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pdf
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 引言1.1 概述研究生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认知、研究生对教育管理现状的看法、研究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内容和结构,并阐明撰写本文的目的。
1.3 目的撰写这篇长文主要目的在于从当前形势出发,了解和总结各位研究生对于自身所接受到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哪些认知与感受,并探索问题所在。
通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氛围、科研支持、学风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听取并整理出研究生群体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升级。
最后,基于这些发现与建议,我们将总结文章,并展望未来应该采取的改进策略与行动计划,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 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认知2.1 当前状况分析: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对其认知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首先,许多研究生对自身所处的教育管理体系了解不足,缺乏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机制和运作方式。
其次,研究生对于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认识不够清晰。
比如,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上可能存在不合理或不足的情况;学术氛围和科研支持方面也有待改进;学风建设和管理模式创新方面还需要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2.2 问题与挑战: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生们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方面,一些课程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师资队伍可能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
这影响了学术水平和质量,并且很多专业课程还没有有效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l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 l号(二○○○年一月十三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广东省高教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有一定先导性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1995年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和各培养单位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较好地适应了国家"九五"期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新问题,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生培养规模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尚不强;研究生培养条件的改善相对滞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能够适合于培养高水平博士的生源不足: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模式等还不能完全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等。
上述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了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今后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9.03.19•【文号】教研[2009]1号•【施行日期】2009.03.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为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一)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二)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4.12.05•【文号】教研[2014]5号•【施行日期】2014.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军训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就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 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
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2. 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加强课程建设。
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以强化单位责任、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培养单位主体作用,调动单位、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加强规范管理,鼓励特色发展,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提供稳固支撑。
二、强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课程建设责任3. 发挥培养单位课程建设主体作用。
培养单位应科学认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承担课程建设责任,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
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把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
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
(学位〔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各学位授予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现就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强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亟需进一步完善与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国情和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二、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以学位授予单位为重心,从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入手,明确各质量主体职责,保证研究生教育基本质量,创新机制,激发学位授予单位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A成部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中发〔2004〕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2.总体上看,广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
特别是研究生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
中发〔2004〕16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和高等学校按照文件有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高等学校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完全到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26•【文号】教研厅〔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体上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培养机制、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三级质量管理保障体制,构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人才,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管理制度还不细密,政策举措还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监督管理不够透明。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落实质量保证主体责任。
培养单位要切实加强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精神,增强查摆问题、堵塞工作疏漏、保证培养质量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迅速行动,全面梳理和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制订相关制度的必须立即制订,已经制订的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新变化新要求及时依规修改,切实加强执行检查。
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为了适应我省大力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发[2005]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1、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学科、学缘结构。
重点发展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鼓励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在职教育。
引导高校根据学科学位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条件,面向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主动调整学科学位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努力在服务中形成特色和优势。
创造条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进一步扩大推免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数量,鼓励跨专业、跨学科选拔考生,鼓励与国内外的校际、校企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形成具有山西特色和服务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模式改革。
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需要,建立开放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鼓励和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导师培养为主转向以导师组或导师团队为主,创造条件,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岗位,鼓励省内各学科间、学校间交叉培养和学校、培养单位之间学分互认,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用,探索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目录(总第66~71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目录(总第66~71期)题目作者期号页专稿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1 1 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几点想法广庆 1 5 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韦钰 2 1 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顾明远 2 6 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李大潜 2 10 总结经验开创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王忠烈 3 1 改革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专家举行庆祝学位条例实施15周年笔谈会(一)3 5 祝贺学位条例颁布实施15周年姚熹 3 5 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教育赵鹏大 3 5 关于硕士生培养年限和工程类型研究生学位的初步看法杨天钧 3 6 遵循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赵光武 3 7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周远清4 1 改革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专家举行庆祝学位条例实施15周年笔谈会(二)4 5 学位与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张光斗 4 5 实行淘汰制是保证我国学位水平的必要措施冯纯伯 4 6 面向21世纪努力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纪卓尚 4 7 质量是“立足”之本徐德民 4 7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李岚清 5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就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答记者问本刊记者5 5明确工作方向确定工作重点——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在宁召开施太庚5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对不合格博士点亮牌警告王亚杰等 5 8 改革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专家举行庆祝学位条例实施15周年笔谈会(三)5 9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潘云鹤 5 9抓好学位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盛昭瀚 5 10深化改革大力调整学科结构刘家铎 5 10研究生教育目标之我见程福臻 5 11按一级学科授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亚杰等 6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本刊记者 6 3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答记者问改革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专家举行庆祝学位条例实施6 615周年笔谈会(四)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之我见黄天泽 6 6重视实践加强实证培养高层次开拓性人才钱伯海 6 6 校长论坛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路甬祥 1 7加强素质教育实行两个“优先”杨叔子 1 12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质量跨世纪人才蒋德明 2 14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巴德年 4 7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赵鹏大 5 12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萧忠良 6 7研究与探索改革完善工科研究生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思考刘国权等 1 16面向新世纪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过程的思考胡鹏山等 1 21亟待提高工科博士生的数学素质丁兆玲 1 25对改革审定博士生导师的思考陈文村 2 16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与机制再探张善明 2 18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李本娣等 2 21借鉴美国研究生培养经验努力提高我国博士生质量殷勤业等 3 10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李本娣等 3 14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吴志信等 4 65香港中文大学的EMBA教育杨金丽 4 67中国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黄麟雏等 5 24民主、科学地产生研究生院的决策单元和决策群体王子成等 5 28闽台中医硕士学位课程结构比较程必武 5 31研究生入学形式及其与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叶绍梁 6 36 自行审定博士生导师质量控制的初探孙宪成等 6 40 导师论坛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金重远 4 20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制度的思考之四——关于学位论文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看法王伯年 4 23 条条大路通向斯德哥尔摩——在北京博士后“跨世纪医学人才”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韩济生 5 18 适度拓宽博士点覆盖面是学科发展与造就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李佩成 5 22 谈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问题史济彦 6 10 思想教育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教育谋略胡石明 1 27 科技服务队是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李肖峰等 1 32师范院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意义、内容及方法河南大学研究生处2 57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周强等 2 60 关于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周正鸣 3 17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任大援 3 20 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及其对策冒维本 4 24 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几点探讨杨博文等 4 26 探索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北师大研究生院 5 34 研究生德育目标结构的思考于风政 6 15 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的研究陈增堂等 6 19 培养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等 1 35 瞄准学科前沿培养高质量研究生郑际嘉等 1 38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等 2 25 从鬼谷教学看今天研究生的培养杜彪 2 28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等 3 32立足国内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基础教学博士点的初步经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 36加速实现硕士生培养重心的调整林功实 4 10 探索工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新路——从岩土工程博士生教育谈起吴世明等 4 13 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教学与管理武大哲学系 4 16工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张文修等 6 11 成功的秘诀有益的启示——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培养经验浅析王红梅等 6 13 教学研究关于《自然辩证法》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陈昌曙等 1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王钦友等 1 43“全真应用型”——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教学的方向王俊 1 45关于工科研究生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赵刚等 2 44“非英语专业硕士生英语试题库”简介姜广伦等 2 48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学质量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及其原则王志强 2 50论翻译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顾钢 3 24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骆新娥等 3 26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研究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林志雄 3 29我校试行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的回顾与展望罗立胜等 4 33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的“集中强化综合参与”模式冯嘉元 4 36从美国研究生课程管理看我校研究生课程改革陈钟颀 5 42研究生英语教学法改革初探尹德谟 5 44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陈坚 6 22管理稳定充实高校师资的对策邓运佳等 1 49实行目标管理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董俊国等 2 30论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育人陈发玉 2 33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模式沈培华等 2 37 研究生院自身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南大研究生院 2 41 学科建设与发展重点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赵正州 1 51关于医学学科群建设的几点认识陈渭等 2 52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茂林等 2 54促进理工交叉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李炳彦等 3 30 ——兼论材料科学的学科建设学校学科建设立项管理的实践罗永明等 4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的建设王火团等 5 39 学人风华应用新科技浇铸新长城——记国防科技大学沙基昌教授陈柯平 551515招生与就业试谈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尹二苟等 1 54 1995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浅析及建议熊岳生 1 56 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引导与调控研究刘家新等 2 63 稳定生源保证质量的一点尝试许强 2 66 建立统一的试题库的设想与实践沈致隆等 2 68 中国MBA入学综合考试改革初探周三多 3 39 从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试论我国硕士生招生改革秦和平 3 43 由199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引起的思考张本慎等 3 47 浅谈研究生就业的特点、问题及对策殷昌义 4 39 农科博士生生源特点分析董维春等 4 42 对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几点看法李霞 4 45 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高校组织为主雷利利等 5 56 市场经济对毕业研究生就业的负面作用与对策研究盘芝明等 5 57 硕士生入学实行资格考试的探讨文冬梅等 6 25 认真总结确保和提高单独考试的质量王子成 6 28 博士后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十年回顾汪以初等 1 58 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郎益夫等 4 74 改革与争鸣谈我国硕士学位的地位和硕士生培养年限徐忠勤等 1 64 对“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的看法李素琴等 1 66 适应医学发展改革医学研究生教育侯卉等 3 54 试论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王建等 3 59 坚持标准评聘结合简化程度保证质量——从自审博士生导师改革试点看博士生导师审核办法的全面改革叶绍梁等 3 62 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与探索任震等 4 57 调整硕士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朱启超等 4 59 硕士研究生收费教育势在必行潘俊民 4 62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吴振一等 5 60 研究生招生实行收费制的思考许大信 5 64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张光斗 6 42论创新意识、创新力的概念、表现与培养张建宇等 6 47 ——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现状与问题谈起评估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初探林功实等 6 51 培养应用数学硕士的一点设想李宏魁 6 54 计算机学科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应按一级学科制订蒋宗礼等 6 55 评估研究生院评估的收获与不足王亚杰等 3 65 中美“研究生院评估”比较陈钟颀 4 46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王战军等 4 50以一元多级质量基准规范多元评价行为周宝珠 4 53 ——论我国学位质量宏观保障的操作基准硕士生综合质量检验制度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潘立东等 5 49自检评估:保证和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力武器(上)李余生等 5 53一级学科评估若干问题的研究王战军等 6 31 自检评估:保证和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力武器(下)李余生等 6 33 国外动态与研究MPP: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生教育陈振明 1 68 ——兼谈发展我国政策分析专业研究生教育美国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及对我国MBA教育的借鉴意义鲁明泓 1 74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沈红等 3 69 ——美中研究生教育比较美国就化学学科博士生教育进行改革严力 3 73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第一层:分学科门类的评估沈红 4 69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第二层:分学科级别的评估沈红 5 67西方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若干举措许洁英等 5 70 ——兼论西方教育科研人才的培养美国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成功奥秘初探李勇 5 73从传统走向未来解茂昭 6 58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动向及其启示对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综合分析沈红 6 63 研究生园地开展研究生英语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柳虔林161来稿摘登校所联合培养林业高层次人才的探索杨茂瑞等 2 71 博士学位论文中的计算机软件应建立验收制度崔小红 6 24 文件选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353 资料关于我国科技论文学术榜的“四种索引”信息源概况及其探讨王欣 2 74 数学等五个一级学科选优评估揭晓 6 6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大事记 6 6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总目录(总第66~71期) 6 74 信息窗本刊被评定为“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类核心期刊” 1 15已批准“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情况 1 2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1995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 1 31中国矿大“研究生自我管理系统”开通使用 1 4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95学术年会在东北大1 53 学召开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重视开展研究生课外活动 1 55第十一届工科院校研究生院工作研讨会召开 1 63福建省学位委员会成立 2 13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第12次研究生工作会议 2 15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 2 24云南省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召开1995年学术年会 2 27浙江省学位委员会成立 2 29西安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举办第三次学术年会 2 40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培养质量2 47——北京医科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第六次工作会议纪要 2 76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力量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研究 3 4投稿须知 3 6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3 9大连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3 13消息几则 3 23哈尔滨工业大学确定研究生教育“九五”发展规划 3 38阜新矿业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实行规范化管理 3 421996年研究生录取工作会议召开 3 50陕西财经学院实施论文抽检制度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3 7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4 4清华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将突破万名 4 2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成立 4 23北京大学召开第八次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4 49中国人民大学召开1996年研究生工作会议 4 75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5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改革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 5 1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5 2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试点单位及其学科5 27 名单天津大学建立研究生激励和制约机制 5 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加大研究生教育工作力度 5 41消息几则 5 66中国地质大学推行博士论文抽查制度保证博士学位授予质量 6 9工科院校研究生院第12届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 6 3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华北工学院6 62 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加强学位授予质量检查监督 6 66消息几则 6 73高等学校介绍云南大学 2 72西安交通大学 2 73中山大学 3 74兰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简介 3 76兰州大学部分学科概况 3 76发展壮大中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 4 77中国地质大学 5 48吉林工业大学 6 67。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正文:----------------------------------------------------------------------------------------------------------------------------------------------------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1990年6月6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各级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教研室)在恢复和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积极组织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当前有些地方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指导思想和工作职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教研人员数量不足,有的经济待遇不够落实,教研经费也比较紧缺,致使教研室工作还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教研室的作用,现就改进和加强教研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教研室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为此,在工作方针上,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和整个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必须立足于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要深入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面向所有的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和不断提高。
3.必须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热情帮助教师探索、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天津市为例
DOI: 10.16750/j.adge.2021.04.009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天津市为例刘海波 苏 丹 缪 楠 张立迁 白海力摘要:《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聚焦和明确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建设,是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和具体落实。
通过梳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脉络,简述了《意见》出台的背景,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意见》中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与重要举措,并以天津市为例,阐释了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模式,对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培养质量作者简介:刘海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三级主任科员,天津 300387;苏丹,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研究员,天津 300074;缪楠,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天津 300072;张立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天津 300072;白海力(通讯作者),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天津 300074。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研究生质量、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1]。
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严格质量管理和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这一主文件统领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3.11.24•【文号】教研〔2023〕2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教研〔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律,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以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为路径,以重点领域分类发展改革为突破,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更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聚焦制约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增强改革的实效性。
尊重规律,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注重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造升级,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
整体推进,加强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各环节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机制创新,大力推动培养单位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链、工作管理链的匹配度,增强改革的长效性。
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信息发布审核表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 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8〕9 号
SDPR-2015-0050043
23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 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
鲁教基字〔2008〕24 号
SDPR-2015-0050044
24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 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鲁教基字〔2008〕21 号
SDPR-2015-0050087
67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各科目教学 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8〕25 号
SDPR-2015-0050088
序号
文件标题
文号
登记号
68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 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3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中小学财务管理 工作的意见
鲁教财字〔2009〕53 号
SDPR-2015-0050034
序号
文件标题
文号
登记号
14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银监局关于调整 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鲁教财字〔2009〕66 号
SDPR-2015-0050035
15
鲁教基字〔2009〕20 号
SDPR-2015-0050045
25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 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9〕7 号
SDPR-2015-0050046
26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 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鲁教基字〔2009〕20 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9.25•【文号】学位〔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立了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规模持续增长,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学位管理体制和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强化质量监控与检查,促进学位授予单位规范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保证和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切日益增强,但部分学位授予单位仍存在培养条件建设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导师责任不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等问题。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维护公平,提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现就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12.14•【字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各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15号)和《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等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严格制度,强化落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依托导学团队,推行导学思政,培育导学文化,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导学相长。
完善日常服务保障机制,激发办学主体活力,确保各培养单位主体责任落地见效,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11.03•【文号】•【施行日期】1995.11.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11月3日)为了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需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这一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
国家教委1986年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特别是1991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对推动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较好地满足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较短、发展较快、而又在某些方面改革滞后等原因,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国家经费投入不足,优秀生源也相对不足,招生计划尚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合理的调节机制。
--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比较相对滞后;学科、专业设置口径偏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所占比重偏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性学科所占比重偏小。
--硕士生培养规格、类型比较单一,培养要求偏于学术性,学习年限偏长;博士生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专业知识宽广不够,科研成果创新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急需改进和加强,要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既有合格的专业素质,又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任务十分紧迫。
--国家和地方两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以及培养单位的自我评估制度也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215498409_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文本量化评价
、房 地 产 政 策
[
18]
、电 子 商 务 政
[
19]
序,部分政策文本如表 1 所示。
表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文本
名称
颁发部门
关于在全省高校 2009 届毕业 生 中 扩 大 招 收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福建省 学 位 委 员 会、福 建 省 教 育 厅、福
生的意见
关于做 好 全 日 制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培 养 工 作 的 若 干
张
琳,等:基于 PMC 指数模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文本量化评价 · 77 ·
在 国 家 层 面 上,政 策 颁 布 数 量 较 多 的 年 份 在
已被广泛用于专利 信 息 分 析、网 络 新 闻 及 舆 情 信 息
2010 年和 2018 年。2009 年 教 育 部 颁 布 《关 于 做 好
方法构建政策评价体系,并利用 PMC 指数 和 曲 面 对 选 取 的 8 项 政 策 样 本 进 行 量 化 评 价 与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整体质量 较 高,能 够 有 效 促 进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教 育 高 质 量 发 展,但 在 政 策 诊 断 性、
政策时效性、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 存 在 一 定 的 优 化 提 升 空 间。 据 此 提 出 建 议:完 善 诊 断 机 制,优 化 政 策 供 需
分析、企业市 场 营 销 等 领 域 [21-22]。相 较 于 人 工 阅 读
之后,为配套 落 实 具 体 实 施,
2010 年 国 家 层 面 颁 布
人工整理 主 观 性 较 强 等 缺 点 [23]。 本 文 借 助 文 本 挖
位研究生资助、就业 服 务 体 系 和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等 配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4月6日教社政〔2000〕3号)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导师工作制度,研究生德育工作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和改进,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研究生德育工作在得到加强和改进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研究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工作不够落实;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2000(000)029
【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委、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部属高等学校,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总页数】5页(P18-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1
【相关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J],
2.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J],
3.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结合新疆财经学院研究生德育工作[J], 胡海琼
4.认真贯彻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 [J], 吴清和
5.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J], 于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加强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管理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管理的若干规闽委组[1999]综字007号省直各单位,各高等院校,各地、市委组织部;各地、市人事局、财政局、教委: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干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包括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等,这对提高干部文化素养,改善领导班子知识结构,促进我省改革开放和新一轮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在职干部学习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同一时期同一单位参加学习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偏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收费标准和报销渠道不一,容易出现问题;一些办学单位审批手续不全,教学管理不严,学员到课率不高,教学质量没有保证,个别的乱发证书。
为了加强对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的管理,经省委干部培训领导小组研究,特作如下规定: 一、建立干部入学申报审批制度 ,、所有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职参加高等院校、党校、科研机构举办的学历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大专专业证书班学习,必须由干部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统一印制的(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学习申报表) (表式附后),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其中,省委管理的干部必须报省委组织部审报。
未经批准参加学习的,单位不给安排脱产学习时间,不予报销学费。
本规定下达前已在学习尚末报批的要补办审批手续。
2、各单位批准干部在职参加上述班次学习时,要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一般不批准参加跨地区特别是跨原则,同时期参加学习人数(在校生)省的学习;坚持不影响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分别控制在本单位和领导班子总人数的,,,以内,其中党政“一把手”不得同时参加学习;坚持按学历层次逐级学习的原则,一般不批准越级报考; 被批准参加学习的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当学习与工作发生矛盾时,要以工作为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加强研究生教育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进科学、合理的制度化建设,现就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研究生招生第一条关于鼓励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
学校重申《关于进一步做好应届本科生考研工作的意见》(扬大[2007]43号)的相关规定。
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动员和鼓励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不断提高我校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
学科要以高水平的科研实力吸引本校优秀毕业生。
第二条关于提高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初试合格率。
学院要加强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科目相关课程的教学,重点要加强与第三、第四两门统考科目或专业综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强化基础性和系统性,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合格率。
第三条关于研究生“推荐免试”和“硕博连读”。
要鼓励优秀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竞争,以保持本科-硕士-博士科研工作的连续性。
要进一步扩大选拔范围,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用足政策,选拔真正有志于学术和具有学术发展潜质的优质生源。
第四条关于招收海外、境外研究生。
学校将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鼓励招收海外、境外研究生,特别是招收海外、境外博士研究生,不断扩大留学研究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层次。
各学院、学科要积极拓展与海外、境外的学术联系,扩大学术影响,积极招收留学研究生。
关于海外、境外留学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将另行制定办法。
第五条关于研究生导师招生数。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需要,博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拥有一定数额的到账科研经费才能申请招生。
为保证导师的指导时间和精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一般1人/年;学科带头人根据科研需要,经申请并获批准,可增加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年;校外导师一般不安排招生指标,如特殊需要,经申请并获批准,可招收1人/3年。
关于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学科、学院应加强师生比的调控,根据具体情况,统筹安排校内、外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年度数量。
二、关于研究生培养第六条关于明确导师。
学科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明确导师,学院在第一学期结束前汇总报研究生处备案。
学校提倡实行师生“双向互选”。
学科也可根据自身传统、学科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明确研究生的导师。
培养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研究生导师,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院、学科应按照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总体思路,提倡和加强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以科研的多学科交叉为纽带、以国际合作为途径,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特色,切实落实培养措施,并在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予以具体体现。
第八条关于研究生课程。
学院、学科要加强课程建设,制定一级学科基础课程和二级学科必修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认真选用或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教育特点,采用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严格课程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第九条关于研究生跨学院选修课程。
为共享全校教学资源,推动学科交融,促进科研创新,学校鼓励研究生根据研究需要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
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可不参加考核、不计学分,但应办理登记手续;要求计算课程学分或参加实验技能学习者,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授课教师应为已办理选修课程手续的外学科、外学院研究生提供方便,不得拒绝其听课。
第十条关于“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促进创新性拔尖人才成长,推动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全面开展,学校组织、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特别鼓励博士研究生以优秀成果申报省、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各学院要根据本学院研究生培养特点和要求,设立院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构建省、校、院三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体系。
学院设立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应报研究生处备案,并作为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的依据。
第十一条关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为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行业、企业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和优势互补,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学科、导师要加强社会联系,扩大合作领域,以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博士后流动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积极建立新的基地、站点,合作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十二条关于资助研究生参加高层次学术活动。
为进一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应按照要求配套,并争取有计划地资助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活动。
第十三条关于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博士、硕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攻读双学位。
鼓励学院、学科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尤其鼓励、支持聘请国外教授短期参与我校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
学科、导师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同行专家的紧密联系,以研究生培养为纽带,促进科研项目合作攻关,努力形成良性互动。
第十四条关于研究生学术报告。
学校重申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制度。
研究生学术报告应按学院报告、学科报告、课题组报告三个层次开展,并强调学生主持、提问答辩、教师点评三个环节。
学院、学科应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报告的组织,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报告的指导。
研究生学术报告应公开进行,并提前在校、院两级网站上发布预告。
研究生必须完成学术报告的要求方能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第十五条关于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统一考试。
要加强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改革与建设,取消基础水平教学,强化写作和口语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开设一学期。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应参加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也可以提出免修申请,但免修不免考。
学院根据需要和可能,可开设专业外语选修课,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2009级研究生开始,学校取消硕士研究生英语统考。
三、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申请第十六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研究生论文课题主要有两种来源:导师指导学生自主选题、学生根据导师的科研项目选题。
无论何种来源,研究生都应在导师指导下,广泛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紧密跟踪学术前沿,深入思考后确定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课题。
鼓励硕士研究生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博士研究生开展探索性课题研究。
博士论文选题应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第十七条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具体时间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研究进度,经所在二级学科协商后决定;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由所在二级学科统一安排;但最迟都不得晚于第四学期上半学期。
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或与论文选题相关的交叉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学科负责人担任组长;学科负责人要加强对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论文选题的重点检查,保证其研究课题、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的一致性。
开题报告结束后,导师应与研究生认真讨论考核小组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开题报告,并组织认真实施。
第十八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
研究生在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中必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标注。
严禁抄袭、剽窃、私自修改实验数据等不端行为,如有违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导师应加强教育、严格把关。
第十九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本规范。
学位论文反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基本依据。
作为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提交评阅和答辩的学位论文必须格式规范。
导师应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第二十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应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相关程序。
论文答辩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以二级学科组织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可在二级学科内分组进行答辩。
第二十一条关于论文定稿。
学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先答辩后定稿制度:研究生获得答辩资格后,根据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的人数打印相应份数的论文答辩稿,提交评阅和答辩;通过答辩后,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论文,形成定稿,经导师同意后,打印规定的份数提交学校有关部门,并上传论文定稿的Word文本。
第二十二条关于申请学位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具备学校规定的科研成果条件。
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的具体要求。
学校鼓励研究生以多种形式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
第二十三条关于硕士研究生学制。
根据我校硕士研究生生源的实际状况,为切实保证培养时间、深入做好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学校重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年学制,取消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关于研究生毕业与申请学位。
根据国家、省关于学历学位注册、统计、档案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学校统一毕业与学位的要求,符合申请学位的条件才能申请毕业,以进一步加强学位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
四、关于研究生管理第二十五条关于研究生管理体制。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研究生的学习管理(包括招生、培养、学位等)由研究生处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如党团组织、学生团体、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各类评奖等)由学生处、团委负责,海外、境外研究生的管理由海外教育学院负责。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规范化制度体系建设和检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必依。
学院是负责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具体单位,应在人员配备、经费安排、办公条件等方面加强建设,真正把研究生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十六条关于研究生教育、培养责职。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应教书育人并重,既要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学科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加强招生录取、个人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开题报告、论文评审和答辩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和管理,承担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责任。
学院应全面落实学校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强组织、管理、检查、监督,促进研究生成人、成才。
第二十七条关于研究生学习管理。
学校重申关于研究生学习纪律的规定。
研究生应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要求,全面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导师应教育到位,管理到位;学院应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对有违规、违纪行为者,应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八条关于研究生培养经费。
为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科研激励机制,学校设置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重点改善非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在3年学习期间的生活待遇。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办法,下移管理重心,逐步将研究生培养经费下达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