的域名- IP地址对。 根DNS服务器:知道所有顶级域服务器的IP地 址,因特网上共有13个根DNS服务器; 授权域名服务器:是经过上一级授权对域名进 行解析的服务器,同时它可以把解析授权转授 给其他人 。 许多域名服务器同时充当授权域名服务器和本 地域名服务器
第七章
应用层
7.1 域名系统 7.1.1 IP地址与域名
1、主机IP地址 为了确保通信时能相互识别,在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 须有一个惟一的标识,即主机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根据IP 地址实现信息传递的。IP地址由32位(即4字节)二进制数 组成,为书写方便起见,常将每的个字节作为一段并以十进 制数来表示,每段间用“.”分隔。例如,202.96.209.5就是 一个合法的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常用的IP地 址有A、B、C三类,每类均规定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在32 位中所占的位数。这三类IP地址的的表示范围分别为: 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192.0.0.0~233.255.255.255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笔记

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ARPA网标志着互联网的兴起)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4.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大网络介绍1.电信业务网:由三个主要部件构成:1 本地网络:使用双绞线进入家庭和业务部门,承载的是模拟信号。

2 干线:通过光纤将交换局连接起来,承载的是数字信号。

3 交换局:使电话呼叫从一条干线接入到另一条干线。

2 广播电视网3 计算机网未来网络发展趋势:1.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光纤,2G以上宽带接入网:2.全光网络: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

3.多媒体网络:4.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不需要基站);无线应用协议W AP。

5.下一代网络:基于分组的核心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

(端节点)。

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中间节点)广域网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局域网采用广播传输方式,局域网中网络节点都简化为安装于主机或工作站中的网卡。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办公自动化OA。

2.远程教育3.电子银行4.证券及期货交易5.校园网6.企业网:集散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7.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两类:1.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结点有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形。

2.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被多个网络结点共享。

总线形,树形,环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阳光学院_自考_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1章_计算机网络概述

阳光学院_自考_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1章_计算机网络概述

x + h = L若信道误码率为P,则分组传输正确的概率(只考虑分组中位误码的情况)为P s =(1 - P e)x+h分组传输错误要求重发的概率为(1-P s),在考虑到可能多次连续传输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最佳分组长度L opt为L opt=最高信道利用率可以表示为ηmax =(1 -)2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领会]1.速率与带宽速率是指网络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用以推述网络传输数据的快慢。

也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数据是以位为信息单位的二进制数据,速率的基本单位是bit/s(位每秒)也称速率为比特率,同时也会用“带宽”这术语描述速率。

在通信或信号处理领城中,带宽原本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信号成分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为Hz(赫兹)。

在计算机网络中,当描述一条链路或信道的数据传输能力时,经常使用“带宽”一词表示链路或信道的最高数据速率,单位也是bit/s。

2.时延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主机或交换设备等)到达另结点所需要的时间。

分组的每跳传输过程主要产生四类时间延迟:每个分组到达交换结点时,交换设备通道可能需要验证分组是否有差错,根据分组携带的信息检索发表,确定如何转发该分组,还有可能修改分组的部分控制信息等。

(1)结点处理时延。

每个分组到达交换结点时,交换设备通常可能需要验证分组是否有差错,根据分组携带的信息检素转发表,确定如何转发该分组,还有可能修改分组的部分控制信息等。

针对分组进行这些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总和,构成了结点处理时延,记为d c。

结点处理时延通常很小,并且对不同分组的结点处理时延变化也非常小,因此,在讨论网络总时间延迟时常常被忽略。

(2)排队时延。

当一个分组到达交换结点,经过处理并明确需要从哪个输出链路进行转发后,分组需要在交换结点内被交换到输出链路,等待从输出链路发送到下一个交换结点(或目的主机)。

此时,在该分组之前很有可能还有其他分组正在或等待交换到相同的输出链路,或者交换到输出链路后在该分组之前还有其他分组在等待通过输出链路进行发送。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体系结构
事实上的标准
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
独立性强——耦合程度低
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么服务——黑箱 方法。
适应性强
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每层的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
易于实现和维护
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涉及范围小、功能简单的子 单元:
链路层的任务
两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Ethernet, X.25, ATM, …
网络层的任务
沿两端点间的最佳路由传输数据 (主机间的逻辑通信)
Ethernet, X.25, ATM, …
主机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介质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CCP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星形拓扑
总线拓扑
环形拓扑
树形拓扑
星-环混合拓扑
星-总混合拓扑
网形拓扑
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xa(t)
模拟信号处理
ya(t)
xa(t) 预滤
A/DC
数字信号处理
D/AC
平滑滤波 ya(t)
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框图
2,2.2,2.8,3,2.8,2.3, 2,1.8,1.5,1,…….
0010,1010,1100,0011,… ….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对等层实体之间实现的是 虚拟的逻辑通信;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
来与其他主机上的对等层 通信; 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 目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课程补充复习提纲(1)TCP、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名称、功能,及其相互对应关系,IEEE802标准对数据链路层的进一步细化。

(2)按照课程所采用的网络层次模型(5层),各层中的主要协议,如:应用层:HTTP,DNS,FTP,SMTP,TELNET,SNMP,…….传输层:TCP,UDP网络层:IP,OSPF,RIP,ICMP,IGMP,ARP,RARP,………数据链路层:HDLC, SLIP,PPP,……..物理层:10BASE-T,100BASE-T,100BASE-FX,……(3)TCP和UDP协议端口号的规定、分类,部分熟知端口号(记忆)(4)TCP和UDP协议的可靠性问题(谁来提供可靠性?如何提供?)(5)通信进程标识所能表示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源进程号(端口)、原主机IP、协议、目标主机IP、目标进程号(端口)称为“五元组”(6)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7)各传输介质的特性(带宽、信号衰减、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等)(8)T1、E1技术的相关内容(采用什么复用技术等)(9)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数据传输模式的基本特点(10)实验课程中,路由器交换机设置相应命令的多种格式表示,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Interface Fa 0/12Interface F0Interface Gigabit 0/2Interface G2(11)CRC校验码计算(12)PCM采样频率计算方法(13)LLC和MAC知识(14)共享以太网和FDDI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令牌)(15)IP地址的定义(网络号、主机号的规定)、分类及标识,子网划分、掩码概念及使用、路由聚合技术和相关的计算例如:三个子网 192.168.12.0/24192.168.13.0/24192.168.14.0/24聚合成一个超网,聚合后的超网地址?基本方法:从左到右找相同位,写出网络前缀,其余为012 0000110013 0000110114 0000111016+6=22 前12位相同,聚合地址为192.168.12.0/22(16)IP协议报头格式及其各字段的作用与数值定义(17)ICMP协议相关知识(ICMP的差错控制——“参数问题报告”的处理方式),如:IP 数据包头中的“生存时间”为0,也就是TTL=0时,ICMP的差错处理方式为:丢弃本IP数据包,再向源主机发出报文——“参数问题”报告报文)(18)IP地址与设备无关与端口相关(19)路由相关知识,路由表的更新与维护方式(手工维护——静态路由,协议自动维护——动态路由),如RIP和OSPF属于动态路由(20)(21)URL(内容及格式)、FTP(匿名访问所使用的用户名)、SNMP 相关知识(22)DNS的双重理解:DNS——域名系统: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过程)、功能。

6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六章_传输层

6课程代码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六章_传输层




紧急比特URG(URGENT) 当URG=1时,表明紧急指针字段有效。 当使用紧急比特并将URG置1时,发送应用进程应告诉发送TCP这 两个字符是紧急数据。紧急指针指出在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最后 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比特ACK 只有当ACK=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序号无 效。 推送比特PSH(PUSH) 当两个应用进程进行交互式的通信时,有时在一端的应用进程希 望在键入一个命令后立即就能够收到对方的响应。这时,发送端TCP 将推送比特PSH置1,并立即创建一个报文段发送出去。接收TCP收到 推送比特置1的报文段,就尽快交付给接收应用进程,而不再等到整 个缓存都填满了后再向上交付。

6.2.2 TCP传输机制
1.TCP的段结构
比特 0 8 源端口 序号
TCP 首 部
16
24 目的端口
31
20 字 节 的 固 定 头 部
确认号 数据偏移 保留 检验和 选项(长度可变)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窗口 紧急指针 填充
TCP首部
TCP数据部分 TCP报文

2.TCP端口号

TCP和UDP采用16比特的端口号来识别应用进程。服务 器一般都是通过人们所熟知的端口号来识别的。小于 256的定义为常用端口,例如,对于每个TCP/IP实现来 说,FTP服务器的TCP端口号都是21,每个Telnet服务 器的TCP端口号都是23,每个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服务器的UDP端口号都是69。任何TCP/IP实现所提供的 服务都用众所周知的1-1023之间的端口号。这些人们 所熟知的端口号由Internet端口号分配机构来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1(可以用作考条)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软/硬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

(2)软件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源的重复存储,也便于集中管理。

(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强力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拓扑结构: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按传输技术:广播方式网络、点对点方式网络。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二章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时序关系。

分层:将一个复杂的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面向连接服务:开始时建立连接,传输时不用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无连接服务:开始时不需建立连接,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路径达到目的节点,节点接收到的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的现象。

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OSI/RM: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主机-网络层、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ORI/RM与TCP/IP的比较:共同:1,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2,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层功能大体相似。

不同:1,OSI有7层,TCP/IP有4层。

TCP/IP网络层提供无连接通信,传输层支持2种。

OSI网络层支持2种,传输层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

第三章物理层定义: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DTE::数据终端设备,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联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如计算机、终端等。

DCE:数据通信设备,为用户提供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如调制解调器。

物理信道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电气特性分三种:1,非平衡方式(非平衡发送器+接收器+1导线+1地线),2,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非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1导线+2地线),3,平衡方式(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2导线+2地线)。

功能特性分四类: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接地线。

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232C,:提供了利用公用电话网络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解调器将远程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规定。

RS-422(平衡方式),RS-423(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X.21机械特性采用15芯标准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卫星通信。

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阻抗50欧,支持百台设备)和宽带同轴电缆(阻抗75欧,支持千台设备)。

光纤:多模是发光二极管LED,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是单模。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ps)。

R=1/T*log2N (bps)信号传输速率(调制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

R=1/T (Baud)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为位/秒(bps)。

信道容量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表示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奈奎斯特公示:C=2*H*log2N (bps),香农公式:C=H*log2(1+S/N)(bps)(H:信道带宽,S/N:信噪比))/总数(N)误码率=出错数(Ne调制解调器:数字转模拟,CODEC:模拟转数字放大器:增强信号中的能量,同时使噪音分量增强。

中继器:重新生成信号。

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是频分的变形。

FDM:物理信道分为若干子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信号。

TDM:物理信道按时间片轮流分给多个信号使用。

采样,量化,编码。

字长=log2N传输线路三个主要问题:衰减、延迟畸变、噪声。

分组交换网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第四章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

差错控制: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帧编号。

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控制相邻两节点之间数据链路上的流量,传输层控制从源到最终目的之间端对端的流量。

噪声有两大类:随即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停-等: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Go-back-N: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选择重传: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异步协议:字符内同步,字符间异步;同步协议:许多字符和比特组成的帧同步。

BSC:面向字符,分为数据报文和监控报文两类。

BSC数据报文格式:SYN SYN STX 报文ETX BCCSYN SYN SOH 报头STX 报文ETX BCCSYN SYN SOH 报头STX 报文ETB BCCSYN SYN STX 报文ETB BCC监控报文:SYN SYN ACKSYN SYN NAKSYN SYN P/S前缀站地址ENQSYN SYN EOTHDLC报文格式:面向比特,有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和无编号帧(U帧)。

帧格式:标志地址控制信息帧校验序列标志F A C I FCS F01111110 8位8位N位16位01111110PPP协议提供三类功能:成帧、链路控制、网络控制。

PPP的帧格式和HDLC的帧格式非常相似,但PPP面向字符。

第五章网络层的功能: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联等。

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网络服务。

最优化原则:如果路由器J在从路由器I到K的最佳路由上,那么从J到K的最佳路线就会在同一路由之中。

扩散法(泛射路由选择法):一个网络节点从某条线路收到一个分组后,再向除该条线路外的所有线路发送收到的分组。

拥塞发生的原因:1,内存不够,没有足够的内存存放同时到达的分组,2,路由器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慢,难以完成排队,更新路由表等工作拥塞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子网能够承载所有到达的流量,这是一个全局的问题。

流量控制只与特定的发送方和特定的接收方之间的点到点流量有关。

拥塞控制的解决方案可分成两类:开环(不考虑网络的当前状态)的和闭环的。

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准入控制,2,路由选择,3,资源预留。

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警告位,2,抑制分组,3,逐跳抑制分组。

QoS四个特征:可靠性、延迟、抖动、带宽。

集成服务:每个连接有专用资源。

区分服务:每一类连接有专用资源。

标签交换:类似虚电路,查表得到整条线路。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它网络上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路由信息协议(RIP)分被动状态和主动状态两种操作方式。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网桥用来连接类型相似的局域网,局域网本身没有网络层。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的主要服务功能:1,建立并维护路由表,2,提供网络间的分组转发功能。

网管也称协议转换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对传输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

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ARP(地址转换协议),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包传输机制。

ARP:IP地址(32位)到物理网络地址(以太网地址,DA,48位)的转换。

RARP:物理网络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只有两种报文,询问和响应。

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128比特第六章寻址:先按照IP地址找到目标主机,再根据主机端口号确定进程的端口。

建立连接与释放连接都是三次握手法:1,发出请求,2,确认请求,3,对确认请求的确认。

传输层的作用: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端到端的进程通信服务,既是七层模型中负责数据通信的最高层,又是面向网络通信的低三层和面向信息处理的高三层之间的中间层。

TCP地址与IP地址不同,IP地址是字节地址,一个节点可以运行多个应用,TCP的地址是节点的某个应用的地址,这种应用在计算机内部是进程。

多个进程的数据传递通过不同的端口完成,因此在TCP段结构中,是以“端口”表示地址的。

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

第七章IP地址:为了确保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在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即主机的IP地址。

A类地址0~,B类地址128~,C类地址192~。

域名:为了用户使用和记忆方便,引进了字符形式的IP地址。

域名解析原理:1,UDP报文方式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2,本地域名服务器找不到的话向其他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查找用户E-mail地址的格式:用户名@主机域名。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是用户计算机与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

IMAP(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为用户提供了有选择的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功能,基于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共享信箱功能。

WWW的工作原理:1,客户端建立连接,用户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浏览信息请求,2,WEB 服务器收到请求,向浏览器返回所请求的信息,3,关闭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