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高分宝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资料 高分化学基础知识宝典(上下册)
宿松县坝头学校化学基础宝典班级姓名基础打得好,高分就向你招手!(余博整理版 2019.2.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是:造纸、烧制陶瓷、制黑火药、冶炼铜器铁器、酿酒等等。
2、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独立的科学)的标志: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核心: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历史上伟大的化学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创立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创立分子学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通常指生产原料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不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最好是零排放),生产的产品对环境、对人体友好。
其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第一单元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2、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如铁生锈、木炭燃烧、面包发霉等。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同时会发生物理变化。
5、化学变化发生一般会伴有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等。
6、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等。
例:木炭能燃烧、钢铁会生锈,氧气可以助燃等。
7、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8、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如“通常状况”或“标准状况”。
9、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区别方法;描述过程中有“是、能、会、可以”等词的是物质的性质。
初二学生化学掌握提分宝典
初二学生化学掌握提分宝典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已经进入了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阶段,掌握好化学知识对于提高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初二学生化学掌握提分的宝典。
一、注意理解基础概念学习化学的关键是理解基础概念。
初二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基础概念。
首先要了解元素是指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的基础。
其次,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需要学会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的书写。
此外,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初二学生应该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与反应类型。
二、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
初二学生应当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课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同时,要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与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课后,要认真总结实验结果,学会如何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分析。
三、积累知识要点初二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知识要点。
化学是一个内容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学科,考试中往往会涉及不同的知识点。
初二学生应该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考其他辅助教材,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备考考试时,重点复习这些知识要点,做好针对性的复习。
四、理解与应用化学公式化学公式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初二学生需要掌握好化学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化学公式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合物的成分与结构的,可以通过学习元素的组成与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来理解和记忆化学公式。
初二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联系,以及做一些拓展与应用题,提高化学公式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初二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在化学课堂上,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上提问的机会,积极回答问题。
化学宝典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宝典(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
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是攀登的绳索)1、决定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2、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沉淀Cu(OH)23、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4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5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6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来冶炼金属3CO+Fe2O3===2Fe+3CO2)7、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8、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9、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加入肥皂水10、硬水软化的方法:①生活中:加热煮沸②实验室:蒸馏1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1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13、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15、加入明矾的作用:吸附悬浮颗粒物使之沉降下来16、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②滤纸破损③烧杯不干净17、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18、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9、阳离子: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铝离子Al3+、亚铁离子Fe2+、铁离子Fe3+、铵根离子NH4+、;20阴离子: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2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22、地壳中前四位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O、Si、Al、Fe2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24铁生绣的条件是铁和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25、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26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2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化学中考宝典参考答案
化学中考宝典参考答案化学中考宝典参考答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
在中考中,化学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
下面是化学中考宝典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D2. B3. C4. A5. C6. B7. D8. A9. B 10. C二、填空题1. 氢2. 氧3. 氢氧化钠4. 氧化钙5. 电子6. 原子核7. 电子云8. 正负电荷9. 金属10. 非金属三、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错误四、解答题1. 铁的原子序数是26,电子结构为2, 8, 14, 2。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得知铁的原子核中有26个质子和26个中子。
铁的化学符号是Fe。
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3. 离子方程式: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离子方程式:Ca(OH)2 + 2HCl → CaCl2 + 2H2O五、实验题1. 实验步骤:a. 取一小块铁片,用砂纸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b. 将打磨后的铁片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c. 将试管加热,观察铁片的变化。
2. 实验结果:a. 铁片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会产生红棕色的铁(III)氧化物。
b. 实验结束后,铁片会变得比原来重,因为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铁(III)氧化物。
六、名词解释1. 化学键:指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由于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化学连接。
2. 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物质的氧化状态的改变。
3. 酸碱指示剂:指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常用于酸碱滴定等实验中。
七、综合题1.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照元素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反映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它的主要特点有:a.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
中考化学基本知识宝典
中考化学100句1. 烹调食品时使用中国铁锅,可摄入铁元素,防止缺铁性贫血使用加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大。
补钙可防止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
2.碳酸氢铵(NH4HCO3)受热属于分解反应,不是挥发(挥发是物理变化)。
3.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如光合作用)或释放(如燃烧、干电池放电、中和反应等),有能量的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三态转化等)。
4. 镁粉可用作烟花和照明弹;磷可用作烟幕弹、发令枪弹药。
5. 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 仪器洗净标志: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形成均匀水膜)。
7. 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O2—21%,N2—78 %,稀有气体—0.94%,CO2—0.03 %,其他成分—0.03%。
8. 常见混合物: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矿物、溶液、化石燃料、合金等。
9. 常见的保护气:N2、稀有气体、CO2。
10. 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SO2、氮氧化物(不含CO和CO2)。
11. 燃烧主要现象:S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O2中)蓝紫色火焰C —(空气中)发出红光;(O2中)发出白光Fe —(O2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Mg—(空气中)发出耀眼白光12. 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根据沸点不同,氮气沸点更低先蒸发,是物理变化)13.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固-固或固-液)、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毒性等14、气密性检查时,应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
长颈漏斗:(加水形成液封)先夹止水夹,再加水,若形成稳定的液面差,则气密性好。
分液漏斗:先夹止水夹,再往分液漏斗中加水,若水面不持续下降,则气密性好。
15. 排水收集氧气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O还原Fe2O3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停通CO;16.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浓度、接触面积等。
XX中考化学复习高分宝典
XX中考化学复习高分宝典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局部,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复分解反响、特殊反响。
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
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
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
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
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稳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稳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根底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
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
做过的讲过的题目根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标准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考前五天,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写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回归根底。
把书本浏览一遍,把套餐及做过的试卷多看看,曾经的错题多想想。
在看题的过程中,想想知识、想想方法。
该过关的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再去过一遍。
初三学生化学高效提分宝典
初三学生化学高效提分宝典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科目之一。
想要在化学考试中取得高分,除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坚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一些高效的学习技巧和独特的学习宝典。
本文将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些化学学习的高效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快速提高化学成绩。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化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知识之上的学科,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进阶内容。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该注重对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等基础概念的学习与掌握。
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查阅参考书籍等方式巩固基础知识,以确保学习的牢固性和深度。
二、掌握解题要领化学考试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是解答题或计算题,因此掌握解题的要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在解答题时,应注意理清思路,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
首先,仔细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和给出的条件。
其次,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思路,有条理地陈述解题步骤和推理过程,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最后,将答案表达清楚,使用准确的化学术语,注意书写规范和清晰度。
三、善于总结归纳化学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其中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善于总结和归纳各种化学概念和规律,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或笔记。
通过将知识点分类整理和串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从而在考试中更容易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
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化学知识繁杂,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复习化学知识。
可以将每周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形成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学习过度造成疲劳和压力。
五、多做练习题化学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题。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利用各种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可以通过做课后习题、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方式进行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
化学第六章满分宝典
第六章满分宝典1.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制取装置【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制取装置,主要是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它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其中,发生装置又分为“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收集装置分为“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装置.具体如图所示: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有:1.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为了便于氧气的导出,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2.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同理可知,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气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氧气中混有空气.当瓶内收集满氧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备用即可.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一定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以防瓶内的空气排不干净),还要注意用毛玻璃片盖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气体进入瓶内);否则,会使收集的氧气的纯度不高.不过,这样收集的氧气的纯度确实不如用排水法收集的高,但是比较干燥.【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氧气的制取装置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组装装置,也可能是选配或者选择装置,还可能是评价装置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不过以实验探究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和给出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来选配或者选择装置,以及评价装置或者推断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性质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氧气的溶解性、密度等;还要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或者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用固体及固体混合物加热反应的原理时,选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用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的原理时,选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性质,可选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反应的性质,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装置.另外,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可以来组装相关的装置,或者评价给出的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制取装置来推断氧气的制取原理、氧气的性质、仪器的名称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识点的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概言之,就是碳元素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自然界中循环.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也就是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变为氧气;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例如,生物呼吸、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可燃物燃烧和物质缓慢氧化等),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碳循环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自然界的碳循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其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作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用排水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还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让学生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可能是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画出、分析、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上图中的标号a、b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另外,有时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操作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4.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案,可能是用图示的方法画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示意图,也可能是给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装置,还可能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实验方案,画出或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装置示意图,以及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集气瓶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画出、选配、选择或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装置.另外,有时根据实验装置示意图或直接要求回答常见仪器(如集气瓶等)的名称,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来推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等;有时还会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或给出的检验和验满装置示意图)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实验注意事项等.5.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知识点的认识】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作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来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可能是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画出、分析、评价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所用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另外,有时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是: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又得到另一种副产品氧化钙(CaO;即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高温¯CaO+CO2↑.【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化学方程式),以及对该变化过程的理解(即对该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并且,经常和生石灰(或氢氧化钙)的制取联系起来考查,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的反应原理,并且一定要理解该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0.144g/100g水(25℃).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 Pa 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放,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干冰”在1.013×105 Pa、﹣78.5℃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可用作制冷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分析、推断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并且,还经常考查其固态形式﹣﹣干冰的制冷作用;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推断其收集的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的方法,以及干冰的制冷作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8.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二氧化碳无毒,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 5.二氧化碳与水被绿色植物利用,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灭火”、“呼吸作用”、“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或高炉炼铁”、“光合作用”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二氧化碳的前三个化学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9.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如图所示:也就是,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用作化工原料和气体肥料,其固体(即干冰)可作制冷剂.可见,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掌握情况.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联系着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考查其具体用途,或者是反过来考查学生对其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它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相互联系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做这方面的题时,要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10.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客观地说是两方面的,也可以说,二氧化碳真的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方面是:它能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不利的方面是: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再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森林遭到破坏等)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就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现在这一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多(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使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还有,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是,也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水蒸气、云量、颗粒物有可能抵消温室效应.总的说来,对温室效应及其长期影响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切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例如,人类应该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相关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二氧化碳的作用、性质”、“光合作用”、“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二氧化碳的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以及相关信息等,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小(密度为l.25g/L,空气为1.293g/L),熔点是﹣199℃,沸点是﹣191.5℃.【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分析、推断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此时还要考虑一氧化碳。
中考化学知识点宝典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生改变等 伴随现象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及溶液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的结晶等
说明
第五部分 化学计算.................................................................................................................... 50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 50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50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 ............................................................................ 51
初中化学
知识点宝典
1
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1 一、认识化学学科 .................................................................................................................. 1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1 三、物质的多样性 .................................................................................................................. 2 四、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3 五、质量守恒定律 .................................................................................................................. 4 六、化学方程式 ...................................................................................................................... 4 七、微粒构成物质 .................................................................................................................. 6 八、物质的表示方法 ............................................................................................................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高分宝典秘籍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⑪金刚石、石墨:C ⑫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五、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