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纲要》 创新高职办学体制机制——以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义。
关键 词 : 革 ; 改 高职 院校 ; 制机 制 ; 度 融 合 体 深 中 图 分类 号 : 7 0 G 1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1 6 2 1 )8— 4 0 10 4 5 ( 0 1 0 0 7— 2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 “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足人民群
建立职教集团化办学理事会: 由政府牵头, 成立以职业学
校、 教育、 财政、 经贸、 、 发改 农业、 畜牧、 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 和企业 、 商) 协( 会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理事会。 主要职责是研究学校新专业开办、 人才培养规格 、 校企合作等 重大方向性问题, 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筹措经费建立学校发展
育,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00 22 2 1 — 00年)》 强调 :要建立健全政府 “ 主导、 行业指导、 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 学法规,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指明 ” 了方向。许多高职院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特别是国家
3理事会实行重大事项会议议定制度。理事会定期举行 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 形成产业搭台、 政策引导、 技术链接、 校 全体会议, 集中研究、 解决校企合作办学过程 中存在的各类重 企唱戏的利益驱动机制。 大问题。相关的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 由理事长或副理事 3 由校企合作项 目 . 部组织各成员单位通过组建校企合作 长召集相关的部分成员单位集中研究、 解决相关具体问题。 网站、 信息资源库、 设立校企合作论坛等形式, 加强相互沟通, 促进资源共享, 形成信息畅通、 互为优先的资源共享机制。第 三、 深化 内部人事 分配制度 改革 人力资源共享。一是校企双方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 相互 1调整机构设置。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 根据学院 公开人力资源信息; 二是作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企业 , 可优先

市场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探析

市场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探析

市场化导向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探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大众精英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本文以职业教育职场化发展模式为研究内容,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培训,切实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的职教体系,开拓区域社区教育市场,促成职业教育国际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高职院校通过急速扩张的规模效应,使高职教育的受众逐步从精英走向大众。

在大众化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选择接受适合自己的高质量教育的权利。

因此,高职教育只有顺应大众需求,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一)高职教育市场资源广阔《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输送了近6000万名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

目前,我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迈上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

高职院校面对巨大的未开发、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务必要抓紧时代发展的契机,开发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服务各行各业。

(二)高职教育市场竞争加大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其中职业教育内部的竞争表现在一是各职业教育机构之间在生源上的竞争及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这两方面的竞争实质上是各职业教育机构在办学质量、效益、水平上的竞争。

职业教育内部的有序竞争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较差、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三)高职教育市场区域性特点明显《纲要》提出,我国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务必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终身教育视角下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终身教育视角下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获得为主。
积极性 ,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 企业接收教师实践 , 鼓励 或通 过从企业 、 行业聘请 能工 巧匠 和技 术骨 干 , 加大兼 职教师 的
比例 , 打造 “ 双师” 结构的教师团队。
26 总结 国家示 范性高职院校和 国家骨干高职 院校 的建设 . 成果 , 发挥其 引领 、 示范和辐射作用
说, 规模快速扩张 的阶段 已经过去 , 现在进入 了提高质量 、 加 强 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 。 高等职业 教育“ ” 内涵 建设方 向” 的 确定 , 志着高等 职业 教 育 的工作 重心 发生 了根本 性 的转 标 变 。《 教育规划纲 要》 明确提 出 :22 , “00年 形成 体现终身 教 育理念 、 和高 等职 业教 育 协调 发展 的现代 职业 教育 体 中等
截至 目 , 前 中国中、 高等职业学校共有 1 0 6 0 多所 , 0 年招 生 11 0 0多万人 , 在校生保 持在 300多万 人 , 高等职 业 0 中、 教育规模分别 占到 了高 中阶段教育 和普 通高等 教育规模 的

见》 教高[ 06 1 ( 2 0 ]6号) 文件明确指 出 : 对高等 职业教育 来 “
就要首先做到 , 教师要 “ 能讲 会做 ” 。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 的
导教 学, 出受教 育者 的学习主体地位 突 多元智能的人才观研 究指 出 : 只有 智力类 型不 同 , 人 没 有智力能力高低之 分。职业 教育 的教育对 象 , 一般来 说 , 其 空 间视觉 、 身体动觉 以及音 乐节奏 等方 面 的能力较强 , 这就 决定 了其课程内容应 该 以从 业 中实 际应用 的经验 和策 略的
系, 满足人 民群众接 受职业 教育 的需求 , 满足经 济社会对 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的需要 。 在 我 国深入 贯彻落实 科 ” 学发展观和“ 十二五” 规划 的过程 中,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

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教育教学
高职 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研 究
陈 宁 张 曼 时耀敏 黄 娟
4 0 1 5 2 0 ) ( 重 庆 工商 职业 学 院 ,建筑 工程 学 院,重 庆
摘 要 :建立现代新型大学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是当前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升级的迫切要求,切 实承担起培养符合我 国产业 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需要 的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使得学校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不能仅仅依附于普通 高 校的相 关研 究进行。高职院校真正建立起符合 自身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不仅实现 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 ,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 三 中全会提 出的我 国职 业教 育发 展要 求 , “ 加快 现代 职 业教 育体 系建设 ,深化 产教 融合 、校 企 合作 ” 的具体 措施 。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体 制; 机制 ;创 新 1 前 言
职业院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现代职业 教育治理体系 的完善 , 在优化学校的治理结构 ,形成具有 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上期 望取得 了明显成效。 高职院校 的发展应 以创建国家特色院校为主线 , 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 ,以创新校 企合作模式为突破 口,大力加强 内 涵建设,创建特色 ,打造品牌。通过强化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创 新办学体制机制,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主动适应 当地经济发展方 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跟踪 当地

4 筑牢根 基夯 实人才培养 的 “ 宽度” 高职院校应始终把 学生潜能 的激发 、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 的提高,作为学生发展 的基点,全方位打造学生成就职业 理想的立体 平台,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成为梦想腾飞的动力之源 。 学院在新的体制机制下,按 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 目 标、 人才规格、课程体系 、教学 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形成 “ 三个 融合 ”的人才培养模 式。在一个培养的周期 内,将高素质技术技 能人 才分 为基本能力 、专 门能力 、综 合能力三个 层次 ,按 照由低级到 高 级 ,单一到复合,通过课堂 的讲练结合、职场 的工学结合、网络在 线 的自学等学习方式,同时融入学校考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培养 高素质技术高技能人才。 “ 三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学校教学和 企业生产 的实际需要,大力探索创新实践,以任务 引领和企业真实项 目为载体 ,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改革 教育教学 内容 、开发实训设备 、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实训实践基地 , 形成 了各具特色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和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三段能力融合环节 ,通过 “ 通用能力+ 专 门能力十 综合能力 ”的 深度融合 中,从而达到培养过程 的阶段性 ,技能培养的递进性和教学 管理的灵活性 [ 3 ] 。在学生评价环节 ,推行三种评价的融合 ,解决 了 评价单一的瓶颈 。学院 以职业 能力为核心 ,建立学校评价、企业评价 和社会评 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 以考试 内容,考试形 式和考试效果分析为重 点的考核评价改革,形成教师评 价与学生 自我评价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 结合,笔试、 口试与答辩结合,职业 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 、 参加职业资格 鉴定考核 、参加技能大赛等开放的、多元的考核评价体 系 。在三种学习环境 的融合环节,实现了课堂教学环境,学习过程 与 工作过程相融合;在 网络教学环节,是建设混合学 习模式课程资源 的 融合 ,以多种教学模式 ,实现网络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从而 提升 学生的核 心竞争力 。学 院还积极发挥技 能大赛 引领 作用 ,坚 持 “ 以赛促建、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练 ”的原则 ,创新构建职 业技能竞赛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 ‘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与评价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与评价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与评价机制研究摘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剖析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建立产教共建共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提出保障产教融合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实现路径评价机制职业教育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于企业需求。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紧密对接,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指明了重要方向[1]。

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健康有序地发展,分析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其实施路径,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和发展路径,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已经进入深入实施阶段,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以及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产教融合也已经在多个地域实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等。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企共建基地数量不断增加,全国各地积极作为,稳步推进实习实训资源建设,不断拓宽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校企共建基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办好高职教育要坚定四个自信——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

办好高职教育要坚定四个自信——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
● — ● — ● ● — — 一 j 匕 方 经圃回 询国
以 黑龙 江职 业 学 院 为 例
冯 玉龙
(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要 : 当前 , 党和 国家把发展 职 业教 育摆 在 了更加 突出的 位置, 办好 高职教 育要 坚定 四 个 自信 , 一 是 坚定 “ 低 成本 扩 张和 内涵式发展 相 结合 ” 的办 学道路 自信 ;二是 坚定 “ 立足产 业 、 携手 行 业 、 服务 企 业 、 成就 职 业” 的 办学理 念 自信 ; 三是 坚定 “ 一体 两 翼 ” 的 办 学模 式 自信 ; 四是 坚定 “ 以改革促 发展 、 以改革增 活力” 的发展 动 力 自信 。 “ 四个 自信 ” 既是 对 高职教 育规 律 深入 探 索 、 思 考 的收获 , 也是 高职 院校发展 的 实践经验 总结。 一 关键词 : 办好 ; 高职教育 ; 四个 自信 中图分 类号 : G 4 6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9 1 3 X( 2 0 1 3 ) 0 3 — 0 0 0 1 一 O 1
党 的十八 大报告指 出 :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理 论 体系 ,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制 度 , 是党 和人 民九 十多 年奋 斗 、 创造 、 积 累 的根 本成 就 , 必须 倍加 珍惜 、 始终坚持、 不断发展;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 自 信、 理论 自 信、 制度 自信。“ 三个 自 信” 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 态的新要 求 。 “ 三个 自 信” 源于对 国际国内形势 的清 晰判断 , 对 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 的坚 定信 念 , 体现 了对世 情 、 国情 、 党 情 的深刻 把握 、 对 民族命 运 的 理性 思考 、 对人 民福祉 的责 任担 当。“ 三个 自信 ” 可 以说是 十八大 报告 的核 心 , 也是学 习十八 大精 神的重 点 。中共 中央《 关 于认 真学 习宣 传贯彻 党 的十八 大精 神 的通 知 》 要求 , 学 习宣传 贯彻 党 的 十八 大 精神 , 要紧 密联 系 本地 区本 部 门工 作实 际 , 与深 入调 查研 究紧密 结合 , 坚 持学 以致用 、 用 以促学 , 把党 的十八 大精神 落实 到经 济社会发 展各方面 。 作为 高等教育 的重 要组成部分 ,我 国高职教 育经过 十

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政 行校企 合作 办学 体制机制 创新
“ 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是一种政府、行业 、学校和企业 四方 ①务 本 性 原 则 ・ 联动的合作办学模式 ,是实 现合作办学 、共 同培养人 才、合作研 发 、 “ 政行企校” 四方合作机制 的构建 不能脱离其 根本 目的 ,即为 了 共享资源 、人员交流 、信息互 通 和共 同发展 的一 种有 效 模式 。教 育 促 进 “ 政 行 企 校 ” 四 方 的共 同发 展 ,不 能 偏 重 于 某 一 方 ,如 学校 的发 部 、财政部提出 :“ 地方政府 与行业企业 共建高职 院校 ,探索建 立高 展或企业 的发展 。机制的建立使行业企业在与学校合作 的过程中 ,自 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 ,形 成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成果共享 、责任 身也得 到发展,企业发展增加了人才的需求量 、促进 了区域 经济的繁 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 娄底职业 技术学 院以 国家 骨干高 荣 ,政府 的税 收也得到 了提高 ,从而形成一个 良性 的 自我适 应和调节 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组建了 “ 娄底 职业 教育集 团” ,创新 了 “ 政 行校 的 过 程 。 企 ” 四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 制机制 ,促进 了校企间的 “ 合作办学 、合 ②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 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研 发、合作发展 ” ,实现了多方共赢 。 机制 的建立要注重政行企校四方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不 能通过牺 1 .高等职业教育 “ 政行校企”合作 办学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牲某一方 的利益来换取另一方的利益 ,要掌握好一个 度的问题 ,如果 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政行校企 ”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的研 牺牲了某一方 的利益 ,机制的运行将 缺乏持续发展 的动力 ,即使建立 究和实践起步较晚 ,高职院校与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积极性 高 ,关注较 起 来 也很 难 坚 持 。 多 ,而企业主动参与的 比较少 ,职业 教育仍 以学校教育 为主 ,校企合 ③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 作仍处于浅层次水平 ,学校与生产企业之 间还存在较大鸿 沟。主要体 要求政行企校 四方机制建立的时候要有一个预期 ,即对 未来 的科 现在 : 学的预见性。如果预期工作没有做好 ,当外部环境发 生变化时 ,机制 ( 1 )地方政府 和主管部 门的认识和角色定 位不明 , 校企合作缺乏 的运行将会 陷入 困境 。机制的构建又是 一项长期 的工 作,也有不断创 政府引导和制度保 障 ,职业 教育 的法律 法规 中指令 性条 款较 少。 同 新 的 过程 ,社 会 环 境 不 断 发 展 ,人 的认 识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机 制 也 要 随 时,缺乏政策激励 ,政府在政策支持、经 费资助 、宏观协 调和质量认 时 作 出 相 应 的调 整 J 。 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 3 )牵头组建 “ 娄底职业教育集团” ( 2)企业 与学校 价值取 向不一致 ,利润最大化 、提高经济效益是 为使校企合作 深入开展 ,学院于 2 0 1 1 年l 1月牵 头组建 了包括 2 9 其 根 本 目的 ;而 学 校 的 主 要 目的 是 培 养社 会 需 要 的人 才 ,追 求 人 才 培 家行业企业 、科研 院所 、职业院校在 内的 “ 娄底 职业教 育集团 ” 。集 养质量和办学的社会效益 。双方在合作动机 和合作利益 的追求上存在 团成立后 ,依托 产业 ,联合企业 ,加强学校 与企业 、 学 校与学校 、学 较大差距 ,导致校企合作办学出现 “ 学校一方热 、企业一方冷” 的现 校与地方政府的联 系,整合 教育 资源 ,实 现资 源共 享。按 照平 等 自 象 ,校 企 合 作 难 以 深 入 。 愿 、互惠互 利、共 同发展 的原则 ,继 续 发展 和扩 大集 团理事 成 员单 ( 3 )学校缺乏主动服务 意识 ,服务企业的能力弱 ,企业缺少合作 位 。先后在我院召开了集 团第一届 、第二届 理事大 会 ,新增企业成员 育人 的责任感 ,校企 普遍 缺乏源 动力 ,导致校 企合 作难 以达 到高水 单位 6家 ,日前该集 团成员单位 3 2家 。 平 、深 层 次 。 按照高等职业 教育 的 实践性” 、“ 职业性 “ 和”开放性” 特点 , ( 4)没有有效 发挥行 业指 导作用 ,行业 及行业 协会 等在合 作办 职教集团和企业 在各方 面开展 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省教育厅 和省煤炭 学 、育 人及专业建设 中的指导地位不突出。 行业协会的关心 、帮助 和支持下 ,在集团理事会 的领 导下 ,在全体理 由于这些 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校企之 间始终 难以真正形成 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 娄底职业教育集 团” 积极主动 与企业 、行业 良胜互动 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 进 而制约 了高等 职业教育工学 沟通 ,实现职业 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训 室、实训基 地等短缺资 结合人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源 的共享 ,成员企业为成员校学生实习 、实训及双 师素质教师培训提 2 .“ 政行企校” 四方联 动机制 的创新 供支持 ,建立新 型的校企 合作实训基 地 ,在企业生 产允许 的情况下 , 然而 ,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 不容易 ,很多学校 成员企业尽可能为成员 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和专业 教师社会实践 岗 已经作 了不懈 的努力 ,但始终摆脱不 了 “ 学校热 、企业冷 ” 的局 面, 位 ,成员企业及时向成员 院校反馈毕业生的需求信 息 ,配合院校做好 多数校企合作仍停 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 供、员工培训 的层 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员 院校为 成员 企业提 供企业 文化 宣传 、员 工培 面上 。从根本上来讲 ,学校和企业是相互平等的单 位 ,如果单靠学校 训 、人力资源及科研开发支持 。 努力是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是关系 国家技 3 .“ 政行校企”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成效 能型人 才培养 的一个社会公共命题 ,并非仅仅是一个教育命题 ,应将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 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创新 ”政 行 其放在更高 的国家 战略、国家制度层面上去审视 和完善 。因此 ,必须 校企” 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新 途 建立起一个政府 、行业 、企业 、学校四方联动的长效机制 ,即 “ 政行 径 ,培养 了大批高技能技 术型人 才,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企校 ” 四方联动机制 ,才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 到根本 的解决 。 ( 1 )合作育人途径 明显增多 在 “ 娄底 职业 教育 集 团”推 动下 ,校 企共建 了 4个 “ 校 中厂 ” ( 1 )建立 “ 政 行企 校 ” 四方 联 动 机 制 的 必 要性 机制是事 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是 以一 标 准化生产基地 、3个 “ 厂 中校”教学 基地 、5个 “ 教师工作站”,3 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 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 个 “ 企业技师工作站 ” 。在 “ 校中厂” 、“ 厂中校”基地完成学生 的专 用。按机制运 作的形式划分 , 可将机制分为三种 :一是行政计划式 的 业教学和顶 岗实 习等 ,在 “ 教师工作站 ” 、“ 企业技 师工作站 ” 实现 运行机制 ,即以计划 、 行政 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 ;二是指导 式 学 院教师 的企业锻炼 、企业技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共享人力 资源 、共 的运 行机制 ,即以指导 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 监 同培养人才等 。 督式的运行机制 ,即以监督式 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 的关 系。机 制 2 0 1 3年 ,企业技术 骨干 进驻技 师工 作站完 成专 业教 学 2 9 3 1 8学 建立的载体 ,一靠体 制,二靠制度 。也就是说 ,通过建立适 当的体 制 时 ,共接纳学生实习实训 1 9 1 0 0 8人时 。校企 共建 了校企合 作信息 管 和制度 ,可以形成 相应的机 制;同理 ,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 ,可 以达 理 平台 , 搭建 “ 双线 管理 、多元 评价” 的校 企合作 教学质 量保 障体 到 转 换 机 制 的 目的 。 系, 保 障校企合作教学质量 ,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 政行企校四方 联动机制 正是 为了协调政府 、��

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前不久召开的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都鼓励探索董事会、理事会制度,推进校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IVT),是一所为外资企业服务的新型股份制高职院,办学12年来,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化”三大办学特色。

毕业生80%成为外企生产线上的班组长和技术员,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这些办学成绩,得益于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董事会如何组建?如何运行?应该具有哪些职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一、董事会如何组建?IVT在1998年成立时,作为一所公办股份制学校,即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董事会。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规定,董事由政府领导、举办者、企业、高校、教职工代表联合组成。

董事每届任期四年,连续两次不参加董事会者作自动退出处理。

1999—2007年间,通过三次改制,逐渐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民办机制的股份制学校。

截止到2008年,先后有27家单位进入董事会。

董事会中,企业董事18家,占67%。

政府和高校9家,占33%。

企业董事中,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美国AMD、韩国三星等6个国家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77%,形成了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阵容,为校企合作搭建了稳定的体制平台。

二、董事会如何运行?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2名,中新双方各1名,负责董事会的运行。

闭会期间,由事业发展部充当秘书处,负责董事会的日常事务。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发布时间:2021-09-22T02:33:34.89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下作者:于德洋[导读]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其目的是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黑龙江职业学院于德洋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其目的是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而专业型社团是将在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研究方向的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活动中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其兼具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的社团特征。

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有别于本科院校专业型社团,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为主体,以持续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着重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思政教育随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拓展活动的深入,“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它结合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技能训练、素质拓展等方面起到良性互动作用。

同时,专业社团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引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本专业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并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学校及社会的关注。

“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为例

“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为例

“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为例作者:孙万良,吕继妍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第5期孙万良,吕继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ZJC1319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入手,对构建“三手一讲”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提升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23-02高职教育是面向全民的大众性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构建“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是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出的实践探索。

一、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是时代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特别是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坚持立德树人,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技能发展等素质统一起来。

(二)社会和企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增大,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 职 院校 体 制机 制创 新 的提 出和实 践基 于一 系列 的政 策 激励 和要 求 。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改 革 和发展 规划
培养合格的人才, 需要学生 、 教师和学校等诸多元 素的配合 。而创新合作机制体制既能满足高职培养 目
标 的需要 , 又 能满 足“ 双 师型 ” 师资 队伍建 设 的需要 , 还 可 以满 足 学 校 实 践 教 学 的要 求 。对 于化 工 类 高 职 院
输 人 到企业 , 另一 方 面有助 于企业 职工 的 在职培 训 , 适 时提高 技能 。而 化工类 企业 更需 要大批 专 业应用 型 人
才, 合作机制体制创新则是化工类企业人才战略构建
的有效 保证 。 ( 三) 合 作机 制体 制创 新对 国家经济体 制 改革有 重
要 意 义

合作机 制体 制创 新 的意 义
型、 技术型和技能型 , 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备一定技
术 技 能 的 应用 型人 才 , 其 最终 培 养 目标 是 培 养 出拥 护 党 的基 本 路线 , 适 应生 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 一线 , 在德 、

力创造有利条件 。狭义的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体制模 式 的创新 , 可以推广至行业 、 区域 的合作机制体制的创 新, 这样既拓宽 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视野 , 也拓宽了双
职业 院校建设 计 划 ” 实施 工 作 的通 知 ( 教高 ( 2 0 1 0 ) 8 号)
校, 由于其专业特殊性和行业要求 , 创新合作机制体制 是培养新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途径。
( 二) 合作 机 制体制 创新 是企 业战略 人 才 队伍 构 建
的有效 保证
中提出 : 新增 1 0 0 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 院校 , 其中校企 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作 为首要的建设 目 标和 内容 , 重点 要求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 , 探索建立高 职 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 , 形成人才共育 、 过程共管 、 成 果共享 、 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① 。南京 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 1 0 0 家骨干高职 院校建设 立项单位 , 在探索 和实践体制机制创新 的过程中积累

认清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

认清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

认清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认清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1.政府职能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市场化建设的成功范例,来论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日本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

政府把部分直接控制高等教育的权力交给了市场,但这仅仅不过是控制方式的变化,在失去直接控制能力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转而加强间接控制的手段和力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和效率评价监督和调控高等教育的运行状况。

二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规定高等教育的市场框架和特征。

所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都是在政府事先规划好的计划下进行,任何不符合政府意图的高等教育市场行为都将被取缔。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中,政府要转变职能,完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利用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把现有的教育资金、证券等各种投资手段运用于发展高职教育;利用教育资本市场,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组建高职教育产业集团,拓宽高职教育资金的筹措渠道。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让高职教育社会化,让高职教育按照市场导向进行市场化发展。

2.高职办学体制的创新高职教育市场化的属性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基础,我们要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校企间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竞争、合作等契约的合作形式,打破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垄断,建立以教育利益关系的市场化教育资源配置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企业、学校联合,按照市场需求和功效原则办学。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提出了新一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就是立足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平台,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机制创新目标。

要实现“四合”“四共”的办学体制机制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克服两个制约因素,一是校企的体制不同,制约着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校企的人事分配制度不同,制约着学校和企业人才共同使用和共同培养机制的建设。

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创新报告

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创新报告

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创新报告2021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适应新时代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在综合办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提升了学校整体治理水平与能力。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民主集中制。

凡属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健全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二级学院党总支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

学校认真落实《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和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若干意见》(府函〔2019〕1号)的要求,聚焦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校院系三级管理改革,开展了学校内设机构调整。

主动对接长沙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重组专业群架构的基础上,实行以群建院,优化整合现有的二级学院,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6+1”的新二级学院构架(其中“1”指马克思主义学院),消除了原有部分专业交叉、重叠、分散的状态,进一步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同时,引导二级学院更加聚焦于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集中于优势专业群并发挥功效。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湖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职教本科申报论证及建设规划,长沙市人民政府全力支持我校设置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作者:王双金徐丽萍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4期摘要: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认为当前改革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政府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学校办学模式;改革民办高职的管理体制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06-03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改革创新现存的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

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构建有利于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办学体制,形成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办学机制。

一、创新政府宏观管理体制要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深化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国家已陆续颁布了《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规和文件,以及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省市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等基础性文件,这是坚持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据。

(一)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国国情决定了要办好高职教育,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要统筹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层次、结构、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的要求,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要从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省内办学规模最大、专业门类齐全、地理位置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黑龙江职业学院相关内容。

学校简介学校坐落于哈尔滨市,现有两个校区,第一校区位于南岗区学府路,第二校区位于双城区迎宾路。

学校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实习实训场所8.8万平方米、教室4万平方米、体育场馆1.3万平方米。

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固定资产总值3.8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44.99万元。

学校内设10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4810人。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专业布局,现有4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20个,专业设置覆盖三大产业。

拥有国家立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18门。

学校重视师资建设,关注教师发展,涌现出一批省内外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现有专兼职教师914人,其中专任教师607人,教授123人、副教授252人,博士16人、硕士359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

学校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牵头成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教集团;与哈电集团、凤凰教育、中科招商、九州电气、哈飞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中部大学校、韩国京畿科学技术大学、韩国建阳大学合作办学,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

六十多年来,学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以“重实践、重品质、重能力”培养塑造人才,形成了“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的人才特色。

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153项。

职业技术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职业技术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职业技术论文题目一、最新职业技术论文选题参考1、“以学生为中心”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3、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改革及其启示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以八所高校为个案5、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与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6、谈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性7、技术的本质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论8、2014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9、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全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10、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11、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变革的理念12、走工学结合道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3、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14、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5、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程及启示16、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17、回顾与展望:2013年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综述——基于对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18、发展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刍议——基于学制改革的视角19、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从模式选择到制度创新20、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二、职业技术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进展及其问题分析2、影响农村人口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3、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社区护理专业教育的调查及设想4、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5、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6、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7、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总结报告(摘要)8、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总结报告(摘录)9、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从模式选择到制度创新10、创建特色学院打造高职品牌——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1、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1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教育的问题与策略13、STC:21世纪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向14、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15、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和现实选择16、终身教育思想与职业技术教育17、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办学模式探讨18、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19、职业院校"双证书"教学工作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20、回顾与展望: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三、热门职业技术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2、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3、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及其环境条件--兼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4、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对策研究5、201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综述——基于对201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6、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7、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思考8、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9、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探讨10、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11、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建设的研究12、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技能要素研究——在交通行业的调查研究13、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新经济发展14、B/S模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5、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6、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17、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18、从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回顾与展望:2011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20、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四、关于职业技术毕业论文题目1、试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2、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3、中英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4、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5、关于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6、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7、职业技术教育学8、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9、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0、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11、“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12、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1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4、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调查15、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6、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17、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18、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结构优化19、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20、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五、比较好写的职业技术论文题目1、从国际发展看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前景2、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业中心运作模式的探讨和实践4、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举措5、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6、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展望21世纪的建议8、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9、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10、改革开放3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11、人才类型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12、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经验(摘选)13、浅议合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发展14、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5、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16、职业技术高校图书馆的特征及办馆探索17、发达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18、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19、2015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5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20、高职院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探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学院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与改革创新报告

学院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与改革创新报告

学院2021年办学体制机制与改革创新报告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其改革的关键,2021年,学校在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教育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继续推进办学体制创新1.完成章程修订上报核准。

2021年,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民办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相关部门文件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的章程并完成上报核准工作。

2.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按照合法、人本、民主、持续的原则,制定相对规范的制度汇编,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增补和修订,按照操作规程编印成册发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师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了解。

根据教育规律和周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文件合法性进行审查,启动了制度汇编重新修订。

3.进一步健全内部组织机构。

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是新趋势,学校积极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增设了发展研究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拓展了继续教育的职能,学院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工作的相互联系、工作衔接上、更加清晰,为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4.大力推进工作任务项目化。

2021年,学校借鉴现代管理思想,将企业项目化和学校教科研项目化管理,“嫁接”到学校管理工作,下发了《项目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和《2021年度工作任务项目化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开展了2021年度工作任务项目化工作。

工作任务项目化,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的统筹规划能力,充分发挥发挥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领导的关键少数作用;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扁平化去行政化,正确处理行政管理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使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与自下而上的学术权力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平衡,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干预过多、越位太多的现象,发挥学术管理者的作用,调动教授、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 作 就业 、 作发 展 为主 线 , 合 深化 高职教 育教 学 改革 , 建 立理 事会 制度 , 新校 企 合作 办 学体 制机 制 。 创 关 键词 : 育纲要 ; 教 高职 教 育 ; 体制 创新 ; 事 会 制度 理
中图分 类 号 : 6 2 文献 标识 码 : G4 A 文章编 号 :0 5 9 3 2 1 )2 0 0 — 2 10 — 1 X(0 0 1 — 0 1 0
摘 要 : 国 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0 o - 《 2 l- 22 0 0年 )对 职 业教 育 的地 位 、 用 、 能 以及 今 后 的 发 》 作 功 展 方 向等 , 一 次做 了全 面的 政 策界 定 , 职业 教 育摆 第 把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地位 。根 据《 纲要 》 精神 , 来十 年 高职 未 教 育发 展 的 主题 , 以提 高质 量 为核 心 , 力 建设 中 国 是 努 特 色现代 高职教 育 。为此 , 就要 以合 作 办 学、 作 育人 、 合


京 召 开改 革 开放 以来 的第 一 次全 国教育 工 作 会议 , 颁 布 了《 中共 中央关 于教 育体 制 改 革 的决 定 》 明确 , 指 出 “ 步建 立起 一 个从 初 级到 高级 、 业 配套 、 逐 行 结 构 合 理 又 能 与 普 通 教 育 相 互 沟 通 的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体 系 。” 是 19 二 9 4年 6月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在 北京 召开第 二 次 全 国教 育 工作 会 议 , 彻 了一 年前 中共 贯 中 央 、 务 院颁 布 的 《 国教 育 改 革 和发 展 纲 要 》 国 中 , 指 出 “ 级 政 府要 高度 重视 , 持统 筹规 划 、 极 发 各 坚 积 展 的方 针 , 分 调 动 各 部 门 、 事 业 单 位 和 社 会 各 充 企 界 的积 极 性 , 成 全 社 会 兴 办 多 形 式 、 层 次 职 业 形 多 技 术教 育 的局 面 。” 是 19 三 9 9年 6月 , 开第 三 次 召 全 国教 育 工作 会 议 , 布 了《 颁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关 于 深化 教 育 改革 全 面 推进 素 质教 育 的决定 》 ,强 调 指 出要 “ 构建 与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 体制 和 教 育 内在 规 律相 适 应 、 同类 型教 育相 互 沟 通相 互 衔 接 的教 育 不 体 制 ” “ 力 发 展 高 等 职业 教 育 ” 四是 2 1 ,大 。 00年 7 月 1 3日至 1 4日 , 中共 中 央 、 国务 院 在 北 京 召 开 第 四次 全 国 教 育工 作 会 议 , 锦 涛 总 书 记 、 家 宝 总 胡 温 理 分 别 在 会上 发表 重 要 讲 话 , 出 了教 育 事业 改革 提 和发 展 的 “ 五个 必 须 ” 强 国必强 教 , 国先强 教 ” 和“ 强 等重大 教 育 战略 思想 。7月 2 9日, 新华 社 受权 正式 颁 布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0 _0 0年 )。 是 2 世纪 我 国第一 个 教育改 2 1_2 2 》这 l 革 发 展 规划 纲 要 ,是 指 导我 国未来 1 教 育 改革 0年 发 展 的第 一个 纲领 性文 件 。 《 纲要 》 分 四个 部分 , 2 共 计 2章 、O个 问题 、0 7 28 个 自然 段 、 20 0字 。关 于职业 教 育 , 第六 章 中 近 70 在 专 门进 行 了系统 阐述 , 计 6个 自然 段 ,2 0字 , 共 10 占 总字数 的 4 %。此 外 , 第 2 章 中 , 在 1 分别用 一个 自然 段 把 职业 教 育 基础 能力建 设 作 为重 大 项 目 , 职业 把 教 育办 学 模 式作 为 改革 试 点 。还 有 , 第 三部 分 体 在 制 改革 中 , 多 次 提 到职业 教 育 。这 些 是 以往 教 育 也 文 件 中所 没 有 的 , 凸显 了职业 教 育在 未 来 十年 国 民 教 育体 系 中的地 位 和 分量 。对此 ,纲 要 》 整整 一 《 用 段 话 做 了高 度 概 括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是 推 动 经 济 发 “ 展 、 进 就 业 、 善 民 生 、 决 三 农 问 题 的 重 要 途 促 改 解 径, 是缓 解 劳 动力 供 求 结 构 矛盾 的关 键 环 节 , 须 必 摆 在更 加 突 出的位 置 。职 业 教育 要 面 向人 人 、 向 面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0 0- 00年 )( 2 1-2 2 》 以下 简 称 《 要 》 , 出 了今 后 纲 )提 十年 教 育 改革 和 发 展 的战 略 目标 , 对 未 来 十年 教 并 育改 革 和 发展 的主要 任 务 、 大 政 策措 施 做 出 了 明 重 确部 署 , 富 和发 展 了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教 育理 论 丰 体 系, 描绘了未来 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 图 , 指明 了教 育事 业 科 学发 展 的方 向 。这 是党 中央 、 国务 院 着 眼 于全 面建 成 小 康 社 会 和 现代 化 建 设 全 局 作 出 的战 略决 策 , 对 我 国未 来 十 年教 育 事 业发 展 进 行 是 全 面 谋划 的前 瞻性 部 署 , 将 为我 国实 现 全 面建 设 必 小 康 社会 目标 、 人世 界创 新 型 国家 和 人力 资 源 强 进 国行列 提供 强有 力 的支 撑 和保证 。 《 要》 纲 把职 业教 育摆 到 前所 未有 的 地位 建 国 以后 , 国职业 教 育 经历 了调 整 、 顿 、 我 整 充 实 、 革 、 善 和提 高 , 改 完 不断 发展 壮大 。 0世 纪 5 2 0年 代 为适 应 大 规 模经 济 建设 的需 要 , 展 了上 千 所 中 发 等专 业学 校 和技 工 学校 ,O年代 加 速培 养 各地 各业 6 急 需 的人 才 ,中专 学校 和 其 他 职业 中学 发展 迅 速 。 但后来 , 由于 发 生 了 “ 化 大 革 命 ” 中 国 职业 教 育 文 , 的 正常 发展 受到 很大 影 响 。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和 国 家先 后 召 开 四次 全 国教 党 育 工作 会 议 , 颁 布实 施 了 四个 具 有 里程 碑 意 义 的 并 教 育改 革 的 纲领 性 文件 , 对职 业 教 育发 展 给 予 了 均 高 度重 视 。一 是 1 8 9 5年 5月 , 中央 、 党 国务 院 在 北

学 习《 纲要 》 创 新 高职 办 学体 制机 制
以黑 龙 江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为 例
赵 继会
( 龙 江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哈尔 滨 10 8 ) 黑 500
文摘 编号 :0 5 9 3 ( 0 0 1— 0 1 C 1 0 — 1 X 2 1 )2 0 0 一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