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理论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是史学研究范式、方法论和观念体系的总和。
史学研究方法是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是史学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目标采用的具体操作手段。
下面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史学理论1.内容文化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历史是有内容的,历史的发展是物质和精神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研究历史中的文化内容,揭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深入分析历史作品、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传播,进而加深对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2.结构功能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历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通过研究社会、国家、文化等各种组织结构的形成、演变和功能的实现,认识历史的基本方向和形态,并探寻发展规律。
3.人类学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历史是人类行为、信仰和文化的产物,历史研究的目标是把握人类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通过对人类种族、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了解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达到对历史的全面理解。
4.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通过对社会经济组织、阶级矛盾、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揭示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获取历史资料,探寻历史事实和现象的真相。
包括综合文献、批判性使用文献、校勘文献等方法。
2.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的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学、数理逻辑等方法,确定历史规律和趋势。
主要包括案例研究法、统计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3.社会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调查,了解历史实践中的社会关系、行为规律和动态变化。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4.实用主义研究法:通过应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主要包括历史政策研究、历史评估研究、历史教育研究等。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首先,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
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具体操作,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
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
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
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
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注重“史论结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因素 ,结 合 对 史料 的 讲 解 有 意 识地 阐 发
原 理 去 分析 问题 。近 代 日本 与 俄 国都 是 这 些 理论 内容 ,而 不 是教 学 生 采用 伺 种 在 社 会 矛盾 十分 尖 锐 的 情 况 下 通 过 自上 方 法 去 记 住 这 些 未 经 理 解 的 理 论 。 这 而 下 的 改革 走 上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道 路 的 ,
注 重 “ 论 , 史 二 , 日口 , 七
提 高历 史教 学效 果
◇王晓俊
在 历 史课 教 学 中 ,要 做 到 既能 激 发 水 、无 本之 木 。学 生 由此 得 来的 理 论 只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又 能 有 效 提 高 教 学 效 能是 僵死 的教 条 。“ ” 是通过 对历 史事 论 果 ,教 师 在教 学 过 程 中必 须 要做 到 史 实 实 的 分析 而 得 出 的观 点 和结 论 ,是 对 史
( )坚 持 以理论 指导 史 料 ,让学 生 二
没 有 经 过像 日本 倒 幕 运 动 那 样 剧 烈 的社 把 学 到 的 历 史理 论 用 于 对 历 史材 料 的 科 会 动 荡 以对 封 建 顽 固 势 力 形 成 足 够 的 冲 学 分 析 ,提 高 他 们 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让
、
的认识 。对 于 “ 史论 结合 ” ,中学历 史教 遍 的 问题 。这 就 要 求 历 史老 师 在 日常 的 学 大 纲有 明确 的 要求 ,在 教学 过 程 中 的 教学 实 践 中 ,必 须 运 用历 史唯 物主 义 与 贯 彻 落 实情 况 ,直接 关 系 到对 学 生 的创 辩 证 唯 物 主义 的 观 点 、方 法 去 分析 研 究 造 思 维能 力 培 养 ,关 系 到 素质 教 育 的成 历 史 材料 ,剖 析 教材 的具 体 内容 ,采取 败 。 因此 ,在 教学 实 践 中 ,教 师 必 须在 科学 可 行 的教 法 对学 生进 行 历 史理 论 教
以文学史为例研究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以文学史为例论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有三种倾向:文化心理、历史逻辑和语言意象。
就性质而言,文化心理和语言意象两种研究倾向主要属于研究内容方面的拓宽与深化,其区别在于:前者是以文学为中心指向“外部”世界的研究,后者是从“外部”世界指向文学“内部”的研究。
而历史逻辑的研究倾向则主要属于研究方法方面的转换。
文学史研究革新质的突破点在于历史观、哲学观的更新,亦即思维方式的更新;未来文学史研究的基本走向在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新思路。
文学史研究总是把文学现象臵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叙述它的生存、运动、发展、蜕变。
其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三种:重历史;重逻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回首百年文学史的写作之路,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当是最为繁荣的阶段,所出版的各体文学史著作繁杂多样,难以细数。
近年来,重逻辑形态渐成我国当前文学史研究的主流,甚至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
它的具体表现就是重逻辑,轻史料;重主观,轻客观;重理论,轻史实。
许多人不肯或不愿下苦功夫,而热衷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将自己尚未充分理解和把握的种种西方文学批评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仓促拿来,生搬硬套,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观点出发提纯文学史,急于重写或重构文学史,故作惊人之语,以论带史,甚至以论改史。
于是一部部“新”意盎然、“新”见迭现的文学史著作纷纷面世,却难掩其内在或先天的不足,那就是缺乏科学、详实的史料基础,或以论带史,或削足适履,根本谈不上论从史出。
这样的文学史研究在丧失文学史“历史性”的同时,也必然丧失文学史的“文学性”,从而陷入“主观性”的泥淖。
文学史研究如果仅注重历史,就有可能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宏阔的视野与统摄,缺乏“史”的发展脉络的把握,文学史便会成为史料的堆砌。
而如果注重逻辑,则会导致理论与历史脱节,为圆自己的理论,自成一家之言而改造历史。
究其根本,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 二是我国学术界对百年文学史进程反思的矫枉过正; 三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和世俗化的氛围。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论结合作者:焦小飞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2期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25400)焦小飞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其中就涉及如何处理史与论的关系。
论从史出,历史理论就是从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论”来源于基本史实的概括和升华,同时又是历史史实的最终总结,而且始终贯穿其中,这就是史论结合。
笔者就高中阶段史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史论结合教学提出几点体会。
一、重视高中理论教学现行的高考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能力的欠缺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不足又是其能力欠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面。
笔者在粗略统计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发现,主观题曾考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分析、主次矛盾、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等主要理论观点,而考生能准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个观点、某个原理,做到史论结合,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多。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能做某些分析,但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
第二,不懂基本史学理论,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意识,解题只能就事论事。
第三,由于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而导致学生不能恰当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话题。
二、加强史论结合教学光是理论学习还不够,当前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仍不足,即使是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充足,但仍然做不到真正的史论结合。
历史五种范式
[答案] C
3.现代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
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 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 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5.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
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
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
旨。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 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 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 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 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 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 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 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
2.历史认识
历史认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历史研究者存在着阶级阶层、国家民族 等的差异,对于其得出的历史认识有很大的影响。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研究方法,运用计量史学得出的结 论,与运用比较史学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差异;同样是研究太平
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二)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中学历史的教学原则★★★★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史论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一)史论结合的原则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
“史”指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等基本史实。
“论”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正确的解析,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所言的史论结合。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所谓“重点”,是指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教材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
因为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主要和次要、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所以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即重点知识。
而且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这也要求教师要把握重点知识进行教学。
但突出重点并不意味着丢弃非重点,否则就割裂了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突出重点,首先要确定重点。
一般而言,在教材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史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的史实,对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均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三)直观性原则这是中学各科教学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和具体知识,使学生以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形成历史表象。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同时又以历史的过时性特征为其存在的客观前提。
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
语言直观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再现”过去的历史。
教具直观是通过使用教具来实现直观教学的。
二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授历史知识。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运用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既往性,即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
因此史料成为历史理论的基本素材和对象. 历史教学也应该恰当地利用基本的历史材料. 否则历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只是空谈,学生得来的也只能是僵死、空洞的教条。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1、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单纯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便一讲到底的灌输知识的方法. 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使学生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历史科变得枯燥乏味. 遥不可及,只求背诵,、造成学生闻之色变,学之则怕. 同时老师教学只会徒劳无效。
而利用原始资料是学习历史的直接途径。
原始资料除文字纪录,还包括图画、实物。
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接触的不再仅仅是一些死的文字资料. 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大大加强了学生参与程度。
2、拉近时空的距离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 透过原始史料的一些文字描述。
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出现在想象中. 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亲切感、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原始史料的不同来源. 可让学生辨别史料中的主观成份和客观事实,使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灌输,变成学生也要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
他们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又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 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史料教学的具体运用1、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在比较史料中得出正确并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由于篇幅等原因,中学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补充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史论结合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史论结合乐安县第一中学王爱民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
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史论结合而言,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第一、注重理论教学,史论有机统一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科学可行的教法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育、强化史论结合的教学。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而不是被动地、偶然地和盲目地。
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观点和方法。
首先,在宏观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分析,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帅教学。
如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系统的教学应贯穿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进步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在它们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曾经是很先进的社会制度,都曾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最根本的决定作用,阶级斗争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表现形式,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社会统一体中。
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斗争,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著名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等等。
《左传》论说技巧分析
《左传》论说技巧分析作者:高丽君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4期摘要:《左传》是一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编年史,不仅记载了诸侯国兴亡衰变的中重大事件,而且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言论。
这些言论由作者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历史人物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两部分构成。
《左传》中论说类型大致由讽谏建议、行人辞令和野史杂谈这三方面组成,劝谏者、行人为了达到论说目的,他们往往运用赋诗言志、以古喻今以史为鉴、寓言故事、古语谣谚和推理分析这些论说技巧。
关键词:《左传》论说类型技巧作者简介:高丽君(1982-),女,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4-0047-02引言《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左传》与《公羊》、《穀梁》都是解释《春秋》经的,但《左传》与《公羊》、《穀梁》又有许多不同。
它发挥了很多,不仅详细记载了《春秋》记事本末,而且补充了很多内容,并收录了许多轶闻琐事,还纠正了一些《春秋》的错误记载。
《左传》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因文中多处引用《诗经》中章句,而且作者对周代的礼仪十分通晓,笔者认为《左传》的作者肯定是精通周代史实的儒家学者。
关于《左传》的成书形态,个人认为是这样一个情况,因《左传》的作者受过完美的教育,且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左传》中记载的年代相距不是很远,易于掌握详实的历史材料和确切的口头资料。
史传作者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在这些史实基础上加以想象发挥,最终,写出这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的编年史巨著。
一、《左传》中的史与论《左传》记载了从隐公元年起至哀公二十七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据此《左传》可以看作是一部独立的史学著作。
《左传》是一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编年史,不仅记载了诸侯国兴亡衰变的中重大事件,而且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言论。
《左传》在记述历史事件时不是简单乏味的论述,而是叙事细化,对事件描写有声有色、人物栩栩如生。
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科的功能和目标,从历史和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积极探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法、学法;多角度引导学生把历史同现实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提高效率,汲取智慧,学以致用;同时在历史教学的不断创新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与现实思维能力有机结合历史学科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提高国民思想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
学习历史,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使学生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也不是让他们仅仅学会重复老师或课本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古为今用”,逐步学会怎样对认识历史,如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学习了解进行分析和评判,从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使他们从中掌握智慧,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进而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所以,历史教学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认识现实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继承优良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已经意识到的并在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链接”,让学生学到一种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步入社会、走向世界所必备的历史眼光、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实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呢?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以古思今,学以致用。
谈中学历史史论结合理论教学具体操作
谈中学历史史论结合的理论教学与具体操作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
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与具体操作,下面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
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
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
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
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2.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础。
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历史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3篇)
第1篇摘要:历史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历史素养的人才。
本文从历史教学理论出发,结合实践,探讨如何将历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一、引言历史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公民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历史教学理论概述1.历史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脉络;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评价、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3.历史教学评价历史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论文等。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时,缺乏分析、评价和探究的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3.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在历史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如考试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纲要法的教学原则
纲要法的教学原则
纲要法的教学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 价值把握上,实现政治性、思想性与生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将丰厚、鲜活的“四史”知识充实到较为笼统、精炼的教材中,深化知识性、提升趣味性,使得教学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来讲述“四史”知识,增强历史叙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讲好“四史”知识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内容把握上,注重整体性、交叉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从整体上看,“四史”之间时间有重叠、内容有交叉、逻辑有关联;但是每一部历史又有自身的侧重点内容和价值意蕴。
因此,在开展“四史”教育教学中,既要把“四史”当作一个整体,从“四史”的共性上去把握历史的线索、主流、规律和本质,又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每一部历史的逻辑脉络、精神特质、核心要义等。
- 方法论上,坚持“史”与“论”的有机结合:首先要讲真“史”,梳理、回溯“四史”的主要内容,增强大学生对“四史”基本知识的理性认知;在此基础上要立实“论”,进一步剖析和阐释“四史”中所蕴含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效果。
浅谈语文和历史的互相促进融合
浅谈语文和历史的互相促进融合1. 引言1.1 语文和历史的关系语文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学科,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人类文明的基石。
语文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语文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语文对历史的促进在于文献记载的重要性。
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需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作为佐证,而语文正是记录历史的媒介。
古代的历史书籍、碑文、文献等都是语文的体现,通过这些文本,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语文对历史的促进还表现在语言的演变与历史事件的关联。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通过研究语言的演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思想、习俗等内容,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
语文和历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语文记录了历史,历史影响了语文。
通过深入研究语文和历史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
1.2 语文对历史的促进语文和历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
语文对历史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记载的重要性,二是语言的演变与历史事件的关联。
文献记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是以文字为载体传承下来的,而语文正是记录历史的最基本工具。
古代文献中的历史记载,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记录了大量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语言的演变与历史事件的关联也是语文对历史的促进方面之一。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每一个词汇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汉字的演变可以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也常常与历史事件相关。
通过研究语言的演变和历史事件的关联,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内在逻辑。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但是,高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却正如刘péng@①所说:“第一,有史也有论,但史论貌合神离;第二,以理论当问题,从原则出发去组织史实,又把理论当作一种结论,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第三,史实充实,但理论很单薄,不能解决对历史现象规律性的认识,语言表述缺乏深度。
”这虽然主要说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一、要深化对“史论结合”的认识首先,要正确理解史与论的相互关系,这是解决好史论结合问题的前提。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
“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
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可见,对史料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其次,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史论结合”,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
对考试而言,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
史论结合 历史调查
史论结合历史调查
史论结合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在历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较注意教育理论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这种研究强调教学的标准化,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对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影响。
根据新的认知主义教学观,学习主题对所学课程的评价认知是他们发展学习潜能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把学生对历史课的认知和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参考。
这次调研的内容主要为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喜欢(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程的自我归因,对现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章节结构与文字表述的认可程度和期望,对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处理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历史课程考评方式的满意度与期望,以及对学习历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等几个方面;调研同时还涉及在各类历史学习内容中学生的主要兴趣点,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真实的主要方式,以及所具有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
《左传》论说技巧分析
《左传》论说技巧分析作者:高丽君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4期摘要:《左传》是一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编年史,不仅记载了诸侯国兴亡衰变的中重大事件,而且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言论。
这些言论由作者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历史人物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两部分构成。
《左传》中论说类型大致由讽谏建议、行人辞令和野史杂谈这三方面组成,劝谏者、行人为了达到论说目的,他们往往运用赋诗言志、以古喻今以史为鉴、寓言故事、古语谣谚和推理分析这些论说技巧。
关键词:《左传》论说类型技巧作者简介:高丽君(1982-),女,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4-0047-02引言《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左传》与《公羊》、《穀梁》都是解释《春秋》经的,但《左传》与《公羊》、《穀梁》又有许多不同。
它发挥了很多,不仅详细记载了《春秋》记事本末,而且补充了很多内容,并收录了许多轶闻琐事,还纠正了一些《春秋》的错误记载。
《左传》的作者目前尚无定论,因文中多处引用《诗经》中章句,而且作者对周代的礼仪十分通晓,笔者认为《左传》的作者肯定是精通周代史实的儒家学者。
关于《左传》的成书形态,个人认为是这样一个情况,因《左传》的作者受过完美的教育,且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左传》中记载的年代相距不是很远,易于掌握详实的历史材料和确切的口头资料。
史传作者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在这些史实基础上加以想象发挥,最终,写出这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的编年史巨著。
一、《左传》中的史与论《左传》记载了从隐公元年起至哀公二十七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据此《左传》可以看作是一部独立的史学著作。
《左传》是一部将史实与言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编年史,不仅记载了诸侯国兴亡衰变的中重大事件,而且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言论。
《左传》在记述历史事件时不是简单乏味的论述,而是叙事细化,对事件描写有声有色、人物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委员会主任李储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以下简称《二十世纪》)共计十三卷,包括马克思主义卷、哲学卷、理论经济学卷、应用经济学卷、法学卷、政治学卷、教育学卷、历史学卷、社会学卷、语言学卷、新闻学卷、宗教学卷、文学卷(各卷篇幅在四十多万字至七十多万字不等)。
这套多卷本的学术史著作较好地做到了“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各卷前面都有由该书总编委员会撰写的“总序”。
与学术界习惯上将20世纪分为“现代”与“当代”(以1949年为分界线)两个阶段不一样,《二十世纪》把整个二十世纪都称为“当代”,《总序》开头写道:“当代中国社会科学,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经过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它所积累起来的关于现代中国及其历史的新知识系统,同一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积累起来的新知识一起。
构成了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于1949年以后这一段,“总序”写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科学借鉴和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科研体制和学科结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世界及周边许多国家
和地区的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再一次调整了自己的发展路向,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普遍繁荣。
”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造就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总序”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看法:在这一百年中,中国社会科学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先行学术、思想、文化的重新估定。
每一次重新估定,不仅带来社会科学一次大的飞跃,而且带来一场普遍的思想解放,更带来民众素质的一次广泛提升。
事实上,重新估定至今仍一直在持续之中,这就造就了中国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先进性及多样化相结合的品格。
第一次重新估定,是对于在学术、思想、文化领域内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传统经学乃至传统儒学的
重新估定(这次重新估定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达到高潮):第二次重新估定,是对于中国人曾经热切憧憬过的十七、十八世纪以来西方学术、思想、文化及西方主要国家发展模式的重新估定(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即是这一阶段思考
和实践的集大成理论成果);第三次重新估定,是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并成为国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物的毛泽东思想。
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运动,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历了重大挫折以后,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突破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迎
来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
这一思想解放,就是通过对于曾经支配了我们决策和行动的指导思想检验标准的重新估定,开始挣脱许多教条式的、片面的乃至错误诠释的禁锢,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的新的理论成果。
“总序”认为,一百年来的三次重新估定,每一次都为中国构建起一个新的知识系统,一个新的范畴、概念、话语乃至范式体系,给中国的救亡图存,给中华文明的转型,给中华民族的复兴,给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也由此走向社会、走向民众,渗透到人们的整个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制度的全面变迁之中。
“总序”用“三次重新估定”去描述二十世纪中国百年学术史,应该说,其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抓住了对象的基本概貌和特点。
二
《二十世纪》十三卷的体例、框架基本一致,各卷都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为总论,综述各学科一百年间从形成到发展、从创新到繁荣的演进轨迹:第二部分以二级学科为单位,论述各学科在一百年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三部分以专题形式,介绍各学科在一百年间发生的重大论争
情况,评述它们的学术意义:第四部分综述各学科在一百间建立的主要学术机构、重要学术社团、重要学术刊物及进行的中外学术交流,说明它们对本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是附录,为各学科的百年大事记。
这里我们看看《哲学卷》(尹继佐、高瑞泉主编)。
《哲学卷》第一编(即总论部分)为“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革命与创新”,包括六个部分,依次是:“进化论的传播与经学时代的终结”“五四思潮与唯物史观的传播”“中国现代民族价值的重建”“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实践标准的讨论和新时期的哲学创新”。
这六个方面已大致地勾勒出了哲学学科在一百年间的演进轨迹。
当然,上述六个方面并非完全按时间的线型联系来安排,其中有多个问题在时间发展上是相互重合的。
《哲学卷》在具体论述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第二编为“二十世纪哲学各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成就”,依次论述了六个二级学科的主要成就,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创获”“作为现代学术形态的‘中国哲学史’的建立和发展”“从进化论到后现代理论――外国哲学的传绎与研究”“从形式逻辑意识的复苏到现代数理逻辑的多元推进”“‘道德革命’与现代中国伦理学的建立”“科学观念的变迁及科学哲学的进展”。
第三编为“二十世纪中国哲学重大论争”,依次论述了十大论争,即:“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关
于“唯物辩证法”的论战: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方向的哲学论争:五六十年代的哲学论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围绕社会变革及发展有关问题的哲学论争: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哲学的讨论;关于全球化与普遍伦理的论争。
第四编为“二十世纪哲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刊物、中外学术交流和丛书出版”。
“附录”为“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大事记”。
从《哲学卷》可以看出,其第一、第四编和“附录”是以述史为主(同时述中有论),而第二、第三编是以论析为主(同时论中有述),这就使全书既有“史论”著作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编年史”著作的特点。
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学术就是在不断争鸣中发展前进的。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二十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学术争鸣的时代。
《二十世纪》各卷专立第三编,全面评述本学科在一百年间发生的重大学术论争,是非常切合研究对象实际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除了前述的《哲学卷》外,我们还可看看另外两卷的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卷》(奚洁人、余源培主编)第三编为“二
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论争”,包括如下十一个方面: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关于“陈独秀主义”的论争;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论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论争:关于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论争:关于“过渡时期”的论争:关于“综合经济基础”的论争;关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论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论争:关于姓“资”与姓“社”问题的论争。
《历史学卷》(姜义华、武克全主编)第三编为“二十世纪史学领域重大论争”,包括九个方面:东西方文化论争:疑古信古论争:中国社会史和社会性质问题论争;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争;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争: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争:社会形态演进法则的论争: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论争。
透过上述所列出的重大论争,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史学界的概貌、基本情况、主要热点和成果,而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息和社会脉搏的跳动。
这种撰史方法对于整个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撰写是具有普遍启示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