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人文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的人文情怀
作者:陈志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2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努力突现出知识性与兴趣性的统一,在活动中组织教学,在游戏中传授新知,关注学生的心灵,关爱孩子的情感世界,努力创建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
我从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的人文情怀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具性与人文性、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是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关注、点化和润泽生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回归生命本源,激发生命成长”,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我和学生共同创设充满生命气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游戏中传授新知,关注学生的心灵,关爱孩子的情感世界,努力创建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
一、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
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
(1)识字过程中培养爱心。
我在教学j q x与ü相拼须去两点,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一个男孩响亮的回答:“j q x小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
”“挖去双眼”如此残忍的事,竟随意从孩子口中说出,令人心颤。
可见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忽略了人的情感,只强调了知识本身。
我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自己也说了句顺口溜:“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摘掉小帽帽。
”让学生说说哪句好。
“老师,小鱼那么可爱,挖掉小鱼的双眼多可怜。
”“是啊,我家有几条小金鱼,我可喜欢它们了。
”孩子们的讨论让那个发言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2)突破难点突现团结精神。
整体认读音节,复韵母较难理解,我利用自编游戏“找朋友”帮助学生熟记,我头戴大y的头饰:“大y真孤独,没有好朋友,谁来帮助我,和我交朋友?”“我来,我来,……”孩子们相当踊跃。
头戴i u 等头饰的小朋友走上前来。
我和大y交朋友,我和小i交朋友,我们一起yi yi yi 。
”在复韵母的教学中,我也采用了这种自编自演的方式。
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的意识。
(3)指导书写中渗透谦让精神。
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中的字母往往“顶天立地”。
我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同学们,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呢?因为写字就如做人,在上面要懂得尊重老人,在下面要懂得爱护弟弟妹妹。
和朋友在一起要为别人多想一想,对不对?”“对”孩子们的回答清脆而响亮。
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
即使一年级的简短课文,也可以说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我就抓住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道德境界。
(1)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通过优秀作文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
如《金色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文,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旷神怡。
如何发挥课文的感染作用呢?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在熟识本课生字后,听配乐范读,然后说说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仿佛看到秋天金色的阳光,蓝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以及一片片飘落树叶等,他们非常喜爱秋天。
学生交流心得后,让学生带关这样的感受再读课文,喜欢哪句读哪句,把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接着情境感染,播放课件展示秋天美景。
耳边回响着秋日的私语,眼前闪现着秋天的美景,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调动起来,从心底自然流露出对美的渴望。
在教学《灯塔妈妈》一课时,理解海上夜的安静美好有一定难度。
我播放带有浪花声的音乐,解说。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老师描述的画面。
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表情安祥,甜蜜。
而后畅所欲言,有的孩子说“我看到蓝色的大海”“我看到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有的还说“我闻到了浪花的香味……”孩子们的想象多么奇特!
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2)重创造性思考,个性化思维。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的绝对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
因此我们要保护孩子们有创意的思考,点燃起思维的火花。
如我在教学《乌鸦与狐狸》这一传统的狐狸骗肉故事时,儿歌的后两句是:“乌鸦听后咧嘴笑,猜猜后来怎么啦?”我于是让学生们猜一猜。
起初孩子们都说:“乌鸦笑了,肉掉下来被狐狸叨走了。
”这时有个小男孩把手举得高高的,显然他的想法不同:“乌鸦把肉放在树杈上,然后才咧嘴笑的,馋狐狸没吃到肉只好走了。
”听了他的回答教室里一时没了声音,我大声鼓励说:“啊,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想法?”于是有了“乌鸦将肉送回窝后才笑……”“乌鸦先将肉吃了再笑”等等。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養。
1.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
“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2.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工作之外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
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人一筹,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就会派上用场。
3.教师要培养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
会反思的人具有谦虚内敛的性格,具有不服输的劲头,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做这样的反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是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目光中读出愿望?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
总之,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经我们当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