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案例分析 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农业部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
随着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部于近期发布了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以期借鉴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优秀模式,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将就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其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效益,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案例1:某河北村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某河北村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秸秆资源丰富。
该村庄在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采用燃烧、还田、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回收。
村庄还充分利用秸秆进行家畜饲料加工,实现了秸秆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提升。
此举不仅减少了农田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2:某湖南大豆生产企业秸秆生物质发电利用模式某湖南大豆生产企业在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探索秸秆的生物质发电利用模式。
该企业投资兴建了一座生物质发电厂,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电,并将所产电力纳入国家电网并获得可观的收益。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该企业还贡献了环保效益,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推动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案例3:某江苏农业合作社秸秆还田利用模式某江苏农业合作社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将秸秆进行还田利用。
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对化肥的需求,还有效遏制了土壤退化,促进了农作物的稳产增产。
在秸秆还田利用的过程中,该合作社还引入了先进的农技装备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成为了江苏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凸显出了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效益,为全国范围内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典型案例也为各地农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对于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农业示范项目案例分析
绿色农业示范项目案例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
绿色农业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将通过一个绿色农业示范项目案例来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一、项目背景某县位于江南水乡,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蔬菜。
然而,长期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较低。
二、项目目标绿色农业示范项目旨在通过绿色种植技术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技术措施项目采用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合理施肥、轮作种植、中耕除草、栽植花卉等措施。
利用农田微生物和有益昆虫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四、示范效果经过几年实践,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
土壤肥力得到恢复,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增加收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受到了农民和政府的好评。
五、推广经验项目推广过程中,注重宣传引导,培训技术人员,建立示范基地,组织农民观摩学习,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
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理念。
六、社会效益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维护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为社会增加了绿色粮食供应。
七、经济效益通过绿色农业示范项目,农产品价格得到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业产值也有所增长。
同时,农业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政府支持政府在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资金支持,设立示范基地,制定政策引导,加强监管执法,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九、社会影响绿色农业示范项目在当地社会引起良好反响,激励了农民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促进了乡村振兴,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十、未来展望绿色农业示范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技术推广不足、市场风险较大等。
未来需要建立更多示范基地,拓宽市场渠道,加强产业链合作,完善政策支持。
总结绿色农业示范项目通过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甘蔗收获机的农机化推广与应用案例分析
甘蔗收获机的农机化推广与应用案例分析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
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机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甘蔗种植领域,甘蔗收获机的农机化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甘蔗生产效益、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甘蔗收获机的农机化推广与应用案例,探讨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机化对甘蔗种植的意义甘蔗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和非洲地区。
由于甘蔗的种植特性和特殊需求,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等问题。
而甘蔗收获机的农机化推广与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生产效益:甘蔗收获机能够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收获作业,提高了甘蔗产量和产值,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 减轻劳动强度:传统的甘蔗收获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
而甘蔗收获机的使用能够有效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作风险。
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机化推广与应用能够刺激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甘蔗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二、农机化推广与应用案例分析1. 巴西甘蔗产业的农机化推广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巴西甘蔗产业的农机化推广和应用案例说明了农机化对于甘蔗种植的积极影响。
巴西甘蔗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农机化改革,引进了先进的甘蔗收获装备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机化的推广使得甘蔗产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下降,甘蔗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农民通过使用甘蔗收获机实现了从手工收获到机械化收获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入水平。
2. 泰国甘蔗生产的农机化应用案例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甘蔗生产国之一,其农机化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借助甘蔗收获机推动农业发展,并提高生产效益。
泰国甘蔗种植区的农民在大力推广甘蔗收获机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农机合作模式。
通过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民共同购买、使用甘蔗收获机,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经验互换。
农业推广实践案例分析
农业推广实践案例的评价指标一、项目选择1.特色项目2.普通项目二、技术要点1.专业知识2.项目技术三、融资方式1.民间融资2.银行借款3.政府扶持四、成本核算1.成本最小化2.利益最大化五、营销方式1.常规产品2.特色产品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单位面积收入2.总收入3..致富他人4.生态环保1.莲藕-黑鱼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好2012年年初,江苏张家港市现代农业园区常红社区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利用低洼地260亩连片种植莲耦并与黑鱼混养,实现了鱼、耦生态共生的良性循环利用。
该养殖模式是先在低洼地四周开挖宽3米、深1.5米的沟渠,供黑鱼和鲫鱼活动。
3月放养100克/尾左右的黑鱼种10000尾,并套养重150克/尾左右的鲫鱼每亩15公斤。
整个养殖过程中不投饵,黑鱼靠捕获鲫鱼及鲫鱼所繁殖的小鲫鱼生长,黑鱼和鲫鱼的活动可以增强莲藕底泥的透气性,促进莲藕的生长,提高莲藕的产量,而莲藕的一些烂根腐叶及昆虫又可为鱼类提供饵料。
这种生态混养模式既为市场提供了新鲜莲藕蔬菜,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水产品,是农民养殖专业户提高养殖收益,丰富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
至年底预计黑鱼可长至每尾0.5公斤,亩产可达15公斤,亩效益可增收600元,加上每亩可收获莲耦2000公斤,莲耦效益每亩可达6000元。
这种莲藕、黑鱼混作模式全年预计可达亩均收益6600左右,这样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260亩莲藕、黑鱼混作模式预计全年可达收益170万元左右。
2.“6日科技大课堂”为农民撑起致富伞“8月份是砂糖橘放秋梢的主要时期,管理重点是促梢、壮梢、壮果;金橘主要预防溃疡病、锈壁虱等病虫害;近期要注意补充果树的中微量元素……”8月6日是广西阳朔县金宝乡圩日,该乡党委、政府邀请广西农科院专家莫志南前来讲授8月果树管理技术,近200名农民聚精会神地听课。
据金宝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廖富财介绍,2005年10月开始,每个月的6日,该乡都聘请市、县农业专家前来现场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从未间断过,因而被当地农民称为“6日科技大课堂”。
农业领域的案例分析
农业领域的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农业领域的几个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例如,某地因农药残留超标导致大批蔬菜销毁,给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这一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 不规范的农药使用: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高效,盲目使用农药,超量喷洒或使用禁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2. 缺乏有效监管:农业监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管不力,监测手段不完善,导致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民培训: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农药,避免超量使用和使用禁用农药。
2.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检测手段和监测体系,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理的能力。
案例二: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某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了产供销一体化不协调、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农村人才流失等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产供销一体化建设: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优化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供应环节,实现产供销的无缝对接和良性循环。
2.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3. 加强人才培养和留住: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晋升机会,留住有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案例三:农业资源利用问题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分享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分享第1章引言 (3)1.1 技术推广背景 (3)1.2 推广目标与意义 (3)第2章耕作技术改进 (4)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4)2.1.1 秸秆还田技术 (4)2.1.2 少免耕技术 (4)2.1.3 覆盖作物残体技术 (4)2.2 机械化种植技术 (4)2.2.1 精量播种技术 (5)2.2.2 无人驾驶种植技术 (5)2.2.3 机械化植保技术 (5)2.3 轻简栽培技术 (5)2.3.1 育苗移栽技术 (5)2.3.2 地膜覆盖技术 (5)2.3.3 水肥一体化技术 (5)第3章植物新品种推广 (5)3.1 抗病抗旱品种 (5)3.1.1 水稻抗稻瘟病品种 (5)3.1.2 小麦抗条锈病品种 (5)3.1.3 玉米抗旱品种 (5)3.2 高产优质品种 (6)3.2.1 高产水稻品种 (6)3.2.2 优质小麦品种 (6)3.2.3 高油酸花生品种 (6)3.3 适应性强的品种 (6)3.3.1 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 (6)3.3.2 多抗性棉花品种 (6)3.3.3 适应多种土壤类型的大豆品种 (6)第4章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6)4.1 微灌技术 (6)4.1.1 滴灌技术 (7)4.1.2 微喷灌技术 (7)4.2 自动化灌溉系统 (7)4.2.1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7)4.2.2 变频灌溉技术 (7)4.3 水肥一体化技术 (7)4.3.1 滴灌施肥技术 (7)4.3.2 喷灌施肥技术 (7)第5章农药与化肥减施技术 (8)5.1 生物农药应用 (8)5.3 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应用 (8)第6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9)6.1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 (9)6.1.1 水稻机械化生产 (9)6.1.2 小麦机械化生产 (9)6.1.3 玉米机械化生产 (9)6.2 农业无人机应用 (9)6.2.1 植保无人机 (9)6.2.2 播种无人机 (9)6.2.3 监测无人机 (9)6.3 智能农业装备与技术 (10)6.3.1 变量施肥技术 (10)6.3.2 精准灌溉技术 (10)6.3.3 农业物联网技术 (10)6.3.4 农业大数据技术 (10)第7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 (10)7.1 粮食产后处理技术 (10)7.1.1 粮食干燥技术 (10)7.1.2 粮食仓储技术 (10)7.1.3 粮食加工技术 (10)7.2 水果蔬菜储运保鲜技术 (10)7.2.1 低温冷藏技术 (11)7.2.2 气调保鲜技术 (11)7.2.3 真空预冷技术 (11)7.3 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 (11)7.3.1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11)7.3.2 农产品生物技术 (11)7.3.3 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11)第8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 (11)8.1 农业物联网技术 (11)8.1.1 案例背景 (11)8.1.2 案例一:智慧温室大棚 (12)8.1.3 案例二:智能灌溉系统 (12)8.2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2)8.2.1 案例背景 (12)8.2.2 案例一:农产品价格预测 (12)8.2.3 案例二:病虫害智能监测 (12)8.3 农业电商平台 (12)8.3.1 案例背景 (12)8.3.2 案例一:农产品上行平台 (12)8.3.3 案例二:农资电商平台 (12)第9章农村能源与环保技术 (13)9.1 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 (13)9.1.2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3)9.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3)9.2.1 农业废弃物概述 (13)9.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3)9.3 生态农业模式 (13)9.3.1 生态农业概述 (13)9.3.2 生态农业模式实践案例 (14)9.3.3 生态农业推广及效益分析 (14)第10章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 (14)10.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4)10.1.1 体系构建 (14)10.1.2 政策支持 (14)10.1.3 人才队伍建设 (14)10.2 农业技术培训模式 (14)10.2.1 面向农民的培训 (14)10.2.2 面向农业企业的培训 (15)10.2.3 面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 (15)10.3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与经验总结 (15)10.3.1 案例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5)10.3.2 案例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5)10.3.3 案例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10.3.4 经验总结 (15)第1章引言1.1 技术推广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日益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农业推广是指将新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经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有效地传播给广大农民,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农业推广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国地农业推广基地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分析:1.市场需求:该地区是典型的盐碱地,传统农作物难以在此种植,但市场对稻米的需求较高。
因此,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提供一种新的盈利途径。
2.选择合适的技术:海水稻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的新型水稻品种,对盐碱地的耐受能力强。
农业推广基地选择这一技术来推广,因为这种稻米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培训农民:农业推广基地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教授海水稻种植技术、管理方法以及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
4.提供优质种苗和相关支持:农业推广基地提供海水稻的优质种苗和其他必要的农业支持,如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确保农民能够顺利种植和收获。
5.建立合作关系:农业推广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种植的海水稻能够有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
6.宣传推广:农业推广基地通过农业展览、宣传会议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增强农民的认识和信心。
分析结果:通过对该农业推广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推广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1.市场需求的驱动:市场对海水稻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推广的机会,推广基地坚持将需求作为推广决策的重要依据。
2.科学选择技术:推广基地选择适应当地盐碱地的海水稻种植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可在市场上获得高价。
3.专业的培训和支持: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确保了推广效果。
4.建立合作关系: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5.有效宣传推广: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推广基地增强了农民对海水稻的认识和信心,提高了推广效果。
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
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第一部分:智慧果园的背景与概念介绍在当代农业发展中,智慧果园凭借其先进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成为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
智慧果园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了果树生长环境的可视化监控、精确施药、精细浇水以及果实质量预测等智能化操作。
智慧果园的兴起,使得果农们能够更高效地管理果园,提升果树品质,提高产量和收益。
第二部分:智慧果园成功案例分享1.案例一:xxx果园xxx果园位于某地,使用了智慧果园技术进行管理。
他们采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果树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并将数据反馈给果园管理者。
凭借这些数据,果园管理者可以及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保持果树生长环境的稳定。
他们还使用智能喷雾机进行精细施药,将农药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了过量使用的风险。
通过智慧果园技术的应用,xxx果园果实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2.案例二:yyy果园yyy果园位于另一个地区,也采用了智慧果园技术。
除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yyy果园还利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
他们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果树生长环境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模型,可以预测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这样,果园管理者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例如调整施肥量和浇水量,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智慧果园的管理,yyy果园的产量大幅提升。
第三部分:对智慧果园的观点和理解智慧果园的发展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大进步,它结合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农业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好处。
智慧果园可以实现果树生长环境的精确监控,帮助果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了农业生产风险。
智慧果园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和资源,并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智慧果园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帮助果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未来,智慧果园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果园技术将更加先进和成熟,能够为果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引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供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进行分析,介绍其背景、原理和影响。
案例一: 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旨在通过传感器网络、无人机和卫星导航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农田信息获取和管理的精确化。
该技术可以根据土壤水分、养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案。
背景传统农业管理方法往往均一化施肥、灌溉和药剂使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而精准农业技术能够实现针对性施肥,提高作物利用率,并且做到节约用水与降低药剂使用量。
原理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水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结合远程监控技术和智能算法,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同时,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影响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管理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该技术还有助于智能农机设备的发展,并提升农民收入。
案例二: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精确修改生物基因组DNA序列来实现特定性状改良的先进遗传工程技术。
在作物改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作物品质、抗逆性以及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背景传统育种方法耗时耗力且效果有限,而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直接干预目标位点上的基因序列,加速作物改良的进程,并可精确实现特定性状的改良。
原理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利用CRISPR/Cas9、TALEN或ZFN等工具,通过指导RNA与目标位点上的DNA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是否对目标位点进行切割、修复和改变。
借此技术,可以删除、插入或修改某个基因以实现所需功能。
影响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种质改良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精确编辑目标基因,可以培育高产、抗逆性强以及耐病虫害的新品种。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云南省玉龙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云南省玉龙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143091—孙俣嫱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农业推广已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发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对象的范围也从农村民众扩至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推广组织结构更加多元化。
云南省玉龙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知识作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家书屋工程”是保证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玉龙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将农家书屋作为强有力的身会主义农村文化武器、桥梁及纽带作用,把实用的科技图书推荐给群众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涉农部门紧密配合,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办科技普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长了群众的科普知识,拓宽了视野。
同时,将把农家书屋中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中,有机地把农家书屋知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读好一本书,学好一门技术,调整一项产业”活动。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有的群众通过参加读书活动,干起了养殖专业户、草竹编及个体经营等各行各业的经商行业,有的还通过农家书屋科技知识,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了光热、水土、气候等条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兰花、药材、林果业、制种、魔芋等产业。
这因为如此全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当中,始终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积极发挥农家书屋图书知识,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红岩村委会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和志刚同志,在管理农家书屋的业余时间里,加强农家书屋科技知识为自己“充电”,把他的葡萄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他按照书里介绍的方法给葡萄套袋,提高了品质,种植出的葡萄果肉香甜、皮薄肉多,而且耐储运,去年亩产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农业推广是指针对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和培训,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下面以地农村的果树种植技术推广为例进行分析。
该案例发生在一些果树种植发达的农村地区。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果树的生长,但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和良种供应的不足,农民们的果树种植水平普遍较低,产量和品质不尽如人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决定对果树种植技术进行推广,以提高果树种植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推广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分析: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和农业科研机构对当地果树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包括果树品种、栽培规模、技术手段、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调研,为制定推广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推广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果树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包括推广目标、推广内容、推广手段、推广时间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3.培训推广:政府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问答交流等方式,确保农民能够掌握关键的种植技术。
5.绩效评估:政府定期对推广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推广方案。
通过绩效评估,提高推广效果和质量,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这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如下:首先,该案例针对当地果树种植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这有效地了解了农民的需求和技术差距,为制定推广方案提供了依据。
其次,该方案注重农民的培训推广。
通过农业技术专家的现场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农民能够实际掌握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这样的培训推广方式能够提高农民的学习效果和动力。
其次,该方案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通过与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以及定期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确保农民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获得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最后,该方案强调了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定期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推广方案,确保农民能够真正受益。
总体而言,这个案例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通过调研分析、培训推广、技术服务和绩效评估等环节,促进了当地果树种植技术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种田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
种田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1. 引言种田案例分析是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术方法。
通过对种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报告对近年来发生的种田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小李的有机种植小李是一名热衷于有机农业的农民,他在自己的田地上种植有机蔬菜,并采用了科学的有机种植技术。
在小李的坚持下,他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甚至能以高价销售。
然而,小李面临着自身种植规模有限、市场推广不够到位等问题。
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资金,他的有机农场规模难以扩大,供不应求。
同时,小李在市场推广方面也欠缺经验,难以将自己的有机农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2.2 案例二:大农场的农药投入大农场是一家大规模种植农场,为了追求高产量,他们过度依赖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投入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大农场的农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大农场的农药使用过度导致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制约因素。
3. 总结与反思3.1 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种植经验,并进行持续的创新。
小李虽然在有机种植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规模有限、市场推广不足,显示出了农业发展中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大农场则是在技术应用上偏向了过度依赖农药,使农产品品质受到质疑。
因此,农业生产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
3.2 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以上两个案例都涉及到了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问题。
小李的有机种植方式更注重环境保护,但由于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相反,大农场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因此,农业发展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新农业发展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新农业发展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业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农业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新农业的前景。
一、案例一:智能农机的应用智能农机的应用是新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以无人驾驶拖拉机为例,这种农机搭载了各种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实现精准作业和无人操作。
通过应用这种智能农机,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还能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二、案例二: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新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物联网可以实现土壤监测、气象数据采集、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功能,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管理。
例如,通过布设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等参数,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案例三: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农业大数据分析是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大量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提供农民科学种植的建议,预测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风险。
一些农业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四、案例四:垂直农业的实践垂直农业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农作物的连续种植和高产的种植方式。
例如,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业园区,利用层架式种植系统和LED灯光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高品质。
垂直农业不仅能够解决城市农地有限的问题,还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和环境污染。
五、案例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新农业发展不仅要追求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通过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推广,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和土壤污染。
六、经验总结一:技术创新是关键新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新农业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同时,要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
转发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福建省武夷山市某公司推广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案
转发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福建省武夷山市某公司推广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案)一、基本案情2021年4月,江西省新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开展春季农业执法专项检查时,在某农民专业合作社仓库内发现25袋尚在生产性试验阶段、未通过品种审定的“湘巨一号”水稻种子。
经立案查明,福建省武夷山市某公司与该合作社签订协议,约定一次性向其免费提供可供种植100o亩的“湘巨一号”水稻种子,合作社先向该公司支付30万元技术服务费,待收获后再由该公司以国家粮食收购价全部回购合作社产出的稻谷并给予种植补贴。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遂以涉嫌推广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对武夷山市某公司立案调查。
至案发时,当事人已收到该合作社支付的25万元技术服务费。
另查明,当事人推广的“湘巨一号”水稻种子已获得品种权人授权。
二、姻睇果新余市农业农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2015年修订)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参照江西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案件分析(一)案情分析本案中,当事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名义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由其向合作社提供尚未通过品种审定的水稻种子,并向合作社收取数十万元的技术服务费,同时约定全部回收合作社种植后收获的稻谷。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立案调查后,将该行为依法认定为推广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农作物品种。
对此,当事人主张其种子系免费提供给合作社,不存在推广和销售种子行为。
但新余市农业农村局认为,根据当事人与合作社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约定的种子供应数量、技术服务费数额、稻谷收获物归属等内容,以及当事人印制的品种宣传手册等事实,足以证明当事人实施了将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
此外,双方协议虽然约定了稻谷回购条款,但回购并未改变收获物归属于合作社、种植风险由合作社自担的事实,合作社获得的是“生产性收入”而非“劳务报酬”,不能将其视为当事人委托合作社对未经审定的种子进行小范围“生产性试种”的行为。
基于的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技术推广案例分享
基于的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技术推广案例分享第1章智能种植技术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背景 (3)1.2 智能种植技术发展历程 (3)1.3 智能种植技术的优势 (3)第2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4)2.1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发展 (4)2.1.1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历程 (4)2.1.2 我国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4)2.2 技术在智能种植中的应用 (4)2.2.1 作物生长模型 (5)2.2.2 土壤养分检测 (5)2.2.3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5)2.2.4 气象灾害预警 (5)2.3 技术发展趋势 (5)第3章智能种植关键技术与设备 (5)3.1 土壤检测技术 (5)3.2 气象监测技术 (6)3.3 植株生长监测技术 (6)3.4 智能灌溉技术 (6)第4章智能种植系统设计与实施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1.1 感知层设计 (6)4.1.2 传输层设计 (6)4.1.3 处理层设计 (6)4.1.4 应用层设计 (6)4.2 数据采集与传输 (7)4.2.1 数据采集 (7)4.2.2 数据传输 (7)4.3 数据分析与处理 (7)4.3.1 数据预处理 (7)4.3.2 数据分析方法 (7)4.3.3 数据处理结果展示 (7)4.4 控制策略与实施 (7)4.4.1 控制策略制定 (7)4.4.2 控制策略实施 (7)4.4.3 控制效果评估 (7)第5章智能种植技术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 (8)5.1 水稻智能种植案例 (8)5.2 小麦智能种植案例 (8)5.3 玉米智能种植案例 (8)第6章智能种植技术在经济作物中的应用 (8)6.1 棉花智能种植案例 (9)6.2 蔬菜智能种植案例 (9)6.3 水果智能种植案例 (9)第7章智能种植技术在特色农业中的应用 (9)7.1 茶叶智能种植案例 (9)7.2 中药材智能种植案例 (10)7.3 热带作物智能种植案例 (10)第8章智能种植技术的环境效益分析 (11)8.1 节水效果分析 (11)8.2 节肥效果分析 (11)8.3 病虫害防治效果分析 (11)第9章智能种植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12)9.1 产量提升分析 (12)9.1.1 精准施肥 (12)9.1.2 灌溉管理 (12)9.1.3 病虫害防治 (12)9.2 品质改善分析 (12)9.2.1 环境调控 (12)9.2.2 生长周期管理 (12)9.2.3 采摘时机优化 (12)9.3 成本效益分析 (13)9.3.1 节省人力成本 (13)9.3.2 降低肥料和农药使用量 (13)9.3.3 节约水资源 (13)第10章智能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展望 (13)10.1 技术推广策略 (13)10.1.1 政策支持与引导 (13)10.1.2 技术培训与示范 (13)10.1.3 产学研合作 (13)10.1.4 资金支持与信贷政策 (13)10.2 挑战与应对 (14)10.2.1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 (14)10.2.2 农民接受程度 (14)10.2.3 投资成本 (14)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3.1 技术融合与创新 (14)10.3.2 精准农业发展 (14)10.3.3 农业产业升级 (14)10.3.4 农村振兴战略支撑 (14)第1章智能种植技术概述1.1 农业现代化背景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一、“农业推广”一词的来源农业推广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
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
将“推广”一词用于农业活动,在《宋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
宋真宗时期,实行养民政策,“推广谆化之制,而常平、惠民仓遍天下矣。
”淳化之制,是太宗淳化年间(1世纪末)京畿农业丰收,朝廷派人在京城四个城门设置场所、收购粮食贮存,以备歉收时按平价出售。
这种粮仓,称为常平仓、惠民仓。
国外使用“推广”一词,最早见于186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广”一词。
这是把大学教育伸延到校外去的社会教育活动。
“农业推广”一词,则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初的赠地学院开始应用的。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使农业推广法制化,同时也给“农业推广”赋予了新的意义,并成为现代农业推广的专用词。
我国“农业推广”一词世纪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其农村经济的发展,自 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所代替。
二、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纵观世界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农业推广的涵义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是随着各国的历史特征、国情、组织方式的不同,所要实现的目标各异而演变的。
因此,很难对“农业推广”这个术语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这就带来“农业推广”有不同的涵义和解释。
但是,每一种涵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农业推广的目标、内容、方式与方法等,这些都构成了农业推广的基本要素。
这就为各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推广方式(形式)。
纵观世界的农业推广,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狭义的农业推广,一类是广义的农业推广。
(一)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沼气池利用技术成功推广实例及分析一、实例内容概述温州市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地处玉苍山之南,故取名为苍南。
苍南县畜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截止2012年,全县已有136家规模畜禽养殖场。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与液体废弃物的处理令当地民众感到头疼。
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节流增收,这些问题也一直就是县政府思考的重点。
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令县政府找到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极佳办法—引进沼气池利用技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实施养殖场沼气工程。
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100多处,总池容量9000多立方米,年可产沼气50多万方米,年处理21、9万吨畜禽养殖废水。
苍南县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形成了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一池”即建设沼气发酵装置;“三建”即建设预处理设施(包括沉淀、调节、计量、出料、搅拌等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气净化、储存、输配与利用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与进一步处理装置)。
“一池三建”不仅注重沼气工程的前处理设施,而且注重“三沼”综合利用,拓展了沼气工程建设内容。
经过专家测算,苍南县每天仅猪粪尿发酵产生沼气产量就高达9861 m3,可见苍南沼气存在很大的潜在产量。
猪粪本身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对猪粪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或炊事,也可发电,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如果再加上其她畜禽产生的废弃物,再加上对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那么,足以可见,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给苍南县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苍南县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大大增加了民众的收入。
据统计,2012年苍南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599元,农民的经济纯收入已达到8938元。
二、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沼气池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农户用沼气作家庭用能源,可以避免对林木的过度砍伐;利用沼液与沼渣在荒山上种植果树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释氧、吸尘、保持空气湿润清新等)。
另外,沼气池的建设有利于美化农村面貌,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村或小城镇就是干净、整洁的,而不再就是苍蝇漫天飞,家禽粪便遍地分的目不忍睹的场景了。
据资料查证,建一个8m3沼气池,一年可产400m3左右的沼气,能解决三口之家的生活燃料,每年可以节约木柴1、5t,节电100 kw/h左右,相当于新造了0、2ha薪炭林,节约造林费用600元。
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从长远来瞧,农村发展沼气,就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
(二)经济效益家庭将沼气直接作炊事、照明等生活用能源,每年可节约开支500元左右。
用沼气灯给温室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使黄瓜增产30,,芹菜增产25,,西红柿增产20,。
一个8m3的沼气池,平均可处理利用3头猪与农户的人畜粪污,一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kg硫酸铵、40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
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可提前20—30天出栏,每头猪平均可节省成本40元左右。
如苍南县桥墩仙堂沼气工程建成后,可年产沼气16、2万m3,相当于5400瓶液化石油气,价值40多万元。
(三)社会效益建造农村户用沼气池,可以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入池,这样做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同时也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
围绕沼气池建设,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改院,使得农民的住房整洁明亮,厕所干净卫生,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方便、快捷、卫生的生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可谓社会效益显著。
三、技术路线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主要依据的技术路线就是生态系统循环。
生态系统循环就是一个包括诸多环节的循环,循环中的诸多环节有许多相生或排斥,每个环节的产物或废物,往往成为另一个环节的原料。
就农业循环瞧,将作物所产的秸秆直接烧掉,或直接用于还田,或用作饲料后将畜禽粪便作肥料的习惯做法,都未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与物质,因此,这样的农业循环就是不完全的(图1)。
如在农业循环中加入“三沼”应用环节,农业循环就成为比较完善的趋于封闭的循环体系(图2),这将提高循环效率,加速农业内部各部分的综合发展,比较充分地利用农业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同时可比较合理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它以沼气、沼液、沼渣为纽带,按照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把养殖业、种植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等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稳步增长。
图1 未加“三沼”环节的农业循环图2 添加“三沼”环节的农业循环四、工作经验1、充分利用宣传媒介,提升群众“资源认知” 但丁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名言正好道出了推广沼气池技术的初衷。
苍南县畜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发展势头旺盛,而由此产生的废弃物也骤然增多。
这些废弃物,不能简单的被视为一无所用的垃圾,它们不过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那您就得先改变她的思想”,这句话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而言启发深刻,本案例中,农推人员十分注重宣传媒介的利用,通过大力宣传,使得民众在认知层面对这些废弃物有了新的认识,它们就是宝贵的资源,而不再就是令人头疼的垃圾。
52、正确应用农业推广理论,确保推广效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是一项技术活,为了促使沼气池利用技术能够推广开来,苍南县聘请了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推广人员来进行技术推广,确保获得预期的推广效果。
3、充分比较论证,推广最佳沼气池利用模式在沼气池利用技术推广过程当中,不同地区有各自实际情况,不能将在某一地区发展良好的模式完全照搬到另一地区,本案例中,苍南县政府组织农技推广人员,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各个村镇的实际情况,充分比较论证,分类指导养殖场(户)发展农村沼气。
例如: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可重点引导发展沼气发电工程,建设100kw,1000kw的发电厂;年出栏5000头,1 0000头的养殖场可结合国家大中型沼气项目建设,引导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出栏1000头,5000头的养殖场可重点发展“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利用型模式。
4、充分利用政策法规,推广沼气池技术的应用沼气集中供气与沼气发电项目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收期长,应将沼气集中供气与沼气发电上网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并简化发电上网手续,支持沼气发电上网。
对目前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沼气发电项目,未上网电量要争取参照《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与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的规定给予补贴,以鼓励沼气发电,解决夏季沼气供过于求、乱排放的问题。
5、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大沼气综合利用扶持力度沼气工程建设就是一项农村生态环保工程。
苍南县县政府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指导,结合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沼气发展规划,及时抓好大中型沼气项目的筛选、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制度,并积极推荐申报立项,争取中央与省级资金补助,大力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促进畜禽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五、农业推广理论1、有效沟通的7C理论从事农推工作的过程就就是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就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往往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案例中,农推人员成功运用了有效沟通的7C理论,使得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crebidity:即可信赖性,要让农民群众感觉到传播者就是可以信赖的,双方的信赖就是沟通的基础; context:即一致性,推广必须与环境相协调,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的、物质的、心理的、时间的环境情况;content:传播的内容应该就是受众可接受的、完整的内容;capability of audience: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这就是说沟通必须考虑沟通对象能力的差异(包括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与行为能力),采取不同方法实施推广从而获得预期推广效果;clarity:信息的组织形式应该简洁明了,易为推广对象接受,不要绕圈子;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沟通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必须对信息进行重复,但又须在重复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这一过程应该持续的坚持下去;channel:保证沟通渠道多样、畅通。
2、马斯诺的层次需要理论(1)理论内容:生理需要:衣、食、住、行;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社交需要:友谊、情感;自尊需要:自尊、权威、地位;自我实现需要:成就感。
(2)理论应用:按照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就是行为规律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就是由动机产生,动机就是由内在的需要与外来的刺激引起。
其中内在的需要就是产生动机的根本条件。
农民的需要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就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就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本实例中,推广人员正就是考虑到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沼气池利用技术正好能够满足她们的需要,从而使得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3、推广过程中的期望理论(1)基本定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为。
有效的激励取决于个体对完成工作任务以及接受预期奖赏的能力期望。
(2)公式: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 (3)理论的应用: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认真分析农民心里,热情诱发农民兴趣;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