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逆掩推覆地层三维地震资料重复处理技术
我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方向——解决复杂地质条件深井井下复杂问题的钻井液技术
井壁稳定问题 , 抗高温泥浆技术难
它导 致了深井钻井速 度慢 、复杂事 地质 条件极其复杂 ,存在着强水敏 题 等方面缺乏 一类十分有效 的技 术
54 石油与装备 P t l m&E up n er e ou qi me t
Hale Waihona Puke 专蒙 视点手段 ,更使我 们在 国际钻 井和钻 井 漏地层承 压能 力及 扩大安全 密度窗 省 ” 的 目标 ,而且 每钻探 一 个 新 液服 务市场 中的很大一个 方面 ,完 口问题 ;深井高 密度高温 水基钻井 的地区 、新 的构造都会 重复这一 过 全缺乏 竞争能 力 ,对于我 们走 向海 液问题 ;有 机烃 类钻井液 问题等 。
形 象 ,削 弱了竞争能 力 ,降低经 济
效益 。
基类泥 浆处理 剂系列产 品 ,建立适 们 ,我们 已多次 立项攻关并 取得 系 用于 各种地层 条件和满足 工程要 求 列成果 ,积累 了非常丰 富的经验 , 的各 类油基泥浆 系列技术 ,是提 升 且具有较 高的技术 水平 。其具体表 我 国钻 井工程技 术服 务版 块核心 竞 现为 :当我们钻遇 上述各种 技术难 争力 的当 务之 急 ,也成为 当前我 国 题 时 ,无 论表现 多难 ,只要 组织攻 钻井液技术 发展的一个重要 内容 。 关 ,我们 利用现有 的理论和 技术 ,
学院院长。在抗 高温深 井泥浆 、聚合物泥浆技术 、保护 油层 的钻 井、完井
技术 vT JL井壁稳定 、水平 井钻 井技术 、渗流物理化 学、三次 采油技 术、油 , 田应 用化 学工程理论和应用技 术等方面取得 了一批重要成果 。
国陆 上 油气 资源 储 量和产 量 故多 、钻 井周期长 、成本高等 问题 地层 井壁坍塌 、重泥 浆粘附卡 钻 、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进展
在 油 气勘 探 的早 期 , 先 进 行 的 是地 震 普 查 , 用 较 首 采
三维叠前时 间偏移技 术的实现也极 大地丰 富了三维
连片处理配套技术的 内涵 ,使得三维连片处理配套技 术
水平达到 了一个新的高度 ,即形成 了三维连片叠前时间 偏移处理配套技术 。该技术在多个油 田成功应用 ,对油 田的油气勘探 、开发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 1 。 图 )
加 强研 究的 问题 ,如叠 前偏移 算法精度 及保 真度 、各 向异性 处理技 术等 ,以满足 国内外 油公 司的技 术需求 。
关键 词 :地震
数据处理
技 术现 状
发展趋势
展 ,并取得 了优 于常规处理 的效 果 ;三分量数字检波 器
的推 出和众 多采 集项 目的实施 ,也 使三分量地震数据处
的三 维地震数据连 片处理技术 系列 ,它 已成为 当前地震
数 据 处 理 技 术发 展 的主 流 。这 是 由于 油 气 勘 探 的 勘 探 程
l 连片叠前楠 移技术
随 着 PC ls r —C u t 计算机技 术的进步 ,地震 数据处 e
理技 术近几年得到 了迅速 的发展 。 叠前偏移技术 的常规
随着计算机集群技术 、 地震数据 采集技术的发展 , 地
震数据处理技术近年来也有 了长足的进步 ,主要 的表现
是 :叠前时 间偏移技术 已发 展成为常规的应用技术 ,叠 前反演 和属性 体的处理也从研 究走 向实际应用 ;分 方位 角域处理和高保真 、 高精 度地 震数据处理技术 因高 密度、 宽方位 等地 震采集技术的推广和应 用而在实际 中得 到发
规 则化和振 幅相对保持的必要性 ,同时对地震数据规 则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1 引言地震资料连片拼接处理技术对需要连片的地震数据有较多的要求。
当地震数据的前提条件能较好满足连片要求时,便能得到满意的拼接效果。
在以往地震资料采集时,由于受地质勘探目标、经济能力、勘探技术、勘探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相邻区块间地震数据往往不能满足连片拼接前提条件,势必给后来的拼接处理造成困难。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拉美数据处理中心(ADP)的处理人员,通过大量试验、分析、攻关,在综合软件环境下形成并采用了一套系统的连片拼接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三个不同大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连片拼接处理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拼接效果。
本文对这些实际连片拼接处理中取得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2 三维连片处理技术由于不同区块的地震数据采集年度不同、所采用的仪器、观测系统、施工参数(如采集仪器、震源类型、药量、井深、激发组合和接受组合等)和采集时的地表不同,导致不同区块的地震数据在观测系统和覆盖次数、面元大小、方位角、频率、相位和极性、各区块间的时差、原始数据品质、相邻区块间的重叠段长短以及重叠段的信噪比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消除这些差异,一般连片拼接处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在各个单区块内,分别根据各区块地震数据特征,针对性地定义网格,进行最小相位化、叠前去噪、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处理。
利用单块内原始面元网格的优势,在合理统一处理参数的前提下,采用系列地表一致性处理,依次消除因地表因素造成的振幅不均衡、子波不一致、区域性的剩余静校正时差的影响,提高单区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区块间的匹配整合奠定基础。
其次进行匹配滤波和地震数据整合。
通过在不同区块拼接处的水平叠加剖面上求取匹配滤波算子,将所得滤波因子应用于叠前地震数据,经过此项处理后,不同区块拼接处的叠前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和相位都能得到较好的匹配,深浅层的反射波数据都能达到无缝拼接。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简介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简介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数据进行地下结构解释和分析的技术。
传统的地震解释技术主要是基于二维地震剖面进行的,而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则通过获取并分析大量的三维地震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地下结构的空间变化。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获取:通过地震勘探仪器获取地下多个点的地震波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整理。
2.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去噪、滤波、校正等处理,以使其更符合分析要求。
3. 数据解释:利用数据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地下结构解释,包括地层分析、地震相解释、异常解释等。
4. 数据模型:基于解释结果,建立地下结构模型,对地下层位、分布等进行描述和分析。
5. 可视化展示: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地下结构模型转化为可视化图像,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和分析地下结构。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地下结构信息,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地震处理教程——第六章 三维地震勘探
第六章三维地震勘探6.1 引言在油气勘探中,重要的地下地质特征在性质上都是三维的。
例如盐岩刺穿、逆掩和褶皱带、大的不整合、礁和三角洲砂体沉积等。
二维地震剖面是三维地震响应的断面。
尽管二维剖面包含来自所有方向,包括该剖面平面以外方向传来的信号,二维偏移一般还是假定所有信号均来自该剖面自身所在平面内。
虽然有经验的地震解释人员往往可以识别出平面以外(侧面)的反射,这种信号往往还是会引起二维偏移剖面的不闭合。
这些不闭合是由于使用二维而不是三维偏移导致了不适当的地下成像所引起的。
另一方面,三维数据的三维偏移提供了适当的和详细的三维地下图像,使解释更为真实。
必须对三维测量设计和采集给予特别注意。
典型的海上三维测量是用比较密集的平行线完成的。
一种典型的陆上或浅水三维测量是由布设大量相互平行的接收测线,并在垂直方向上布设炮点(线束采集)完成的。
在海上三维测量中,放炮的方向(航迹)叫做纵测线方向;对于陆上三维测量,检波器的电缆是纵测线方向。
三维测量中与纵测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叫做横测线方向。
与二维测量测线间距可达1km不同,三维测量的测线间隔可以是50m甚至更密些。
这种密度的覆盖要求精确地测出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
测量区域的大小是由地下目标层段的区域分布范围和该目标层段能充分成像所需的孔径大小所决定的、这种成像要求意味着三维测量的区域范围差不多总是大于目标的区域范围。
三维测量过程中一般要采集几十万至几百万个地震道,因为三维测量成本高,大部分都用于已发现的油气田的细测。
二维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仍适用于三维处理。
二维地震数据处理中,把道抽成共中心点(CMP)道集。
三维数据中按共面元抽道集。
这些道集用于速度分析并产生共面元叠加。
在线束采集中,共面元道集与CMP道集是一致的。
一般陆上测量面元为25m×25m,海上测量为12.5m×37.5m。
常规的三维观测系统往往使共面元道集中数据叠加的方式变得很复杂。
海上三维测量拖缆的羽状偏离可以导致共面元道集内的旅行时不再有简单的双曲时差。
逆掩推覆体地层钻井技术探讨与分析
西部探矿 工程
21 0 0年第 1 期 0
逆掩 推 覆体 地 层钻 井技术 探讨 与分析
陈志学 q 汪海 阁 , , 徐 林。汪 勇 ,
(. 南石 油大学 , 1西 四川 成都 600 ; . 15 0 2 中国石油集 团钻井工 程技术 研 究院 战略规 划研 究所 , 北京 109 ; 01 5
困难;慢” “ 即机械钻速慢和单只钻头进尺低。特别是窿 9 , 井 逆掩推覆体老地层厚达 39 m, 54 应用 了包括复合 钻井、 效 P 高 DC钻头 、 口牙 轮钻 头等新工 艺 、 技术 , 进 新 但逆掩推覆体老地层平均机械钻速仍只有0 5m h 平 .8 / , 均单 只钻 头进尺 只有 3m, 慢时 日进尺还 不到 4 8 最 m。 2 提高 逆掩推 覆体地层 钻井速 度采取 的途径及 效果 为解 决 巨厚 逆掩推覆 体老地 层钻井 速度慢 的难题 , 通过技术攻关 , 先后 在推覆体地层试验应用 了空气钻 井、 充气 钻井 、 冲钻井及 垂直钻 井等非 常规钻井 技术 , 旋 部分新技术应用见到了明显的提速效果 , 并在玉门逆掩 推覆体地层 进行 推广使用 。
中图分类号 : E 4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O 4 5 1 ( O O 1— O 1— 0 T 2 B 1 0 — 7 6 2 1 )O 1 2 4 1 青西油 田逆掩推 覆体 地层 地质特 点及钻 井技术难 点 1 1 地质特 点 .
逆掩推覆体地 层从上到下 主要为推覆 上来 的石
2 1 空气 钻井 .
等, 其分布深度从 10  ̄40m不等, 00 00 复杂的地质条件 给钻 井施工 带来 了许 多技术难题 。 12 钻井 技术难点 . 青西油 田位于青 西凹陷南 部 , 受祁 连山北 缘逆 冲作 用, 在青 西 凹陷南部形 成 了一 个 大 型 的逆 冲断 裂带 , 由 南 向北依次 为窟窿 山构 造 和柳 沟 庄构 造 。受燕 山期及 喜 山期构造 运 动 的影 响 , 陷南 缘 发 育 一 系 列逆 冲 断 坳 层, 对窟窿山构造切割、 复杂化, 主要大断层为奥陶系与 侏 罗系之 间逆 掩断层 ; 留系与 白垩 系之 间逆 冲 断层 。 志 整个构造地层较陡, 地层倾角最高达 7。 0左右 。由于复 杂 的地质条 件给钻井施 工带来 了许 多技术难题 , 出表 突 现 为“ 、 、 、 、 。具体是 “ ” 斜 硬 跳 磨 慢” 斜 即地层倾 角大 、 断 层多, 井斜 控 制 十分 困难 ;硬” “ 即地 层 十分 致 密 、 强度 高, 岩石可钻性 达到 7 9 , 石密度 达到 2 7 ~ 级 岩 . ~ 3 2/m , . gc 3与花岗岩相似 ;跳” “ 即钻井过程中跳钻十分 严重 , 加不上钻压, 钻具疲劳失效严重 ;磨” “ 即地层研磨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解释技术在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应用中的典型实例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解释技术在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应用中的典型实例邱 健 杨智仁(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 川东地区自1977年发现石炭系气藏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
回顾二十多年的勘探历史,川东高陡构造勘探经历了由低潜背斜到高陡构造,由构造圈闭气藏到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从简单到复杂的的勘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川东高陡构造勘探难度。
首先,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要可靠地查明地下构造形态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再则是石炭系厚度小,变化大,埋深普遍超过4000m,要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可靠地预测厚度十分困难。
因此这二十多年的勘探过程是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勘探技术难题,取得技术发展的过程;与勘探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本文以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典型测线的处理解释为例,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模型,着重介绍该区处理解释技术(这里指针对高陡构造石炭系勘探中暴露的问题,经攻关研究后创建或改进发展的技术方法)以及取得的地质成果。
主题词 四川 东部 构造 石炭系 地震数据地质 条件 叠加 偏移 解释地球物理模型川东高陡构造概况区域构造特征川东高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西以华蓥山为界,东止方斗山,北达城口-巫溪以南,南至南川-武隆以北,面积约55000km2。
多排北东向的条形山脉纵贯全区,海拔700-1300m,其间为低丘,平坝。
气藏。
参考文献1 用户通讯(Jason Basic Trainning).美国APEX技术公司120002 张健,廖曦,马波等1川西白马庙地区侏罗系蓬莱镇组气藏综合评价研究1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12000,53 欧阳永林,汪泽成1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白马调地区蓬莱镇组气藏综合描述1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12002,5(收稿日期2002—08—13) 34 第25卷 第3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川东高陡构造经历长期构造应力作用,褶皱强烈,形成构造的垂向变异及褶皱变形,是四川盆地断裂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有南北向、北东向等6个构造区;有华蓥山-铁山构造带、七里峡构造带、温泉井构造带等10个背斜带,有234个构造圈闭(包括已发现的潜伏构造)。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再处理解释技术在杨营煤矿的应用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再处理解释技术在杨营煤矿的应用【摘要】本文采用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精细解释技术、煤层速度和厚度反演技术,使三维地震资料成果能反映更加接近于实际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岩浆岩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的控制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三维地震;高分辨率;信噪比;岩浆岩肥城矿业集团杨营煤矿在2005年已完成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但勘探地质成果精度不高,按照“高分辨率、高保真度、高信噪比”的原则,采用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再处理,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1 原地震资料情况分析1.1 地震数据采集勘探区内地势平坦,村庄密集,新近系厚度500m左右,观测系统采用8线10炮、48道中间发炮(道距20m)、10m×10m网格、24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使用SUMMIT多道数字地震仪完成勘探面积12.76km2,三维地震线束28束,物理点11893个。
1.2 原地震资料处理存在的问题本区域构造运动剧烈,断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由于受当时资料处理方法、条件的限制,复杂构造处资料成像精度不高,断层断点不清,煤层成像不佳。
受岩浆岩侵蚀的影响,煤层变质为天然焦和无烟煤,致使其反射波能量变弱,信噪比降低。
2 三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再处理2.1 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2.1.1 野外静校正野外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地表高程及地表低(降)速带厚度、速度存在横向变化使得由此产生的地震波旅行时差会对信号的叠加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致使反射波同相轴信噪比下降、频率降低,它直接影响叠加效果,决定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垂向分辨率,同时又影响叠加速度分析的质量。
应用合适的静校正模块和参数,可以消除这种时差,确保叠加剖面的质量。
2.1.2 三维高精度速度分析为控制三维的构造形态,行了三次速度分析,第一次速度分析用于求取第一次剩余静校正量,第二次速度分析用于求取第二次剩余静校正量,第三次速度分析是在三维叠前偏移之后求取。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方法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连接原始数据采集与后续地质成果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物探成果向地质成果的真实再现和精确转化。
复杂山区的地震原始资料受地表起伏的影响,反射波不再是标准双曲线,难以实现同向叠加。
本文通过合理的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方法及其参数,配合其他处理方法,得到了高品质的数据体。
标签:复杂山区;三维地震;数据处理;静校正0 前言地震数据处理是地震勘探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处理流程和参数能够将已有野外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完整地展现给资料解释人员,提高解释精度[1-5]。
三维地震勘探是建立在地表水平,地下介质均匀的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在平原地区,普通的处理流程能够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但对于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区,静校正成为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合适的静校正方法以及其他处理手段,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地表起伏对于反射波同向叠加的影响。
1 研究区概况1.1 地质概况勘探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在沟谷及其两侧附近,基岩大片裸露于地表;山腰及山顶多为厚黄土所覆盖。
由于第四纪以来地壳的不断上升,区内经受强烈的剥蚀和地表水的长期冲蚀切割,地形较为复杂,沟谷纵横,梁峁曲折。
沟谷多呈“V”字型,两侧地形陡峭。
在黄土覆盖的地带,冲沟极为发育,呈树枝状分布,黄土漏斗、黄土柱、黄土崖比比皆是,呈现了典型的渭北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勘探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m2)、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sh1),上统上石盒子组(P2sh2)、刘家沟组(P2l)及第四系(Q)。
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的山西组,主采煤层为3号煤和10号煤。
3号煤煤厚3~8m,大部分区域煤厚6m;11号煤煤厚1~5m,大部分区域煤厚4m。
两者之间平均间距约45~65m。
1.2 地震地质条件勘探区内基岩和黄土均有分布,基岩出露区域较多,滑坡、深沟、峭壁随处可见,攀越困难,且植被较多,黄土区花椒树密集,这些均影响地震测线的布置和接收效果。
三维地震资料二次精细处理技术在新元煤矿的应用
n o i s e r a t i o a n d r e s o l u t i o n a r e i mp r o v e d g r e a t l y , i mp r o v e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3 D s e i s mi c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a t a r a t e , b e c o me e f f e c t i v e
S e c o n da r y Fi n e 3 D Se i s mi c Da t a Pr o c e s s i ng Te c hno l o g y i n t he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Co a l Mi n e
Vo 1 . 3 5, No . 8
2 0 1 7年 8月
中 国资源 综合 利用 C h i n a R e s o u r c e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工 作研 究
三维地震资料二次精 细处理技术在新元煤矿 的应用
c o n t i n u o u s p r o c e s s i n g
阳煤集 团新 元煤 矿位 于 山西省 晋 中市 寿 阳县 , 2 0 0 3 — 2 0 1 3 年 ,其 在多个采 区都开展 了三维地震勘 探 工 作 ,1 0 年来 ,对上组煤 3 # 煤 层进行 开采。探采对 比的结果表明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 的精度 和准确性较 差 ,表现为三维地震解释 的断层 、陷落柱平 面误差较 大, 大于地震 规范的要求 ; 有 的较小构 造未探测 出来 ,
d e c o n v o l u t i o n ,p r e s t a c k t i me mi g r a t i o n a nd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ma k i n g t h e t wo in f e p r o c e s s i n g s e c t i o n a f t e r s i g na l - t o -
高速层推覆体下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及效果
推 覆 构造 是 由冲断 层及 其 上 盘推 覆 体 和下 盘 组合
针 对 该 区 的 浅部 和深 部 地 震 地 质 条 件 , 采 用 束 状 的 观测 系统 进 行 三维地 震 的资料 采 集 。采用 以下施 工 参数 : 规 则束 状 8 线 8炮 观 测 系 统 ( 中点 激 发 ) , 接 收 线 道数 7 2 ×8 =5 7 6 , 道距 2 0 m, 测线 距 4 0 m, 炮 点 距 1 2 0 m, 炮 线距 2 0 m, 纵 向最 大炮 检 距 7 1 0 m, 横 向炮 检
寻找推覆体下的资源 , 勘查其赋存形态和构造 , 采取针
对 性有 效 的勘探 方法 , 可 以 获 得 较 为 理 想 的 勘 探 成 果 。淮 南 煤 田位 于 华 北 板 块 东 南缘 , 煤 田呈 复 向斜 形 态, 轴 部 具 有 次 一级 宽 缓 褶 曲 , 南翼 有 阜 凤 、 舜 耕 山 逆
冲推覆构造 , 部分煤层埋藏在推覆构造之下 , 地震勘探
经过预查 、 普查 、 详查 、 精查 、 采 区 勘查 , 为 探 明推覆 体
下 的煤 层 和构造 做 出了重要 贡献 。 l 地质 概 况
右, 使井 田东界含煤地层几乎全部“ 铲失 ” 。在推覆体
底 界 面 附 近 常形 成 各 种 类 型 的 构造 岩 , 并 伴 有一 些 小 的逆 冲断层 和小 型褶 曲 。
距: 最小 1 0 m, 最大 3 1 0 m, 最 大炮 检 距 : 7 7 4 . 7 3 m, 最 小
而成 的整体构造。逆 冲断层 总体倾斜平缓 , 常呈上 陡
下 缓 的铲 状 或下 陡 上缓 的倒 铲 状 , 也 可呈 陡 、 缓 相 间 的 台阶 状 。上 盘 为 由远 距 离 推 移 而 来 的外 来 岩 块 , 称 推
陆东后河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
52一、前言随着勘探进程不断推进,陆东后河地区已完成三维地震资料覆盖。
但随着勘探目标越来越精细,对地震资料成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叠后拼接资料已不能满足勘探需求。
连片拼接处理技术既能减少勘探资源投入,又能满足地质人员对寻找拼接带位置隐蔽岩性油藏的资料需求,是油田降低勘探投入和开发风险的有效方法。
陆东后河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赤峰市境内.陆家堡凹陷形成于白垩纪时期,包含三十方地洼陷、中央构造带和交力格洼陷三个构造单元,沙海组和九佛堂组为主要目的层。
研究区地震资料由1997年采集的开鲁三维、2007年采集的交力格三维和广发三维及2012年采集的三十方地等四块资料组成。
二、原始资料特征由于采集年限和勘探目标不同,不同区块资料在面元、覆盖次数、采集仪器等采集参数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开鲁三维为1995年一次采集资料,采用四线六炮观测系统井炮激发采集,面元为25m×50m,覆盖次数为30次。
另外三块为二次采集资料,面元均为12.5m×25m,覆盖次数分别为112次、140次、230次,均为可控震源激发采集。
另外研究区地表采集环境比较复杂,包括水库、河道、村镇、沙漠等多种类型,变观频繁,采用统一面元12.5m×25m进行连片处理后覆盖次数最小为10次,最大为360次。
通过对偏移距信息进行分析,不同区块的偏移距分布不均,近、远偏移距缺失严重,主要集中在300-3500m范围内。
为了对原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在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优选8个单炮和四纵三横七条线进行调查。
结合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及地质任务,针对本地区资料拼接区块多,能量、频率、覆盖次数等属性差异大;外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噪音污染严重;有效信号难识别,建模困难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以测井资料等为依据,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建立精确的偏移速度模型,提高沙海组、九佛堂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
三、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1.保幅去噪技术。
地震灾区三维地形景观复建及重现技术
援 、 失评估 、 后重 建提供 决策 支持 。 损 灾
感解 译 , 合相 应地 区地理 信息 , 结 分析 灾情 地 点 、 围及 范 致灾 程度 等信 息 。高 分辨卫 星遥 感 可监 测地 表 1 以 0m
上地 物 的位置 、 状 . 用 于可 监测 灾 区的 L体 滑坡 、 现 可 L I 泥 石 流 、 塞 湖 等 灾 情 状 况 , 监 测 水 库 及 其 大 坝 、 路 桥 堰 可 道 梁 、 镇 、 庄 等建筑 物设施 。 城 村
维普资讯
C IA WA E E OU C S 0 81 HN T R R S R E 2 0 .0
这 些 参 数 的变 化 来 预 测 预 报 暴 雨 滑坡 的 可 能 性 及 危 险 程 度 ,做 到 超 前 预 报 ,以 减 轻 或 避 免 暴 雨 滑 坡 造 成 经 济 损 失 和 人 员 伤 亡 ,并 为 排 水 疏 干 法 防 治 暴 雨
立 灾 区灾 情 时空信 息管 理 与分析 平 台 , 不仅 可分 析 灾情
特 征 、 度 等 地 理 分 布 、 情 的 时 空 变 化 . 且 可 进 行 抗 强 灾 而
灾人 员 、 物资 、 务等组织 管理 。 任 灾情 地理 信息 管理技 术 一方 面支 撑抗 灾 减灾 指挥 .
三维地震二次处理精细解释技术在新集矿区的应用
三维地震二次处理精细解释技术在新集矿区的应用张鸣;杜少能;朱庆伟【摘要】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新方法新技术对老的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分析、解释.这对于提高地震资料的精度和地震勘探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三维连片处理、静校正、提高分辨率等技术,对新集矿区原始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实现了解释范围内落差大于5m的断层、波幅大于5米的褶曲以及对刘庄煤矿7个三维地震发射波异常区和口孜东矿8个三维地震发射波异常区进行了解释,不仅提高了构造解释的精度,也证实了所用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精细解释的必要性.【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3)003【总页数】6页(P96-101)【关键词】三维地震;二次处理精细解释;精度【作者】张鸣;杜少能;朱庆伟【作者单位】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防地测部,安徽淮南 232001;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防地测部,安徽淮南 23200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主要由野外数据采集、现场与后期处理、室内解释三个部分组成[1]。
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由壳牌石油公司首先在路上油气勘探中使用并取得成功。
截止到2002年底,全球仅海洋三维地震总工作量已超过35万平方公里,过去的三维一般是面积较小的三维采集,称为“”邮票“三维”,在实际应用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如三维边界附近不能准确成相,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外石油公司,大规模开展了大面积连片三维采集、处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三维地震工作以来,迄今陆上三维地震工作量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在室内地震资料精细处理技术方面很快,相继发展出了均衡DMO、高精度分频静校正、基于折射波的地表一致性校正等一系列技术[2-6]。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二次精细处理解释在当前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不需要野外重新采集数据,成本低,而对地震勘探的精度却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高邮凹陷公道三维地震勘探二次采集技术
高邮凹陷公道三维地震勘探二次采集技术
段书富;马永乐;侯伯军
【期刊名称】《物探装备》
【年(卷),期】2004(014)002
【摘要】高邮凹陷公道地区为火成岩发育地区,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为提高该区三维地震勘探二次采集质量,对以往的施工及所得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观测系统、
激发药型药量、压制多次波等方面的研究试验,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采集施工、现场资料处理的具体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页数】6页(P92-97)
【作者】段书富;马永乐;侯伯军
【作者单位】中石化集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调查处,江苏,洪泽,223125;中石化集
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调查处,江苏,洪泽,223125;中石化集团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
调查处,江苏,洪泽,223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复杂平原水网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以高邮凹陷YA、ZD高精度三
维地震勘探为例 [J], 晁如佑;张福祥;高春红
2.南堡凹陷高柳地区二次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J], 谢占安;周海民
3.高邮凹陷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J], 范文红;林涨年;曾海东;梁尚勇
4.高邮凹陷南断阶带低信噪比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J], 芮建民;石一青;贾洪顺
5.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技术 [J], 芦欣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二次精细处理技术研究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二次精细处理技术研究王秀荣【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结合巷道揭露情况,分析一次处理剖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二次精细处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采用高精度静校正、叠前多域联合去噪、三维叠前数据规则化、拼接处理及三维叠前精细成像等技术,二次精细处理后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原始资料的利用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5页(P192-196)【关键词】静校正;叠前多域联合去噪;三维叠前精细成像;拼接处理;数据规则化【作者】王秀荣【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北京 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始于199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勘查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其成果在优化矿井采区设计、合理布置综采面、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井下开采的进行,巷道揭露的地质构造与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果有较大的偏差,表现为三维地震解释的断层位置偏差较大、断层的落差偏差较大、煤层产状偏差较大、陷落柱平面误差较大,大于地震规范的要求;有的较小构造未探测出来,甚至有误解释的现象[1]。
原因主要是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静校正、噪声衰减、精细成像等技术做得不到位,使得三维地震成像精度较低,从而使解释的地质成果与巷道揭露有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数据处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地震资料处理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维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技术都由叠后转向了叠前,成像精度大大提高,叠前时间偏移已成为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常规流程,叠前深度偏移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二是预处理、静校正、压噪、速度建模等常规处理技术已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三是复杂地区静校正技术、叠前压噪技术等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理论不断涌现,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成为地震勘探行业发展大趋势。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
左海;魏庚雨;何小松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08(0)S1
【摘要】三维叠前连片拼接处理技术,不是一项单一处理技术,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全面考虑、细致分析、总体把握、分阶段实施"为指导思想。
本文通过综合应用全区网格统一定义、全区统一静校正量计算、全区统一速度场建立、系列地表一致性处理、匹配滤波和面元均化等一套系统的三维叠前连片拼接处理技术,消除不同区块间地震数据的差异,避免各区块边界数据的失真,达到三维地震数据的叠前无缝拼接连片。
连片后的数据体在振幅能量、相位特征、频带宽度等方面自然、合理,在区块间拼接处,反射层的有效反射信息一致性程度有较大提高。
【总页数】9页(P29-35)
【关键词】三维地震;连片拼接;地表一致性处理;匹配滤波;面元均化
【作者】左海;魏庚雨;何小松
【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泌阳凹陷陡坡带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实践 [J], 朱景修;张永华;胡艳革;蒋双喜;李凤琴
2.林甸断陷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及其应用 [J], 初海红;陈志德;黄伟东;赵忠华
3.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J], 孟凡冰;计平;王建军;游洪文;张玉斌
4.三维叠前拼块处理技术在胜南-神泉三维地震资料连片精细处理中的应用 [J], 朱玉香;;;;
5.长岭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方法 [J], 黄棱;杨光大;王加海;李刚;安丽影;赵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释煤田推覆体逆掩构造
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释煤田推覆体逆掩构造曹杰【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2(036)0z1【摘要】在白银市魏家地煤矿,为了查明F1-2断层组走向及其推覆体构造下煤层起伏形态及构造分布情况,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在资料采集以及处理时均采用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获得了品质较高的三维数据体;在资料解释过程中采用常规地震资料解释辅以地震属性解释相结合的手段,解释的推覆体逆掩构造下的地质构造特点比较明显,圈定了断层煤的分布范围.%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trike of Fl-2 fault set and the coal seam undulation morphology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under its nappe structure in the Weijiadi coal mine of Baiyin City, the author conducte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mplex seism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 adopted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obtained high-quality three-dimensional data. In the process of data interpretation, the means of adopting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assisted by seismic attribute interpretation was employed. As a result, the interpreted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appe overthrust structure are fairly obvi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fault coal is delineated.【总页数】4页(P137-140)【作者】曹杰【作者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逆掩断层地区的应用及效果 [J], 吴博;王玉珏;吴有信;马克娜2.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逆掩断层地区的应用及效果 [J], 吴博;王玉珏;吴有信;马克娜3.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成果准确率评价标准探讨 [J], 魏书宏;王建青4.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解释煤田推覆体逆掩构造 [J], 曹杰;5.浅谈几种地震属性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应用及效果 [J], 刘建;席井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释 、构 造 特 征 分 析 等 研 究工 作 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 键 词 ] 高 陡地 层 ;逆 掩 推 覆 ;静 校 正 ;叠 前 偏 移 ;叠 后 偏 移 ;精 细 速 度 分 析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 P 3. 4 6 1 4 [ 献标识码]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00—95 (0 2 3— 0 0 5 7 2 2 1 )0 0 6 —0
中 国西 部地 区 如塔 里 木 、吐 哈 、克 拉 玛 依 、玉 门 等 油 田部 分 区 块 地 层 高 陡 ,地 面 海 拔 在 1 0 ~ 00
3 0 m 之 间 ,最大 高差达 3 0 m。工 区地表 被砾 石 戈壁 覆 盖 ,地 层 倾 角 陡 ,地 形 地 貌 复 杂 多 变 ,断崖 50 00 断坎较 多 ,山体 陡峭 。岩性 多样且 变化 快速 ,油 藏埋 藏较深 ,如塔里 木 哈得 油 田平 均埋 深 5 0 m 以下 ; 00
区 的三维地 震资 料进行 了重复处 理 和处理解 释一 体化 研究 工作 ,这将 是进 行 区块地 质研 究和 油 田勘探 开
发研 究攻关 的关 键 ,也是 进行油 田基 础研究 工作 的根 本 。
1 存 在 问题 和 处 理 重 难 点 分 析
1 1 存 在 问题 .
由于研究 区地 表高程 变化 剧烈 、表层 地层 倾角 大 、产状变 化快 ,地 表类 型复 杂多样 、表层结 构 复杂
构造 复杂 ,如玉 门窟 窿 山油藏 山前推覆 逆掩 体 和新疆 克 拉气 田的高 陡 逆掩 推 覆 带 ;储层 厚 度 差 别较 大 ,
如 哈得 油 田的深 埋超 薄 ( . ~1 5 1 0 . m)储层 。以上这些 复 杂 的地 表地 貌和 区块 地 震地 质 特征 ,给三 维地 震资 料处 理解释 工作 带来 了很大 难度 ,也 给 构 造 和地 质 特征 研 究带 来 了一定 的不 确定 因素 ] 。因此 , 针对 上述 地表及 地下 地震 地质条 件双 重复 杂性 的特点 ,应 用 目前 国内外 先进处 理技 术和 手段 ,对 西部 地
[ 要 ] 中 国西 部 部 分 地 区地 层 落 差 大 ,地 层 倾 角 陡 , 断崖 断 坎 较 多 、地 表 条 件 复 杂 多样 ,给 三维 地 震 资 摘
料 的采 集 和 处 理 工 作 带 来 了很 大 的难 度 , 同 时 也 给 构 造 和 沉 积 储 层 研 究 工 作 带 来 了 很 多不 确 定 因 素 。 针
方面:
1 静校 正 问题 由于地 表高 程起 伏较 大 ,低降 速带厚 度 变化较 大 ,表层地 层倾 角大 ,产 状变 化快 , ) 地表 速 度变化 快 ,因此 求取 准确 静校 正量 的难 度大 。
2 信噪 比 问题 ) 工 区地 表条 件 复杂多 变 ,地层 出露部 分地 形 起 伏剧 烈 ,地 表 风 化严 重 ,土 质 干燥
钊( 享
马 彩 琴 ( 北京温菲尔德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109) 11 0
)
万 德 辉 ( 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录井国际 项目部, 北京100) 1 0 1
马 J 利 ( j 生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吐哈经理部, 新疆 哈密 89 9 30 ) 0 杨 建委 ( 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新疆 鄯善 880) 322
[ 收稿日期]2 1 0 1—1 一2 l 7 [ 者 简介 ]郑 应 钊 ( 9 1一 ,男 ,1 9 作 17 ) 9 4年 西 北 大 学 毕 业 , 高 级 工 程 师 ,博 士 生 , 现 主 要 从 事 质 量 管 理 工 作 和 石 油 地 质 综 合 研 究
工作 。
Hale Waihona Puke 第 3 卷第 3 4 期 多 变 ,地 下地层 由断距大 、破 碎严重 的断 裂控 制 ,具 有 明显 的逆掩 推覆 特征 。这 种地 表及地 下地 震地 质
条件 的双 重复 杂性 ,极不 利于 地震 波 的激 发 和接收 ,同时也造 成严 重 的静校 正 问题 ,使 研究 区的地震 资 料 品质较 低 ,资料保 真度 不够 ,偏 移归位 不 到位 ,从 而 造成岩 性研 究 、构造研 究 的可靠 性 降低 ,油 田地
郑 应 钊 等 :高 陡 逆 掩 推 覆 地 层 三 维 地 震 资 料 重 复 处 理 技 术
・ 1 6 ・
质特 征 的认识难 度 加大 j 。
1 2 处 理 难 点 及 重 点 分 析 .
通过 对研 究 区三维地 震 资料 的原 处理结 果 、处理 报告 以及 一体化 报 告进行 分析 后认 为 ,原 处理 结果 存在 信 噪 比较 低 、保 幅性较 差等 问题 。笔 者认 为研究 区三维地 震资 料 的处理难 点 和重点 主要有 以下 3个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1 年 3 02 月
第3 4卷 第 3 期
6 ・ O
J u n l fOi a d Ga e h oo y Ma. 0 2 Vo. 4 No 3 o r a l n sT c n l g o r 2 1 13 .
高 陡逆掩 推 覆 地 层 三 维地 震 资料 重 复 处 理 技 术
对该 类地 层 三 维地 震 资 料 处 理 的 难 点 和 重 点 问题 , 采 用 静 校 正 、 叠 前 多 域 去 噪 、 叠 前 时 间偏 移 、 相 对 保 幅处 理 、相 位 一体 化 处 理 和 精 细 速 度 分 析 等 三 维 地 震 资 料 处 理 技 术 , 结 合 区域 地 质 特 征 研 究 成 果 ,对 我 国 西部 盆地 部 分地 区 三 维地 震 资 料 进 行 了重 复 处 理 。 新 、 旧处 理 结 果 相 比 ,其 浅 层 信 噪 比 有 所 提 高 ,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