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纪略(清朝佚名)
历史趣谈:临死要过皇帝瘾——奸贼吴三桂衡州称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临死要过皇帝瘾——奸贼吴三桂衡州称帝
导语:由于清军陆续在湖南东部、南部开辟出新战场,步步为营,建立起稳固据点,使得人在衡州的吴三桂,日益处于清军进逼之中。
至此,吴三桂叛军
由于清军陆续在湖南东部、南部开辟出新战场,步步为营,建立起稳固据点,使得人在衡州的吴三桂,日益处于清军进逼之中。
至此,吴三桂叛军的灭亡,其实已经是早晚之事!
得意之时花添锦,失败势成落井石。
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接连失利,逐渐开始出现了内部的互相倾轧。
其手下将领各怀异心,或死或降。
如此关键时刻,吴三桂依旧任人唯亲。
其女婿夏国相率军防守萍乡,由于防备不严,被和硕安亲王岳乐所统帅的满汉大军接连攻破十二寨,万余人被歼灭,夏国相弃印败逃,萍乡失守。
如此损兵折将败逃,本当重治其罪。
但吴三桂因为是自己女婿的缘故,仅削去夏国相两级了事,这种处理手法,导致吴军内部强烈不满。
此外,吴三桂手下还有一名大将高得捷,非常勇猛善战,其部卒也都是敢战精兵。
康熙十五年初,高得捷率手下数万之众攻取了江西重镇吉安。
吉安乃战略重地,清军数次重兵进攻,均被高得捷杀败!但是,高得捷副手韩大任由于擅于巴结,被吴三桂晋升为“扬威将军”,从此就在军中能够和高得捷分庭抗礼。
对此,高得捷深感受辱,郁郁成疾,竟然不久病死于吉安。
高得捷病死,草包韩大任独掌吉安兵权。
韩大任以儒将自诩,每天诗酒自娱,和幕僚赏景谈诗,其实在军事方面完全是外行。
这时候,清朝的简亲王喇布率江西总督董卫国等提军十万,把吉安重重包围。
生活常识分享。
吴三桂课件
• 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府又命吴三桂和李国翰一起率军入川,攻 打张献忠义军余部。几年之中,先后平定重庆、成都等两川重镇。
• 顺治十四年(1657年),吴三桂又以平西大将军职,南征云贵,攻打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
•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下云南。攻下云南后,即委其开藩 设府,镇守云南,总管军民事务。
崇祯八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时年26岁 崇祯十二年(1639年)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松锦之战中率军逃跑,仅以身免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面临覆亡命 运的明朝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 的吴三桂身上。 不少朝臣如王永吉、 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 入卫京城。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 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 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注 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据传 意:只是据传)后来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而作罢。两面
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陈圆圆和吴家亲人都成了李 自成的人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全家人性命,吴答应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 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
由于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军乘锐连下 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 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 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 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称为“周王”元年。 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双方军事形势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由于兵兴三年, 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 图谋。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初,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市)亲点大将马宝, 并授计率5万大军南下,攻击兵家必争之地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一战击毙 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夺据清军河外营地(永兴依耒水而立,此水上接 衡州,下通广东);一战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援军,营
以吴三桂为首“三藩起事”
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事”-历史论文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事”特约撰稿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赫连勃勃大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1993年起至今,一直就职于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
从事繁忙金融工作之余,交叉横跨文学、历史写作,2004年起,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有“中国大陆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荣称。
2010年,梅毅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梅毅话英雄》系列,已经播出和出版鲜为人知的杨家将》和《隋唐英雄志等系列节目、光碟和图书,并在“凤凰卫视”等电视节目中频频开讲,成为极少数既能埋头著述又能昂然活跃于荧屏之上的“双栖”历史作家之一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四处发檄文之余,还遣使招聘旧日同僚故旧,以图这些人前来军中效力。
其中,有一位谢四新,当初曾经和吴三桂同在洪承畴幕府为同事。
明朝灭亡后,谢四新心存明朝,隐居不出,成为明朝遗民。
这样的人,肯定成为吴三桂积极争取的目标。
接到吴三桂亲笔书信之后,即使这位清朝“平西王”在起兵当时势力极雄,谢四新还是坚决拒绝了吴三桂的招募,并且写诗一首,对吴三桂竭尽挖苦、揶揄之能辜: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悲不寐,那堪思予又思索。
谢四新对吴三桂这首答诗,用典太多,今人很难理解其中深意,还被不少人误读。
如果熟谙典故,尽可对谢四新的政治态度一目了然,也可以发现古代文人确实刀笔深刻,讽刺起人来不遗余力。
本诗一开始,谢四新似乎呵呵冷笑数声,先把吴三桂比做汉武帝时代战败后不得已投降匈奴、内心却要时刻归汉的李陵。
但是,诗人笔锋一转,言语咄咄,马上叱问昊三桂:你在清朝富贵荣华三十年,世上哪里有这样“卧薪尝胆”要复仇的好人呢!接下来,谢四新用古代伍子胥和鲁伸连的典故,继续责问吴三桂:当初你投降清朝的借口,是为了报君父大仇意在“复楚”(复明),但你不仅没有恢复大明,却作为清朝鹰犬亲手勒死了南明的永历帝以向清朝效忠;好了,既然你已臣服于清朝(帝秦),作为顺臣功臣也就罢了,为什么又忽然起兵反叛清朝(亡秦)。
吴三桂简介
在清军进展顺利,节节取胜之际,大西农民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等率领下,积极经营云贵数年,力量壮大。九年初,孙可望迎永历帝于云南府,挟天子以令诸侯。南明军势复振。三月,孙可望命两路出师,争夺广西、四川。以李定国、冯双礼率兵8万,出湖广,由武岗、全州趋桂林;以刘文秀、卫复臣率兵6万,出川南,由叙州、重庆进围成都。六月,孔有德迎战李定国部于大榕江,迫于其象阵,退守桂林。七月,桂林被李定国部攻破,孔有德死。清廷急调尼堪为定远大将军,往征广西;命固山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马喇希率军往征广东,以援耿、尚部;命吴三桂部于四川阻止南明。十一月又命固山额真卓罗为靖南将军,同固山额真蓝拜等率军增援广东,以防李定国部东进。二十三日,定远大将军尼堪率师15万,号称30万,进攻衡州,误中李定国伏,被斩于阵。清军连损二王,形势蹙迫。
四年(1647年)正月,李成栋军攻占肇庆,连下高、雷、廉三州,尾追朱由榔入广西,攻取梧州。孔有德军于三月攻占长沙,继而连下衡州(今衡阳)、宝庆(今邵阳)、桂阳、武岗、沅州(今芷江)、辰州(今沅陵)等地,占领湖南,并进军广西。五月,孔有德军进攻桂林,被瞿式耜、焦琏统南明守军击败。十一月,孔有德军又于全州被南明何腾蛟、瞿式耜击败,退回湖南。李成栋军攻广西亦受挫,退回广东。时大顺农民军余部李过、郝摇旗等与南明联合抗清,军势大振。五年(1648年),江西提督金声桓、广东提督李成栋、大同总兵姜壤,先后叛清归明,更振南明声势。清失赣、粤、晋诸省,朝廷震动。清廷令定南王孔有德军于湖广积极动作,并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统兵往湖广,协孔有德部;命平西王吴三桂自锦州移镇汉中,活动于陕川,以为策应;命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率所部兵各1万,往征广东;同时,命将分路征剿叛军。
历史趣谈:吴三桂简介 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吴三桂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吴三桂简介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吴三桂生平导语: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著名的汉奸,吴周政权建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著名的汉奸,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
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
明崇祯时为宁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
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封平西王。
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
1673年,发动三藩之乱。
1678年3月23日(农历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应天府”,大封百官诸将,铸“昭武通宝”、“利用通宝”。
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因患重病在衡州(今衡阳市)驾崩。
其孙吴世璠继皇帝位。
明清之际高邮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
武举出身,以父荫袭军官。
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
李自成克北京,招他归降。
于率军入京朝见新主途中,得知父吴襄被“夹打要银”,爱妾陈圆圆(沅)为刘忠敏所夺,一怒而返山海关。
李自成亲率数万大军前往平叛,三桂无奈,只得向清军求援。
清吴联军取得关键的山海关之战胜利后,多尔衮即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李自成杀吴襄及吴家老小三十余口,悬首城上。
吴三桂怒不可遏,遂为清兵先驱,攻打陕西、四川等地农民军。
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地区,杀南明永历帝。
后奉清政府之命镇守云南,手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
清康熙为了加强统一,实行撤藩。
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举兵叛乱,自称周王。
十七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
吴世璠继位,旋为清所灭。
生活常识分享。
吴三桂
吴三桂清灭南明绍武、永历政权之战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八年(1661年),在清统一战争中,清军于湖广、两广、云、贵、川、陕、闽等广大地域,战胜南明绍武、永历两个政权的军队,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的作战。
清军自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于两年间先后灭大顺、弘光、大西、鲁王监国、隆武诸政权,北方及东南、中南地区基本平定。
三年八月,清廷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率部进攻湖广和广东。
十月,又命佟养甲、李成栋领兵由闽南攻广东。
十一月间,在广东建立了两个南明政权: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年号永历;唐王朱聿钅粤称监国于广州,年号绍武。
二者互争正统,相煎火并。
清佟养甲、李成栋军乘南明内讧,于十一月下潮州(今广东潮安)、惠州,十二月攻入广州。
绍武政权仅存在41天,便遭覆亡。
于是,孔有德、李成栋两路大军合攻永历政权。
四年(1647年)正月,李成栋军攻占肇庆,连下高、雷、廉三州,尾追朱由榔入广西,攻取梧州。
孔有德军于三月攻占长沙,继而连下衡州(今衡阳)、宝庆(今邵阳)、桂阳、武岗、沅州(今芷江)、辰州(今沅陵)等地,占领湖南,并进军广西。
五月,孔有德军进攻桂林,被瞿式耜、焦琏统南明守军击败。
十一月,孔有德军又于全州被南明何腾蛟、瞿式耜击败,退回湖南。
李成栋军攻广西亦受挫,退回广东。
时大顺农民军余部李过、郝摇旗等与南明联合抗清,军势大振。
五年(1648年),江西提督金声桓、广东提督李成栋、大同总兵姜壤,先后叛清归明,更振南明声势。
清失赣、粤、晋诸省,朝廷震动。
清廷令定南王孔有德军于湖广积极动作,并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统兵往湖广,协孔有德部;命平西王吴三桂自锦州移镇汉中,活动于陕川,以为策应;命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率所部兵各1万,往征广东;同时,命将分路征剿叛军。
为征金声桓,清廷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刘良佐等征江西。
该部克九江、饶州(今饶阳),围南昌孤城凡六个月,至六年(1649年)正月,用红衣大炮破城,金声桓死。
留取红颜照汗青 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事”
伯 , 上 ( 崇 祯 )手 救
谕 之"( 吴 ) 三桂 方 奉 诏 , 未及 行 , 而 闯
寇 已 陷京师 矣 " 闯 ( 贼 ) 人, 各镇将皆 降 , 三 桂道未 通 , 闯
( 贼 ) 令诸将各发 书招
北京崇 祯帝 上 吊后 , 吴 三桂 已经 完全 接 受 李 自成 的 招 降 , 并 亲 自率 兵 马 往 北
其父郑 芝龙之风 "
父 , 咬破 中指 , 扯裂 家书 , 随 约王 永吉借 清兵 十万 , 以图恢复 "0
夏 允 彝 ! 钱 邦 芭 二 人 , 皆 是生 活 在
再后 , 自己也加人降官行列 的吴伟业 做 5 圆圆曲 6, 低嘲吴三桂为女人 而 / 冲冠 一 怒 0, 也没说 他带兵 去 向李 自成投 降 " 有 人 可能说 , 诗中纪事 , 自然不可能太按 照实际 去写 " 但是 , 吴伟业的笔记 5 绥寇纪略 6, 依 } 日 没有记录吴三桂有降闯之事 " 所 以 , 当时和 稍 后严 谨 的史 家 , 如 谷 应 泰 ! 张 岱等 人 , 均 在 著 作 中 不
烫
为 , 你 一 皓 首 匹夫 , 史
北京被攻 陷之时 的大明朝 " 特别 是后 者 , 又 近 在 北 京 , 如 有吴 三桂 投
篡
牛于 -
降李 自成 一事 , 他 们 自然会 大加 渲染 " 最详 细记 载吴三桂 对李 自 成 降 而 复 叛 的 , 是 5 甲 申传 信 录 ) ,
书又怎么能轻易原谅你的
了 父 母 在 内全 家 三 十 四 人 ; 如 今 , 因 为 私
心 , 又 使得 人在 京城的 儿子 吴应熊 也被 清 廷凌迟处决 ! 青 年时代 的吴 三桂 , 正 处 于明清交 迭 的大 时代 " 一般的 史书 , 包括根 据 / 史实 0 改编 的文学 作品 , 都言之 凿凿 地相 信如下
吴三桂演义第十二回平西王兵进云南城永历皇夜走永昌府
吴三桂演义第十二回平西王兵进云南城永历皇夜走永昌府话说吴三桂在保宁城被困,见西南一带为孙可望部将张璧光所守,军势懈惰,可以袭破,便定策遣精骑突出西南,转战而东,自己自为内应,准备乘势由东门攻出。
时王复臣在军中,见保宁城上隐隐旌旗移动,便谓刘文秀道:“三桂将出矣。
宜告诫三军,速做准备。
”刘文秀道:“兄何以知其将出也?”王复臣道:“三桂退守孤城,非便退也。
彼以十万之众千里而来,方欲踏平成都,安有因小挫折即行退走之理?彼扎守保宁,实欲窥我军,乘懈再进。
弟正为此虑,故时常留心。
昨夜见城楼上各旌旗隐隐移动,非突出掩袭而何?将军当有以防止。
”刘文秀道:“足下实属精细。
但我们追三桂至此,只欲求战耳。
彼突出而我迎战,固所愿也。
”王复臣道:“某所虑者,只张璧光一军耳。
璧光勇而无谋,性又轻敌,不败何待?此军一败,即震动诸军矣。
倘有疏虞,四川震动,不可不慎也。
”刘文秀道:“兄言亦是。
张璧光虽属悍勇,然性最疏失,吾当诫之。
”说罢,正欲传令张璧光军中,忽西南角上喊声大震,保宁城内有数千精骑突城而出,为首一员大将乃胡国柱,直攻张璧光一军。
张军皆未有准备。
那张璧光一来轻敌,二来又不料吴军猝至,一时慌乱。
张璧光率军混战一会,无心恋战,只望东门而来,欲与刘文秀合军。
胡国柱乘势赶来。
刘文秀知道张军已败,一面防吴军由东突出,一面欲援应张璧光。
唯三桂在城上已知胡国柱得胜,吴三桂由东门即率兵杀出,正攻刘文秀一军。
刘军以三桂掩出,军心大乱。
王复臣一军,又为张璧光所扰,不能成列,欲退兵数十里,暂避吴军,再图进战。
适事有凑巧,上流山水暴涨,三军更为慌乱。
刘文秀、王复臣两军皆不能支,三桂即号令诸将乘势合击。
王复臣军中多有逃窜,复臣手斩数人,犹不能止。
时被吴军围困数重,复臣大呼道:“汝曹当见扬州之事,若降,必无生理。
苟不奋力,当尽死于此矣。
”军士听得,雄心一振。
复臣一马当先,手毙吴军十余人,军士皆随复臣奋斗,吴军死伤亦众。
三桂转怯,欲复退入城,夏国相谏道:“若再退,则保宁不守,而三军性命亦难保矣。
千古檄文之愚騃竖子失较计《吴三桂讨闯贼李自成檄》(文白对照)
千古檄文之愚騃竖子失较计《吴三桂讨闯贼李自成檄》(文白对照)《吴三桂讨闯贼李自成檄》(吴三桂公元1644年)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团练总兵真宫平西伯吴,为兴兵剿贼,光复神京,奠安宗社事:闯贼李自成,以么魔小丑,纠集草寇,长驱犯阙。
荡秽神京,弑我帝后,禁我太子,刑我缙绅,污我子女,掠我财物,戮我士庶。
豺狼突于宗社,犬豕踞我朝廷,赤县丘墟,黔黎涂炭,妖氛吐焰,日月无光。
成祖烈宗之阴恨,天寿凄风;元勋懿戚之尽锄,鬼门泣日。
图之不早,病已成于养痈;局尚可为,涉必穷乎灭顶。
悲夫!悲夫!虏尘未灭,寇焰旋腾,血溅天潢,烽传陵寝。
秦称天府,谁能封以一丸;晋有霸图,岂无追其三驾。
乃者驾马横驰乎畿辅,羽书不绝于殿廷。
南北之耗莫通,河山之险尽失。
天威不测,极知汉天子自有神灵;兵势无常,岂得谢太傅但凭歌啸。
义不共天,但凭指日,克襄大举,实赖同仇。
请无分宦游,无分家食,或世贵如王、谢,或最胜如金、张,或子虚之以赀起,或挽辂之以谈兴。
乃至射策孝廉,明经文学,亦往往名班国士,橐为里雄。
令无各施壮谋,共图义旅,仗不需于武库,糗无壅于庖厨,飞附大军,力争一决。
但群策直承黄钺,岂贼运头之丑类立歼,普天大酺,此则万代之所瞻仰,虽九庙为之鉴临者也。
至登龙巨商联田富室,若以缙绅并举,亦自分谊有殊。
然使平准法行,即杨瞿之谋,岂得居其奇货。
又如手无令在,将处士之号,未可保其素封。
几称多算之有余,总赖圣恩之无外。
始则之巧于为饵时,亦之优孟之仁;迨我之既入其樊,莫不撄地狱之罪。
诚清夜而念上恩,虽何曾之万钱,有难下咽。
更援古以筹时,家岂王衍之三窟,便可藏身同舟,即一家砍巢无完卵,可不思之!思之!桂等智不足以效谋,恨何辞以即死。
实切投殳之愿,辄通托钵之呼。
人理苟存,我求必应。
如或缠情阿堵,绝念封疆,睢阳之援竟停,则霁云抽誓言之矢;荆州之粟独拥,则温峤有回指之旗。
呜呼!自有乾坤,鲜兹祸乱之惨;凡为臣者,谁无忠义之心。
义旗所向,一以当千,请观今日之域中,岂是自成之天下。
吴三桂大传
吴三桂大传吴氏政权的覆亡,招致整个家族的毁灭。
吴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几乎没有一个善终的。
除了吴三桂和他的妻子张氏死于昆明城陷之前,免受斧钺之苦,其余无不死于非命:其子、孙、侄如其子吴应熊、其孙世霖、世璠,侄吴应期、女婿等等,或惨死于阙下,或毙命疆场,或饮刃于宫室,或相残于萧墙,而他们的家属或株连同死,或没入官府为奴,连三桂的美妾亦被夺占。
他储积的庞大家产也于一日之间化为乌有。
结局是很悲惨的。
三桂的部属、同盟者,其首要分子和骨干也几乎难逃厄运,纷纷被押上断头台。
这是三桂失败的直接后果之一。
吴氏满门灭绝,并未使圣祖和廷臣们感到丝毫怜悯,相反,他们认为必须这样做。
他们看到吴氏家一颗颗人头落地,报以满意的欣慰。
政一哦治斗争如同战场上两军格斗,你不杀他,他一定会杀你,二者必居其一。
谁若手软,或稍一迟疑,一哦性一哦命就会被对方取去!所以,同自己的最危险的政敌作殊死之斗,根本不需要怜悯,也不需要有点滴的同情,要的就是铁的手腕,流血的镇压。
这才是一个政一哦治家的特一哦色一哦呢。
圣祖当之无愧!战争已经结束了,一切生死予夺大权重新一哦操一哦在圣祖和朝廷之手。
本来,乱源业已清除,照理说,一切都成为过去,应面向未来,如何治理国家。
但是,事情远未结束,他们还感到只镇压吴三桂一族还是不够的,必欲把其一哦党一哦羽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掉,如斩草必须除根,不留一点儿令人不安的隐忧。
于是,清洗与镇压同时进行……在战争进行期间,圣祖为了分化、瓦解和孤立吴三桂,一再施以招抚之策,百般诱使“归正”。
政策相当宽大,待遇相当优厚。
不管谁在吴氏政权中任何种职务,犯有多么严重的“情罪”,只要放下武器,立即会得到极优厚的待遇,对以往之事,一概免究。
圣祖表示,“朕决不食言”,可“昭之日月”。
这些诺言,都行之于文字,载入件件诏书之中。
可是,当战争胜负已成定局,特别是在攻下昆明之后,圣祖马上想到处置已降的吴三桂的一哦党一哦羽,时机已经来到。
在他的指示下,朝廷开始甄别,以种种理由和口实,将已降的原属从叛的骨干分子逐一查出,定罪处死。
吴三桂简介资料
吴三桂简介资料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吴三桂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崇祯十七年,多尔衮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又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建立大周政权,发动“三藩之乱”。
然而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七岁,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庙号太祖。
吴三桂的生平事迹早年时期万历四十年(1612年)吴三桂出生于关外的汉镇中后所,祖籍江苏高邮。
出身于辽西将门望族,自幼习武,善于骑射。
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
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
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
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五、六万大军,避开明朝构筑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趋北京。
崇祯帝中皇太极的反问计,将袁崇焕逮捕入狱。
祖大寿惊恐万状,携吴襄与吴三桂父子及辽兵一万五千人自北京仓皇撤军。
急返宁远,以图自保。
这一年吴三桂17岁。
崇祯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
镇守辽东崇祯五年(1632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最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
吴三桂简介资料
吴三桂简介资料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吴三桂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吴三桂的简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崇祯十七年,多尔衮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又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建立大周政权,发动“三藩之乱”。
然而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七岁,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庙号太祖。
吴三桂的生平事迹早年时期万历四十年(1612年)吴三桂出生于关外的汉镇中后所,祖籍江苏高邮。
出身于辽西将门望族,自幼习武,善于骑射。
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
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
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
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五、六万大军,避开明朝构筑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趋北京。
崇祯帝中皇太极的反问计,将袁崇焕逮捕入狱。
祖大寿惊恐万状,携吴襄与吴三桂父子及辽兵一万五千人自北京仓皇撤军。
急返宁远,以图自保。
这一年吴三桂17岁。
崇祯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
镇守辽东崇祯五年(1632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最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历史人物)—搜狗百科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历史人物)—搜狗百科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
父吴襄,字两环,明天启二年(1622)武进士,崇祯年间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重要职务。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吴三桂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并以此而得中武举。
不久,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政治生涯。
吴三桂的幼年,正是明朝衰落,后金兴起,辽东边境战事频繁的时期。
因而从青年时期开始,吴三桂便随父征战各处,并以此而小有声誉。
青年时期的征战生涯丰富了吴三桂的阅历,并锻炼了组织能力,而明清之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也为吴三桂成年以后的军事、政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吴三桂在政治舞台上的崭露头角和“擢居显职”,他的家族、亲戚都曾起过很大的作用。
吴襄在辽东拥有一支精锐的家族亲军和足以养赡这支军队的大量的庄田。
舅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等都是明朝世守辽东的重要将领。
祖氏三大将之下,有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祖可法等“十余副参,又系昆弟”。
作为这支势力核心集团的一个成员,吴三桂在登上仕途之初,便得到他们的全力扶持。
他们或揄扬其才华“聪俊绝人”,将来必定“大成”;或称颂其品质“纯忠极孝”;或赞扬其战功“夷夏震慑”。
正是在他们的赞助下,吴三桂才逐渐得到了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吴三桂也竭尽全力地结识并交结这些高级军政人士。
太监高起潜总监宁锦军马,专以杀良冒功为能事,吴三桂却拜之为“义父”,方一藻、洪承畴先后经略辽东,吴三桂也先后“拜其门下”。
由于吴三桂钻营有术,青云直上,不但在考核中被列为上等,而且在职务上也一再提升。
就现存的一些明清档案史料来看,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时,吴三桂的职务只是游击,然而,不过三年,崇祯八年八月时,已擢至前锋右营副将。
崇祯十二年七月,又由太监高起潜推荐而任团练总兵,驻守宁远。
仅仅几年的时间,吴三桂便由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超升至高级军职,成为明朝政府镇守辽东的一员重要将领。
吴三桂在关外时期虽然升迁极速,并被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视为“智勇兼备之大将”,但是,通观吴三桂在关外时期的全部史料,并未见其对整个辽东战局建一奇策,立一殊功。
大明辽东悲歌(34)不得不说绥中老乡吴三桂
大明辽东悲歌(34)不得不说绥中老乡吴三桂说起绥中历史人物就不能不说吴三桂了。
他是咱绥中历史上唯一封王称帝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千古第一大汉奸,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
明末清初之际我绥中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有扬州屠城孤军驰援史可法殉国的刘肇基。
他虽遭人唾弃千古,但他终究还是我们绥中老乡,本号主要是记录关外第一县绥中县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当然就无法绕过吴三桂,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生在绥中,也曾抗清建功立业,最后无耻投奔满清,敢当鹰犬。
面临家仇国恨危难之际的选择,或千古留名或遗臭万年,不幸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又一次重演,日寇进犯辽西之时绥中人也有做汉奸也有义勇军抗日(写民国时再说)。
说说我们的老乡吴三桂一、吴三桂是不是绥中人?应该是。
然而史料中关于吴三桂的籍贯记载是不太明确和比较矛盾的:赵尔巽的《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
”不详细。
《吴三桂考》:吴三桂,字硕甫,一字雄爽,辽东铁岭人。
先世以军功封,世袭平西伯,家于京师。
(作者不详: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
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
)《平吴录》说是铁岭卫人《平定三逆方略》与赵翼《平定三逆述略》说是山海卫人;《辽左见闻录》与《桑郭余铃》说是锦州人;《明季北略》说是中后所人;等等。
今人也意见不一。
纪连海《正说吴三桂》:“吴三桂本人,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这个辽宁中后所,就是我们讲的,今夭辽宁省的绥中县县城,它叫“中后所”,说起“中后所”这个词,很有意思,明朝在各地它有驻军,驻军分成人多人少,住的人多一点的,地方大,比较重要的,称为“卫”,比如说“夭津卫”,比如说“铁岭卫”,比如说“前屯卫”,等等有很多“卫”,这叫“卫”,小一点的机构,军事机构就叫“所”。
吴三桂本人,出生在辽宁省的这个中后所城,中后所全称,叫“中后千户所”,一共有一千多户,这么一个很小的一个城,那您别小看中后所城,今天的绥中县,它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它往西一百里就是山海关,它往东一百里就是宁远城,宁远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辽宁兴城,那是一个避暑胜地,但是在历史上,这个辽宁兴城,可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吴三桂诗词
吴三桂诗词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人,关于他的诗词有:
1、吴三桂
清·张洵佳
三桂王滇黔,其时年已老。
再迟十数年,其人死已早。
迨彼伏冥诛,然后盬其脑。
耿尚皆狂童,撤之无不了。
惟有三桂藩,暂令及身保。
猝然捣其穴,搏兽兽必咬。
胡不缓须臾,大祸化为小。
当时明珠辈,未免嫌草草。
幸而遇真人,神武伸天讨。
迨至渠魁亡,欃枪一齐埽。
2、喝火令
诗酒仙
世乱金瓯破,枭雄意气高。
任他樯橹自身漂。
铜鼎欲知归处,须看我抽刀。
赤心昭明月,清风不折腰。
奈何流寇戏吾娇。
一怒冲冠,一怒马萧萧。
一怒令旗横指,国阼顿时夭。
3、醉高歌
诗酒仙
笑谈今古英雄,我说吴公有种。
洪流群鲫随波涌,怕死贪生饭桶。
男儿气势如虹,日月流光似梦。
人生不惧天作弄,命运双拳掌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宰江川,本县学谕金大印字斗如隶平西旗下,自辽东贡生选授,熟谙明季辽沈事,予乐与谈。
伊时吴宠眷隆渥,予因问金云:“王爷(原注:旗下人称旗主为王爷)世谓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为世间伟人,信乎?”金曰:“吾王俱因利乘便,徼幸成功,直命好耳,岂材力所致哉?人言忠孝,未可信,皆时会所值耳。惟最初救父出围一举,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勋名富贵,胥本于此。”予曰:“可得闻乎?”金曰:“崇祯某年,总兵祖大寿守大同,镇兵三千,每秋高恐盗边者,分兵巡哨。拨参将吾太王爷吴骧领兵哨探,方离城百里,值四王子(原注:即天聪帝,当时称四王子。)领兵四万,欲攻大同。藐视五百人,不战,但围困之,谓饥渴甚,三四日必降,可不血刃。因急奔急围,缓奔缓围。至近城四十里,祖帅凭城楼而望,不解救。吾王爷为祖甥,侍侧,沙漠一望四十里间,见父被围,跪请祖帅救之。祖帅以敌兵四万,城兵不满三千,守且不给,何能救?三请,俱不应,乃跪泣曰:‘总爷不肯发兵,儿请率家丁死之。’祖似应不应,曰:‘嘎!’以为必不能救也。王即跪而应曰:‘得令!’下楼开城,率家丁仅二十人赴援。王居中,左吴应桂、右杨某(原注:俱辽西降人),分两翼,十八人后随冲阵。四王子见人少轻出,疑之,开阵计纳而并围之。突入阵,射殪两人,继遇拥纛红缨王子,一箭落马仆地。王下马割首级,仆者未殊,奋短刀斫王鼻梁。王裂红旗裹面,大呼杀人,内五百人亦大呼杀出。北军终以王人少,疑其诱,遂缺围,听其逸。祖帅在城楼望见决围,因命呐喊擂鼓助威,北军亦不进。祖帅乃出城,于三里外鼓吹香亭迎接,慰劳赞叹。王面血淋漓,下马跪泣。祖抚王背,曰:‘儿不忧不富贵。吾即题请封拜,易事耳。’斯时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即四王子亦曰:‘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过此以往,大印不欲言之矣。
“崇祯十五年壬午冬,清兵至北京,遍山左右至江北桃源、宿迁,内兵禁旅俱不堪战,敕召四镇人援。王率所部由宁远至京,清兵以援兵四集,捆载而归。后四镇俱封伯,吾王封平西伯至镇,王父骧留京。四王子归而计曰:‘北京武备空虚,可取,奈有外镇。莫如先取外镇,则京城唾手可得。然强莫如吴三桂,宜先取之。’乃于十六年癸未冬,勒兵至宁远,堑濠筑栅,绝粮者三月。羽书告急,而京中正忧流贼猖獗,无暇边陲,王乃聚众议计。或云:‘今城见兵三千,而家口万计,皆靡谷。莫如遣家口以省食,而后议守议弃。’众曰:‘今兵围匝,家口出城,适饱抢掠,何能进关?’又有进口:‘城外三面陆路皆兵,惟通海一面,相去五六十里,无一兵巡哨。此盖开吾奔走之路,谓家眷去则男子无心以守,此彼取城之计也。吾即就彼计,使老弱妇女得渡山海关,拢天津卫,俾家口有安顿,则战守无所不可矣。’乃雇海船,尽出家口,果然清兵一无拦截。更相与议守,奈无担石军储。王曰:‘守土者擅弃封疆,律无赦,吾不可去。然闻京师流氛甚炽,若弃城勤王,图功赎罪,亦是一策。’遂率所部南奔。清兵全不拦截,盖恐一拦截,即有交锋两伤之患;惟随吾兵而追,行住缓急,相随不离。迫近辽城,忽遇崇祯帝敕使,谕‘流寇猖獗,京城将陷,吴三桂可弃宁远,率兵勤王’。王大喜,向所忧封疆失守,今转而为勤王首功矣。于是大建勤王旗号,前行入关。关吏延人,追兵亦屯扎懊恼岭下,不攻关,亦不去。
“议定,李贼果闻吴三桂勤王兵仅三千人,乃发兵十万,号三十万。声言:‘讨吴三桂,彼兵三千,吾三十万,以一百人捉一人,可靴尖踢倒耳。且三桂与北兵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或来救,北兵住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旷日累月。’因此全兵相接,战于一片石,满兵万骑,从左右冲突临压。旌旗器械俱满扮,目所未睹,合军大呼曰:‘鞑子来矣!’贼兵惊魄散,十万众一时骇溃,自相蹂践,死者过半;余众逃散殆尽,李贼仅随数百骑入京,收拾金银珠宝,踉跄西遁。王同豫王满洲军入京,搜获陈娘娘于权将军第宅,与归旧第,喜可知也。后事《遗闻》、《纪略》备载,不必赘述。”(原注:观此,则《编年》、《遗闻》所载遗父之书,俱系三桂于事后借此文过,非真事也。)
予再三恳请,金曰:“崇祯十二年间,相帅以总兵守宁远。四王子怒祖帅以向经擒而归降,后逃归,仍领兵抗御,必更擒之而后快。遂围城,堑濠三重,以绝樵汲;又离城数十里,重兵扼松山,以阻饷道援兵。祖帅请救甚迫,乃拜洪承畴总督,调九边总兵听节制,合十三万人,救宁远。承畴选锐,一鼓夺松山据之。是时四王子以他事回满洲,闻失松山,怒责将士。答云:‘南朝兵非昔比,有洪承畴者善用兵,亲见自知。’四王子乃至宁远,申饬固守濠栅,不夺松山,惟相山势地形,凡松山饷道所经,或五六十里,或七八十里,险隘厄塞处严兵拒守。由是馈运不通,松山粮绝。承畴集诸总兵议曰:‘吾与诸公俱饿死于此,无益于国。吾大帅,不可离此尺寸;诸公可各率所部,分道闯出,然后整兵反救重围,内外相应,或可决围而出。’于是王与将士谋所向。西夷降人曰:‘敌兵诡计极多,小路必严兵堵截,大路当设备稍宽,宜从大路。’王用其说,从大路杀出。果战将俱在小路,大路惟四王子及文武随从三四百人,帐幞旌旗盛设,而斗将无多。见王来势凶猛,曰:‘归兵莫遏,纵之可也。’又云:‘吴三桂果是汉子,得此人归降,天下唾手可得矣。’其时各总兵溃围而出,俱引兵归镇,不救松山。粮绝计穷,敌兵遣人说降,洪督、祖帅全军返旆,然宁远尚未设守也。王乘北兵不守,随领敕镇守。斯时大印亦随入城,残破之余,军府粗立,遂有癸未之事。
予曰:“陈娘娘何如人,仇恨逾君父也?”斗如曰:“陈娘娘即陈圆圆,周皇亲奎歌姬也。周以进香买办归苏,千金买陈,姿态技艺俱绝世。为梨园正旦,平康声价,冠于都中。不轻接人,寓居幽雅。先是,李贼遣部下权将军,或云即李过(原注:又田见秀等亦为权将军),载金银珠宝无算,贿结文武、内监以及卫所军校为内应。旅店不便,有言陈圆圆虽娼,家中幽静,可以安身,遂寓焉。权将军虽贼,甚倜傥,挥金不惜,圆圆倾心焉,遂托终身。居两月,别去,临行嘱曰:‘吾非商贾,为李王侄。李王明年入京为帝,吾封王,汝即王妃。以后不可接人,秘勿泄,稍俟之。’遂去。继王当癸未入援,封伯爵,周皇亲宴王,命圆圆侑酒,王见而悦之。圆圆见王气概,又在权将军上,且与其异日为贼妃,不若即今为伯之副室,乃更立誓,愿从王。周皇亲闻之,慕王英杰,以世乱结好勋臣,缓急可恃,遂以陈赠王。置婢仆留太王府第,莅镇勤王,如二宫焉。权将军入京搜获之,遂据去。适家人来报,王以既入贼手,非籍北兵,佳人不可再得。乃遣人于豫王前布腹心曰:‘国耻家仇,君父之怨,两不戴天,愿投诚雪耻。’豫王未信,谍探无爽,乃准投诚。曰:‘一要三军皆剃头,一要平西伯亲来。’王皆如命。豫王大喜曰:‘天下在掌中矣。’乃设宴赐袍马,商破贼之计。曰:‘吾到此为追尔,故李贼未知。今尔仍竖勤王旗号,将本兵三千,前锋搦战。吾兵伏两腋,不待交兵,即纵万骑冲压,出不意,贼必披靡。’
“未几,关上探知京城已破,驾崩于煤山,李贼僭位,王进退无措。以清兵仇杀多次,不欲返颜,乃修表谋归李贼。贼亦以关外各镇,吴兵最强,辇金珠彩币,声言招降犒赏。途遇逃兵,抢杀无遗,其得逃者归诉贼云:‘吴三桂令兵抢杀,不肯降。’李贼怒,杀王父吴骧,尸于城垣。老家人奔告王曰:‘吾与北边结仇深,势难归北;李害父陷于不知,不必仇。’更决意归李。于是从关上至永平,大张告示‘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等语(原注:江川前知县李某,永平人,言亲见告示云)。翌日,家人更来告曰:‘陈娘娘为权将军擒去矣。’工投袂起曰:‘不灭李贼,不杀权将军,此仇不可忘,此恨不可释!’遂决意讨李贼,输款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