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地理教学在的作用3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地图占有较大篇幅,数量也差不多稳固。
其次对地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图的认识和应用,把握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习爱好,培养学生注意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最大的动力。
现代地图信息的高容量、表现形式多样化、主题鲜亮突出、外表包装精美、制图之精巧完美比起文字表述更具有其生动性、可观赏性,确实是平常百姓也会为之心动。
专门多地理知识来源于地图,或者在地图上能够得到求证。
关于中国“地大物博、壮美山河”,我正是通过地图得到确认明白得的。
结合中国人口柱状图进展变化,也深刻明白得“资源小国”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知识猎取的快捷性正是地图的魅力所在。
一图在手,众览天下,专题地图内容详实,一目了然。
中国旅行地图带你游遍神州,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尽收眼底。
直观、形象、快捷,极大吸引着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爱好,这正是地图一大特色。
2、进行“文”、“图”转换训练,培养地理空间经历能力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赶忙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而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
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进行“文”、“图”转换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经历地理事物及其知识分布,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如讲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我曾经把学生分两组进行:第一组,教师提供一组归纳好的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陕甘,港澳内台北上天,海南重庆共34”,学生自由使用地图。
另一组师生共同分析,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要求学生结合地图,按空间方位经历每个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环境要素的载体,是最实用的教学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课堂教学呢?一、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充分突出地理课堂的特点区域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很广阔,内容涉及多学科,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其他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内容,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中国和世界的自然与人文的空间分布。
无论是属于微观的点的分布,宏观的面的分布,还是点与面的结合,都是研究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确切地说,就是在以时间变化为前提的空间分布;无论是地理的地域性特点还是社会性特点,均体现了各要素的综合,即时间的综合、空间的综合。
就地理整体环境和区域分异而言,也体现了一个变化着的时间上的空间分布与联系。
而寻求这种内在联系和时空分布规律,就必须借助地图。
因为它是一个地区各种地理事象的集合,直观的构图形式可全方位反映地理事象丰富的内涵和潜在的彼此联系特征。
一句话,运用地图教学,不但能很好体现地理的特点性质,还能以鲜明形象的概念,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层层递进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带来启发,促使其时空观念的建立。
二、地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遇到的就是相对较难的知识,难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整体印象,不易整体把握,学习难度大。
地图是文字的载体,表示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把事物用地图去说明,通过地图让学生在大脑中复活成鲜明的形象,进而从整体上把握。
在学习地理前,首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游览我国的风光。
如喜马拉雅山,学生难以想象它的长、它的高,在生活中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不好直接整体把握。
教师可找一副中国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和学生熟悉的泰山、华山等,让学生比较。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地理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发展文明和科技的重要思维工具。
地图具有语言简单、形象生动、信息丰富、易于保存和传播等特点,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本文将从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的运用、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地图的展示方式等角度,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浅谈。
一、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地图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以按表现地体现的方式分类(如等高线地图、气候地图、地质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范围大小分类(如大比例尺地图、中等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等)、按表现地理要素的种类分类(如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综合地图等)等等。
总体来说,地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图是一种抽象、符号化的信息表达工具几乎所有地图记录下来的都是现实的模型,但是地图的表现方式和要素的符号化程度因地区、数据来源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解读地图必须具有一定的常识和背景知识。
2.地图的表达形式多样地图不仅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柱面、圆柱面、球面等形状,因此,地图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
3.地图的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某个小区域地球由于不同的比例尺,甚至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有不同区域规模的地图。
4.地图不是完全客观的地图中某些“符号”,往往体现了制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如编图的方法、要素的标则、符号的颜色、社会意义等等。
二、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如人口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灾害危险评估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运用价值。
1.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地图可以使地理现象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影响降水量的地形、降水带的季节性变化等等。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地图能够直接呈现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情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上气候的分布、地球资源的分布、地球人口的分布等等。
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杨照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特征。
如笔者现在使用的是广东地质版教材,教材中的地图更多,有许多课文是以图为主体,文字叙述只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图?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现在归纳如下供探讨。
一、重视地图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地理也不例外。
因此在做地理题时,往往能够背得到就做得起,背不到就做不起,很多学生在做题时有空就填,没有空就不管。
造成了读图填图题的大量空白,能够在现成的地图当中找到现成的答案的题也不去做,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平时就有读图填图的习惯,仔细看清楚题的要求的习惯。
学习地理必须重视地图。
这是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地理信息的载体。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每一课以图像图表为主,文字表述更为精简,在呈现地理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
以前用文字直接叙述由教师直接讲授的地理知识,现在大多是呈现于地图和图片之上。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图的教学是地理教师最根本的职责。
师生都要重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二、重视读图方法的指导。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最不缺少的工具。
数年的地理教学使我深深感觉到,如果学生掌握了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
地图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使用地图也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能力。
地理图像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像。
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
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许多较为抽象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的分布、演变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概念;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能力。
一、地理地图能直观地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地理事物的形象问题,既“什么样的”。
教学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更重要的是,地理课不同于语文课或美术课,他的目的不是形成对某一地理客观事物或景观的想象的或创意的图景,而是认识地理事物的真实面貌,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概念总结。
二、地理地图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视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比起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来得更快。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利用地图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激发探究兴趣。
例如,在讲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的时候,让学生用手电筒光照射地球仪,同时拨动地球仪,地球仪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整体移动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等同学们顿时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同时也就把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这个教材中的难点给突破了。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 地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 学习习惯和态度,从而进行
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4
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图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启发式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地 图展示地理知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
欲望。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帮助学生理解 地理空间的关系和变化,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 析能力:通过地图引导 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 析地理问题,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 过地图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地理知识,促进学生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提高地理思维 能力和空间想象 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 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理 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关系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 以培养空间想象力,提
高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地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图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图展示中 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创 新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在地理教学评 价中的应用
地图与移动设备的结合
移动设备在 地理教学中 的应用:方 便携带,实
时更新
地图与移动 设备的结合: 提高教学效 果,增强互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每个学生从原来死记硬背的常规模式中走出来,将课本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是每位老师应尽的责任。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
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信息。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作用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好工具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教师通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设计,利用地图创设探究型的情境,引起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从而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可以利用地图向学生展示北半球台风示意图,让学生思考台风气流是怎么运动的,在北半球逆时针运动。
那么南半球怎么样呢?赤道又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从结论出发,逐步探求、推倒,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且更能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下,对新问题在课堂中自己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画图、说图等活动,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启发引导:①观察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读图,读图时指导学生首先要看图名——看这幅图要说明什么内容;其次,要看图例——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断、推理,从而得出相关内容,进而探究出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
②比较法:借助比较法,通过区域地理图的对比分析,可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国家地理特征、同一国家不同的地理状况,都可以比较。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地理思维是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学科内在逻辑融合后,特有的间接反映地理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
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与地理科学特点相符合的逻辑规则。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地理和地图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地图是地理学表达地理事物的基本手段,很多地理事物,只有用地图表达出来,才能明确易懂。
恰当而准确地运用地图,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巩固和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用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二、用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运用地图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据有关资料测算,人脑记忆能力是文字记忆力的1000倍左右。
在地理学习中,容易混淆的内容和难于理解的原理及规律,设计成简单图示,便于记忆和理解。
2、运用地图便于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借助地图能比较容易地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图不仅是联系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人们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3、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三、用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思维是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学科内在逻辑融合后,特有的间接反映地理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
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与地理科学特点相符合的逻辑规则。
学会地理思维,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区性等特点,有助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有助于正确审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学会地理思维,不仅能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扩展知识视野,而且能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图在地理教学在的作用
摘要:地图就是地理学科独有得一种语言,教学中运用好各种类型得地图、培养读图技能,提高读图能力,提升地图意识,提出培养中学生得地图素养。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培养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得地理素养”得理念。
“地图”就是地理教学中得“第二语言”,中学生得地理素养得养成与其地图技能与地图意识密不可分。
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得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得基本技能,就是地理教学得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就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
地理图象系统就是地理课本得两大内容之一,它与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得始终。
可以说地图就是许多地理知识得载体,就是地理教学得第二语言。
图象系统包含着丰富得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得内容。
由此可见,地图与地理教学得关系就是十分密切得,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地图就是地理知识得一种形象、直观、综合得表达,也就是地理学科独有得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得显性与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与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就是地理教学得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得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
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得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得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得效果,地图就是学习地理得工具。
1、了解基本类型,构建地图体系地理教学中,常见得地图类型有: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概念图、因果图及演变图等,学生要先分清各种地图得类型,再有针对性得去取舍地图得信息。
分布图就是表示某种地理要素分布得地图,也就是各类图中数量最多得一种。
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我国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等,其内容主要反映某种地理要素得范围、地点、特征及规律。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地球与人类、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空间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空间系统,而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难直接感受和把握地球的空间特征。
地图作为地球的平面表现形式,能够将复杂的地球空间转化为简洁的视觉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解读,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地球空间的感知并培养想象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可以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各地的地貌、气候等信息,从而形成对世界各地特征的概念和认识。
其次,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综合性科学,其中的信息很多且复杂。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传达媒介,可以将大量的地理信息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通过学习地图的阅读和解读,学生可以掌握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标志和比例尺等,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这对于学生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快速获取和理解地理信息十分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地图、卫星地图等新型地图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再次,地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学习者对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即空间关系的分析。
地图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刻画地球上各种要素分布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研究地图,学生可以理解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地势和地貌、气候和植被、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等。
而这种空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地图是一种用来描绘和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工具。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作为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结构、特征、成因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
本篇文章将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图是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地理技术处理和分析的基础,同时地图也是地理教学中元素之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方便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地图往往是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理概念,它既是一种直观工具,也是一种知识呈现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比照地球地图的常见形态如计学图、分形地图等,从而将地壳板块构造、大陆形态、岛链地形等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地图是一种基本的地理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许多独立的、封闭的单元都能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相互关联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方式,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立体视觉和想象力,更好地加深他们对地理概念、现象的理解。
3. 加深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探究的兴趣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是地理教育的一大方向。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工具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表面,培养学生爱好地理的兴趣。
地图展示了大量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研究,发现地球的各种地貌和生态景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特征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球表面特征的理解和探究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运用地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地图的科学、有效地教学:1. 简化地图,并使其更加容易理解将地图信息加以分类、分层、排列,使得学生在观看地图时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图是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者理解和研究地球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传授的必备资料。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气候区划、植被类型、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现象,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种文化地理现象,比如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
这些信息在地图上展现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知识内容。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理学中有很多概念和原理,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等,这些概念和原理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加深理解。
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从而更容易理解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并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是一种抽象的地理表达形式,通过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地图的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培养对地球空间格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地理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地理观念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地图进行教学,以达到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理解的目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2. 对比分析地理数据。
老师可以通过地图对比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比如气候数据、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等,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进行地图解读。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地图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其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1. 直观呈现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地图能够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生物分布、人口分布等。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2. 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的关系地图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地球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的组织结构,认识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地图,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其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析地图时也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2. 分析地理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计相关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城市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城市布局的规律,从而了解城市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3. 识别地图符号和比例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信息和比例关系。
4. 地图制作与读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地图,培养他们的地图制作能力和读图能力,增强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5. 地图应用技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图工具,培养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三、相关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地图的直观呈现和实地考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地理现象。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通过电子设备展示地图上的信息,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摘要】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帮助传授地理知识,还促进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实际运用案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地理信息。
地图也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和技能,激发了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教学、运用、作用、地理知识、传授、理解、认知、促进、案例、培养、思维、技能、启发、兴趣、探索欲望、发挥作用、教学工具、学习效果、影响。
1. 引言1.1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地图以图像形式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地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比如地形地貌、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等。
地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的重要性地图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一种具有视觉化效果的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现地理空间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地图,学生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看到整个地球的地理情况,了解各个地方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地图中的符号、比例尺、方向标志等元素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时更加直观和具体。
地理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地图的辅助。
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展示一些地理概念,例如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特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地图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加深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特有手段。
经常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具有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
运用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
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2、运用地图,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是具有空间性的。
在水平分布上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大小,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
例如,某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面积、河流、山川、湖泊等地理事物。
只有运用地图,才能确切地建立起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的概念。
3、运用地图便于使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例如,把植被分布图和气候图相对照,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巨大影响,再如,讲授城市和居民点的分布时,若与交通路线、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相对照,就会使学生发现,城市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借助地图就比较容易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性。
可见,地图不仅是联结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人们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4、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例如,让学生根据经纬网来辨别地图上的方位;利用比例尺量算各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线性地物的长度;利用等高线、等深线、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陆地和海底的地形类型、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坡度陡缓;在气候图上根据等值线识别各地的气温、气压、风向、降水量的分布及其规律;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性态特征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及因果关系等。
5、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
在地图上地理事物是用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符号表示的;它的经纬度位置是用经纬线来确定的。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象思维和 使用一般的景观图片 、 灯片、 幻 电影等直观教具有
所不 同。地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是概 括的表 象 , 这种表 象
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 。 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之中。 4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 学生 在 地图上可以看到祖国辽 阔的疆域、 壮丽的河山 、 丰富的物 产资源 、 广大的森林和 草原 等 , 这些都可 以激发起 学生热 爱 祖国、 建设祖国和保卫祖 国的热 情。
体的方法就是在平日学习中“ 寸 勤用地 图 养成运 用地图学 习 , 地理的 习惯 。使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尽 可能地去接触 地
图, 如多填图、 描图 、 插图和在地图上旅行等等。中学地理 填 充图册就是一个 令学生熟悉地图的很好 的载体 。 3分析地图 。 . 分析地图就是要使学生能够 通过地图上的 各种符 号线条 、 颜色 、 注记和 比例尺等与已有的地理知识 联 系起来 ,能在地图上分析一些地理事物和现 象的内在联 系, 继而能得出正确 的结论 ; 能够对照几种不同内容 的地图 , 综
置。
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 出来的 。 教师要注意引
导学生通过观 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 。同时 , 通过 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 象联 系起来 , 出 找 其 间的相互关系 , 查明其地理规律。使用地图发展 学生的形
为了使学生熟悉地图 , 牢记必要 的地理名称和位置 , 具
地图、 悉地图 、 熟 分析地图等。
1 . 认识地图。 地图是由图像 、 注记 、 符号以及色彩等要素 组成 的一种图形语言。对于初学看来说 , 这如同一 门读不懂 的外语 。因此认识地图是掌握地图能力的第一步。 识 图的内容 , 主要是使学生认 识什么是地图 , 道构 成 知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杨心军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17期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
”由此可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也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因此,如何掌握地图、应用地图进行良好的教学,则是地理教学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一、从现行教材中看地图的重要性现行初中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
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的地位。
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他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
其次,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图象量大大增加,仅第一册就有图300余幅,彩色图50余幅;同时图的质量也有提高,图画简洁清晰,信息量多,重点突出。
其三,图象形式多样。
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1.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了解地理事物在实际地区中的空间分布。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运用经纬网地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比如国家之间的相邻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等。
以使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在头脑中对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形态有一个宏观的印象。
2.可以把零散的地理事物条理化教材图像系统根据高中教育性质和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了繁简的取舍,用照片、图像、符号、表格等图像化的手段进行表述。
把学生难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可使抽象难懂的原理和概念,转化为具体易懂的图像化地理教材,有利于学生认识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掌握地理基本知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地理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与地理课本的文字相比,地图具有突出的表现性,它把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地理地图的正确运用。
关键词:地理、地图、中学、教学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再是扼杀学生创造能力的“守成”教育模式,而是提倡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创新”教育模式。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
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
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有选择的编制了大量的适合地理教学的各类地图,是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现实地理教学中,图文割裂,链接不上且经常处于无效状态,却成为普遍现象。
一、对当前图文链接的分析1、在现实教学中,读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读的仓促、肤浅。
教师不能带领学生深入图的内部,领会内涵,不能使学生与图及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对话;二是有的课堂完全抛弃了对图的解读,只看课本文字叙述,这样的地理课堂自然失去了他应有的特点、意义。
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指导不到位。
2、课程资源利用率低现在我们所用的地理教材“少文字、多图像”的特点非常突出,应该说这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能力较好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课堂没有对教材的资源有效利用,有些教师会无故抛弃书中的插图和相关读图活动,这样就丧失了图文转换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教学中运用好各种类型的地图、培养读图技能,提高读图能力,提升地图意识,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培养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
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特殊之所在。
地理图象系统是地理课本的两大内容之一,它和教材文字系统之间紧密联系,贯穿教材的始终。
可以说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图象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由此可见,地图和地理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
1.了解基本类型,构建地图体系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图类型有: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概念图、因果图及演变图等,学生要先分清各种地图的类型,再有针对性的去取舍地图的信息。
分布图是表示某种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图,也是各类图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等,其内容主要反映某种地理要素的范围、地点、特征及规律。
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分布图,进行归纳、总结,掌握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同时培养了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
剖面图按表示地理事物的类别,有地质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大气剖面图等。
剖面图主要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规律、内部构造等地理规律。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和照片。
景观图有表示地表形态的景观图,如新月沙丘、风蚀蘑菇、火山等景观图;有表示典型植物的景观图,如热带雨林的榕树、热带草原的波巴布树等;有自然带典型动物的景观图,如热带雨林的河马,热带草原的斑马和长颈鹿、澳大利亚的袋鼠,南美洲的大食蚁兽等;也有由自然环境、植物、动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图;还有地质时代图,典型生物或化石图。
在新教材中,这样的图很多,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地理事物以形象、真实的形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表面的图示去深究和了解事物。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和地理原理等,要仔细钻研,掌握判读的要领。
如“地球日照示意图”判读的内容有太阳高度计算、昼夜长短的判断、昼长和夜长的计算、极昼和极夜的判定、时差计算、经纬网坐标点的确定等。
统计图有许多类型,如:柱状、曲线、折线、扇形、圆面分布图等。
统计图用以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如降水各月分配及气温变化曲线图、人口增长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
有三要素:时间、空间、地理要素。
要指导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概念图是为某些较难理解的概念而配置的。
如“恒星日与太阳日”、“黄赤交角”等。
引导学生利用相应地理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认真的读图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地理原理图是用不同的符号,图示了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
常用的地理原理图如:褶曲成因图、地球公转图、地形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等。
因果图是将有复杂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用图示表示出来。
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引导学生分清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抽象能力。
地理模式图是分布图、原理图、联系图的特定形式。
如洋流模式分布图、风带和气压带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等。
演变图是一种随时空变化使地理事物发生变化的动态图示。
如“沉积岩和化石的生成图”等,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分析、理解、掌握,形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加强图图联合,强化地图能力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形式,形成图图联合的形式,不断的给学生以“图”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识别地图、运用地图等的地图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的常用地图形式主要有:教学挂图、黑板略图和课本插图等。
地理挂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能起统帅作用。
其基本特点是图幅大、远程效果较好。
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内容单一、重点突出。
利用地理挂图,有利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及分布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知识掌握的速度和准确性。
地理黑板略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简明的手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
这种图只突出主题,不计细节,是对教学挂图的补充,颇受学生欢迎。
这种有形有意、显示在学生面前的地图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有动感的,是学生的视、听同时结合,达到较好的效果。
课本插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与文字相结合,针对性强,具有目的明确、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等特点,对教材的文字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能一张一弛的恰当运用地图,肯定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地图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配合教材在教学中的运用。
填充图供学生作业用的,一般只有区域轮廓和少量重要的地理符号,如经纬网、海岸线、国界线、主要山河、城市等,没有文字注记。
运用填充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2. 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在教学中教师用地图“教”,学生用地图“学”,让学生在读地图、分析地图过程中自行获得知识,这对于学生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1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
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是其他的图。
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等值线图就包括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等。
但是平常见得最多的是前三类。
等值线图阅读中应抓住这几点:等值线的疏密、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呈闭合曲线时的现象(中心数值比四周大或小所表示的地理现象)、等值线数值大小的排列方向、图中的极值、某条或某几条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等。
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
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
通过对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地阅读,让学生一起来总结还有哪些地理现象可以用等值线来表示,阅读时从哪里入手。
那么今后遇到类似题,学生就知道从哪里入手。
读图时,还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
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
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2.2引导识图,获取新知一般来说,学习一个地方的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矿产资源、农作物、交通、城市、地形、气候等内容,利用地图学,比读课文要直观、形象,容易形成空间观念。
而直观原则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地图能使书面文字形象化,易为学生感知和理解。
例如: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的经纬线来阅读。
另外还能从地图中读出海陆位置和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位置。
读相对位置的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一幅《中国地图》,我们可以通过经线读出中国位于大约52°N—4°N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北半球,通过纬线读出位于大约73°E—135°E之间,进而判断出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注记,可以得知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2.3培养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阅读地图的过程与文字学习不同,读图不是简单的感知,不一定像读文字一样逐行阅读,必须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学生的读图能力是由图表感知能力、空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方法等因素构成,是在对一幅新的地理图表的综合、整合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
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一幅没有读过的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叫做地图的判读能力。
读图能力的认知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能力层次:①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那里有什么”的一般分布知识的能力,如地名、位置、数字、零散的分布知识等。
此阶段不需要思维加工,直接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事物的表面特征,该过程反映了读图的感性认知过程,即地图的初读阶段。
②显性和隐性信息的获取能力,即从表层信息获取其内在联系——分布规律、解释原因的能力。
如在“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的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图”的表层信息是指那些具体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而深层信息则是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这一分布位置,恰好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转换地带,又是大江大河的中游地段等。
学生地图表象积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会越强,所能获取的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应会越强。
2.4形成空间概念,理解空间关联,揭示时空演变利用重要的地理事物来描述另一事物的位置,这反映的是地理事物间一种相对关系。
如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
不同描述型位置具有不同的地理意义。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其中蕴含的地理意义:海陆性质对比强烈,季风气候典型;缺少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还可以用经、纬度来描述地理位置;利用方位与距离相结合来表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将洋流分布图与世界渔场分布图对照进行空间分析,可以理解洋流与世界主要渔场之间的关联;将等温线图与地形图对照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地形与气温间的某种关联。
对于反映同一要素的地图来讲,把不同地区的地图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和联想,能反映地理事物空间演变。
如对某台风进行追踪监测,通过对台风所经过的不同海域的卫星遥感图进行对比,可以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路径、速度和暴风雨出现的范围。
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
如将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该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