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_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村土地保护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村土地保护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村土地保护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而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保护作为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土地整治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整理规划和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土地整治的背景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土地浪费、碎片化等问题。

而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在于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容和方向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土地调整和土地利用。

其中,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土地的界定、划定、整饬和培育,以保证农田的疏导和通畅;土地调整是指对农村土地的合理划定和调整,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土地利用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求。

农村土地整治的方向是保护好好的土地资源,通过划定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不同功能区划,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实现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

三、农村土地整治的政策支持和推动力度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给予了相应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支持。

例如,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力度,支持农村土地整治的资金经费来源;相应的,各级政府也增加了对农村土地整治的政策扶持和人力支持,促进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推动。

四、农村土地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在农村土地整治的同时,农村土地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国面临着农村土地流转深度不够、土地资源碎片化、土地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整治的进程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五、农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和需要农村土地保护不仅仅关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更关乎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

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资源日益成为一种宝贵的资产。

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潜力,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一、加强土地整理与规划土地整理是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第一步。

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和整理,可以使散布在农村各处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和集约化的发展。

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应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并合理划定农田、园地、林地等用途。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土地流转,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需要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农田,鼓励农民发展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广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开展循环农业,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同时,可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闲置土地和农产品资源的利用,提升农民收入。

在推广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时,要注重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土地管理与保护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还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

在土地管理方面,要加强土地登记和证书发放,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合法性。

同时,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田生态建设,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对农村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需加强对土地承包、流转和土地权属交易的监管,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的无缝对接。

综合开发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期末】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期末】土地管理学复习题

【关键字】期末土地管理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公有土地的行为。

2.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等级化的过程,是以获得土地质量状况为目的的一项目的。

3.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4.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2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2分)。

5.城镇公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市、县人民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2分),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2分)。

6.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政府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综合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辖区不同时期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方案作出比选与安排的过程。

7. 土地储备是指城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置换、转制、收回等方式(1分),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1分),并由储备中心组织进行整理工作后(1分),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1分)。

二.简答题1.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①内容:土地调查: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②原则: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图件、薄册的格式、比例尺、填写内容,登记规则、分类系统;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数字要有近期测绘、调查、土地评价成果为依据;宗地界地址随时复原;权属关系法律依据;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2.城镇公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①城镇公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城镇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度,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土地有偿使用并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通过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使土地所有权在经济得以实现。

浅析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浅析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浅析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也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根本遵循。

相对于城镇化地区,农村地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主要空间载体。

高质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各地土地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利用日趋紧张。

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可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但由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尚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亟需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新时期乡村发展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的新要求。

1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土地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是建设文明乡村过程中的基础载体。

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统筹规划与建设,农村居民的居住点散乱、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且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垃圾与污水处理的统一管理。

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着眼于全域,其设计规划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田间道路、土地平整与农田水利,更强调对整体进行布局与优化,有效解决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注重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上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确保人居环境改善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在保留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乡村地区的精神面貌,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2农村土地整治的现状土地整治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以及土地修复在内的各类土地实践活动的统称,对未利用土地或利用程度较低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行为。

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流失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农产品加工、农村特色产业、农村金融、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旅游、农村改革政策、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等方面,分享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土地利用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为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需要优化土地利用。

首先,要完善土地制度,确立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界定,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稳定。

其次,加强土地整理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

还要积极发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新型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重要产业之一。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

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推广和质量认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三、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可以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产业分析,发现农村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选择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进行培育。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产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和竞争力。

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发展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高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农民、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保护农民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及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及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及实施路径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应用而生的,是实施空间规划、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旨在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的方式,解决耕地的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系统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

自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以来,全国各地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通过调研分析重庆首批启动的1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整体而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优化“三生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整体环境风貌,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给乡村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但同样也存在规划有机衔接、产业引导植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重点结合潼南区太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的具体实践,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三生空间,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和策略转型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社会资本;乡村振兴;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出现了土地闲置化和产业滞后化等“城进村衰”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耕地分布碎片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

乡村土地整治经历了从“土地整理”到“土地整治”再到“综合土地整治”的过程,但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战略部署,2018至2022年是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的关键五年,如何解决土地、空间、生态综合问题,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成为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瓶颈。

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新形势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乡村振兴越来越受关注,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求更高,根据实际状况,在当前工作阶段,要注重基于新时期管理创新的合理部署和实施。

在管理工作开展中,全国各地均对全域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刚开始时构建了一些整治试点,在对传统土地整治做法保留的同时,通过村庄规划的引导,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要求开展,并对各种建设资金与项目进行整合,以此达到全域土地综合治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促进空间规划和使用管理的实施。

关键词:新形势;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引言为了更好地缓解人地失调、保障粮食与人居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速度,提高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可以更好地完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一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本。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产出价值,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空间支撑。

二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整理、调整、流转等,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土地资源潜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三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是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助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推进空间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正是这些目标的具体体现。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势2.1符合农村改革的要求在当前农村区域开展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农村区域的改革需求比较高,如何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重点。

随着农村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民和基层干部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积极进行了解,各项工作在不断地推进,农民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管理和落实,实现农村区域的繁荣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落实。

以土地整理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土地整理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载 体 , 改 变 农 民 “ 人 种 田 ” 的局 面 , 以制 人
定和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 , “ 土地整理 引项 目,项 目牵业主 ,业主办工厂建新村 , 农民变工人当市 民,推 进了城乡一体 化。”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是 提 高 土 地 质 量 , 促 进 土 地 集 约 化 利 用 和 保 证 土 地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的 重 要 措 施 和 手 段 , 是 实 现 耕 地 占补 平 衡 的 必 要 途 径 。 在 具 体 实 施 过 程 中 ,蒲 江 县 牢 固 树 立 并 强 化 统 筹 发 展 的理 念 、 “ 个 转 变 ” 三 的理 念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理 念 ,在 充 分调 查论
积 15 . 平 方 公 里 , 总 人 口 8 . 5 人 , 全 县 有 农 用 地 16 2 45 万
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主要表现 以下五个方面:
( )改善 了农业 耕作条件。将 以前土层浅薄的坡耕 一 地通 过爆破、填土等措 施,挖高填低 降低 了坡度 ,增厚 了
土 层 , 有 利 于 保 肥 、保 水 、 保 土 , 为 农业 排灌 、 保 持 水 土 和 农 业 增 产 增 收 奠 定 了 基 础 。 田块 归 并 , 将 小 块 农 田 改 为
件 , 提 高 农 田 生产 能 力 , 降 低 农 业 生 产 成 本 ; 可 以有 效 改 善 传
统 的农用 地利用格局 ,实现土地 规模化经营 ,促进农业 增效和 农民增收;通过拆 旧建 新,中心村和聚居 点 ( 农民新村)的建 成,可 以有效改变 农村 面貌,提高农 民居 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
理项 目。7 个项 目涉及 原2 个 村 ,幅 员面积 0 85 . 万亩 ,新增耕 地1 1 1 5 ,项 目总投 资 17 . 亩 1 9亿 元,县国土资源局与土地整理成 员单 .7 位及有关 乡镇紧密配合 、精心组 织在保证工 程质量 的前提下 ,全面 完成 了招投标工程建 设任 务,预计 于今年 1月底全部竣工验收 。 2 养 得起 老 ,吃得 上 水 ,挣得 到钱 … … 农村发展的步子 明显加快 了,农村和 城镇的 差别势必逐步缩小 ,城 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在 渐渐 消融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目标 “ 生产 发 展 ,生活 宽裕 ,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 ,管理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农村土地利用,以增加农民收入。

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关键。

为此,可以采取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以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首先,发展集约化农业。

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作。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加强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技术培训,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

其次,推广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排水条件,提高土地的排涝能力。

同时,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源,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再次,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通过推行农业生态化改造,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肥力。

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利用问题与农业结构密切相关。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首先,推动农田整治工作。

通过农田整理、水土保持、草地建设等措施,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将零散、小片的农田整合成大片的耕地,减少耕地面积损失,提高耕地的质量。

其次,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

引导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培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引进大型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帮助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再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整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土地整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土地整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利用的一项工作,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丰富的内容。

一、意义1.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整理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田面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农田、林地、水域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生态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通过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环境的卫生和美观。

3.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二、主要内容1. 土地整理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是土地整理的前期工作,包括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范围、时限等内容。

土地整理规划要科学合理,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确定土地整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2.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是土地整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需求调查等内容。

通过土地调查,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为土地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地整理设计。

土地整理设计是土地整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具体项目设计等内容。

土地整理设计要根据土地整理规划的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整理项目布局等工作。

4. 土地整理实施。

土地整理实施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环节,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等内容。

土地整理实施要根据土地整理设计的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等工作。

5. 土地整理监测。

农村土地整治

农村土地整治

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整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土地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级政府和农民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农村土地整治是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农地碎片化的问题,优化农业布局,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

农村土地整治还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小农户规模经营。

此外,农村土地整治还有助于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容农村土地整治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和农地流转等。

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对农作物生长和农田的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土地整理则是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农田面积,减少碎片化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率。

农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出租、承包和流转等方式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的效益。

三、农村土地整治的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需要统筹规划和有序实施。

首先,政府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其次,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利用规划,为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接着,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化灌溉和排水系统,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合理调整农地布局,减少农地碎片化,提高利用效益。

最后,支持和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四、农村土地整治的影响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民的生活和农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村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和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农村土地整治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此外,农村土地整治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舒适度。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最佳实践与经验借鉴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最佳实践与经验借鉴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最佳实践与经验借鉴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方式、科技支持、政策引导等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最佳实践与经验借鉴。

1.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实现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可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征收等手段将零散分散的土地整合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单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农田布局,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确保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 引进科技支持农村地区应大力引进农业科技,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加强科技人员到农村的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土地。

如通过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精确统计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3. 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加大机械化设备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同时,推广先进的农机装备和耕作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使用拖拉机等大型机械进行耕作,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环节。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设施的效能,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地退化。

同时,开展农田水利管理与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使用能力。

5. 推广农业循环利用模式农业循环利用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实践。

建立农田与养殖、农田与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机制,实现农产品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将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制作有机肥,再用于田间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田的持续利用。

6.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与解决途径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与解决途径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与解决途径一、引言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农村与城镇之间发生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过程。

如今,中国正面临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解决途径。

二、挑战之一:土地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土地流转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许多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因此,解决土地问题是关键。

三、解决土地问题的途径1. 完善土地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确权登记和流转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入股等。

2. 加强土地整治进行土地整理和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调整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农地面积。

四、挑战之二:农民工问题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低工资、无社保等问题,这给农村城镇化带来了风险。

五、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途径1. 改善工资待遇加大对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确保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权益。

六、挑战之三: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仅制约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限制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福利。

七、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的途径1.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供水和通信等。

2. 制定相应政策制定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八、挑战之四:就业与产业升级问题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就业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个关键方面。

农民如何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农村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九、解决就业与产业升级问题的途径1. 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城市需求的人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发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发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发展在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的是通过整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进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地的质量: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受到过度开发和滥用的破坏,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修复和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保证农作物的稳定产量和质量。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由于过去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荒芜和资源浪费。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规范土地利用,促进农地合理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3.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土地整治可以通过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生物防治等多个方面:1. 土地整理:通过土地整理,对农村土地进行勘测、测量和划分,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边界,提高农田的整体利用效益。

2. 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灌溉等方式,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 水土保持:采取沟壑治理、坡面稳定、水土保持林网建设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性。

4. 生物防治: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生物防治的比例,保持农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三、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土地整治能够通过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

农业发展也可以为土地整治提供更多资源和市场需求。

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农地整治、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农地整治农地整治是农村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加强农地规划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农业种植区,避免大面积散乱种植和资源浪费。

其次,要推进农地整理工作,提高农田利用率。

对农地的规划、整理和整治,可以有效消除农田中的水土流失、农药残留等隐患,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此外,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防治,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村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核心。

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培育农业高效节水、节能、节肥的技术和模式。

例如,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水源的浪费;引进节能农业设备,降低能源消耗;研发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提高农田的肥力和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此外,要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提升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促使农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农村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要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推进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

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合作,通过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此外,要加强对农业大户、农业经营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鼓励他们积极投资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农地整治、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的综合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土地整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土地整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土地整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土地整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1. 优化土地资源结构。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对散乱不整的农田进行规划整合,使土地用途更加合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有利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农业生产环境。

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农田地貌,修复水土流失,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优化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质量和稳定性。

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自然环境。

3. 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推动农民规模经营和合作社经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4.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土地整理有利于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综合效益,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5. 有效实现农地集约利用。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有利于实现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整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土地整理覆盖面不足。

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地区覆盖面不足的问题,部分散乱不整农田还没有进行整治,影响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2. 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农业生产环节缺乏先进的土地整理技术和设备,影响了土地整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3. 土地征用补偿问题。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部分农民对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存在矛盾,需要加大补偿力度和公平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避免因为过度整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5. 政策体系不完善。

当前,土地整理工作在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加大对土地整理工作的支持力度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德国土地整理给我们的启迪_张国斌

德国土地整理给我们的启迪_张国斌
2、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使土地整理具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德国十分重视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公众参 与。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是土地整理目标能够得 以实现和成功的关键。德国土地整理法对公众参与做了 明确的规定。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先对村民进行各 种培训,成立工作组,开展对农村发展主题的讨论,让 公众了解农村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等信息。村庄整治在 设计村庄生活空间时,自始至终让村民参与决策,并允 许村民参与制定规划,把公众的愿望纳入决策中。
1、土地整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德国 土地整理初期也曾为了追求土地面积和作物产量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但是目前,德国的土地整理已不再是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而 是着眼于整个整理区域内久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注 重改善农林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土壤改良和土地开发,整顿和修建 道路网,更新村庄,兴修水利,优化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促进耕地与 自然环境保护。在整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立法、规划及措施等 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做到了互为保障、紧密结合。
2、分类指导。德国的土地整理其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土地整理 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土地整理法》的有关规定,具体有:常规性土地整 理、简化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快速土地合并、自愿土地交换等。同 时,土地整理的程序也十分规范,一般分为5个阶段,按照实施的先后顺序 为:制定土地整理规划阶段;明确产权归属及它项权利阶段;实施土地整 理工程阶段;核算阶段。
5、重视公众参与,尊重群众民主权利 土地整理实践的主体是劳动群众。公众参与土地整 理是为了保护、尊重公众利益和有效限制行政部门过多 的权力,体现项目决策的合理与公正。公众参与土地整 理项目,可让群众直接了解项目情况,通过公众参与提 出意见,在项目运作中起到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 使可行性研究更加完善,项目设计更加科学,措施更为 得力;一旦项目实施,也会因为有公众、特别是当地百 姓的直接参与而更加顺利进行,使项目少走弯路,节省 投资,使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能够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 础之上。土地整理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 程”,是为农民办好事,就要让农民多参与,这不仅是 一种理念,更是推动土地整理向前发展的一种更科学、 更高效的方式。因此,重视公众参与是我省土地整理项 目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6、构建土地整理科技支撑体系 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理论性 和技术性,客观上需要理论与技术的支撑。结合我省情 况,目前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与成果转化:一是农 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面积易测,但质量如何评 定?怎样才能确保权属调整工作的公平、公正?这些都 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土地权属调整应有利于维护 农民权益,要保证农民承包土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 低。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动农用地分等定级在土 地权属调整中的应用。二是要切实加快应用3S技术构筑 土地整理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土地整理的监控和 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土地整理规划的科学性,提 高土地整理项目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规范项目申报 材料编制工作,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有效监控,促进土 地整理的科学、健康发展。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资源,它的制度性安排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和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我们需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和流转机制,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农民收益。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的明确和保护对于土地流转、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规定,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还要加强土地登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权籍调查和确权登记制度,保证土地经营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二、优化土地流转机制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必须优化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益的增加。

为了推动土地流转,应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交易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防止乱象发生,确保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三、改善农民收益农民收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改善农民收益,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益。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创造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农民更多支持和保护。

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农村土地的规划、整理、开发等措施,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市场化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还应该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土地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优化土地流转机制、改善农民收益和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流转后的工作计划

土地流转后的工作计划

土地流转后的工作计划土地流转后的工作计划半年多来,为了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拓宽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有力地推动全村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租金保底+分红,创新方法,积极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经营权以入股形式加入到合作社,有力推进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全村农业人口____人,农业户数____户,全村有耕地面积____.__亩,今年全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共____户,土地流转面积____.__亩,其中:流转三年以上发展西瓜博览园的___.__亩;占流转面积的__%,发展粮食生产____.__亩,占流转面积的__%。

工作主要措施有:二、注重宣传为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土地荒芜现象,我们通过坝坝会议、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土地流转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农户土地经营权以入股形式参与的相关政策宣传。

二是将土地流转工作列入村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是召开土地流转工作人员会议,形成有关宣传资料,介绍土地流转工作方法,提出土地流转工作要求。

同时结合种粮大户会,详细介绍土地流转政策,让种粮大户成为参与土地流转工作的主力军。

三、规范引导,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服务针对部分务工经商、人员外出而水田荒芜情况,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合作社主体作用,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引导,利用市镇两级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土地承包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取得良好效果,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____.__亩。

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注重工作方法。

_、村级主体的土地流转:针对某一田畈荒芜或管理落后、农民种植效益低下、积极性不高的实际,而又有农户想发展规模农业而无田承包的情况,我村发挥村级主体优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户意愿,与农户开展自愿协商,农户将连片土地承包权以入股形式参与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公开发包,将连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给种植大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与实施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与实施路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机理与实施路径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路径的选择。

土地要素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对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突破口。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本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的内涵为切入点,从历史演进的视角系统梳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演变历程,揭示其演进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明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借助国内代表性实践案例加以佐证,理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索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以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引言在社会经济转型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想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加强对理论和措施的研究,对现有的土地整治内涵、功能和目标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近年来,众多研究人员对于乡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有人提出需要重视功能性建设,也有人提出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虽然这些理论和措施仍然处于设计研究阶段,但是能够给农村地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为了缩小城市与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力度,尽可能使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乡村振兴理念也应运而生。

乡村振兴工作,其重点不仅仅是搭建足够完善的物质框架,其内核则是通过文化建设的方式来使乡村振兴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现代化乡村建设包括生活、文化等方面,因而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要做到对乡村文化合理筛选、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 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尹水镜(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人民政府土管站,宁夏银川 750021)摘要:从提高耕地数量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等4个方面阐述了土地整理对推进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巨大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理; 农业; 农村发展; 途径中图分类号:F301;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06)05-0083-01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 三农 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可见,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是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宁夏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土地整理则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宁夏地处西北地区东部,土地面积小,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0.4%,加之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作用影响,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这些都是制约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农村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就成为推进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农村开展土地整理正是对农地、村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其他零星废弃土地进行开发整理,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业用地的有效利用面积,提高产出率,它对于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 三农 问题,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 在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可以大大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及粮食生产能力据统计,整理的耕地一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10%以上,农田灌溉保证率达75%以上,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

在 十五 期间,全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2140万亩;浙江省通过土地整理,围垦造林,新增耕地207万亩,扣除同期各类建设占用耕地181万亩,还净增耕地26万亩;山西省2005年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6.6万亩,同时还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

全国各地兴起的土地整理事业实践证明:土地整理符合中央提出的适应 两个根本性转变 和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要求,是一条走集约利用、内部挖潜、永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好路子。

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首先,将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优先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以建设促保护,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把具备良好耕作条件的新增耕地及时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加以严格保护,可以大大促进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这样既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稳定了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

其次,加大改造中低产田的力度和开垦灌区内零星宜农荒地,通过生物技术等综合措施的运用对宁夏荒漠化、盐渍化的土地进行改良,提高单位耕地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测算分析,宁夏可进行耕地整理的对象共849898h m2,通过整理可增加耕地面积52354h m2。

2 土地整理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上不尽合理,通过土地整理采取一系列的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经过充分的论证,因地制宜地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改善农用地利用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的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有利于农民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积极推进农田规模经营,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这为宁夏的土地整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式。

宁夏相对于全国而言可谓地广人稀,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285.4m2,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m2的标准,如果能够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居民点整理,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

经测算分析,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全区可增加耕地面积5550hm2。

荒 、 废 、 闲 的土地在宁夏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把这些经过整理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实现土地的再度开发利用,缓解用地矛盾,做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3 土地整理还可使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对国家土地整理示范区的调查,土地整理后植被覆盖率增加了2.4个百分点,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宁夏受地带性气候及地貌类型的影响和不合理人为作用影响,生态环境总体脆弱,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对土地局部进行平整,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增殖;建设健全项目区的道路和水利排灌系统,将有效灌溉耕地,提高土壤利用率;对坑塘水面进行整理,可有效增加水域面积,改善项目区局部小气候,增加湿度;通过营造保护林和建设田间林网,增加植被覆盖率,使项目区提高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加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最终使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农田不仅是 饭碗田 ,还是 生态田 ,是自然生态特别是农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的发展,也提高了城镇周边的生态质量。

土地整理(下转第97页)收稿日期:2006-05-25 修回日期:2006-07-06实 ,趁无风天气铺地膜,四角拉紧并固定,用锹开小沟,沟深3~ 5c m,压土踩实;然后打孔,用尖铁棍或多头叉打孔,株行距为25c m 40cm;扦插时垂直从孔中插入,顶部露出1~2个侧芽。

应防止倒插或不按孔插,使生根基部粘上地膜。

每亩扦插量8000~ 10000株,扦插完毕后立即灌水,避勉高温天灌水,防止烧插穗。

7 抚育管理7.1 扦插后期河北扬扦插一周后,待床面略干时,应及时进行管理。

将灌水陷空的插枝扶正,并用细土填实空穴并封口,使其高低整齐一致。

同时在膜松动处压上土块,以防止杂草顶起包并封杀杂草。

在扦插后20天内应控水蹲苗,以使扦穗在膜下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生根系,发出新梢。

7.2 苗木生长期待苗木新梢长出10c m时,即可灌第二次水,灌水时可增施少量尿素5kg/667m2,以促其生根发梢。

然后进行定苗,可选其中一健壮新梢做主枝,其余全部抹掉。

在苗木进入生长盛期的7~8月份,要进行两次追肥,每次施尿素10~20kg/667m2,及时清除杂草,以免与苗木争肥,同时抹去侧芽,每隔30天进行1次。

7.3 秋冬期进入秋季,正是苗木生长旺盛期,每天平均生长速度在2c m 以上,要不间断地加强田间抚育管理:锄草、抹芽、打药。

灌水可根据降雨量多少来定,可于秋旱时适当补充1~2次水,不能施尿素,以免徒长,造成过冬梢部易风干。

要选来年做种条的河北杨枝条,于秋后进行人工落叶。

据研究测定[1],人工提前落叶的枝条比不落叶的种条A B A含量低。

两者相比,其抑制率在12月和4月份分别降低了13.7%和56.4%。

立冬土壤封冻前,可灌足越冬水,有利于苗木安全过冬。

8 病虫害防治8.1 病害防治河北杨苗木周期性发生的病害主要有: 锈病。

可用50%粉锈宁乳剂1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特别是进入秋季后,每隔15天喷1次; 黑星病,其病斑呈水浸状,最初发病于叶面,严重时顺叶柄侵入芽眼成凹陷状黑褐斑,导致风吹易折断,采用一般性杀菌剂防治效果不明显,可能是药效短或易于被雨水冲刷所致,而用新鲜的0.5 0.1 30波尔多液防治效果明显,由于其能长期保留在叶的表面,雨水冲洗不掉,所以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

8.2 虫害防治主要是防治蚜虫,用45%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地下害虫蛴螬可用50%辛硫磷500倍液灌根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1] 赵一宇,等.河北杨营养繁殖的生理学基础与栽培技术的研究.1986[2] 叶培宏.河北杨育苗方法的研究.1985[3] 西吉林业资料汇编.西吉县林业局,1990责任编辑:褚庆芳(上接第83页)工程实施后,随着水利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启动,宁夏的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土地植被覆盖率将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土壤风蚀、土壤盐渍化将会得到有效遏制,绿洲生态系统将进一步扩大,对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明显作用。

宁夏实施的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一、二、三、四期工程 ,十几年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9.8万公顷,开垦宜农荒地55333h m2,营造农田防护林25333hm2,改善林网面积153333hm2,恢复建设了灌区二代林网,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4%提高到12%,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耕地数量、质量,而且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 土地整理是现代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工程节约用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实现。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使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生物化程度大大提高,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便于机械耕作和规模化经营,这些都对农村现代化的加快实现和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规范、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中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通过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农民住宅、新农村、新集镇,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农村建房自然分散的格局,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最终建成布局规整、生产生活方便、居住环境美好的新农村是我们的目的。

四川省以土地整理为依托,全省范围内开展 金土地 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重庆市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主城区建设占用耕地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统筹安排到远郊县农村,共投入7亿多元实施土地整理,当年新增耕地5286.67h m2,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有余,还带动了近10万农民增收致富。

宁夏的土地整理起步较晚,加之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是滞后的,决定了宁夏的土地整理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握好两个关键:第一,必须以落实规划为重点,实现项目布局从零星分散向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转变,必须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三者并重转变;第二,土地整理是投资巨大的基础工程,资金的落实是土地整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起从上而下的土地整理资金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土地整理多元投融资渠道,以保证土地整理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优先将政府投资用于粮食主产区的项目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整理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