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_黄小军

合集下载

美国私人银行服务业务及对我国银行的启示

美国私人银行服务业务及对我国银行的启示

美国私人银行服务业务及对我国银行的启示作者:王晓东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第2期■王晓东苏州市职业大学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期货、规划、教育、税务、投资、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各项专业领域。

私人银行业务在美国发展迅速,主要为客户提供存款及避税为主的多元化资产服务,主要收益来自向客户收取手续费和管理费。

目前,中国各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十分重视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私人银行市场,这一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011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1%,已超过100万大关,而2005年仅为12万,6年间增加了将近100万,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522万和日本的153万,位居全球第三。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快速发展,这一数字将会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美国私人银行的基本概况(一)发展历史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一直占据着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金融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美国是一个金融业务十分发达的国家,一共有10000多家银行。

在美国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可以分为独立型、投资型和商业银行型三大类。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非传统家族型私人银行。

在美国,独立型的私人银行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例如花旗集团、哈里斯银行、五三银行、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摩根大通等;投资型私人银行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企业成功上市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很多新生代富豪,这些富豪们掌握大量的财富以后需要有熟悉资本市场动作的私人银行来管理,这种私人银行除了具有资本市场运作的技术专长和独到的交易能力外,还可以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与客户建立全面深入的联系,从而使得私人银行成为这些股市富商们可信赖的资产管理伙伴,例如美林公司、美国信托、北方信托、贝西默信托、美国合众银行等;商业银行型的私人银行在美国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只是起到增加商业银行业务的作用,例如美国银行、美国万通投资银行、美国运通银行、美国大通银行、美国美联银行、美国道富银行、美国商业银行、美国交通银行、美国富通银行等。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影响与启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影响与启示

ൽၩ໯ᆶ ۨ೺٪੼ ฉ၌
数据来源 :CEIC,国泰君安
图 2 美国实际利率、GDP 增速对比(单位 :%)
10.0 8.0 6.0 4.0 2.0 0.0 -2.0 -4.0 -6.0 -8.0
ํा૧୲(1M٪੼૧୲-CPI)
GDPሺ໏
数据来源 :CEIC,国泰君安
图 3 美国 1 个月存款利率、最优贷款利率、存贷利差(单位:%)
经济衰退制约了股市的表现,而通胀高企下 存款利率又有管制,使得美国的货币基金在 70 年 代滞涨期迅速兴起。货币基金类似银行的活期存 款,又规避了 Q 条例的利率管制,成为了 70 年代 通胀期间最大的赢家,货币市场基金的净资产从 1977 年的 37 亿美元膨胀到 1982 的 2200 亿美元, 直到 1982 年美国的银行业推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 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更为简单,一般在国债收益 率基础上加一定的利差 (margin),从而使得存贷 款利差相对稳定,有利于存贷款利率的合理化和 金融系统的稳定。
( 三 ) 货币市场利率 :低于存款利率 货币市场利率的表现在利率市场化前后有所 不同 :利率市场化前和利率市场化进行中,货币 市场利率常常高于存款利率 ;在利率市场化完成 之后,由于存款利率也实现了市场化,货币市场 利率与存款利率逐步趋近,货币市场利率甚至常 常低于存款利率(图 4)。 ( 四 ) 国债收益率 :接近存款利率 与货币市场利率不同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 在通胀大幅高企的 70 年代中期和 80 年代中期显 著低于存款利率,且通胀越高国债收益率越低于 存款利率,这似乎与国债收益率较为市场化、应 当在通胀高企时超过存款利率的常理不符。 可能的解释在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恰 逢经济深陷衰退,而国债相对存款更具避险价值 和流动性,因此,其收益率相对存款利率要低 ; 而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国债收益率就与存款 利率基本趋近了(图 5)。 (五)企债利率 :接近贷款利率 与国债利率相似,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通胀 高企时期,AAA 级公司债利率明显低于最优贷 款利率,且通胀越高,企债利率越低于存款利率。 但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其与最优贷款利率逐步接 近(图 6)。

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应该说,人民银行本次放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尤其是首次增加存款上浮幅度,目的是为未来利率市场化试水,通过逐步增加和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最后达成完全市场化目的。

但各家商业银行对此的不同反应,尤其是对存款利率的不同反应,却凸显了各家银行的定价智慧和实力,也暴露了部分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弱点和不足。

本文将从利率市场化的定义、以日本为例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及我国近几年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分析,对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提出一些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日本;进程;最佳时机;启示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

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外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以日本为例)与美国不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是和汇率制度改革一起作为金融体系重大改革来推进的,以实现其作为成功转型的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自由化。

在80年代美英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实行金融自由化,日本政府于1983年成立了“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以解决日本的金融问题,1984年大藏省发表的《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标志着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启动。

80年代经济成功转型后,增速放缓;国内信贷需求下降,以严格金融管制保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降低。

二战后,日本通过1947年的临时利率调整法将存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都限制在较低水平。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案例6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管制的背景美国30年代以前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非管制型的。

虽然到1913年,才通过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真正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行使职能一直到20年初期才开始,在金融管制方面也仅是想通过健全银行制度来提高效益,对银行业务,银行利率等都无限制。

真正对银行利率、银行业务实行管制是从1929年——1933年大箫条之后开始的。

美国大萧条时损失最大的产业可能是金融业,据估计能正常开业的银行到1993年时只有1929年时的一半(Bernanke,1983)。

而金融业的崩溃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和加深了危机的深度。

所以,美国银行业也经历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最突出的一点是强化监督管理。

1933年一1935年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法案,如银行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联邦储备法、国民银行法案等。

其主要内容如下:(1)对银行支付存款利率进行限制;(2)限制银行对证券的投资;(3)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存款给予保险;(4)对金融市场和银行机构进行管理、监督;(5)限制新银行开业,加强联邦储备银行权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Q项规则诞生了。

所谓Q项规则,只是按照联储规则顺序排出的一项规则,如第一项为A项规则,而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规则正好是Q项,所以称为Q项规则,该规则规定(按银行法),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对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所以Q项规则变成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代名词。

联储系统的利率管制范围两年后从成员银行延伸到非成员投保银行,1935年银行法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同样的权利范围。

从那时起,两个联邦机构同时规定银行可以支付的定期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

1966年的“临时利率控制法案”又将这一规定扩大至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以及未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银行。

规定利率上限被认为基于如下两个理由。

(1)限制银行间的存款利率竞争,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本世纪20年代时,银行间为了争夺存款,在存款利率方面展开竞争,导致了银行筹资成本上升。

美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频发,金融监管在国际范围内变得尤为重要。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监管机制的发展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有很多启示。

美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在金融危机后逐步完善的。

2008年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的薄弱之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了风险的积累。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美国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加强了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了多个协调机制,从而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能和稳定性。

美国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简称FSOC),由国内所有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组成。

FSOC的职责是提出金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并监督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

FSOC负责对金融系统中的风险进行整体的识别、监测和评估,当发现金融体系中存在重大风险时,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

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确立了强化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基础。

该法案要求各个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并设立了监管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各个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和行动。

美国还鼓励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加强跨机构的合作。

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机构之间建立了联合监管团队,通力合作,共同监管金融机构的风险。

这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这对中国有以下几点启示:中国应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监管任务也日益繁重。

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仍有待加强,尤其是在监管风险和处置金融风险时,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协调模式,建立专门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应由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组成,负责金融风险的整体监测和评估、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以及处置金融风险等工作。

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论文报告: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我国启示标题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美国历史上的利率市场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

随着政府的干预减少,市场力量的影响越来越大,银行间市场上的利率也逐渐成为了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定价机制。

此后,美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速,国债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开放也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特别是随着退休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增加,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

标题二:美国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与弊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更趋于市场化,更加灵活,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此外,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提升风险定价的效率,促进风险分散,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市场风险增加,利率波动较大,以及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标题三: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首先,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并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使市场力量更加灵活;其次,要重视金融风险管理,在保证市场活力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最后,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标题四:美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对于中国而言,利率不断丰富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市场化经验,实现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市场的活力,强化对外开放的效果等目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发展。

标题五:未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展望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涌向市场,培养更多理性的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提高了个人和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此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稳健性的维持和发展将对市场起到更大的指导和支配作用,预计这一领域将会是短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

案例一:1982年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的发展1982年,美国政府进行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改革,允许银行机构在自由市场上交易贷款,完全放松了利率限制,将利率定价完全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促进我国深化金融体制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印度、智利典型国家的不同模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实践经验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1996年6月取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限为开端,是一次实质性改革。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原则,先后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及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并对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的放开,对贷款利率管下限和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浮动区间变化等。

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票据贴现利率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制。

这样更增加金融机构的自行定价权,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进一步重大发展,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仍受到管制,因此如何安全地取消已是当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相应启示。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利率管制措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各国掀起以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实行“Q条例”,即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进行管制,但不对金融市场其他利率进行干涉,使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的存款最高利率差距越来越大,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走上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

美国实行渐进模式,首先从7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取消不同额度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上限管制,其次从80年代开始,采取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顺序取消存款利率管制。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货币市场和几乎所有债权市场上的利率都已经放开。

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梳理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以便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以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例,介绍了美国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完成的过程、步骤以及相关经验。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经验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历史上,为了建立稳定的金融秩序,实现政府低成本筹借战争资金以及实现战后经济恢复,美国曾施行过严格的利率管制。

20世纪60年代,利率管制政策日益显现弊端。

从1970年6月美国开始逐步解除利率管制,直至1986年4月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一过程历时16余年。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的改革。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的环境和进程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同时,美联储也不断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利率水平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到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剖析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金融发展理论。

(一)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决定理论内容丰富,是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个理论可知,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央行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等都会对一国利率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

(二)利率传导理论。

利率市场化要求利率传导机制实现市场化,从而真正发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缩短货币政策时滞,使得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三)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自身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
包 括金融 结构理论 、 金融抑制理论 和金融深化 理论 。金 行对证券 的投资 , 禁止金 融机构 持有 股票 , 使商业 银 行 融发 展理论 为利 率结 构 和利率 管理 的市场化 提供 理论 与证券业分离 。( 4 ) 成立美 国联邦存 款保 险公 司 , 对 5万 依据, 是利率市场 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元 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 , 避免发生公众挤兑 。( 5 ) 限
浅谈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
盖 笑婷
【 阿 尔斯通 技术服 务 ( 上海) 有 限公 司北 京分公 司 , 北京 1 0 0 0 2 7 ]
摘 要: 近些年 , 我国 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 了重大进展 , 货币市场和几 乎所有债权市场上 的利率都 已经放开 。 在推进我 国利率市 场化 的关键 时期 , 有必要梳理各 国利 率市场化进程 , 以便 吸取经验和教训 , 促进 我国利 率市场 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 以美 国 利 率市场化进程为例 , 介绍 了美国从 利率管制到利 率市场化完成的过程、 步骤 以及相关经验。 关键 词 : 利 率市场 化; 美 国利率市场化 ; 进程 ; 经验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1 . 5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3 0 9 ( x ) . 2 0 1 3 . 1 0 . 3 9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3 0 9 ( 2 0 1 3 ) 1 0 - 8 5 - 0 3
利率 市场 化是指 金融 机构 在货 币市场 经营融 资 的 1 9 3 3年《 格 拉斯 一 斯 蒂格 尔法》 、 1 9 3 4年 《 证 券交易法 》 和 利率 由市场供求决定 。它包括 利率决 定 、 利率传 导、 利率 1 9 3 5年《 银行法》 。这些 法案主要 内容包括 : 结构 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 推进利率 市场化 的理论基础 ( 1 ) 对银行支付存款利息 的利率进行 限制 。涉及 美

谈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

谈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

谈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本文对美国利率市场化背景、进程与步骤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启示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公开表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

有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将会取得明显进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

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给予了我国大量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从美国建国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金融制度基本上属于非管制型的。

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中,金融业成为损失最大的产业,金融业的崩溃也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

经济危机过后,为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美国联邦政府于1933-1935年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案,以强化监督管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Q项规则。

该规则规定,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对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

由此,Q规则成为存款利率管制的代名词。

Q规则实施后,对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到了5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60年代之后,这一规则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是在通胀率较高时期,“金融脱媒”现象严重,美国各存款机构经营困难,成为金融体系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1966年、1969年、1974-1975年、1979-1980年(通胀率接近20%)这几个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年份,市场利率远远超过Q规则规定的存款利率最高限。

这就导致存款机构在与其他不受管制的金融机构在吸收资金竞争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1971年后,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s)的迅速增长更是进一步削弱了存款机构吸收存款能力。

由于MMMFs的存款面额最低仅为100美元,可以随时支取,并按照市场利率付利,其发行量从1975年37亿美元激增至1979年底452亿美元。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富国银行与储贷协会的案例分析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富国银行与储贷协会的案例分析

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对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而不断发酵和显现。

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影响,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而言,都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从国际上看,美国是渐进式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典型,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银行如何应对转型以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本文对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整体行为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富国银行成功转型和储贷协会危机正反两个案例进行了剖析,借助WIND 数据库、上市银行年报等资料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行为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对银行的影响(一)美国利率市场化历程1929-1933年大萧条以后,为加强银行业管理,防止因银行业对存款资金的激烈竞争导致的存贷利差收窄和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推出了一系列限制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管制利率的措施。

《1933年银行法》规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对其他各类银行存款设置利率上限,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Q 条例)。

虽然管制措施使银行在一段时间内稳步发展,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资金价格僵化、金融脱媒、货币调控弱化等利率管制弊端逐渐显现。

1970年开始,美国逐步放松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定期存款的利率管制,允许货币市场存单(Money Market Certificates )、小额储蓄存单(Small Saver Certificates )实行浮动利率上限;1980年颁布《存款类金融机构解除管制和货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富国银行与储贷协会的案例分析课题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市300040)摘要:美国是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典型,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银行如何应对转型以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作者:邱盛楠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6期近年来,我国不断的推进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柄双刃剑。

该文以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效果及影响,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快速增加,以Q条例为代表的利率管制措施越来越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

首先,由于利率缺乏弹性使得资金无法流向优质银行,优质银行难以扩展规模,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实现银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

其次,僵化的理论管制无法适应当时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银行经营举步维艰,难以应对证券市场的冲击。

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一度曾达到20%,甚至超过银行存款利率上限。

Q条例导致银行存款利率上调不充分,银行存款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急剧下降。

同时,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银行存款外流至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传统银行业务急剧萎缩。

再次,僵化的利率管制限制了货币调控机制发挥作用。

存款利率上限的设定限制了银行吸存的能力,当资金需求旺盛时,将造成信用供应不足。

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摆脱经营困难、扩大资金来源,创造了大量的新型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规避了Q条例的限制,极大地削弱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稳步向好,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和影响宏观经济状况不佳且波动剧烈。

美国在废除Q条例之后的几年中,实际利率急剧上升,通货膨胀维持在较高水平,而GDP增长率一直不高。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物价持续上涨,美国经济形成“滞涨”,为扭转经济颓势,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一时期美联储放弃利率而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这也导致这一时期资金市场的利率变动更为频繁,并导致实际利率的上升。

浅谈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启示

浅谈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启示

浅谈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启示作者:刘怡君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4期【摘要】利率市场化属于金融深化的一部分,也是金融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先对利率市场化提出的背景和含义进行阐述,结合国际上个别典型的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的先例,谈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启示。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管制一、利率市场化提出的背景和含义“利率市场化”这一名词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

利率市场化属于金融自由化的范畴,是金融管制不适应经济发展后的产物。

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整体效率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管理和限制。

20世纪60年代,由于出现经济滞涨和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等经济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金融创新的兴起和发展,金融管制的负面效应不断地扩大。

在许多国家金融管制所导致的真实利率过低,引发了资本外逃现象的日益加剧,造成银行经营效率的不断恶化,一方面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放大了经济体所面临的风险。

市场渴望放松金融管制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同时伴随着金融深化理论的兴起,代表着金融自由化的利率市场化应运而生。

利率市场化指一国逐步放松直至接触对一国利率水平的管制和限制,进而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利率决定和调节机制。

实际上,它指的是利率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指导,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先例——阿根廷和美国中国并非最先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在其之前,众多拉美国家(阿根廷、智利等)、美国、日本、韩国、都前赴后继的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由国际经验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模式: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和以美日韩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

浅议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稳 健 的 利率 市 场形 成机 制是 利率 市 场化 的根本 目标 。美 国 的 . 控 制 法 》,分 6 逐 步取 消 对 定 期 存款 利 率 的 最 高 限 , 即取 消Q条 利 率市 场化 经 历 了从 自由竞争 到 管 制 ,再从 管 制到 自由化 的阶段 , 年 例 。1 8 年 颁 布 的 《 恩 一圣 杰曼 存 款 机 构 法 》 ,详 细 地 制定 了 92 加 但 是 ,前后 的 自由竞 争有 着本 质 的 区别 。从 利率 方 面来 考察 ,最 大 的 不 同是 后者 已经 形 成 了市场 利率 的形成 机 制 ,而 前者 是盲 目的 自 由竞争 ;后 者 有健 全 的金 融监 管 制度 实施 有 效 的监 管 ,前者 没 有必 定 期 存 款 以及 最 小 余 额 为2 0 美元 以上 的 极短 期存 款 利 率 上 限 。 50 要 的监 管 制度 和对 自由竞 争 的约 束 。我 国推 进利 率市 场 化 的过程 , 1 8 年 ,取 消 了所 有 存 款 形式 对 最 小 余 额 的 要 求 , 同时 取 消 了支 同 时也 是市 场 利率 形 成机 制形 成 的过 程 ,而 且要 确保 是稳 健 合理 的 96 付 性 存款 的利 率 限 制。 随 后又 取 消 了存 折储 蓄 账户 的利率 上 限 。Q 市场 利率 形成 机 制 。 免不 平等 的金 融 竞争体 系。 ,避
二 、美国利率市场化 进程 中的特点
1美 国3 年 代金 融 市场 利 率转 为 管制 的 主要 原 因是 缺 乏有效 的 机构 因难 以独 立经 营 而倒 闭 ,储蓄 贷 款协 会 陷入 严重 经 营危机 。虽 . 0
金 融 监 管 ,并 且 市 场利 率 形 成 机 制没 有形 成 。 2 世 纪3 年代 前 美 然 美 国有存 款保 险 制 度可 以暂 时 吸收 中小 金融 机 构倒 闭 的影 响 ,但 0 0 国银行 的 存贷 款利 率 几乎 不受 任何 干 预 ,市 场竞 争没 有 得到 管 制 , 采 取措 施来恢 复 金融 秩序 。 也不 能 完全 消化 倒 闭 带来 的全 部影 响 和危 害 ,大 量 的 中小金 融机 构 所 以我 国应 该 吸取 美 国的 教训 ,监 管 机构 要确 保 中小 金融 机 构能 够 但 是 却没 有形 成稳 健 的市 场利 率机 制 。恶 性 的金 融业 竞 争迫 使政 府 相继 倒 闭 ,仍 然对 美 国的 经济 和金 融 业造 成 了很 大 的影 响和 损害 。 2金融 脱 媒现 象 的 出现 开 启 了 美国 利 率市 场 化 。Q条 例 的 实施 承 受利率 市 场化 所 带来 的 负面 影 响 ,确保 能够 持 续经 营 。否 则 ,中 . 导 致 了银 行间 不平 等 的竞 争 ,引发 了 “ 融脱 媒 ” 。 当时 ,存款 机 小金 融机 构 发 生经 营风 险 ,会 对 整个 金融 体 系产 生一 系列 的影 响 , 金 构 为逃 避 管制 ,变 相采 取 各种 手段 提 高实 际存 款 利率 ,监管机 构 不 不利 于 国 民经 济 的稳 定发 展 。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影响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影响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影响作者:黄林梅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6期摘要:本文通过引入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影响,对比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讨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情况和前景。

并着重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对居民和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验影响发展前景银行业一、利率市场化概况(一)利率市场化介绍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

是国内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都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且多是把放松利率管制作为整个金融改革的先导。

无论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更好的利用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都需要重视利率市场化这一关键课题。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从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至今,经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利率市场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今已实现了贷款利率取消下限,存款只管上限的制度。

然而市场化的需求仍然非常迫切,中小企业贷款难,利率高问题早已不是新闻,大量企业因资金周转问题被迫倒闭。

而由于利率过低,所以大量民间资本资金并没有存入银行,为了取得资本报酬,而产生了炒房等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资金市场来解决。

2013年至今,金融界一大热点问题——互联网金融,掀起了很大的讨论。

其中涉及的货币基金和小额贷款,都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大影响。

货币基金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尤其巨大,直接带来了银行业的震动。

其实在美国,同样的情形早已发生过,货币基金这个产品正是在美国的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条例)管制下产生的,在1970年,美国国会取消了Q条例中关于10万美元以上存款利率最高限额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对存款小户的利率歧视。

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进行金融创新,货币市场基金便随之应运而生(将小户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大户的姿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

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结构对中国的启示及影响

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结构对中国的启示及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结构对中国的启示及影响作者张雪梅系别商务学院专业金融学年级金融三班学号112063110指导教师张启智导师职称教授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及形成原因以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美国投融资结构、货币政策和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投融资结构存款保险制度货币政策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merican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cause of form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to USA financing structur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o bring about change and influen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ina the inspiration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and American interest rate market. Proposed our country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dvice.Key word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tructure Monetary policy目录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形成原因 (1)(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1)(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形成原因 (2)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2)(一)对银行负债的影响 (2)(二)对银行业收入结构的影响 (3)(三)对银行公司现金管理服务的影响 (4)(四)对存款利率定价策略的影响 (4)(五)美联储调控方式的改变 (4)(六)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较为成熟,我国正值金融改革深化时期,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会使我国商业银行经历机遇与挑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得到更好发展。

标签: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经验;对策一、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1.美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1)美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在1929年经济危机前,美国对利率未实行任何管制措施。

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领域遭受重创,迫使美国不得不采取措施挽救金融市场,最为著名的就是第Q条例。

该条例的主要内容为:Q条例规定,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对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

此后,Q成为条例代表存款利率管制。

第Q规则的实施,在短期内对商业银行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美国当时经济的复苏。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Q规则的弊端逐渐显现。

美国金融市场的商业银行受规则限制,吸收存款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同时,存款吸收能力的减弱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2)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中经历的大事件1971年,成立“金融结构与管制委员会”,从理论上论证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该委员会提出的“取消Q规则”和“减少管制加强竞争”的议题为美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攀高,1979年美国会通过《金融制度改革法案》。

随后一系列法案的通过,拉开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1980年制定《1980年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及货币控制法案》,美国政府成立“存款机构解除管制委员会”,职责为监督执行Q规则取消及与条例取消管制有关的其他具体事项。

在《1980年法案》中明确规定:截至1986年3月31日止,取消Q规则对于一切存款机构持有的定期和储蓄存款的利率限制。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引言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是一个历史性的议题。

作为一名经济专家,我深刻认识到,外国利率市场化不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对我国的利率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因此,我写了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外国利率市场化的概念、特点、优点及缺点的分析,探讨我国利率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一、外国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外国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让市场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来调节利率的价格。

它是由国际上的金融市场主导的,与政府干预利率的传统模式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

在外国利率市场化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市场活动受到政府干预的限制,而在传统的国家主导市场中,则是国家政策或宏观经济的考虑主导市场活动。

二、外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自由竞争。

外国利率市场化的充分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市场上所有的主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主体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买卖,以确定一个公正的价格。

(2)灵活性大。

外国利率市场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市场上的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来调整购买和销售的数量和时间,因此,市场上的价格和利率水平也会随之而变化。

(3)信息透明。

外国利率市场化的运转机制要求市场上所有信息都应透明,这意味着每个市场主体都应该能清晰地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交易情况,并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

(4)市场稳定性低。

外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充分体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但由于市场上所有主体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行动,因此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大,较难保持稳定状态。

(5)政府干预少。

外国利率市场化中,政府往往不会参与到市场的价格和利率的调节过程中去,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整宏观经济的水平,比如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

三、外国利率市场化的优点(1)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外国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上的资金配置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市场上现有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全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外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展开讨论。

在我们首先介绍了外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我国利率改革的现状。

在我们分别探讨了外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和借鉴,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和实施方式。

最后在强调了借鉴外国经验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呼吁加快我国利率改革的进程,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效率。

通过深入分析外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利率改革的实施,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国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改革、经验、启示、借鉴、路径选择、实施方式、借鉴外国经验、推动、进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1. 引言1.1 外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意义外国利率市场化是指外国政府逐步取消对利率的管制,让市场力量自由决定利率水平的一种重要金融改革。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外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政府管制利率机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来调节利率水平。

外国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通过市场竞争,可以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外国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增强金融体系的防风险能力,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外国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实现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1.2 我国利率改革的现状我国利率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