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汇编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对于深化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挂职期间,在**区农办、农业局、农机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我对**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形态的都市农业一直走在省城济南的前列。通过多年努力,全区100亩以上的规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约90家左右,其中1000-5000亩园区14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区4家,省级休闲农业园区1家,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园区8家,济南市级以上都市农业示范园区53家,济南市级现代农业综合体3家,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济南市“一区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态势良好,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规划先行,科学发展。围绕**区现代农业发展“三个三分之一”的建设重点,在大规划指引下,相关园区结合自身实际,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相继编制了总体规划,实现一次规划、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目前,全区编制专项规划的园区达70余家,奠定了园区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特色、示范引领。各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突出培育主导产业,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挥了
很好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016年,**规模农业园区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0余个,培训农民1.1万余人次,实现产值4.4亿元,带动农民2万余户,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相比全区1.8万元高出38%。青葱庄园**大葱全程机械化研发、龙山莓园“莓子梦工厂”等重点项目相继取得突破。“鑫振丰”**大葱、“高官寨”甜瓜等成为市场俏销的知名品牌。
(三)多元投入,规模发展。**区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和农业科研院所等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并吸纳大学生、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到园区就业创业,大力推进园区规范化、市场化、企业化高效运转。目前,全区规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土地流转面积6.3万余亩,其中耕地4.7万余亩,辐射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20余万亩。园区建设合作社为主体44家,企业为主体43家,政府部门为主体1家。
(四)功能拓展、三产融合。**区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效植入“旅游+”、“生态+”、“科技+”、“人文+”等模式,创建了一批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园区积极对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努力打造高端品牌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目前,**区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农业旅游启动仪式,每年都向社会发布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全
区农业园区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采摘、文化、摄影、垂钓等活动80余次。香草园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百农汇电商平台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五)政策扶持,持续发展。**区在积极争取省市园区建设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整合土地、水利、农发、扶贫等农业建设项目,捆绑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区农业园区财政投入达3.9亿余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8.1亿余元、农民合作社等其他投入2.4亿余元。伟丽种苗园区整合财政资金**8万元,主体投资1.2亿元,建成各类育苗设施69000平方米,成为国内一流、山东省优先扶持发展的蔬菜种苗示范基地。
二、存在问题 **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园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园区发展的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业是个长周期行业,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很多园区建设主体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性和发展规律认识不清,自身积累少、资金周转慢。很多园区内的道路、沟渠、塘坝、电力等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不愿意投,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园区融资和金融服务欠缺,银行投资园区意愿不强,部分园区资金高度紧张。另外,受建设用地指标与土地管理制度的制约,园区农业设施用地审批困难,发
展休闲农业的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难求。
(二)园区发展的竞争力弱,效益不高。目前多数园区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农产品附加值低;
发展模式雷同单一,缺乏新业态、新模式,赢利点少;
园区土地流转费用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有的园区处于保本或亏损运行状态,经营主体投资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园区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人才匮乏。园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品种单调,管理粗放。很多园区现代化程度不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少。部分园区重生产轻管理,没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缺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员。不少园区的专业技术人员老化、接收新知识新事物能力差,现有的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流动性强,科技队伍不稳定,影响园区的长远发展。
(四)园区发展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带动不强。园区建设主体与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仅为简单的土地流转关系或劳务雇佣关系,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带动农民增值收益的长效机制远未形成。
三、措施建议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必须综合施策、多点发力。
(一)优化园区发展的布局。坚持“三个三分之一”的基
本区域布局,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区三带二园”建设水平。面上,着重推动**大葱、高官寨甜瓜、黄河西瓜、精品蔬菜、果品等特色经济作物高效健康发展,建设北部规模高效农业区、中部平原特色精品农业区、南部生态休闲农业区“三大片区”,“十三五”末形成“三区100园”的总体架构。线上,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精品农业示范园区为节点,打造经十东路--济青路--世纪大道、S242--0九路、潘王路--S321“三带”。点上,加快打造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大葱现代农业产业园“二园”,带动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完善的中小型园区集群式发展。
(二)丰富园区发展的形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多层次、多形态的。
1、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是园区发展的初级形态,也是当前**区园区培育的主要形态。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要突出培育主导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强化品牌打造,力争建设一批知名园区品牌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要立足区域特色,突出抓好农业实用技术集成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科普教育。
2、现代农业综合体。现代农业综合体是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的“升级版”,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都市现代农业的一种高级形态。围绕“种养加、吃住行、游购娱、教研颐”12功能,抓好青葱庄园、小康、香草园等现代农业综合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