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静疗规范解读_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ppt正式完整版

【2021版INS 】-- 标准22 : 也有此内容。
第五部分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
标准26、血管通路装置选择:
➢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来满足患者的静脉条件、治疗方案、治疗时间、血管条件、 年龄,伴随疾病,输液治疗史,血管通路装置位置偏好;
其标他准, 41堵、血管血管或管回通通血路路。装置装的置评估的、置护理入和和更换维敷护料:交由专人/专业团队(I);
由多学科团队每日查房;
【将2来0血21管版为选IN了S择】的扩标的准展有27限并:性提任。何升护证士为据单等个病级人,置管还时需的穿要刺更次数多不的超过研2次究以。免因多次不成功的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疼痛和
【2021版 INS 】无此内容
第三部分感染预防与控制
标准18、危险废弃物和锐器物的安全:
使用10单位/毫升稀释肝素液或不含防腐剂的0. 第六部分血管通路装置管理 【2021版INS】标准27 :任何护士为单个病人置管时的穿刺次数不超过2次以免因多次不成功的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疼痛和 将来血管选择的的有限性。 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质量改进中重要的一项实施细则。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标准建立及意义
标标准准建建立及及意意义义 制定过程 行业标准 内容解读 推广及应用
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是临床护士众多
护理实践中一项基本且应用广泛的 实践活动,但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难
进步,各种新型的治疗工具的出现
度、高风险的操作逐渐增多,这无疑
,静脉治疗护理操作已由一项单一 的技术操作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知
标准3、实践范围 :
第一部分 输液治疗实践源自在组织政策中明确规定参与输液治疗给药的各类临床工作者的角色、责任医疗保健团队 之间合作;
第五部分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
标准26、血管通路装置选择:
➢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来满足患者的静脉条件、治疗方案、治疗时间、血管条件、 年龄,伴随疾病,输液治疗史,血管通路装置位置偏好;
其标他准, 41堵、血管血管或管回通通血路路。装置装的置评估的、置护理入和和更换维敷护料:交由专人/专业团队(I);
由多学科团队每日查房;
【将2来0血21管版为选IN了S择】的扩标的准展有27限并:性提任。何升护证士为据单等个病级人,置管还时需的穿要刺更次数多不的超过研2次究以。免因多次不成功的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疼痛和
【2021版 INS 】无此内容
第三部分感染预防与控制
标准18、危险废弃物和锐器物的安全:
使用10单位/毫升稀释肝素液或不含防腐剂的0. 第六部分血管通路装置管理 【2021版INS】标准27 :任何护士为单个病人置管时的穿刺次数不超过2次以免因多次不成功的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疼痛和 将来血管选择的的有限性。 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质量改进中重要的一项实施细则。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标准建立及意义
标标准准建建立及及意意义义 制定过程 行业标准 内容解读 推广及应用
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是临床护士众多
护理实践中一项基本且应用广泛的 实践活动,但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难
进步,各种新型的治疗工具的出现
度、高风险的操作逐渐增多,这无疑
,静脉治疗护理操作已由一项单一 的技术操作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知
标准3、实践范围 :
第一部分 输液治疗实践源自在组织政策中明确规定参与输液治疗给药的各类临床工作者的角色、责任医疗保健团队 之间合作;
静疗规范解读 ppt课件

结合我国国情
调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议 等 4、CVC、PICC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症 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全 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ppt课件
16
基本原则
标准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 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ppt课件
17
基本原则
标准
化疗药发疱剂:如蒽环类化疗药(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 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 、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去甲肾上腺素、万古霉素等
ppt课件
11
术语和定义
药物外溢(spill)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 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 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ppt课件
ppt课件
1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静疗规范ppt课件

•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
物说明书。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 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
并记录。
32
2操作程序—应用
判断题:
1、输血速度越慢越好。
()
2、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
无误后才可输注。
()
33
17
2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 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
取代手卫生。 •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中心静脉导
管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18
2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51
6并发症处理—输液反应
•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成人不宜选择( )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 首选( )静脉进行穿刺。
A.头静脉、下肢 B.下肢、头皮 C.贵要静脉、头皮 D.下肢
25
26
2操作程序—穿刺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PICC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A. ≧5cm 、≧10cm、 ≧20cm
44
4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 时,应立即更换。
•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 • 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
物说明书。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 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
并记录。
32
2操作程序—应用
判断题:
1、输血速度越慢越好。
()
2、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
无误后才可输注。
()
33
17
2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 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
取代手卫生。 •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中心静脉导
管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18
2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51
6并发症处理—输液反应
•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成人不宜选择( )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 首选( )静脉进行穿刺。
A.头静脉、下肢 B.下肢、头皮 C.贵要静脉、头皮 D.下肢
25
26
2操作程序—穿刺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PICC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为( )。
A. ≧5cm 、≧10cm、 ≧20cm
44
4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 时,应立即更换。
•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 • 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
静疗规范解读课件

解读
• 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非一次 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第六章 基本原则
条款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
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解读
医护人员属获得性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病病区 、艾滋病病区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处于被病原 菌感染的危险之中,且多为高危性接触
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 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第一章 范 围
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 2.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
第二章
条款
GBZ/T 213
条款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PICC置管操作人员考核合格
1 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班 2 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班 3 院级PICC资质认证班
第六章 基本原则
条款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 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 广西某医院调查166名护士100%有针刺伤经历。 • 2010年上海市69所医院锐器伤基线调查:
每 100张床位发生锐器伤害59.6次 回套针帽、补液配置、手术缝合、医疗废物处置占67% 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占75%
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 程序化操作 • 减少穿刺次数 • 减少并发症 • 减少病人费用 • 提高病人满意度 • 减少劳动强度 • 减少针刺伤
• 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非一次 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第六章 基本原则
条款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
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解读
医护人员属获得性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病病区 、艾滋病病区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处于被病原 菌感染的危险之中,且多为高危性接触
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 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第一章 范 围
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 2.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
第二章
条款
GBZ/T 213
条款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PICC置管操作人员考核合格
1 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班 2 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班 3 院级PICC资质认证班
第六章 基本原则
条款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 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 广西某医院调查166名护士100%有针刺伤经历。 • 2010年上海市69所医院锐器伤基线调查:
每 100张床位发生锐器伤害59.6次 回套针帽、补液配置、手术缝合、医疗废物处置占67% 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占75%
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 程序化操作 • 减少穿刺次数 • 减少并发症 • 减少病人费用 • 提高病人满意度 • 减少劳动强度 • 减少针刺伤
2019静疗标准解读PPT课件

.
39
超低密度聚乙烯TPE
➢ 不含增塑剂(DEHP),保护患者用药安全,保证护士的安全 ➢ 提高药物疗效,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 焚烧时不产生氯化氢气体,对环境无害,保护环境
.
40
4
小结
.
41
.
42
.
8
2019版静疗标 3
准解读
.
9
2019版静疗标准解读
医院管理 人员管理 配置及使用环境 工具选择 穿刺与维护 补充说明
.
10
医院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全国92.5%三甲医院 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 62.1 %建立了Pivas。
.
11
医院管理
医院具备静脉治疗相关设备及管理
可视化 超声系 统
.
7
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3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管理规范(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美国静脉输液权威性规范与规范(2016)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指南(2017)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
4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
.
5
静脉输液 2
的现状
.
6
我国静脉治疗现状
我国每年输液50亿次 ,>80%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 85%护士>75%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中。
全国各级医院静脉留置针、picc、cvc普及率达90%以 上,输液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每年因不安全注射死亡约 39万人。
>1 周输液,刺激药物,手术,急救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PPT课件

中心静脉导管(cvc)
二、术语和定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 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等)穿刺置管,导 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五、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1、基本原则 2、操作前评诂 3、穿刺 4、应用 5、静脉导管的维护 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8、导管的拔除
五、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标准: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 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
敏史
解读:
(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 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 码来识别患者。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前言
据权威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 脉输液治疗,我国80%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 平均每人每年静脉输注8瓶液体,85%的护士 超过75%的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因此,静 脉治疗是目前临床护士最多的技术操作。
静脉治疗是突出的问题
人员资质问题:缺乏标准、要求,培训 药物配置问题:空气污染、液体污染等 职业暴露问题:针刺伤、化疗药溢出等 穿刺技术问题:神经损伤、导管异位等 输液量增加问题:核对等各种错误增加 输液并发症问题:外渗、导管相关感染 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及投诉率增加
三、缩略语
四、基本要求
标准: 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
中完成。 解读: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在空气中的细菌总 数≤500cfu/m3的医疗环境内进行。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 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 总数应≤10cfu/m3)
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静疗规范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
•❖ 药物渗出 (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解读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分为腐蚀性药液和非腐蚀性药液 •(强酸强碱属于腐蚀性药液) •常见腐蚀性药液有:
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 静疗规范解读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结合我国国情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 议等 •4、CVC、PICC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 症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 全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 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 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 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 病菌
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静疗规范解读

6.5.1.5 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PICC及CVC 可用0~10u/ml
解读
PICC(4P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 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对于采血或者输液而言,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的冲洗液
静脉导管维护
标准
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结合我国国情
调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议 等 4、CVC、PICC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症 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全 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术语和定义
标准
❖ 药物渗出 (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解读
PICC(4P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 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对于采血或者输液而言,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的冲洗液
静脉导管维护
标准
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结合我国国情
调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议 等 4、CVC、PICC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症 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全 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术语和定义
标准
❖ 药物渗出 (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标准
2013-11-14发布 2014-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制定标准 ▪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 从护理操作、患者护理、文书记录、感染控制、设备、
工具、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并发症的处理、专业 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结合我国国情
调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议 等 4、CVC、PICC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症 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全 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基本要求
标准
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解读
Ø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 在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的 医疗环境内进行
Ø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 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 ≤10cfu/m3
参照2002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各种管路缩略语
CVC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 的不可见渗透 Ø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Ø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 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基本原则
标准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 菌屏障原则
解读
最大无菌屏障原则包括: 穿刺人员手卫生 穿无菌手术衣或隔离衣 无菌孔巾覆 治疗车或穿刺盘上铺无菌单
6.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 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0.5%以 上有效碘浓度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解读
2%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 75 %酒精溶液的优势:皮肤杀菌剂、快 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粘贴、持久抑菌、便于观察
基本原则
标准
6.1.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二 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皮肤消毒的面积应大于敷料 的面积,消毒剂自然待干后方可穿刺
基本原则
标准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 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基本原则
标准
6.1.4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基本原则
标准
6.1.5 在穿刺置管、导管维护等所有接触静脉导管穿刺部位 的操作前后应执WS/T313规定,不应用戴手套取代手卫 生
解读
解读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分为腐蚀性药液和非腐蚀性药液 (强酸强碱属于腐蚀性药液) 常见腐蚀性药液有:
化疗药发疱剂:如蒽环类化疗药(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 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 、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去甲肾上腺素、万古霉素等
术语和定义
药物外溢(spill)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 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 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解读
1、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 保障消毒剂剂量 2、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保障消毒效果 并减少消毒剂对穿刺点的刺激。
(1)PICC置管操作 (2)置管中问题分析 (3)PICC维护流程 (4)各种并发症处理等
基本原则
标准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
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1、两种以上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 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 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姓名” 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 史
❖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操作程序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职业防护
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 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 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 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PN 肠外营养 PORT 输液港 PVC 外周静脉导管(留置针)
基本要求
标准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
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
PICC知识培训
PICC技能培训
(1)血管解剖 (2)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 (3)CRBSI预防及诊断 (4)置管风险因素评估等
戴无菌手套 戴外科口罩和清洁圆帽、 盖除穿刺部位外的患者全身、
基本原则
标准
6.1.7 PICC、CVC及PORT的穿刺和维护时,可使用包含操作 所需物品的专用护理包,提高标准化操作的依从性
解读
专用护理包内含:无菌铺巾、75%酒精棉棒、碘伏棉棒、无 菌手套、透明敷料、免缝胶带、小方纱等
基本原则
标准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 catheter)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 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术语和定义
标准
❖ 药物渗出 (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