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化工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索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正朝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正在从“规模化”向“高质量”转变。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都亟需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纷纷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至战略高度。
为此,国内各个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到了突出的位置。
全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型构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相继开展了研究和探索工作。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其亟需攻克的重大课题。
1有机化学思政教育意义应用化学专业主要研究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人才。
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与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
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的核心和灵魂,在百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有机化学研究成果占比达60%以上,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从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出发,深入挖掘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思政元素,探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创新,对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应用型化工类人才探讨
高校对企业合作进 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 但校企合作 的形式 尚处 在浅层或中层次阶段 , 要培养高技能 、 高素质的化工类人才 , 就必 须不断探索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编写新 型化 工人才培 养方案 。 目前很 多高校仍然 沿袭着传 统人才培养模式 , 在制定 培养方案也沿袭着传统思路 , 课程 目标 、 课程设 置 、 课 程体 系等 的制 定都是 由本校 本专业 教研室 研究 制 定, 与企业缺乏 沟通 与合作 , 制定出来的培养方案 , 专业知识体 系 较为单 一 , 难 以达到企业对 于人才需求 的 目标 。因此 , 要培养 应 用型化工类专业人才 , 首要就 是要构建新 型化工 人才 培养 方案。
1 . 3“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 双师 ” 即教师要 具备专业理论 素质 , 能培养学生 , 同时也是 企 业运作 的领导 者或体验者 , 有实 际的操 作经验 。近年 来 , 地 方
化 工行业是我 国经济发展 的支 柱产业 。随着科 技和社会 的
2 创新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校企 合作是培 养应用 型化工人 才的有效 途径 。 目前 , 地方
日益发展 , 现代化工 已逐步成为规模化 、 系统化 、 自动化和技术化 等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之 一 ,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逐渐 提高 , 现代化工需要 大量高素质 、 技能型人才 。当前地方高 校学 生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在部分 教学 环节 上脱节 , 使得高校人才 培养与企业 人才需求 的矛盾较 为突 出。因此 作为一所地方 性高 校, 必须 以适应地 方经济建设 与发 展为前提 , 紧紧掌握本 地区经
于高校实践教学 环节 , 为学生实 习实训提 供 岗位 。但是 , 这种模 式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 , 基本上停 留在表面。如我院化工专业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提升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㊀第10期㊀㊀收稿日期:2021-02-08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黔教合协同创新字[2014]08号)ꎻ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2002号)ꎻ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项目(毕科人才合字[2021]08号)ꎻ毕节市科学技术项目(毕科合字[2015]1号)ꎻ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转型试点专业(2018JG084)作者简介:杨敏建(1981 )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硕士研究生导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教学与实践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提升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杨敏建∗1.2ꎬ李黔柱1ꎬ2ꎬ曾兵1ꎬ2ꎬ赵娟1ꎬ2ꎬ谭野1ꎬ2(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ꎬ贵州毕节㊀551700ꎻ2.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ꎬ贵州毕节㊀551700)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提升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水平指明了方向ꎬ是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ꎮ在此背景下ꎬ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通过拓展校际交流㊁鼓励学科竞赛ꎬ加强校企合作㊁搭建实践平台ꎬ开展科研训练㊁提升创新创业等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ꎬ为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ꎮ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ꎻ化工专业ꎻ创新能力ꎻ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21X(2021)10-0195-02ExplorationonImprovingInnovationandPracticeAbilityofChemicalEngineeringTalentsinLocalUniversitiesUnderEngineeringEducationAccreditationYangMinjian∗1ꎬ2ꎬLiQianzhu1ꎬ2ꎬZengBing1ꎬ2ꎬZhaoJuan1ꎬ2ꎬTanYe1ꎬ2(1.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ꎬGuizhou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ꎬBijie㊀551700ꎬChinaꎻ2.TheExperimentalTeachingCenter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ofGuizhouProvinceꎬBijie㊀551700ꎬChina)Abstract:EngineeringeducationaccreditationpointsoutthedirectionforimprovingthelevelofEngineeringSpecialtyinlocaluniversitiesꎬandistheonlywayforthedevelopmentofEngineeringSpecialtyinlocaluniversities.Underthisbackgroundꎬthe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ofGuizhou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hasobtainedcertainachievementsbyexpandinginterschoolexchangesꎬencouragingsubjectcompetitionsꎬstrengthening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ꎬbuildingpracticeplatformꎬcarryingoutscientificresearchtrainingꎬandimprov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ꎬwhichprovidesareferencefortheimprovementofinnovationandpracticeabilityofchemicalengineeringtalentsinlocaluniversities.Keywords:engineeringeducationaccreditationꎻchemicalengineeringspecialtyꎻinnovationabilityꎻpracticeability㊀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ꎬ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ꎮ其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ꎬ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㊁师资队伍配备㊁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ꎬ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ꎮ我国自2006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ꎬ截至2019年底ꎬ全国共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ꎮ但上述通过认证的高校中ꎬ绝大多数是工科较强的综合性大学ꎬ地方高校所占比例极低ꎬ这也反映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发展任重道远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为目标而设计的合格性评价体系[1]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ꎬ为提升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水平指明了方向ꎬ是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㊁制药工程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三个化工类专业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ꎬ而这也是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必须加强的两个方面ꎮ为此ꎬ本文就近年来学院在开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进行了介绍ꎬ以期对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所借鉴ꎮ1㊀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分析1.1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实践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基础之一ꎬ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ꎬ大量的本科生将逐渐走进传统产业领域ꎬ从事一些技术岗位ꎬ而要想提升这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ꎬ就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ꎮ当前ꎬ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ꎬ甚至不如一些职业院校ꎬ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实践平台未能搭建好ꎬ这是因为地方高校大多是新建院校ꎬ未能与地方相关产业深度融合ꎬ产学研平台的搭建也就相对滞后了ꎬ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ꎬ当前化工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问题ꎬ主要是课程内容过于重视理论课程教学ꎬ而忽视实践环节ꎬ实践课时偏少ꎬ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ꎬ课程类型也比较单一ꎬ欠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理念[2]ꎮ1.2㊀学生创新思维不够活跃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ꎬ而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培养[3]ꎮ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ꎬ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ꎮ由于地方高校大多数是新建的二本院校ꎬ生源质量普遍不高ꎬ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ꎬ部分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591 杨敏建ꎬ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提升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山㊀东㊀化㊀工缺乏ꎬ他们虽然不满足于现状ꎬ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发发牢骚和唉声叹气而已ꎬ并没有实际的行动ꎮ大部分学生虽然有创新精神ꎬ但是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或者缺少必备的创新思维㊁技能及毅力ꎬ导致创新能力不高ꎻ另一方面ꎬ学校提供的条件不足ꎬ激励措施不够ꎬ虽然近年来ꎬ在国家创新教育理念的号召下ꎬ各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ꎬ但也有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轰轰烈烈ꎬ缺乏系统的组织和长期的物质支撑ꎬ规模小ꎬ分散而不稳定ꎬ因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ꎬ这些都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度较大ꎮ2㊀提升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对策针对地方高校在化工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ꎬ我院通过学科竞赛㊁实践平台㊁创新创业三个方面工作的开展ꎬ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ꎮ2.1㊀拓展校际交流㊁鼓励学科竞赛学科竞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ꎬ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ꎬ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ꎬ真正做到 以赛促学ꎬ以赛促教 ꎮ在竞赛过程中ꎬ学生有机会走出校门ꎬ开阔专业眼界ꎬ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ꎬ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㊁团队协作能力[4]ꎮ近年来ꎬ学院鼓励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㊁省级学科竞赛ꎬ包括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㊁贵州省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以及学校举办的化工实验技能大赛等ꎬ学生参加比赛不但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ꎬ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ꎬ更重要的是学科竞赛提供了一个互学互鉴的平台ꎬ通过学科竞赛与省内外兄弟院校建立了很好的沟通机制ꎬ更易找出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ꎬ可以更好地帮助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ꎬ这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 持续改进 的理念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ꎬ在2018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获二等奖㊁三等奖㊁优秀奖各一项ꎬ在201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选拨赛暨赛区决赛中获一等奖一项㊁三等奖两项ꎬ在2019年贵州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获特等奖一项㊁一等奖两项ꎻ在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选拨赛暨赛区决赛中获二等奖一项ꎮ以上成绩的取得说明学科竞赛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ꎮ2.2㊀加强校企合作㊁搭建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对工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ꎬ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ꎬ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ꎬ是理论联系实际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ꎮ实践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基础之一ꎬ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ꎬ大量的本科生将逐渐走进传统产业领域ꎬ从事一些技术岗位ꎬ而要想提升这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ꎬ就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ꎮ目前大量普通本科高校正在不断提升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ꎬ本科教育 职业化 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ꎬ而在这个大趋势下ꎬ要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ꎬ一是要注重实践场景的营造ꎬ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的学习场景ꎬ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ꎬ二是要加强与行业领域的合作ꎬ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ꎬ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帮助ꎮ为此ꎬ学院积极与地方行业企业联系ꎬ加强校企合作ꎬ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平台ꎮ目前ꎬ我院化工类专的实习基地主要有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㊁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㊁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㊁贵州中佳环保有限公司ꎬ还包括省外的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㊁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㊁成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㊁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ꎬ这些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岗位ꎬ学生的实习时间由之前的2到3个月延长至4到6个月ꎬ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ꎬ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ꎮ同时ꎬ学院还聘请了一部分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校外指导教师ꎬ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ꎬ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自主选择企业的相关课题ꎬ由校外导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开展ꎬ校内导师重点作形式和内容上的把关ꎮ这种双导师制促进了校企的合作交流ꎬ也使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指导ꎬ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ꎮ2.3㊀开展科研训练㊁提升创新创业科研训练是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5]ꎮ国内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ꎬ当时部分重点高校借鉴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RT(StudentResearchTraining)计划开展大学生科研与创新活动ꎬ培育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6]ꎮ我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ꎬ将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ꎮ首先ꎬ在新修订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ꎬ明确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可以获得相应学分ꎬ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的积极性ꎻ其次ꎬ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ꎬ其中ꎬ2019年学生获得国家级项目12项ꎬ省级项目5项ꎬ校级项目25项ꎬ2020年学生获得国家级项目18项ꎬ省级项目22项ꎬ在全校名列前茅ꎻ第三ꎬ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ꎬ保证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对科研训练项目的开放ꎬ同时加大实验室时间和空间的开放ꎬ为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提供自主开展实验的仪器耗材㊁时间和地点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方便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ꎮ这些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ꎬ为此ꎬ我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入选了教育部评选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ꎮ3㊀结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地方高校而言还任重而道远ꎮ目前ꎬ我们已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ꎬ成果导向ꎬ持续改进 逐步融入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ꎬ通过拓展校际交流㊁鼓励学科竞赛ꎬ加强校企合作㊁搭建实践平台ꎬ开展科研训练㊁提升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工作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ꎬ这也为地方高校培养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借鉴ꎮ参考文献[1]王劲松ꎬ张玉琴ꎬ易庆平ꎬ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广州化工ꎬ2020ꎬ48(11):132-134.[2]张红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J].化工管理ꎬ2015ꎬ30(08):13-14.[3]任倩慧.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培养[J].山西青年ꎬ2021ꎬ46(01):55-56.[4]蒋莉.基于学科竞赛驱动的创新班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ꎬ2021ꎬ38(02):73-77.[5]邢乐红ꎬ王宜鑫ꎬ左明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山东化工ꎬ2019ꎬ48(24):159-160.[6]张改清ꎬ蔡婷婷ꎬ薛玫ꎬ刘涛ꎬ王中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生科研训练的探索与研究[J].化学教育ꎬ2020ꎬ41(6):99-104.(本文文献格式:杨敏建ꎬ李黔柱ꎬ曾兵ꎬ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地方高校提升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山东化工ꎬ2021ꎬ50(10):195-196.)691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第50卷。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广州大学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
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点的立体化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经过五年多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效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广州大学作为地方综合型大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始终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以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主线的立体化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担负着引领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教学资源,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示范的重任。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任[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基层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学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验证性实验虽然能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试样由实验室配好,各种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被教材和教师严格掌控,作为实验课主体的学生的能动作用未能得以发挥,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犹如“照方抓药”操作,难以培养对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对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课程到专业课 程的过渡性的入门课程,着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工程 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结 合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和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精 神,对化工原理的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一定的探索 和建议,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教师讲授为主 到学生为课堂主导,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高素质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打好基础(1 2)。
参考文献
[1)李文旭&强亮生&唐冬雁.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与效果大学化学,2012, 27(5): 17 — 20. 吕海霞&杨志杰&张艳辉&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 原理实验教改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16, 33 1)"26—30
1.3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化工生产过程息息
收稿日期:2021 —03 —12 作者简介:张雪华(1984—),江苏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化学转化。
第12期
张雪华:进一步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211・
相关,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很深厚的化学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一 定的工厂生产实践的能力。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践,举出实际 生产中的例子结合原理讲解,才能把化工原理讲解的更加透 彻。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校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 工作,绝大多数的经历只停留在基础科研上,比如我自己,对实 际生产过程中知识涉猎较少。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实 践经验相对缺乏。缺少对化工设备的实际操作流程及关键部 件的讲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少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 力,造成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
“_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陈芳,胡军,杨文卿,邱雪芬,饶清华*[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福清350300]摘要:在高校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创新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文章以化学实验课程为开展对象,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模式的更新、实验考核的细化、师资队伍的培养、产学研的融合五个方面探索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化学实验;教学模式Doi:10.3969/j.issn.1007-550X.2024.04.015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50X(2024)04-0079-05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开启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多方协同育人,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2]。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新工科教育更加注重工程教育理念,复合、创新、应用是新工科培养的人才的关键词[3-5]。
新工科的提出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是今后我国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顺应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加快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为未来产业和行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我国在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之一[6,7]。
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纽带,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着力点,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
整体优化 设计 是 一 件关乎 实 践 性教 学 环 节质 量 的 高
低, 能否有效 培养学 生创 新思 维和 综合 能力 的 紧迫 任 务。近几年 , 我校是 由师范 院校转变 为立 足江西 , 向 面 全 国, 面向生 产第 一线 的地 方综合本 科院校 , 主动适应 生产实际需要 , 明确 学校 在办 学过 程 中的定 位及 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 深化教育教 学改 革 , 努力 办 出具 有地方
神的有效途径 , 目的在 于不 仅需要 培养高级 研究人才 , 而且需要培养大 批应用 型 人 才 , 需要 培养 既有坚 实 更
地方院校立足和 依托地 方 , 以满足地 方 经济发 展 的需
要为主线 , 持和 体现 地方特 色 , 坚 发挥 因地 域 、 化所 文 决定 的优势 , 其它大 学不 可 比拟 的。二是 以社 会需 是 求为导 向的原则 。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 的首要任 务在 于 准确定位人才 培养 目标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 以信 息科学 、 生物 技术 、 能源 技术 等新 科学 技 术革命 , 引起 社会大变革 , 求 “ 要 厚基 础 、 口径 、 素质 ” 宽 高 的复 合 型 人才。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应在遵 循 国家统一 目标基 础 上, 紧紧 围绕 为地 区经 济建设 、 科技 进步 、 会 发展 服 社 务, 结合学校 实际来设 计 专业 人才 培养 规格 及 所要 求 的理论和能力 , 可盲 目性 模仿 别人 的模 式 。三是 以 不 培养学 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 心的 原则 。对 于地方 院校
理论基础 , 又有丰 富 实践 经验 的复 合型人 才。应用 化
学是一门应用 型 的理科 学 科 , 它培 养 的人 才具 备化 学
的基本理论 、 基本知识 和较 强的实验 技能 , 能在科研 机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12.29
•【字号】
•【施行日期】2009.12.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
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晋教高[2009]19号)通知要求,我厅组织专家认真审核,现将407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予以公布并通知如下:
一、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把教师所承担的教改项目作为本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做到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带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各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认真制定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三、各高等学校接此通知后,要将公布项目尽快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做好组
织实施工作。
附件: 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地方高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科研立项结合的
2012.No191改革与探索摘 要 本文从地方高等学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观念及创新精神出发,结合大学生科研立项,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新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实验教学 科研立项21世纪本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我们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化工专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3]。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是化工原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观念及创新精神出发,通过化工原理实践教学,让学生巩固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工单元操作实验、化工单元设备设计等方法的训练,具有对现有化工单元过程模拟优化、对新过程和新设备进行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4-6]。
本研究结合我校开展的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让大学生科研立项与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观念及创新精神。
1 化工原理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重庆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于2005年开设化工原理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总面积240多平方米,累计投入近100万元。
购买了数字化筛板精馏塔实验装置、全数字化给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喷雾干燥实验装置、超临界萃取装置等实验装置。
另外,还联合四川大学开发了综合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典型错误配置教学实验装置及吸收实验装置等实验装置。
其中,综合流体力学的实验装置包括了实验大纲要求的三大类共6个实验的内容:离心泵特性曲线测试、流量计校核实验、流体力学、雷诺实验、局部阻力测定、直管阻力测定等功能。
典型错误配置教学实验装置包含三类错误,分别是操作步骤错误、仪表选配安装错误、流程设计安装错误。
吸收实验装置并联4个不同填料,分别为700X规整填料、700Y整装填料、θ环和拉西环。
从上述硬件来说,我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还算不错。
但由于目前化工原理实验基本上都是围绕课程教学来设置,实验的项目由指导老师进行设置,学生对课题兴趣不大,体现为很多学生不愿动手操作,一部分学生仅仅参观而已,真正开动脑筋思考的学生较少,达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初探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环节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化工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化工行业的需求和挑战。
针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只有不断创新毕业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对于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化工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更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毕业论文往往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毕业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加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不仅符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还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通过优化论文选题、改进评审机制、完善指导模式等措施,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毕业论文环节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 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 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培养方 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 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强化实践 环节的比重和有效性。
调查结果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校过于强调就业率,忽略了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存在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不足,或者实 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的现象。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影响教 学质量和效果。
0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 查
调查设计和方法
调查对象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
行深入调查。
调查内容
02
了解各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
方面的现状。
调查方法
03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确保调查结
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部分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缺乏深入的企业调研
部分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深入的企业调研和市场需 求分析,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创新精神。
02
转型背景下的地方应 用型本科院校概述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系列政府文件,要求普通高校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湘南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院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学院的中心工作。
我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的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至今有五届本科生和在校四个年级的学生,已累计培养1000余名高素质人才。
几年来,我们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在广泛调研、吸收兄弟院校有益的经验和实践探索基础上,着力完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基础性、实用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内容的开设,使实践教学更具主动性、高效性和科学性,以真正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实践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均存在验证性和经典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特别是能反映学科前沿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更少,相当多的实践课程没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学的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仍沿袭预习讲解实验报告的填鸭式模式。
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学生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目前的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通偏低,实践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高,学生在实验时思想不集中,马虎了事。
存在以完成实验报告为目的而被动参加实验的不良现象。
多数学生既不能通过实验理解基础知识和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也不能深入领会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
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钦州学院石化专业为例
重任 。新建本 科 院校数 量 的增加 , 使我 国 的高 等教 育 步 入 了大众化 的发展 阶段 。传统 的精 英式 高 等教 育理 念 ,
热点 、 难点 问题 , 开展综合调研 、 项 目评估和战略咨询 。从
近年来 国家 政策 导 向、 教 育界权 威人 士 言论及 应用技 术
第8期
石海 信 : 本科 院校 的转型 与 应用型 人 才培养 模 式探 索
5 5
大学联盟成 立 , 充分说 明地 方本科 院校 的办 学定位 、 转 型 发展与应用 型人 才 培养 模式 的探索 , 已成 为我 国地方 本 科 院校教 育改革的一个 重要 问题 。各 校在破 解地 方本 科
第2 8卷 第 8期
V0 1 . 2 8 No . 8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2 0 1 3年 8月
Au g.,2 01 3
J OU R N AL OF Q I N Z HOU UN I VE R S I T Y
本 科 院 校 的 转 型 与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探 索
近年来 , 关 于地 方本 科 院校转 型 与应 用技 术 型人才
培养模 式改革的讨论如火 如荼 。各 地方 高校普 遍关心 的
话 题有“ 地方 本科 院校办 学 目标定 位 问题 … ” 、“ 新 建 本
科 院校转型问题 _ 2 J . ’ 、 “ 德 国应用 技术 大学 的办学 特色对
地方 本科院校启示 ’ ’ 、“ 地方本科 院校 应用型 人才培 养
模 式 ’ 等等 。围绕这 些话 题 , 国 内外 的研 讨 会接 连 召
地方院校化工类“三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刀
实验技能训练平台 r 1
工程能力训练平 广— 科 研能力训练平台 台 1
仿
真
工
要 解决 上 述 矛 盾 ,主要 应 在 教 学 观 念 和投 入 上 下功 夫 .
首先 , 应对地方 院校 的人才培养 目标作科学定位 , 突出实践 教学的重要性. , 以充分利用学科建设 的投入和成果 , 第二 可 发挥学科优势 ,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和创新精神. , 第三 充分
与技术学科是湖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 院依托 学 学科优势 , 过专业建设 , 通 从教育 教学 的基本 规律 出发 , 结
合学生能力培养的层 次性 规律 ,充分利用岳 阳的化工地域 优势 , 经过 多年 的努力 , 提出了基于“ 三平 台” 的实践教学体 系改革方案( 如图 1, 重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 、 ) 着 创新意识和 工程素养 , 服务地方经济. 个平台 由若 干具有 自身特点 的 各 支撑 了平 台组成.整个体 系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 , 从 基本实验 能力 的形成 、 程能力拓展 、 工 实践 能力的提 高 , 逐 步实现由课堂到实验室再到企业 的过渡 , 促进学生 知识 、
实践教 学是高 等院校 化工类 专 业必不 可少 的教 学环
节, 对于 以培养应用型 、 创新型人才为 目标的地方院校来说
具有工程素养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坚实基础. 学院应用化学 专业是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湖南省重点 专业 ; 化学工程
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l在高等教育 已由精英教育 转向大众 】 1 . 教 育的今天 , 由于受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 , 不少教学资源相对
落后 的地方 院校 ,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滞 后地方经济发 展 对应 用型人才的要求. 主要表现 在 : 对实践教学 重要 性 的 研究不够 , 实践教学体 系实际上成 了理论教学 的附属 品 ; 实 践教学缺乏体现地方院校 自身特色的内容 ,跟不上科学技 术 的发展和社会 ( 企业 ) 对应用 型人才 的实践要 求 ; 践教 实 学 缺乏强有力 的各类 支撑平 台, 学生看得校 ) 化学化工学 院( 以下简称 学院) 化学工程 与技术学科拥有 同层次院校 中教学 、 科研实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创新工匠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创新工匠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作者:李珩徐朝华胡飞燕夏德慧李梦台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1期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科教融汇意味着“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模式,这一创新性的表述是对职业教育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企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而高职化工人才培养存在与产业链需求脱节,创新教育融合度不高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缺乏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境,传统课程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匹配;教学团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无法形成有机融合;化工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精神。
因此,在科教融汇视域下如何通过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刻苦耐劳的劳模品质,更好地对接产业链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一、“创新驱动,三链融通”理念内涵近年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宗旨,以产业链为对接,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工匠技术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围绕人才链和创新链,结合化工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构建了一个基于“创新驱动,三链融通”的协同育人理念。
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改革,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实施协同教学、协同创新、共同培养创新工匠人才,丰富了职业教育理念。
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涂料方向为例,示意图如图1。
二、创新工匠人才培养实践——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展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系列教学改革,随后开展实践检验,经过近五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基于“创新驱动,三链融通”的高职化工专业创新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路径如图2。
基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
基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作者:林莉杨皆平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3期[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当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多为地方转型高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坚持“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目标,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建设及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高层次;应用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211-03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代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部署[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旨在推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工程专业建设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型[2]。
实践能力是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是培育学生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契合“新工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意义重大。
一、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一)高水平工程实践型师资队伍不健全传统高层次本科教师队伍中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更缺乏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其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匮乏,实践能力较弱。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水平工程实践师资队伍的缺乏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743个)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二〇一五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论文说明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对提高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从日本应用化学教育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东京大学应用化学科为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探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过程引导研究浅谈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应用化学专业营销方向教学实践改革初探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设计研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农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中的应用化学专业改革方向探索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分析腐植酸应用化学研究进展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及我系专业发展促进应用化学专业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探索理科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实践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绿色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高师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改革思路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上好环境化学课的研究与实践立足素质教育,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效浅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创新体系的构建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结果分析工科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分析实验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模式构建——基于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质量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加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设计初探应用化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构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石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践现状及改革探究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复合型应用化学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刍议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与探索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思想与课程设置的思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能要素为主线建立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思考在优化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中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基于校园网的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网络平台的构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研究与改革应用型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研究探讨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改革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结构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应用化学专业《表面活性剂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独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新疆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石河子大学自治区应用化学重点学科为例理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工程化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作用的研究独立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应用化学专业《无机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新建地方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探讨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思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化改革能源矿业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关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青岛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方向与专业实验的确立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石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研究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的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模块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讨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专业实验室开放与应用型人才递进式培养——以滨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农林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商品检测方向课程体系——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例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基于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设计研究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探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及探讨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调查分析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具有油气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外语阅读课程初探应用化学专业(方向)实验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关于应用化学专业的能力导向教学模式思考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对策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依托特色实验室建立应用化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实践新建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探索及实践深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课程改革的思考浅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讨——以贺州学院为例提升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三维一体”自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应用化学专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探讨高师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历程纪要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面向21世纪师专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师专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改革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应用化学专业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从日本应用化学教育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东京大学应用化学科为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探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过程引导研究浅谈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应用化学专业营销方向教学实践改革初探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设计研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应用化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与探索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讨应用化学(电站方向)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要素与课程设置应用化学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BL方法在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初探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初探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分析》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新升本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工科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应用化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浅谈化学化工类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探讨化学化工类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化学专业《工业分析》课教学改革应用化学在绿豆饮品加工中的应用强化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研究与思考素质教育在应用化学教学中的探讨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思考应用化学“三性”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的奠基与发展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走理工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大类招生模式的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实践式教学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源电力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边远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农林类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化学(工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推行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浅议石油高校划转后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高校应用化学教学实效性研究开展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农林院校应用化学化工实验改革初探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化学创新型青年教师培养油田应用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农业高职教育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民族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立与思考化工企业文化与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对接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优化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农林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定位的思考师范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实践油田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探索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Ⅰ教学改革初探应用型高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研究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在实践中深化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高职院校动物类专业应用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农林类高职应用化学项目教学探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中的探索东北地区油田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应用化学本科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对开放式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独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在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协作组第三次会议和应用化学专业教材委员会会议在杭州举行(1985.10)民族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关于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介绍一本应用化学专业用的《有机化学教程》腐植酸应用化学研究进展分析学习领域与传统课程的对比研究——应用化学学习领域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波谱分析法”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信息资源镜像系统的建立及技术探讨应用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地方高校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集中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实验改革探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石河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协同创新机制下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411”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一种用于应用化学研究的实用优化编程法探索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中的应用应用化学大型实验实践与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材料方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初探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应用化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作用应用化学专业工业见习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实习模式探讨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利用假期实习的实践与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新生的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化改革应用化学专业三级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配套教材的完善与实施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改革研究应用化学硕士生实验教学理念与实践高中阶段开设《应用化学》拓展课的尝试与思考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初探“411”教学模式下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模式浅析应用化学实验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坚持加强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优化设计方案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基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宜宾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成果丰硕的阜阳师范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应用化学项目教学阐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郑州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专业硝酸生产实习教学辅助软件开发浅谈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高校主导模式下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池州学院应用化学研究中心”简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教学质量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太原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应用化学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能力培养初探应用化学分析法快速测定硅锰合金中硅锰磷浅谈应用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开放式教学在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程中的应用正交实验法探究应用化学实验《抗氧剂双酚A的合成》最佳实验条件应用化学毕业论文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角色的探讨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高职院校环境专业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浅谈应用化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的策略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成效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评估方案的研究长沙电力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简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思考应用化学专业高等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探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无水无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的体会和思考攀登者的足迹——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
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 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 确 定人才培养 目标[ 1 ] 为: 面向2 l 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 设 需要 , 培 养具 有 良好 的道德 修 养 , 具备 较强 的工程 实 践能力、 工程设 计能力、 创新综合能力 、 外语交流能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 , 能在石油天然气加工、 石油化工、 煤化工、 能源 、 轻工 、 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 科技开发 、 生产运行 、 维护 与管理工作 , 具有市场意识 、 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化学化工学院以陕西省地方经济 的发展为立足点 , 依 托石油、 天然气及煤等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背景, 始终把培 养具有奉献精神 、 创新意识 、 实践能力、 国际视野和综合竞
一
、
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 门人才作为培养 目标。化学工程与 工艺专业在原有改革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 努力构建复合型 、 应用型 、 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 , 树立创新教育 、 个性教育和
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 加大了 石油天然气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因此,积极探索和改革化工专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输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 创
新型 、 复合 型 的大学 毕业 生 , 已经成 为专 业建设 亟待解 决 的 重要 问题 , 这也是 我们一 直思考 和探索 的 问题 。
念和人才培养定位, 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一部署 , 主动适应 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 。 通过聘请同类高校 、 科 研院所和炼化企业专家 , 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讨会 , 对 人 才培 养方 案进 行论 证 ,对人 才培 养方 案进 行 了一 系列 重 要 的改革 和 修 订 , 确定了“ 资 源共 建 、 全 程参 与 、 构建 机 制 、 深度融合” 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专业校企合作的 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师能力 、 素质培养为主线 , 依托学校 、 企业两个支撑 , 通过学校培养 、 企 业培养 、 自身培养三个维 度, 立足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 , 依托技术资质培训认 证、 大 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 自主学习、 综合素质培养 四个平 台 ,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 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 形成高质 量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 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 创新能力强,并基本具备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工程师综合 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总结经验 , 不断改进研究生教学工作 ,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做 出应 有 的贡献 。
化工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
[摘要]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简要介绍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探索,初见成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6-0070-02化工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探索①———以吉首大学为例李飞,王磊,戴圣亲,蒋博扬,唐蕾艺(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化工已经逐步成为规模化、系统化、自动化和技术化等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之一,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1]。
因此,现代化工需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一直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典型问题之一[2]。
为切实扭转这种局面,近年来,教育部已经出台一系列自上而下改革的重要文件,以引导、推动全国各类高校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修改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3-5]。
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旨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目的不同的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目的一般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6-8]。
吉首大学地处湖南西部,其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类专业涵盖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等,承担着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培养“卓越化学工程师”的重任。
为主动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化学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校陆续申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化学工程类专业,并先后利用申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湖南省“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契机,大力改善实验室条件,适时开展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方法手段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保障了专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一
、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高等 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一个重 要组成 部分 。受传统教育和计 划经济 的影 响, 目前 多数 院校 对于 工科实践教学重视理论 的传授 和知识 的积 累 , 强 调理 论 的 完备性和知识 的系统性 , 而 把实验教 学视 为理论 教学 的附
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佘 启 明
( 黄 山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安徽
摘
黄山 2 4 5 0 4 1 )
要: 介绍 了4 E _ r - 专业 实验教 学在培养4 E _ r _ 专业人 才中的作用 , 分析 了 化 工实验 教学的现 状及 目前 实验教 学 中
存在 的一些问题 , 对应 用型本科 办学模式下的化 工专业实验教 学的内容 、 方法的改革进 行 了初 步的探 索。 关键 词 : 应 用型本科 ; 实验教学 ; 改革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属, 把 实验教 学作 为对理论 课知识 的巩 固、 加深, 没有 发挥 出实验教学独有 的教 育功能 。以我校 为例 , 由于长期从 事
师范类专业办学 , 实验室 资金 、 场地 等条件有 限, 刚开 始建 设 的化工专业实验室 仅承担 化工原理 实验教 学 , 实验 总量 相对较少 , 仅用 于安装化工原理实验装置 , 而且装置 尺寸也 偏小 , 难 以承 担 化 工 专业 高年 级 的设 计 、 创 新 类 综 合 实
的。
目前国内化工专 业实验教 学 中, 以化 工原 理 的单元操 作为主 , 其他课程 的实验很少 , 基 本是 把化工原 理实验作为 专业基础实验使用 , 化 学反应 工程和化 工热力 学等 其他专 业课程的实验课 由各高校 根据 自身 睛况 开设 , 多数 高校开 设较少或空 白, 导致整个专业 的实验结构过 于单 一 , 且 多数 实验属于验证基本理论 的验证性 实验 , 以锻 炼实 验操作 技 能 为主 的基础实验较少 , 需要 学生开 拓创新 的开放 性实 验 相对更少 , 全面锻炼 学生解决 实际 问题 的研 究性 和综合 性 实验几乎没有 , 不 能全方位 培养学生 创新 和解决 问题 的工 程实践能力 。我校化工专业办学初期购置 了浙大 中控 公司 的全套化工原理教学 实验设备 , 基本 满足 了化工 专业 基础 实验 的需要 , 2 0 1 2年又加 大投 入 , 购入新 型综 合实验 实训 设备成立 了化工专业 高年级 专业实验 室 , 以工 程实践 的综 合 性实验教学 为主, 基本 满足化工 专业高 年级课 程 的综合 性、 实践性实验教学 , 优化 了专 业课程实验及综 合性实验层 次分布 , 但距形成结构合理 、 层 次分 明的实验体 系的 目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