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其应用》解题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合集下载

《滑轮及其应用》授课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滑轮及其应用》授课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新知探究
二、动滑轮 实验探究 如图做一做,总结出你的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新知探究
二、动滑轮 实验探究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其中的道理。
L1
L2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儿的力
新知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滑轮组
想想议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 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为了结合两者的优点 ,我该怎么做呢?有 没有这种可能呢?
2、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 10 kg 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3、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 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 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 ) A.F1>F2>F3 B.F1<F2<F3
实验探究
观看下面动画,然后按右下图方法进行实验
定滑轮不能省力
新知探究
一、定滑轮
实验探究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
L2 O L 1
L2 O L 1
G
F
G
F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
新知探究
二、动滑轮
将下图和定滑轮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动滑 轮有什么作 用呢?
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叫做动滑轮。
新知探究
三、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新知探究
三、滑轮组 实验探究
步骤一: 如图的缠绕方式测得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步骤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 步骤三: 把提起物重所用的拉力与物 重相比较,在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 知识目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与种类,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滑轮组进行力的转换,计算滑轮组获得的力的大小;•了解滑轮组的应用,如电梯、手动吊车等。

2. 教学重点•滑轮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滑轮组的应用。

3. 教学难点通过例题和练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和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滑轮及其应用,教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讲解滑轮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工作原理;•举例法: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实验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力的定义,公式及单位,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第二步:引入介绍滑轮的定义及种类,并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滑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步:讲解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前置知识:力的合成、分解,单轮滑轮的工作原理。

•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滑轮组的力等于往滑轮组上绳子的力的倍数。

第四步:应用实例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题目:例1:手动吊车如图所示,其中滑轮组有5个滑轮,重物质量为500牛。

求手动吊车绳子的拉力。

例2:电梯如图所示,滑轮组有3个轮,求电梯所受的力。

第五步: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实验步骤:•准备材料:滑轮、绳子、小轮车等;•组装滑轮组,重新观察滑轮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不同的滑轮组,改变悬挂物的重量,观察绳子的受力情况,记录下所有实验数据;•计算力的大小,并验证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第六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力的转换规律,以及滑轮组的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6. 作业完成课后题,加深对滑轮及其应用的理解。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举例法和实验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滑轮及其应用》(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

【教学设计】《滑轮及其应用》(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

《滑轮及其应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知道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理解了力的平衡的相关知识后,对杠杆类的简单机械的拓展学习,而滑轮等知识又是以后机械效率学习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通过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经历自主探究滑轮及滑轮组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及实质。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特点以及实质。

2.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1.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

2.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滑轮、细线、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旗手在地面上能将国旗竖直向上拉起,是利用了什么?通过视频观察到旗杆顶端装的装置叫做滑轮。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导出本节研究的对象——滑轮。

二、新课教学(一)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

请你尝试组装滑轮将重物拉起。

(二)滑轮的分类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轴随着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会组装滑轮的过程,体验到使用工具的效果,并感受两种组装方式的区别。

1.定滑轮实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2)再通过定滑轮匀速竖直向下拉动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数据分析:F G思考: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为什么还要使用定滑轮呢?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着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2. 讲解滑轮的原理: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原理图,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3. 动手实践: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滑轮组、绳子和重物。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的使用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课后拓展:我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并画出滑轮的原理图,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对滑轮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滑轮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滑轮使用的熟练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情境导入的设计;2. 滑轮原理的讲解方式;3. 动手实践的安排;4. 课后拓展的方式。

1. 情境导入的设计实物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外观和结构,为后续的原理讲解打下基础;生活中的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意识到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 滑轮原理的讲解方式多媒体展示可以清晰地呈现滑轮原理的内部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实物讲解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滑轮的使用,加深他们对滑轮原理的理解;通过讲解滑轮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滑轮组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动手实践打下基础。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滑轮及其应用为主题的物理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操作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能够正确使用滑轮,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滑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滑轮组、绳子、重物等。

学具包括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让孩子们观察滑轮的构造和作用,引导孩子们对滑轮产生兴趣。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通过示例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作用。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滑轮组进行重物的提升,观察滑轮的作用。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滑轮,活动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课后,我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滑轮的其他应用,例如滑轮组的使用等,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操作的引导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实践操作是理解滑轮原理的关键。

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滑轮的作用。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让孩子们直观地观察到滑轮的构造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以第一人称解释道:“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提升重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二、讲解滑轮原理在讲解环节,我力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滑轮的原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培养。

本节课,我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了解滑轮的构造、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会使用滑轮进行简单计算,掌握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滑轮组,引导他们发现滑轮组的作用和原理。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滑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滑轮组实验,使他们亲身体验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结合实验,探讨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计算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滑轮应用的实践题目,让孩子们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滑轮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

2. 活动重点: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们的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掌握了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3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3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接下来教师提问:我们知道杠杆可以是直的可以是弯的,那杠杆能不能是圆的?滑轮可以看作是杠杆吗?
课件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变“瘦”后的情形,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五要素,并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省一半力,但费了一倍的距离。
三、布置作业
1、P1931、2
2、课外活动: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三个滑轮进行探究活动:可设计出几种组合,每种组合各有几段绳子吊起动滑轮?拉力与被提起的钩码自重各有什么关系?将每种设计方案与探究结论在课堂上展示。
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实验,满足了他们的操作欲望,使他们在对比实验中认识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和作用,也为下一步组装滑轮组打好基础。
教师继续布置任务:同学们你们仍然利用刚才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如果用刻度尺测出重物上升的高度与拉力通过的距离,你又会发现什么?
学生实验得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拉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然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实验中认真操作,收集证据,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但由于动滑轮重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误差较大,得出的结论可能不统一。如果忽略了动滑轮重和摩擦力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方法,分别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
难点
组织有序、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
学具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理解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4. 学习滑轮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能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滑轮组模型,演示提升重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解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2 滑轮及其应用定滑轮 | 动滑轮定义 | 定义特点 | 特点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滑轮组 |概念 |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请画出滑轮组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

3. 请举例说明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计算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第10.2节,主要讲述了滑轮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滑轮的分类:根据滑轮的形状和数量,可分为单滑轮、双滑轮和滑轮组。

3. 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分解和传递,遵循杠杆原理。

4. 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吊车、绞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掌握滑轮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杠杆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滑轮吊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通过模型演示滑轮的工作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讲解如何利用滑轮组提高力的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高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其原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滑轮组,讨论其优缺点,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滑轮及其应用1. 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分类:单滑轮双滑轮滑轮组3. 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分解和传递,遵循杠杆原理。

4. 应用:吊车绞车其他领域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高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分类。

2. 滑轮的工作原理:讲解滑轮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的应用:介绍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架等。

4. 滑轮组的工作效率:分析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滑轮组的工作效率计算和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吊车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吊车工作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吊车是如何实现重物吊起的?2. 概念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滑轮组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晾衣架、吊车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滑轮问题。

6. 滑轮组工作效率:讲解滑轮组工作效率的概念,分析提高滑轮组工作效率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滑轮组工作效率的计算和提高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分析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4. 计算滑轮组工作效率,并提出提高方法。

答案:1. 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装置,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架等。

2. 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圆周上的摩擦力来减小或改变力的方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滑轮及其应用(区一等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滑轮及其应用(区一等奖)
组织学生思考: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为什么还要使用定滑轮呢
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组装滑轮组
学生回答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回答问题: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学生动手组装
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滑轮所受的总重G=N
2、再通过动滑轮匀速拉动钩码F=N
实验结论: 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
画出动滑轮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力。
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担物重的一半.
三、在使用滑轮组时,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根,绳子上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课题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12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应用。
难点:动滑轮的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2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滑轮及其应用》(公开课)课件

2022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滑轮及其应用》(公开课)课件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D
3.如下图,小华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一个重为 6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 擦〕。假设用这个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1200N的物
体时,人的拉力F为〔B 〕
A.400N B.450N C.500N D.600N
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拉力 F 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 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G n
新 课课堂导测试入
1.关于滑轮,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B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原子
体育场
No
原子核
Image
No Image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 释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可知原子核是由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No Image
No Image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 尔曼在费米、杨振宁、坂 田昌一的研究根底上,提 出了质子、中子、介子、 超子等都是由三种根底粒 子组成,它们分别称为上 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
h/m
s/m
向 示数/N
1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 0.1
0.1
竖直向上 2
2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 轮提升物体
0.1
3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动滑 轮提升物体
0.1
0.1
竖直向下 2
0.2
竖直向上 1.2
实验结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WORD教案2

10.2 滑轮及其应用 内 容 提 要关于滑轮组,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答:使用滑轮组,应注意两个关系式:(1)F =n G 式中G 在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时,表示被提起的重物的重;在不计摩擦时,则表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

(也就是说,这个式子的成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情况下都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式中n 表示承担重物重(或重物与动滑轮总重)G 的绳子的段数。

(2)s=nh 式中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n 仍表示承担重物重(或重物与动滑轮总重)G 的绳子的段数。

(这个式子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是解决滑轮组问题的重要起点。

)在组装滑轮组时,绕线有何窍门?答: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这种滑轮组只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定滑轮的框架钩上。

这种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这种绕线方法可简记为“偶定、奇动”。

在滑轮组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一样吗?答: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是一种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它的作用是省力。

在滑轮组中,他们的作用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作用仅仅是改变力的方向,在省力方面不起作用;而动滑轮则是起省力的作用,动滑轮个数越多且都用的话,就越省力。

知 识 归 类从近几年中考来看,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单个定滑轮、动滑轮的认识和判别,滑轮组的组装和简单计算,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与计算题中,且往往与后面的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结合起来考查。

题型一:能在实际的滑轮使用情景中分析和判别出定滑轮和动滑轮。

例1:如图1是用滑轮组拉陷在泥中的汽车的情景示意图,图中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滑 轮 定滑轮及其判断动滑轮及其判断 滑轮组的分析及应用应 用属于动滑轮的是 。

点拨:判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关键是看在拉动过程中,滑轮(或滑轮的中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课件 (市一等奖)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及其应用》课件 (市一等奖)

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1、F2、F3 。那么〔

能力提升
1、如以下图,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
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假设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
A 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能力提升
2、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上面小下面大,内装 一定质量的水,假设把它倒置,那么容器对桌
复习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
杠杆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平衡条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1L1 F2L2
省力杠杆 L1 L2, F1 F2 省力费距离 分类 费力杠杆 L1 L2, F1 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 L1 L2, F1 F2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再翻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时,翻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
知识点 2 液压器
1.帕斯卡定律:
加在______液体上的压强,能够______ 不变地被液体向_______方向传递。
知识点 2 液压器
2.液压器原理:
两个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 体相_________。施加于 小活塞的_______被液体 大小不变地传递给大活塞 ,大活塞便可以产生一个 与其外表________成 _______的力。
0.2 0.3
拉力 F/N 1.2 2.2 3.2
拉力 方向
向上
向上 向上
拉力移动距 离S/m 0.2
0.4 0.6
·L1=2R
O
L2=R
L1 =2L2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动手尝试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 轮将重物提升到高处,你可以怎 么组装?有哪些办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判断图中每个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图1 图2
实验:研究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提升物体时,
分别在用力大小、方向的特点.
物重G
表1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拉力F
2.如图12-6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 轮的是___乙__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 当分别沿力F1、F2、F3方向提起同一物体时,
F1、F2、F3的大小关系是____F_1=__F_3>_F_2 _。
小结:
等臂杠杆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杠杆 省一半 力的方向
(2)人工转变: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可控) 【解析】(1)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产生的压强. 6.利用光伏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 2.连通器的原理: 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 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4.8 N。 ②β衰变: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O L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放射性的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 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例题3】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 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精神、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特点。

难点:1、学生自主探究动滑轮的使用方法。

2、理解动滑轮的实质及工作特点。

三、教具1. 演示实验器材:单滑轮2个,铁架台1个,自制简易刻度板1个,绳子2根,大钩码1个,小钩码若干个,弹簧测力计1个,红色记号笔1支。

2. 学生实验器材:每组有:铁架台1个,简易刻度板1个,绳子2根,大钩码1只,小钩码若干个,单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1个,红色记号笔1支。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教师叙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简单机械可以带来方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一、滑轮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教师活动]讲述: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

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 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学生活动] 观察滑轮的结构特点。

(板书------滑轮: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 [教师活动] 举例: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方向。
二、滑轮组特点的综合分析
例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重250 N的物体,承重绳子段数n
为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 0.2 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1 m。 5
50
N,若使物体上升
解: 1)因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5段,故n=5; 2)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G/n=50 N; 3)拉力移动的距离s=5h=1 m。
二、滑轮组特点的综合分析
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点拨: 1、用滑轮组提重物时,承重绳子的段数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 段数相同; 2、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拉力F=G/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三、滑轮组绕线问题
例3、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1)要求人站在地上拉绳,也就是说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2)要求用力要尽可能小,即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要最多,最省力时, 绳子段数为2n+1(n为动滑轮个数)=3段; 3)因绳子段数为奇数,则绳子固定点(起点)系在动滑轮钩子上(奇动偶定), 再一次从内到外、从小滑轮到大滑轮依次连接。
《滑轮及其应用》解题方法
一、动滑轮和定滑轮中力的计算问题 二、滑轮组特点的综合分析 三、滑轮组绕线问题
一、动滑轮和定滑轮中力的计算问题
例1、如图甲、乙所示,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物重G=80 N,摩擦力f=20 N,则F1= 20 N,F2= 10 N。
解析: 1)甲中滑轮是定滑轮,乙中滑轮是动滑轮; 2)由于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阻力是物体与水平面的 摩擦力; 3)根据滑轮特点:F1=f=20 N,F2=f/2=10 N。
一、动滑轮和定滑轮中力的计算问题
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点拨:
1)首先,根据题意判断区分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判断标准:关键是看滑轮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运动,若一起运动则是动滑轮,否则就 是定滑轮;
2)其次,根据滑轮特点,判断力的大小。
滑轮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
三、滑轮组绕线问题
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点拨: 1、首先,分析绳末端力的方向; 2、其次,确定绳子段数:根据最省力时,绳子段数为2n+1(n为 动滑轮个数); 3、然后,根据2n+1的奇偶性,确定绳子起点系在哪个滑轮上(奇 动偶定);
4、最后,根据绕线原则绕线:从内到外、从小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