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原则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模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模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模版一、工作目标和原则1.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心理素质。

2. 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

3. 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保教育工作有效实施。

二、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 学校领导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落实。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监督和评估工作。

3. 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合心理辅导员的指导和辅助工作。

4. 心理辅导员负责学生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1.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1.1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包括讲座、读书分享、主题班会等形式。

1.2 着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故事、案例、互动等方式进行教育。

1.3 结合学科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2.1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2.2 针对评估结果,开展个别或小组咨询,提供适合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2.3 配合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家庭的心理支持功能。

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1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运动会等。

3.2 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包括海报、简报、校园广播等形式。

四、工作评估和反馈1.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分析工作成效和问题。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和改进工作计划和方法。

3. 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提供个别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

五、提供支持和资源1. 组织学校内外专家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升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素养。

2. 调动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和工作所需物品。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力 材 料 后 , 用 已 学 过 的 语 言 知 识 对 材 料 进 行 书 面
表 达。 反 患

理 解 差 异 , 把 握 精 髓 , 是 上 好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性 听 力理 解 教 学 及 训 练 中 ,有 些 问题 显 然
比 其 他 问 题 都 难 ,此 时 学 生 所 得 出 的 答 案 并 非 最 重 要

2 听 写— — 作 文 ” 听 写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准 确 .“ 。
记 录 材 料 的 能 力 , 有 听 写 全 文 、 填 空 、 完 成 句 子
等多 种形 式 。还可 以采用 “ 听— — 略 写 ” 方 式 ,要
求 学 生 迅 速 掌 握 所 听 材 料 的 重点 ,并 书 面 表 示 出来 ; 或 是 采 取 “ — — 改 写 ” 方 式 ,训 练 学 生 在 听 过 听 听
理 念 。 它 一 般 不 强 求教 师在 课 程 的 结 尾形 成 一 个结
论 ,更 注 重 学 生 在课 程 中通 过 思 考 、体 验 、 比较 来 获 得 不 同 的 心 理 认 识 。 比如 , 对于 刚 升 入 初 一 的 学 生 , 如何 适 应 初 中生 活 是 很 多新 生 面 临 的 难 题 。 可 能 有 一
四确立学生主体作用是关键心理活动课决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它是运用复制模拟一个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的情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心灵的碰撞经过组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
te h Mek n Rie ,pla e og vr e s de ci h w o f e, wha s rbe o y u e l t
争 取 在 学 生 讨 论 的 基 础 上 使 学 生 形 成 一 致 的 答 案 , 然 后 再 放 录 音 , 以 便 证 实 或 修 正 已 形 成 的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2. 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

3. 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预防为主,矫治为辅,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3. 全员参与,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1.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保证学生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座、工作坊、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4.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5.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

6. 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

7.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监督1. 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猫街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实施工作目标我们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每一名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苦有地方倾诉、郁闷有人沟通、压力有地方宣泄,让我校的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三、实施原则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领导小组组长:张世武副组长:李春李加成王明组员:揭正国张柱华张现德李从龙段云华杨建平李俊赵红良杨红东心理辅导具体负责人:王明段云华李从龙杨红东李俊五、实施方法1、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或活动课,其中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重点内容,每班每两周上一节课。

本学期共授课八课时。

通过辅导活动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 学生为中心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 科学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理论基础上,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教育者应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专业发展的同步。

3. 综合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涉及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

教育者应该综合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 系统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零散的活动,而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

教育者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并与其他课程和活动相结合,形成有连贯性和持续性的教育过程。

5. 参与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鼓励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个体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需求和特点。

教育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心理健康问题。

7. 预防为主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早期介入心
理健康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教育者应该通过普及心理知识和提供心理支持,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抵抗力。

8. 整体推进原则: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校各个环节的支持和合作。

学校领导应该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教育者应该与校内外的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合作,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为标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状态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明确性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

这包括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希望他们达到的目标。

例如,可以设置目标为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等。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适应性和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不尽相同,因此,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尊重他们的不同观点和感受。

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讲解情绪管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实践情绪调节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循序渐进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进度。

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评估,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五、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

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要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课程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评估与反馈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要设立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要求、活动原则与操作方法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要求、活动原则与操作方法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要求、活动原则与操作方法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四条设计要求1、面向同龄段学生共同心理需要——班级辅导着眼于同龄段学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它应该是一种有系统、有目标的活动,并且突出强调辅导中预防的一面。

⑴辅导主题的选择必须针对不同年级的共性问题;⑵不能把团体辅导活动当作解决个别学生特殊问题的手段,个别的问题必须通过个别化辅导的方法加以解决。

2、聚焦辅导理念——(1)正确表述辅导理念——●教师对辅导主题在理论上的辨析;●确定这一辅导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实施这一辅导主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2)恰当设定辅导目标●目标必须清晰明确;●目标必须集中;●目标必须可操作;●注意有重点地坚持一些团体辅导的共性目标——发展团体信任;学会自我接纳;容忍别人;学习作出决定并接受其结果;减少孤独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增强关怀别人的能力;学会善解人意;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

⑶认真理清辅导思路——△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参与率很高、课堂活动流程动感很强的学校教育形式。

辅导活动的现场是瞬息万变、很难预测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课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清辅导思路上,而不应拘泥于具体细节。

△如果一堂班级辅导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感觉不够流畅、效果不佳,除了教师个体因素外,问题往往出在设计过程中辅导理念和辅导思路的迷失上。

3、体现主体主位、生生互动——主体占据核心地位及生生互动是使班级辅导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人际沟通是个体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

⑴柏恩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班级辅导“生生互动”原则的理论基础;柏恩认为在互动中可以促进受导者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回馈,从而导致成长。

因此设计必须确保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⑵防止教师在整个活动设计中喧宾夺主。

4、不受制于教材框架——⑴重在研究教材理念。

⑵活动设计尽可能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

⑶使用教材要博采众家之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贯彻下列原则:一、全面化原则1.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全面参与国家将以行政手段鼓励、规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

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1997年月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998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心理健康教育正式进入了中小学教材。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要求。

学生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配合学校开展了相关活动。

社会各新闻媒体也积极介入,开办了心理咨询专栏、热线等等。

特别是学校,随着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在职培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教师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活动之中。

这一趋势全面改变了以前只有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开展此项活动的局面。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随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和要求的下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由少数实验学校向一般学校、由重点学校向普通学校、由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学校逐步向中小城市、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推进。

3.转变心理健康健康的教育模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从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治疗模式转向对全体学生的发展咨询与教育的模式。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压力。

因此,建立健全,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2.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 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预防,同时对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2. 全员参与,全程关注。

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3. 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关怀。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4.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

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保证每周至少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5.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6.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要坚持以学生心理为本。学生身心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发展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不仅要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究,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我认为,以学生心理为本就是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个性差异,根据心理学的普遍原理,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哪些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教育部制定和颁发《決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三是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在不同专家、学者的视角,在不同的文件、文章中的表述不尽相同,基本上可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因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体小学生为服务对象,全面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全面性原则。

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差异性原则。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

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目的1.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促进师生自我认识和发展;2.提高师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3.预防和帮助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机构1.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学校每年选派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动态的关注;4.每班选派心理健康学生干部,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工作内容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保健常识等;2.开展心理测试和测评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3.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需求;5.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和帮助。

五、工作流程1.每学期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具体制定各项工作方案,并分工负责;3.专职心理教师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班级心理健康学生干部协助开展相关活动;4.每周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月组织心理测试和测评活动,不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5.每学期结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和评估。

六、宣传推广1.通过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月活动,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日等;3.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讲座、心理指导等,提高师生的心理认知和调适能力;4.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站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七、师生义务1.师生要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2.师生要保护他人隐私权,不得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3.师生要相互关爱,帮助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师生,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4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4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

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科学规范的心理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项校本课程。

第三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全员参与。

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科学规范。

依据心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措施,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家校合作。

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共同努力解决。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四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方针、政策和重要规划。

第五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学科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参加。

第六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内容与策略第七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健康常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自我保护能力。

(二)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心理素质培养。

通过丰富多样的心理素质培养活动,促进学生的情商、智商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四)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五)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的是以实践为主,以活动教学法为基础、整体型、综合性和全
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它是以心理健康为目标,以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知识、心理咨
询与技术、情绪调节与自我调节等为内容的一种心理教育活动性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课的原则主要有四点:
一、活动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教学法,要求学生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头脑能力,同时通过参与活动来实现学习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进一步的深入。

二、综合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扩
大自身的心理素养,培养心理意识,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思虑,明确认知心理健康的本质。

三、实践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是涉及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试等
实际技能的教学,从而实践教育,了解心理健康,让学生熟悉并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最
终达到自身心理素养的提高。

四、互动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互动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反
思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思索,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心理健康,进而达到情
绪调节和自我调节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有效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有效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及有效实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案例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原则1.针对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2.实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主题,如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趣味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互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应注重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5.策划环节在策划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和形式,安排合理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6.准备环节在准备环节,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安排好学生分组和角色分配,制定好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7.实施环节在实施环节,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和策略。

8.总结环节在总结环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引导学生总结活动经验和收获,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一、工作目的和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出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以全面覆盖学生群体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适应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3.科学性原则: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4.前瞻性原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因后果,预测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早期干预,预防为主。

5.共同参与原则: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加强学生的心理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心理咨询与支持设立心理咨询与支持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得到专业心理辅导和帮助。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经验,保证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主题活动和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和讲座,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度。

活动和讲座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压力管理技巧分享、心理健康故事分享等。

活动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讲座、沙龙、论坛、比赛等。

4.心理测试和评估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

测试包括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估结果可为后续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教师专业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根据国内心理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整体协同原则所谓整体协同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

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

这句话所揭示的正是教育活动的这种规律。

从中学生心理内部来看,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交互影响,知、情、意、行紧密联系,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相互作用。

同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直接影响的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等。

从中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他们作为一群成长中的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一种思想和行为必然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而整个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错综复杂的联系。

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个体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协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孤立地进行。

从学校系统来看,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与德、智、体、美等育的要求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寓于各门学科的课程中,寓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寓于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和劳动实践中。

我们要破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心理教师“专利”的错误观念,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环境,同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协调、指导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持久和广泛地开展下去。

从具体的教育方法来看,要坚持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端性,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为心理知识的教育和心理技能的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案(通用5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案(通用5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案(通用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教案1一、设计理念: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x55)5、小花50朵,大花1朵四、活动过程:(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二)彩虹篇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三个阶段)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原则,写出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标准的理解
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标准的理解
对中学生来讲,心理健康与否主要看学生是否能适应环境,是否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能否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心态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如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呢?
我的理解是: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计以及根据课程设计进行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其自身的三维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学校课程的三维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三维目标的每一部分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既体现着对基础心理知识的认知又体现着对心理调节方法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参与者对认知对象态度的转变过程;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认知和能力被区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认知是能力的基础,但认知的地位与能力养成相比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能力的养成过程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作为认知和能力养成的中介,是认知的基础,又在强化和加深着学生的认知;从三者的地位来看,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不断递进的关系。

实施的基本原则:1.面向全体原则、2.注
重参与、体悟原则。

3.合作自省中解决问题原则。

4.关注发展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内容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

关注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实施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要针对大多数健康或亚健康的人,就一些普遍性、典型性的伴随着个体成长过程及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开展实施,如考试焦虑、厌学、学习困难、早恋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个体的心理潜能开发,如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等开展实施。

实施的基本形式: 1.分组讨论、2.组内组间交流、3.小品表演、角色扮演、4.情境再现、5.体验游戏。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心里健康教育活动课标准的理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学得扎实而灵活、轻松而又愉快,使学生陶醉于对课堂教学艺术享受而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的基本素养、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追求。

1.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指标(从基本要素的指标来看)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好课最基本的三个要素。

(1)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科学的学习方式&好课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精彩。

(2)高超的教学艺术&组织艺术,引导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等。

2.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
(1)教学目标多元性——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内在统一,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

(2)教学过程生成性——师生在交流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

(3)教学内容开放性——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

(4)教学评价激励性——及时、多样、适度激励原则,师生共同参与,提倡学生反思性评价。

(5)媒体使用恰当性&以学生主动而成功地学习与和谐发展为原则。

3.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几种状态(从学生参与状态来看)
(1)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并能主动地探索;学生思维没有恰当负荷的课不是好课。

(2)学生的交流状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目标的达成状态——以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4.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几个特点(从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来看)
(1)积极参与;(2)独立思考;(3)主动探索;(4)自由表达;(5)善于合作;(6)富于想像;(7)敢于否定;(8)兴趣浓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