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的品评

合集下载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曾是“黄河古象”、“环江翼龙”的故乡。

我国最早出土的第一块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

市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达1500余处之多。

4000年前,流传于世的《黄帝内经》早已造福于人类。

夏代,周族部落在庆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先周文化。

《诗经》在《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篇中都描述了周人在此地的生活情景。

东汉安定监泾人王符著《潜夫论》36篇,在为传世名书。

晋代,北地泥阳人傅玄,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曾著《傅子》120卷(篇)。

唐、宋时期,由于佛教的发展,造塔建寺、刻石造像、树碑作文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之际,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文化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故事、传说、歌谣、对联、迷语、笑话、寓言等民间文学及以及民歌为主的音乐事业发展较快。

民歌、唢呐、社火遍及全市,民间剪纸、刺绣、织编、纸扎、雕塑等继续发展。

戏曲班社活跃,逐渐走向专业化。

同时,文化名人辈出,很有影响的有李梦阳、王纶、吕经、吕颛、张钦修、钱旭东、韩鼎、赵邦清、刘之蔼等50多名。

民国时期,秦腔戏曲艺术,进入兴盛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市内文化艺术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文艺的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内容上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批为现实革命服务,且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演唱作品涌现出来。

新宁县南仓村刘志仁、环县农民孙万福、新正县农民汪庭有分别创作秧歌剧和新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绣金匾》及《边区十唱》等,在陕甘宁边区到处传唱,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市文化事业经历了稳定发展、曲折发展、遭受损失和蓬勃发展4个阶段。

1949至1957年为稳定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各级党政部门将文化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各县文化馆普遍建立,全市有4个电影队在城镇、农村广泛放映,8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相继成立。

文化的力量心得体会

文化的力量心得体会

文化力量是一种内在而强大的基本力量,还是一种强劲而实在的推动力量,文化力量就是一种根本力量。

下面是文化的力量心得体会,供你参考!昨天,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听众们收获颇丰的一天,上午,是深圳作家梅毅(笔名赫连勃勃大王)讲述“革命与宿命——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下午,是著名艺术家陈佩斯登台“为滑稽正名”。

许多大讲堂的忠实粉丝们干脆中午就近解决午餐后,又直接返回图书馆报告厅继续等候下一场。

这样火爆的场面,几乎每周都可以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出现。

自20xx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推出以来,很快被市民们“盯上”,受到热捧,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粉丝,也成为市民们近距离感受文化力量的最佳场所。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联合主办,六区区委宣传部、光明新区党工委、坪山新区党工委、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深圳图书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

自20xx年6月推出以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先后邀请了易中天、但昭义、严良堃、徐沛东、张继钢、王蒙、康洪雷、毕淑敏、苏叔阳等300余位名家学者举办了多场讲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深受市民的欢迎,先后被市民推选为最喜爱的“深圳市20xx年十大文化事项”和“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大讲堂电视节目在深圳电视台66套节目收视率进入前10位。

20xx年文化部授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文化创新奖”,大讲堂被认为探索出了一种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搭建了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构建了一个培养市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载体,开拓了一条高雅文化走向社会、走进市民生活的新途径,打造了一个先进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

西周文化的社会意义与历史评价

西周文化的社会意义与历史评价

西周文化的社会意义与历史评价西周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伴随着周朝这一重要的政治时期而形成和发展,涵盖了包括礼乐、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西周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历史评价也是复杂而丰富的。

一、西周文化的社会意义1、从王权和政治手段上看西周文化是在周朝这一重要的王权统治时期形成的,因此,它在王权和政治手段方面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周朝以天地之理和六官之制为核心,将天地之道与人伦制度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

周朝在王权方面强调上下贵贱的明确区分,兆民庶士有所不同,同时也对富贵贫贱的差距加以规定,维持社会稳定。

2、从礼乐和宗教上看在西周文化中,礼乐和宗教也是极为重要的。

礼乐体系深刻体现了周朝的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通过礼仪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规范。

宗教方面,则体现在古代神话和祭祀形式之中。

周朝祭祀以尊重、感恩和敬畏祖先为核心,更是将宗教和王权结合在一起,为王朝的稳固和繁荣提供了宗教支持。

3、从文学和艺术上看西周文化的文学和艺术领域也是其社会意义的重要体现。

在文学方面,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开始,它不仅是记录了周朝的政治生活和农耕生活,更是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抒发。

而在艺术方面,则表现为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多种工艺品的诞生,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审美观念,更证明了周朝的文化和经济实力。

二、西周文化的历史评价1、文化激荡与历史传承西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与商、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文化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朝通过借鉴和吸收先前文化,再加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度和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激荡和历史传承,表明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韧性,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王权和等级制度西周文化从王权和等级制度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分层结构和稳定性。

周朝王权的集中和等级制度的明确,为当时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模式。

夏商周的文化传承与演变教案

夏商周的文化传承与演变教案

夏商周的文化传承与演变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征;2.探究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传承与演变,以及其对于今天中国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

二、教学重点1.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征;2.夏商周时期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传承与演变;2.如何评价夏商周时期对今天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预备知识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教学过程(1)夏朝文化传承与演变讲解夏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面貌,探究夏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1.夏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夏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祭祀文化、王权制度、文化创新和石器制造为主要特点。

2.夏朝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夏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主要表现在文化概念的变迁、文化创新的发展、文化形态的转变等方面。

如夏朝经典《易经》的创制、象征符号的使用、礼仪制度的形成、甲骨文的出现、玉器等文化艺术品的制造等。

(2)商朝文化传承与演变讲解商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面貌,探究商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1.商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商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代表,其基本特征是以商代青铜器制造和文化艺术为主要特点。

2.商朝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商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主要表现在文化的艺术创作、文字的进化发展、礼仪制度的形成、地理文化的变化等方面。

如商朝青铜器的制作、商墓中的玉器、甲骨文的填写、商代史书《尚书》的创制、祭祀文化的发展等。

(3)周朝文化传承与演变讲解周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面貌,探究周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1.周朝文化的基本特征:周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和巅峰,其基本特征是以礼仪制度、风俗礼节、周公制度和官方祭祀等为主要特点。

2.周朝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周朝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创新、艺术的发展、文字的发展、农业的变革等方面。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青铜器。

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

从1976年开始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陕西扶风周原铸铜作坊遗址,2003年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1988年在周原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周原博物馆。

馆内收藏着周原遗址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级文物4件(组),国家一级文物173件(组),其它等级文物3000多件(组)。

周原遗址1982 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

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

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

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豳(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的姬姓部落,由于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其首领古公但亶父率领下,举族迁徙,“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经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这里励精图治,国力日强,左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强大的诸侯国。

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遗迹被历史保留下来。

周原遗址周原遗址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开始发现西周青铜器。

清代道光帝年间,先后出土了大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铜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

弦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作文咋写

弦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作文咋写

弦扬周文化传承好家风作文咋写一直以来,岐山县高度重视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始终把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挖掘地域资源、弘扬时代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周公故里,文明源头”的定位,多措并举保护遗存遗迹,持之以恒加快开发利用,全方位、产业化开发周文化特有的文物遗迹、风景名胜、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致力提升周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是加快建设周文化载体。

立足岐山周公庙是全国三大周公庙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实际,大手笔推进周文化大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实施凤凰山综合开发工程,景区面积扩大十倍;完成了润德泉水景恢复工程,再现复涌景观;建成了周公庙东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对周公庙孔圣大殿、郊禖殿彩绘等古建进行了维修,周公庙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

凤凰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凤雏遗址考古挖掘获得重大发现。

加大遗存保护,重新整修了周太王陵和三王庙,实施了周原遗址保护等工程,已发现的68处周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积极打造周文化元素。

为了充分展现周文化的魅力,体现岐山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让周文化元素渗透进一街一景,一砖一瓦,积极实施周文化塑造工程。

围绕周代典故主题,先后建成了岐蔡路10公里周文化雕塑长廊及1.7公里周文化画廊、“二王三公”群雕、周原广场、凤鸣广场、礼乐广场、周文化一条街、县城南大门、西大门、东大门等标志性主题建筑。

同时,将《诗经》故事融入渭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把《周易》元素贯穿于凤鸣湖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在县城主城区和两条出入主干道安装了仿古灯饰,实施了凤鸣东路步行街改造,恢复重建岐山木牌楼,进行建筑立面改造,县城主城区的周文化特色愈加鲜明。

三是做大做强周文化旅游。

围绕做深做活周文化,打造“周文化寻根游”品牌,积极实施打造凤鸣文化旅游名镇战略,高标准编制了《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专业规划,制定出台《关于。

文化周活动方案

文化周活动方案

文化周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文化周活动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交流,提升全民文化素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本次活动以“传承经典,共享文化”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2.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3.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三、活动主题传承经典,共享文化四、活动时间2023年5月15日-5月21日五、活动地点校园内各大场所六、活动内容1.开幕式活动时间:5月15日上午9:00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活动内容:校领导致辞,宣布文化周活动正式开始,举行升旗仪式,表演节目等。

2.文化展览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1日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展览馆活动内容: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

3.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1日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多功能厅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参与民族舞蹈、歌曲、传统游戏等体验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4.传统文化讲座活动时间:5月16日-5月20日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活动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传统文化讲座,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5.创意作品征集活动时间:5月15日-5月21日活动地点:学校团委办公室活动内容: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以“传承经典,共享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作品,包括绘画、摄影、书法、作文等,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

6.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时间:5月19日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活动内容:组织一场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竞赛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7.文化周闭幕式活动时间:5月21日下午3:00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七、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设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协调、监督和指导。

企业文化周活动方案

企业文化周活动方案

企业文化周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共享奋进,共铸企业文化主题:以“共享奋进,共铸企业文化”为主题,强调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创新进取和共同成长,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时间:活动持续一周,安排在工作日之外或加班日之前,确保不影响工作正常进行。

地点:活动可分为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场地进行。

活动安排:1.开幕仪式在活动周的第一天上午,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邀请公司高层致辞,向全员宣布开启企业文化周活动。

2.员工分享会选取一到两天的时间,设立专门的员工分享会场地,邀请员工自愿报名参加,以自己的故事、经验、心得分享到活动舞台上,鼓励员工相互借鉴,促进交流沟通。

3.文化展示搭建一个专门的文化展示区域,展示公司历程、成长、先进设备、产品展示、员工风采等内容,以图片、视频、文物等形式展示,让员工更加了解公司文化。

4.企业文化沙龙邀请专业的培训师或顾问,开展企业文化沙龙活动,进行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等形式。

探讨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凝聚员工、塑造核心价值观等议题。

5.团队建设活动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团队比赛、晚会表演等,加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信任和合作意识。

6.员工福利活动组织一些特殊的员工福利活动,如员工生日会、员工关怀活动、精神鼓励奖励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温暖。

7.企业文化纪实展览整理活动期间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制作企业文化周纪实展览,让员工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留下珍贵的回忆。

8.闭幕仪式在活动周的最后一天,举行闭幕仪式,总结活动取得的成果,表彰优秀的员工,展望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员工的反馈调查、上级主管的观察以及活动评估报告等方式,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活动预算:确保按照公司预算进行活动策划与执行,并严控活动成本。

活动传播:通过公司内部媒体、企业内部通讯、活动纪实展览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周活动的精彩内容传递给外部人士,并加强公司对外宣传力度。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主题】:《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一、介绍《周礼》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全面,涉及政治、礼仪、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以全面评估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二、周代服饰的特点1. 服饰材料及制作工艺周代服饰的主要材料包括丝绸、麻布等,制作工艺较为精湛。

衣服多以缝制而成,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纹饰。

2. 礼仪规范与服饰搭配《周礼》规定了严格的礼仪规范,服饰搭配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穿戴的服饰有明确的规定,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

三、《周礼》对周代服饰的影响1. 礼仪对服饰的影响《周礼》中对礼仪的规定影响了周代服饰的设计和搭配,使得服饰更加注重等级、身份的体现。

2. 礼乐思想对服饰的塑造《周礼》强调礼乐思想,服饰在其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服饰不再只是简单的衣着,更多的是以一种礼仪的方式展现出来。

四、周后世服饰的延续与发展1. 传统服饰元素的保留周代服饰中的一些元素在后世得到了延续,成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2. 礼仪文化在服饰中的传承《周礼》中的礼仪文化对后世服饰仍有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服饰的设计、搭配等方面。

五、个人观点《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礼仪规范和礼乐思想使得服饰成为社会地位的体现。

这种影响不仅延续至周后世,也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我国传统服饰中看到《周礼》的痕迹。

六、总结《周礼》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礼仪规范和礼乐思想塑造了周代的服饰文化,并在后世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对于我们理解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以及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我根据您所提供的内容、主题或概念编写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如有需要,还请指点。

周代服饰的特点与发展在周代,服饰不仅是人们日常穿着的衣服,更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体现。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一、远古文化1.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

范围大致包括从今天的甘肃向东到河南。

彩陶文化是其典型特征。

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

举世闻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是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存。

2.良渚文化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远郊的良渚村,距今约5500~4000年,从1936年被发现起,陆续发掘了巨型祭坛等礼制建筑,以及数座拥有大量玉制礼器作为陪葬品的王陵和贵族墓葬,出土了以玉琮为代表的大量玉器,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家蚕丝织品,还有三角犁等成熟精细的农业工具,无不显露出5000年前太湖流域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迹象。

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又有重大发现,发掘了大型城郭城墙遗址,这就是4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3.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8000~5000年燕山以北辽河流域的一种发达文明。

红山文化以玉器著称,玉猪龙为典型代表。

有三处重要遗址,分别是辽宁的牛河梁遗址、查海遗址和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出土大型碧玉C型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牛河梁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

查海遗址发掘出种类繁多数目惊人的玉器,经测定距今8000年之久,为红山文化早期。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二、商周文化1.中原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最耀眼的是体现礼法制度的青铜器。

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周原等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国宝。

代表中原文化的国之重宝有:殷墟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陕西出土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何尊(何尊铭文中首次出现“中国”二字)。

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

2.楚文化从商周时期到两汉,长江中游的楚地发展出相当发达的一支文明,楚文化以凤为图腾,其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丝毫不亚于中原文化。

代表楚文化的国宝:湖南宁乡出土的人面纹方鼎(商)。

北周书法研究综述

北周书法研究综述

2022/04 No.242北周书法研究综述内容提要:从古至今,有关北周书法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本文以当今对北周的书法研究为基点,通过大量的数据,结合发表和出版过的论文、专著,进行典象观点分析,对“王褒入关”后的北周书法进行探究,将其分为三类:北周书家研究、相关墓志研究、王褒入关后南朝书风对北朝书法的影响。

关键词:北周书法;王褒入关;墓志研究;南北书风文_张曙光湖北美术学院北周在南北朝时期地位举足轻重。

北周立国仅25年,著名书家有赵文渊、冀俊、黎景熙和西魏末年入关的王褒。

王褒入关之时,带去王家相传数百年的先人法书,即现在所说的《万岁通天帖》。

王羲之书法墨迹也在此时由南方传向北方,使得北方士人第一次见识到南朝门阀士族的优雅和风度,对北方的书法风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北周也出现了大量的墓志。

一、北周书家研究北周武力强盛,但是文化艺术水平相对较低。

取代西魏后,它将西魏的臣民变为北周的臣民,北周的很多书法家实则也是西魏的书家。

这个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并不是很多,学者多以赵文深、冀俊、黎景熙和王褒为研究对象。

(一)赵文深(赵文渊)赵文深,北周南阳人,《周书》与《北史》中对其有专门的记载。

这两本书因避唐讳“渊”,而对其署名作“赵文深”。

赵文深的隶书作品《西岳华山神庙碑》是其留世的唯一墨宝。

学者多以此书迹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碑刻中“楷隶”字形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对其拓本进行研究。

1.《西岳华山神庙碑》品评《西岳华山神庙碑》属于隶书,其蚕头燕尾随处可见,结体也多以隶书左右对称为基本原则。

刘涛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对赵文深也有介绍,称《西岳华山神庙碑》是“楷隶”作品,即带有楷书风貌的隶书书体。

其同一幅作品中有楷书也有隶书,这种不落窠臼的创新曾一度不被前人理解。

当时善于鉴别的郭宗昌甚至给予其弹射臧否式的品评,《金石史》中“一见欲呕”[1]式的话语让时人众口铄金。

晚清学者叶昌炽的品评也如出一辙,《语石》评赵文深书法有“狞恶之习”[2]。

周文化与礼乐文化

周文化与礼乐文化

[论文摘要]“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青铜文明主要是青铜兵器和工具,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以礼器和乐器为主。

由此可见,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特征。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这个字原来是表示祭祀神灵的一种仪式。

“乐”象征的是一种乐器。

古代举行祭祀神灵仪式的时候,一般要演奏乐器、表演舞蹈,并且伴有歌唱,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用于管理国家,使人们在一种礼仪规范中遵循社会道德和秩序,维护社会人伦和谐。

周朝的礼乐制度,不仅维系了周王朝长达八百多年,更为以后秦汉帝国建立的大一统华夏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两千多年来礼乐成为儒家思想根本的支撑,礼乐教化在人们修身治国与构建融洽的社会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古代中国文化主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礼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祭祀、丧葬、交际、征战和吉庆五大类。

涉及冠、婚、丧、祭、朝、聘、乡、射及职官制度等诸多礼仪、礼制和礼义。

由繁琐的礼仪制定了与之配合的各种音乐使用标准,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仅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有严格规定。

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

文化周活动策划方案

文化周活动策划方案

文化周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背景文化周是一项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大型文化活动,旨在为人们搭建一个多元化、开放式、创新型、实践性很强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民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进人们对本土文化和各国文化的认识,促进民族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活动目标•通过文化周活动,让人们感受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心。

•促进人们对各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以文艺展演、文化论坛、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文化水平,推动文化发展。

3.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地点:学校校区A和B两个场馆4. 活动内容4.1 文艺展演在本文化周中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邀请本地和国外的文艺单位和艺术家进行文艺展演活动。

这些活动将包括音乐会、舞蹈、话剧、摄影、书法等。

这些展演将在每天晚上的7点开始,地点均在学校校区A和B两个场馆举行,持续到晚上10点左右。

4.2 文化论坛在本文化周中的第二部分,我们将举行几场文化论坛,就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

我们将邀请专业学者和从业者进行探讨,逐步探究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些论坛将在学校大礼堂举办,每个论坛持续约两个小时。

4.3 文化展览在本文化周中的第三部分,我们将邀请多家机构合作举行文化展览,展览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品展览等。

届时,将会在校内的指定位置设立专门的展览场所,供学生和社会公众前来参观和交流。

5. 活动组织本文化周活动将由学校的文化艺术中心、校友会、学生会、社团联合等多个单位进行组织和管理。

他们将分别担任文化周活动的不同职责,具体分工如下:•文化艺术中心:负责文艺展演和文化论坛的安排和组织。

•校友会:负责与其他学校和企业联络,吸引更多的文化单位和企业来参展。

•学生会:负责与院系社团联络、开展相关活动宣传以及招募一些志愿者。

•社团联合:负责各种文化展览的安排和组织。

优秀的校长文化是一面旗帜

优秀的校长文化是一面旗帜

令而行 , 其身不正 , 不从 ”校长 导和示范作用也应该引起充分的重 虽令 ,
1 心层。 . 核 核心层就是校长本身 只有率先垂范 ,才能形成 积极健 康 视 ,每一 件服装都有其试图表达的
的价值取 向、 思想修养 道德水平 。 向上的校园文化 。其 三是校长 的人 文化内涵 , 因其 内涵 , 使其具有了对
优 秀 校 长 文 化 的 内涵

校 长 文 化 从宏 观 上 可 理 解 为
“ 在校尉物 质文 明建设和 精神 文 明 力 、 作风和魅力三大部分组成 。 古人 态 、 动作 、 表情和眼 神等各种 体态表 建设中所折射出的校长独有的精神 云 : 师 者 .所 以传道 授 业解 惑 者 征 的综合 。校长作 为校 同团体 的焦 “ 追求和职业行为特征 ” 。从微观 的职 也 。” 作为师者之师 , 其传道授业解 点人物 ,其言行举 止都是 自己的文 业实践 的角度审视 , 校长文化是 “ 校 惑 的水准也 是校 长树 立权威和建立 化和修养 的外 现。校长 的待 人接物 长 群体在 向职 业化 演进 的过程 中 , 其 独有 人格 魅力的一个 重要 方面 。 同样体现 着校 长的文化。如果校长 形成 的代表群 体共性 的精 神素 养 、 校长的知识 水准是校长文化的知识 崖岸高峻 、 日空一切 , 则容易形成官 价值取向 、 理念追求 、 人格 魅力和行 表 征 ,是 校长能够获取教师心理认 僚或 准官 僚的校长文化 ;如果校长
二 、 秀 校 长 文 化 的结 构 优 次, 即核 心层 、 间层 和 展 示 层 。 中
现 :校长文 化的 良性生成 决定 了校 长的着装打扮 也彰显着校长的生活
长要具有脚踏实地 、 埋头苦干 、 狠抓 理念和个性修养。校长作为师生员

浅析孔子的进步性

浅析孔子的进步性

2020.11真情 教育探索15浅析孔子的进步性赵 莹山东师范大学摘要: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孔子,孔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无人能与之匹敌,他以一介儒师闻名遐迩,更被康熙大帝誉为“万世师表”,作为千古圣人的孔子,不仅为历史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文化的根基。

本文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文化、教育、行为、思想来浅析孔子的进步性。

关键词:孔子;进步性;文化;教育一、文化进步:推广周文化胡适在《说儒》中提出,孔子将柔弱的儒发展为进取的儒,在他试图复兴商王朝时,却发现周文化更加先进,此时,孔子思想产生变化,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会由壮变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商文化自己老了,而周文化在成长,这个文化是夏、商、周文化的集合与精华,周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夏、商文化,故而孔子高举“吾从周”的旗帜,他从一个商文化的践行者发展为周文化的推广者,所以在笔者认为孔子是超越民族意识,将文化由部落性扩大到社会性的一个进步的人。

二、教育进步:创办私学孔子言,三十而立。

三十岁的孔子创办私学。

在培养目标上,私学想要培养起价值的承担者,文化的传承者,社会的管理者。

正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讲《诗经》侧重“兴观群怨”,其中,所谓“兴”,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人,而“观”的目的则在于把人培养成有观察力、有判断力的人,至于“群”,是旨在把人培养成有群体意识、有公共意识的人,于“怨”而言,则是要将人培养成一个善于批判、在能够融入社会的同时可以保持一己独立的人。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情感教育、理智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四个方面,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谋而合。

教育上的进步不言而喻。

三、行为进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言,五十知天命。

何为天命,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理解,一天命是客观存在的,二天命其实是人的一种道德责任,让我们有敬畏心的同时应该保持进取心。

文化周的策划书3篇

文化周的策划书3篇

文化周的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文化交融,共享多元”二、活动目的本次文化周旨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魅力,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点]四、活动内容1. 文化展览:在活动现场设置展览区域,展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品、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让观众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文化表演: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和表演团体,为观众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3. 文化讲座:邀请文化专家和学者,举办一系列文化讲座,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文化体验:设置文化体验区域,让观众亲身参与到不同文化的传统活动中,如手工艺制作、美食制作、传统游戏等,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

5. 文化交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让观众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使者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经验和见解,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五、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2. 线下宣传:在学校、社区、商场等地方张贴活动海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 合作伙伴宣传:与相关机构和合作伙伴合作,通过他们的渠道宣传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六、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文化展览布置费用:[X]元3. 文化表演费用:[X]元4. 文化讲座费用:[X]元5. 文化体验活动费用:[X]元6. 宣传费用:[X]元7.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七、活动效果评估1. 观众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现场访谈的方式,了解观众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2. 活动影响力评估: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了解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八、注意事项1. 安全保障:活动现场设置安保人员,确保观众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知识点精华

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知识点精华

第一课基础知识精华点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用火。

元谋人、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距今约一万年,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

早期典型:(距今约7000---5000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水稻、养蚕缫丝)。

姜寨聚落(西安临潼)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

晚期典型:(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下游、黑陶又叫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2.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3.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其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民主的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

4.商朝,公元前1600年,实行内外服制,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可能是陶器上的符号),占卜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的结合。

商周称为青铜时代。

5.西周(公元前1046年)根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分封的对象:王族(晋、鲁)、功臣(齐)和先代贵族(宋)。

权利:诸侯在诸侯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评价:(1)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

(2)周文化覆盖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3)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消极: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实力的变化,埋下了地方割据混战隐患,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分封制的弊端: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森严的封建等级。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6.井田制是商和西周实行的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根本的土地制度,土地不得随意买卖。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主题板块分类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主题板块分类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博物馆内设有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各种主题板块的分类,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

本文将对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主题板块进行详细分类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一、史前文化主题板块1. 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组织:该板块主要介绍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组织的历史背景,通过遗址发掘和文物展示,让游客们了解史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2. 早期农业和手工业:展示早期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技术,呈现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让游客们感受史前人类的智慧和勤劳。

二、二里头文明主题板块1. 都城遗址和城市规划:介绍二里头都城遗址的规模和结构,反映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水平,让游客们领略古代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2. 礼器和青铜器文化:展示二里头文明的礼器和青铜器,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和工艺水平,让游客们了解二里头文明的文化底蕴和精湛工艺。

三、周文化主题板块1. 王室宫殿和贵族墓葬:介绍周文化的王室宫殿和贵族墓葬,展示周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生活方式,让游客们了解古代王朝的兴衰和变迁。

2. 甲骨文和铜器铭文:展示周文化的甲骨文和铜器铭文,让游客们领略古代文字和文化的瑰丽和多彩。

四、历史考古主题板块1. 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介绍二里头夏都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让游客们了解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2. 文物鉴赏和展览交流:展示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文物鉴赏和展览交流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解历史文物的机会,让古代文明得以传承和弘扬。

以上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主题板块的分类介绍,通过这些主题板块的分类,游客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古代都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

前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进行参观,不仅能够增进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够体验到历史的魅力和韵味,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馆风展书风,字品显人品——周用金书法馆拜访记

馆风展书风,字品显人品——周用金书法馆拜访记

书法家周用金馆风展书风,字品显人品——周用金书法馆拜访记◆旺喜(长沙)2021年11月20日周六,深秋寒雨,却冷却不了一小群书法爱好者的热情,作为其中幸运一员,我随同拜访了长沙城北的周用金书法馆,馆中藏品之丰富陈设之精致、意蕴之深厚、形式之活泼,让大家受益匪浅、叹为观止,不虚此行。

周用金书法馆位于银宏小区,此地远离长沙市中心,山环水绕,绿树橙果,群鸟啼鸣,曲径通幽。

馆长、前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笑脸相迎,儒雅亲切。

书法馆是周用金的三层私人小楼改造而成,“请上座”“喝好茶”,宾主寒暄一阵后,就从一楼开始参观。

一楼大厅里恭恭敬敬地设置了10尊铜像,分别为仓颉、史籀、李世民等10位对中国书法做出巨大贡献人士。

这10人不是源于任何书法教科书的归类与排名,而是周用金依据自己50多年书法历练而得出的结论。

周用金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辞职后6年多来、读书写书的心得体会告诉大家,就办了这个馆。

比如中国书法和文字的起源,通常说是200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时都只知道有金文而不晓得存在甲骨文,即便确认甲骨文后也只讲3000年历史,他觉得应该延展到8000年。

友人说称文字史不等于书法史,但他坚持文字史与书法史是两条平行线,没有文字即没有书法,没有书法也便没有文字,只要是人写出来的就是书法,甚至看着这些符号就猜得出其中的某些意思。

艺术家韩美林用三四十年搜集了3万多个文字符号,最远是几千年前的,集合成书,取名《天书》,基本没人看懂,但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素材。

这本书有几十厘米厚,如今作为陈列品静静地待在了书法馆里。

仓颉造字,功劳甚大,因此10尊铜像里他排名第一。

仓颉本是小部落首领,归顺轩辕,当了“第一届中国文字委员会主任”,先搜集文字符号,再规范,后来被神化了,传说他生了4只眼睛,天空用降粟米庆祝他创造了中华文字。

周用金逐步介绍每尊铜像及背后的周用金书法馆一楼的铜像周用金书法馆周用金,1956年4月出生,湖南安乡人,曾任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年鉴》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员,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

大学历史教案: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商周时代

大学历史教案: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商周时代

大学历史教案: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商周时代1. 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商周时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历史的瑰宝。

商周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后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够: - 掌握商周时代的时间背景和重要事件; - 了解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 理解商周时代对于后世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影响; - 培养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与知识。

3. 教学内容3.1 商周时代概述3.1.1 时间背景商朝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至公元前1046年,周朝则从公元前1046年开始并延续至公元前256年。

3.1.2 政治制度•商朝政权以王为核心,实行奴隶制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由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实行分封制度。

3.2 商周时代的经济状况3.2.1 农业与手工业•农业是当时经济的基础,以农耕为主,种植谷物、棉花等农作物。

•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以铜器、玉器、陶器等为代表。

3.2.2 贸易与商业•商朝时期有着频繁的贸易活动,如青铜器贸易和玛瑙等宝石的交换。

•随着周朝的兴起,商业活动日益发展,出现了类似于市集的场所。

3.3 商周文化与影响3.3.1 文学艺术•商周时期诗经和书籍《尚书》等文学艺术作品出现,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乐《韶》和古舞《舞礼》等音乐舞蹈形式也得到了发展。

3.3.2 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商朝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社会结构和阶级观念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儒家文化在周朝逐渐兴起,并对后世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教学活动•学生小组展示商周时代的重要事件,探讨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意义;•观看相关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周时代;•分析商周时期的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手工艺品,在学生中培养欣赏古代文物的兴趣;•模拟商业活动场景,让学生体验商周时期的贸易与交流。

5.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于商周时代的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和讨论质量; -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或小组项目,在书面或口头形式上展示对于商周时代知识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文化的评品
周人能以“蕞尔小邦”消灭“泱泱大国”殷王朝,建立起一个延续了相当于欧洲中世纪一样漫长的具有800年历史的周王朝,其根本原因在于周的贤哲们创造了一套具有长寿基因的周文化。

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的继承创新,经过汉唐宋明经学理学的诸多文人学士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并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

使得中华民族历经3000年沧桑巨变而能傲立于世界东方,其文化之泽,被及于四邻。

那么,周文化的长寿文化基因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首先,周革殷命,颠倒乾坤,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信仰,那就是“天”的精神信仰。

这一精神信仰赋予周人统一的文化意识,为周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价值标准,为周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动力。

周人的“天”包含两重意义:一层意义是至大无外、至高无上的自然之天;另一层意义是玄妙不测、主宰一切的神明之天。

周人的“天”是自然和神明共同构成最高范畴的精神信仰。

周人“天”的精神信仰起源于《周易》。

据《史记》记载,周文王拘姜里而演《周易》。

《周易》的革命性思想在于,它将相传是伏羲时代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以及相传是黄帝时代以“坤”卦为首的《归藏易》,转变成了以“乾”卦为首的《周易》。

“艮”代表山,“坤”代表地,“乾”代表天,周人以“乾”卦为首,表现了周人对“天”的精神崇拜。

这一“颠倒乾坤”的转变意义重大,它可以和西方16世纪哥白尼将“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相媲美。

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宇宙观念,在西方引起了伟大的“哥白尼革命”,“科学的发展从此大踏步地前进”。

周人确立以“乾”为首卦的“天”的精神信仰,改变了远古时代的拜物教信仰,使得周人的精神信仰超越了狭隘的物神范围的限制。

仓孝和指出“周初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只有发生在两千年以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启蒙运动可以与之相比”。

惟有“天”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自然神明,个人的吉凶祸福、国家的盛衰存亡都与“天意”、“天命”。

存在着微妙的意义联系。

世俗生活只有在“天”的授意下才具有合理性,世俗活动只有在“天”的授命下才具有神圣性。

“天”的精神信仰,使周人最早具有了统一的普世主义文化意识,并赋予周人以强烈的使命感。

《论语》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精神信仰赋予周人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为周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天”的精神信仰的确立,对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孔子讲的“天命”,墨子讲的“天志”,老子讲的“天道”,始终没有离开“天”的精神信仰,这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开拓了广阔的意义空间,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合理性、神圣性的基础。

其次,周人制礼作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伦理观念,那就是从“德”为先的价值原则。

周人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要求治理国家必须“明德慎罚”。

周人说的“明德”,就是“敬天”、“保民”。

“敬天”就是要敬信自然神明之“天”,以“天”为合理性、神圣性的根据。

“保民”就是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隐痛)”,给劳动群众以恩惠,对鳏寡孤独者以抚恤。

除了“明德”,还要“慎罚”,“慎罚”就是不可“乱罚无罪,杀无辜”,应该“宽绰厥心”,以宽容大度为怀。

周人认为,“德”是与“天”连在一起的,一个人、一个族、
一个国家有“德”,就会得到上天之“命”,成为“受命”之国、“受命”之族、“受命”之人。

如果失去了“德”,那么,天命就会转移支别处去。

殷人代表夏人,周人代替殷人,关键在于有“德”还是无“德”,即使周人自己失了“德”,天命也是会转移的。

许倬云先生认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在人数文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他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可说是开辟鸿蒙,将史前的文化带入文明;自此以后生命才有意义,人才能有善恶好坏的标准,才有超越的道德判断。

人类曾经拥有过不少文化,但只有若干文化提升为伟大的文明传统,而大多数人类缔造的文化成就不过解决了衣食住行,却未再提升境界。

人类之有文明也不过是这一念之差别而已!”《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赋予周人讲“诚信”讲“仁义”的伟大道德传统。

周人确立的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

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容。

其三,“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周文化确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行动理念,那就是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

史伯认为,周人的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这就是说,周人在婚姻上奉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必须聘娶异姓的女子为妻;周人在经济上反对闭关自守,实行与诸民族互通有无的贸易政策;周人在政治上反对一人独断专行,实行广纳贤才、广开言路的方针。

历史资料证明,周人主动吸收夏人和殷人的文化,当然也保持周人自己的文化。

通过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周人创造了一套使差异、矛持、对立达到和谐的礼乐制度。

孔子称赞周人的礼乐制度“郁郁乎!文哉!”史伯将这一礼乐制度概括为“取和去同”的社会行动准则。

“和”就是“以他平他”,即让相互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相结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同”则是“以同裨同”,即排斥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的相互结合,只求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

按照“和”的社会行动准则办事,就会不断有新事物产生,出现新效用,事物就会兴旺发达。

相反,按照“同”去办事,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

所以,周文化主张“取和去同”的社会行为准则。

孔子将“和”规定为君子的一种美德:“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君子的德行,“同甘共苦”是小人的德行。

张载将“和”的思想发展为一种哲学准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的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在张载看来,只有差异、矛盾、对立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建立大德大业,只有差异、矛盾、对立的和谐统一,才能保持事业长久不衰。

总之,周文化是一种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至今仍有其巨大的精神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