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功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功》,主要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256页至259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概念,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了解功的性质,理解功与能的关系,培养能量守恒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
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运动员举重、推土机推土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和机器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讲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功的计算方法。
5. 功与能的关系(10分钟)讲解功与能的关系,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性质4. 功与能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学生从地面抬起一本课本所做的功。
(2)分析生活中一个实例,阐述功与能的关系。
2. 答案:(1)已知课本质量m=200g,重力加速度g=9.8m/s²,抬起高度h=1m,求做的功。
解:W=mgh=0.2kg×9.8m/s²×1m=1.96J(2)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2024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功》教案
2024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机械能与机械功》的第一节“功”。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功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功的计算方法;了解功与能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功的计算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功与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功的性质和作用,功与能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演示用滑轮组、小车、砝码、弹簧测力计、米尺等。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滑轮组提起重物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
2. 知识讲解:2.1 功的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2 功的计算公式: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3 功的性质和作用:功是标量,具有大小,单位是焦耳(J)。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人提水桶上楼所做的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实际物体做功的练习题。
5. 知识拓展:介绍功与能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定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公式:W=Fs3. 功的性质和作用4. 例题解析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人提着一桶水(质量为m,水的重力加速度为g)从地面爬到n层楼所做的功。
(2)已知一辆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s米,力的大小为F,求该力所做的功。
2. 答案:(1)W=mg(n1)gh(2)W=F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功的概念。
通过讲解、例题解析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功的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 》
11.1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练习题
1、力学里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2、把一个鸡蛋举高2m,做的功大约是_____J.
3、用20N的水平拉力把重为100N的物体沿水平桌面拉动2m,拉力所做的功为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__J
4、小明同学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帮助邻居张奶奶将一袋15kg的米匀速背上15m高的六楼,上楼共用时3min.在此过程中,小明对这袋米做了 _____ J的功,(g取10N/kg)
5、如图所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质量为985g火炬手持火炬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20m,火炬手对火炬做的功为 __________J.若使火炬匀速升高lm,火炬手对火炬做的功为__________J. (不计空气阻力及燃料质量的变化,g取10N /kg)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7在水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人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
8一辆桑塔纳汽车在一段平直的长吉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的牵引力为2×103N,求:
(1)汽车受到的平均阻力;
(2)汽车5 s内行驶的路程;。
功(高一物理精品课件)
F
例1.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及水平面对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N
G
例1.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及水平面对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N L G
例2.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F作用在水平面上 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F 运动一段距离L 拉力F是否做功? 运动一段距离L,拉力F是否做功?
37° °
l
解:拉力F1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1=F1l cosα1= F1l cos37° 拉力 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 摩擦力F 小车所组的功为: 摩擦力 2对小车所组的功为:W2=F2l cosα2= F2l cos180° °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W等于 的代数和: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 等于W1和W2的代数和: 等于 W=W1+W2=16+(-8.4)=7.6J ( )
二、功的概念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位移, 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 物体做了功 做了功。 物体做了功。
F
l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F F
α
L
α
例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否做功?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否做功?
O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F
l
F
W=Fl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W = F l 2、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 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一节 功
[素养训练]
1.如图所示为某选手在“大力士比赛”中将20多吨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拖行了
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B.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选手做功为4×105 J
解析:汽车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位移的方向为水平方向,重力与位移 方向垂直,故重力不做功,A项错误;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与位移方向夹角 为180°,W=Fflcos 180°=-Ffl,故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做负功,B项正确;汽 车受到的拉力与位移方向夹角为锐角,拉力做正功,故C项错误;选手施加的拉 力大小及方向均未知,无法确定选手做功的多少,D项错误。 答案:B
2.功的正负的判断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力 F 与位移 s 的夹角 α 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π2<α≤π 时,力 对物体做负功。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根据力 F 与速度 v 的夹角 α 进行判断。 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π2<α≤π 时,力 对物体做负功。此方法一般用于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摩擦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2=fscos 180°=-4.2×2 J=-8.4 J 由于重力、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故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W1和W2的代 数和,即W=W1+W2=7.6 J。 方法二:先求合力,再求总功。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合=Fcos 37°-f=3.8 N, 所以W=F合s=3.8×2 J=7.6 J。 答案:7.6 J
答案:D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 力F=10 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的距离为s=2 m,已知物 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g取10 m/s2,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cos 37°=0.8,sin 37°=0.6)
第一节 功
(正值).
四
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总功的计算
1.功是标量,所以合力做的功(即总功)就等于各
W总=W1+W2+W3+„„
2.力是矢量,故可以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再求合 力做的功:
s2 W = W 1 + W2
W2=0
W=Fscosα
二
1.公式: W=Fscosα
功的计算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
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功是标量。 3.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焦)
单位符号:J 1J=1N×1m=1N· m
对功的公式的理解 1. 公式只能用于求恒力的功; 2. 角 是“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而不是题目中的某一个以 命名的角; 3. 功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4. 位移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系的.
W总=F合scosθ
例题一:如图,一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移动 位移为s,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 做功的代数和如何;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
功是多少.
FN f α s F
G
解: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因为它们和位移的夹角为90°; F所做的功为:W1=Fscosα, 滑动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W2=fscos180°=-fs,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 W=W1+W2=(Fcosα-f)s 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得物体所受的合力 F合=Fcosα-f,合力方向向右,与位移同向; 合力所做的功为:W=F合scos0°=(Fcosα-f)s
第一节 功
顺德李兆基中学 朱燕琴 指导老师:徐龙满
回顾:
初中对于“功”是如何描述的?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这个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 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50N×5m=250J
F
F=50N
5m
1m
辨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甲 α
F
S
乙
F α 答案:π- α S
答案:α 丙 α S 丁
α
S
F 答案: α
F 答案: π- α
三、正功和负功
W Fs cos
①当α<π/2 时,cosα ②当α=π/2 时,cosα ③当π/2<α≤π 时,cosα >0,W =0,W < 0,W > 0。 = 0。 < 0。
CD
例题:
如图,一个质量为m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 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位移为s, 求: ①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②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何 ? ③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 ④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FN
f G α F
s
解:重力、支持力和位移的夹角为900,不做功 拉力F所做的功为:W1=Fscosα, 滑动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 W2 = fscos1800=-fs = - Fscosα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 W=W1+W2=(Fcosα-f)s =0 因物体匀速运动则合力为0,那么合力做功为0
功的计算结果有正负 值,正值和负值分别 有什么含义呢?
三、正功和负功
功和功率课件课件
W t
P=Fv
4、小明体重500N,从一楼上到五楼,用时40s。 已知每层楼高3m。试求:(1)、小明克服体重做 的功;(2)、小明上楼的功率。
目标二: 能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应用:
P=
W t
P=Fv
5、一辆1.6t的小汽车,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800cm2;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匀速行驶10min,它 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1/10。求: (1) 这辆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为多大? (2) 当它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匀速行驶10min时, 发动机的功率多大?
1、劳而无功 2、不劳无功 3、垂直无功
三、公式
1、功的计算: W=Fs W=Gh 2、功率的计算:P=Wt— P=Fv
焦(J) 秒 (s) 瓦(W)J/s
P=
W t
=
Fs t
= Fv (v的单位:m/s)
※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50W其意义是什么?
这台机器1s内做功是50J
目标二: 能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功和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功(W)
只表示做功多少
J
功率(P)
只表示做功快慢
W
目标二: 能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应用:
P=
目标二 能熟练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应用: W = Fs W = Gh
2、如图,物体重为50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20N,斜面长为2m,高50cm,在将物体拉至顶端 的过程中。求: (1) 拉力做了多少功? (2)克服物体重力做了多少功?
第二节 功率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2、能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3、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关系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__A_B__C__ A、做功相同时,甲用的时间少; B、相同时间内,甲做的功多; W/J C、甲的功率比乙大; D算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节《功》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节《功》学案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整体构思】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预习提示】1.做功的必要条件。
2.功。
3.功公式。
4.功的单位。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上通过一段,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计算公式:,式中F 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J= N·m。
2.1J的功相当于用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的距离。
3.用5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40N的物体沿水平面移动了4m,重力做功 J,拉力做功 J。
4.一个物体沿粗糙的斜面自由滑下,物体受个力作用,对物体做功的力分别是。
5.下列对功的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C.有力作用在运动物体上,此力对物体一定做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6.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水平草地对足球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B.悬挂着的电灯,电线的拉力对电灯做了功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举力对杠铃做了功D.钢笔在纸面上写字的过程中,纸面的摩擦力对钢笔做了功7.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滑行了5m,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水平拉力是50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力做功是1000JB.拉力做功是250JC.合外力做功是50J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是200J8.运动员一脚将20N的足球踢出50m远,脚踢球的力是500N,那么踢球所做的功是()A. 1000JB. 25000JC. 26000J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目标定向在物理学里,经常要提到“功”的概念。
高一物理精品教案《功》(通用8篇
高一物理精品教案《功》(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功》。
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的性质。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有:5.1节的功的定义,5.1.1节的功的计算,5.1.2节的功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概念,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2. 学会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功的性质,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功的性质。
难点: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功。
(2)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功。
(3)讨论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几种不同情况下的功,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与讨论: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讨论,加深对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作用效果。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s·cosθ。
3. 功的性质:正功和负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移动5m的功。
(2)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15N的力,上升3m的功。
(3)解释正功和负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W = F·s = 10N × 5m = 50J。
(2)W = F·s = 15N × 3m = 45J。
(3)正功表示力对物体的推动作用,负功表示力对物体的阻碍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对正功和负功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功-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优质课竞赛第十一章第一节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单元内容都围绕着功与能量展开。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
其中,“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
“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本节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难点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为本节课研究力做功的两个要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了大量做功与不做功的例子,如:把物体拉到高空、搬着课本前行等,都为更加形象的理解本课做好了铺垫。
另外,初二的学生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理解抽象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说出两个做功的必要因素,并判断力是否做工。
2、明确功的表达式,并用公式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来总结做功与不做功的情况,利用小组讨论拓展思维宽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来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理解功的概念,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并用公式简单计算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复习旧知来循序渐进引入本节内容,同时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来理解功的概念以及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由学入教,由学定教。
难点:能准确判断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解决策略:利用课本“想想议议”栏目中的实例,区分力是否对物体做功,认识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另外再利用以前所学的惯性知识来总结另一个力不做功的情况,本环节设计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来拓宽思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结:本课设计重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例,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在教学各环节设计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情感的培养,力争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步步延伸,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
学习目标回顾
1.记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 过的距离.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 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在该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3、会判断在实际情景下是否有力做了功?
注:1、马的拉力做的功只与马的拉 力大 小和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 离有关,与货物的重力没有直接的关 系。2、马在水平匀速拉雪橇的过程 ,称做为克服阻力做功的过程
小结:学习目标回顾
记住功的公式和每个字母的含 义、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检测练习
2、也是累的,同样没有做功, 推而不动,无效劳动,物理学 中的无效劳动是不算做功的
冰壶在平滑 的冰面上滑行时, 人(手)对冰壶 做功了吗?
分析 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F=0 s≠0 因为物体虽然在水平方向 上(靠惯性)移动了距离, 但在水平方向上(手)没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议一议
(3)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 人对球做功了吗?
·m 定义:1J=1N ____
1 J的功是多大?
1 J的功可以等于 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通过 1m 距离时,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为1 J,(当然在0.5N的力的作用下移动2m, 也是1 N.m 即为1焦耳(1 J)。
针对功的定义式的几点说明:
1.使用W=F×S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 2.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 与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是否 有摩擦无关.
第一节《功》课件
必要因素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者缺一不可。 F
F
F
s
Fs
一、力学中的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
人用力推打石 头而没推动
分 析 F≠0 s=0
克服重力做功
解: 起重机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在水平方向
移动,拉力不做功,所以,起重机做的功为: W=Fs=Gh=mgh =2×104 kg×10 N/kg×3 m=6×105 J
1.重100 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 前进4m,外力做的功为 0 J,重力做的功为
0 J。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 200 m,又登上大约10 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 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 B ) A.0J B.400J C.2000J D.2400J
一、力学中的功
4.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
直的。
二、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
公式
功=力×距离 W = Fs
二、功的计算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单位:焦耳
50 N
10 m
100 N
解:W1= Fs =50 N×10 m=500 J
W2 =F s=Gh=100 N 1.5 m=150 J
答:他推箱子做功500 J,举箱子做功150 J。
高一课件集第一节 功
h h sin 30 sin 60
W mg h mgs 3 1 1000 3 1 J 732J
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可能做负功.
规律与方法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两个力均不做功;可以一
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也可以一个力做正功,另 一个力做负功;还可以两个力均做正功或均做负功.
3.如图,一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移动位移为 s,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 代数和如何;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功是多
5、某人拉动小车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摩擦力大小 为F,则此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从整个运动过程来看,F是方向不断变化的变力, 若把圆周运动分割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为直线,F可 以作为恒力,它做的功为: W1=-F·Δs1
F所做的总功即为每一小段做功的代数和
W=-F·2πr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做功的条件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2、功的计算 W = Fscosα a、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少。
FN f α s F
G
解: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因为它们和位移的夹角为90°; F所做的功为:W1=Fscosα, 滑动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W2=fscos180°=-fs,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 W=W1+W2=(Fcosα-f)s 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得物体所受的合力 F合=Fcosα-f,合力方向向右,与位移同向; 合力所做的功为:W=F合scos0°=(Fcosα-f)s
九年级物理关于功
思考:使用机械省功吗? 看书讨论分析得 出结论。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W=F·s
3.功的单位 焦(J) 1J=1N·m
4.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W F s
功的单位由力和距离的单位复合而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 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 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焦耳,把功的单位 N·m称做焦耳,简称焦.
3.功的单位:焦 1J=1N·m
lJ的功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1m距离时,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拉而不动
用起重机按下图所示的三种方式分三次将物体匀速吊起
起重机第二次对物体做功与第一次比较什么量改变了,什么量 没有变?
第二次做功与第一次做功的关系? 在力一样大时,功的大小跟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什么量变了,什么量没有改变?
第三次做功是第一次做功的几倍?
在距离相同时,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的乘积.
一个人用50N的力治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 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
解:
W人 F s 50N 2m 100J W重 G s 200N 0m 0J
答 :人对车做功100J,重力对车没有做功.
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 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第一节功
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 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移动 0.5m,求推力和重力对物体所 做的功?
有距离 分析: 无力 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F
s
有力 分析: 有距离
没有做功.(垂直无功)
但F⊥S
1
有力无距离
不做功的 三种情况
3
2
有距离无力
有力有距离,但力 与距离垂直
做功了吗?
叉车的举力F将 货物移动了一段距离 S,我们说叉车的举 力对货物做了功,或 简单的说叉车对货物 做了功。
F
S
做功了吗?
即:1 J=1 N · m
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 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将两个鸡蛋举高 1m,做功约1J
将一袋10kg的 大米从地面扛 到肩上,做功 约150J
将一瓶500ml 的矿泉水从 地上拿起, 做功约10J
例题:质量为50Kg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 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匀速运到3000m外的 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
3.奥运会上,我国某运动员获得女子75 kg以上级举重 金牌,她的挺举成绩是165 kg。估算她在挺举全过程中对
杠铃做的功为( C )
A.3×102 J B.1×103 J
C.3×103 J
D.5×103 J
4、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10牛 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米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 “工作”的区别; (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 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 cos α;知道在国际单位 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 cos α进行有关计算。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回忆:初中学过的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更新:引入位移后的表述: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一.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 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讨论与交流:P62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HO2401 强调: 做功的两个条件: 分析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力; 关键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如图1)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例题讲解:P64 小结: 求多个力的总功的方法有两种: 1.求出合力,合力做的功就是总功; 2.求出每个力做的功,则这些功的代数各就是总功. 实例分析:HO2404 H02405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课堂练习: 质量为2kg的木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10N作用下, 沿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向上滑行2m距离,求物体所受 各力做的功.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注意: 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即功不是矢量,而是标量. 2.当力F做正功,说明F的作用是促进物体的运动(动力); 当力F做负功,说明F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运动(阻力). 做负功时,可表述为: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三. 正功和负功: 思考:讨论与交流P63 HO2403
1.当 00时,cos 1, W Fs 0, 力对物体做正功. 当 (00 ,900 )时,cos 0,W Fs cos 0, 力对物体做正功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以下几点: 1.功的求解公式为 W Fs cos ,其中 为F和s之间的夹角. 2.功是一个可以有正负的标量. 3.求多个力的总功的方法有两种: (1)求出合力,合力做的功就是总功; (2)求出每个力做的功,则这些功的代数各就是总功.
2.当 900时,cos 0,W Fs cos 0, )时, cos 0, W Fs cos 0, 力对物体做负功 当 1800时, cos 1,W Fs 0, 力对物体做负功
作业:P65,4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小结: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 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W Fs cos
恒力
各符号的含义:
W: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标量1J=1N· ) m F:物体受到的力.单位:牛顿(N) s:物体发生的位移.单位:米(m)
ɑ: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0,1800]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首页
二. 功的计算: HO2402 思考一:物体在水平力F的 作用下水平向前行使位移S, 求力F对物体所作的功.
W Fs
思考二:物体在斜向上力F的 作用下水平向前行使位移S, 求力F对物体所作的功.
W Fs cos
引入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的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